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之声》《蝴蝶》《海的梦》《布礼》《风筝飘带》《夜的 眼》
2)、80年代中期对政治、社会问题的深入反思 《名医梁有志传奇》《说客盈门》《活动变人形》 3)、建国三十年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 《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2、《蝴蝶》 张思远——张主任、张书记、张老头、张部长— —究竟哪一个才是张思远?政治身份、社会身 份对一个人究竟有多重要?在特定的年代,个 人无法驾驭自己的命运。 ——现实+过去 3、《春之声》 岳之峰——右派的记忆——现实+过去 意识流手法
王安忆《小鲍庄》



背景:农村小鲍庄 连日的暴雨 捞渣为救鲍五爷而死 成了县里被宣传的典型 鲍彦山一家从此“站起来了” “一个孩子的死让大家得到了好处” 小鲍庄中国乡村的代表

对于乡村落后文化的审视 对于乡村出路的忧虑


倡导“寻根”的代表性文章:韩少功《文学的 “根”》、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 理我们的“根”》等 寻“根”——民族之“根”——规范之外的东 西——正统儒家文化之外的民间文化、少数民 族文化


马原的“叙事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 形式为内容”的风气 。 马原小说常用的手法 把作者自己引入作品,基本语式是“我就是 那个叫做马原的汉子”——《虚构》 将叙事过程纳入叙事之中 叙述的平面化和故事的拼接性《叠纸鹞的三 种方法》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莫言的自传体作品 受尽苦难的十岁无名男孩黑孩自食其力,顽强 地活着——菊子唤起了他对于母爱的渴望—— 菊子与小石匠的爱情让她失去了母爱——小铁 匠与小石匠的搏斗中黑孩有了报复——偷萝卜, 寻找透明的红萝卜——被抓,逃进了黄麻地 小说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象征意味,红萝卜象征 着美好,也具有虚幻的意味。
阿城《棋王》




“我”第一人称叙述 人物均为“知青” “文革”背景 王一生——棋呆子,家贫,爱棋+爱吃 与他人下棋 王一生追求老庄哲学中的淡泊宁静、无为而为、 身处俗世、不耻世俗的“超脱境界”。 肯定道家文化的精神境界,民族的韧性
韩少功《爸爸爸》


鸡头寨 丙崽——其丑、极傻 与鸡尾寨打仗,失败 丙崽被奉为大仙 迁寨,老幼喝毒药死,年轻人上路 丙崽却活着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六、知青小说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知青写的,写知青的小说 代表作家如张承志、梁晓声、叶辛等。

知青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的“插队的故事”,代表作有叶辛的 “知青三部曲” ,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的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多表现知青的 悲剧或生活的崇高和悲壮。
2、《班主任》


宋宝琦——小流氓 谢惠敏——班级团支部书记 石红——班干部 张老师——班主任 思想被四人帮用残酷的愚民政策打下的黑色 烙印,四人帮不仅糟蹋了中华民族的现在, 更残害着中国民族的未来——救救孩子!
伤痕文学的三个特点



文学对真实性的回归;——文学”假大空” 表现人的主体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表 现阶级意识 恢复并强化了文学的批判功能;——颂歌时 代


80年代中期出现的通过知青生活的反思来表现人生的小说,代表 作有阿城的《棋王》,张承志的《北方的河》等。 90年代出现的第三次知青文学浪潮,代表作有梁晓声的《年轮》、 邓贤的《中国知青梦》,叶辛的《孽债》等。反思知青生活、揭 示知青返城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可称为“后知青小说”。
张承志




一个生错时代的旧理想主义者——精神“在路上” 代表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 屋》——《金牧场》——《金草地》《心灵史》(宗 教倾向——哲合忍耶) 特点: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辉 风格:粗砺强健、质朴强悍的语言表达着丰富细腻的 精神世界。诗化小说。 《黑骏马》

