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一般情况下应使引流管的最高点高于脑室 10~15cm,以维持颅内正常脑脊液压力,当颅内压力超过10~15cm 水柱时,脑脊液即经引流管引流到引流袋中,从而缓解颅内压。在 进行基础护理时要妥善移动和固定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情况, 引流是否过快或通畅,引流液过快可使颅内压骤降导致脑室塌 陷,引起脑疝、癫痫,因此如发现引流过快,要适当提高引流袋,并 详细记录引流量;如发现引流不畅时可定时用手挤压引流管,挤 压方法:用石蜡油润滑需要挤压的部位,一手夹紧固定近端引流 管,另一手从近端向远端滑动并挤压引流管10~15cm后直接夹紧 远端,松开近端手待塌陷的引流管恢复原状再松开远端手,如此 重复3~5次,此方法是利用引流管的弹性形成的负压,起到抽吸的 作用,将细小堵塞的血块吸出。在引流过程中,重点观察引流液的 颜色,正常情况下术后第1~2日脑脊液呈血性,第3日后逐步转为 橙黄色,若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术后脑脊液颜色逐渐加 深,则提示脑室有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处理。 3.4 营养管理 合理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健康,提 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而急性期患者由于病情危重难于经口饮 食并且需要来用脱水剂治疗,这常使患者机体营养失衡,因此对 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h不能经口饮食时要及时给予鼻饲,注入营 养丰富的流质饮食,如牛奶、肉汤、鱼汤、菜汤、果汁等,以补充营 养物质和水分,另外注意监测电解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发病初 期每日热量至少为1500Kcal,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日至少2000Kcal。
!!!!!!!!!!!!!!!!!!!!!!!!!!!!!!!!!!!!!!!!!!!!!!!!
4 出院指导 4.1 日常生活指导 4.1.1 患者出院后应随身携带病情记录卡[2],卡上记录有患者的 姓名、年龄、疾病、家庭住址、电话、起搏器型号、使用年限、起搏频 率、安装日期、安装起搏器的医院、随访医师姓名及电话等,以备 应急时用,并随身携带阿托品预防起搏器失灵。 4.1.2 指导患者远离有高压电的设备和强磁场。医院内部多种诊 断 和 治 疗 仪 器 都 可 能 对 起 搏 器 功 能 造 成 一 定 的 干 扰 和 影 响 。如 CT、磁共振、碎石震波等,因此安装起搏器患者禁止做以上检查和 治疗。 4.1.3 嘱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改药。并指 导患者及家属每天定时测量脉搏,并做好记录。如发现脉搏低于 起搏器频率5次以上,或节律异常应及时就诊,以便及时发现电极 故障或电池耗竭。若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如短暂的晕厥,无 原因疲倦等,提示起搏故障,应立即就诊。 4.1.4 嘱患者衣服不可穿得过紧,避免对伤口或心脏起搏器造成
参考文献 1 植平欢,刘映红.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心理反应的分析与护理
[J].海南医学,2001,12(8):81~82. 2 杨莉君,余桂英,李瑜秀,等.老年患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
搏器的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7):186~188. 3 吴巧元,陈建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随访管理[J].护理
参考文献 1 陈康宁,李露斯.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M].北京:人
民军医出版社,2007:1. 2 谢桂春.导尿及留置尿管的护 刘桔芬.医院内感染的护理技术[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15.
(责任编辑:袁 群)
!!!!!!!!!!!!!!!!!!!!!!!!!!!!!!!!!!!!!!!!!!!!!!!!
