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俞苗锋
一、陈成子弑简公。

成子,齐大夫,名恒。

简公,齐君,名壬。

事在春秋哀公十四年。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朝,音潮。

是时孔子致仕居鲁,沐浴齐戒以告君,重其事而不敢忽也。

臣弑其君,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故夫子虽已告老,而犹请哀公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夫,音扶,下“告夫”同。

三子,三家也。

时政在三家,哀公不得自专,故使孔子告之。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

”孔子出而自言如此。

意谓弑君之贼,法所必讨。

大夫谋国,义所当告。

君乃不能自命三子,而使我告之邪?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以君命往告,而三子鲁之强臣,素有无君之心,实与陈氏声势相倚,故沮其谋。

而夫子复以此应之,其所以警之者深矣(实际是对三子的警告)。

程子曰:“左氏(《左传》)记孔子之言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者半。

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

’此非孔子之言。

诚若此言,是以力不以义也。

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

至于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岂计鲁人之众寡哉?当是时,天下之乱极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其复兴乎?鲁之君臣,终不从之,可胜惜哉!”胡氏曰“春秋之法,弑君之贼,人得而讨之。

仲尼此举,先发后闻可也。


【我】不敢不告,所彰显的,就是孔子的一种责任心。

虽然心里知道自己的建议,君王未必会听从,也要依据礼制,过问国事。

虽然说了白说,但是必须得说。

父母、师长,有时候是抱着这样一种心态的。

关于弑:崔杼弒其君
《左传》上记载,齐国的大臣崔杼杀了淫乱无道的齐庄公,齐国太史伯秉笔直书说:“崔杼弒其君”。

崔杼大怒,杀掉了太史伯,然后命其二弟太史仲记载这件事。

太史仲毫不犹豫,写下的仍然是这五个字“崔杼弒其君”,于是也被杀掉。

三弟太史叔继承兄长遗志,再次写下“崔杼弒其君”,又被崔杼所杀。

太史伯最小的弟弟太史季与三个哥哥一样视死如归,仍旧写“崔杼弒其君”,并对崔杼说:“据事直书,史氏之职也。

失职而生,不如死!”崔杼被其正气所震慑,放弃了歪曲历史的想法。

当太史季出门时,看到另一位史官南史氏手持竹简而来,便问他来此何干?南史氏说:“我担心你也被崔杼杀掉,无人记录史实。

”说罢将手里的竹简给太史季看,上面也是如实记载着“崔杼弒其君”。

二、自读《楚狂接舆》和课后短文,思考下列问题
1 楚狂接舆为什么不是“过孔子而歌曰”?他是一个真的狂人吗?
(明确:如果这样表述就很难表明接舆歌曰是针对孔子的。

他是一个高蹈出世的隐士,是一个“邦无道则隐”的智者。


2 接舆歌曰把孔子喻为“凤凰”是赞赏还是嘲讽?
(明确:嘲讽。


3 除了嘲讽,接舆歌曰的主要意图是什么?说出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相近的成语?
(明确:劝阻孔子不要如此执迷不悟。

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4 既然要劝阻孔子,为什么接舆却“趋而避之”呢?
(明确:不想听孔子的辩白。

这个高蹈之士,并不是讥讽孔子贪图荣华富贵,而是认为世不可为,而孔子却车马劳碌,是为孔子感到惋惜。

孔子对于混乱的世事,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

孔子下车,想要和他说话,听取他的建议,也体现了他的深厚仁心。


【我】楚狂和孔子,一个真隐士,一个真入世,谁也没有说服谁,谁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这就是屈原和渔父的选择。

相遇却不能相合,天意啊!
每次读到这一章,都为孔子深深慨叹。

他如此奔波劳苦,究竟为了什么呢?弟子理解不了他,同僚理解不了他,君王理解不了他,连那些最智慧的人都不理解他。

可是他还要去做。

时时牵挂,处处碰壁,可是他还要去做。

他的满腹文章,经国大略,都无人倾听、无处诉说,是多么落寞而凄惶。

三自读《长沮、桀溺》,思考下列问题:
1 这是一个子路问津的故事如果分为三个情节,那么每个情节应怎样概括?
(明确:可以概括为:一问长沮,被嘲弄;二问桀溺,遭拉拢;三告老师,谁与共。


2 长沮让子路去问孔子是嘲弄,如果把他嘲讽的意思完整表达出来应该怎样表述?
(明确:孔子不是知识渊博的大圣人吗,这渡口在哪里,如此小的问题,他怎么能不知道呢?)3 桀溺对子路发问,知明知故问还是有疑而问?为什么?
(明确:是明知故问,因为开始当子路问长沮时,他什么都应该听到,从他后面“是路孔丘之徒与”的追问中,可以看出他其实还是很关注孔子师生的。


4 桀溺最后两个疑问句性质一样吗?他表意的重心在哪一句上?
(明确:不一样,前一个是反问句,表达了对当时混乱而且不可逆转的世局的不容置疑的判断,后一个是选择问,表现了他们与孔子的不同和对子路的劝谏,表意的重心应该在这后一句。


5 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子路回来告诉老师的情况重点在哪个隐士?
(明确:重点在后一个隐士。


