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与杭州滨江实践

合集下载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_刘畅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_刘畅
的城 市空间不断 向外拓展 , 逐 渐形成三个不 同功能 主导的城 市新区 , 即科 教创新 区 、 城西新区和城南 新区 。 其 中 , 科教创新 区是以教育科研产业 为重点 , 城西新区
团 龙 李新 阳 , 中 国城市规 划设计研 究院上 海分院 ,
规划四所 , 规划师 杭 小 强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 究院上海分 院 ,
面通过完善生活 与服务设施 的配套 , 提
,
践也是刚刚开始 , 尚未有公认 的 、 系统
的标准 出台 。 但对 于产城融 合的内涵与 特征已经进行 了诸多探讨 , 其 中最 为系 统全面实践产城融合这一理念的是成都
升产业 区的整体环境 , 进而能够提 升产 业势能 、 加快传统产业 的转 型升级 , 另 一 方面能够减少城市各 区块之间不必要 的交通联 系 , 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配套
关键词 式 城市新 区 产城融合 发展模 实施路径
年代世界经济进人 以计算机 、 信息 、 生物 、 新材料 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 美国成立高新 区 产业 区 的运营模式使得经济发展取得 巨大进 步 , 各国开始纷纷 效仿 我 国在 年代也掀起 了建设启动高新技术开发 区和产业区的高潮 , 城市空
间通过建立新 区的方式进人快速拓展 时期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南京 、 杭州 、 广州
展 , 转变原有功能分 区带来 的产业布局 和城市功能隔离 配套完善是指规划在 产城一体单元 内 , 在居住 区公共服务设 施的基础上新增设施 , 提高指标 和服务 水平 , 在制 造研 发 类单 元 内 , 增 配商 务 、 会议 、 宾馆等生产性服务设施 。 绿
色交通是指外部出行 以轨道交通 、 公交
务业积聚 、 宜业 、 宜商 、 宜 居 、 宜 游的

三年片区融合式发展路径措施

三年片区融合式发展路径措施

三年片区融合式发展路径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片区融合式发展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年片区融合式发展路径措施旨在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实现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详细阐述三年片区融合式发展路径措施。

一、规划设计方面在三年片区融合式发展路径措施中,规划设计是关键的一环。

首先,要制定一份全面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

其次,要进行片区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分用地区域,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要注重人文环境的规划设计,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片区形象。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基础设施是片区融合式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片区的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水平。

在道路建设方面,要加强道路网规划,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在水利设施方面,要加强水源保护,提高供水能力。

在电力设施方面,要提高供电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在气体设施方面,要建设完善的供气网络,满足产业和居民的需求。

三、产业布局方面产业布局是片区融合式发展的核心内容。

要根据片区的特点和资源禀赋,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方向。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实施产业升级计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

在企业引进方面,要积极引进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加强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是片区融合式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

在生态保护方面,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

在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在资源利用方面,要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社会服务方面社会服务是片区融合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在教育方面,要加强学校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摘要: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能做到协调融合、共同发展的良性状态,倡导“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不断进行产业的优化升级,完善城市功能,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新区是实施产城融合的重点区域,然而在实行产城融合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产业与城市发展不能有效融合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新区产城融合中的问题、发展模式,进一步论述了促进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产城融合;新区;问题;发展模式;实施路径引言: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全国各地都兴建了不少的开发区、产业新区,它们大多处于城市外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产城分离状态。

这些开发新区促进了城市工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随着我国步入城市化社会后,这种产业区与城市区分离发展的弊端与问题也越加严重,造成如城市功能薄弱、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低、土地浪费等,对于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

因而如何有效解决产城分离,实现产业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协调、良性互动,是当前城市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面临的重点问题。

一、城市新区产城融合中存在的问题(一)配套社会服务、生活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城市功能薄弱伴随产业与城市的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会使得产业与生活空间联系更加紧密,这也要求城市新区的要具备充足的生活居住空间及完善成熟的城市功能。

但从当前现状看,城市功能还很不完善。

首先是城市新区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存在不足,相应的配套生活设施不健全,不少地方还保持着工业园区模式,不能满足新区工作人员和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

其次是医院、学校等事关民生的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缓慢或不足,在短期内无法提供新区居民需要的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功能。

最后是居民入住、生活在新区的比例较低,产城融合要求城市新区就业与居住呈现一种协调的良性关系,避免居住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发展导致的产城分离,但目前很多新区还存在着这种居住、就业分离的现象[1]。

(二)产城融合发展认识还不够深刻,管理体制还不完善产城融合发展关系着一个城市的建设布局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也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阶段。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就是把先进城市所具有的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城市功能与小城镇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实现产业与城市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以下为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1. 碧云国际社区:该社区位于浦东金桥地区,与金桥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社区。

2. 苏州工业园:该园区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3.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农业小镇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4. 成都天府新区:该新区通过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5. 南京江北新区:该新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 杭州未来科技城:该科技城通过与杭州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

