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合集下载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二、认识春节
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2、春节的来历。
3、观看春节视频。
4、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①长辈拜年?
④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的?
三、猜一猜
春节的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并说理由。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课题
我们的民风民俗




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重点
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难点
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
生:喜欢!
师:那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会在什么情况放假?
生:(各种回答)
师: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揭示课题)
③端午节:节日来历,习俗:挂菖蒲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等。
④中秋节:说说由来,吟诵借月抒怀的诗句,了解嫦娥奔月的故事。
⑤重阳节:节日来历,习俗:登高、插茱萸、品重阳糕。
五、辩一辩
这些习俗好吗?
1、很多人在年初五放爆竹迎财神。
2、清明节去扫墓,给先人扎了很多房子、元宝、衣物。

民风民俗教案

民风民俗教案

民风民俗教案民风民俗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风民俗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风民俗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感知欣赏民族风俗,乐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喜欢的民族风俗。

3、萌发幼儿对不同民族风俗的喜爱。

4、让幼儿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都是中国人。

5、培养幼儿热爱民族的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活动准备:民族风俗资料、《好大一个家》书本等。

活动过程:1、感知欣赏:(1)、幼儿选择观看幻灯片、图书。

(2)、幼儿交流看到不同民族的风俗。

2、讨论交流:(1)、你喜欢哪个少数民族?为什么?(2)、自由交流不同风俗的特点。

(3)、个别交流3、情感迁移:长大了你想到什么地方去看看?民风民俗教案2活动目标1、理解的情节和内容,了解中国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2、认读字、词“年,春节”。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难点:了解春节各种风俗的由来。

大多数孩子只知道过年的时候有新衣服穿,长辈们会给自己压岁钱,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活动准备自制小对联、年兽的挂图、汉字卡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寒假我们在家过年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这个呀?(出示小对联)幼:……师:这个就叫做“对联”,过年的时候我们除了在家门前贴这个对联,还会放鞭炮、烟花。

快!现在老师要讲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家门前贴对联,放鞭炮。

幼:……2、听故事:师:在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专门靠吃人填饱肚子,而且特别喜欢吃不听话的小朋友。

幼:哇!那怪兽长什么样子?(我们班的孩子特别喜欢听有关怪兽的故事)师:这只怪兽长得跟狮子很像(出示年兽的挂图),但是它比大象还要大,爪子也长得很长很长。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到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如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的民风民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深入理解民风民俗的特点和内涵。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整理所学内容。

3. 教室里需要有足够的数据投影设备,以便展示和分享学生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的节日民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分析节日民俗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

3. 引导学生思考节日民俗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价值。

七、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节日进行深入研究。

3. 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问、交流。

八、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的饮食文化,如八大菜系、地方特色小吃等。

2. 分析饮食文化的特点、形成原因和影响。

3. 引导学生了解饮食文化在民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和介绍各种饮食文化现象,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饮食文化进行研究。

3. 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问、交流。

十、教学内容:1. 介绍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陶瓷等。

2. 分析传统手工艺的历史背景、技艺特点和传承现状。

3.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保护和传承。

十、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和介绍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引发学生兴趣。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了解民风、民俗的一些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辨别,分析能力,学习动手制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育学生弘扬正气,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移风易俗,为树立新风尚而努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重点: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展开活动,渗透文化内涵。

难点:适度拓展,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一:导入传统节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想看一看吗(出示粽子、元宵、饺子、月饼……)你们认识它们吗老师还想考考你,这些好吃的东西和我们的节日有关,你知道是哪些节日吗引入传统节日。

2、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呢(学生说)二、了解四大传统节日。

活动二:认识春节1、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哪一个节日是我们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节日(课件展示春节的热闹场面、播放喜庆的音乐)2我们中国人民是以怎样的方式来欢庆春节的呢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学生踊跃发言)3老师刚才听到同学们过春节的方式可真不少,有开PARTY的、有放爆竹的、还有做家庭游戏的,可真开心,其实我也很喜欢过春节。

那你们知道春节的来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老师制作的春节网页面,这里有春节由来、春节习俗、春节活动、春节故事,你们快速浏览,等会儿把你的收获和同桌交流一下。

4全班交流:你知道春节的由来吗你还有哪些收获呢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展开交流,并适时拓展。

