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蛙》的英译本研究

合集下载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文学文本创造性翻译理据_以莫言_蛙_英译本为例_余立祥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文学文本创造性翻译理据_以莫言_蛙_英译本为例_余立祥

收 稿 日 期 :2015-05-24 作者简介:余立祥(1991-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方面的研究,E-mail:1107671496@. 通信作者:梁燕华(1972- ),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等方面的研究,E-mail:wendylyh@.
的,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因而了解作 品创作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深刻作品的内涵不可 或缺。 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符号(形式)的转化,更 要传达文化背景信息, 因为 “译者处理的是个别 的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片文化……译者必须是一 个 真 正 意 义 的 文 化 人 ”[8]。 “语 言 翻 译 实 质 是 文 化 的 翻 译 。 ”[9]
翻译的这一任务则要求译者进行创造性翻译, 不仅要传达源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更要传播语言背 后的文化。 译者要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艺术美,使 译语读者欣赏到近似源语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10]。
(三)概念整合视角下的创造性翻译 翻译是一个跨语言的认知过程。根据概念整合 理论,在翻译认知过程中,形成四个与之相对应的 心理空间: 原文文本空间(输入空间Ⅰ)、译者空间 ( 输 入 空 间 Ⅱ )、 类 属 空 间 以 及 译 文 空 间 ( 整 合 空 间)。 四个空间通过投射链构成翻译认知模型,如 图2 所示。
第 36 卷 第 4 期 余立祥,等: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文学文本创造性翻译理据— ——以莫言《蛙》英译本为例 95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文学文本创造性翻译理据
—— —以莫言《蛙》英译本为例
余立祥, 梁燕华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宁 530004)
摘 要:Fauconnier 提出的概念整合可为文学翻译中创造性翻译提供强大解释力。 从概念整合理 论四空间模式及其运作机制视角,对葛浩文英译《蛙》中创造性翻译理据进行探讨。 研究表明, 《蛙》中包含大量中国特有文化元素并集中呈现在语言形式、文化意象和文化背景三个方面。 葛浩 文在翻译中分别通过创造性使用译语语言形式, 对文化意象进行认知整合及凸显转换文化背景 词等手段。 其翻译不仅准确地传达了源语意义,而且生动再现了原作中国文化元素,使译语读者 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独特魅力。 关键词:概念整合;创造性翻译;《蛙》;语言形式;文化意象;文化背景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_蛙_及其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对比分析_燕晓芳

_蛙_及其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对比分析_燕晓芳

句及物性过程分布情况,分析小说英译过程中的经验功能传译。研究结果表明葛氏译文与原文及物性过程分布极其相似,汉
英传译过程实现了经验功能对等。同时,葛浩文在处理小句结构时所采用的降级、结构调整以及改变及物性过程的方法可以
进一步推广,其译例可以运用于翻译教学实践。
[关键词]经验功能; 及物性过程; 《蛙》; 葛氏译文
308
表2
及物性过程 物质过程 关系过程 心理过程 言语过程 行为过程 存在过程 气象过程 合计
Letter 1 30( 47. 6) 9( 14. 3) 11( 17. 5) 11( 17. 5) 1( 1. 6) 1( 1. 6)
0( 0) 63
译文及物性过程分布
Letter 2 21( 40. 4) 16( 30. 8) 6( 11. 5) 6( 11. 5)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6 年第 14 卷第 4 期
《蛙》及其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对比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燕晓芳( 吕梁学院 外语系,山西 吕梁 033000)
[摘 要]近些年来,译本的经验功能分析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诗歌散文等短篇文本的翻译。为了验证这一分析模式
同样适用于长篇小说翻译,选取莫言小说《蛙》及其葛氏译文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五封信作为研究语料,对比原文和译文中的小
英译文也是小句群,小句 d1 也是嵌入型小句, 小句 f1 为投射小句。该句内部关系为: a1 ( d1 ) / e1 ( f1 ) 。
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小句 d 和 f 的及物性过程 保持不变,实现了翻译中的经验功能对等; 小句 a 由 原来的关系过程转译为言语过程,使原来静态的描 述变得更加生动,便于译文读者重构人物形象,而原 与小句 a 并列的小句 b 在译文中也降级为介词短语 来修饰言语过程“spoke”,这样一来,姑姑满口方言 且语速太快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小句 e 虽由心理过 程译为关系过程,但原文中笃定的神情通过关系过 程得到更 好 的 展 现,不 得 不 说 葛 氏 译 文 十 分 精 准。 而小句 c 在葛氏译文中被处理为非限定性物质过程 小句,原文中的感觉者 “您”变成动作者“you”,原文 的否定“too … to ”结 构 来 表 示,及 物 性 过 程 由“听 明 白”变成“grasp ”,但 稍 微 懂 点 英 文 的 人 就 知 道 这 样 的处理方式要比直接译为“hear clearly”要好很多。 正如黄国文所言,翻译事实上也是一种“重写”( rewriting) ,在大多数情况下,作品被重写后,它的“内 在价值”( intrinsic value) 没有改变,但重写后被赋予 很多其他价值( 意义) ,这是因为作品被再语境化( re

葛浩文《蛙》英译本翻译赏析

葛浩文《蛙》英译本翻译赏析

葛浩文《蛙》英译本翻译赏析摘要:《蛙》是作家莫言创作于2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小说以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在高密东北乡艰难推行的过程。

