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课程生成

合集下载

幼儿园课程-第五章-1-2节-常见幼儿园课程类型的设计精品课件

幼儿园课程-第五章-1-2节-常见幼儿园课程类型的设计精品课件

补:综合主题课程分类
以时间为单元的主 题活动。 eg:节日、年龄 、 四季
以知识为单元的主 题活动。 eg:动物、植物
以技能为单元的主题活动。 eg:我真能干
补: 活动设计流程
1.列出单元的名称,选择这一单元主题的理由以及 需要的时间;
2.确定单元活动总目标; 3.拟定单元活动纲要; 4.逐一设计每个活动; 每个活动的设计框架仍然是:活动的名称、目标、
的组织结构,包括教学、游戏、日常生活、和其他 活动等。
C、主题在多个层面实现了幼儿园课程的综合 ,包括:幼儿发展层面,学科领域层面以及各类教 育资源的综合。
补:主题来源
• 源于幼儿和社会及自然两方面 • 幼儿方面主要是兴趣、需要、动机、水平
和经验等 • 社会及自然方面主要是发展目标和当时、
当地社会文化、科技发展水平,自然环境 、天气等 • 主题目标分为:身体健康、人格发展、认 知发展
a、内核所蕴涵的内容应该是多维的,具有可置换性,在不 同的情境下,不同主体前内核中的有些部分是可更换的。
b、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经验变化、兴趣需要、反馈信息等对 主体活动的扩展链进行延长、增减或替换。
4、活动形式多样,使幼儿学习具有建构性 实践活动包括教学、游戏、生活及其他形式,比如 实践活动,并鼓励幼儿通过个别或小组探索、游戏等 方式进行学习。
是在一定的时间里,围绕某一个主题所组织的教育教学活 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主题 ”有机地连接起来,让幼儿通过该主题的学习,获得与该中心 相关的比较完整的经验。
2、主题活动的理解 a、知识观是事物本位。 b、持续阶段是灵活的、弹性的。 c、终级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
二、主题活动的特点、优势及局限
二、主题活动的特点、优势及局限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五章 课程

山香版  教育学  第五章  课程

山香版教育学第五章课程(总12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内涵词源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年间,唐朝孔颖为《诗经》做注。

宋朝朱熹:“紧着课程,宽着期限”——我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课程概念。

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诞生,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活动分析法”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意为“跑道”(Race— Course)。

课程,是学校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的意义(有印象就好)1.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二.课程类型课程类型(匹配选择)固有属性——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组织方式——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学习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管理主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课程任务——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表现形式——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按固有属性)1.学科课程——知识又称“分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作为学科的课程类型。

他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是学科课程。

2.分科课程——经验也称“经验课程”。

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组织方式)1.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科目课程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美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的安排他们的教学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2.综合课程:是指打破畅通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或者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幼儿园生成课程教案

幼儿园生成课程教案

幼儿园生成课程教案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儿园教育也逐渐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幼儿的个性、创造力和综合能力。

生成课程教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师备课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生成课程教案的概念和意义,并探讨相关的实施策略。

一、生成课程教案的概念和意义生成课程教案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并制定的一种个性化教学计划。

与传统的教学计划相比,生成课程教案强调教师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生成课程教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成长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生成课程教案的实施具有以下几个意义。

首先,生成课程教案能够充分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

幼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性差异明显,而生成课程教案能够针对不同的幼儿,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有效且针对性的教学。

其次,生成课程教案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在生成课程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意愿和主动性,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任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最后,生成课程教案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生成课程教案以幼儿的兴趣和特长为基础,综合运用幼儿园各项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认知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生成课程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全面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二、生成课程教案的实施策略在生成课程教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结合学科知识和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以下是几点关键策略供教师借鉴。

首先,教师需要开展全面的幼儿观察和评估。

通过观察和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学习水平等方面的信息,为制定个性化的生成课程教案提供依据。

其次,教师应注重素材的广泛收集。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绪言一、填空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与,其宗旨或任务是()、()和()2.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提炼出来的3.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是。

