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陌生化策略共36页
例说高考作文的陌生化策略

例说高考作文的陌生化策略作者:徐雪梅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12期请看下面作文片断:老杨树在村口矗立了三十年,也平庸了三十年。
自父亲的童年开始,它便屹立在那里。
浓密的树阴年复一年地让人们舒心地惬意。
每年春天,河边的花儿都会媚俗得一枝一枝地炸开,生生地猛,烈烈地艳,一簇一簇地迸发,仿佛有“尽君一日欢”的意图,昭示着自己的不平庸,嗤笑着老杨树。
这是我参加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拒绝平庸》)阅卷时遇到的一个作文片断,它带来的独特感、新奇感、陌生感和视觉冲击力,让人久久难忘。
文章贵在创新,贵在与众不同,贵在给人在模式化的审美疲劳中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参加了2011年江苏省高考阅卷,我的一个深刻感受就是陌生化的作文,即给人带来新奇感、陌生感、耳目一新感的高考作文,更受阅卷老师的亲睐。
因为与我们多数作文的老套构思、干瘪贫乏的语言相比,无疑,陌生化的作文更能刺激阅卷老师的神经。
“陌生化”的概念是20世纪初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来的。
“陌生化策略”,即是创造新的形式,使事物变得奇异和陌生, 从而让人获得一种新鲜的感觉,缓解甚至彻底走出审美的疲劳状态的手段。
“陌生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出其不意,打破常规。
“陌生化”思想的核心就在于新颖和出奇,而这一核心则需要人们的创新能力。
我以为,在高考作文中,如若能有效地采取陌生化策略,必能“克敌制胜”,临其文于万文之上。
事实上,今年江苏省很多优秀的高考作文,大都运用了陌生化策略。
下面我就以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为例,从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表达和思想维度等五个方面,谈谈高考作文的陌生化策略。
一.学会立意创新以达到陌生化效果陌生化策略要求,高考作文立意要高,且独特,新颖,巧妙,可采取小角度切入。
“文章最忌随人后”,立意是文章的灵魂。
如果我们的立意毫无新意,是难以吸引处于极度审美疲劳中的阅卷老师们的关注的,甚至会带来反感。
戴师初先生曰:“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
高中作文_作文开头的陌生化

五、抒情笔调,怡人性情 如果考生在开头就展示出自己出众的文学素养,用抒情的笔调去 述说历史,回忆往事,把已经有些疲倦的评卷老师带入到一种非常 美妙的、充满了浓情的世界,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如高考满分作文《照海倚天》(福建卷)的开头:
二、借用诗句,含蓄蕴藉 诗词的名句,辞简旨备,言约意丰,有诸多 的文化积淀,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充分展现文 章的主题。所以考生应广泛地涉猎文史典籍, 从而显示出厚实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让文章散 发出丰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文章内容上超越 一般考生的认知领域,展现出知识积累的广度 和深度。 如满分作文《诗人· 明月· 黄花》
又如《菊花飘香的时节》的开头: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得更为高远,当陌生的 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 当一点点的微酸已经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 节。
(点评) 秋风,南飞雁,橙黄的树叶,微酸的果实,作者 用一系列意象营造了一种高远而广阔的意境,美不胜收!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开篇,作者运用一双清澈灵动 的慧眼,一腔柔柔的激情,描写出秋菊凌霜不凋的气节,既 为文章提供了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 氛围。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评 卷老师的阅读兴趣。
八、借助环境、心理等描写,感染读者 一些事情的发生,往往与特定的环境相联系,如:烈 日下,黄昏后,风雨交加的夜晚等。首先点染环境,既 可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又能够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
(点评) 当今中学生填词是屈指可数的,在考场上填词 更是寥若晨星。此考生能在短时间内填两首词作为文章每 一部分的开头。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加以评说,词中暗 含了苏轼、李清照的一生坎坷,也巧妙地借用了二人的诗 句,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所表现出的 出众才华!
高中作文指导:语言陌生化

