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物质的转化学案(含答案)
高一苏教版化学必修一学案专题一 1-2物质的转化 Word版缺答案

《化学1》学案1—2 物质的转化编制:高一化学组贺天才使用班级:高一(3)、(4)、(5)班姓名:第小组【学习目标】1、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检测】1、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在直线上举出反例:(1)、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2)、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3)、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4)、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5)、酸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形成对应的酸()(6)、碱性氧化物都能溶于水形成对应的碱()2、请独立完成P4问题解决3、在稀硫酸、CO2、Cu、食盐、生石灰、CO、纯碱(Na2CO3)溶液、铁片和木炭粉(C)等9种物质间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种?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探究】1、请判断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①H2SO4 + 2NaOH = 2H2O + Na2SO4②H2 + CuO H2O + Cu③C + O 2 CO2④BaCl2 + CuSO4== CuCl2 + BaSO4↓⑤Na2O + H2O = 2NaOH ⑥CO + CuO Cu + CO2⑦2KClO3 2KCl + 3O2⑧CaCO 3CaO + CO2↑在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填编号),属于分解反应的有,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信息提示: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课时作业5:1.1.2 物质的转化

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基础巩固1.小明知道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愚人节这天决定送妈妈一个“无壳鸡蛋”。
他从厨房中取来一个鸡蛋及一杯物质,将蛋泡在其中,只见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气泡,两天后就得到了一个没有壳的蛋。
他应取下列哪一种物质()A.醋B.高粱酒C.酱油D.食盐水解析同类别的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
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钙盐和二氧化碳气体。
小明的实验中产生大量的气泡,选用的应该是酸,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
答案A2.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熟石灰反应的物质是()A.硫酸铜B.碳酸钠C.氢氧化钠D.碳酸钙解析A项,硫酸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B项,碳酸钠既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和熟石灰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C项,氢氧化钠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D项,碳酸钙只能和稀硫酸反应,不能和熟石灰反应,错误。
答案B3.下列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降低土壤酸性B.用BaCl2处理大量泄漏的浓硫酸C.氢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解析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A错误;氯化钡是有剧毒的物质,不能用于处理泄露的浓硫酸,B错误;氢氧化钙是强碱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错误;熟石灰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正确。
答案D4.已知X 和Y 能发生如下反应:X +Y===水+盐,下列有关物质X 和Y 所属种类的判断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X 为酸、Y 为碱 B.X 为碱性氧化物、Y 为酸 C.X 为盐、Y 为碱D.X 为碱性氧化物、Y 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 D5.无色溶液X 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
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AgNO 3溶液、CuO 固体、NaOH 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物质X 是下列选项中的( )A.NaCl 溶液B.Ca(OH)2溶液C.稀硝酸D.稀盐酸解析 能使CuO 固体溶解的物质为酸,稀硝酸、稀盐酸均可,能与AgNO 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稀盐酸。
《物质的转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物质的转化》导学案
一、进修目标:
1. 理解物质的转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过程。
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物质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规律。
3. 能够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过程。
4. 能够分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的变化。
二、进修重点和难点:
1. 进修重点:物质的转化过程及其描述方法。
2. 进修难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三、进修内容:
1. 物质的转化观点及意义。
2. 化学反应中物质种类、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规律。
3. 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解读。
四、进修方法:
1. 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转化过程及其描述方法。
2. 实验法: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化学反应过程,加深对物质转化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规律,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五、进修任务:
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物质的转化观点及其意义。
2. 完成教室练习,掌握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规律。
3. 参与化学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熟练编写和解读化学方程式。
六、进修评判:
1. 参与教室讨论,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完成课后作业,稳固所学知识。
3. 参与化学实验,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七、进修反思:
1. 总结物质的转化过程及其描述方法。
2. 分析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种类、性质和数量的变化规律。
3. 思考化学反应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1.1 第3课时 物质的转化 学案 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第3课时物质的转化[学习目标] 1.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2.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探究一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通性(以盐酸为例)(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不能使酚酞试剂变色(2)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6HCl+2Al===______________(3)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6HCl+Fe2O3===______________(4)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Cl+NaOH===______________(5)能与某些盐反应:2HCl+______===CaCl2+H2O+CO2↑2.碱的通性(以烧碱为例)(1)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2NaOH+CO2===______________(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4)能与某些盐反应:2NaOH+______===Mg(OH)2↓+2NaCl3.盐的通性(1)盐+金属→新金属+新盐:CuSO4+Zn===______________(2)盐+酸→新盐+新酸:CaCO3+2HCl===CaCl2+H2O+CO2↑(3)盐+碱→新碱+新盐:______+2NaOH===Mg(OH)2↓+2NaCl(4)盐+盐→新盐+新盐:NaCl+AgNO3===______________[问题探究]请归纳酸、碱、盐的通性。
