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

合集下载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苏教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苏教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博闻强记,勤奋好学,少年时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

嘉祐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

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

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散文→两汉散文→唐宋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属于历史散文范畴,如《左传》等。

两汉散文: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除子、史专著外,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

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构造形象的方式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

明代散文:先有前后七子以古拟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更注重“义理”的表现。

而且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类,分别为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祭。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本文旨在赞扬亭主张梦得的胸怀和情操,抒发不遇处境下的士节浩气。

不过,本篇不是以叙事见人,直接阐明亭主的思想情趣,而是以景见情,从观感引出议论。

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
整体探究
1.文章主旨是如何层层揭示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章由“风”自然地引出了主旨的讨论:士处于世,该抱怎样的态度呢?作者
先不作正面回答,而是用排比句提出一反一正两种态度:一是假如一个人心中没有自得之乐,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不会愉快;一是假如一个人心中坦然自若,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不会不愉快。

接着就以张梦得的具体行为来对后面一种态度作出肯定。

作者认为张梦得能如此,说明他内心有过人之处,并设想即使让他住在极其简陋的用蓬草编门、破瓮做窗的屋子里,他也不会有什么不快乐的事。

这既照应了前面的“何适而非快”,又为下文作铺垫。

“而况乎”两句夸张地表现了张梦得居住于此的
快乐,可谓极尽耳目所能取得的乐趣来使自己畅快。

然后用“不然”两字反面说开去,进一步
说明文章主旨。

2.文章开头起笔不凡,不落俗套。

自西陵至赤壁江流景象变化如何?其作用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个故事不仅交代了“快哉”两字的来历,而且还从宋玉将风分为雌雄,认为
楚王的雄风是庶人不得与共的,由此生发开去,指出风没有雌雄之分,而人有遇、不遇之别,因此,同样一阵风吹在楚王身上感到“快哉”,而吹在老百姓身上就感到忧伤了,这是因各人的情况不同,和风本身无关。

行文至此,自然地把话题引向了对文章主旨的讨论。

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等;(3)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如“快哉”、“物我相融”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通过分析比较,学会欣赏古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3)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注重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黄州快哉亭记》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和典故的解释和运用;3.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式的理解;2. 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3. 结合课文,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哲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体会修辞手法的美;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苏轼及其时代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初步感知文本魅力;3. 讲解分析:讲解文中一些生僻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5.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课文,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黄州快哉亭记》全文及相关阅读材料;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提前了解作者苏轼及其时代背景;3.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语言美;2. 内容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式;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并欣赏文中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排比等;4. 成语和典故讲解:讲解文中出现的成语和典故,如“快哉”、“物我相融”等,并让学生举例运用;5. 哲理启示: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并感悟其中的哲理。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doc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doc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作者和背景】▲苏辙,字,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其兄,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所建,所命名,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字音】沅()沔()子瞻()东西一舍()风开云阖()变化倏()忽舟楫()草木行()列皆可指数()睥()睨O骋()鹫()飒()然而风何与()焉会()计蓬户瓮()牖()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翻译与理解】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1)即其庐之西南为亭()(2)南北百里,东西一舍()(3)将何往而非病()(4)使其中坦然()二、一词多义⑴胜以览观江流之胜()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⑵与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与庶人之所以为忧()⑶以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三、词类活用。

(请找出活用词并说明其活用类型和意义。

)⑴南合湘、沅,北合汉沔()⑵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⑶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⑷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⑸动心骇目()⑹西望武昌诸山()⑺亦足以称快世俗()⑻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⑼将蓬户瓮牖()(10)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四、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⑵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⑶有风飒然至者。

()⑷快哉此风!()⑸将何适而非快?()⑹而风何与焉?()⑺将何往而非病?()⑻乌睹其为快也哉!()五、翻译下列句子(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译文:(2)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译文:(3)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译文:(4)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译文:(5)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译文:学案答案【作者和背景】▲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答案版)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答案版)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教师版)一、问题导学“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其特点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请回忆初中学过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完成下列填空,并结合课文注释初读《黄州快哉亭记》,说说你对“快哉”二字的理解:《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该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