5.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概在世纪。

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的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6.1806年赫尔巴特的的发表,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7.“传统教学论”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教学理论;而“现代教学论”则以教学理论为代表。

8.人们常把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和()。

与此相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和()。

9.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流派有:美国斯金纳的()、布鲁纳的()、布卢姆的()、罗杰斯的()以及新近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的()、巴班斯基的()、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等等。

10.20世纪初期,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课程论应运而生。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1918年出版()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1. 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和(),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二、简答题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2.简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一、填空1. 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一文中。

2.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施有五个层次,即()、()、()、()和()。

3. 最早的教育内容是原始社会人们()和()的诸项内容。

4.在我国,古代课程一直延续到()。

5. 我国带有现代色彩的课程最早是在()里诞生的6. 现代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包括()和()。

(完整版)幼儿园课程论题库

(完整版)幼儿园课程论题库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一、选择题单选2、以下课程类型中个,不属于学科课程的是( B )。

A、分科课程B、核心课程C、相关课程D、融合课程3、依据课程决策的层次标准来分析,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属于( A )。

A、学校层次的课程B、教学层次的课程C、观念层次的课程D、体验层次课程4、( C )是根据儿童经验或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它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对称经验课程。

A、核心课程B、广域课程C、活动课程D、融合课程5、( B )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是生成课程,当受教师水平、物质环境条件、幼儿人数等制约时,容易使幼儿的自主、探索、实践流于表面。

A、隐性课程B、经验课程C、学科课程D、分科课程6、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A )从课程的功能出发提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悬缺课程三种类型的课程。

A、艾斯纳B、古德莱德C、普洛佛斯D、费尼克斯7、以下哪种课程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

( C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悬缺课程D、经验课程8、以下哪种课程是属于社会本位的课程类型。

( A )A、核心课程B、分科课程C、融合课程D、广域课程9、除了活动课程外,以下哪种课程也是属于经验课程。

( C )A、相关课程B、融合课程C、核心课程D、广域课程10、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 B )。

A、经验论B、活动论C、过程论D、体验论多选1、以下哪些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ABCD )。

A、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B、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C、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性D、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2、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教授从课程功能出发提出以下哪些课程类型( ABC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悬缺课程D、经验课程3、关于课程的概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 ABCD )A、课程是教与学的内容B、课程是教与学的计划C、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D、课程是各种活动4、幼儿园课程由以下哪些要素组成?( ABCD )A、幼儿园课程目标B、幼儿园课程内容C、幼儿园课程实施D、幼儿园课程评价5、以下哪些课程属于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划分的( AB )A、理想课程B、领悟课程C、隐性课程D、悬缺课程填空题1、按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对课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和体验层次的课程。

《编译原理课程教案》第5章:中间代码生成

《编译原理课程教案》第5章:中间代码生成

例: 综合属性的计算
Eval:=19 +
L
n
Tval:=4
Eval:=15
Tval:=15
Tval:=3 Fval:=3 *
Fval:=4 Fval:=5
digitlexval:=4
0.L→En 1.E→E1+T 2.E→T 3.T→T1*F 4.T→F 5.F→(E) 6.F→digit print(E.val) E.val:=E1.val+t.val E.val:=T.val T.val:=T1.val * F.val T.val:=F.val F.val:=E.val F.val:=digit.lexval
练习
• 求 -B+C*D 的逆波兰表示形式、三元式和 四元式
逆波兰:B – C D * + 三元式: (1) (-,B,) (2) (*,C,D) (3) (+,(1),(2)) 四元式: (1) (-,B, , t1) (2) (*,C,D,t2) (3) (+,t1,t2,t3)
到目前为止,已知 输入的语法单位, 又知道 要翻译的结果的形式, 翻译的方法是什么?
5+4# +4# +4#
#T*F #T# #E
F i
0. T L→En T*F
i s5
8+ 9
s6 r2 10 r4
s5 s5 s5
11
acc r2 #E+ r2 r4 r4 r6 r6
GOTO -15 E T F 1 -15 2 3
-158
#E+4 #E+F
r1 #E r3 r5
-15-2 -15-4 -19
构造语法树; 根据需要遍历语法树; 在语法树的各结点处按语义规则进行计算。