其英文版由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翻译完成。

葛浩文被人们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他的翻译理念和思想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走出去”无疑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葛浩文;莫言;《蛙》英译本;文学翻译;一、译关于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

1939年2月出生在美国加州,20世纪60年代参军入伍并在台湾学习汉语,回国后赴旧金山州立大学攻读中文硕士,主要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

其博士论文围绕萧红的文学作品展开,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他着手翻译了相关中文作品,由此发现自己对翻译的兴趣并走上译介中文作品的道路。

葛浩文谦虚地认为,翻译可能是自己在世界上唯一做得好的事。

“我天生就爱翻译,翻译是我的爱好。

对我而言,翻译就像空气一样,没有翻译,我就不能生活。

”得益于他高水平的译作,许多中国作家登上了国际文学的领奖台:姜戎、苏童和毕飞宇先后荣获曼氏亚洲文学奖,莫言喜得诺贝尔文学奖、纽曼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葛浩文本人则获得过两次美国教育协会(NEA)奖金,一次古根海姆(Guggenheim)基金奖和几乎所有的翻译奖项。

(一)译者的翻译理念1.关于翻译理念就其根本而言,涉及的就是翻译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动机,翻译选择,翻译立场,都与翻译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密切相关。

许钧在《翻译论》中指出: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这里必然涉及到‘为什么翻译’的根本问题。

对具有历史使命感的翻译家来说,只有明确了‘为什么翻译’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解决‘翻译什么’的选择,而这前两个问题一旦找到明确的答案,如何翻译的问题便能在原则上得到解决。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文学文本创造性翻译理据——以莫言《蛙》英译本为例

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文学文本创造性翻译理据——以莫言《蛙》英译本为例

Vo 1 . 3 6 ,N o . 4
Au g . 2 01 5
文章编 号 : 2 0 9 5 — 3 0 4 6 ( 2 0 1 5 ) 0 4 — 0 0 9 2 — 0 5
D OI : 1 0 . 1 3 2 6 5  ̄ . c n k i . j x l g d x x b . 2 0 1 5 . 0 4 . 0 2 1
阐 释 隐喻 和 转 喻认 知 机 制 。 张 辉『 3 1 指 出, 概 念 整 合 作 为 转 喻 意 义 的 构 建 过程 。 王瑞 昀【 1 指出 , 概 念 整合 理 论 具有 一 套 完 整 的 理论 框 架 和 一 套 灵 活 的运 作 机 制 , 因而 它 对 隐 喻 意义 的建 构 有着 强 大 的 阐 释力 。文 章尝 试 在 概 念 整 合 框 架 下 讨 论 创 造 性 翻 译 的 认 知 运 作 机 制, 以期 对 当代 中 国文 化 “ 走 出去 ” 战略 的实 施 有
概 念 整 合 视 阈 下 的 文 学 文 本 创 造 性 翻 译 理 据
— —
以莫言《 蛙》 英译本 为例
余 立祥 , 梁 燕 华
( 广 西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南宁 5 3 0 0 0 4 )
摘 要 : F a u c o n n i e r 提 出的概 念整合 可 为文 学翻译 中创造 性翻 译提供 强 大解释 力 。从概 念 整合理 论 四 空 间模 式及 其 运 作机 制 视 角 , 对 葛 浩文 英译 《 蛙》 中创 造 性 翻译 理据 进 行探 讨 。研 究表 明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5 — 2 4
作者简介 : 余 立祥 ( 1 9 9 1 一 ) , 男, 硕士研究生 , 主 要从 事 认 知 语 言 学 方 面 的研 究, E — ma i l : 1 1 0 7 6 7 1 4 9 6 @q q . t o m. 通信作者 : 梁燕 华 ( 1 9 7 2 一 ) , 女, 博士 , 教授 , 主 要 从 事认 知语 言 学 与 翻 译 等 方 面 的研 究 , E - ma i l : w e n d y l y h @s i n a . c o n r .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探析英译本《蛙》中隐喻意义表达的翻译手段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探析英译本《蛙》中隐喻意义表达的翻译手段

认知语言学角度下探析英译本《蛙》中隐喻意义表达的翻
译手段
一、主题隐喻
在翻译《蛙》一文时,一种固有的理解方式即使用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析其中的隐喻意义。

用这种视角去看待这篇文章,可以将它的主题隐喻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名作《维多利亚时代》联系在一起,其中又以对对比、对照、对抗三种类型的隐喻来表达主题。

二、大胆的暗示
在《蛙》中,作者采用了大胆的暗示来表达他的想法,以此来表明他对故事中角色、现实社会和当前政治状况的态度。

蛙被描绘成一种虚无缥缈的动物,暗示着政治势力的虚假性,而且它所出现的地方都是自然的水面,体现了自然的政治力量,代表着普通民众的苦难和抗争。

三、深化隐喻
在翻译《蛙》时,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还可以用来深化该文中的隐喻,以阐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表现出受害者和有权威者的差异。

此外,蛙中的死亡也传递了一个讯息,表达了政治权力的可怕性。

蛙的类比也可以用来描述受迫害者的状态,以及他们挣扎反抗权威的渴望。

四、精准的隐喻
为了能更精准的把握译文的隐喻意义,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还可以用来重新定义不同的概念和话题,以更明确的形式进行表达。

