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xiugai)
小儿腹泻的名词解释
小儿腹泻的名词解释
小儿腹泻,俗称“拉肚子”或“拉稀”,是儿童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
以大便性状改变(稀便、水样便、黏液及脓血便)、大便次数(每日≥3 次)比平时增多为特点,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消化功能不够完善,肠黏膜的防御功能差,且因儿童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消化系统的负担较重,加之正常的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容易出现腹泻。
小儿腹泻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是造成小儿
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小儿腹泻的信息,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或查阅儿科医学书籍。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
儿科护理学小儿腹泻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有生理性腹泻、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感染性腹泻等。
腹泻病多见于婴幼儿,2岁以下小儿约占75%。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夏季(6、7、8月)及秋冬季(10、11、12月)有2个发病高峰。
根据病程小儿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程在2个月以上)根据病情可分为: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中型(轻、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腹泻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易感因素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少,且消化酶活性低,容易消化道功能紊乱。
2.小儿生长发育快需要营养物质相对多,消化道负担重。
3.胃肠道防御功能较差婴儿胃酸偏低,婴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胃肠道sIgA 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新生儿生后尚未建立正常肠道菌群,或因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sIgA、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道感染作用。
牛乳中虽含部分上述成分,但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而且人工喂养的食具极易被污染,所以说人工喂养小儿肠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小儿。
(二)病因引起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因有感染因素与非感染因素两类。
其中感染性约占85%以上,又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1.感染因素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有细菌、病毒与原虫等,肠道内感染以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最常见;肠道外感染如肺炎等疾病,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作用而导致腹泻。
2.非感染因素主要由饮食不当引起的食饵性腹泻、过敏性腹泻;乳糖酶、双糖酶缺乏或气候突然变化等因素所致腹泻。
二、临床表现(一)腹泻的临床表现1.胃肠道症状轻型腹泻患儿有食欲不振,偶有呕吐,大便每日数次或10余次,呈黄色或黄绿色,稀薄或带水,有酸臭味,可有奶瓣或混有少量黏液;中、重型腹泻患儿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出咖啡渣样液体,每日大便可达十余次至数十次,每次量较多,呈蛋花汤或水样,可有少量黏液。
小儿腹泻如何处理
小儿腹泻如何处理近年来,小儿腹泻的患病率日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在治疗期间,通过针对性干预方法全面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一、小儿腹泻的基本概述(一)小儿腹泻的基本概念在临床中,小儿腹泻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根据不同的病情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急性腹泻,二是迁延性腹泻,三是慢性腹泻。
小儿腹泻属于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腹泻疾病,患者大便性状改变,且排便次数明显增加。
同时小儿腹泻也属于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此,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做好小儿腹泻的防治工作,从而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二)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婴幼儿的身体发育不够成熟,分泌的消化酶比较少,且消化酶活性低,对部分食物耐受性比较差,但是为了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需要的营养物质比较多,婴幼儿的消化道负担较重,产生消化功能紊乱的风险性较大。
婴幼儿胃内酸度比较低,易出现肠道感染现象。
非感染因素、感染性因素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主要原因。
喂养不当、过早喂食大量淀粉对食物不耐受,从而导致小儿腹泻症状。
患者摄入食物过多导致消化道负担增加,也会引发腹泻症状。