《岳阳楼记》作者是范仲淹,该篇着重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所闻,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传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精神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黄州快哉亭记》作者是苏辙,本篇情、景、事、理浑然一体,“快哉”二字意思为参考:爽快/自在/二、知识储备(一)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颍水之滨,故自号颍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苏辙性格沉静,资禀敦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苏轼对苏辙文章风格的评语:“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苏辙作品集名为《栾城集》。

其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

(二)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此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乐观的处世态度。

(三)第二自然段提及“曹孟德、孙仲谋……,周瑜、陆逊……,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所列举四人史实:(1)曹操:建安元年,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运用朗读、讨论、解读等方法,深入理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和背景。

2. 深入理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 运用朗读、讨论、解读等方法,深入理解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文中的描绘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相关文言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向学生介绍《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字词障碍。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学生通过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 探究学习:学生自主探究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通过解读,深入理解文中的主题和思想。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黄州快哉亭记》全文的文本材料。

2. 准备相关的注释和工具书。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乐等。

黄州快哉亭记(教师版)(1)

黄州快哉亭记(教师版)(1)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教师版)编制:陈旭婉审核:连雪君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重点实词、虚词、语句、文言句式);2、感受和体悟作者处于逆境中的豁达与乐观;3、把握山水游记散文优美景物的描写,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课时安排三课时一、早读自读熟读全文,查阅工具书,落实字音;(落实优化方案中的字音部分)二、课前预习:学生结合课本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第一第二段的文意,落实下列的文言知识;给加框的字注释,明确划线句子的特殊句式并翻译。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翻译下列句子: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翻译: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

2、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翻译: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

三、课堂学习:1、知识学习:(1)了解本文文体“记”。

回顾以以前学过的带有“记”字的文章内容(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然后归纳:“记”是一种形成于唐代、始于柳宗元的、用于记游且发表议论的文体。

(2)感知作者。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

字子由,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幼年与其兄苏轼从母读书,有才思。

嘉祐二年(1057)中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与其父苏洵、史苏轼合称“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一生仕途坎坷,随着革新与保守派人物的交替上台执政。

苏辙为官也几起几落,到崇宁元年(1102),革新派又当权,苏辙再度被贬,于是他决意退职,回颍川居住,平日或静坐禅诵,或读书著述,如此达十年之久,政和二年(1112)卒,七十四岁。

苏辙一生的进退出处和政治态度,与其兄苏轼很相似。

在文学方面,虽然诗文作品很多,但成就不如苏轼。

其文多议论而少记叙,比较重视“养气”,所以文势奔放,笔力雄健,说理透辟。

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黄州快哉亭记》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2. 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3. 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某些句子和段落的深层含义;2. 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2)激发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要求学生圈点勾画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课后背诵课文和复习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 复习课文中重点字词及其含义;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黄州快哉亭的图片和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的人生经历对其作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黄州快哉亭记》原文及相关注释;2. 多媒体课件:黄州快哉亭的图片、苏轼的生平介绍等;3. 参考资料:有关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的资料。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3)理解并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面对困境时乐观、豁达的心态。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黄州快哉亭记》全文的理解与背诵。

2. 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3. 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的生僻字词及其含义。

2. 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激发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勾画出生僻字词,查找其含义。

3. 讲解:讲解生僻字词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布局和论证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5. 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快哉亭”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六、课后作业:1. 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七、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评价学生的写作练习。

八、教学资源:1.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

2. 生僻字词的含义解释。

3. 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注重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测试与考试
自我评价与反思

定期进行测试和考试,以客观的方式评价 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检测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让他们对 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激发 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反馈机制
及时反馈
对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进行及时 评价和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 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调整学
习策略。
建设性反馈
详细描述:介绍黄州的历史背景,快哉亭的由来和意义,以及作者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文解析
总结词:逐段解读
详细描述:逐段解析课文,从文章结构、语言特点、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课堂互动
总结词
讨论与思考
详细描述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高课堂 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
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 问题,加强课堂互动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作业布置
总结词
巩固与拓展
详细描述
布置相关作业,如背诵重点段落、写读后感等,帮助学生巩固所 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进行拓展阅读和思考。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01
02
03
04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 苏轼及其作品的已有认知,为 后续教学做铺垫。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 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文章内容。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授课教师:
2024-01-01

