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阿拉伯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阿拉伯文学
第一节概述
1798年法国侵入埃及,这是西方殖民主义侵略阿拉伯国家的开始,到1912年法国占领摩洛哥,中间经过一个多世纪,在这一百多年里,富饶辽阔的阿拉伯土地,几乎无一处不为英、法、意等殖民主义所染指。
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破坏了阿拉伯国家的主权,阻碍了它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深了阿拉伯人民的贫困。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阿拉伯人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对西方殖民者的斗争。这些斗争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促进了阿拉伯人民的觉醒。
从十八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埃及到本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阿拉伯近代史时期,也是阿拉伯文学史的近代时期。近代阿拉伯文学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跟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由此而产生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十九世纪初法国军队从埃及撤退是埃及新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起点,埃及人民开始接触西方的科学和文化。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夺取埃及政权后,他雄心勃勃,在埃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取了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他极力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1826年派遣以雷法阿?塔哈塔威(1801-1873)为首的第一批埃及青年去法国留学。在初期,与西方的联系主要在科学技术方面,文化艺术方面的联系则是后来的事。
穆罕默德?阿里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埃及人民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社会、政治生活如死水一潭。这也就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埃及文化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
在文学方面,突出地表现为沿袭传统,墨守成规。文艺欣赏标准也完全是旧的,以模仿古文——主要是韵文为佳作。既然不敢轻易越出韵文的范畴,自然不可能有任何新的创造。埃及近代文化复兴的先躯雷法阿?塔哈塔威的《巴黎纪行》和阿里?穆巴拉克(1823-1893)的四卷本小说《伊勒木丁》(1881)都是用韵文写成的。至于诗歌,它的形式仍是传统的格律诗,但内容贫乏,没有生气。这些旧的形式与时代极不适应,它严重地束缚着作家和诗人自由地表达他们内心的感情和描写各种新鲜事物。
到十九世纪下半叶,阿拉伯文艺复兴运动随着文化启蒙运动开展起来,阿拉伯文学的状况才有了改变。这个运动的开展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
首先是民族意识的觉醒和高涨。埃及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这种民族意识受到抑制,这时又重新复苏和发展起来。埃及人看到在欧洲实行的是共和制度,有宪法和议会等等,不象埃及那样是由一个专制者进行独裁统治。同时,象形文字的发现、古迹的发掘使埃及人进一步意识到自己祖国光荣的历史,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他们也要求过自由生活。另外,他们也看到当时的伊斯兰教是软弱而涣散的,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备受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和压迫,于是想到必须振兴伊斯兰教,要发扬创教初期的伊斯兰精神。这就提出要深入研究伊斯兰教的问题,即研究它产生的基础,它的根本原则;同时也要研究古代与宗教有关的其他各种学问,当然也就包括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到了伊司马仪统治时期(1863-1879),埃及人民要求恢复他们的权利,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和宗教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维新派宗教学者穆罕默德?阿卜杜(1848-1905)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在上述思想推动下,人们开始重视印行古典文学作品,并对它们进行研究。他们看到,伊本?穆格法的《卡里来和笛木乃》、贾希兹和伊本?赫勒敦等作家的散文中,没有生硬的押韵和矫揉造作的修辞。古代散文内容明确,条理清楚,风格活泼。艾布?泰马姆、艾布?努瓦斯、穆太奈比等人的诗集,洋溢着纯朴的古风,典雅畅达,寓意清新;不是辞藻堆砌,晦涩难懂。对古典文学的挖掘和研究,不仅丰富了古代历史、文学的研究资料,更重要的是启发了人们去进行艺术上的再创造,以新的成就推进阿拉伯文艺复兴运动。
其次是西方文学的影响。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与欧洲文化有了广泛的交流与结合。西方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戏剧、故事、诗歌等陆续译成阿拉伯文。在介绍西方小说方面,埃及的教育家、翻译家塔哈塔威是先驱。他翻译了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表作家费讷隆的《忒勒马科斯历险记》,以韵文的形式出现。黎巴嫩作家苏莱曼?布斯塔尼(1856-1925),用阿拉伯的韵诗翻译了荷马史诗