6 长沮与桀溺性格上有什么异同?
(明确: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

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论语集注】……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惜其不喻己意也。

言所当与同群者,斯人而已,岂可绝人逃世以为洁哉?天下若已平治,则我无用变易之。

正为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耳。

程子曰:“圣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故其言如此也。


【我】道不同,不相为谋。

参看宋德义《论语解读》P.606隐士文化。

四自读《丈人》,思考讨论如下:
1 丈人是用什么口吻回答子路的询问?为什么?(丈人知道子路身份吗?)
(明确:是用一种很不耐烦的口吻回答子路。

本来一个隐士是很有修养的人,那么他如此不礼貌回答一个路人,表明对来者身份知道,并对他们师生整天不干实事,到处“游手好闲”表示极为厌恶,因此就只能用如此的口吻。


2 丈人与前面几个隐者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明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还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这也就是孔子最后要来重新拜访他的重要原因。


3 孔子师徒重访丈人后,发了一番感慨,其要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批评丈人只顾小礼而失大义;第二,表白自己只顾大义,尽到自己的责任就行。


【朱子】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

盖丈人之接子路甚倨,而子路益恭,丈人因见其二子焉。

则于长幼之节,固知其不可废矣,故因其所明以晓之。

伦,序也。

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

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

【我】君臣有义,实际是臣子对君对国家的一种责任。

这种责任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因为你享有了某种权力,所以你要尽某种义务。

这种责任并不因为天下无道而消失,相反却更加沉重,只要你曾经享受过这个天下赋予你的权力、赋予你的生活和一切。

五、晨门
【朱子】晨门,掌晨启门,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

胡氏曰“晨门知世之不可而不为,故以是讥孔子。

然不知圣人之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也。


【我】读安德义《论语解读》P.480
六、击磬
【朱子】“深则厉,浅则揭。

”以衣涉水曰厉,摄衣涉水曰揭。

此两句,卫风匏有苦叶之诗也。

讥孔子人不知己而不止,不能适浅深之宜。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果哉,叹其果于忘世也。

末,无也。

圣人心同天地,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不能一日忘也。

故闻荷蒉之言,而叹其果于忘世。

且言人之出处,若但如此,则亦无所难矣。

读安德义《论语解读》P.481。

顺便根据比较孔子和屈原。

在《渔父》中,屈原也表现出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郢都陷落之后,为了保持自己的操守,自沉汨罗。

与孔子相比,屈原形销骨立,怨气冲天,愤世嫉俗,多有诗人气质。

而孔子施民救济,积极努力于世,虽有怨悱,与屈原处理方式不同,境界也不同。

屈原为贤,孔子为圣,区别就在这里吧。

七、凤鸟
【朱子】凤,灵鸟,舜时来仪,文王时鸣于岐山。

河图,河中龙马负图,伏羲时出,皆圣王之瑞也。

已,止也。

张子曰:“凤至图出,文明之祥。

伏羲、舜、文之瑞不至,则夫子之文章,知其已矣。


八、小结性思考:为什么把这些故事编在一起,并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名之?
明确:三个故事写了四个隐士对孔子师徒的奚落嘲弄,充分说明孔子当时要推行所谓的“仁道”不但遭到了权贵者反对,而且即使在知识分子中间也屡受非难,这样物质的精神的巨大阻力的存在,都是孔子知道的,这就更能彰显他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题外话】“知其不可而为之”与前一篇中的“邦无道则隐”有没有矛盾?1.表现了孔子对邦无道则隐的赞赏,但他自己并没有选择这种做法。

或者说他经常慨叹这些隐者的智慧和洒脱,自己却做不到。

2. 无道则隐是对于参政,对于统治者而言的,而“知其不可而为之”是针对自己的理想来说的。

无道则隐是方法,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态度。

九、概括本课中几位隐士的特征。

答:接舆是个狂放游侠似的隐士,他主动积极讽谏孔子,却又不屑与孔子对话,既表现了对孔子心志的理解,又表现了对当时现实政治的失望。

长沮、桀溺都是匿迹山林的隐士,性格傲慢、冷漠,有点不近人情;对孔子有较深的成见甚至敌意。

长沮言辞尖刻,对孔子冷嘲热讽;桀溺较为自负武断更为悲观厌世。

丈人是个清高孤傲而性格较为复杂的隐士。

他倚老卖老,给了子路一顿训斥,却又好饭好菜招待他;他不愿结交孔子师徒,却又忘不了人之常情,能济人困危;他漠视群臣伦理,又不失长幼之节。

十、本课中,孔子与诸隐士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答:在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评判上,孔子与各位隐士观点是一致的。

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认为所处的是个“无道”的社会。

而其他隐士更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但是面对改革社会现实的前景孔子与各位隐士看法是根本对立的。

其他隐士对这个社会完全绝望,所以,一个都采取“避世”的态度;而孔子却始终心怀期望的,采取的是“避人”的态度,即使偶尔觉得绝望,也在行动上能“知其不可而行之”。

值得指出的是,孔子的“改革”目标是要“复礼”,回到他想象的周代,也许他很“天真”,但这毕竟是逆时代而动,因此,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就是一种保守落后的顽固不化,退一步说,这也是一种很缺少科学理性的精神。

(一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