例如,对于蛙而言,其蝌蚪阶段则能够表现出一种蜕变和进化的样子,体现出人们在社会压力下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此外,蛙中的死亡也能够被视作一种痛苦的象征,表达了政治权力的可怕性以及受害者所面临的挣扎。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翻译《蛙》一文时,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可以从主题隐喻、大胆的暗示、深化隐喻和精准的隐喻四个方面加深探索该文中的隐喻意义,帮助读者从更深层次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信息,从而更加准确理解文字的含义。

传神的原文,传神的译文——《蛙》英译本评析

传神的原文,传神的译文——《蛙》英译本评析

- 226 -校园英语 /传神的原文,传神的译文——《蛙》英译本评析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杨红艳【摘要】作为中国首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蛙》对世界文坛产生的影响当然值得人们去发掘研究。

然而作为把《蛙》推向世界文坛的《蛙》的英译本无疑也同样值得人们去发掘研究。

也许因为《蛙》面世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学者们对《蛙》的英译本的研究还比较少。

情是文学作品的神,本文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探索葛浩文的《蛙》的英译本是如何完美地传递了原作的情。

【关键词】《蛙》 文学翻译 传神 情感2012年10月11日,诺贝尔奖得主被公布后,莫言的名子就传遍了世界。

实际上在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他的许多作品就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查找了学者们从翻译角度对莫言作品的研究之后,笔者发现,也可能是因为《蛙》问世的时间还比较短,学者们对莫言作品外译本的研究,特别是英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和《生死疲劳》等上。

作为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蛙》理所当然也应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

在拜读了《蛙》的中英文本之后,两种文本给笔者留下的语言风格的印象就是朴实、通顺、传神。

故本文欲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对《蛙》的中英文本做一对比和分析。

“文学翻译最根本的问题是情感移植问题。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学作品的定义,可以说:文学作品是‘情书’。

这里所说的‘情’,是七情六欲的情。

也可以说,文学是含情的文字,没有情,就没有文学。

由此可以看出,‘情感’是文学最重要的标志。

文学翻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译‘情’或者叫做‘情感移植’,离开这一点,就根本谈不上文学翻译”。

情是文学作品的神,而神要寓于词句之中。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神的传递就成了最难的问题。

也正因为神传递之不易,所以译文才最考验译者的文学造诣及语言造诣。

下面笔者就结合实例来剖析英译本作者葛浩文是怎样在译文中传递原作的神。

姑姑手提药箱冲进艾莲居住的那两间厢房时,村里的“老婆娘”田桂花已经在那里了。

莫言小说《蛙》中方言的英译研究

莫言小说《蛙》中方言的英译研究

莫言小说《蛙》中方言的英译研究作者:叶俊戈玲玲来源:《教育界·下旬》2016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莫言小说《蛙》中方言的使用和葛浩文的英译本发现葛浩文所译《蛙》整体通顺流畅,但是对于《蛙》中的方言有部分翻译不到位的情况使英译本中文化蕴涵相对缺失。

而决定方言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译者掌握原语和译语的双语能力。

【关键词】《蛙》方言翻译双语能力一、引言方言是相对于普通话的一种语言变体。

文学作品中的方言具有反映说话人的地域、职业、阶层和文化的特点。

莫言长篇小说《蛙》出版于2009年,该作品以生活在高密东北乡的普通农村人的生活为背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农民形象,其中方言的使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蛙》的英译本Frog,译者是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自90年代初,葛浩文便开始莫言作品的翻译,本文就以葛浩文所译《蛙》作为研究对象,探析方言的翻译技巧。

二、方言的翻译方法国内学者对于方言的翻译,主要倾向使用两种翻译策略:直译和对译。

直译可以再现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并且传递原文的文化内涵;而对译则能最大程度贴合原文意思,增加译文可读性。

同时,意译也是一种常用的方言翻译方法。

直译: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Don’t hit a man in the face in a fight and don’t expose his shortcomings during a reprimand.分析:这是方言中的俗语,而译文采取了直译法,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意思,语义通顺。

狗咬泰山——无处下嘴。

The dog that wants to bite Mount Tai,but doesn’t know where to start.分析:大部分歇后语都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或意译的方法,还有一些歇后语因语言的特殊性而不可译。

该译文是采用了直译法,简单直接地表达了原文意思。

对译:我气不打一处来,话像机关枪开火,嘟嘟嘟嘟。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蛙》葛浩文英译本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蛙》葛浩文英译本

夂学教育2。

#9.。

9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蛙》葛浩文英译本O!"内容摘要: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视*出发,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对莫言《蛙》原文本与葛浩文英译本进行词汇层面分析,进而探析译者能动性与受动性在其翻译过程中的体现V译者主体性视*下的翻译,译者考虑到了原作和读者双方,这在中外译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蛙》葛浩文长期以来%中西译介关于译者有着“一仆二主4、“叛逆者J以及“戴着镣铐跳舞4等之类的描述好象谁发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谁就功德圆满X吕俊,2001:115)。

随着“文化转向9出现,译者的主体性才开始在翻译研究中锋芒初露r葛浩文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J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吕,2011:1)r翻译的的作之一r 以“我9—名乡村妇科医悲壮的一生为依,描了一中国的村r 中了乡土文学的一r“作者当描当地的,—类的,的特性X浩文,2014:)6,翻译类文学作关译者为谁翻,翻的文在学的一中<译者为谁翻译”的出:<翻,在行文现作家的在现的,贝IJ”X文,2014:219)r可知,文反对译者“隐”的。

