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因素损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痉挛(heat cramp):
主要肌肉群的疼痛性抽搐是热痉挛的标志,典型
见于年轻的运动员和高温下劳作的体力劳动者。
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仅补充水分而补盐不 足,表现为阵发性四肢肌肉、腹肌甚至肠平滑肌痉 挛,致相应部位疼痛。此外尚可合并有恶心、呕吐 与疲劳。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尿肌酸 增高。
海水发病机制
海水淹溺与淡水淹溺病理改变特点比较
• • • • • • • 海水淹溺 淡水淹溺 血容量 减少 增加 血液性状 血液浓缩 血液稀释 红细胞损害 很少 大量 心室颤动 极少发生 常见 电解质变化 高钠、钙、镁 低钠、氯、高钾 主要致死原因 急性肺、脑水肿、心力衰竭 、室颤 • 淡水淹溺:血液稀释,限水、脱水剂、补钠、白 蛋白及浓缩血浆。 • 海水淹溺: 补液限盐。
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
1、迅速将淹溺者 救离出水 2、保持呼吸道通 畅 3、倒水处理-膝 顶法、肩顶法 、 抱腹法 4、心肺复苏 5、迅速转送医院
急诊处理
1、迅速将病人置于抢救 室 ,换下湿衣裤,盖被 子保暖。 2、 维持呼吸功能 。 3、 维持循环功能。 4、对症处理 :—纠正 血容量;—肺水肿处 理;—防治脑水肿;— 防治肺部感染;—用 药;—及时处理并发症。
3.通过脑干使中枢神经痹、呼吸暂停
一 病因
• —人体直接接触电源电流或静电。
• —经空气或其他介质电击人体 。
男青年盗割10千伏高压线触电身亡
2005年5月19日凌晨, 江苏省沭阳县高苴 镇青年池某,因盗 割东海县平明镇小 街电灌站的10千伏 高压线而触电身亡。
• 一电工触电空中 • 燃烧20分钟
二、发病机制
发生机制
干性淹溺 湿性淹溺 淡水淹溺 海水淹溺
发生水域
1.干性淹溺
人入水后,因受强烈刺激(惊慌、恐惧、骤 然寒冷等),引起喉头痉挛,以致呼吸道完全
梗阻,造成窒息死亡。当喉头痉挛时,心脏可
反射性地停搏,也可因窒息、心肌缺氧而致心
脏停搏。
2、湿性淹溺
人淹没于水中,本能地引起反应性屏气,避免 水进入呼吸道。由于缺氧,不能坚持屏气而被迫深 呼吸,从而使大量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阻滞气体 交换,引起全身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呼吸道内的 水迅速经肺泡吸收到血液循环。由于淹溺的水所含 的成分不同,引起的病变也有差异。
了解淹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悉淹溺的护理评估。
掌握淹溺的临床特点。 掌握淹溺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
概念
淹溺( drowning):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中,
由于液体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
窒息和缺氧,并处于临床死亡状态称为淹溺。 淹溺后窒息合并心脏停搏者称为溺死
如心脏未停搏则称近乎淹溺 儿童与青少年中淹溺是导致引起心脏骤停的首要原因。
3治疗-重症中暑热射病患者治疗
• 2药物降温(避免使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 • (1)氯丙嗪20~50mg、非那根20~50mg加入冰5%GNS 中静滴。注意血压,保证收缩压90mmHg以上。 • (2)纳洛酮0.8 ~1.2mg,0.5 ~1小时重复一次。 • (3)激素治疗:DXM、甲强龙
• (4)中暑痉挛:用10%葡酸钙10~20 ml稀释后静注
三 临床特点
• •
特 殊 检 查
一般表现
系统表现
实 验 室 及
严重程度 淹溺持续时间有关 缺氧 意识不清,呼吸、 心跳微弱或停止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白细胞总数增加 中性粒细胞升高 尿蛋白阳性
四 生命指征评估
• 评估 淹溺时间 施救时间
• 观察 意识、呼吸 脉搏、心率 节律、皮肤 • 评估 缺氧、窒息 严重程度
淹 溺
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第3位死因
一 常见原因
1.缺乏游泳能力意外落水。 2.在游泳过程中,时间过长体力耗竭或受冷水刺激发 生肢体抽搐或肢体被植物缠绕等造成浮力下降而淹没 于水中。 3.在浅水区跳水,头撞硬物,发生颅脑外伤而致淹溺。 4.潜水意外造成淹溺。 5.入水前饮酒过量或使用过量镇静药物。 6.患有心脏、脑血管、癫痫或其他不能胜任游泳的疾 病或游泳时疾病急性发作而导致淹溺。
• 判来自百度文库 心脏停搏 • 观察 复苏效果
• 判断 是否存在 低体温
• ◇病情判断

有确切的淹溺史,和/或伴有下列症状,如面部
肿胀、青紫、四肢厥冷、呼吸和心跳微弱或停止;
口、鼻充满泡沫或污泥;腹部膨胀,胃内充满水
而呈胃扩张,即可诊断为淹溺。
五 救护原则
迅速救离出水 立即恢复有效通气 心肺复苏
依据病情对症处理
四 临床特点