(1)贴春联你知道哪些春联背给大家听听。

老师这里有一幅春联,你会贴吗(学生了解贴春联的注意点)(2)贴“福”字“福字”倒贴的寓意。

(3)喝守岁酒,吃团圆饭。

你知道为什么要守岁吗(学生讲“年”的传说)你注意到除夕的团圆饭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吗(4)拜年你是怎样向长辈拜年的(当场演一演)对于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吉祥话。

我们的民风民俗初中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初中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的民风民俗,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民风民俗的意义。

2. 如何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自己的家乡民俗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

2. 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民俗素材,引发学生对民风民俗的兴趣。

二、讲解民风民俗(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我国的民风民俗,包括节日习俗、婚丧习俗、饮食习俗等。

2. 学生通过听讲,了解民风民俗的历史渊源和地域特点。

三、深入探讨民风民俗的意义(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风民俗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意义,如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深入探讨民风民俗的重要性。

四、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家乡出发,发现家乡的民俗特色,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学生通过讲述自己家乡的民俗故事,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写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我们的民风民俗”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学生现场写作,表达对民风民俗的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反思自己对民风民俗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对下次课程的期待。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民风民俗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第6课 我们的民风民俗

第6课  我们的民风民俗
(四)、美丽传说
端午节习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对屈原的崇敬之情。在其它节日背后,也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神秘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吗?其他同学可要仔细听哦!
1、谈话:春节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节日,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有很多,你们知道吗?〈点击课件:传统节日〉
2、连线,理一理,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3、把连好线的节日,大声地读一读,记一记。
4、要说明的是,前面几个节日都是按照农历的日子来纪念的,只有清明节是按照公历的日子来记录的。〈点击课件:清明节的阳历问题〉
(通过这一环节,既有效的检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的掌握情况,又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是的,〈点击课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诗句至今仍是中秋节人们引用最多的祝愿。
5、关于重阳节
有一首著名的诗,你们会背吗?〈点击课件: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在这首诗里蕴含着过节的习俗,你找到了吗?〈点击:登高、插茱萸〉
知道什么是茱萸吗?〈点击:出示茱萸图片〉
你们知道吗,重阳节又称老人节,〈点击:登山图片〉许多老人在这天登高锻炼,祝天下老人身体健康。
4、你知道过年的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它们都代表什么意思呢?(四人小组说一说)
5、原来,春节习俗背后还有各种缘由呢?
猜猜看这些春联是贴在什么地方的?〈点击课件:出示春联〉
人们还贴“福”字,怎么贴?倒贴有什么含义吗?(谐音福到了)
贴春联,贴福字的习俗沿用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习俗又结合了时代的气息。〈点击,观看录像〉
教学难点
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网站,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科领域:社会与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风民俗,感受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间文化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风民俗的意义和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民间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相关民间文化的资料和图片。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学生准备:1. 搜集有关民间文化的资料。

2. 准备介绍自己喜欢的民间文化项目的PPT或小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民间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民风民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感受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分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民风民俗的意义和价值,分享自己喜欢的民间文化项目。

4. 展示交流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民间文化。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调查一种民间文化,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民风民俗的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也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民俗活动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各类民俗活动的特点。

2. 活动设计: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民俗活动的起源和发展。

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的民俗活动经历,共同探讨民俗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认识到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活动设计: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地域特色。

民风民俗的实践教学教案(3篇)

民风民俗的实践教学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民风民俗。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风民俗。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民风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各地民风民俗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

2. 学生准备:分组,每组准备一个民风民俗的主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各地民风民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民俗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1. 教师讲解我国各地的民风民俗,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风民俗主题,如:春节、端午节等。

3.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所选主题的民风民俗。

三、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所选主题,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如:制作灯笼、包粽子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活动,教师点评。

2. 学生互评,总结活动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民风民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1. 教师讲解民风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如:春节的寓意、端午节的起源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民风民俗主题,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

三、实践活动1. 学生根据所选主题,设计一个实践活动,如:撰写一篇关于民风民俗的短文、制作一个民风民俗的手抄报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活动,教师点评。

2. 学生互评,总结活动中的收获。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风民俗,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走进民俗1. 导入:教师出示谜语,引导学生猜谜底,从而引出课题。

2. 学生分享课前搜集到的关于民俗的资料。

3. 教师讲解民俗的定义和特点。

4. 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

第二课时:节日的民俗1. 学生讲述自己了解到的节日民俗。

2. 教师总结我国的节日民俗,如春节、端午、中秋等。

3. 学生探讨节日民俗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课时:民俗的传承1. 学生分享家族中的民俗传统。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俗传承的重要性。