里的<”讲的就译者能动性受动性辩证统一的结果r本文以原文本和文英译本为例,对比分析文中翻译例探析文译者能动性受动性汇层面的彰显,以期对译者主体性有好的了解r一•译者的主体性“主体9—最出现在哲学领域,它讲的作为社会存在主体的有意识的,有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r到翻译的主体,最到的从事翻译的活动的主体,即译者r原作作为一个客观的际存在,在译者阅读、理解、翻译的条件下才能重新出现在读者的视野r自“文化转向”以,译界不在一味地关注原文“本体”,渐渐开始转向译者“主体”的研究r《译者的隐身》,作者韦努狄在书名中运反向性的思维,为的让在译文中看到译者,在译文中重视译者r出在翻译中求译者隐身错误的;译者在译文中能隐身,当有可见(谭载喜,2016:245)。

能动性受动性又译者主体性两个关键的本,译者主体性除了能动性的发之,受动性的<9—个重的r在满着的翻译中,译者了出让r“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重翻译对象的下,为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基本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文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建,200))。

概念隐喻视角下《蛙》的隐喻翻译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下《蛙》的隐喻翻译研究

O F 匚aoningE c o n o m y v o c a u o n a - a n d Technica- c o =e g eO F匚aoning E c o n o m i c M a n a g e m e C a d r e c o =e g e人文与艺术概念隐喻视角下《蛙》的隐喻翻译研究①郭雪颖(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030001)摘 要:隐喻概念是英语语言表达的重要构成。

长篇小说《蛙》大量运用了暗喻的创作手 法。

以《蛙》的英译为例进行隐喻翻译研究,对比中文暗喻与英文隐喻,了解不同语言结构的隐 喻变化,从《蛙》的英文隐喻翻译特征、《蛙》的英文隐喻翻译环境变量两大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有利于加深英文翻译对中文暗喻概念的理解,保证《蛙》在英文隐喻翻译中内容的准确性,同 时,也给读者创造更好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蛙》;中文英译;暗喻;隐喻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46(2020)05-0032-033《蛙》是莫言先生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作品以我国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作为背景进行创作,直观展现了 20世纪中叶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 为我国语言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资源。

用概念隐喻对《蛙》的英译进行解读,有助于了解 中文暗喻与英文隐喻的表达差异,有利于促进英 文创作与中文文学翻译协同进步。

一、《蛙》中暗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对应的英 语隐喻翻译(一)动物“蝌蚪”是《蛙》这部作品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语,整篇小说对于故事的阐述,多数是以“蝌蚪”这一蛙的幼体进行故事描绘,对其基础主干内容进行连接。

例如原文:“小狮子终于承认,她的确偷采了我的小蝌蚪,使陈眉怀上了我的婴儿。

”该部分翻译为:little lion finally admitted that she had in ­deed stolen my tadpole and made Chen mei pregnantwith my baby .这里将“蝌蚪”这一动物作为一种动态延展,隐喻地对文章内容进行描绘,尽可能地还 原真实的动态环境,而又保障用词能更好地展现出隐喻手法所隐含的寓意”对于中文原文而言, 莫言先生的处理则更具有艺术性”通过原文与英语译文的对比可以了解到,该部分实际上是在汉 语暗喻处理的基础上, 再次进行英语隐喻表达,以 原文原意为起点,经过英语隐喻描绘,使内容的呈现更具有文学艺术色彩,更好地传达最真实的环 境信息”(二)普通物品《蛙》对于普通物品的暗喻修辞,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有固定物品指向的表达修饰”例如:“一夫一妻一个孩,是铁打的政策,五十年不动摇。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蛙》葛浩文英译本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蛙》葛浩文英译本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蛙》葛浩文英译本作者:刘恋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9期内容摘要: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出发,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对莫言《蛙》原文本与葛浩文英译本进行词汇层面分析,进而探析译者能动性与受动性在其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翻译,译者考虑到了原作和读者双方,这在中外译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蛙》葛浩文长期以来,中西译介关于译者有着“一仆二主”、“叛逆者”、以及“戴着镣铐跳舞”等之类的描述。

“好象谁发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谁就功德圆满”(吕俊,2001:115)。

随着“文化转向”出现,译者的主体性才开始在翻译研究中锋芒初露。

葛浩文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生婆”(吕敏宏,2011:1)。

《蛙》是他翻译的莫言的作品之一。

《蛙》以“我”姑姑一名乡村妇科医生悲壮的一生为依托,描写了一部中国六十年跌宕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蛙》中秉承了他乡土文学的一贯特征。

“作者用相当笔墨描绘当地的风土人物,并用方言一类的技巧,加强其与众不同的特性”(葛浩文,2014:36)。

那么,翻译这类文学作品便更加关注译者为谁而翻,应怎样翻的问题。

葛浩文先生在沈阳师范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就明确谈论过“译者为谁翻译”的问题。

他明确指出:“只要词字句翻得没问题,我在行文上就要忠实地再现作家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他想说什么——而不必非要在形式上再现他是怎么写的。

这话听起来差别不大,实则大不相同”(葛浩文,2014:219)。

可知,葛浩文先生是反对译者“隐形”的。

而他这里的“忠实”讲的就是译者能动性与受动性辩证统一的结果。

本文就以《蛙》原文本和葛浩文英译本为例,对比分析文中翻译实例来探析葛浩文译者能动性与受动性词汇层面的彰显,以期对译者主体性有更好的了解。

一.译者的主体性“主体”一词最先出现在哲学领域,它讲的是作为社会存在主体的人有意识的,有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