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都会导致感染现象,轮状病毒是导致腹泻的常见病原,危害较大。
二、小儿腹泻的临床症状(一)小儿腹泻的消化道症状在发病后,患者的大便量增加,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呈现出水样便、糊状便及黏液脓血便等。
如果患者的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不成形就是腹泻。
与此同时,患者伴随有恶心呕吐症状,甚至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及腹痛等。
(二)小儿腹泻的全身症状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发热症状,体温范围在38~40℃,同时患者存在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惊厥等症状,在病情加重后出现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及肝肾功能失调现象。
(三)小儿腹泻的水电解质紊乱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出现脱水现象及代谢性酸中毒症状,甚至出现低钾血症。
在出现脱水现象后,患者严重呕吐、食欲降低、呼吸加快、失水增加。
《小儿腹泻》
整理课件
6、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多发生在冬季和早春。 ➢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故可产生肠系膜淋巴
便腹泻患儿): ✓多不需抗生素治疗(约70%) ✓新生儿、小婴儿、营养不良儿、免疫缺陷
患儿、病情严重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
整理课件
➢ 细菌性肠炎:特别是侵袭性肠炎,应早期应用抗生 素
✓ 大肠杆菌:头孢菌素、庆大霉素 、呋喃唑酮等 ✓ 金葡菌:停用原抗生素,做细菌敏感试验。 ✓ 空肠弯曲菌:首选红霉素。 ✓ 鼠伤寒沙门菌:可用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 ✓ 真菌:制霉菌素
水样整理泻课件
整理课件
临床表现
(一)急性腹泻: 1、轻型腹泻 :常由饮食因素和肠道外感染所致。
➢ 消化道症状:腹泻次数增多,每天10次以内,稀 便或水样便,黄色或黄绿色,味酸。呕吐少见,腹 痛轻微。便检有大量脂肪球。
➢ 全身中毒症状:无。 ➢ 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无或轻。
整理课件
2、重型腹泻:消化道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 +脱水
物) ➢过敏性腹泻:对牛奶或大豆过敏 ➢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缺陷,主要是乳糖
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整理课件
2.气候因素: ➢冷-肠蠕动增强 ➢热-消化液、胃酸分泌减少,或口渴饮奶过
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3.症状性腹泻( 肠道外感染)
整理课件
发病机制
1.“渗透性 ”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 有渗透活性的物质。
小儿腹泻怎么办?这6种治疗方法来试试
小儿腹泻怎么办?这 6种治疗方法来试试小儿腹泻在儿科属于常见病,较多小儿在夏季和秋季发生腹泻,造成小儿腹泻的原因有很多,以感染病原菌较为常见,一般半岁到2岁的小儿发生率较高。
小儿腹泻的主要特征是排便次数增加以及大便性状改变,如稀便、黏液便、脓血便等,一些患儿会伴随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患儿甚至发生水、电解质、酸平衡紊乱等情况,此时患儿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需要及时处理。
在治疗小儿腹泻之前需要了解腹泻的原因,小儿腹泻一般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感染性腹泻还包含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主要是胃肠道中进入了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常见细菌和病毒感染,以病毒性感染更加多见。
如果患儿出现细菌性肠炎的症状,例如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状态等,粪便中有黏液或脓血,大便腥臭味重等,需要对感染的途径进行确定,从而针对病原菌对症治疗。
一般的感染性腹泻患儿可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在具体使用药物之前,需要对患儿开展一次粪便常规检查和微生物学检查,对粪便中的病原菌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从而针对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患儿的家长必须根据儿科医生以及专业药师的指导,遵医嘱服用药物。
肠道外感染更多发生在月份较小的婴儿上,小儿的消化功能出现问题,也会导致腹泻的症状发生,造成症状性腹泻疾病。
肠道外感染以及肺炎疾病之后容易发生大便次数增加,稀糊样粪便,含有少许黏液,无大量水分和脓血,腹泻症状不严重,会伴随原发病好转,腹泻症状也会好转至消失。
有一些患儿由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发生慢性腹泻,腹泻通常迁延不愈。
非感染性腹泻发生原因主要包含喂养不当、过敏性腹泻、糖原性腹泻、气候因素等。
喂养不当属于非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当小儿的喂养时间不定或不恰当或者主食是淀粉类食物或者食物中含有的脂质过多或断奶后突然改变饮食种类等,都会造成小儿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即常见的消化不良。
该种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否则就容易导致肠道感染加重疾病。
儿科-小儿腹泻
七、预防
