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轴对称与平移

五年级数学轴对称与平移
五年级数学轴对称与平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知识点的梳理】:

一、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

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

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二、平移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

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基本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平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课堂练习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

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属于平移的有:属于旋转的有: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2)电风扇的运动是()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3)下面()的运动是平移。①转动着的呼啦圈②电风扇的运动③拔算珠(4)左图是图形经过()得到的。①平移②旋转③既平移又旋转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 )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 )得到的。 A 、向右平移7格 B 、向右平移9格 C 、向右平移11格 D 、向下平移1格

E 、向下平移5格

F 、向下平移9格

三、看图填一填。

图①向( )平移了( )格。图②向( )平移了( )格。 W w .X k b 1.c O m

图③向( )平移了( )格。图④向( )平移了( )格。

四、移一移,画一画。

(1)画出图1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 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① ② ③ 2 1

② ① ③ ④

五、下面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B C D

六、作出“三角旗”绕O点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案.

课后作业

.O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轴对称图形-1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特性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2.能力目标: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3.情感目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 教师准备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例3中的图形、直尺、铅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轴对称图形,认识了对称轴。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找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先看这些图形(出示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拿出你们的学具,用自己的方法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是轴对称图形的 ^ 学生1:我是观察的。 学生2:我是通过折的方法知道的。 教师:不错,能用上自己的方法了。你能画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 学生用学具对折的方法或是把图形放在方格纸上找出图形的对称轴,然后画出来。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业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画图形对称轴的过程。 教师:好,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简评:从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找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入手,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这样为画对称轴的另一半提供认知基础,有利于学生主动应用原有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 教师:同学们不但能找到对称轴,而且还能画出对称轴,真能干!但老师还有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想让同学们一起思考一下:我有一个轴对称图形,把它对折后是这个样子(课件显示例3中的图形),请你猜猜这个图形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可能回答:这个图形的另一半也是和这一半一样的。 教师:是完全一样的吗 学生:是的。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这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教师:如果我们要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你准备怎么画呢(课件在图形下面显示方格纸) 学生1:我觉得还可以用描点的方法,找到左边这一部分的关键点,然后在右边方格里描出相应的点,最后把他们连结起来。 》 学生2:我觉得可以用涂色的方法。左边是个什么图形就在右边涂一个什么图形。 ……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找对应点法、涂色法…… 教师:你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来试一试,画好了以后,再检查一下是否正确。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形的另一部分,画好以后展示汇报。学生展示后,老师要引导全班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再解释一遍,以便学生能看得更清楚。 教师:请你们观察同学们画的这些图形(指视频展示台上学生画的图形),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学生: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因为通过观察可以知道对称轴两边的部分是完全一样的,对折后两边也能完全重合。

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对称认识轴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美。动,感受图形的对称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的一幅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这些美丽图片上的旗帜代表着我们中国的骄傲。(课件出示情境图) 2、老师再展示一些其他国家的国旗图片,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旗帜的美丽,并初步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设计的目的既让学生感受了图形的特征,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呢?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说出自己对这些图形特征的认识。

2、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找出它的对称轴,说给你的同位听。 同位活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观察图形并且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准确地找到对称轴。) 师:看到澳门区旗,老师有些心里话要和同学们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因为某种原因,丢失了他心爱的三个孩子,经过母亲的努力,已经有两个孩子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那就是香港和澳门,但她的第三个孩子却还没有回到她的怀抱,你们知道是谁吗?让学生知道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愿。(结合澳门区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师:那么下面的平面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小组合作,学生先猜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结合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猜想。大胆进行交流,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从而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另外我还给学生增加了等边三角形和圆来猜测和验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没有学过的图形怎么能验证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设计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及时了解情况。) 4、师:下面,你们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让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个格和4个格,不用折纸的办法,你还能找出它的对称轴吗?(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如果不能对折又不在方格纸上或不好数方格的话,你怎么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引导学生说出用测量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师:你能画出这些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吗?任选一个你喜欢的轴对称图形画出它的对称轴。 学生独立尝试,然后进行交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训练对称轴的画法。)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轴对称图形》教案

3、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33-36页“轴对称图形”和“练习八”的相关内容。 ◆教材提示 《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共安排了3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八,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如下几点: 知识点一:认识轴对称图形,了解什么是对称轴。 知识点二: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知识点三:能利用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这个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 根据本节内容的编排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 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轴对称图形知识经验,并结合方格图,利用数方格等方法来判断某一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指导学生说出判断的依据。 第二:注重教材所呈现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 第三:加强操作活动,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寻找对应点等方法,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理解对称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折纸的方法探究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能正确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逐步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会找出轴对称图形