CONTENCT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高二_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教师解析版

高二_黄州快哉亭记学案 教师解析版

高二语文导学案(选修2)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课内检测:文言基础知识归纳1.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 至于赤壁之下(古义:;今义:)(2)窃会计之余功(古义:;今义:)(3) 将何往而非病(古义:;今义:)(1) 至于,古义:到;今义:连词(2) 会计古义:征收钱粮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3)病,古义:忧愁;今义:疾病2.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北,名词作状语,向北)(2)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3)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4) 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惊动,使……惊骇。

)(5) 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6) 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7)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动用法,使……跟从)(8) 蓬户瓮牖(一种解释: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作,用破瓮蓬作,另一种解释:蓬瓮,名词作状语,用蓬草,用破瓮;户,牖,名词作动词,编门,做窗。

)3.将下列句子按特殊句式类型分类①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②快哉此风!③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④而自放山水之间。

⑤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⑥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⑦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⑧而风何与焉?⑨将何往而非病?⑩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1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12 有风飒然至者。

13将何适而非快?(1)胜,优美的;美景;承受;尽(2)适将何适而非快()1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2)适,往,去;安适、闲适(3)与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3)与,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和(4)以不以物伤性()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4)以,因为;用5.翻译句子(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

中语文《黄州快哉亭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偶等。

能够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如“亭”、“快哉”、“风”、“云”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解释并运用文中的关键词语。

2. 教学难点:理解并鉴赏文中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意境。

运用比较法,分析《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的异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苏轼及其背景。

提问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理解文意。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文中出现的景观和历史背景。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欣赏文中的修辞手法。

各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中的修辞特点。

4. 探究学习:学生对比《黄州快哉亭记》与其他作品,分析异同。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 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

3. 结合课文,分析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兴趣培养,调整教学策略,让更多学生喜欢上中语文课。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黄州快哉亭记》的文化背景和作者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1.1.2 掌握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1.1.3 领会文中的寓意和哲理,提升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1.2.1 文本解读:《黄州快哉亭记》是苏轼在流放黄州期间所作,描绘了快哉亭的美景和作者的心境。

1.2.2 文化背景:介绍苏轼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平经历,理解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3 语言特点:分析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如“快哉”、“的变化”、“的比较”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文化背景、语言特点和寓意哲理。

2.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1.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来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

2.2 教学手段2.2.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信息。

2.2.3 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资料和提问。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3.1.1 导入: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黄州快哉亭记》的写作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3.1.2 文本解读: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分析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3.1.3 文化讲解:讲解苏轼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寓意和哲理。

3.1.4 实践环节:让学生进行写作和表达,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

3.2 时间安排3.2.1 导入:5分钟3.2.2 文本解读:15分钟3.2.3 文化讲解:15分钟3.2.4 实践环节:2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4.1.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讨论积极性。

4.1.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他们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体会作者淡泊名利、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理解《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3)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中的难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苏轼及其作品《黄州快哉亭记》;(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2)分享学习心得,体会文本之美。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和修辞手法;(2)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背景。

5. 课堂练习:(1)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练笔。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鼓励课外阅读。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2. 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 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精美的语言和表达技巧;(3)了解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升语文素养;(3)学会从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出发,理解文本的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2)理解并欣赏文本中的精彩语言和表达技巧。

难点:(1)分析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从时代背景出发,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黄州快哉亭记》的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黄州快哉亭记》,感受文本的韵味;(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精美语言和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出发,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2. 分析并总结文本中的精美语言和表达技巧;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州快哉亭记》的熟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文本中精美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苏轼人生态度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黄州快哉亭记》的文本副本,以及相关的苏轼生平背景资料;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进行课堂教学;3. 准备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思考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思考。