大汗、口渴、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
先兆中暑
胸闷、心悸、四肢无力、体温正常或略高。
临床表现
重度中暑
(1)热痉挛 (3)热射病 (2)热衰竭
轻度中暑
1、面色潮红、胸闷、心率增快、皮肤灼热。 2、T:38℃以上。
3、早期周围循环衰竭。
• ⒈ 热射病(heat stroke):
高温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热平衡失调使 体内热蓄积。由于头部受日光直接曝晒,使颅内温 度增高,脑膜和脑组织充血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神经 系统功能障碍,又称日射病(sun stroke)。
•⒊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 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也可由
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
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
• 常发生在未适应高温作业的新工人和体弱者。
常无高热。患者先有头痛、头晕、恶心,继有
口渴、胸闷、脸色苍白、冷汗淋漓、脉搏细弱、
血压偏低。可有晕厥、抽搐。重者出现循环衰
2治疗-重症中暑热射病患者治疗
1降温 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
空调房间20~25℃,同时配合电扇吹风(勿直接对者);
冰帽、冰毯、大血管处置冰袋;
冷水擦身,冰水浸浴或置地板等低温区:
体内中心降温:4 ~ 10℃糖盐水静滴、灌肠、灌胃、 腹膜内灌洗,自体血液冷却回输; 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 进散热。
治疗-重症中暑患者治疗
• 热痉挛 补充氯化钠 • 热衰竭 及时补足血容量,防止血压下降。
九 预 防
• • • • 进行预防中暑的卫生宣传; 热适应锻炼; 补充含盐清凉饮料与营养; 改善劳动环境与居住条件;
• 重视老、弱、病、孕的夏季保 健; • 执行有关高温作业禁忌证规定。
第二节


主要教学内容
2治疗-重症中暑热射病患者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 维持呼吸功能: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 • 维持循环功能:心衰时用洋地黄制剂、补充血容量维持 血压. • 防治脑水肿:甘露醇、糖皮质激素、白蛋白、速尿等。 • 防治肾脏损害:补液、利尿、腹透血透。 • 防治肝功能损害:保肝、糖皮质激素、极化液、血浆置 换。 • 防治DIC:小剂量肝素、补充冰冻血浆、血浆凝血酶原 复合物、纤维蛋白原、浓缩血小板。 •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 防治感染、应激性溃疡等。
倒 水
肩背倒立倒水法

扶膝倒水法
六 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呼吸 尿色、尿量、性质,并记录 。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复温护理
4、心理护理
5、输液护理
第三节
触电
主要教学内容
了解触电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悉触电的护理评估。
掌握触电的临床要点。
掌握触电的救治原则与护理措施。
概念
触电: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 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呼吸和心跳 停止。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电击伤致死1200人,电击致伤 残者约为死亡人数的30倍。我国农村每年因电击死亡 约5000人。上海市每年院前救治电击伤450余例,以7、 8月最多。 1.电流在体内沿电阻小组织前行,引起损伤 2.电流通过心脏导致心跳脏骤停
高压塔上做俯卧撑,南京男子烧成焦炭
二 发病机制
电流对人体伤害包括:
—电流本身热和光效应。 —转换为电能后的热和光效应。
电流对人体的致命作用: —心室颤动,致心脏停搏。 —对延髓呼吸中枢作用。
触电方式
单相触电 最常见。 人体接触一根电线,或接触漏电 设备的金属外壳,或者同时接触到一根相线和一根 中性线。 二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到两根带电导线,电流通过人体从一根 导线流到另一根导线形成回路。 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电断落在地,接地点周围形成电磁场,离接地点 越近电压越高,越远越低。人前脚跨出着地,后脚 尚未离地,两脚之间存在电位差(人跨步0.8m,牛马 1m),可发生触电。人体距离接地体20m以外,跨步 电压等于零。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包括:
中暑 淹溺 电击伤 蛇咬伤 烧伤 冻伤……….