场域理论视阈下葛译《蛙》翻译策略解析

场域理论视阈下葛译《蛙》翻译策略解析

萧红的写作风格独特,她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她的笔下,乡土 世界不再是单一、静止的存在,而是充满了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既包括自然界的 生生不息,也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冲突和变革。通过对萧红乡土小说的研究,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能深刻地感受 到萧红对现代性遭遇的独特思考和人文关怀。
His eyes glittered with two spots of fire. He said to a woman, “Bring me your scissors.” The woman trembled and fumbled in her pocket, producing a pair of gaping scissors… (translation by Ge)
文献综述
关于《蛙》的日译本翻译方法,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特点、文化意象 和审美传达等方面。然而,这些研究并未充分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日语翻译中 的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语言层面的对等,还要重视文化、 交际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对于《蛙》的日译本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与材料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奈达 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其次,通过对《蛙》日译本的具体案例进行分 析,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2、语言转换
除了文化意象移植外,语言转换也是葛译《蛙》的一大策略。葛译者在翻译 过程中,不仅注重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还力求在语言层面上保持与原作的一致 性。例如,在原文中,莫言运用了大量的民间口语和方言,这些语言形式在葛译 者的译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再现。此外,葛译者还注重顺应原文的语言结构,尽可 能地保留了原作的韵味和修辞手法。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小说政策性语言的翻译策略——莫言《蛙》葛浩文译文评析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小说政策性语言的翻译策略——莫言《蛙》葛浩文译文评析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小说政策性语言的翻译策略——莫言《蛙》葛浩文译文评析一、引言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的作品能够被国内外读者认可,除了原文本以外,葛浩文的翻译功不可没。

葛浩文和莫言合作20多年,翻译了莫言的9部作品,其中《蛙》在西方引起很大的反响。

此书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一大原因是西方读者对于“计划生育”等政策的争议性。

由此来看,如何翻译小说中的政策性语言是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传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而接受美学能对小说中政策性语言的翻译研究提供启示。

以往对《蛙》的研究大多从经验功能对等、概念整合理论等角度出发,如:燕晓芳的《〈蛙〉及其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对比分析》,余立祥、梁燕华的《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文学文本创造性翻译理据——以莫言〈蛙〉英译本为例》等都在这些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讨。

但是,就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看,尚未有针对小说中政策性语言翻译的研究。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莫言《蛙》葛浩文译文中政策性语言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二、接受美学(一)接受美学理论“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姚斯在1967年提出的,而后姚斯和伊瑟尔等五名文艺理论家创立了接受美学派别。

不同于其他文学理论,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

姚斯的理论思想主要受伽达默尔阐释学的影响,他关注文学接受的历史性,重建了历史与美学统一的文学研究方法论,提出了“期待视野”与“视域融合”。

伊瑟尔的理论基础是英伽登的现象学文学理论,他主要关注读者对于文本结构内部的阅读反应,并且对此作出一般的现象学分析。

他主张将文本中的“不确定性”具体化。

(二)翻译中的接受美学翻译是一个由原文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读者构成的多维互动过程。

译者的身份具有多重性,既充当了原文的读者,即接受者,又充当了原文的阐释者,即相当于原文的二度创作者。

译者作为原文读者,在对原文的接受过程中,对原文的意义予以了具体化的实现,而又要作为二度创作者力图让译文读者充分领会并接受原文的含义。

基于模因理论的《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基于模因理论的《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基于模因理论的《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蛙》是明清时期著名诗人王之涣写出来的一首诗,它不仅描述了一只小蛙憧憬着乘上西洋船祈求被释放的温馨场景,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中的负载词对解读文章的文化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本文将以《基于模因理论的《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为标题,探讨基于模因理论的《蛙》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第一部分:《蛙》诗歌的文化背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蛙》这首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

《蛙》是明清时期著名诗人王之涣写作的一首著名诗歌,诗歌中描述了一只蛙住在池塘中,憧憬着日夜观看西洋船只的美景,甚至渴望能乘上西洋船到外国去,追寻自由的梦想。

《蛙》诗歌甚至被视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作,其中流淌着成千上万中国人对自由、对理想、对梦想的憧憬。

《蛙》中“虾蟆”两个字,以及诗中整体的氛围,便是中国文化中的负载词,它们既反映出王之涣对中国历史人文传统的深刻理解,又表达了其对诗歌潜在意义的解释。

因此,要解读《蛙》中的文化负载词,就必须依赖于模因理论。

第二部分:模因理论的英译研究模因理论是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翻译理论,它认为,在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需要进行分析、解释和理解,以便准确地表达文本的根源意义,而不受句法和语法的限制。

在《蛙》中,模因理论可以帮助译者深入解读负载词“虾蟆”,以及诗歌中蕴含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具体来说,模因理论可以帮助译者准确地理解“虾蟆”一词所指代的文化背景以及它所包含的主题思想,以便较为准确地将虾蟆翻译成英文,从而使译者能够更加有效地将“虾蟆”的文化含义传达给英语读者。

第三部分:结论本文以《基于模因理论的《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为标题,探讨基于模因理论的《蛙》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蛙》这首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其次介绍了模因理论的英译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即使用模因理论对文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翻译,能够更好地诠释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深层含义,从而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根本意义。