幼儿园生成课程

幼儿园生成课程
家校沟通
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定期与家长交流幼儿 的学习情况和表现,鼓励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
家长参与评价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评价,让他们更深入地 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家校合作
鼓励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合作,为幼儿提供更 丰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05
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 提升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探讨
另一所幼儿园通过生成课程,有效促 进了家园合作和亲子关系。该幼儿园 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引导家长参与 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共同关注孩子 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家园合作模式不 仅增强了家长的参与感和满意度,还 促进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启示意义
成功案例表明,生成课程对于培养孩 子们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生 成课程还能促进家园合作和亲子关系 ,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们 应该积极探索和推广生成课程模式, 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 验。
理解知识。
角色扮演
鼓励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在模拟 的情境中体验并学习社交技能、
情感表达等。
问题解决
在模拟的情境中设置问题,引导 幼儿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培养
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式学习体验优化
游戏化学习
01
将学习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小组合作
02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改革的 深入推进,生成课程将在幼儿园教育中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生成课 程将更加注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全面 发展,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和实践性教学 ,同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孩子 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生成课程

幼儿园生成课程

个活动的时间安排和顺序。
营造良好班级氛围
布置班级环境
创设温馨、舒适、富有童趣的班级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 探索欲望。
建立师幼关系
与幼儿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关注每个幼儿的需求和感受,让 幼儿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引导幼儿互动
鼓励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 神。
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培养良好品德和习惯
树立榜样作用
生成课程中,教师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引导 幼儿模仿和学习。
强化规则意识
生成课程通过游戏、故事等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 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培养良好习惯
生成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如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学习 习惯等,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持续学习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学习和 更新教育理念,了解最新的教育 动态和教学方法。
实践反思
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不断改进 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和质量。
合作交流
与同行、家长等保持密切沟通和 合作,共同为儿童创造更加美好 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THANKS.
引导幼儿参与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通过游戏体验获得知识和 技能。
多元化资源整合与利用
挖掘园内资源
充分利用幼儿园内的环境、设施 、人员等资源,为生成课程提供
有力支持。
整合家庭资源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引导 家长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社会资源
积极利用社区、博物馆、图书馆 等社会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拓
游戏化教学
以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和技能。

幼儿园大班生成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生成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主题为实现梦想。

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手册》第五章节“梦想成真”,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梦想,理解实现梦想需要努力和坚持,学会表达自己的梦想,以及鼓励同伴实现梦想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梦想,理解实现梦想需要努力和坚持。

2. 培养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梦想,并鼓励同伴实现梦想。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实现梦想需要努力和坚持,学会表达自己的梦想,以及鼓励同伴实现梦想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学会如何坚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并在生活中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梦想卡片、贴纸、画笔、彩色纸张学具:每个孩子一本梦想日记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坚持努力实现梦想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梦想,理解实现梦想需要努力和坚持。

2.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梦想的意义,以及实现梦想的方法。

同时,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梦想,并鼓励他们勇敢追求。

3. 小组讨论(10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坚持努力去实现梦想,并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经验。

4. 手工制作(10分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梦想卡片,并在卡片上贴上代表努力的贴纸。

5. 情景剧表演(10分钟)孩子们分成小组,根据自己制作的梦想卡片,编排一个关于实现梦想的情景剧,并进行表演。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梦想,努力,坚持设计思路:通过这三个关键词,突出实现梦想的关键要素。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我的梦想日记作业要求:孩子们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写下今天的收获,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坚持努力去实现梦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了解幼儿对梦想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关于梦想的主题班会,让幼儿在班级内分享自己的梦想,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课程生成的教研活动(3篇)

课程生成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生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课程生成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学情境为载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推动课程生成在我校的实践与应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成绩,特开展本次课程生成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课程生成的认识,明确课程生成的理念、原则和策略。

2. 培养教师运用课程生成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程生成的教学质量。

4.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课程生成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教师们讲解课程生成的理论、实践和经验。