2020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word导学案

2020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word导学案

【教材简析】1.快哉亭是张梦得所建,由苏轼命名,苏辙作记。

当时这三人都被贬了官,身处逆境,但都很达观。

亭名很潇洒,文章很洒脱。

2.文章主迹核有淳叭胧郑院频吹某そ隹煸胀ぃ幼判吹峭す劾赖目煲猓缓笞胍槁郏页鑫恼轮魈猓盒闹刑谷辉蛭尥豢臁?/SPAN>3.艺术特点:写景气势雄浑,视野开阔,种种自然景观,尽收笔底,又各具特色。

议论则层层递进。

先说“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后说“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再申说亭子的主人张梦得胸襟旷达,不以贬官为患,而逍遥于山水之间,故“无所不快”。

文章纵横开合,淋漓尽致。

前段寓情于景,夹带叙事;后段议论中带写景,借说理以抒怀。

全文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大致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引导赏析【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疏通字词文意,理清思路)一、导入并初步感知1.导入:以人生遇到挫折将如何面对,引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导出课题。

2.作者:简单了解作者。

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

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因而遭到了贬官。

3. 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4.读课文(范读或录音),正音并注意句读。

二、疏通文意,理清思路1. 结合课后练习三、四掌握重点字词句,以学习小组合作形式尝试翻译,教师指导点拨。

2. 理清每段大意。

第一段:略述水势及命名者。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

黄州快哉亭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黄州快哉亭记》全文。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3)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1. 《黄州快哉亭记》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翻译和理解。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黄州快哉亭记》。

2. 相关资料:苏轼的生平介绍、文言文翻译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快哉亭”吗?请大家谈谈对这个名字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黄州快哉亭记》,理解文意。

(2)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重点字词,并查找工具书进行翻译。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结构。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文章的写作技巧。

4. 课堂讲解(1)讲解重点字词和句式的含义。

(2)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快哉亭,感受作者描绘的自然景色。

(2)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字词和写作特点。

7. 作业布置(1)背诵《黄州快哉亭记》。

(2)写一篇以“我心中的快哉亭”为主题的短文。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1)让学生阅读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文,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

(2)分析比较这些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方式。

2. 创作练习(1)邀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创作一篇以自然景色为题材的短文。

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学案2012.9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2.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2)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3)动.心骇.目()()(4)西.望武昌诸山()(5)草木行列..()(6)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7)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8)将蓬.户瓮.牖()()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所(1)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2)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魏公子列传》)()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2)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3)快哉此风!()(4)将何往而非病?()(5)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6)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览观江流之胜.胜:胜景,景观B.南北百里,东西一舍..一舍:三十里;古代行军每天走三十里宿营,叫做“一舍”C.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指数:用手指点着数清数目D.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蓬户:用蓬草盖的房子5.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快哉亭命名原因的一组是()①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②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③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④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⑤将蓬户瓮牖无所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6.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七处点出“快”字,围绕“快哉”二字着墨,把叙事、写景、抒情与议论熔为一炉。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教师版)黄州快哉亭记

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 散文选读(唐宋八大家、教师版)黄州快哉亭记
解释: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的思想境界显然远远高出一般的迁客骚人,苏辙以纵情山水,心胸旷达,随遇而安慰藉他人并自慰,也在一般迁客骚人之列。
2、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门,用破瓮做窗户
古今异义:1、楚王之所以为乐所以,……的原因)2、窃会计之余功(会计,征收钱粮等公务)
3、将蓬户瓮牖(户,门)
特殊句式:
1、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状语后置句
2、快哉此风主谓倒装句
3、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判断句
4、此则人之变也判断句
5、将何适耳非快!宾语前置句
3、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叙事、状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述作者的观点。即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4、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疏营救,因而获罪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3、谈一谈,你对“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有何理解?
君子以坦荡豁达的处世态度面对所有的不快,不以物喜,不以物悲,随遇而安,才能聆听自然之美。
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苏辙生性沉静淡泊,虽没有历经“乌台诗案”之屈辱,却也有贬官之累),故作者写做这篇文章寓勉人并自励之意,全文主旨在说明人心坦然自得,不受制于外物,便能无往而不快。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有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研讨】
1、面对同样的风,楚王和庶人的感觉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了解作者逆境中自勉的精神境界,体会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自主学习案
一.关于“记”(《小石潭记》《小石城山记》《桃花源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通过叙事、状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述作者的观点。