7. 青岛蓝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8. 天津滨海新区:该新区通过与天津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9. 无锡太湖新城:该新城通过与无锡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10. 武汉光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科技园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城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案例都是产城融合的经典之作,通过产城融合可以实现产业和城市的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关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都逐渐加快,⽽这两个进程在不断地融合推进,⼆者可以说是共⽣共灭。

但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出现的形式不同,产⽣的背景也不同,所以最终我是也不尽相同。

这种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类型,第⼀种是唇齿相依类型,第⼆种是若即若离类型。

第三种是天涯海⾓类型。

但这些类型都很难真正的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不管是唇齿相依模式,还是若即若离模式,或者天涯海⾓模式,这些模式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都不能完全的实现科学的依据和正确的发展途径。

在我国的新城开发区,⽼城开发区和农村⼩城镇等不⼀样的地域都有着不⼀样的产城结合形成背景和发展的模式。

⽂章根据各地不同的地域模式和产城融合发展不同的三种模式分析新城开发区,⽼城开发区和农村⼩城镇应该⾛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最终得出结,论新城开发区应该⾛效率和质量同等的空间型产城融合发展途径,⽽⽼城开发区应该致⼒于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途径,农村⼩城镇途径应该是与产业群相结合,最终实现城乡⼀体化的产城融合发展途径。

⾛城乡⼀体化的路径不仅可以解决农村最根本的三农问题,⽽且也可以使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产城融合道路,最终让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阂被打破,使地域的资源,更能够得到共享。

关键词: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实施路径最近20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平和⼯业化发展⽔平迅猛。

据调查2015年的城镇化⽐率⾼达56%。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开始有问题出现。

这些城镇化的质量很低,并且产城融合的⼒度很⼩,集中表现在城镇化发展和⼯业化发展相分离,⿁城和睡城现象经常出现。

产业结构不完善,产业规划不协调。

都变成了我国发展产城融合的⼀⼤弊端,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的完美转型。

所以本⽂从如何提升城镇化与⼯业化的质量的⽅⾯来剖析产城融合发展的道路和实现的途径。

⼀、⽬前产城融合的三种模式产城融合已经成了我国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园区更新城市设计实践—以杭州市滨江区智造供给小镇城市设计为例

产业园区更新城市设计实践—以杭州市滨江区智造供给小镇城市设计为例

产业园区更新城市设计实践—以杭州市滨江区智造供给小镇城市设计为例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更新迭代,需要及时解决和优化现状复杂的建设基础和综合的园区要求,因此产业园区的城市设计需要应对更新的规划发展需求。

本文以滨江区智能制造小镇城市设计规划项目为例,规划构建了“更新评估+产业策划+城市设计”的协同规划工作框架,并提出了创新发展的策略,从而找到产业园区更新进程中最好的模式体系。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设计产业园区更新策略引言现代城市发展转型,已从过去的“增量扩张”朝着“存量挖掘”的方向发展,而产业园随着城市更新也迈入更新阶段。

实现功能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公共配套设置,建立科学的实施机制,是产业园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未来产业园区的发展转向一种具有内涵性、绿色集约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形成现代化的、富有活力的园区体系。

1.研究背景1. 项目背景概况立足杭州“科创西拓、智造东联”的“两廊多圈”产业创新格局,高新区(滨江)将发挥链接枢纽的关键作用,推动创新与智造的高效联动。

位于滨江区南部的智造供给小镇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核心载体,2018年入选省级特色小镇以来,提出“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策源地与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的发展目标,打造国内一流的智造供给产业高地。

近年来,随着产业和人口导入加快,逐渐暴露出发展空间受限、用地效能不足、山水风貌缺失等问题。

基于此,滨江区启动了本次城市设计工作,力图以智造小镇核心区提质带动周边园区转型升级,探索存量园区集约用地新途径;同时兼顾空间效能提升与山水生态保护,制定有效的管控手段,助力规划区塑造滨江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打造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示范区的标志成果。

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目的发挥滨江区智能装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聚集优势,构建智能制造供给产业生态系统,积极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核心技术重要策源地和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形成国内一流的智造供给产业高地。

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核心区战略定位与规划设计——以邢东新区为例

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核心区战略定位与规划设计——以邢东新区为例

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核心区战略定位与规划设计——以
邢东新区为例
张丽娟;张健
【期刊名称】《城市建筑》
【年(卷),期】2022(19)9
【摘要】新区作为城市扩张的必然产物,对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河北省邢台市邢东新区为例,按照产城融合的思路对其核心区进行规划设计。

通过
分析邢东新区核心区的战略困境,明确其城市新核、产业引擎、战略绿芯、枢纽门
户的战略定位,确定空间发展采取组团放射发展模式和“双核引领、轴线驱动、一
带串联”的规划设计。