的对称轴, 难点 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用硬纸片剪正方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下面几幅图: 1.同学们请看,上面这几幅图只有原图形的一半,你能猜出图中画的是什么? 学生观察后回答:蜻蜓、蝴蝶、雪花 2.同学们是根据什么来猜的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回答预测:蜻蜓、蝴蝶和雪花都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说这几幅图形右半部分和左半部分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想象得出这几幅图原来的样子。 3.同学们真聪明,三年级时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知识还记得这么牢。同学们觉得这些图形美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从生动的问题情境导入,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初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同时这种导入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应用原有的知识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过渡: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2.在这些学过的图形中,有很多是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图:

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课 题 2.1 轴对称再认识(一) 课时 1 上课时间 领导签批 教 学 分析 本节课所学内容是轴对称再认识。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就初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能辨认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而本节课是在以上基础上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本节内容是轴对称图形的延伸。教材通 过剪、折、画等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辨认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学生经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认识轴对称图形以及正确判断对称轴的数量,并能画出对称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数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折、剪、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认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提高数学欣赏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难点:辨认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判断其对称轴的数量。 教学 具 把课本附页中的图1的图形剪下来。 板 书设 计 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学过程 个案补充 一、导 1.预习反馈,做《三学一测》知识回顾第1题,并交流。 2.谈话导入:在三年级下册我们就学过轴对称图形,大家已经有所了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教材21页的内 容,板书课题:轴对称再认识(一)。 二、学 (一)提出问题:把课前剪来的图形分别对折,针对课本情境图提出疑 问,师总结: 1.轴对称图形有哪些?2.图 是轴对称图形吗?淘气和笑笑的观点不一 样,你同意谁的说法?3.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才叫轴对称图形?说一说。 (二)活动探究一: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轴对称图形特点:轴对称图形没着一条直线对 折后,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对称轴:如果将图形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五年级数学上册 轴对称图形教案 冀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教案冀教版 1、知识目标:结合观察、折纸、交流等活动,经历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过程。 2、能力目标: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知道简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对称图案的美,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镜片;教师准备:一块带对称图案的方巾、比附页中稍大的图形、把“试一试”中方格纸和图形放大在小黑板上,每个学生一张正方形彩纸。教学方案:通用教案个性化教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师生进行激励性谈话,然后,让学生看书。师:同学们大家好!祝贺你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老师相信,在新的学年里,同学们会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学会更多新的数学知识,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现在请大家打开书第一页。学生打开书。 二、对称图案。 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片,说一说是什么物品?三种物品上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师:课本第一页上面有三幅印有物品的图片,认真观察一下,这些物品是什么,它们上面的图案有什么特

点。生1:上面第一幅图片是方巾,方巾上面的图案是对称的。生2:上面右边是地板砖,地板砖上的图案也是对称的。生3:下面红色的图片是一段木雕,木雕上的花是对称的。学生可能有不同表述,只要是对就给予肯定。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案是怎样对称的,并用方巾实际折一折。师:观察得很仔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些图案分别是怎样对称的?学生可能有不同表达语言。如:(1)方巾上的花每两个都是对称的。(2)方巾上面两个角的花是对称的,下面两个角的花是对称的。……结合学生的描述,拿出方巾实际折一折,看一看。 3、请学生欣赏图案,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时,启发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图案如果不是对称的,会怎么样?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些对称图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想象一下,如果这些物品上的图案不是对称,效果会怎么样?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只有是真实的感情表述,教师就给予表扬。 4、让学生在图案上画出对称轴。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物品上面的对称图案,也感受到了这些图案的美。现在,请同学们在图上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5、交流学生画的结果和方法,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做法的机会。使学生了解:方巾和地板砖都可以画出4条对称轴,木雕只能画出1条对称轴。师:谁来让大家看一看,你画的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分别画了几条。生1:方巾的对称轴可以在正中

最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轴对称图形(1)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第5课时轴对称图形(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例1、例2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知道对称轴的作用。 2.知道学过的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很多条对称轴。 3.能用对折的方法或通过观察方格图等方法来画出轴对称图形的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4.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会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难点: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形(课件出示例1的6个图形),喜欢吗? 学生:喜欢。 教师:在这些图形中,有些是我们以前就认识的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你能在这些图形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 (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操作,思考后讨论,并回答) 学生:除图形④外,其余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很好,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1:我是用眼睛直接看的。