1.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2.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集体儿童机构应注意消毒 隔离 3. 食欲不振和发热初期减少奶或其他食品摄入量 4. 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 5. 积极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 6.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7. 轮状病毒肠炎口服疫苗的接种
复习思考题
• 简述小儿腹泻病的病因。
3)真菌性肠炎 ①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2岁以下婴儿多见 ②常并发于其他感染,或肠道菌群失调时 ③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 ④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 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细块(菌落) ⑤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
迁延性及慢性腹泻
病因复杂,感染、营养物质过剩、酶 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 均可引起。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 不当迁延不愈最为常见。人工喂养、营养 不良小儿患病率高。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定义: 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 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儿科常见病。
一、概述
•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消化道综合征 •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 半数。 •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 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重
肠道内感染多见 急 较重 多>10次/天 明显 明显 明显
急性腹泻
重型腹泻的表现 1)胃肠道症状 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 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 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数患儿 也可有少量血便。 2)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①脱水 ②代谢性酸中毒 ③低钾血症 ④低钙和低镁血症
补液方案
• 方案一(适用于无脱水者) ORS液服用量 每次腹泻后 应提供 ORS液 ORS液的量(ml) 的量(ml) 50-100 500 100-200 1000 能喝多少给多少 2000
小儿腹泻试题及答案
小儿腹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病毒B. 细菌C. 寄生虫D. 真菌2. 腹泻的定义是:A. 每日大便次数超过3次B. 每日大便次数超过5次C. 每日大便次数超过7次D. 每日大便次数超过10次3. 小儿腹泻时,以下哪项措施是不正确的?A. 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B. 避免进食,以减轻肠胃负担C. 适当给予易消化食物D. 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就医二、判断题1. 小儿腹泻时,家长应给予孩子大量饮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2. 腹泻期间,孩子应避免进食任何食物,以减轻肠胃负担。
()3. 小儿腹泻时,如果出现高热、呕吐、脱水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三、简答题1. 简述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
2. 描述小儿腹泻时家长应如何进行家庭护理。
四、案例分析题某3岁儿童,因腹泻就诊。
家长反映孩子腹泻已经持续2天,每日大便次数多达10次,大便呈水样,伴有轻微腹痛。
请问:1. 根据家长描述,该儿童可能患有哪种类型的腹泻?2. 针对该情况,医生应如何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二、判断题1. ×(小儿腹泻时,家长应给予孩子适量的水分,但不是大量饮水。
)2. ×(腹泻期间,孩子应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应完全禁食。
)3. √三、简答题1. 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寄生虫感染(如贾第虫)、食物不洁、过敏反应等。
2. 小儿腹泻时家长的家庭护理措施包括: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煮熟的蔬菜等;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
四、案例分析题1. 根据家长描述,该儿童可能患有病毒性腹泻,因为症状符合病毒性腹泻的典型表现,如大便次数多、水样便等。
2. 医生应进行初步诊断,包括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和病原体检测。
治疗上,应给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能需要使用口服补液盐;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同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第三章 病例分析——小儿腹泻
第三章病例分析——小儿腹泻概述(一)概念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
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1.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①病毒感染:轮状病毒等。
②细菌感染:致腹泻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等。