本文为在产城融合的城市发展模式下进行空间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张丽娟;张健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绿色交通规划策略-以呼和浩特市东部新城为例
2."金科产城"融合视角下的高新区创新发展对策研究——以肇庆国家高新区为例
3.产城融合视角下新区空间规划研究——以沈抚新区白沙岛为例
4.面向管理的“产城融合”
园区规划编制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中韩产业园核心区控规为例5.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市新区生物多样性设计应对——以滇中新区小哨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规划策略探讨——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例张企予;张企欢;江丽;姚冰凌
【期刊名称】《低碳世界》
【年(卷),期】2017(000)027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城新区"孤岛"、"空城"、"卧城"现象不断涌现,结合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的规划实践,提出构建"组团+单元"的层级式布局体系、调整单元用地比例、引入TOD开发模式三大规划策略,形成功能组织有序,组团有机复合,城市运行高效的格局,达到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目标,为其他新城新区提供经验参考.
【总页数】2页(P208-209)
【作者】张企予;张企欢;江丽;姚冰凌
【作者单位】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湖南长沙 410005;湖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湖南方圆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6.44
【相关文献】
1.产城融合视角下城市新区绿色交通规划策略-以呼和浩特市东部新城为例 [J], 洪亮平;郭紫薇
2.石化园区产城融合策略探讨——以福建省泉港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例 [J], 黄顺江
3.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 [J], 沈正平;陈伟博
4.“产城融合、三生共融”的城市更新策略探讨——以石家庄桥西区金融创新区规划为例 [J], 吕科;
5.国家级新区产城融合的耦合协调评价
——以舟山群岛新区和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 [J], 安静;王荣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以产业驱动两区共富

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以产业驱动两区共富

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以产业驱动两区共富作者:王亚兵来源:《杭州》2022年第14期自 2019 年 8 月 28 日挂牌成立以来,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下称“特别合作区”)以打造“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自主创新拓展区、新制造业先行区”为目标,依托滨江智能物联、智能制造产业“新生态”,聚焦龙头企业衍生裂变项目和上市公司发展方向,引进标志性、引领性和对国家产业命脉具有特殊意义的高端制造项目。

特别合作区在产业项目合作实践中,探索构建了协同联动的“高新”管理机制,促进了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了产业跨区域共建共享,促成了区域深度融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探索了新路子、提供了新经验。

特别合作区的主要做法特别合作区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从推进项目建设提速、促进产业能级提档、加快配套设施提升、做好为企服务提质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为全省探索共同富裕,缩小地区差距,提供“特别合作区经验”。

其主要做法有:立足各自资源优势,实施资源禀赋互补。

通过整合两区力量、资源和政策,促进平台共建、优势互补、政策叠加。

一是解决滨江区“有产少地”难题,形成城市产业链闭环,特别合作区瞄准滨江区内有拓展生产基地需求的项目、有意移出杭州的项目、无法在滨江区落地的好项目,主动承接滨江区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梯度转移,推动形成市域范围内“总部+生产基地”的联动发展模式,促进了先进制造业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发挥了滨江区高新产业的核心引领价值,实现了高新产业资源溢出与区域领军企业衍生发展的有序流动。

特别合作区的成立,破解了滨江区以往高端制造业项目流失难题,减轻了富阳区招商引资压力。

二是优化富阳空间用地环境,带动富春湾新城“产城人”融合发展。

富阳在特别合作区内全面腾退造纸产业和落后产能,对特别合作区域内的规划用地布局、路网体系、开发强度及供水、供电、排水等管线布设进一步研究深化,明确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公建配套建设时序,并对建筑形态、高度、风格,地块开发强度、退界等提出控制引導要求,全面提升适配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公共配套能力,逐步形成互联互通、舒适宜居的城市配套体系,引导滨江区绿色、附加值高的创新产业进驻和大量高端人口导入,实现可持续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推动加快实现区域共同富裕。

产城融合 案例

产城融合 案例

产城融合案例产城融合是指将产业和城市两者融合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一种发展模式。

下面将列举一些产城融合的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1. 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是中国首个按照产城融合理念打造的自贸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优质服务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该区域内建设了大量的科技园区和高层办公楼,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带动了城市的经济繁荣。

2. 上海浦东新区: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城融合案例。

通过引进外资、发展金融、航运、贸易等产业,浦东新区成功地将产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3. 广州南沙自贸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自贸区,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城融合案例。

该区域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物流业和金融业,将产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4.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最早的科技园区之一,也是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案例。

该园区通过聚集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形成了一个集创新、创业、创投于一体的生态系统,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5.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城融合案例。

该区域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6. 深圳龙岗大运新城:龙岗大运新城是深圳市的一个新兴城市发展项目,也是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案例。

该项目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一个集产业、居住、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推动了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7. 杭州滨江新城:杭州滨江新城是杭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市发展项目,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城融合案例。

该项目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企业,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区域协同: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的探索实践

区域协同: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的探索实践

区域协同: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特别合作区的探索实践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动跨区域协同联动,基本形成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四大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