自信是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的慨然身许;自信是陆游“壮心未与年俱 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豪情抒发;自信是黄 宗羲“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的 心灵高歌!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 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 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 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 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语法结构的超常规搭配
1.主谓语的超常规组合。如: ①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花未眠 》) ②鱼翔浅底。(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 收留。(里尔克《豹》) 例①中“海棠花未眠”虽为常识,但又有谁说过?所以 备觉新鲜。或许 “只恐夜深花睡去”是它的本源吧。例② 诗人把写飞鸟的“翔”字迁移到鱼上,主谓搭配虽越了雷 池,但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之状却尤显生动。例③句的主 干是“目光被缠得疲倦”,显然这个组合超越了常理,但 将笼中豹经长期羁押而改变了野性的悲凉传达得非常精到 。
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关怀我,请千万
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曾有十二只白鹭 鸶飞过秋天的湖泊 ——简桢《四月裂帛》
不可能之于可能,恰如登高攀援,寻前 人足迹自能登上山之一高处,若前方无路, 则必视之为不可攀之处,而前人之路乃由 前人自辟,后世可能之路仍须我们后人开 创,若无勇气与坚持尽前人未完之事,你 必只会止步于山腰,享短暂美好时光,随 岁月化灰作骨。(顾云倩 《一切皆有可 能》)
语法结构的超常规搭配
语法结构的超常规搭配
⑤悄悄的时光是无形的剪,裁去嘈嘈的梦呓和切切 的呢喃。(晴石《心河百年》) ⑥有些人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于是他们背负着自卑 与胆怯的牢笼还自负地称之为以保万全的法宝,摆在 他们眼前的生活仿佛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必然。(唐诗 语《钥匙就在我们手中》)
[陌生化理论]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陌生化](https://img.taocdn.com/s3/m/e6eee11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7.png)
[陌生化理论]陌生化陌生化篇(1):写作文怎么构思1、另类式构思。
如以“服务”为话题,学生可写由于父母对“我”的全方位服务,“我”完全变成“废物”式的“学习机器”,从而质疑子女教育问题。
这无疑是一篇既有现实意义又较为新颖的文章。
2、逆向式构思。
逆向式构思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对立角度确立新的观点,阐发新的见解,如班门弄斧——弄斧必到班门;杞人忧天——忧患意识不可无,防患于未然;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是要不断进取。
如我省辖市2022年中考是以“喝彩”为话题,学生可写为“我”喝彩,“我”为别人喝彩,或生活中不可缺少喝彩等等,这些都是正向思维。
有一考生立意为“拒绝喝彩”,理由是:我们不是为了捕得别人的喝彩而活着。
作者叙述自己从小到大为得到别人的赞赏现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而使自己心身疲惫,进而提出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色彩,拥有一片自己的天空。
令阅卷老师耳目一新。
3、象征式构思。
有些话题,如“桥”、“路”、“网”等,都既有实在含义,又有象征意义。
构思时从其象征意义出发,发掘话题的深层含义,就是象征式构思。
如“桥”,不仅指实物桥,又可指心灵的纽带—感情之桥、“商桥”、“信息之桥”等;“路”可指信息人生之路、求学之路、竞争之路、改革之路;“网”指实物网,也指交际网、人生网、人情网、心网等。
4、比喻、拟人式构思。
比喻、拟人式构思,常常使作文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入题,既新颖又形象。
如以“母爱”为话题的“母爱如一条河”“母爱如佛”;以“书”为话题的“书的滋味”“书的色彩”“生活是一本书”都不失为一个独特的立意。
拟人式构思的“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规则的遭遇”等也都是较为独特的构思。
5、“巧合”式构思。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
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可以营造出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别有洞天”式作文。
如教师授完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后,指导学生模仿这篇小说独特的构思方式,出人意料的结尾写篇作文。
有位学生据此写了一篇习作《我和书》。
谈考场作文语言的“陌生化”

