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

教案

2015 -2016 年第1 学期

所在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教研室

课程名称诊断学

授课对象2013临本1、4班

授课教师杨伟

职称副主任医师

教材名称诊断学

201 5 年9 月8日

西藏民族大学医学院教案首页编号:

第一章心电图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一了解心电图产生原理: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二掌握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电图常见的各波段包括P波、P-R段、QRS波群、ST段和T波、Q-T间期.

三了解导联系统:包括肢体导联系统和胸导联系统.肢体导联系统有Ⅰ、Ⅱ、Ⅲ、AVR、AVF、AVL,胸导联系统包括V1-V6导联.

总结

1. 心肌细胞除极

2. 心肌细胞复极

3. 影响心电图图形因素

思考题:

1. 心电波是如何产生的?

2. 心电图QRS波是如何命名的?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教学内容:

一学会心电图的测量:包括心率的测量、各波段振幅的测量、各波段时间的测量和平均心电轴的测量.

二熟悉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总结

1. 时间测量

2. 电压测量(振幅)

3.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思考题:

心电图各波、各段的意义及正常值?

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

教学内容:

掌握心房和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

总结

1. 从P波的时限及振幅分析心房肥大

2. 从各导联ORS波的时限及振幅分析心室肥大

思考题:

心房、心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是什么?

第四节心肌缺血和ST-T改变

教学内容:

一图形:缺血型心电图改变:若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表现为T波向量增加,表现为缺血相关导联高大的T波;如心外膜下心肌缺血,表现为缺血相关导联倒置的T波.

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心内膜下心肌损伤表现为损伤相关导联ST段压低;心外膜下心肌损伤,表现为相关导联ST段抬高.

二临床意义: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可仅仅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

持续和较恒定的缺血型ST改变和/或T波低平、负正双向和倒置,多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电图上出现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波,反映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或有透壁性心肌缺血,也可见于心内膜下心肌梗塞和透壁性心肌梗塞.变异性心绞痛多引起ST段抬高并高耸T波和对应导联的ST段下移. 三鉴别诊断:

除冠心病外,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等均可出现ST-T改变.电解质紊乱及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也可引起非特异性ST-T改变.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可引起继发性ST-T改变.

总结

1.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

2.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

3. 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思考题: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特点有哪些?

第五节心肌梗死

教学内容:

一基本图形:“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和“坏死型”改变

二心肌梗塞的图形及其演变:

早期(超急性期):心电图上产生高大的T波,以后迅速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也可出现QRS振幅增高并轻度增宽,但未有异常Q波;

急性期:在高耸T波开始降低后即可出现异常Q波(包括QS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抬高显著者可形成单向曲线,继而逐渐下降;直立的T波开始倒置,并逐渐加深.坏死型的Q波,损伤型的S-T段抬高和缺血型的T波倒置在此期间可同时并存.

近期(亚急性期)抬高的S-T段基本恢复至基线,坏死型Q波持续存在,缺血型T波由倒置较深逐渐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倒置,低平,趋于恒定不变,留下坏死的Q波.

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1. 基本图形及机制

2. 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及分期

3.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思考题:

心肌梗塞完整的心电图诊断包含哪些内容?

第六节心律失常

教学内容:

一概述

二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是P波规律出现,且P波形态表明激动来自窦房结(P波在Ⅰ、Ⅱ、AVF、V4-V6直立,在AVR倒置),频率一般为60-100次/分.

三期前收缩:房性、结性、室性

四异位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动过速发作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一般在16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则,QRS形态一般正常(伴有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传导时可呈宽QRS 波)

五扑动与颤动:

心房扑动:正常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的大锯齿状扑动波(F波),F波多数在Ⅱ、Ⅲ、AVF导联清晰可见;F波间无等电位线,波幅大小一致,间隔规则,频率多为250-350次/分,大多不能全部下传,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故心室率规则.

心房颤动

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室扑是无正常QRS-T波,代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频率达200-250次/分.室颤表现为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均齐的低小波,频率在200-500次/分左右.

六传导异常:

包括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与分支阻滞等.

总结

1.心律失常的分类

2. 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

3.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与颤动的心电图特征

4. 第一度、第二度、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思考题:

1. 何谓窦性心律?

2. 简述房性、交界性、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