③真菌感染④寄生虫感染2)肠道外感染3)抗生素相关性腹泻2.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2)气候因素(三)临床表现1.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1)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多由肠道内感染引起。
常急性起病,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①胃肠道症状:包括食欲低下,常有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色液体;腹泻频繁,大便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多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样便,含有少量粘液,少数患儿也可有少量血便。
②水、钠平衡紊乱等渗性脱水临床表现与分度脱水失水量精神眼口尿量皮肤粘眼窝前卤四休克征程度%(ml/kg)泪渴膜肢轻度5%(50)稍差略烦躁有轻稍减少稍干燥略干稍凹陷稍下陷温无中度5%-10%(50-100)萎靡烦躁少明显减少干燥,苍白,弹性差干燥凹陷下陷稍凉不明显重度>10%(100-200)淡漠昏迷无烦渴极少无干燥,花纹,弹性极差极干明显凹陷显现下陷厥冷有,脉细,血压下降等渗性脱水:血清钠130~150mmol/L;低渗性脱水:血清钠<130mmol/L;高渗性脱水:血清钠>150mmol/L。
③钾平衡紊乱正常血清钾:3.5~5.5mmol/L,<3.5mmol/L为低钾血症。
④低钙、低镁血症⑤代谢性酸中毒: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口唇樱红,呼吸深大,呼出气体有丙酮味等症状,但小婴儿症状可不典型。
小儿腹泻
眼泪 粘膜 尿量 毛细血管再充盈 脱水的估计值 ( ml/kg )
±2秒
>3秒
≥100
30 - 50
60 - 90
临床表现
• 脱水的临床症状,主要反应细胞外液容量的缺乏
程度。因而也反应到血浆容量、间质液、跨细 胞区间液的 变化情况。 • 轻度脱水仅有口渴,偶有行为改变。 • 中度到重度脱水,因脑脊液不足而出现前囟凹 陷,跨细胞区间液的不足而出现粘膜干燥,间 质液减少出现皮肤皱缩症状,玻璃体液减少而 出现眼窝凹陷。脱水纠正后眼窝凹陷常常最先 得以改善。皮肤皱缩症状常得不到客观评价, 在重度营养不良和未成 熟儿易过高估计脱水程 度。
☆人工喂养儿易患肠道感染。
㈡感染因素
• ⒈病毒感染 占 80 % 主要为轮状病毒 (rota-virus),其次为肠道病毒等。 • ⒉细菌感染 ⑴致腹泻大肠杆菌 菌株分五组 ①致病性②产毒性③侵袭性④出血性 ⑤粘附-集聚性 ⑵空肠弯曲菌⑶耶尔森菌⑷其他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 ⒊真菌⒋寄生虫
㈡迁延性腹泻(2周-2月)
慢性腹泻(>2月)
• 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迁延不愈最常见。其次 为营养不良儿、人工喂养儿。 •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选用有效辅助检查。 • 辅助检查:①粪便常规、酸度、还原酶和培养。 : ②十二指肠液检查:p H 值、各种蛋白 酶及酯酶、胆盐,了解蛋白质和脂肪消化吸收状 况,检测寄生虫卵及细菌培养。 ③小肠粘膜活检是了解慢性腹泻的最 可靠方法;X线、纤维结肠镜等。
液体疗法
Fluid Therapy
病史:
患儿一岁,腹泻一天约 12 - 15 次、量多, 蛋花水样便,伴呕吐,现在无尿、嗜睡。查体: 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有紫色花纹斑, 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脉搏细数,四肢末梢发绀, 肌张力差。 R R 60 / min,H R 180 / min,肠鸣 音弱且腹胀。血清钠 135 m m ol/ L,血钾 2.7 m m ol/L。 • 诊断 • 治疗
(2024年)小儿腹泻PPT课件
通过实际病例的分析,加深了对小儿腹泻诊 疗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2024/3/26
27
对未来的展望
2024/3/26
深入研究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揭示更多关于小儿腹泻发病机制 的信息,为治疗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开发新型治疗药物
针对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提高患 儿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减轻紧张情绪
家长应保持冷静,不要过度紧张,以免加重患儿 的紧张情绪。
提供舒适环境
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 激,有助于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
2024/3/26
21
06
小儿腹泻的并发症与预防
2024/3/26
22
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01
02
03
04
轻度脱水
表现为口渴、尿少、眼窝凹陷 等症状。
19
皮肤护理
1 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及时更换尿布,用温水清洗臀部及会阴部,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
涂抹护臀霜 在臀部及会阴部涂抹适量的护臀霜,以预防尿布 疹的发生。
3
避免使用刺激性物品 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沐浴露等刺激性物品清洗患 儿皮肤。
2024/3/26
20
心理护理
安抚患儿情绪
患儿因腹泻、腹痛等不适,容易出现烦躁、哭闹 等情绪反应,家长应给予安抚和关爱。
05
小儿腹泻的护理
2024/3/26
18
饮食护理
2024/3/26
调整饮食
根据患儿年龄和病情,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 富的食物为主,如稀粥、面条、蔬菜等。
控制食量