_蛙_及其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对比分析_燕晓芳

_蛙_及其英译本的经验功能对比分析_燕晓芳

一、引言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于 2011 获得矛盾文学奖, 次年又斩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 广泛关注。莫言坦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葛浩文的 翻译密不可分。随着莫言的获奖,葛浩文在中国的 声誉如日 中 天,被 称 为 中 国 文 学 唯 一 的“接 生 婆 ”。 葛译严谨而讲究,他与莫言合作二十多年,翻译其作 品九部。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本人及英译本进 行了 研 究,成 果 颇 为 丰 富。 但《蛙 》的 英 译 本 Frog2015 年才与读者见面,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黄国文、司显柱、吕桂等教授致力于建立系统功 能语言学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黄国文教授已经从多 个角度对汉诗英译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标准进行 论述。本文根据 Halliday 经验纯理功能理论,对比 分析《蛙》及其译本中及物性过程的分布特征,探讨 葛氏译文与原文的经验功能构建。 本文的研究假设是: 高质量的译文应该完美地 再现原文的语言功能,尤其是经验功能。《蛙》的葛 氏译文被公认为高质量的译文,译文中的经验功能 应该与原文保持一致。及物性系统作为体现经验功 能的主要语义系统也应该与原文保持一致,即译文 的及物性过程分布也应与原文一致。 二、经验功能理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将人类使用的语言归纳为三大
0( 0) 3( 4. 0) 0( 0)
75
Letter 5 13( 37. 1) 15( 42. 9) 6( 17. 1) 1( 2. 9)
0( 0) 0( 0) 0( 0)
35
合计 144( 46. 8) 72( 23. 4) 43( 14. 0) 33( 10. 7)
1( 0. 3) 12( 3. 9) 3( 1. 0)
Hale Waihona Puke [收稿日期]2016 - 01 - 24 [基金项目]吕梁学院青年基金项目( RWQN201512) [作者简介]燕晓芳( 1984 - ) ,女,山西灵石人,吕梁学院外语系助教,从事外语教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莫言《蛙》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莫言《蛙》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莫言《蛙》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聂榆倚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该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观和认知观,将翻译研究与认知识解理论相结合,使用认知语法提出的认知识解的5个维度,对《蛙》的英译本中采用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期望从认知识解的角度来对译者选取的翻译策略作出解释,研究不同识解方式对作者翻译策略选取的影响.
【总页数】4页(P93-95,103)
【作者】聂榆倚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4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
【相关文献】
1.文化语言学维度下意象的翻译认知识解及语言转换——以《金缕衣》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 [J], 卢冬梅
2.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文学文本创造性翻译理据——以莫言《蛙》英译本为例 [J], 余立祥;梁燕华
3.认知翻译学视角下中医典籍英译中的识解研究——以《伤寒论》英译本为例 [J], 张焱; 李佳
4.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莫言《蛙》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J], 聂榆倚
5.认知识解理论视角下《活着》英译的语义“偏离”研究——以白睿文英译本为例[J], 唐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对文学作品翻译的三维转换——以莫言小说《蛙》英译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对文学作品翻译的三维转换——以莫言小说《蛙》英译为例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对文学作品翻译的三维转换——以莫
言小说《蛙》英译为例
曾辉
【期刊名称】《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42)7
【摘要】译者研究是翻译研究中的主要议题之一,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来看,译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具有“统筹协调”的作用,通过履行“译者责任”来完成“境、本、人”关联互动,实现翻译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和谐。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要通过对原文进行“三维”转换来履行译者责任,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为此,以莫言获奖小说《蛙》的英译来例证译者在三维转换中的主体创造性,以论证生态翻译学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曾辉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I046
【相关文献】
1.生态翻译学视阈下莫言作品英译的三维转换——以《生死疲劳》为例
2.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以葛浩文对莫言作品《蛙》的翻译为例
3.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究电影字幕翻译的三维转换——以经典电影《红高粱》字幕翻译为
例4.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以葛浩文对莫言作品《蛙》的翻译为例5.生态翻译学中“三维”转换翻译方法在旅游文化外宣翻译中的体现——以《安徽文旅》期刊文本翻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以《蛙》的葛浩文译本为例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以《蛙》的葛浩文译本为例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以《蛙》的葛
浩文译本为例
丁凯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上)》
【年(卷),期】2017(000)004
【摘要】文化缺省是指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过程中为了简洁高效而省略的与文化背景相关的共享知识.文化缺省以图式的形式根植于人们的脑海中,不能仅通过对语篇的分析获得.由于认知环境的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缺省常常导致理解的困难,也给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如何处理原文本中的文化缺省极其重要.该文以《蛙》的葛浩文译本为例,从关联理论视角,探讨了文化缺省的翻译问题,归纳了译者对《蛙》中文化缺省常用的几种翻译补偿方法,对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有着借鉴意义.
【总页数】2页(P357-358)
【作者】丁凯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关联理论观照下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研究——以葛浩文《生死疲劳》译本为例[J], 陈小烨;陈可培
2.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以《蛙》的葛浩文译本为例 [J], 丁凯
3.关联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莫言《蛙》葛浩文译本为例 [J], 张晓梅;
4.关联理论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莫言《蛙》葛浩文译本为例 [J], 张晓梅
5.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以《蛙》的葛浩文译本为例 [J], 丁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翻译伦理视角下莫言小说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英译本《丰乳肥臀》和《蛙》为例