《伊里亚特》。奥斯曼?贾拉勒(1824-1898)翻译了莫里哀的四个剧本。纳吉布?哈达德(1867-1899)等侨居美洲的文人翻译了莎士比亚、拉辛、莫里哀、大仲马的作品。二十世纪初,哈菲兹?易卜拉欣(1871-1932)翻译了雨果的《悲惨世界》。穆斯塔法?曼法鲁蒂(1876-1924)译写了《菩提树下》、《美德》、《为了王冠》等法国文学作品。大量翻译作品打开了阿拉伯文学家们的眼界,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形象,从而也使阿拉伯文学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
第三,也应该看到印刷术和报纸的影响。有了这些新的手段,思想、文化的传播就更加快速而有效了。1828年,在埃及发行了《埃及纪事报》,它是最早的鼓吹埃及维新的报纸。1865年发行《蜂王》月刊,它是最早的提倡阿拉伯文艺的刊物。这些报刊是新文化运动萌芽时期的产物,它们起了号角的作用。
许多叙利亚人、黎巴嫩人来到埃及,主办《埃及报》、《金字塔报》和《莫卡泰姆报》,表达了阿拉伯人对社会进行改革的共同愿望,抒发了强烈的民族感情。他们为发展埃及的新闻事业作出了贡献。以后埃及又出现了许多报刊杂志,到十九世纪末,属文艺性质的刊物有:《埃及作家》,《文艺撷华》,《新月》,《使命》等。文艺书刊的大量出版,活跃了文化生活,为文学艺术事业带来了繁荣。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阿拉伯文艺复兴运动是和文化启蒙运动交错进行的,它和阿拉伯的民族解放运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埃及人民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亚洲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也逐渐兴起,许多地区掀起了反对土耳其和英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在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出现了反帝和反封建的解放运动。阿拉伯文报纸和杂志的出版,新式学校的创办,阿拉伯文学的革新,促进了这些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阿拉伯作家生活在新的环境之中,面临新的形势。他们写的作品主要是给人民群众看的,文学作品的对象的变化引起作品题材和内容的变化。中世纪的那些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描写生活的空虚无聊和人生的虚无缥缈的作品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就作家或诗人个人来看,地位也发生变化,他们已不是由某些达官贵人豢养的奴隶,而是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艺术家。
在这个时期,阿拉伯作家的创作题材扩大了,写的作品有政治性的,社会性的,也有宗教等其他方面的,既表现了作家个人的感受,也反映了作家生活的时代和民族的感情等。这方面突出的代表人物是迈哈穆德?萨米?巴鲁迪(详见本章第二节),他参加了阿拉比领导的反英斗争,后长期被放逐锡兰岛。他具有深厚的民族主义思想,忧国忧民的感触,成为埃及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之一。黎巴嫩诗人易卜拉欣?雅齐吉(1847-1906),他二十一岁时,曾在一次秘密集会上朗诵自己的诗篇,号召阿拉伯人民起来反抗外来侵略。这是亚洲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第一次发出响亮的声音。
大约也在这个时期,在贝鲁特和突尼斯等地出现了一批受过西方教会学校教育的阿拉伯作家和诗人。他们用手中的笔,号召阿拉伯人民冲破妨碍社会发展的中世纪传统和习惯势力的束缚,吸取欧洲的文化成果。他们都为创造阿拉伯新文化、为阿拉伯文艺复兴作了极大的努力。伯特鲁斯?布斯塔尼(1819-1883)编纂了称作《知识界》的百科全书。法里斯?舍德耶格(1805-1887)、纳绥夫?雅齐吉(1800-1871)、易卜拉欣?雅齐吉,还有突尼斯的穆罕默德?贝赖姆(1840-1889)等人都曾致力于创办阿拉伯文的报刊杂志,写了大量文章和著述,揭露土耳其人的残暴统治,传播西方的进步思想。另一方面,许多阿拉伯启蒙学者、文艺复兴的先驱也积极地参加过阿拉伯人民为反对土耳其和西方殖民统治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斗争。除上面提到的巴鲁迪、雅齐吉外,还有埃及作家、演说家阿卜杜拉?奈迪姆(1854-1886),叙利亚作家艾迪卜?伊斯哈格(1856-1885),哲马伦丁(1839-1898)和埃及著名政论家阿卜杜拉?拉赫曼?卡瓦基比(1849-1902)等。
随着报刊杂志的大量出现,这就要求作家创造出一种新的形式,用以反映周围生活和日常事务,于是产生了杂文。它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在古代只有论文,冗长沉闷,读来费时费力。后来杂文的形式日臻完美,又有了政治性杂文和文艺性杂文。十九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头十多年,出现了许多具有战斗性的政论文,提出了尖锐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对社会生活影响很大。
十九世纪末,在埃及出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是这一运动的重要思想基础。埃及资产阶级于1907年成立了新祖国党,并提出了结束英国军事占领和实施宪政等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与此同时,为当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启蒙运动,也蓬勃开展而趋于高潮。
这个时期比较杰出的作家有伊斯兰教维新派代表人物穆罕默德?阿卜杜,他反对保守顽固的旧传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