谈考场作文语言的“陌生化”作者:曾青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1年第12期对于中学生而言,作文语言别出心裁、富有个性,始终是出奇制胜的关键。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特别是在考场作文的指导中,引导学生达到作文语言的“陌生化”,无疑能占尽先机,赢得改卷者的青睐,获得高分。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了“陌生化”这个标志性概念。
什么是语言的“陌生化”呢?就是在叙述我们常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的说法,而是采用一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语言来表现。
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色彩。
例如,“血色的夕阳还未涂红檐下雨燕的歌喉,心急如焚的鸡鸣早已把半天残月挂在了山腰。
岁暮的爆竹声刚在春雨的怀里悄然睡去,枯瘦的寒风又把太阳的影子送到岁月的末梢。
”(董华翱《时间你早》)这里写了一天的瞬间转换、四季的短暂更迭,让人读之感到既陌生、又形象,比起“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种“大众货”来说明时间匆匆,更让人耳目一新,震撼人心。
怎样使考场作文的语言产生“陌生化”效果呢?一、词语运用“陌生化1.词序错位。
词序错位就是将正常的语言顺序故意打乱、颠倒,避免用词的直白、平板,能为遣词造句带来机动性,体现语言的弹性美,能够形成无理而妙的意境。
余光中在《雨季》中有这样的诗句:“曾经/雨夫人的孩子我是。
”按一般语序安排应是“我曾经是雨夫人的孩子”,诗人却改变了固定、缺乏变化的节奏,把主谓宾次序颠倒,使句子活跃而有灵气。
在孙犁的小说《荷花淀》里,作者写到水生接受新的任务后,回家晚了,妻子敏锐地觉察到了。
当丈夫说话吞吞吐吐时,妻子说:“怎么了,你?”这句话中,把“你”字放后,把“怎么了”提前,也就是把问题提前,主谓词语的错位使妻子的这句提问获得了非凡的表达效果。
它说明了妻子的细心和敏锐,也表明了在这个特殊的战争时期,妻子对丈夫的蛛丝马迹时时有关心,处处有洞察,更把妻子的探寻、担心表现得入木三分。
高中作文指导:以陌生化手法避免“套板反应”ppt

以此理论为指导, 以此理论为指导,我们可从如下方面入 摆脱“套板反应”的约束: 手,摆脱“套板反应”的约束: 其一,主客体倒置。 其二,虚实错位。 其三,巧用变式句。 其四,语法结构的超常规搭配。 其五,精心选择锤炼动词或形容词。
主客体倒置
【例句】 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②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 待了四百多年。(史铁生《我与地坛》) 赏析】在例① 本是雪压苍山, 【赏析】在例①中,本是雪压苍山,可作者却巧妙地 将被动的苍山放在主动的位置上,化静为动, 将被动的苍山放在主动的位置上,化静为动,不禁令人 击节赞赏。 中的古园本是客体, 击节赞赏。例②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古园本是客体,可作者为了突出地 坛公园在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作用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坛公园在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作用以及对自己的启示,反 客为主,说古园在等我。 客为主,说古园在等我。主客体的变化使这两个句子别 具一格,令人难忘。 具一格,令人难忘。
语法结构的超常规搭配
④温柔如水的光粒子拍打我咸咸的等待。(晴石《心 河百年》)
精心选择锤炼动词或形容词
①(爆竹声)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 雪花,拥抱了全市镇。(鲁迅《祝福》) ②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 一路的挂过去。(鲁迅《拿来主义》) ③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郁达夫《故都的秋》) {1}“拥抱 拥抱” 例{1}“拥抱”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新年祝福的热闹氛 与祥林嫂之死形成鲜明对比,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围,与祥林嫂之死形成鲜明对比,留给读者深刻的思考。 而例{2}“ {2}“捧 而例{2}“捧”和“挂”两个动词则巧妙地采用漫画式的笔 法,将送去主义者奴性十足而又自以为是的特点活画了出 {3}“铺 字似有人刻意而为, 来。例{3}“铺”字似有人刻意而为,实则既暗示出落蕊之 又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多,又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淡淡的喜悦。
【精品作文】陌生化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篇一:《尘埃落定》中的陌生化手法
《尘埃落定》中的陌生化手法
摘 要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于2000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二十世纪40年代的四川阿坝地区的土司制度兴衰为主线,以麦其家的二少爷“傻子”为视角,讲述了西藏土司制度令人惊愕的野蛮、疯狂以及最终消亡的全过程,这期间又夹杂着仇恨、斗争,而最终又都在解放军的步伐中灰飞烟灭、尘埃落定的故事,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神秘而又浪漫的藏族风情画。本文将从陌生化手法运用的角度来解读作品,探究其在题材的选取、语言的运用、人物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的应用以及所带来的审美效果。
一、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流行于20世纪初,是俄国文艺界的重要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它主张从文学的自身出发,对文学作品中的结构、风格、语言、作用等形式上的功能与特点进行研究,极力反对从文学的外部因素如作者的生平、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历史、心理等方面去研究文学作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等。“在他们看来,‘文学作品是其中应用的整个艺术技巧的总和’,一切艺术之成为艺术,既不是对客体的摹仿,也不是主体的自我表现,而是因为有了技巧的介入”。[3] 这个技巧在这里就是指“陌生化”的手法。最先提出“陌生化”这一理论术语的是什克洛夫斯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这样写道:“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4]
【关键词】《尘埃落定》;陌生化;题材;语言;人物
高考作文的陌生化策略