即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二.“苏辙”知多少?
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与其父、其兄合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被称作“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第。

著有《栾城集》。

写作风格:
1.辙性沉静,资禀敦厚,加以父、兄之熏陶,文章汪洋澹泊,说理清晰有力。

2.苏轼评语:“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三.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苏辙上疏营救,因而获罪被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监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纪念。

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四.字音掌握
沅()沔()子瞻.()东西一舍.()风云开阖.()变化倏.()忽舟楫()草木行.()列皆可指数.()睥()睨()骋.()骛.()飒.()然而风何与.()焉
会.()计蓬户瓮.()牖.()
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课堂合作、探究、作答案
第一段分析: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思考:
1.开篇写江水,其目的何在?
2.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景象如何变化?(用词准确)
第二段分析: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思考交流:
1、第二段描绘了几种景物?各有何特点?
2.古人登临凭高,瞻仰古迹,多有悲伤之情,感慨之事。

本文写了哪些古人旧事?表现了作者何种心情?
3.快哉亭之所以为快的原因何在?
第三段分析: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重点句子当堂翻译:
1.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2.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3.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思考、探究:
第三段似乎岔出了本题,在本文中的作用何在?而作者为了突出自己的观点,在这段议论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呢?
第四段分析: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重点句子课堂翻译:
1.将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思考:
1.一个“今”字有何作用?
2.此段引入张梦得的事例目的何在呢?
3.总结全文:作者穿越千年的时光,告诉我们“快”字到底是指什么?
课后自主复习总结案
一. 找出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的字词并解释:
1、江出西陵:
2、其流奔放肆大:
3、其势益张:
4、至于赤壁之下:
5、波流浸灌
6、皆可指数:
7、其流风遗迹:
8、玉之言盖有讽焉:
9、使其中不自得:
10、将何往而非病?:
11、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12、渔夫樵夫之舍:
二.一词多义:
其流奔放肆大
1、流
其流风遗迹
至于赤壁之下
2、至于
至于长洲之滨
盖亭之所见
3、盖
玉之言盖有讽焉
东西一舍
4、舍
渔夫樵父之舍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5、为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乌睹其为快也哉
楚王之所以为乐
以览观江流之胜
6、胜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将何适而非快
7、适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玉之言盖有讽焉
8、焉
而风何与焉
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9、而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10、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举目而足
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10、与
而风何与焉
以览观江流之胜
11、以今张君不以谪为患
振之以清风
其流风遗迹
12、风
有风飒然至者
其势益张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13、其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其流风遗迹
乌睹其为快也哉
揖西山之白云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14、之庶人安得共之照之以明月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
始得平地
15、得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2、草木行列
3、将蓬户瓮牖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
1、南合沅、湘,北合汉沔
2、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3、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4、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5、西望武昌诸山
6、皆可指数
7、将蓬户瓮牖
(三)使动用法:
1.动心骇目
2.亦足以称快世俗
3.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4.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四)意动用法:
1.将何往而非病
2.将何适而非快
3.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4.乌睹其为快也哉
(五)动词活用作名语: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四. 文言句式:
(一) 判断句(翻译)
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2、此独大王之雄风耳。

3、此则人之变也。

4、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5、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二) 被动句(翻译)
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2、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3、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三) 省略句(说出省略什么)
1、南合沅、湘。

2、不可久视。

3、举目而足。

4、皆可指数。

5、不以物伤性。

6、无所不快。

(四) 介词结构后置(翻译)
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2、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3、士生于世。

(于世生)
4、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以清风振之,以明月照之)
(五) 宾语前置(翻译)
1、将何往而非病?
2、将何适而非快?
3、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4、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六) 主谓倒置(翻译)
1、快哉此风。

(此风快哉)
(八) 固定句式
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2、楚王之所以为乐。

3、无所不快。

4、乌睹其为快也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