适量减少患儿的食量,以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招聘考试题目简述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招聘考试题目:简述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小儿腹泻是指婴幼儿出现的一种急性肠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性状稀薄、含水量多,常常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口服口服补液盐或者其他电解质溶液,以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2. 饮食调整:在腹泻期间,应该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而应该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
3. 抗菌治疗:如果腹泻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4. 对症治疗:对于严重的腹泻,可以采用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5. 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腹泻的次数、性状、伴随症状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饮食调整、抗菌治疗、对症治疗和观察病情变化。
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小儿腹泻的治疗(新)幻灯片
秋季腹泻经验方:
复方苯乙哌啶片 次 苍 片 叶 酸 片 鞣酸蛋白片 乳酸菌素片 多 酶 片
假设患儿10个月,体重9kg
8片 0.3×12片 5mg×12片 0.3×12片 0.4×12片 12片 一日三次 口服
以上药物混均分12包, 一次1包
消旋卡多曲颗粒
蒙脱石散
10mg
1/2或2/3包
一,或称腹泻病, 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 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 合症。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 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 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 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且婴儿食物以液体为主,进 入量较多,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 A、婴儿胃酸偏低,胃排空较快,对进入胃内的细菌杀灭能 力较弱; B、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肠道分泌型 IgA(SIgA)均较低; 4、肠道菌群失调 5、人工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体液因子、巨噬细 胞和粒细胞、溶菌酶、溶酶体,有很强的抗肠 道感染作用。家畜乳中虽有上述成份,但在加 热过程中被破坏;
2.诺沃克病毒性肠炎:
发病季节:9月至次年4月
易感人群:多发生在1—10岁,多见于年长儿。
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或人~人之间传播
临床症状:潜伏期1--2天,起病急慢不一,可有发热和呼吸道症 状,表现为轻重不等的腹泻和呕吐,伴有腹痛,大便量中等,为 稀便和水样便。病情重者体温较高,伴有乏力、头痛及肌肉痛等 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1—3天。
双糖酶活性下降 双糖吸收减少
载体减少
简述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简述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护理:腹泻患儿的饮食要适当减量,吃辅食的宝宝要以吃
面汤、米汤、米粉为主。
可以把面炒微黄,把炒面、细姜丝做成面汤,再把姜丝挑出后喂宝宝,炒后的面易消化,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补肚子”(注意,患湿热泻的宝宝不可加姜丝)。
还可以煮苹果水喝,蒸苹果吃也有止泻作用。
要忌吃高蛋白、高脂肪、多糖的食品,如鸡蛋、鱼、肉类、油炸及油腻食品、奶油、含糖量高的饮料、点心等,还有蔬菜,因为蔬菜中的粗纤维可加重腹泻。
母乳喂养的宝宝要减少奶量,妈妈不可吃辛辣、油腻食品。
人工喂养的宝宝可把奶粉换成适用宝宝腹泻期的不添加乳糖的豆奶粉。
2、注意保暖: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腹部,避免受凉,而患有腹泻
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可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着,亦可用大口罩、护肚兜等围住婴儿脐部。
3、臀部护理: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
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父母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
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
对于病孩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或传染给其他人。
4、注意休息:病情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可使病情缓解。
5、液体补充:脱水较重时,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小儿腹泻名词解释
小儿腹泻名词解释
小儿腹泻指的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是由于消化系统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日常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或粪便性状改变,伴有腹泻、发热、腹痛、腹胀等症状。
1. 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性状改变,通常为水样、软稀状或拉丝状。
2. 小儿腹泻:指婴幼儿的腹泻,多发生在12个月以内的儿童。