• 不停地有人对我说,高三啦,只有一年时间了。 我只是点头,然后悲哀和无奈地微笑。我发短 信告诉姐姐说,高三了,我觉得呼吸都变得紧张 起来了,我怕我一放松就会被现实撕碎。过了 好久,姐姐回消息说,我们都是一路紧张着过来 的孩子。 • 的确如此。 • 这段低潮迷惘的日子应该是每个即将成长 的孩子必经的一个阶段吧。也许,勇敢一点真 的就能够走过去。
(引用)
②打破语法常规,反常搭配 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 (主谓反常搭配) 我们把胜利插上了山顶。 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 (“夏”与“荷”、“秋”与“蝉”反常 搭配) 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 词/柔风的唇 轻吟/柳韵依依 (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不以常见的 “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 “唐诗”“宋词”)
再想想你读过的作品中 还有哪些是运用陌生化视角 进行写作的?
四、学会使用陌生化语言 ①运用个性化修辞(以下片断1-6,7-10, 选自2011年高考作文)
1.平庸是一台跑步机,它使人永远停留在原地, 不求上进。 2.枯燥乏味的生活如潜藏在你胸间的毒蛇,吮 吸着你的骨髓,啮噬着你的血液,当你猛然觉 醒时,突兀的泛着人性光芒的棱角已被磨去, 纯然地静静立于河底,像河水下圆滑的鹅卵石。 3.平庸是一片沼泽,让我们在衰颓中慢慢陷下, 从脚慢慢及腰,然后没及头,最后在窒息中死 去。
今年的秋天忽然没了风。 正因为如此,炎热盘踞在九月 的田野里,所有的绿色暂时忘 却了衰老。
(2010年江苏省第三届“高考作文”杯高中生现场作 文大赛特等奖第三名 )
我们自以为在四书五经的封面上 继承了炎黄之胄的荣光,其实文化阅 读已变成了文化悦读,当传统经典变 成了一声轻松的精神按摩,人们不再 深入其精髓,这个民族就会出现贫血 与虚弱。
高考作文之语言的美化、陌生化

高考作文之语言的美化、陌生化高考作文之语言的美化、陌生化语言的美化一、语言的形象化处理1深夜睡觉,疲倦渐渐没有。
改:深夜是稀释倦意的床。
(比喻,形象)2中国的统治者开始妄自尊大,以至于忽略外界的变化,将原本开着的门——关口——紧紧锁住,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
改:从而阻隔了外界一个多世纪文明的风雨。
(借喻,使抽象的东西形象)3曾经透过车窗,静静地看着它(注:云安古镇),只见一弯绿水绕着它流去,它总是那么沉静而朴素。
改:依偎着一弯流淌的绿水,(拟人,使物富有生命,语言生动,同时也连贯)4伯乐的母亲走了出来,只见她头发花白。
改:伯乐的母亲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只见她满头霜雪。
(加形容词,用暗喻,使动作、外貌更生动)5你的倩影,让我看个不停,看个不够。
改:牵着我长长的目光。
(主客颠倒,赋予“倩影”生命、活力,突现其魅力,语言生动)6在外漂泊的儿子,你的母亲何时不想着你?改: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比喻,形象表意)二、语言的意义强化处理1但是,我仍然想方设法地向别人打听,有什么东西可以减轻您(注:奶奶)的病情,减缓癌细胞的扩散,但一年后的今天,您还是走了。
改:但是,一月,两月……一年后的今天,您还是走了,走了。
(突出病痛折磨时间长,表达自己伤痛之情;突出奶奶去世已成事实,表达哀悼之情)2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者,节也。
可见,古人重节。
苏武北海牧羊十九载,持节不辱;文天祥高唱正气之歌,丹心一片以照汗青。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为了节操,别为金钱折腰。
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为了节操,我们岂能随波逐流?岂能为金钱折腰?(变陈述为反问,强化语义)3与她交往,我成绩降了,只得了67分。
我痛苦万分,决定与她一刀两断。
修改方案(1):看到试卷上血淋淋的“67”,我备受痛苦的煎熬,追悔,愧疚,失落,一次次心灵的悸动,一次次灵魂的震颤,一次次心海的沉寂……与她交往,是一个错误,美丽的错误(或改为:a是一个美丽,错误的美丽。
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陌生化”处理

