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知识整理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学习重点】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学习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直观利用朝代歌导入方法指导一: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

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

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西晋的建立1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 2简述西晋(三国政权的演变) 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习目标 No
Image
1.了解西晋建立及统一的基本史事,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 的基本脉络; (时空观念) 2.知道八王之乱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并能够从内外角度认识 西晋速亡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基本史事,知道不同民族有 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同时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 关系的重要性。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教材P99
石崇、王恺斗富
【材料研读】西晋人鲁褒作《钱 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 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 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 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晋书•鲁褒传》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1. 西晋的统治:
(2)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诸 王势力日益强大;
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 实行过分封制?
“慕容 ,字弈洛瑰,昌 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 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 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 ——《晋书·慕容廆载记》
课堂小结
西 晋
西晋的建立

与统一


统 一 和
八王之乱与 西晋灭亡




的 内
北方各族的

内迁
建立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建立西晋, 定都洛阳。
统一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 八王之乱:
(1)时期:晋惠帝时期 (2)目的: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3)影响:
①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人民 饱受痛苦; 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 逃离,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③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 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八王之永乱嘉南渡 中原汉族迁往南方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教学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教学过程】观利用朝代歌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

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

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西晋的建立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2.简述西晋建立的过程。

(三国政权的演变)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

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建立西晋。

280年灭吴,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知识模块二八王之乱自主阅读课本P79内容,完成第3~4题。

3.简述八王之乱。

(原因、目的、后果等)(1)原因:吸取曹魏教训,大封同姓诸王,诸王势力增大;(2)目的:争夺中央政权;(3)后果:劳民伤财,灾难深重,社会动荡,西晋衰落,人口迁徙。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晋迅 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 教训:(1)反贪防腐,加强思想建设; (2)要团结,不要内耗;(3)民族关系 要融洽;等等。
西汉和西晋都分封过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 中央政权的统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他们须履行保卫 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 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 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 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中央统治,酿成诸王 争霸、征战不断的局面。
3.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
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思考: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实 质是什么?
➢ 根本原因:西晋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 实质: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进
行的一场混战。
4.北人南迁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 其中逃往南方的人口数以十万计,出现我 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 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改国 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 就是晋武帝。
2.统一全国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司马炎建晋
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20—266年

西


221—263年

229—280年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专权时,小皇帝曹髦 不甘心做傀儡,对手下说:“司马昭之心,路 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 出讨之。”随后他带领侍卫出宫,不料消息走 漏,司马昭派军队进行拦截,杀死曹髦。
西晋北方各族 内迁分布图
➢ 根本原因是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

七年级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七年级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兴亡(266年——316年)(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1、建立:266年,司马炎,定都洛阳。

2、统一: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3、灭亡:公元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4、西晋速亡的原因:①统治集团治国无方,生活奢侈腐化。

②八王之乱,耗竭了西晋的国力③西晋对內迁少数民族实行暴政,激起内迁的少数民族的强烈反抗,最终被内迁的匈奴人灭亡。

二、八王之乱(晋惠帝在位期间)背景:①晋武帝为巩固统治,大封皇族为王,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②晋惠帝昏庸无能,朝政腐败影响: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逃往南方,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促进民族交融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2.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内迁)3.十六国: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4、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①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扩大统治基础。

②中原统治者的政策。

③少数民族领袖仰慕中原文化,向中原学习,提高本民族经济、文化生活水平。

5、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①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部分少数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灭亡。

③造成十六国政权并立局面,战乱不断。

四、课本问题1、课本86页材料研读答案: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2、课本86页问题思考答案:实行分封诸侯王是导致西晋政权短命的原因之一。

分封制使诸侯王手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势力也日益壮大,威胁中央统治。

他们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发动了八王之乱。

使西晋从此走向衰落。

3、课本88页课后活动1在西晋以前,还有那些朝代实行过分封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造成什么危害?西周、东周、汉朝,都曾经实行过分封制。

人教(部编)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共38张PPT)
七年级(上)
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汉末年:分裂,军阀割剧混战
三国时期:局部统一
西晋: 全国统一
对三国鼎立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 一方面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因为它导致了其后三百 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从大规模分裂与局部统一的角度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进步, 因为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的局统一,有利 于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并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 减赋禁奢,还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建 立 者:
统一区域: 任用丞相: 改革措施:

响: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随堂测试
讲授新课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二、八王之乱
3、影响:
(1)“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 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 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 十万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 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北方游牧民族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鲜卑 鲜卑 匈奴 羯(jié)
羌(qiāng)
氐(dī)
3、“十六国”的出现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 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 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的15个政权 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状况
各国彼此攻战,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 民颠沛流离。
前秦政权的建立: 时 间: 四世纪后期 苻坚 黄河流域 王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反思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对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在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一、概念解释与归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和全面。

例如“晋朝”的建立与发展、北方各族的迁徙等。

因此,我在课前重点讲授各种概念的定义,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此加深他们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把握。

二、归纳与总结学科知识的学习中,记忆往往是学生们所比较担心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更倾向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表述强化记忆并理解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同时,我还强调了对于一些重要性质、规律等的认知和掌握,希望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理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内在逻辑。