2. 课例分析:组织教师们共同分析课程生成的优秀课例,探讨如何将课程生成理念融入实际教学中。

3. 教学设计:分组进行教学设计,以课程生成理念为指导,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

4. 课堂实践:教师们分组进行课堂实践,将课程生成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并进行课后反思。

5. 交流分享:各小组分享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 教学评价:对课程生成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四、活动流程1. 开幕式:介绍活动背景、目标、流程和注意事项。

2.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课程生成理论、实践和经验的讲解。

3. 课例分析:组织教师共同分析优秀课例,探讨课程生成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

4. 教学设计:分组进行教学设计,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案。

5. 课堂实践:教师们分组进行课堂实践,将课程生成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6. 交流分享:各小组分享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7. 教学评价:对课程生成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8. 总结闭幕:总结活动成果,对教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期望。

幼儿园的生成课程 幼儿园课程设计

幼儿园的生成课程 幼儿园课程设计

幼儿园的生成课程一、介绍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在幼儿园教育中,课程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效果、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而幼儿园的生成课程更是在幼儿园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生成课程旨在通过帮助幼儿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二、生成课程的概念生成课程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以满足幼儿种种需要和提升能力为目的的课程形式。

这种课程是由教师和幼儿相互合作,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宗旨的课程形式。

生成课程的设计要承认并反映幼儿的特点和差异,同时也要以促进幼儿个体发展为核心。

三、生成课程设计的原则1.以幼儿为主体。

生成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2.以活动为中心。

生成课程的设计应该以幼儿的自主活动和互动为核心,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注重个性化。

生成课程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个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4.应用性原则。

生成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得到实际的收获。

5.新颖性原则。

生成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四、生成课程设计的实施1.充分了解幼儿。

在生成课程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对幼儿的特点、兴趣、能力等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根据幼儿的需求设计合适的课程。

2.设定学习目标。

在设计生成课程时,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明确学习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为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3.选择教学内容。

生成课程的设计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幼儿兴趣相关的内容,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满足。

4.设计教学活动。

生成课程的设计需要注重活动的形式多样性,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芳龄、兴趣等因素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游戏、手工、音乐等,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5.评估与调整。

在生成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合理、有效。

幼儿园中班乐园:儿童生成课程教案专业指导

幼儿园中班乐园:儿童生成课程教案专业指导

幼儿园中班乐园:儿童生成课程教案专业指导在幼儿园教育中,针对中班幼儿的生成课程教案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生成课程是指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以及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评估,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

本文将围绕着幼儿园中班的生成课程教案,从概念、重要性、设计要点、个人思考等方面展开讨论,以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和实践这一教学方法。

一、生成课程教案概念生成课程教案是一种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化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设计。

与传统的课程教案不同,生成课程更加注重幼儿自身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以及教师的观察和评估,从而量身定制符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

生成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尊重幼儿个体差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生成课程教案的重要性生成课程教案在中班幼儿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生成课程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满足幼儿的个体差异发展需求。

生成课程教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生成课程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情感、社交、语言、艺术等各个方面。

三、生成课程教案设计要点1. 充分观察和评估:教师需要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和评估,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2. 综合运用教学方法:生成课程教案设计应该兼顾幼儿的多种学习方式,包括游戏、故事、艺术、音乐等,以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

3. 引导和激发:教师需要通过生成课程教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 课程内容灵活变化:生成课程教案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能够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和改变,以保持课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个人思考:在生成课程教案设计中,我认为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幼儿园生成课程

幼儿园生成课程

幼儿园生成课程一、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定义幼儿园生成课程是指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定出符合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目标的教学计划。

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幼儿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的重要手段。

二、生成课程的目标1.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运动、游戏、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情感态度。

2. 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情境游戏等方式,让幼儿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并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文字世界的兴趣。

4. 开发思维能力。

通过启发式教育、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幼儿在探索中开发出自己的思维能力。

5. 培养审美素质。

通过音乐、美术、手工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三、生成课程的原则1. 以幼儿为中心。

教学活动应该以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为出发点,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长。