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陌生化”处理摘要:情境创设的低效,主要是因为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熟悉。
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陌生化”处理,能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去观察生活中的美、去抒写内心的情感。
基于情境创设的“陌生化”教学策略主要有:增强体验性;提升现场感;拓展思维角度;更改审美习惯;转换叙述视角;倾听“声音”秘密。
关键词:写作教学;情境创设;陌生化教学情境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能够调动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使其主动学习的学习环境。
美国的理查德?I.阿兰兹在《学会教学》一书中反复提到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长时记忆中提取适当的知识及智能,以备在新知识、新技能导入时运用。
”[1]情境创设,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的互动,还能唤醒学生的内心共鸣,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因此,写作教学也就成了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但我们仔细审视那些情境创设的内容和教学效果,会发现部分情境创设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究其原因,恐怕最主要的是这些创设的情境,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熟悉。
陈旧的场面和内容早已无法唤醒学生内心的表达冲动。
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副教授曾建议用“陌生化”来处理写作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师要设计精当的情境,把学生的日常生活放在一个陌生的、非常规的情境中,‘迫使’学生越出生活的常态,以一种新的视角、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去审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看到自我心灵深处各个层面的奇观。
”[2]一、“陌生化”的内涵及其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关于“陌生化”,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
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
”引用叶黎明副教授的观点来解释“陌生化”在写作教学中的呈现及其作用会更通俗易懂:“文学写作需要‘距离’。
用文学创作的‘陌生化’原理,直接用于教学设计,通过情境设置,把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拔’出来,让他们带着一种新鲜的、陌生的、复杂的心情来审视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学生在日常经验中涌现出富有人文情趣的‘情感’。
素材“陌生化”,提升中学生写作能力

素材“陌生化”,提升中学生写作能力作者:徐青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0年第04期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认为要在内容、形式上避开人们常见的事物,寻求各种对立和冲突,这样就能产生一定的新奇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在作文中所用的素材都过于老套,这样写出的文章不符合“陌生化”理论,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陌生化处理,增强艺术性,进而提升写作能力。
一、文体转化,调动审美想象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学生一般写的都是记叙文,但是实际上学生已经掌握了说明文、议论文等其他文体知识。
在创作的过程中,若能适当地进行文体转化,那么就能起到陌生化的效果,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使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将记叙文和议论文融合在一起,写出更精彩的作品。
2019年某地中考作文题是材料作文,内容是李仁志在节目中介绍自己的母亲,其母是一名派送员,无论风雨都要按时派送,有时候还会遇到客户无理取闹,但是其母亲认为:“无理取闹的人是少数,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
”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会写议论文,主要论述应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人,要与人为善。
此时引导学生思考:“若是能有一些感人的实例,是不是能更好地展现出生活中的善呢?此时再加以论述,是不是会更有说服力呢?”学生得到启发,尝试进行文体转化,有学生便用记叙文的方式写作,首先叙述了八旬老人拾金不昧等真人真事,用细腻生动的笔法展现生活中的善人和善举,并和恶人恶事形成对比。
在文章的最后用议论的手法加以升华,提出:“点滴的善意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生活中可能会有丑恶的人,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的。
”这样便用生动的事例,唤醒了读者的审美想象,优化了作品。
除了将议论和记叙结合以外,还可鼓励学生尝试将小说、散文等不同的体裁结合在作品中。
这样便能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创作的时候也能更好地展现出作者的独特思考。
主题05 求陌生化,出奇制胜-2022年高考高分作文秘籍