白音宝力格 索米娅 额吉 黄毛希拉 小其其格 达瓦仓

谌容P105

《人到中年》为其代表作及成名作 知识分子陆文婷因长年超负荷工作不看承受, 揭示了普遍存在的中年知识分子生存问题。 傅家杰、姜亚芬、刘学尧、秦波(马列主义老 太太) 《减去十岁》 是对文革浪费人们宝贵生命的控诉。用荒诞的 手法表现对生命流逝的认识。
四、改革小说



4、王蒙的创作特点:
创作主题的意识形态化,主要牵涉政治 问题以及极左路线从肉体到精神对人的 伤害; 创作手法上使用意识流等现代小说技巧; 小说语言在简明、通俗之外追求陌生化 效果,有的小说较为幽默。

张贤亮P117
主要小说
《土牢情话》《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 《龙种》《灵与肉》(改编成电影《牧马人》) 《绿化树》《男人 P93
1、作品有两类: 伤痕小说:以中学校园生活为主。时间从70年代 延伸到80年代末

《班主任》、《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 叶》、《爱情的位置》

市井小说、自叙体小说、纪实小说等:以市民生 态和文化人的心态为主。 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

《钟鼓楼》《公共汽车咏叹调》《5· 19长镜头》《风 过耳》《四牌楼》《栖凤楼》 《钟鼓楼》代表了他在八十年代的最高成就
高晓声P98
作品“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反映改革过程中农民文化心态有:

《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 《陈奂生包产》《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出国》等 农民的奴性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缺乏做主 人的能力和意识 农村改革农民富裕能使农民恢复主人公意识

小说的主要思想内容:



俚语、野史、传说、笑料、民歌,神怪故事,习惯风 俗,性爱方式等等,其中大部分鲜见于经典,不入正 宗。……在一定的时候,规范的东西总是绝处逢生, 依靠对不规范的东西进行批判地吸收,来获得营养, 获得更新再生的契机。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 前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地壳而是地壳下 的岩浆,更值得作者们注意。…我们说创造源于生活, 一方面指源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另一层意义,应 该是指源于劳动人民中间丰富的文化成果,即大量的 还未纳入规范的民间文化。 ——韩少功:《文学的“根”》
第五章
80年代小说
一、概况



伤痕小说 反思小说 改革小说 寻根小说 先锋小说 知青小说 乡土小说 市井小说 军旅小说
二、伤痕小说 ——政治控诉与批判的小说


伤痕小说:以刘心武197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 上的小说《班主任》为开端,由卢新华的《伤 痕》而得名,其创作一直延续到80年代初期, 主要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 给人民带来的精神和肉体上的创伤。 文学创作对“文革”模式的脱离 主要作品:P83

汪曾祺的诗化小说




刘绍棠——80年代高举“乡土文学”大旗

九、军旅小说
徐怀中P129 战争题材——军旅小说 战争过程 人物内心 塑造英雄 普通人“英雄”——复杂的英雄 代表作《西线轶事》 刘毛妹——英雄+玩世不恭的小青年 六个女兵——逐渐成熟的战士+英雄行为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80年代前半期 盛极一时。 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了改 革文学先河。 代表作品:P85 特点:P85
蒋子龙P101
1984年前 工业改革题材小说:塑造“开拓者家族”人物 形象。 代表作《乔厂长上任记》 1984年后 关注乡村改革题材小说,代表作《燕赵悲歌》 工业改革题材小说有所发展:由改革困境走向 反思


1979-1981年之间出现,一批对历史进行悲剧性 的反思,具有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称 反思小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拓展和深化。 茹志鹃《被剪辑错了的故事》 主要作品:P84 特点:P84
王蒙P90
1 创作历程 1)、探索小说创作艺术的急先锋
“集束炸弹”的六部意识流小说——放射性结构—— 对于历史和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贾平凹P119 1.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肯定A 与对农民文化心理的反思B A《天狗》《人极》《五魁》 善良 正义 忠诚 B 《古堡》老大、云云、老二、光

《腊月· 正月》韩玄子、王才
2.对城市文化的渴望与批判 《小月前本》门门 才才 小月 《浮躁》金狗、小水、英英、石华、福运 《废都》庄之蝶、唐宛儿、牛月清、柳月、 阿灿 3、精神返乡对乡村未来的忧虑 《高老庄》子路、西夏、菊娃、蔡老黑、 苏红 《秦腔》引生、白雪、夏风、夏天义、夏 天智 夏君亭 《高兴》刘高兴、孟夷纯、五福
七、市井小说


