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调摄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志因素与人体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过激或刺激量过大或持续时间长,即能引起情志内伤而致病
在疾病过程中,剧烈或不适当的情致波动往往影响疾病的过程
<<素问,玉机真藏论>>:”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
1情志失调是引发心身疾病的首要因素
情绪及其理论是心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理论或者实践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社会心理因素和各种躯体病变之间起着联系作用的是异常的精神情感。
现代研究表明,内外各种因素所诱发的适度而短暂的情绪波动并不能引发疾病,即使恶性刺激引起的一过性较为激烈的情绪波动,经过机体自我调节后也不一定伤害人体。
能导致躯体病变的是超过个体生理适应能力和不胜调节的精神情感波动。
中医学将这类引起心身疾病的因素概括为喜、怒、忧、
思、悲、恐、惊7种情志变化,称为七情内伤。
关于其致病作用,中医学主要从情绪反应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性质来把握,而这三方面因素均是相对于躯体调节能力而言的。
能导致心身疾病的,是那些超过个体反应能力的情志反应,如暴怒、大悲、大喜等在短时间内波动过于激烈的情志;抑郁、失志、久悲、过忧、长时间紧张和焦虑等持续时间较久的不良心境才可以成为致病因素。
王冰在注释《内经》时曾经指出:肝虽在志为怒,“甚则自伤”;肺虽在志为忧,过则损也;恐而不已,则内感于肾,故伤也;脾虽在志为思,“甚则自伤”;心亦然,“虽志为喜,甚则自伤。
”
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心身疾病是指那些发病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和情绪因素密切相关的,主要累及植物神经所支配的器官和组织,并导致这些器官或组织发生功能障碍及结构改变的一组疾病。
目前已经明确,由于情志失调引起的心身疾病已经达到了数量多、范围广的程度,涉及到内、外、妇、儿、皮肤、五官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
例如在现代疾病分类中,内科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胃神经官能症;外科的胆囊炎、胆石症、手术后腹部神经症;妇产科的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征、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都与情绪因素有关。
剖析这些疾病的发生,以糖尿病为例,2004年国内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与血浆
5-HT水平的降低以及ACTH、白介素-6、白介素-2受体水平的增高明显相关,而这些指标改变又和患者的血糖异常关系密切,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病史的询问也发现,在出现明显的糖代谢紊乱以及明显的糖尿病临床症状前,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应激的生活事件以及情感障碍的表现。
这种情况同时也表明负性情感,特别是抑郁和焦虑的存在对于糖尿病来说应该被视为重要的危险因素。
2情志失调导致气机紊乱是心身疾病发展变化的重要机制
七情内伤作为引起内伤杂病的病因之一,首先由于它能影响脏腑气机而引发或加重心身疾病。
气机指气的运动,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它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作为生命特征的气化运动,通过气机升降出入体现出来。
气又是不断运动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就失去了自身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人的生命活动也将告终。
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所以气机运动正常,人体生理活动才能正常,而异常情志刺激可以扰乱脏腑正常的气机运动,从而加重心身疾病的发展变化。
《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闭,闭则气环,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大量的临床病例足以证明,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促进疾病的好转和痊愈,而异常的情志又往往是病情加重或恶化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时刻注意病人情绪变化的缘由所在。
现代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活动。
主要通过情绪活动的中间环节来实现。
在强烈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状态下,首先会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引发各种心身疾病。
如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的持续作用将造成循环系统功能紊乱而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等;长期处于忧愁、悲伤等状态下,可使消化道功能受累,从而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抑郁、惊恐等消极情绪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荨麻疹和斑秃等皮肤病有密切关系。
现代医学提到的心血管、神经、胃肠的功能紊乱,都符合中医学论述的气机失调理论。
3调摄情志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在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的指导下。