3. 日常排便:指每天至少有一次正常的排便行为。
4. 细菌性腹泻:指由于细菌的感染引起的腹泻,如大肠杆菌、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
5. 病毒性腹泻:指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如腮腺炎病毒、嗜血病毒、轮状病毒等。
6. 寄生虫性腹泻:指由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腹泻,如鞭虫、蛔虫、毛虫等。
7. 其他原因:指由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营养不良、肠炎、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而引起的腹泻。
8. 伴随症状:指腹泻伴有发热、腹痛、腹胀、脱水、乏力、皮肤斑丘等其他症状。
9. 预防:小儿腹泻这种消化道疾病,可以采取遵守卫生措施,加强室内通风,保证婴幼儿吃饭清洁,定期检查,避免食用污染食物等预防措施。
10. 治疗:小儿腹泻病情轻重不同,治疗手段也不同,一般采取应用抗生素,补充营养,控制发热,消除病毒,预防传播,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方式治疗。
小儿腹泻(医学必看 试题带详细解析答案)
小儿腹泻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A.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B.婴儿胃呈水平位C.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D.婴儿肠道相对较长E.婴儿肠道固定性较差正确答案:C2.婴儿体内含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A.细胞外液B.血浆C.间质液D.细胞内液E.脑脊液正确答案:C3.引起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是A.产毒性大肠杆菌B.侵袭性大肠杆菌C.空肠弯曲菌D.金葡菌E.白色念珠菌正确答案:A4.不造成肠粘膜损伤的腹泻致病菌是A.空肠弯曲菌B.耶尔森菌C.金葡菌D.产毒性大肠杆菌E.侵袭性大肠杆菌正确答案:D5.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A.腺病毒B.诺沃克病毒C.轮状病毒D.埃可病毒E.柯萨奇病毒正确答案:C6.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哪项是不正确的A.失水量为体重的5%~10%B.皮肤弹性较差C.眼窝、前囟明显凹陷D.四肢厥冷E.尿量明显减少正确答案:D7.重度脱水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口腔粘膜极干燥B.四肢厥冷C.失水量为50~100ml/kgD.尿量极少或无尿E.眼窝和前囟深陷正确答案:C8.除哪一项外,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A.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重点为低钠血症B.多见于营养不良伴腹泻的病儿C.易高热,烦渴D.易脱水,休克E.易嗜睡,昏迷正确答案:C9.除哪一项外,均为高渗性脱水的特点A.高热、出汗多而饮水不足B.烦燥不安、肌张力高、惊厥C.细胞内,外液均减少D.无明显口渴E.可出现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正确答案:D10.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A.发热、呕吐B.每日大便超过10次C.有水、电解质紊乱D.大便含粘液、腥臭E.镜检有大量脂肪滴正确答案:C11.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眼眶前囟深凹B.皮肤弹性极差C.哭无泪,尿量极少D.精神极度萎靡E.外周循环衰竭正确答案:E12.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B.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C.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D.四肢厥冷,血压下降E.皮肤干燥,弹性极差正确答案:D13.小儿腹泻轻度酸中毒时,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是A.呕吐、腹泻次数B.脱水程度C.酸中毒症状D.呼吸症状E.血气分析正确答案:E14.哪一项提示低血钾A.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B.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力低下C.心音亢进,心率减慢D.呼吸深大E.肠鸣音亢进正确答案:B15.婴儿腹泻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内容,哪项除外A.调整和适当限制饮食B.纠正水、电解质紊乱C.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D.控制肠道内外感染E.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正确答案:E16.婴儿腹泻的饮食治疗,下述哪项不正确A.腹泻严重者应禁食B.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暂停辅食C.双糖酶显著缺乏者慎用糖类食品D.病毒性肠炎应暂停乳类,改为豆制代乳品E.人工喂养者,可给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的牛奶,或脱脂奶正确答案:A17.高渗性脱水补液应选择A.等张含钠溶液B.5%葡萄糖C.1/2张含钠液D.1/3张含钠液E.2/3张含钠液正确答案:D18.不能测血钠时补液种类应选择A.等张含钠液B.2/3张含钠液C.1/2张含钠液D.1/3张含钠液E.1/4张含钠液正确答案:C19.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第一天静脉补液总量为(ml/kg)A.60~90B.90~120C.120~150D.150~180E.180~210正确答案:D20.小儿腹泻第一天补液方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低渗性脱水用4∶3∶2溶液B.高渗性脱水用3∶2∶1溶液C.等渗性脱水用2∶3∶1溶液D.脱水性质不明用2∶3∶1溶液E.