三、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利用课前小组讨论、互动问答、讲解PPT和演示动画等多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挥,实现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四、评价学生成果和成长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和表现,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思考、理解和发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多做习题、练习和写作业,并及时给予正反馈和建议,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成长。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需要优化的地方,但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学科中获得全面、深入的学习。

五、注重学生参与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学习效果。

因此,我们在上课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使得课堂氛围轻松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意识。

六、多角度思考问题历史是一个多面的学科,同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往往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评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评课稿一、引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西晋的短暂统一以及北方各族的特点和变迁。

本文将对这节课进行评课,从教材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细化评述。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评价2.1 教材内容综述本节课主要包括两个内容模块: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特点和变迁。

在西晋的短暂统一部分,教材详细介绍了晋武帝、晋惠帝和晋愍帝三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突出了晋武帝对统一中国起到的积极作用。

在北方各族的特点和变迁部分,教材围绕匈奴、羯族、鲜卑、柔然等北方各族的起源、特点和变迁进行了详细阐述。

2.2 评价教材内容设计合理,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西晋时期和北方各族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变化。

教材详细介绍了晋武帝和晋惠帝时期的政治措施和短暂统一状况,使学生能够理解晋朝建立和统一中国的重要性。

同时,教材详细介绍了匈奴、羯族、鲜卑、柔然等北方各族的起源、特点和变迁,拓宽了学生的历史知识面,增强了他们对不同民族发展演变的认识。

然而,在教材内容细节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完善。

例如,在介绍晋愍帝期间的政治状况时,可以补充更多具体的事例和细节,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入思考。

同时,在介绍北方各族的特点和变迁时,可以通过引用史料或人物案例来展示他们的具体行为和影响,以增加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可读性。

三、教学设计及评价3.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和背后的因素; 2. 理解北方各族的起源、特点和变迁; 3. 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思辨能力。

3.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 1. 掌握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和影响; 2. 理解并比较不同北方各族的特点和变迁;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考和分析能力。

3.3 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 1. 教师讲解:通过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向学生讲解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北方各族的特点和变迁; 3. 视频和图片展示: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历史图片和视频,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课堂练习和活动,检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解读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素养导学】历史解释: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及八王之乱的基本史实,分析西晋衰亡的原因。

时空观念:识读《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分析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影响。

家国情怀:认识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在各族人民交融中形成的,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知识构建】一、西晋的建立三国分裂局面下,“纷争各方”是怎样“恢复统一”的?(1)263年,魏灭蜀。

(2)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

(3)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思维导引】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灭吴,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西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完成全国统一的政权。

二、八王之乱为避免“(魏)遂乃三叶而亡”晋朝采取了什么措施?产生了什么后果和影响?(1)措施:大封同姓诸王。

(2)后果:八王之乱。

(3)影响: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内迁民族及路线3.生活状况:西晋征收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人口。

4.结果:部分内迁民族起兵反晋;西晋灭亡,十六国并立。

5.前秦: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

【史料研习】在分裂再现之时,中国人并不自安于分裂,纷争各方总是力求寻得恢复统一的路径。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魏武忘经国之宏规……功臣无立锥之地(没有封国)……本根无所庇荫,(魏)遂乃三叶而亡。

——《晋书·八王传序》【时空观念】西晋结束分裂状态,短暂统一全国。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进入“十六国时期”。

【任务一】【明晰历史线索】(1)上图呈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情况,请分别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答:①魏,②西晋;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
户数 魏 蜀 吴 103万 28万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280年
263 年 266 年
完成统一 魏 吴
西晋
三国尽归司马氏
西晋的短暂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
西晋社会统治阶层昏庸腐朽—— 讲一讲石崇 和王恺斗富 的小故事
“钱之为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 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 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 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 字曰‘孔方’。 ——《钱神论》
淝水之战前,苻坚踌躇满志,拥 兵9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 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 山倒,没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 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 的向背、战术的得当等等。
八王之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四单元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
影 响
①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西晋从此衰落。 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徒高潮。
扫 地 无魏 遗晋 《。以 资 来 治 积 通 蓄 鉴 , 》 ——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八王之乱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短暂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教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教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晋短暂统一全国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这则材料说明,在大地主、大贵族当权的背景下,社会上下道德沦丧,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2)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3)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者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灭亡;从客观上看,统一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总趋势和人民愿望的。
(4)西晋为什么是短命的王朝?
答案:(1)晋惠帝。洛阳一带。
(2)①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后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②西晋统治者昏庸腐败。
(3)性质:西晋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混战:危害:混战长达16年,给人民带来灾难;经济遭到破坏,西晋衰落下去。
A.魏、蜀、吴B.魏、吴、蜀C.蜀、魏、吴D.蜀、吴、魏
2.西晋第一个皇帝是(D)
A.司马懿B.司马师C.司马昭D.司马炎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A.西晋B.东汉C.西汉D.曹魏
4.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故事有关,“乱七”同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同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八王之乱”发生的朝代是(C)
过渡语: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并没有出现长期统一的富强局面,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混战和他们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迅速激化,导致了八王之乱的发生。
板块二 八王之乱
(1)八王之乱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混战在哪里展开?
(2)西晋为什么会发生八王之乱?
(3)八王之乱的性质及危害是什么?
教学重点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解析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解析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单选题1.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 曹魏B. 东晋C. 西晋D. 前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晋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ABD没有统一全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曾经实现了短期的统一。