浙江省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省内4个城市与沪苏皖5个城市合作,建设跨行政区的“共同体”。

杭州不断加大市域范围统筹发展力度,探索建立全市域产业转移、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

杭州高新区(滨江)和富阳区成立特别合作区,释放区域优势互补、协作共进的全新动能。

特别合作区作为发展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推动了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文 郭吉龙 谭建军 黄平 田树军 卢婷EXPLORATION 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优势互补成为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导向。

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一文中指出,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长三角区域协同由过去的单一项目合作向产业链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共同体”转变。

随着科技创新在城市与区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产业协同发展和基础设施高效互通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实现科技创新要素高效流动的基础,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提高区域产业技术水平,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浙江省区域协同发展由各城市单打独斗向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框架下加速省域一体化转变。

杭州市由各行政区、功能区各自为战向区域资源整合、土地集约连片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转变。

在打造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双引擎”的背景下,杭州以提升中心城市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为方向,逐步探索打破原有小区域封闭运行的发展模式,用发展空间换产业、借创新要素拓空间,成为全市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行政区实现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必然选择。

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状态、经验与路径选择

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状态、经验与路径选择

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状态、经验与路径选择刘厚莲【摘要】从产城融合的提出与内涵出发,依据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三种状态类型判断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较低,表现为滞后城镇化特征.通过梳理和总结深圳坪山新区、上海青浦新城和四川天府新区三个新区促进产城融合的做法,研究认为我国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要把握特色小镇建设机遇,以新区综合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促进人口市民化为核心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提升人口在新区居留意愿和获得感;强化交通、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促使具有单一产业发展功能的园区转型为集现代高端产业、居住商业生活为一体的新城区,实现新区人口与产业、城镇化良性互动发展.【期刊名称】《城市观察》【年(卷),期】2017(052)006【总页数】9页(P93-101)【关键词】产城融合;城市新区;发展路径;人口市民化【作者】刘厚莲【作者单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城市郊区建设和打造了一批经济产业发展的亮点区域,主要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专业产业园区等。

这些园区为城市经济产业发展增补了重要动力,但随着劳动力的不断流入,这些园区也暴露出较多的问题,如人口就业流动性大、城市功能薄弱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各类园区的基础上逐渐成立建设了一批城市新区,如浦东新区(1992年成立)、滨海新区(2005年成立)、两江新区(2010年成立)等,截至2016年6月,我国国家级新区总数达到18个。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协调发展理念,强调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城乡协调发展。

当前,就如何推进新区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联系、产业与城镇功能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人口分布相协调,即促进产城融合已成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和挑战。

为此,有必要深刻认识产城融合的内涵,判断我国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状态,探讨分析未来促进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等。

杭州打造产业社区的实践探索及对策建议

杭州打造产业社区的实践探索及对策建议

杭州打造产业社区的实践探索及对策建议作者:王艳侠范国彬李炳衡来源:《杭州》2021年第19期产业社区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通过有效聚集产业、商住和生活等各种要素,引导“生产+生活”融合互动创新发展的集聚空间,它具备产业基础、功能复合、人本化三大核心元素,可以破解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产城分离、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城市将产业社区作为职住平衡的城市单元来打造,如成都市大力推动产业社区的顶层设计,在空间形态上将其与城市融为一体,涵盖社区发展治理的关键场景;上海市则突出产城融合的圈层定位,对产业社区用地给予保障,注重运营模式和政策创新。

杭州产业社区的实践探索目前,杭州产业社区大致有如下几类:嵌入小镇型——物联网产业社区(滨江区)。

为了满足小镇内高端人才的工作和生活需求,社区搭建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与商务服务三大功能,提供服务、健康、教育、生活、创业、交通等六大场景,涵盖社区公共服务站、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企业e家”等亮点服务。

社区以智慧e谷为核心,政府管理部门利用国有闲置资源和空间,提供茶艺、洗衣、心理咨询服务,企业主体提供餐饮、健身、娱乐等服务。

此外,社区引入和培育常青树公益服务中心、衣来衣往生活服务中心、滨江茶艺协会等社会组织,成立了物联网产业社区党组织、治理委员会、新阶层自治联盟,实现社会化多元主体参与,充分调动基层自治的积极性,使来自企业的成员成为产业社区治理的主要力量。

小微园区提升型——linkpark产业社区(临安区)。

该产业社区探索了“政府规划建设+市场化运营”的模式,由青山湖科技城管委会承担园区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并行使行政审批等政府职能;委托绿城科技产业集团为社区提供整体运营服务,协助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

社区占地80.1亩,在空间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产业个性化需求,集孵化、研发、生产、配套等功能于一体,聚焦“微”材料(部件)、“芯”裝备、“精”仪器、“智”器械四大产业,搭建科技创新、政策宣贯、人才引育等专项产业服务体系。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富春湾新城灵桥产业区块为例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富春湾新城灵桥产业区块为例