• 2、变形。议论文写作中也可以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夸张手法,以达到对事 物的变形,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例如:荆轲凭豪勇气概,试图以一柄长剑划破秦 人的宫殿,不幸的是,自己的满腔热血,染红了秦人的半边长空。此句通过夸张 手法,产生了“热血染红了半边长空”的变形结果,使荆轲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
• 3、动态 。议论文语言如果善于使用动词,组建具有力量、哲性的连环动句, 能使文章更有气势、哲理。例如:外界的喧嚣都只成了窗外偶过的风,摇晃了 玫瑰,却没有拂起杜拉斯的发梢。她在自己的城堡里,绘着自己的人生。这句 话通过五个动作词,让读者在动词句里徜徉时逐层进入哲理,最终打破了呆板 的说教方式,有利于读者认同文章观点。
•三、素材陌生化,增添鲜活的血液
•挖掘新鲜作文素材,为文章增添鲜活的血液,已 成了议论文写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素材老套 主要体现在事例老和用得多两方面,比如李白杜 甫陶渊明。素材陌生化可以从老例新用和挖掘新 例两方面入手,最理想的还是后者。
• 老例新用:作文要有新意,除了立意的新颖之外,更需要通过鲜活的素材运用,给人耳目一新的 感觉。主要从形式或者内容上,从新的角度进行言说和解读。
• 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小作者并没有就这 件事进行大书特书,他巧妙地借这个话题延伸发酵,将拉什迪、阿索利纳两位 小说家对诺奖的评价巧妙地与“赞美与批评”的主题联系在一起。这两位小说 家以及他们的评价就是相对陌生化的素材,组成共同的“诺奖”话题,就给人 耳目一新的感觉。
作文教学中语言“陌生化”的问题论文

谈作文教学中语言“陌生化”的问题【摘要】好文章必定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实现语言“陌生化”,完成语言从半成品到全成品的“二次加工”,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指导学生体会“常态语”与“陌生化语言”的区别,使其掌握规律,抓住实质,进行语言训练,将“非常态”的、现成的优秀语句转换成“常态语句”。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言;陌生化【中图分类号】g42语言教学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文质兼佳。
历来,大凡伟大的作家都在在语言上的追求“陌生化”。
我们怎样做到作文语言的“陌生化”呢?语言的“陌生化”,顾名思义,就是要给人一副生面孔,就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违反”(雅各布森语)。
语言的“陌生化”就是要求我们对某事物、事理的阐说从感觉上的初期“常态语”过渡到行之于文的“非常态语”,完成语言从半成品到全成品的“二次加工”,使读者看到“人人心中都有”而“人人笔下都无”的语言。
例一: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了半透明体。
(钱钟书《围城》)作者在这里没有用司空见惯的表达方式诸如“夜暮将要降临了”之类的“常态语”,而用一个巧妙的比喻“非常态语”打造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字,营造一种特定的艺术氛围,因为有一群灰色知识分子就要在这迷茫的夜暮中粉墨登场了,这犹如“浸了油的半透明”的夜色恰是当时灰色现实、一些知识分子灰色人生的形象映照。
即使我们不作深层次的分析。
但就这描写夜幕的独特的比喻就足够我们品味了。
一、“常态语”与“陌生化语言”的区别区别之一,巧用修辞手段,增加语言的新鲜感。
一位优秀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修辞手”,你很难找到他不用修辞格的作品。
中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中,修辞(这里指狭义的修辞)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关于修辞格的练习题,我们做的并不少,对每一种修辞格的内涵我们也熟记在心,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却不能恰当地运用,或根本就不用,从而使自己的文章读来干干巴巴,缺乏应有的形象可感性。
例二:我们内心有一扇我们无法跨越的门——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是它阻碍了我,使我在理想的大门前停止不前,甚至退缩。
陌生化写作

创新作文指导
“陌生化”写作
韶关市一中实验学校 张吉荣
创新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1、理解“陌生化”文艺理论。 2、探讨从哪些方面“陌生化”自己的作文。
结束语
陌生化:“习以为常”中做改变,化单 一为复杂,让人耳目一新、引起读者 视、听的注意,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 让读者参与到审美的创造中来。
“陌生化”及其效果
岳敏君, 在苏富比拍卖行里,当代画作拍卖最高记录创造者。
思考: 1、什么叫“陌生化”? 2、“陌生化”有什么效果?
阅读以下材料, 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陌生化自己的作文
材料1、《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巨人传》中的巨人以及 《格列佛游记》中的侏儒,都是让人过目不忘的文学形 象,因其外形的异化;雨果笔下的敲钟人伽西莫多,成 为文学的经典,因其外表极丑但内心极善,如此矛盾复 杂地结合,与一般的形象不同。
叙事视角的“陌生化”
判断以下材料从哪些方面“陌生化”
1、阿来的《尘埃落定》通过傻子“二少爷”给我们讲 述了麦其土司由兴旺到衰落,逐步走向崩溃的历史进程。 傻子再次扮演了一位历史的见证人和无奈的殉葬者,既 是是参与者又是预言家。 2、 董华翱在《时间你早》表达“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时这样写道: “血色的夕阳还未涂红檐下雨燕的歌喉,心急如焚的 鸡鸣早已把半天残月挂在了山腰。岁暮的爆竹声刚在春 雨的怀里悄然睡去,枯瘦的寒风又把太阳的影子送到岁 月的末梢。”
“陌生化”及其效果
例1. 不知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同学或 朋友间天天见面,却没什么话说,周末回 到家,大家QQ或者微信一上线,却有说 不完的话题?
2016高考语文作文教学新策略:运用熟悉的生活陌生化这种策略的效果