同时见尿补钾4~6天正确答案:B21.2∶3∶1含钠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0.9%氯化钠2份B.5%葡萄糖3份C.1.4%碳酸氢钠1份D.或1.87%乳酸钠1份E.1.2%氯化钾1份正确答案:E22.小儿腹泻应用2∶1等张含钠液的适应证是A.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B.中度脱水无循环衰竭者C.补充继续损失量D.补充生理需要量E.高渗性脱水正确答案:A23.小儿腹泻脱水无明显循环障碍时,前8~12小时最合适的补液速度〔ml/(kg.h)〕是A.2~4B.5~7C.8~10D.11~13E.14~16正确答案:C24.小儿腹泻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轻症不需要另给碱性溶液B.碳酸氢钠为首选药物C.碱性溶液需要量可按公式计算D.先给总需要量的1/2E.1/4%碳酸氢钠5ml/(kg.次)正确答案:E25.小儿腹泻每日补钾量正确的是(mmol/kg)A.一般按3~4mmol/kgB.缺钾明显者按6~8mmol/kgC.轻者按1~2mmol/kgD.重者按500mg/kgE.极少数病例可按600mg/kg正确答案:A26.小儿腹泻中重度脱水伴低血钾时应A.立即快速给予补钾B.纠正脱水不必补钾C.纠正脱水同时以0.5%浓度缓慢补钾D.口服氯化钾E.纠正酸中毒同时缓慢补钾正确答案:E27.小儿腹泻时低钾症状见于血钾(mmol/L)低于A.2B.2.5C.3D.3.5E.4正确答案:D28.小儿腹泻重度低渗性脱水第一天补液,下列哪项最适合A.2∶1含钠液B.2∶3∶1含钠液C.3∶2∶1含钠液D.4∶3∶2含钠液E.2∶6∶1含钠液正确答案:A29.女婴,10个月。
小儿腹泻病首次病程记录
首次病程记录
(一)病例特点:
1.患儿,男,5个月,急性起病;
2.发热、腹泻4天,体温不详,大便呈黄色稀便,每天10余次,内
含奶瓣,无脓团及血丝等。
不伴有呕吐。
精神、食奶均欠佳,尿量减少。
3.查体:T ,p 140次/分 , R 38次/分。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
身皮肤、粘膜弹性稍差,口唇干燥,双眼窝无凹陷,咽无充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有力,腹软,肠鸣音活跃。
其余(—)。
4.辅助检查:血常规:HB ,WBC ,N ,L PLT 。
便常规:(二)诊断:
根据以上特点,初步诊断为:小儿腹泻病伴轻度脱水
(三)鉴别诊断:
1.细菌性痢疾:常有不洁饮食史,有呕吐、腹痛、发热,伴里急后重感,大便呈粘胨血样,中毒型有休克表现。
2.急性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和高热,大便呈“赤豆汤”样,具腥臭味,重者常出现休克。
3.霍乱和副霍乱:常有食用小海产品史,无痛性腹泻,腹泻后喷射性呕吐,大便呈米泔水样,常有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四)诊疗计划:
1.纠正脱水,继续进食。
2.控制感染。
3.口服胃肠粘膜保护剂及微生态制剂。
4.对症治疗。
医生签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
Norwalk virus
22
感染因素- 肠道内
细菌感染: 致腹泻大肠杆菌:可分为5大组: 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othogenic E. coli,EPEC):侵入肠道后,粘附在肠粘膜上 皮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肠粘膜微绒毛破坏, 皱襞萎缩变平,粘膜充血、水肿而致腹泻,可 累及全肠道。
激活
鸟苷酸 环化酶 CGMP 肠液分泌
小 肠 液 总 量 增 加
腹 泻
38
侵袭性肠炎
各种侵袭性细菌:
直接侵袭 小肠 结肠
肠壁
粘膜充血、水 肿、渗出、溃 疡、出血
渗出性腹泻
肠道外感染 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病原体 毒素,发热
肠道内感染
消化功能紊乱
腹泻
40
非感染性腹泻
食物质、量不当 消化功能障碍
感染因素-菌群紊乱
• 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 )
一些抗生素可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乳糖酶水平;
肠道外感染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 群紊乱, 常见金葡菌肠炎、伪膜性肠炎、真菌性肠炎。
非感染因素
感染因素-肠道内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 儿亚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 曲菌空肠亚种(简称空肠弯曲菌)所引起。 致病菌直接侵入空肠、回肠和结肠粘膜,引 起炎症性、侵袭性腹泻,某些菌株亦能产生肠 毒素。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28of Campylobacter jejuni
易感因素
2 机体防御功能差:
胃酸偏低,胃排空快; 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 IgA较低; 婴儿期非特异性肠道免疫功能(包括黏液、胃酸、胆盐、 消化酶、胃肠蠕动及肠道菌群等),和特异性肠道免疫
( IgG,IgM,SIgA)未发育成熟,对感染的发生是肠道
黏膜防御能力低。同时,肠黏膜免疫口服耐受机制也不完 善。
人工喂养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5 10 Days 15 20 25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5 10 15 Days 20 25
According to Harmsen et al., 2000
病 因Etiology
1.感染性:多见,如病毒、细菌、真菌、寄生 虫等感染; 肠道内感染 肠道外感染
眼泪 尿量
稍凹
有泪 稍少
明显凹陷
泪少 明显减少
深度凹陷
无泪 极少或无
末梢循环
正常
四肢稍凉
四肢厥冷、脉弱、休克
眼窝凹陷、眼裂不能闭合:
口唇干燥、皲裂
皮肤弹性下降:
脱水性质
根据脱水后体内渗透压的不同,脱水被分为三种:
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血Na在130~150 mmol/L之间,主 要是细胞外液丢失;
n=95 胃肠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
n=126 5.1 %
24.2 %
n=257 15.7 %