2. 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③淝水之战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发生在西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不符合题意;选项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符合题意;选项③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不符合题意;选项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符合题意,因为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因此只有选项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

3. 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A. 东汉末年B. 西晋初年C. 西晋末年D. 东晋初年【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

4. 西晋的都城在A. 洛阳B. 长安C. 东京D. 建康【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

5. 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A. 东汉末年B. 西晋初年C. 前秦时期D. 南朝时期【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碣、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设计说明本课上承三国鼎立,下启南北朝的对峙。

以西晋的建立、统一、灭亡为主,辅以北方各族的内迁。

在内容的编排上,时间感和空间感都很强。

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游牧民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有助于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结合现实情境,增强学生对“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

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2.了解西晋建立、统一全国等基本史实,探究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知道八王之乱爆发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3.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重点难点重点:八王之乱。

难点: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读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东西晋演义》(书目)。

2.影视作品:《中国通史》(纪录片)。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分析了三国鼎立的形势,并得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结论。

那么,三国之后是谁统一了全国?二、预习检查1.三国中最先灭亡的是哪个国家?2.司马氏家族取代了哪国政权?3.说说西晋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及统一全国的时间。

4.八王之乱产生了什么影响?5.说说北方各族内迁的时间及内迁后的主要活动区域。

三、学习任务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述:有一年闹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

有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晋惠帝,晋惠帝却问报告的人:“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教师提问:通过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国家的统治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皇帝昏庸无能,无力治理国家。

2020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

2020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建立1.西晋建立: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

263年,魏灭蜀。

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相继专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西晋社会:西晋统治阶级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二、八王之乱1.背景(1)西晋初年,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

后来,晋武帝又陆续派遣诸王据守州郡重镇。

这些出镇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2)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3)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

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2.过程:八王之乱主要在洛阳一带展开。

3.影响: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1.内迁五族:东汉、魏、晋时期,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2.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3.前秦的统治: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选择题1.(2023•揭阳模拟)历史示意图有助于形成时空概念。

在下图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中,空格处应该填的是(B)A.东汉B.西晋C.前秦D.北魏2.《晋书》载:晋武帝时期,天下安定,人乐其业,“牛马被野,余粮委亩,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

而当时的京城,更是天下财富最集中的地方。

当时的京城是(C)A.咸阳B.长安C.洛阳D.开封3.西晋时期,丞相何曾“帷帐车服,穷极绮丽……过于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鲁褒在《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尔尊……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上述材料反映出西晋的社会风气是(B)A.贵族当权,轻视功名B.唯利是图,生活腐化C.注重门第,鄙视富贵D.能力至上,不计名利4.(2023秋·河源期末)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下表为不同等级的封国概况。

晋武帝这一做法(C)辖下民户数封国等级置军人数2万户大国上、中、下三军5 000人1万户次国上、下二军3 000人5 000户以下小国 1 500人A.实现了国家统一B.加强了中央集权C.导致了八王之乱D.推动了人口内迁5.每个王朝兴盛的原因总离不开“励精图治、与民休息”这些关键词,但是灭亡的原因各不相同。

下图的“晋墓壁画”可以印证西晋王朝灭亡的哪一原因(C)A.皇族争权夺利,引发“八王之乱”B.被统治者揭竿而起,反抗暴政C.统治集团内部生活奢侈腐化D.皇帝暴病而亡6.洛阳博物馆展示了一枚金印,印面呈正方形,阴刻“晋归义胡王”五个字,印钮是一头跪卧的骆驼。

从印文看,是晋朝降服了胡王的意思。

专家研究认为,印文中的“胡”应当是指晋武帝司马炎所封的匈奴首领。

此印可以用来研究(D)A.西晋统一全国B.晋武帝分封同姓王C.西晋“八王之乱”D.北方游牧民族内迁7.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从北方迁入内地的各族中,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后代;匈奴的铁弗部认为自己是大禹后代。

这些历史现象说明(B)A.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交融B.内迁各族对中原文化产生认同C.鲜卑族匈奴族完全融入汉族D.内迁民族受到西晋的残暴统治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知识梳理
1.西晋
(1)建立: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

263年,魏灭蜀。

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控
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衰落: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

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2.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内迁: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2)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3)前秦的统治: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那时候,前秦境内的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也有所缓和。

二、重难讲解
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
(1)西晋统治者大多出身于大地主和大贵族,他们在政治上昏庸腐朽,在生活上极为腐化,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

(2)晋惠帝时,发生了历时16年的“八王之乱”,耗尽了国力,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3)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

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三、学法指导
对于本课重点内容,可以采用歌谣的形式进行记忆:西晋建立司马炎,争夺帝位八王乱。

北方民族入中原,少数民族建政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