教师:真会观察,还有用不同的方法来判断这些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吗? 学生2:我还用了折学具的方法来判断。 教师:你真会动手操作,请大家都用学具来折一折,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折完后在小组里交流发现了什么,然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我也发现除图形④外,其他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学生:在折学具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 教师:哦,也就是说你发现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有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指一指你是沿哪条直线对折才使轴对称图形左右两部分完全重合的。 (请两个同学到视频展示台上折一折,并指出是沿哪条直线对折的,教师依照学生展示情况在多媒体上画出各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师:你能发现这条直线在轴对称图形中起什么作用吗? (引导学生讨论出:这条直线能使轴对称图形两部分完全重合。多媒体演示重合过程)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能使两部分完全重合的直线叫对称轴。这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一个新朋友。(板书:对称轴)请同学们一起叫一叫它的名字。 (全体同学一起读“对称轴”) 教师:这些图形有多少条对称轴呢?同学们开动脑筋折一折、找一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在学具中折找对称轴,讨论出:有的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 2.用对折的方法找对称轴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请同学们拿出等腰梯形的图形,想一想怎样画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轴对称图形练习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课题:轴对称图形练习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1页自主练习第6——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及数学的普遍性。 教学重点:正确、完整画出一组图形的多条对称轴。 教学难点 1、找规律,写出数字的对称数字。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讲一讲。) 二、自主练习——教材第21页"自主练习" 第6至10题。 1、学生自主解决第6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小结:有的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如图1),有的图形有两条(如图2)或多条对称轴(如图3),我们都要画出来。

2、学生自主解决第7题。(课件出示) 学生做完,课件演示后,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每组图形的对称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教师反馈信息后小结:1、有的对称轴经过了圆心。 2、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验证学生所发现的第2条规律:第6题中“每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 继续验证:自己画一个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图形,“这个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都相交于一点”吗? 学生反思认识到:运用这一规律可以使对称轴画得更精确些。 3、指导学生完成第8题。(找规律,接着往下写) 学生同位间尝试找一找、说一说规律,并试着写一写,画出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交流方法:1:蒙纸法。2、照镜法。3、左右握笔法。 (教师要对学生想到的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 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一写,相互交流,比一比看谁写的漂亮。 4、欣赏与回忆。(自主练习的第9题) 师:不光数字有对称现象,有些汉字的形状也是近似轴对称的,例如 “日、田、金、美” 等汉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汉字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 古、丰、喜、申、甲、天…… 师补充:在英文字母中,你能找到轴对称字母吗?学生独自写,并交流。 W、E、T、Y、U、I、O、A、D、H、K、X、C、V、B、M、 同位间相互指一指它们各自的对称轴。 5、创作与欣赏。(自主练习的第10题) (1)每个学生准备几张正方形彩纸,拿出一张,按照课本方法对折3次,成为一个三角形,再剪一次展开就会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 (2)你还会剪哪些轴对称图形?试着剪一剪,比一比看谁是剪纸小能手。 (3)展示交流,评出剪纸小能手。

最新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案例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案例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5页、16页信息窗1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经历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的探索过程,掌握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的画图方法,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想象、画一画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对应思想在图形全等变换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乐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有序表达等学习习惯。 3.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丰富的图形世界,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在方格纸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的具体步骤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导学提纲、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拟订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教师课前激趣,课件出示不同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到,轴对称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学生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揭示课题“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学生根据导学提纲提示自主预习 导学提纲 1.回顾旧知,画一画,数一数,想一想。 在方格纸上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画后找一找每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 数一数,相应对称点到对称轴之间各有几格,你有什么发现? 问题1:先想一想怎样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再试着画一画。 问题2:画后观察你画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另一半合在一起是轴对称图形吗?想一想怎样在方格纸内根据图形的一半画出它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汇报交流“回顾旧知”,应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对称轴,为探究新知准备。 交流时学生展示找对称轴的过程,讲解清楚这样找的理由是什么。

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7-20页。[教材分析]轴对称图形是第二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的第一个信息窗。学生在三年级已初步认识了简单的轴对称现象,会判断简单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其一条对称轴。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一组具有轴对称图形特点的旗帜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进一步教学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含义,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近而引导学生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2、能识别较复杂的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其对称轴;能画出图形的另一半并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3、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反思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 师述: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提问: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 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对于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意见可能不一致。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 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帜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运用即将到来的2008北京奥运、各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旗帜图片为情境,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旗帜分类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并运用经验,通过观察、主动地分析、判断。]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交流剪的方法。(先将纸对折,然后再剪。) 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组探究:先判断一组交通图标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再结合自己前面的动手剪与交流的结论,小组合作研究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小组汇报交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解对折、完全重合;在交流中指认对称轴。) 3、总结概念: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明确:轴对称图形要求图形内部的小的图形或图案也应是对称的;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教师板演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画对称轴要用点画线。 在信息窗所呈现的轴对称旗帜中任选一行,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前面同学们在判断古巴的国旗是否是对称图形,大家的意见不一致,现在你们的意见是什么?(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4、研究平面图形 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回答,说出长方形、正方形比较容易。说三角形、梯形时注意引导是什么三角形、什么梯形,表述要准确。也有可能把平行四边形当成轴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动手验证一下,明确结论。)找出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对称轴。(借助准备好的图形纸片动手者看看。)

