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数和众数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十章第2节第一课时说课教案§20.1.2中位数与众数
说课教师:谢照辉
单位:无梁镇第二初级中学
时间: 2012年8月
《中位数与众数》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听课老师:
大家好!
我是无梁二中教师谢照辉,今天我说课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数据的代表》第2节《中位数与众数》第1课时,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测重在概念的研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三个数据代表,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1节《平均数》,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教材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数据,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生活中所见到的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和评判的主动意识。

2. 学情分析
(1)从学习能力来看,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从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从学习情感来看,八年级是学生渴望成功又面临着学习上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要抓住渴望进步的非智力因素,积极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中位数与众数的意义,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运用说一说、比一比、议一议的活动,深入的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能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

(3)情感与态度:学生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统计意识,进一步渗透统计意识。

4.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与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体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数据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本节课引入中位数与众数两个数据代表,因此重点就是掌握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与众数。

由于三个数据都能刻画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很难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并且作出自己的判断,由此我把这一点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教法:为完成的教学目标,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上一节平均数概念的学习,主要以生活实例为背景,从具体的事实上抽象出两个统计量的概念,通过两个统计量的计算与确定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并巩固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2.学法:现代素质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可以发挥明显的推动作用。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观察分析:让学生要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探究归纳: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学会发现问题的规律。

(3) 合作交流——演练巩固:让学生体会合作的高效性,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三、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小李应聘(图片略)
先请一位同学给画面编一段话。

再让学生思考:(1)经理所说的公司的平均月薪2000元是否欺骗了小李?(2)平均月薪2000元能客观反映公司员工的平均收入吗?若不能,你认为用哪个数据表示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水平更合适?(3)为什么该公司员工收入的平均数比中位数高得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数据能反映工人的真实工资水平?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研究数据的必要性。

2、质疑自探:明确学习目标
①你能指出中位数、众数等数据代表的概念吗?
②能根据所给信息计算出相应的数据代表吗?
③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三者的差别,能初步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作出自己的评判吗?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要求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1)1、2、15、23、4、71、67、88、100的众数
(2)在一组数据1、0、4、5、8中插入一个数据x,使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为3,则x=_______
(3)数据8, 8, 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它们的中位数是 ______
2、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加深对中位数、众数的理解,总结得到: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培养集体意识,用集体智慧分析、解决个体或共同存在的问题。

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难点。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与抽象的能力。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例1]计算:
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各自有什么特征呢?
2、n 为奇数时,中间位置是第个
n为偶数时,中间位置是第,个
[例2]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
(1)你能从表格中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你是经理,请问你关注的是什么?你打算怎样进货呢
【设计意图】精选习题,巩固提高。

使学生理解、运用知识,进而形成能力的过程。

(四)检测反馈、拓展运用
1、归纳小结,充实结构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归纳、能够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这里,教师适时的修正、补充、强调。


由学生讲今天这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明确了几个须注意的地方:
众数:(1)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一组数据中的原数据,而不是相应的次数
(2) 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只一个,如数据2、3、-1、2、1、3中,2和3都出现了2次,它们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个,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个,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小于或大于这个中位数的数据各占一半。

2)求这20户家庭的中位数、众数;
3)平均数、中位数,哪个更能反映这个地区的家庭的年平均收入水平?
(2)统计调查我们班同学读课外书的情况,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并作出自己的分析。

四、布置作业(根据《课标》要求,分层要求学生完成,确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数基小组:P135练习2 题;
2、普通小组: P153 习题 4 题
3、兴趣题:拓展运用
小组自已编写一道中位数、众数的题(让学生带问题走出课堂)
六、教学反思
整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整个课堂,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点拨为辅,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

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把新问题化为旧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实现了知识的过渡与迁移。

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快乐的学习,并感受学习的快乐。

自我评价:
1、微笑教学,为学生营造出轻松学习环境;
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
3、“情境导入”、“智慧苹果”、人文化激励语言为这节课注入了活力;
4、体现了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课堂教育理念。

各位评委,以上所说的,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是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灵性发挥而随机生成的。

预设效果如何,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结合。

说课不足之处敬请指导,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