[迁移应用]1.根据碱的通性解答下列问题。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物质NaOH HNO3CO2Na2CO3CuCl2类别____ ____ ____ ____ ____(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优质学案1:1.1.2 焓变 热化学方程式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焓变热化学方程式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关系。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基础知识梳理一.化学反应的焓变1.焓:用来描述的物理量,符号。
注意:①焓是一个物理量;②焓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与密度相似。
2.焓变(1)定义:,符号___。
是用来描述反应热的物理量。
(2)表达式及单位:ΔH=H(反应产物) —H(反应物),单位:kJ•mol—1或J•mol—1(3)意义:从能量角度分析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吸热反应: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反应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吸收能量。
放热反应: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反应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释放能量。
问题思考1 (1)焓和焓变分别是用来描述什么的物理量?(2)反应焓变与反应热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条件下,该关系成立?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
2.含义:不仅表明了__________,也表明了__________。
问题思考2 应该如何理解焓变的单位kJ•mol—1?【课堂互动探究】探究一:反应热与焓变的区别与联系探究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①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液体用“l”,固体用“s”,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反应条件,也不用↑和↓。
②注意反应热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
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ΔH 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ΔH是在298K、101325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ΔH的单位J•mol—1或kJ•mol—1;④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
1.1.2物质的转化 教学设计 教案

课题:物质的转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 学会运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准确表达物质之间的转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法和归纳法对物质的转化进行系统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规律- 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的化合反应规律,如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 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生成盐的反应,如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 酸与碱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 酸与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比如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 碱与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 盐与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像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
2.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要求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方法,包括配平、标注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 能够熟练书写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转化的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如铁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等。
(二)教学难点1.理解物质转化的本质- 从原子、分子的角度理解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认识到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 理解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以及能量的变化。
2.构建物质转化的知识体系- 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各种转化关系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 能够运用物质转化的知识体系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如推断未知物质、设计物质转化的实验方案等。
3.灵活运用物质的转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运用物质转化规律分析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反应,如炼铁、制烧碱等。
高中化学 1.1.2 物质的转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化学教案

第2课时物质的转化核心微网络素养新目标,1.认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掌握并应用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3.熟悉常见反应类型的特征与应用。
[预习新知]一、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酸与活泼金属反应Zn+2HCl===ZnCl2+H2↑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2HCl===CaCl2+H2O 酸与碱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酸与某些盐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碱的主要化学性质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 碱与酸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碱与某些盐反应2KOH+CuSO4===K2SO4+Cu(OH)2↓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反应实例(写出化学方程式)盐与单质反应Zn+CuSO4===ZnSO4+Cu盐与酸反应BaCO3+2HCl===BaCl2+CO2↑+H2O 盐与碱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上述酸、碱、盐的性质,涉及到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二、物质的转化 :Ca ――→①CaO ――→②Ca (OH )2――→③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写出有关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2Ca +O 2===2CaO ; 化合反应 CaO +H 2O===Ca(OH)2; 化合反应 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 复分解反应 C +O 2=====点燃CO 2; 化合反应 CO 2+H 2O===H 2CO 3; 化合反应 H 2CO 3+Ca(OH)2===CaCO 3↓+2H 2O ; 复分解反应[即学即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酸、碱、盐都易溶于水,且水溶液为无色溶液。
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1.1.2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设计
2、本质区别: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3、胶体的性质:
【师】胶体的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一旦胶体稳定的环境发生破坏,那么胶体会发生聚沉。
要使胶体发生聚沉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胶体的性质
内容 应用举例
丁达尔效应
胶体粒子对可见
光的散射而产生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鉴别胶体与溶液
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
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相对稳定 生产涂料、颜料、墨水、洗涤剂等
电泳 胶体粒子在外加
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
静电除尘、电泳电镀
等
聚沉 胶体粒子聚集成
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
明矾净水、制豆腐、
制肥皂等
学生阅读 思考 总结科学史话
1、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
2、布朗运动是胶体的
特性吗?