2. 综合发展。

教学活动应该涵盖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等多个方面。

3. 渐进性。

教学活动应该逐步推进,让幼儿在不断探索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

4. 具体化。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并且要针对性强,符合幼儿实际情况。

5. 可操作性。

教学活动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要考虑到幼儿自主探索和实践的需求。

四、生成课程的步骤1. 调查研究。

通过对幼儿园环境、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 制定教育目标。

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需要,制定出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教学计划。

3. 设计活动内容。

根据教育目标,设计出适合幼儿的活动内容,并且要考虑到幼儿自主探索和实践的需求。

4. 确定活动方式。

根据活动内容,确定适合幼儿的活动方式,并且要考虑到幼儿自主探索和实践的需求。

5. 实施评估。

对生成课程进行实施评估,了解教学效果,并且不断改进课程设计。

新《纲要》下的课程生成

新《纲要》下的课程生成
谈到生成课程,我不由想到了“瑞吉欧”教育模式.我觉得“瑞吉欧”方案教学的基本特色和生成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妙.“瑞吉欧”方案教学是从儿童的活动和兴趣中选择主题的,并以该主题向外扩散形成主题网络,主题的每一方面都是参与活动的儿童感兴趣的,也是贴近儿童生活的.也就是说,当教师发现儿童对主题网络中的某个“结点”感兴趣,愿意探索研究时,即可以此为主题展开活动,还可以作进一步延.
以往的幼儿园课程设计都是以预成课程的形式出现.有时教师明明已经发觉了孩子的
兴趣和需要,但是为了完成预定目标,只能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不顾,按原定计划和思路上课,这无形中抑制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其实,我们只要深入地想一想:我们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学,使他们的情感、能力、认知水平等有所发展.那么不管用那种教学手段,只要教师心中装着儿童发展的大目标,就可以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组织幼儿有目的地探索、学习,最终达到目标.同时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新的兴趣和需求,以生成下一课程.我认为教师的目标和孩子的兴趣是不相抵触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
二、生成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
大班关于牛奶的生成课程实施步骤:
(一)生成课程是一个不断观察、记录、计划的过程.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儿童生存的环境,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在我没有确定主题之前,我认真的观察幼儿,力争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以便实施方案教学.在吃完早点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对自己和同伴带来的牛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经常可听到孩子们的谈话:“我的牛奶是在超市买的,还是菠萝味的.”“我的是酸奶,酸奶比牛奶好喝.”“我的牛奶像房子.”“我的是用纸盒装的不容易洒,你的是塑料袋装的容易洒.”……听着孩子们的谈话,我知道我找到了孩子们目前的兴趣点.我想我该进行一个有关牛奶的方案教学,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在实践中运用一下生成课程.

《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幼儿园课程》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第五章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目录结构: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3)前言 (3)一、目标模式 (3)(一)代表人物 (3)(二)哲学基础 (3)(三)方法论 (3)(四)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3)(五)评价 (3)二、过程模式 (3)(一)代表人物 (3)(二)哲学基础 (4)(三)方法论 (4)(四)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4)(五)评价 (4)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目标 (5)前言 (5)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及其表述 (5)(一)行为目标 (5)1.含义 (5)2.代表人物 (5)3.特点 (5)4.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5)5.实例 (5)(二)生成性目标 (5)1.含义 (5)2.代表人物 (6)3.特点 (6)4.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应用 (6)5.实例 (6)(三)表现性目标 (6)二、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互补 (6)第三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7)前言 (7)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取向 (7)(一)课程内容即教材 (7)(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7)(三)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8)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 (8)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8)(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9)1.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9)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9)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10)(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0)1.学科中心课程 (10)2.儿童中心课程 (10)第四节幼儿园课程的评价 (11)前言 (11)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要素 (11)(一)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 (11)(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人员 (11)(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指标 (12)1.教师对儿童活动的安排 (12)2.教师行为 (12)3.儿童活动的积极性 (12)二、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取向 (13)三、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模式 (13)(一)目标评价模式 (13)(二)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14)(三)外观评价模式 (14)(四)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6)(五)差距评价模式 (16)(六)课程评价模式的选用 (16)四、幼儿园课程评价的过程 (17)1.确定目的 (17)2.搜集信息 (17)3.组织材料 (17)4.分析材料 (17)5.报告结果 (17)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前言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生成课程如何发生和展开