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以杭州富春湾新城灵桥产业区块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加强,产业园区发展从1.0蜕变至3.0,逐步走向产城融合的园区形态。

本文以杭州富春湾新城灵桥产业区块为例,介绍产城融合背景下,产业园区发展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产城融合;园区规划;功能配套;用地供给产业园区不断发展,其形态、功能、业态不断演变。

从最开始的简单集聚,到形成产业集群,再到产业生态,带动产业载体从园区1.0蜕变至园区3.0(即科技园区),产业形态、发展动力和物业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传统产业以简单集聚为主,围绕大企业产品配套或由于产品的相似而在某一区域形成了产业集聚区,其开发模式粗放、园区功能单一,主要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通过政府招商引资而使企业建厂,产业和产业链没有太多核心要素,依赖技术进口,企业的技术水平明显不足。

20世纪以来,产业园区向2.0方向演进,园区逐渐形成在某一领域内,地理上邻近、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联结,形成产业集群,注重产业链的打造,积极向上游研发和下游销售等环节延伸,制造和服务并存,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强,高端产业也开始出现,其发展动力由单纯的投资办厂与创业孵化并举,形成了研发楼宇与工业厂房两种物业形态。

而随着如今我国的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园区更加注重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更加强调产城融合,形成了园区3.0的产业生态,此阶段产业形态不再是单纯的制造业,而是以新兴产业和原创产业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为源动力,更加强调服务经济的配套。

在空间上去中心化,实现网络化生产的平台型企业,主要由楼宇-公共空间和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的形态出现。

从园区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随着园区功能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也不断深度融合。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就没有载体支撑,缺乏发展动力;而没有城市完善配套的园区也只是厂房的集合,园区发展难以实现转型升级。

创新路上的滨江:从“桥头堡”到“示范区”

创新路上的滨江:从“桥头堡”到“示范区”

20年前,那时候的滨江之于杭州,只是一个过境的符号和城外的乡村,一条钱塘江,不是天堑,对滨江的居民来说,心理距离却胜似天堑。

20年后,荒凉滩涂变成现代都市,农业三镇变成科技新城,一个拥江发展的励志故事,跃然于杭州版图之上。

文 田树军 洪锋两区合并,试验田成发展“强引擎”直到现在,似乎很多人还不能完全理解高新区(滨江)的真正含义,但16年前的两区合并之举,却给滨江带来深刻影响。

杭州高新区始建于1990年,创建初衷很明确,就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园区范围是莫干山路以西、天目山路以北、余杭塘河以南、莲花港以东的古荡—西溪地区,面积11.44平方公里。

高新区管委会位于文三路199号,作为杭州市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主要承担经济管理职能。

1996年,杭州第一次行政区划调整,当时将萧山的三个乡镇,就是现在的浦沿、长河、西兴划归杭州市,设立滨江区。

高新区便在长河镇与浦沿镇之间的10.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开出了“分店”。

2002年6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高新区和滨江区管理体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全交叉兼职,既按开发区模式运作,又行使地方党委、政府职能,实现两区优势的叠加。

高新区为产业而生,滨江区为城市而生。

高新区(滨江)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资源,就是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两区合一的创新之举,奠定了高新区(滨江)多年来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向,将高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与滨江区的发展空间优势相结合,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一个载体和抓手,使两区形成优势上的互补、管理职能上的叠加,既大大地促进了高新区的发展,也加快了滨江的城市化进程,走出了一条适合高新区(滨江)而又不同于别人的道路。

换道超车,让热土滨江圆你创业梦想春风南渡。

钱塘江南岸,一创新路上的滨江:从“桥头堡”到“示范区”场自我变革蓄势待发。

与其直道超车、弯道超车,不如换道超车,高新区和滨江区合二为一,这本身就是一次典型的“换道超车”。

“换道”之后又如何快速甚至高速“超车”?当然靠的是“创新”。

基于产城人融合的新城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樟树市滨江新城为例

基于产城人融合的新城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樟树市滨江新城为例

基于产城人融合的新城品质提升策略研究——以樟树市滨江新城为例摘要:我国新城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从“有产无城”和“有城无产”逐步走向“产城融合”发展,但多数新城没有以人为核心,分散发展,仍存在职住失衡、布局混杂、结构单一和配套滞后等问题,导致出现品质偏低,吸引力不强的现象。

如何促进产、城、人三者有机融合发展是新城实现品质提升、集聚人气的核心问题。

本文分析新城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基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内涵和特点,提出新城品质提升的发展策略,同时,结合樟树市滨江新城发展实践,探讨新城品质提升的发展思路和落地实施策略,以期为中小城市新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城人融合;新城发展;品质提升1 引言我国新城经过30余年、历经三代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1984年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掀起工业新城的建设浪潮,到1990年代为缓解快速城市化引起的老城区系列城市问题而出现的行政新城、空港新城、居住新城、高铁新城、大学新城、科教新城、生态新城等多种类型的新城,再到21世纪,我国共批准19个国家级新区的开发建设,新城已从“有产无城”和“有城无产”逐步走向“产城融合”发展,不仅缓解了环境压力、拓展了城市空间、优化了产业结构、增加了就业岗位,也大力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然而在新城发展和开发建设过程中,较国外很多产城融合的优秀城市仍存在若干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职住失衡,产城融合不紧密。