第一节
中暑
主要教学内容
了解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熟悉中暑的护理评估。 掌握中暑的临床特点。 掌握中暑的救治原则。
正常生理
• 正常体温:卧床休息时:口腔温度<37.5℃; 腋温<37℃; 肛温<38℃
在酷热的气候中,体温可↑0.3~0.6℃。
• 中暑:
• 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 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 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
一 中暑的致病因素
• 高温环境作业 • 温度>32℃、湿度> 60% • 通风不良的环境中 • 长时间或强体力劳动
二 中暑诱因
• 高龄、体弱、疲劳、肥胖、饮酒、脱水、 失盐、饥饿、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等。 • 发热、孕妇、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 广泛皮损、先天性汗腺缺乏、应用阿托品、 长期大剂量服用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等。
三 发病机制:
正常生理机制:
辐射、传导、对流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散热
人体适宜外界温度20~25℃,相对湿度为40%~60%。 散热:辐射、传导、对流(70%)、蒸发(14%)、其他。 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维持37℃。
三 发病机制
中暑的发病机制:
环境温度↑→体温↑→中枢神经兴奋→产热↑
• 热射病有三大特点:(1)高体温,(41℃以上) (2)皮肤灼热干燥,(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热 射病病人首先表现的就是精神症状。 • 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 水肿、肝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比例增多,出现蛋白尿和管 型尿。血尿素氮、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乳酸脱氢酶、磷酸肌酸激酶增高,血pH降低。 可有各种心律失常,ST段压低及T波改变。
七 中暑救护原则
抓紧时间、迅速降温、纠正水电解 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积极防 治循环衰竭、休克和并发症。
1、改变环境
(一) 现场 救护
2、降温 (使体温﹤38℃)
1、 降温 (1)物理降温 (2)药物降温
(二) 院内 救护
2、改善周围循环预防休克发生
3、急性肾衰竭的防治
八 治疗
•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快速降温。
竭。可有低钠、低钾血症。
白细胞总数增高
转氨酶升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五 实验室 检 查
血肌酐 尿素氮升高
尿常规异常
血乳酸脱氢酶(LDH) 肌酸激酶(CK)增高
六 诊断和鉴别诊断
•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劳动和生活时
出现的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和(或)晕厥,并 应排除其它疾病后方可诊断。 • 热射病:与脑炎、有机磷中毒、中毒性肺炎、 中毒性菌 痢、疟疾鉴别。 热衰竭:与消化道出血、宫外孕、低血糖鉴别。 热痉挛伴腹痛:与各种急腹症鉴别。
↘散热↓
→40℃→中暑
中暑的发病机制:
• 高热对机体的危害:
当体温高于41℃时,酶发生变性,线粒体功能
障碍,细胞膜不稳定,氧依赖的代谢途径受到破
坏,此时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炎热造成的细胞损伤其结果是横纹肌溶解、心
力衰竭、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肾衰、细胞毒
性脑水肿、ARDS、胃肠道出血和急性肝功能衰竭。
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 感知电流: 手握直流电,手心发热;交流电刺激神经 而感到轻微刺痛。平均值1.1mA。 • 摆脱电流:(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的电流值):男人:9mA、 女人:6mA。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10mA·s。 • 安全电流:无生命危险,IEC标准:30mA·s。 • 室颤电流:100mA·0.5s、400mA·0.15s、 10mA·120min • 安全电压:6V、12V、24V、36V、42V(GB3805-83)。超 过24V必须防护。高压:250V及以上者。低压:250V以下 者。
• 初始治疗的三个步骤包括:离开炎热环境、抑 制产热和积极降温。
1治疗-先兆或轻症中暑病人
• 1.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
处休息或静卧。 • 2. 口服凉盐水或清凉含 盐饮料。 • 3. 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 静滴生理盐水、葡萄糖液 和氯化钾。
2治疗-重症中暑热射病患者治疗
• 1.快速降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死亡率达20%~70%) • 2小时以内将肛温降到38℃左右可考虑终止降 温,有寒战、抽搐必须镇静,防止产热增加, 乳酸堆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