五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

五年级轴对称图形教案 【篇一:五年级数学优质课教案: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轴对称图形(西师大版本五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难点: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猜图形游戏:教师出示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完整的图形是什么(1)出示蝴蝶的一半,让女生猜;出示梳子的一半,让男生猜; 出示飞机的一半,让女生猜,出示花盆的一半,让男生猜;出示剪刀的一半,让女生猜,出示手电筒一半,让男生猜; (2)三轮游戏过后,女生每次都猜对,男生每次都猜错。让学生在比赛中产生疑问,从而引入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3)出示半个兔子,让男同学猜,猜出后指出对称轴,检验对 称轴两边的图形是否完全一样。 (4)点出轴对称图形,并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提示和方法,学生自学例1 三、小组合作,探索新知,展示成果 1、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1)课件出示例1的6 个图形,学生判断每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学生猜想 ②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③辨析:平形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④学生操作演示验证

⑤引导学生归纳: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完全重合,像这样的图 形叫轴对称图形。板书:对折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轴 ①讲解: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我们把它称为对称轴,对称轴是一条 直线,所以在画时要用比轴对称图形稍长一点的虚线来表示。 板书:折痕直线对称轴 ②观察刚才折过的轴对称图形,它们还有没有别的对称轴,用铅笔 画点横线,标在图上 ③学生完成后展示,交流质疑 2、完成36页课堂活动第一题 3、完成例2 (1)出示例2,学生自学,独立完成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分小组展示,反馈质疑 4、做轴对称图形 (1)学生提出方案 (2)动手做轴对称图形 (3)展示、赏析 四、巩固练习: 1、下面的数字、字母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 对称轴? 0 F 4口A甲B王8E中c 2、观察自然界和一些标志中的轴对称图案,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3、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哪些收获? 六、拓展视野: 1、欣赏中外著名建筑,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对称的美。 【篇二:五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篇三: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 2教案青岛版】 轴对称图形 一、简介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1轴对称再认识(一)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轴对称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1—22页,轴对称再认识(一)。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日常生活中地常见图形,人们装饰、布置生活环境时也经常利用这些图形。通过轴对称图形地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轴对称现象在生活水中地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欣赏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之前学生已初步了解轴对称,本节课继续认识轴对称图形地特点,判断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出轴对称图形地对称轴。教学时,多给学生展示有轴对称图形地图片,使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对称地意义和图形中地美。课下可以请学生收集轴对称图形地图片,并组织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活动。多组织“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地体验。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初步地认识,但学生对于找对称轴还是有些困难。本节让学生通过折一折、填一填、画一画地形式进一步了解轴对称图形地特点,学会找对称轴。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地基本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对称轴地含义,能画出轴对称图形地对称轴。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在学生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地基本特征,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地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地对称轴 教学资源: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整体设计: 教学本课利用演示,观察法,动手操作法等,分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巩固练习、检测反馈”“合作总结、整理内化”四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老师找到了一些漂亮地图片,同学们想不想一起欣赏一下呢?(课件展示图片)(天安门、脸谱艺术、剪纸、昆虫图片)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看到地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可能说是两边一样地,也可能说是对称地。)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地? (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地。)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教学“轴对称图形” (1)、课题导入 师:刚才我们看到地其实是生活中地轴对称图形地现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案

1.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15页,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初步的学习轴对称的基础上,对对称的认识。教材首先安排了四个国家的国旗图案,通过对折的方式初步学习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然后通过讨论,探究哪些学过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再通过画一画,总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位臵及对称轴的条数。教学时,教师要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对轴对称有层次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现象,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 难点:正确、完整画出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一提到2008年,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在奥运会上你最想看到什么?当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国旗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出示图片:信息窗1的部分图片和一些不属于轴对称特点的图片 你能把它们按图形的特点分成两类吗? (学生可以自己动脑分类、有困难的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 讨论: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动脑思考,并回答) 你觉得这幅图是周对称图形吗?意见可能不一致。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进一步研究对称图形。对称图形也分好几类,小学阶段只研究其中的一类——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前面我们已确认的对称的旗臶图片,都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主动的分析、判断,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1)尝试用剪刀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动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使你剪得又快又能保证得到的肯定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尝试动手剪,教师巡视。) 互相欣赏剪出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