工作空间与居住空间分离,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带来了交通拥堵、新城缺乏人气和活力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布局混杂,土地开发强度低。

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布局混杂,产业空间多为低层建筑,占地面积大,而且同类型产业不集中,分散发展,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较低,如同样是汽车生产园区,长春一汽大众园区占地面积达到22.08平方公里,而意大利都灵菲亚特园区布局紧凑且采用多层厂房,占地面积仅7.31平方公里;三是结构单一,产业定位不清晰。

欠发达地区新城规划建设的产城融合效应研究——以广东韶关芙蓉新城为例

欠发达地区新城规划建设的产城融合效应研究——以广东韶关芙蓉新城为例

欠发达地区新城规划建设的产城融合效应研究——以广东韶关芙蓉新城为例许树辉;龚炜华【摘要】产城融合是新城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目标,其内容涉及到居住、产业、生态、服务等四大空间新城内部、以及新老城之间的融合关系.对广东韶关市芙蓉新城的产城融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韶关芙蓉新城产城融合相对较低,亟需加快新城建设速度,大力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期刊名称】《韶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7)011【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新城规划建设;产城融合;芙蓉新城【作者】许树辉;龚炜华【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态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城市化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城市地域,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一般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城市主城区的发展腹地非常有限,制约着其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和扩大城市地域,一般在距离主城区较近且自然地理条件较优越的地块开发建设新城区。

新城规划与建设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规模解决人口居住和就业、在整体上带动和引领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和关键作用。

但很多新区面临着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和基本功能薄弱、新城区入住率偏低、产业竞争力弱、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1]。

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可以说是“城市”和“产业”的融合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韶关老城区职能负担重,因此亟需开辟一块新城区,以推进韶关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韶关芙蓉新城位于韶关老城西南部,距离老城中心区约10公里,于2003年开始着手规划建设。

芙蓉新城的规划建设,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粤北山区中心城市建设意义非凡,它被认为是引领带动韶关城区扩容提质、集聚发展,快速提高韶关城市化水平的有效载体。

新城新区产城分离现状、原因及对策

新城新区产城分离现状、原因及对策
民 职 住 分 离 程 度 的 差 异 性 影 响 ,发 现 单 位 居 住 区 的 职 住 分 离程 度 显 著小 于 商 品房 居 住 区 ,单 位 福 利住 房 的 职住 分 离 程度 一 般 较 低 ,政 策 性 住 房 的职 住 分 离 程 度 一 般 较 高 E 引 。 关 于 产 城 关 系协 调 发 展研 究 ,相 关 学 者 也 做 出 了 丰 富 的 阐述 。李 文 彬 、陈 浩 认 为 产 城 融 合 内
科 学 规律 ,而 产城 融 合 理 念 是 符 合 大 规 模 城 市 扩 张持 续 进 行 的 ,并 分 别 从 全 国层 面 、城 市 体 系层 面 和单个 城市层 面 对产城 关 系进 行 阐述 E 。杜 宝 东 则 用 时 间 、空 问 、类 型 和人 本 四个 维度 系 统地 建 构 产 城 融 合 概 念 内涵 与外 延 的认 知体 系 ,提 出城 市未来需要 的 “ 产 、城 、人 、境 、意 ” 等 各 方 面 要 素 的碰 撞 与 融 合 l 8 3 。 李 文 彬 、张 昀认 为 城 市 应 该 以人 为本 ,一 切 功 能 围绕 人 的需 求 展 开 , 即从 人 本 主 义 的视 角 去 理 解 产 城 融 合 ,进 而 提 出规 划 对 策E 9 ] 。刘 畅 、孑 L 翔等 学者 提 出产城 融 合 的核 心 内 涵是 产 业 布局 耦 合 、城 市 功 能 齐 全 与 综 合 设 施 完
个 …。然 而 , 由于 过 度 追 求 经 济 增 长 目标 ,缺 乏
以人 为本 的科 学 规 划 理 念 ,不 少 新 城 新 区忽 视 了
城 镇 化 与工 业 化 的协 同推 进 ,导 致 人 民居 业 协 调
基 金项 目: 浙江省 自然科 学基金 项 目 ( L Y1 6 G 0 3 0 0 1 2 ) ;教 育部人 文社 会科 学规 划基金 项 目 ( 1 5 Y J A8 4 0 0 1 9 )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产城融合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产城融合是指将传统的工业用地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打造集产业、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中,居民可以在就业、生活、娱乐等各方面获得满意的体验,实现真正的高品质生活。