认识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机体的生理、病理有着十分密切的
关系。
精神情志因素不仅关系到心身疾病的发生。
而且影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因此,调摄精神不仅是养生和防病的重要原则,也是治疗心身疾病的基本原则。
中医的情志疗法,又称为“心疗”或非药物疗法,属于中医的心理疗法范畴。
这种疗法内容丰富,其中包括以情胜情法、语言开导法、顺情从欲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宁神静志法等等,它是不采用药物、针灸、手术等有形的治疗手段,而借助于语言、行为以及特意安排的场景等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促进或调整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或康复作用的方法。
下面列举一二加以说明。
以情胜情法:始见于《内经》,书中载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的论述。
它是医生在五行理论指导下,有意识地运用一种或多种情志刺激,以制约、消除患者的病态情志,从而治疗由情志失调引起的某些心身疾病的一种心理疗法。
在中医学历史上擅长此法的当首推金元时期寒凉派的代表医家张从正。
他在《儒门事亲·九气成疾更相为治》中曾精辟论述到“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融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
”
语言开导法:《灵枢·师传》日:“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
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岂有不听者乎?”这段精彩的论述展示了中医又一心理疗法的实施,这种疗法被称为语言开导法。
无数的临床实践表明,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心态往往对疗效产生很大影响。
临床上,由于病人群体情况复杂、文化修养不同、性格气质各异,或对所患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因而治疗心态也有所不同。
因此治疗心身疾病,必须重视对患者治疗心态的审察和调整,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积极性来配合治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正如《理瀹砭文》所言:“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
临床上在心身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多为几种情志疗法联合使用,每每收到疗效。
例如对郁症患者的治疗,早期以心理治疗为主,亦可单独使用,“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同时注意心理疏导,用语言等减缓其不良心因,对那些处于不良心境或劣性情感状态的患者采用以情胜情疗法,将会收到药物无法替代的治疗作用。
用幽默疗法、戏谑疗法和语言疏导疗法等调节患者性情,使其怡悦开怀,从不良心境中摆脱出来,也是治疗郁症的有效手段。
其他心身疾病的治疗大多如此。
中医情志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五志(喜、怒、忧、思、恐),也涉及五神(神、魂、魄、意、志)。
它包括现代心理学的情绪、情感、激情、意志、精神、
意识及心理、心境等多个方面,与个体的人格特征也有密切的关系,是现代心理学中各种精神、心理因素的概括。
情志是中医学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情志疾病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过程中,情志因素起主要作用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心理疾病、神经疾病及一切功能性疾病。
情志与疾病的关系,既有情志变异导致疾病,又有因疾病而表现出异常的情感。
情志因素对人类心身健康和治病保健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故对情志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普遍和深入。
本文大致概括其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如是:
基础研究
一、理论文献研究和整理
1对《黄帝内经》有关情志与疾病的理论研究颇为广泛。
主要内容有:认为《黄帝内经》极为重视情志及与疾病,如有“百病皆生于气也”等的经典论述;《内经》关于情志致病多为精神方面的病状,病机主要是“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惊则气下,思则气结……”等气机的紊乱;情志致病易伤及脏腑,如“喜怒不节则伤脏”,且以心、肝、脾症居多;《内经》重视情志诊断疾病,在望、闻、问、切四诊方面均有充分地论述;十分重视情志治疗,所谓“以情胜情”,主张以心理疏导结合针刺、砭石和汤液配合应用;在情志护理上也大有讲究,如大怒、大悲等剧烈情志变化不利疾病康复,也
不宜行针刺治疗;《内经》特别倡导情志调摄在保健防病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已成为人们怡情保健的格言,为后世广泛重视和应用。
七情内伤,气机逆乱,津液运化失常而生痰瘀七情损伤使脏腑气机逆乱,进一步影响津液输布和血液运行,而化生郁痰。
又可因情志失调,五志化火,炼液成痰。
情志失调所致气机不畅乃生痰之源。
同时,气滞则必然导致“瘀”,痰、瘀可相互渗透,相互为患。
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云:“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腑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痰邪形成后,可随气机之升降,而无处不到。
《类证治裁•痰饮》曰:“痰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为咳,在胃为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为痹,变幻百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