翻译伦理视角下莫言小说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英译本《丰乳肥臀》和《蛙》为例

翻译伦理视角下莫言小说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英译
本《丰乳肥臀》和《蛙》为例
毛沙沙
【期刊名称】《考试与评价:高校英语教研版》
【年(卷),期】2022()1
【摘要】莫言小说中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葛浩文出色的翻译更为其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

本文从安德鲁·切斯特曼的翻译
伦理角度对葛译的两本莫言小说《丰乳肥臀》和《蛙》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
探究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遵循的翻译伦理和采用的翻译策略。

研究发现,葛浩文将
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以及交际伦理相结合,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忠实地再现了原始文字的特征和作者意图。

【总页数】5页(P58-62)
【作者】毛沙沙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关联理论视角下中国乡土文学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以莫言小说《生死疲劳》及其英译本为例
2.关联理论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r——以莫言《丰乳肥臀》英译本为例
3.阐释学视角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葛浩文版《丰乳肥臀》英译
本为例4.数据库下的本源概念翻译模式分析——以莫言小说《丰乳肥臀》及其英译本为例5.数据库下的本源概念翻译模式分析——以莫言小说《丰乳肥臀》及其英译本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Chizhou University2019年8月第33卷第4期Aug.2019Vol.33No.4收稿日期:2019-02-11作者简介:穆可娟(1965—),女,安徽颍上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李雅(1996—),女,安徽五河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

关联理论视角下《蛙》的英译本研究穆可娟,李雅(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00)[摘要]《蛙》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2014年葛浩文将其译成英文出版。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视角,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对葛浩文所翻译的《蛙》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探讨其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为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联理论;《蛙》;文化底蕴[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02(2019)04-0076-03《蛙》是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之一,也曾获得过第八届矛盾文学奖,是一部深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小说。

该小说也受到葛浩文先生的青睐,并在2014年将其翻译成英文出版。

出乎意料的是,这部有浓厚中国乡村风情的小说,译本一经出版就受到西方读者的欢迎。

2015年该小说的英文版被《纽约时报》评为最畅销书之一。

究其原因,是因为葛浩文先生能把这部乡土作品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英文读者面前。

《蛙》是以妇产科医生“姑姑”的一生为线索,真实地反应计划生育国策在中国的实施过程。

小说蕴涵了很多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文中很多描述对中国人已司空见惯,但对非本族语者来说却难以理解,这无疑增加了译者对这部作品的翻译难度。

自从《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比如,有学者从《蛙》这个标题的隐喻意义进行研究,有学者对《蛙》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研究,也有学者对《蛙》中具有地方特色的谚语进行研究等。

但学术界对《蛙》的英译本的研究却不是很多,从关联理论视角进行的研究更为罕见。

1理论依据从格莱斯所提出的关联概念入手,斯波伯和威尔逊在翻译学领域,通过将语言中超符号关系的相关研究引入到认知领域之中,提出了关联理论[1]。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对方话语意思以及暗含信息,源自于二者之间存在“关联性”这个最佳的认知模式。

关联理论是一个关于交际和认知的理论,强调语用和认知原则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主要包含两个原则:即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

20世纪90年代初期,语言学家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最早将关联理论运用到翻译领域,其专著《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于1991年出版。

关联翻译理论打破了以往研究界认为翻译活动只是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的看法,认为翻译活动中的交际除了译者,译文读者之外,还包含一个重要角色——原文作者,三者是一个动态的关系。

按照关联理论,翻译活动包含两次交际过程,每一次交际均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次交际是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交际,第二次交际是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交际[2]。

作为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译者在翻译时,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到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而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来进行翻译。

关联理论的运用也体现在了文学作品的翻译上。

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原文作者所在世界的深厚的文化底蕴,面对文化差异,译者进行翻译时应尽量找到原文和译文之间更大的关联性。

2基于关联理论视角的《蛙》的英译本分析莫言先生的《蛙》展现出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和特殊的历史环境,很多内容对非本族语者是难以理解的。

葛浩文先生在翻译《蛙》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保留我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意蕴,在追求原义得到顺畅理解的同时,也很重视文化的有效传递,以及原著创作风格的重现与对等,成功地采取了多种翻译技巧,使得非本族语者也能够很好地理解该作品。

其英译本曾在2015年被《纽约时报》评为最畅销DOI :10.13420/ki.jczu.2019.04.020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从关联理论视角来看,这个成功契合了关联理论,其诸多具有特色的翻译都运用到了关联理论。

以关联理论为视角,从词汇、句法和段落篇章三个层面,对葛浩文翻译的《蛙》的英译本进行探讨。

2.1词汇层面词汇是语言系统构成的基本单位,有的词汇直接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翻译理论中,人们将这种蕴含着民族文化的特色词汇称之为文化负载词。

中国学者廖七一认为,所谓文化负载词汇,是指某个民族所特有的词汇,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些词汇并不是一蹴而就、数月数年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步积累而成,是特定文化的一部分[3]。

莫言先生的《蛙》是对山东高密东北乡历史的写实,因而其中包含了大量体现当时、当地文化、历史的文化负载词,如人名、中国特色食物名称、具有地方特色谚语等。

译者在翻译此类词语时,应根据关联理论的翻译原则,把原语作品词汇中所蕴含的浓郁的文化特色忠实地反映给非本族语者,传达出原文本特有的信息,进而满足译文读者在阅读时对词汇和短语的期待,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在翻译过程中,葛浩文先生运用了多种技巧,如音译、直译、释译等,对这些词语和问题作了巧妙处理。