3. 学生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

第四课时:民俗活动设计1.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有特色的民俗活动。

2. 各组展示活动设计,大家共同评价、选择最佳方案。

3.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将活动方案付诸实践。

第五课时:我们的民俗活动1. 学生汇报各自设计的民俗活动准备情况。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民俗活动,体验民俗风情。

3. 学生总结活动收获,分享感受。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民俗文化。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 实践参与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民俗活动,感受民俗魅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民俗活动的情况。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4. 学生对民俗传承的思考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各地民俗风情图片。

2. 文字素材:关于民俗的文献资料、故事传说等。

3. 视频素材:有关民俗活动的视频资料。

4. 网络资源:民俗文化网站、论坛等。

教学建议:1. 课前让学生搜集关于民俗的资料,了解民俗文化。

2.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探讨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民风民俗的定义与特点2. 我国的民风民俗举例3. 民风民俗的价值与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民风民俗的价值与意义,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的民风民俗。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感受民风民俗的魅力。

3. 采用讨论交流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民风民俗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民风民俗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课程内容。

3. 案例分析:举例讲解我国的民风民俗,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民风民俗资料,讨论其价值与意义。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六、教学过程【课堂活动1:认识民风民俗】教师通过图片和短视频展示不同的民风民俗现象,如春节的习俗、端午节的龙舟赛、中秋节的赏月等。

学生分享对民风民俗的初步理解,讨论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意义。

【课堂活动2:探究民俗起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风民俗的起源,如为什么会有春节的压岁钱、端午节的粽子等。

学生分小组进行研究,尝试找出特定民俗的起源和演变历史。

【课堂活动3:体验民俗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简单的民俗活动,如包饺子、做灯笼等。

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民俗,增强对民俗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民风民俗》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包括节日习俗、婚丧习俗、饮食习俗等。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习俗产生好奇,需要教师进行解答。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知道节日习俗、婚丧习俗、饮食习俗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品德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

2.难点:理解民风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民风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2.准备课本、练习册等教学用具。

3.准备网络环境,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展示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包括节日习俗、婚丧习俗、饮食习俗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民风民俗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讨论结束后,各组向全班汇报。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中国的传统民风民俗的特点和内涵。

四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B)我们的民风民俗_苏教版

四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B)我们的民风民俗_苏教版

四年级下品德教学设计(B)我们的民风民俗_苏教版我们的民风民俗【教学目标】1、知道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了解春节习俗发展变化2、了解春节,体会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春节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知道我们中国每年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2、喜欢过年吗?为什么?(吃得好,穿的好,玩得好)3、是啊,老师也喜欢过年。

今天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去好好的认识一下春节,愿意跟着我的请举手(板书)4、学习目标: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是不一样的。

香港:平时香港是不允许放烟花爆竹的,但到了过新年的时候,香港会在美丽的维多利亚港湾举行一个盛大的烟火晚会。

泰国:泰国传统的新年也叫“泼水节”,印度:相抱大哭。

岁月易逝——人生短暂,用哭声来表示自己的感叹。

,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朝鲜: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

行花街:行过花街才过年是萦绕在广州人心间千年难易的情结,”过年逛花街是广州人独有的文化现象,是让广州人有别于其他中国人的重要特征。

过渡语:各地风俗各有特色咱们这个地方过春节的时候有什么风俗习惯呢。

四、大讨论,知道本地风俗。

1、请同学展开你记忆的翅膀回顾你家的春节都是怎样过的?有哪些风俗习惯?先动脑后动笔把想到的写下来,看谁想得多。

谁来说一说呢?(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放鞭炮、拜年、压岁钱、年夜饭、包饺子、扫尘、祭灶、卖鱼、卖鸡……)2、同学们刚才说了这么多春节的习俗〈点击课件:罗列出春节的习俗〉这些习俗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的。

3、你知道过年的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吗?它们都代表什么意思呢?(四人小组讨论一个组讨论一个)4、展示讨论结果a 你们和家里人一起贴过春联吗?贴在什么地方的?怎么贴的呢〈点击课件:出示春联〉b 人们还贴“福”字,怎么贴?倒贴有什么含义吗?(谐音福到了)c、在这些习俗里,一年一顿的年夜饭是中国人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