研究,2005,19(11):2329~2330. (责任编辑:袁 群)
当代护士2010年1月下旬刊 (专科版)
· 17 ·
良,因此调整血压至关重要,一般将发病后血压控制在发病前血 压数值略高一些的水平,如原有高血压,发病后血压以上升至更 高水平,则所降的数值可按上升数值的30%左右控制[1]。 3.2 预防并发症 3.2.1 肺部感染 急性期患者需要绝对卧床2~4周,由于卧床、全 身抵抗力低下等综合原因,患者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因此要注意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鼓励患者咳嗽,对无力自行咳嗽 排痰者,及时帮助吸净口鼻分泌物,若分泌物多、稠而深,不易吸 出者,可先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后再吸痰,如仍不能吸出者应 及时行气管切开。 3.2.2 压疮 由于患者意识障碍、肢体偏瘫、活动受限、长期卧 床、营养摄入不足等因素,常引起皮肤防御功能低下而致压疮。目 前翻身、减轻局部皮肤受压仍是预防压疮发生的最佳措施。帮助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动作轻柔, 翻身幅度不宜过大,避免拖、拉、摇动;翻身后把肢体摆放于功能 位,然后对受压处皮肤和患侧肢体进行按摩,每个部位按摩15~ 20min,以促进其血液循环,同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每天早、晚 用温水擦洗全身,待皮肤完全干燥后用爽身粉扑撒骨突部位,能 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 3.2.3 泌尿系统感染 本组病例留置尿管率达82%,均为中老年 人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均在1周以上,而导尿管留置3~21d,患者菌 尿发生率按每日5%递增,菌血症的发生率是3%~10%,大约50%留 置尿管患者2周内出现感染[2]。因此,为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插尿 管时严格无菌操作,留置尿管后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集尿袋每 日更换1次,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鼓励患者补充水分,保证尿量在 50ml/h以上,注意观察尿液酸碱度,尿pH保持在6.5~7.0[3],患者清 醒后尽早拔除导尿管。 3.3 引流管的护理 微创穿刺引流后,引流袋常悬挂于床头部 位,护理的难点在于悬挂引流管位置的高低和进行基础护理时要
压迫。同时应尽量避免那些将导致导管移位、断裂的运动,如从高 处往下跳、剧烈的甩手等动作。 4.2 随访指导
患者出院前应对起搏器植入所用程控参数进行调试并留取 治疗,向患者讲明随访的意义,增强患者随访意识,留取联系电 话。3个月内,每个月随访1次,半年后每半年随访1次。待起搏器接 近使用年限时,应缩短随访时间,每月或每周随访1次[3]。
本组患者79例,其中男51例,女28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 62.2岁,均行脑CT确诊,基底节区出血39例,脑叶出血23例,脑干出 血5例,小脑出血4例,其他部位出血8例,出血破入脑室者5例。治 愈33例,好转38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4例。 2 护理难点 2.1 病情观察 本组病例老年人居多,病情重居多,且多数患者 伴有语言障碍,不能表达自身不适,给护士病情观察带来了困难。 2.2 预防并发症 ①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多伴有呼吸道 防御功能减弱、神经反射迟钝、咽部肌群完全或不完全麻痹、口腔
循证护理(EBN)又称实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 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是指护理人员审
工作单位:414004 岳阳市 湖南省血防所附属湘岳医院神内科 收稿日期:2009-06-11
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制定出 切合实际的护理措施,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其核心是以最 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1]。便秘是 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对脑血管 疾病本身的康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用力排便可使血压和颅内压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据我国六城市调 查,脑出血发病率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是发病率、死亡率、 致残率较高的一类疾病。由于该病发病前多无预感,且具有起病 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急性期的救治是抢 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加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至关 重要。现就本院神经内科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79例高血 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难点与对策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16 ·
TODAY NURSE,January,2010,No.1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
韦春燕 吴桂琼
摘要 总结了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难点及对策。主要包括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加强引流管护理和营养管理,认为 加强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护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0)01-0016-02
工作单位:545400 河池市 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9-07-29
分泌物滞留、气管分泌物无力咳出,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增高;②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皮肤长时间受压,使压疮的发生率增 高;③昏迷患者留置尿管,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2.3 引流管的护理 目前,微创穿刺引流已经成为治疗高血压性 脑出血疾病的主要方法,维持引流通畅,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 2.4 营养管理 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h内禁食,而急性期患者因 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以及脱水剂的应用影响机体微量元素等原 因,使维持机体营养均衡存在一定的难度。 3 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主要死因为各 种并发症和脑水肿。通过对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 征的观察,为判断病情,实施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一般意识 障碍的程度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有关,出血量少且局限于大脑半 球白质或外囊者,意识障碍轻或无意识障碍;出血量大,病变直接 波及第三脑室周围灰质或脑干以及出血早期即破入脑室者,昏迷 快而深。对于瞳孔的观察主要是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 在,如一侧瞳孔反应由迟钝到消失,边缘不齐提示出现钩回疝;如 双侧瞳孔先变小后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变慢且不规则,说明 发生枕骨大孔疝;若双侧瞳孔均散大,且意识障碍加深,提示病情 危重。血压的观察,脑出血后常发生血压骤升或降低,是由于直接 或间接损害丘脑下部等处所致,血压过高或过低均提示预后不
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周燕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中的效果。方法 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 规护理,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采用心理护理、饮食调节、活动与腹部按摩、排便训练、应用缓泻药物、健康教育等循证护理方 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便秘危险因素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便秘的发生率减少为17.07%,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率。 关键词:循证医学;脑卒中;便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0)01-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