2.1.1音译关联不同的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各不相同,有的采用音译法,以音代意,以发音为纽带使两种语言进行转换,以译入语的声音替代元语言的字形。

在小说《蛙》中,人物的姓名十分独特,虽然姓氏是常见的姓氏,但人名却几乎全是以人体器官等命名,比如鼻、肝、胆、眉等。

这与当时农村的地方思想“贱名者长生”有着一定的关联。

此外,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具有某种意义,用人体器官命名也间接地表达出了对生命的敬畏。

对小说中那些显得有些奇怪的名字,葛浩文先生几乎都采取了直接音译的方式,例如,将“陈鼻”翻译成Chen Bi(Nose)、将“王肝”翻译成Wang Gan(Liv-er),避免西方读者觉得奇怪和厌烦,因为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只需要了解人名即可。

再如中国特有的乐器“二胡”一词,葛浩文将其翻译成“two-stringed erhu”,在此译例中,译者用音译加上补偿的方法来解释这个中国乐器的特点(两根弦),更加方便译文读者去理解。

再比如“姑姑”的翻译,葛浩文先生直接将其音译为“Gugu”,而没有翻译成“aunt”等,“Gugu”的翻译比较亲切,且姑姑的叫法是中国文化里特有的称谓,英语中“aunt”的所指范围要比“姑姑”大,因而直接音译成“Gugu”更为合适,更加有利于译文读者对其确切意义的理解,避免译成”aunt”所造成的人物关系的模糊认识。

2.1.2直译关联所谓直译,通俗来讲,就是直接翻译,即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这种翻译方式既保留原文的内容,也保留原文的形式。

一般来说,为了避免译文的生硬,是不采取此种翻译方式的。

然而,葛浩文先生在翻译《蛙》这部小说时,采用了大量的直译翻译方法,并做到了在保留原语形式的同时又准确传达出了原文的信息的目的。

例如,“恭喜啊!”姑姑道,“我说,王小梅怀了龙种,我们院后继有人了。

”葛浩文先生在翻译“龙种”一词时,将其翻译成“dragon seed”,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手法。

尽管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龙种”这种说法,该词仅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然而,即使读者没有接触过这个词,也可以通过阅读上下文猜测出其词义,能够将其含义与译文关联起来,故此,翻译者采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再比如原文中的“日落西山”,葛浩文将其翻译为“in the sunset of his life”,用的也是直译的方法,指的是“人生的西落”,英文翻译使用和中文相近的暗喻,虽然没有“西山”,但这个英文的说法和中文是相近的,能够被译文读者所理解。

2.1.3释译关联所谓释译,是指译者在翻译某些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词汇时,为了帮助非本族语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就会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这些特色词汇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使表达更通俗易懂的一种翻译策略[4]。

例如,原文“暂名青蛙的‘蛙’,也可以改成娃娃的‘娃’,当然,还可以改成女娲的‘娲’。

”葛浩文将其译成“for now it’s the‘wa’in ‘qingwa’,but I can change it later to the‘wa’in‘wa-wa’for babies,or in‘Nvwa’,the goddess who creat-ed mankind.”在此例中可以看出,葛浩文先生将“女娲”翻译成“‘Nvwa’,the goddess who created man-kind.”。

“女娲”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人物,而国外读者并不了解中国民间神话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若直接音译成“Nvwa”给国外读者阅读,他们可能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

因而译者要充分利用关联理论,通过对其进行适当扩充以促进读者的理解,葛浩文便使用了释译的手法,在音译过女娲的名字后,又解释说她是the goddess who created mankind。

这样的一种翻译形式既能传递原文意义,又能让译文读者对我国这个独特的民间神话人物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从而促进读者对于整部小说的理解。

总之,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第4期穆可娟,李雅:关联理论视角下《蛙》的英译本研究77翻译的核心是语言,其根本任务是传递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译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将原语言的文化内涵转移到另一种语言之中,翻译活动不仅仅是词语含义的转化,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输出的过程[5]。

在翻译《蛙》时,要将翻译从语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消除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

2.2句子层面相对于词汇而言,句子是一个能表达完整思想的语言单位。

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相同的词汇也会常常表示不同的认知情境。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应用关联理论来进行翻译指导,同时,要能够准确把握原作者的表达意图,运用多种翻译技巧,以便在新的文化环境中建构起新的明示,使译文读者能准确理解和感知原作者的表达意图。

为使译文读者最大程度地获取原文作者的意图,译者需要对内容的关联性更好地进行把握[6]。

例如小说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真是糊涂,我引狼入室,我助纣为虐!”葛浩文先生将此句翻译成“‘What a fool I was,’she said angrily,‘letting the wolf in the door.’”原文中的“助纣为虐”是中国历史典故,译者把“我助”的意思翻译到第二句里面,直接说他帮助他做了哪些坏事。

葛浩文先生觉得这个典故的历史背景很复杂,他巧妙地用意译的策略,传达这个比喻想要表达的意思,即其含义是“帮助坏人”。

这是一种很好的策略,能够保证译文和原文之间保持对等的明示推理,以便达到最佳的关联。

再比如,“乳名端阳,学名万心。

”,葛浩文先生将其翻译成“They called her Duanyang until she started school,and was then called Wan Xin(Hear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