《我们的民风民俗》小学社会品德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认知:知道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我们有56个民族组成,我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情感:我们应该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与邻居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准备:
2、教唱歌曲:《大中国》。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
(出示56个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教师小结:对,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中住着56个民族,有着13亿的兄弟姐妹。

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建设我们祖国而做贡献。

2、谁来说一说我们是哪个民族?我们班级的大部分同学都是汉族的,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呢?谁能举例说一说呀。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别。

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居住在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不同的民风民俗。

(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风民族。

1、出示事例,了解风俗。

同学们,在我们的云南的一个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风俗,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曾去参加了这个活动,想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民风民俗》教案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张明珠[教材分析]《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

它共有四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

本课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中绚丽多彩的传统节日生活是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各种节日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所以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也定位在了解认识节日、习俗,体会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带来的乐趣。

其中“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中介绍的少数民族的各种风俗也都与种种节日联系在一起,因此把这块内容与第一块的“传统节日”重组整合在一起,安排在第一课时完成,第二块的内容“传统的文娱活动”活动性比较强,安排在第二课时。

在此谈谈第一课时的设想。

[学情分析]通过从二年级语文课的学习,以及学生十年左右的生活经历,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已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为此,在进行本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我们的民风民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课堂中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勤与思考、学习查找资料,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而对那些调查、归纳较强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通过本次活动,都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知道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4、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2、简略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感受我国丰富的民风民俗。

3、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网站。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录像:过年的热闹场面2、谈话:锣鼓声声,笑语阵阵,这让你想起了什么?过年时有哪些热闹的情景呢?二、体验活动、师生互动活动一:向外国小朋友介绍春节。

1、交流春节的来历: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过年就是春节,它是我们国家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你知道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吗?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来说说,教师引导补充。

2、准备活动: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春节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呢!前不久,老师在互联网上认识了一位外国的小朋友迈克,他就特别想知道我们中国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点击“春节”:过年前会准备些什么?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讲一讲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

)咱们选一个给他讲讲吧。

3、活动互动:四人小组中一人扮演迈克,向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询问,其他人作为中国小朋友给他做介绍。

介绍时可以加些动作演演,可以自己操作有关春节的动画进行介绍。

4、全班交流:老师扮迈克,各组派代表来给迈克介绍。

5、谈过年的方式:同学们的春节真是过得丰富多彩。

每一年我们都是这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过的。

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过年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也有了一些改变。

2003年2月南京市举行了一次市民论坛,在论坛上大家谈到了“春节想怎么过”的话题,大家的想法五花八门,(点击:“我要投票”,出示几种选择)。

6、选择:现在我们也来选择一个自己最希望的方式,请按下你选择的序号。

7、显示统计结果:老师宣布我们小朋友的选择结果:外出旅游()个,在家休息()个,抓紧时间学习补课()个,和亲人团聚()个。

8、猜测南京的调查结果:这是我们的想法,当时在南京的调查结果呢?有一种过年方式获得了全票通过。

猜一猜是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发表各自的意见)9、小结:我们中国人是一个注重亲情、崇尚团圆的民族,不管身处何方,背井离乡的游子们都会在春节回到亲人身边共渡佳节。

活动二:向外国小朋友介绍其他主要的节日。

1、交流:人称文明古国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下来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还有不少呢!你能说出我国其他一些主要的传统节日吗?(出示: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2、小结:这些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

3、准备活动: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

外国小朋友迈克可感兴趣了,急着要我一个一个地告诉他,那我们就从不同节日的时间、吃的、活动、传说或故事几方面来向他介绍吧。

为了让大家向迈克介绍时更清晰更详尽,老师把有关的主要内容都放在这个网站上,我们分成五组查看,然后每组选择一个节日准备向迈克介绍。

4、分组查看资料,师生一起商定每组介绍的节日。

5、分组练习介绍,选好代表。

6、每组派一名代表,随机点击网站有关内容,向全班交流。

Δ清明:小结:清明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一派欣欣向荣,真是踏青的好时节,同时也不能忘了我们的祖辈和那些流血牺牲的烈士们!Δ端午:小结: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

Δ中秋节:小结:中秋又称“团圆节”。

皓月当空,月光如水,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赏着明月,多温馨啊!Δ重阳节:小结:关于有首诗非常有名,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见自古中国人就注重亲情,节日就盼着团圆。