37.0 %
2.9 %
25.6 %
<0.001
<0.05
(Howie et al 1990)
易肠道菌群失调
母乳喂养
100 % of total faecal micro-organisms 90 80 % of total faecal micro-organisms 100 90 80 双歧杆菌 大肠杆菌 类杆菌
食物积滞在上消化道,胃酸度下降
肠道下部细菌上移并繁殖 食物分解发酵、腐败 有机酸 胺类
内源性感染
肝解毒功能不全 毒素进入血循环
肠蠕动增强 腹泻、脱水、电介质紊乱、酸中毒 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临床分期: 病程: 2周以内—急性腹泻 (acute diarrhea ) 2周~2月—迁延性腹泻(persistentdiarrhea) 2个月以上—慢性腹泻 (chronic diarrhea )
感染因素-肠道内
耶尔森菌(Yersinia):除侵袭小肠、结肠壁细胞外, 并产生肠毒素,引起侵袭性和分泌性腹泻。 其他: 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变形杆菌(Proteus) 绿脓杆菌(Pseudomons aeruginosa) 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 aureus)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等。
低渗性脱水 Hypotonic Dehydration :失Na+>失水,血Na+ <130 mmol/L;细胞外液量减少和细胞内水肿。临床特点为脱水较其他两 型严重,较早发生休克,神经系统症状明显。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失Na+<失水,血Na +>150mmol/L,主要是细胞内液丢失,失水量相同时,脱水较其他 两型轻。临床特点为口渴,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循环障碍不明显。
5岁以下儿童死于轮状病毒感染者(‰)
0.0-0.1 0.2-0.5 0.6-0.9 1.0-1.9 2.0-3.4
美国每年轮状病毒感染状况
危险率
<1:100,000 1:72 1:7 1:1
事件
20~40 例死亡
55~60,000 例住院
500,000 门诊患者 3-3.5 百万次感染发生
经济消耗
真菌
31
Cyst Giardia lamblia
32
感染因素-肠道外
肠道外感染: 有时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如患中 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皮肤 感染或急性传染病时,可由于发热、感染源释 放的毒素、抗生素治疗、直肠局部激惹(膀胱 感染)作用而并发腹泻。
有时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可同时感染肠道。
感染因素-肠道内
④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EHEC):粘附于结肠产生与志贺杆菌相似的肠 毒素,引起肠粘膜坏死和肠液分泌,致出血性 肠炎。 ⑤粘附-集聚性大肠杆菌(enteroadherent aggregative E. coli, EAEC):致病菌以集 聚方式粘附于下段小肠和结肠粘膜致病,不产 生肠毒素,不引起组织损伤。
星状病毒 杯状病毒
From Kapikian AZ, Chanock RM. Rotaviruses. In: Fields Virology 3rd ed. Philadelphia, PA: LippincottRaven; 1996:1659.
感染因素-肠道内
病毒感染(80%婴幼儿腹泻)
轮状病毒(rotavirus). 肠道病毒(包括Coxaki V.,ECHO V.及 Adenovirus ). 诺沃克病毒(Norwalk virus). 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星状(Astrovirus)和杯状病毒(Calicivirus).
病毒性肠炎
病毒侵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并复制 粘膜受累,绒毛破坏 双糖酶活性下降 载体减少
消化吸收面积减少
双糖吸收减少
葡萄糖钠与载体结合 耦联转运吸收障碍
糖脂肪吸收减少
乳酸增多
渗透压增加
水样腹泻
细菌性肠炎 肠毒素作用
ATP
不耐热 (LT)激活腺苷酸 环化酶水、钠、氯 CAMP 向肠腔转移
GTP
耐热 (ST)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rrhea)
郑大三附院儿科教研室 吉 玲
概
述
病
因
发 病 机 制
临 床 表 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
疗
概
述
又称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 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 综合征。 6月-2岁发病率高, <1岁者约占50%。 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以及水、电解质紊乱。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 主要原因。
腹泻 疟疾 麻疹
艾滋病
围产期疾患
23% 4% 5%
其它
10%
Sources: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3, WHO,Geneva.
分 类
按病因分: 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非感染性:饮食性、气候性、其他因素。 按病程分: 急性:<2周 迁延性:2周至2个月 慢性:>2个月 按病情分:
0~3岁儿童急性腹泻发病情况
5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次/人/年
0~
0.5~
1~
2~
3~
4
2002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
25%
18%
急性呼吸道感染
15%
轻度 失水量 神志精神 <50ml/kg 精神稍差 略烦躁 中度 50~100ml/kg 重度 100~120ml/kg
(占体重) < 5%
5%~10%
萎靡 烦躁
>10%
极萎靡 淡漠、昏睡昏迷
皮肤
粘膜
皮肤略干
弹性稍差 唇粘膜略干
皮肤干燥苍白
弹性较差 唇干燥
皮肤发灰、发花
干燥、弹性极差 唇极干
前囟眼窝
Escherichia c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