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些地方已经成功实现了产城融合,成为了典范案例。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些地方是如何做到的。

杭州转塘文化创意产业园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城融合典范。

杭州转塘文化创意产业园位于陈家弄和芙蓉村附近,总用地面积16.7公顷。

该园区充分借鉴杭州传统历史文化,通过产业与文化相融合,打造了一个集创意产业、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的水乡风情和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完美融合。

园内不仅有文化创意企业的办公楼、生产车间,还有文创展示中心、文化产业综合体等设施。

园区内的景观绿化和建筑设计也均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让人倍感亲切。

通过对园区内的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同时吸引文化创意产业入驻,使得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实现了有机结合,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文化氛围,为实现高品质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广州琶洲智慧岛也是一个成功践行产城融合的案例。

广州琶洲智慧岛位于琶洲CBD核心区域,规划总面积约2.86平方公里。

该园区由于其临江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了珠江新城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集聚区和广州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在琶洲智慧岛内,可以看到现代办公楼、高端产业园区以及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作为广州智慧岛中的重点板块,《智慧岛》商务区将致力于打造一个高端商务办公集聚区,引入国内外金融、科技、教育等产业,构建国际化商务环境和产业生态体系。

岛内还规划建设了居民社区、商业综合体等,让居民可以在这里工作、生活、娱乐全方位体验高品质生活。

通过产城融合,广州琶洲智慧岛不仅实现了现代产业和生活功能的完美结合,也带动了当地的城市发展和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沈正平;陈伟博【期刊名称】《中国名城》【年(卷),期】2015(0)10【摘要】The production city fusion is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for correl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in a certain region. In our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new urbanization, to speed up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industry and city has the common demand and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roduction city fusion and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ses the main stages of production city fusion evolution of new towns and districts. Finaly, the paper proposes the basic realization paths to promote production city fusion of new towns and districts in China.%产城融合反映的是一定区域内产业与城市彼此关联及相互作用的内在要求,在当前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加快两者互动发展具有共同的需求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综述国内外产城融合研究进展并概括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城新区产城融合演进的主要阶段,最后提出了促进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基本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与杭州滨江实践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城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

2013 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2014 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强调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

因中心城区功能过度叠加、人口密度过高或规避自然灾害等原因,确需规划建设新城新区,必须以人口密度、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与行政区划相协调,科学合理编制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建设标准过度超前。

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

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为促进人口集聚、发展服务经济拓展空间。

2015 年《关于开展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科学规划空间发展布局,统筹规划包括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在内的功能分区。

一、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新途径【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示意图】1.判定发展阶段无论是新城新区建设还是产城融合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产业与城市的脱节到实现全面意义上的融合发展一般需要历经四个阶段,即:产城分离;各自为政;边缘融合;产城融合(欧阳东等,2014)。

开发区与城市互动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城区产业空间的产生和集聚;郊区产业空间的兴起;城区产业空间的更新迁移;郊区产业空间的发展壮大;城区与郊区互动发展(邹伟勇等,2014)。

因此,推动产城融合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有序推进。

首先应当认清新城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特征,把握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性问题,从而明确其产城融合的趋向及重点任务。

对于处在起步阶段的新城新区,应当以产城融合为发展目标,强调产业与城市同步发展、分时序推进,避免产生“鬼城”、“睡城”问题。

对于产业发展比较成熟但公共服务相对缺乏的开发区,应当强调完善面向从业人员及其家庭的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功能,加强工业邻里型社区建设,完善公建配套设施,形成产城融合的产业新城。

但应当强调是,必须杜绝借产城融合之名,行大规模新城新区建设之实的错误行为。

对于新的行政中心、城郊大型居住区等新城新区,城市功能可能比较成熟,但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应当强调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增强生产功能,并注重生态建设,拓展就业空间,提升人气,避免出现“有城无产”的窘境。

2.明确发展定位要跳出就新城新区看新城新区的局限,将其置于整个城市乃至区域发展中分析考量,确定新城新区的发展定位,从而明确其产城融合的特点、方向及主要内容。

新城新区发展定位首先要考虑与其所依托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定位相衔接,并充分体现区域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对新城新区发展的原则要求,确定新城新区的性质与功能、地位与作用。

其次要根据新城新区自身发展定位,从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功能出发,细化确定其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特别是要合理选择与培养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部门及行业,并在空间上加以落实,以促进产城互动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新城新区,都需要有一定的产业作为支撑,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产业,归根结底不能偏离发展定位。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城新区产城融合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3.实施科学规划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

在新城新区建设中,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规划在推动产城融合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既要科学编制好规划,又要依法实施好规划。

一方面,新城新区规划必须符合区域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规定要求,并深化细化其中。

另一方面,各种上位规划也应当尽量考虑新城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合理诉求。

表现在产城融合上,首先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把新城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其功能结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规划切实统筹兼顾起来,并在空间上做到优化配置。