2016高考语文作文教学新策略:运用熟悉的生活陌生化这种策略的效果第一部分、我的熟悉的生活陌生化实践“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可是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选取实实在在的人、事、景、物,写出自己实实在在的想法,为什么学生还是写不出好文章。
其实生活是无序的,断裂的,有的由一个一个片段连结而成,有的又无法连结,就一片一片地散落着。
如果照相机式的反映生活,那作文就成了流水账。
如果在将熟悉的现实生活换成文本生活时,违背常事、常情、常理,换一种方式表达,让人们对这些常事、常情、常理感到陌生,就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因此,从写作心理看,“不熟悉”就是陌生化。
天天向上2015/8/13 20:46:41所谓“陌生化”,是一种艺术手法,写作时对日常生活在形式上进行扭曲、变形,把熟悉的生活变成不熟悉的生活,使读者产生新奇,通过新奇读者对生活从漠然状态中惊醒起来,从而增强作品的审美价值。
正如王安忆对陌生化的阐述:“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和感受上的陌生感。
在指称上,要使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化为一种具有新的意义、新的生命力的语言感觉;在语言结构上,要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创新策略,引入“陌生化”手法,要求学生写作时,表达写作对象的形式要与写作对象保持适当距离,不要用“自然主义”方法去写作文,使作文表现的文本生活比现实的熟悉的生活更精炼,更有诗意,更有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熟悉的生活陌生化,主要有三种:一、情思“陌生化”,指向独特感悟。
“在越来越同质化的生活中,我是否会发现独特的有价值的东西,在我看来这是可以将写作继续进行下去的根本动力。
”(徐则臣)学生人人有生活,人人有感悟,但人人的感悟总相似。
如何让学生面对熟悉的生活有独特的感悟,有想表达的欲望,必须要引导学生让情感思想适当“陌生化”。
案例:师:对于落花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古人有哪些感悟?生1: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的李商隐面对落花,吟出“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的丽句来寄寓身世之哀。
高考议论文陌生化写作教学探究

高考议论文陌生化写作教学探究作者:程燕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9年第04期一、关于陌生化高考议论文引入陌生化理论,进行陌生化写作教学实践,是使高考议论文重新焕发活力的新契机。
陌生化写作不仅能让高考议论文的表现风格更加独特,讓人耳目一新,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写作技巧,提高应试得分的能力。
而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考议论文陌生化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丰富学生的知识在实施高考议论文陌生化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和学习陌生化理论,了解陌生化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技巧,这就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构建了学生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体系结构。
2. 开拓学生的思维在陌生化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学到更加丰富和广阔的写作知识,也能体验到陌生化理论的核心本质,即不断创新突破,不断用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就开拓了学生多角度思辨的思维能力。
3. 促进学生学会创新议论文的陌生化写作教学让学生学会思辨的同时,也学会了创新和改变,并通过贴切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对固有模式的突破、对创新的践行,有利于使学生获得创新的勇气和信心,有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
二、高考议论文陌生化写作中的问题当前高考议论文陌生化写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 论点普通,立意不高议论文的论点通常存在论点普通、立意不高的问题。
如2016年高考江苏卷的作文题目,给出了一段关于“话长话短”的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论点,进行论述。
有的同学没有深入挖掘,仅就字面意思抓住“话长话短”这个“关键词”,写成了“人际交谈应当保持简洁明了的风格习惯”。
或者抓住最后一句,提出“通过恰当发言彰显个性”的论点,却忽略了立意的升华,过于纠结、关注个体的自我和个性。
2. 论据陈旧,老生常谈部分学生知识积累不足,依然在用一些老掉牙的案例作为论据,如司马迁的《史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已经让阅卷老师产生了审美疲劳,也拉低了高考议论文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