关注城市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 陆文夫:“小巷文学”、“苏州文学”《美食 家》 邓友梅:京味小说《那五》《烟壶》

传统文化审美
传统文化反思

冯骥才:津门小说《三寸金莲》

八、乡土小说

林斤澜的怪味小说

传统艺术技巧+西方现代派技巧

写实手法
变形手法

“矮凳桥”系列《溪鳗》
兼具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 具有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风俗画效果 语言简洁明快,流畅自然 “高邮”小镇,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 北京“通州”
张洁P103
创作三个阶段P103-104 “美的追求——女性命运思考——荒诞感受” 《爱,是不能忘记的》


母亲钟雨——老干部 新时期第一部反映改革的长篇小说 郑子云 陈咏明 改革派 田守诚 保守派

《沉重的翅膀》

四、寻根小说

1985年,韩少功、阿城、郑义、郑万隆、 李杭育等相继打出了“寻根”的旗子,他 们反对一味追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创作倾 向,提倡把文学的“根”扎在本民族的岩 层中。同时受学术界的“文化热”影响, 旨在追溯民族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 审视、剖析和继承,文学史上称为“寻根” 文学。
《春之声》节选

咣地一声,黑夜就到来了。一个昏黄的、方方的大月 亮出现在对面墙上。岳之峰的心紧缩了一下,又舒张 开了。车身在轻轻地颤抖。人们在轻轻地摇摆。多么 甜蜜的童年的摇篮啊!夏天的时候,把衣服放在大柳 树下,脱光了屁股的小伙伴们一跃跳进故乡的清凉的 小河里,一个猛子扎出十几米,谁知道谁在哪里露出 头来呢?谁知道被他慌乱中吞下的一口水里,包含着 多少条蛤蟆蝌蚪呢?闭上眼睛,熟睡在闪耀着阳光和 树影的涟漪之上,不也是这样轻轻地、轻轻地摇晃着 的吗?失去了的和没有失去的童年和故乡,责备我么? 欢迎我么?母亲的坟墓和正在走向坟墓的父亲!
3、《钟鼓楼》



北京四合院里面几家从5到下午5点的生活。 薛家办喜事——薛大爷、大娘、薛纪跃、潘秀娅 荀家——荀大爷、大娘、蕈类、冯婉姝、郭杏儿 李家——李铠、澹台智珠 张家——张局长、张妻(医生)、女儿张秀藻 詹家——詹丽颖 韩家——韩一潭、韩妻 慕家——慕樱
三、反思小说
其反思小说主要是对中国政 治问题的反思、对于知识分子 命运的反思、对于人性的深刻 剖析。

代表小说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灵与肉》 许灵均(右派)——秀芝 《土牢情话》 石在(右派)——乔安萍 《绿化树》 章永璘(右派)——马缨花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章永璘(右派)——黄久香
张贤亮小说的模式
“才子佳人”的模式 一个被流放、劳改的右派,被社会遗弃的读书 人;一个来自底层的、往往泼辣能干而又痴 情的劳动女性。女主人公义无反顾、以一种 母性爱着男主人公;而作为知识分子的男主 人公则总是以一种背叛者的身份出现。
五、先锋小说

在1985年前后,出现了一种重视叙事的实验, 在创作上表现出强烈实验性的文学样式,主要 表现在小说上,文学史上有“探索小说”、 “实验小说”、“现代派小说”、“新潮小 说”、“后新潮小说”等不同称谓。
马原

(1953-),男,一九五三 年出生于辽宁锦州。当过农民、 钳工。一九八二年辽宁大学中 文系毕业后进西藏,任记者, 编辑。一九八二年开始发表作 品,著有《拉萨河女神》(先 锋小说的滥觞之作)、《冈底 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 船》、《虚构》、《叠纸鹞的 三种方法》、《上下都很平坦》 等。是先锋小说的开拓者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