其次要根据新型城镇化和“多规融合”的要求,将城市新区各专项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区范围,尤其要重点加强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中强制性内容的有机衔接,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设定产业进入门槛,科学划定城市生长边界、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及蓝线、绿线、紫线、黄线等,以促进新城新区功能完善和合理发展。

此外,还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实施与监督,提高规划公众参与程度,杜绝一切违背规划行为发生。

4.健全功能设施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落脚点是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的合理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其他功能的复合式、一体化发展。

为此,对于大多数开发区型新城新区,首先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研发、交通运输、批发、物流、金融、信息、租赁、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此同时,积极发展房地产、零售、住餐、休闲娱乐、家政等生活(消费)性服务业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公益性服务业,加快推进由相对单一功能向多样化功能的根本转变。

此外,还要切实关心和有效解决外来务工人群迫切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供给问题。

对于一般公共服务设施,可以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对于重要基础设施,根据其性质可以“一步到位”或者为其改扩建留足发展空间。

5.聚合产业链群多年以来,我国大多数开发园区普遍采取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集群化”的产业发展思路,这是值得肯定的。

顺应产城融合的新趋势和新要求,还应当遵循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规律,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向两端延伸——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品牌培育,加快经济服务化步伐,特别要着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不断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水平。

对于新的行政中心、城郊大型社区或居民点来说,也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服务业,并形成一定的产业支撑,增强就业吸纳能力。

通过强化产业园区的社区化功能以及城市社区的产业化功能,大幅提升不同类型新城新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

同时,要把产业链条化与企业集群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合纵连横的产业链群,并强化其在空间上的集聚和集约,以推动产业园区的社区化和行政中心、居住区的产业化,进而形成产城融合、功能完善的新城区。

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新城新区中原先农民的生活特点和生产专长,适当发展都市农业,以完善产业体系,并扩大就业创业渠道。

6.优化空间布局新城新区往往选址于城市边缘地带,处在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有的甚至以“孤岛”或“飞地”形式出现。

多年来,通过强化主导功能和大规模土地开发,实现了比老城区及周边地区更为快速的扩张型发展。

但在相对单一功能极化效应作用下,产生了严重的产城空间分离弊端。

因此,推动新城新区产城融合,首先必须将其置于所在城市空间系统中,尤其要充分发挥新城、老城的各自特点及优势,加强相互之间的功能互补和空间缝合。

其次,要强化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衔接,利用交通轴线优化城市生长方向,合理建设产城连绵区,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布局。

第三,要注重发挥山体、水系、森林、草地等自然要素的作用,坚持“生态优先”,切实保护好特色自然景观资源,根据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构建新城新区内外部的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空间生态化的“软缝合”。

第四,要按照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不同功能空间的要求,细化各空间单元的功能定位,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及布局,促进新城新区与中心城区联动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二、新城新区产城融合的杭州滨江实践2002年6月12日,高新区与滨江区正式“联姻”,重构了一个杭州新区——80多平方公里的高新区(滨江)——这片敢为人先的杭州“特区”,与国内其他高新区相比,除去水面、山体,可供开发的面积只有40平方公里,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后,近年来,全区可供开发的空间越来越少。

面对这一现状,怎么办?高新区(滨江)的思路就是推进产业和城市的深度融合。

以高标准规划为引领,建好白马湖生态创意城、江南大道总部经济带、物联网产业园、智慧新天地、北塘河畔商业商务综合体,在布局高端产业的同时,推进休闲、娱乐、文化等设施配套,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率。

在完成白马湖湖区整治一期工程的基础上,高新区(滨江)将启动白马湖湖区二期建设,探索市场化运行的开发模式,适当引入符合滨水特点和产业定位的项目,实现湖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位于滨江区西部的智慧新天地,其概念性规划吸收借鉴商业商务区地下空间开发经验,引入商业商务区智能交通、地下管网智能监控、人车分离等经验,打造一个充满现代感、适度超前的智慧新城。

北塘河穿过滨江,未来几年,高新区(滨江)将对滨江段两岸1.76平方公里范围进行整治,将其打造成高品质的城市休闲功能区。

北塘河畔的开发重点为西至江虹路、东至江晖路、北至滨和路、南至滨兴路的核心区域,位于江一区块。

高新区(滨江)计划汲取成都高新区铁像寺水街的理念,打造一条突出文化、休闲主题的北塘河畔水街,成为白领、小资享受生活的首选地,滨江产城融合的新地标。

还在滨江建区之时的1997年,杭州市政府“给”了1100万元,虽是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却有开启山林之志。

如今,滨江已成为浙江GDP增速最快的地区,且财政收入位列杭州第三。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1.4亿元,同比增长14.0%,比2011年增长112.3%;财政总收入235.37亿元,同比增长17.7%,比2011年增长134.9%。

滨江代表杭州作为世界一流城市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产业,高新区为产业而生,滨江区为城市而生,最终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