重阳节也是“老人节”。

同学们在这天要多为身边的老人做些事,送上一份诚挚的祝福,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Δ元宵:这碗中的一个个元宵,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7、小结:迈克听了介绍会有什么感想呢?老师也很有感想,无论是最隆重的春节,还是春节过后的元宵,还是春夏之际的清明、端午,还是处于秋季的中秋和重阳,每一个节日,世世代代的人们都是那么地注重家人团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崇尚团圆的民族啊!活动三:过一回少数民族的节日。

1、交流:我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不同的民族都有它们特有的节日与风俗,各地区少数民族的节日可有趣呢。

2、猜一猜:出示“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图片,猜猜是哪个民族?在庆祝什么节日?3、送礼物:有关这三个节日,老师有一份惊喜送给大家!我们还是分组一起来分享这份惊喜。

4、分组看有关这三个节日的三段录像。

5、准备活动:老师准备了一部分有关这三个节日的服饰、装饰品等东西,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节日的气氛吧。

6、分组穿戴好,一组一组上台,请其他组猜测:是什么民族,准备过什么节日?7、小结:少数民族的节日可真有趣呀!少数民族的节日还有许多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8、查找资料,学生交流。

9、小结: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绚丽之花。

活动四:小导游介绍我们苏州的民风民俗。

1、查找:通过活动我们了解祖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了解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那么做了一个苏州人,你了解我们苏州有哪些民风民俗吗?我们可以问问我们身边的老人,也可以直接上网查询一下。

现在我们就来查找吧!2、活动:现在请我们的小导游来介绍你一个苏州的民风民俗吧!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绽放着不同的文化之花。

课后继续去查阅资料吧,你们可以登陆网站“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苏州旅游网”,一定会让你们大开眼界的。

大家也可以在需要某些资料的时候,进入“google”“百度”等搜索网站,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好的材料,让你收获更多惊喜![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一、第一级界面:1、网站主界面左边列出了本课的五项主要内容:“传统节日”、“少数民族节日”、“苏州的民风民俗”、“我要投票”、“相关链接”的文字标志。

2、网站主界面右边是一张有关春节习俗的图片。

二、第二级界面:1、点击主界面右边的春节图片,可以看到一段热闹的“过春节”的录像。

2、点击“传统节日”,界面显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六个我国的主要传统节日的图片。

3、点击“少数民族节日”,界面显示“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大会”和“其他少数民族节日”等四大板块的图片。

4、点击“苏州的民风民俗”,界面显示“轧神仙”、“天贶节”、“吃雷斋素”等苏州的民风民俗图片及文字资料5、点击“我要投票”,界面显示一个选择题:春节时,我最希望:(1)外出旅游();(2)在家休息();(3)抓紧时间学习补课();(4)和亲人团聚()。

6、学生点击进行选择,网站系统及时统计,显示统计结果:外出旅游()个,在家休息()个,抓紧时间学习补课()个,和亲人团聚()个。

7、点击“相关链接”,界面显示“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苏州旅游网”、“google”四个小图标。

三、第三级界面1、分别点击“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界面分别显示各传统节日的各种习俗的图片或falss.2、分别点击“泼水节”、“火把节”、“那达慕大会”,界面分别显示三段庆祝活动的录像;点击“其他少数民族节日”,界面显示各种少数民族的节日图片。

3、分别点击“国家文化网”、“中国民俗网”、“苏州民俗网”、“google”四个小图标,界面会进入相关的网站,可以查询了解更多更具体的民风民俗。

四、说明1、鉴于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网站以生动活泼的录像、图片为主,辅以简洁的文字加以说明。

2、我们的民风民俗很多,范围很广,包括各类风俗的来历、传说等。

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我在网站中只截取了一部分,以发挥媒体为课堂服务的宗旨,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更多更广泛的内容让孩子在课后根据相关链接和搜索网站自主探索研究、搜集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反思]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本课教学用一段热热闹闹的过年的录像导入,通过创设的情境把学生带到过年欢乐的气氛中,使过年时的种种情景一个个重现在学生脑中,为畅谈第一个也是最盛大的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体验活动、师生互动接着,我设计了四次活动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

活动一:向外国小朋友介绍春节。

1、在为本课设计的网站三级界面中详细而简明地罗列了“春节”的各种民风民俗,让学生在自己课前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有了更全面更生动地了解,也让学生在“向外国小朋友介绍春节”的活动中有依据,介绍时更生动、更吸引人,课堂上更具实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