生成课程如何发生和展开

生成课程如何发生和展开
这门课程将以上手指导的形式来引导学习,主要借助实践训练,有
效的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整个课程过程中,会结合
知识理论与实践,理论知识及实践练习将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将自
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加深课程知识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让学生加深
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课程内容,以及能够从实践中获得
更多的知识,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

第一阶段主要围绕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讨论课、案例研究、互动游戏、练习等不同形式配合使用,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开始进入学习实践工作,学生将在参与课程中深入探索学习
中最重要的方面,例如:学习策略、知识结构和问题解决等,通过研
讨论案例和实际操作,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实践操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将以“学以致用”的方式,通过实际运用案例,帮助学生将所
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的熟练程度,结合模拟
实际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与演练,以期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最佳
效果。

第四阶段在学完课程内容后,通过最终的考核和学习成果评估来衡量
学生的学习水平。

此外,为了让学生继续掌握和运用课程中学习的内容,还会有一系列相关的课外实践,让学生能得以更好地深入了解并
把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将得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
帮助有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可以灵活应用于不同实际场景。

本次课程结束后,学生将可以独立学习并发挥自己潜力,发掘学习潜质,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及其生成的概念界定
(一)“课程”的出现 1.中国 “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 。 唐孔颖达“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 2.西方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的“课程”(curriculum)。 意为“跑道”(race-course)。
(二)国内关于课程的界定 1.廖哲勋、田慧生在《课程新论》一书中把我国学者对课程的 定义概括为六种: (1)课程即教学的科目; (2)课程是课业及其进程; (3)课程是为了实现各级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 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4)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5)课程是在学校当局指导下,学习者所经历的全部经验 (6)课程是指导学生获得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 经验)的计划。

2.廖哲勋、田慧生对课程的界定 认为课程是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有具体的育人目 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 育人计划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方案, 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3.郝德永对课程的界定 课程的“本质内涵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旨在使学生获得 的、促进其迁移的、进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性 的经验的计划。” 4.本文对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设计的,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性经 验的计划。 从这个角度说,课程是静态的、预设的,是知识 经验体系。
4.中世纪时期 奥古斯丁:教材应以《圣经》为主,并服务于宗教 5.人文主义时期 课程内容:强调人文学科,提倡个性发展和思想自由 (三)研究课程的相关人物 1.美国学者博比特《课程》(1918),标志课程作为专门研究 领域的诞生。 2.查斯特《课程编制》 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 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确定目标 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经验 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组织经验 ④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评价结果
4.孔子 教育任务:文、行、忠、信 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 5.汉“独尊儒术” “礼治”、“德治”、“人治” (二)西方“课程”的历史 1.斯巴达 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此外还有游泳、骑马、 射箭、军事游戏、音乐和舞蹈等。 2.雅典 文法、修辞、雄辩术 3.柏拉图 文法、修辞、雄辩术 、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第五章 课程生成
第一节 课程及其生成的历史
一、课程发展的历史 (一)中国关于“课程”的历史 1.《礼记·内则》:“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九年,教之数 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 。十有三年,学 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 2.《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 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 3.《礼记·学记》:“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 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 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二)国外关于课程的界定 ①儿童所具有的全部经验(不管这些经验在何时何地发生) ②在学校当局指导下,学习者所经历的全部经验。 ③由学校所提供的全部学程(course of study)。 ④对某种特定学程的系统安排。这些学程旨在达到一定的目的 (如升学准备课程)。 ⑤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所提供的学程。 ⑥某个专业学校中的教学计划(如“两年保育课程”)。 ⑦个体所修习的科目(如“英语”、“代数”等)。
5.课程生成 根据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计划,依据课程计划组织课程实施, 并通过课程评价反映课程结果的动态过程。 ①计划: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 ②实施: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课程计划的执行过程。 ③评价: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过程。 6.课程与课程生成 课程:育人方案,是静态的。 课程生成:贯穿整个教育活动过程,是动态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