学生讨论、总结
结合胶体具有稳定性的原因分析?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
使学生对具体问题能从其本质上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物质的转化学案(含答案)
第第22课时课时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熟知酸.碱.盐的性质,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
2.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学会分析研究物质性质与相互转化的方法,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酸.碱.盐的性质1酸的性质1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现象或化学方程式以H2SO4为例基本反应类型与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显红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MgMgH2SO4MgSO4H2置换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uOCuOH2SO4CuSO4H2O复分解反应与碱反应
NaOH2NaOHH2SO4Na2SO42H2O复分解反应与某些盐反应
Na2CO3Na2CO3H2SO4Na2SO4CO2H2O复分解反应2酸的通性酸酸碱指示剂,如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活泼金属盐氢气置换反应碱性氧化物盐水碱盐水盐新酸新盐复分解反应3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2碱的通性1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2碱的通性碱酸碱指示剂,如使酚酞溶液变红色酸性氧化物盐水酸盐水盐新碱新盐复分解反应3盐的通性1同一类盐具有相似
化学性质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来看,组成上含有相同阴离子或阳离子。
2盐的化学性质常涉及的化学反应盐酸新盐新酸碱新盐新碱盐新盐新盐复分解反应特别提醒盐与盐.盐与碱能反应的条件一般要求二者都可溶。
1Cu可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2由H2SO4可以与BaCl2反应,可类推HCl也可以与BaCl2反应3利用稀硫酸或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都可制取CO24Na2CO3溶液遇酚酞变红,所以Na2CO3是碱答案12341根据碱的通性解答下列问题。
1指出表中各物质的类别物质NaOHHNO3CO2P4Na2CO3CuCl2MgO 类别碱酸氧化物单质盐盐氧化物2写出上述物质中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NO3BaOH2BaNO322H2O;
CO2BaOH2BaCO3H2O或2CO2BaOH2BaHCO32;
Na2CO3BaOH2BaCO32NaOH;CuCl2BaOH2CuOH2BaCl2。
2碳酸钠是一种可溶性的碳酸盐,其许多化学性质都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有关,下列物质的水溶液硫酸.氯化钡.硝酸钾.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选取能与碳酸钠反应的物质,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2;3。
答案
1H2SO4Na2CO3Na2SO4H2OCO22BaCl2Na2CO3BaCO32NaCl3CaOH2Na2CO 3CaCO32NaOH3根据物质类别预测陌生物质的性质,SO2和CO2同
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CO2的性质推测二氧化硫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指出反应类型。
SO2H2OH2SO3,化合反应;
SO2CaOCaSO3,化合反应;二氧化硫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SO2CaOH2CaSO3H2O,复分解反应。
二.物质的转化1基本依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是不会改变的。
即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2应用确定制取某类物质的可能方法。
3实例1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
2CaO22CaO,化合反应;CaOH2OCaOH2,化合反应;
CaOCO2CaCO3,化合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
2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写出图中序号所示转化所需反应物的化学式O2H2OCaOH2CaOCaOH2答案合理即可。
3单质到盐的一般转化关系部分金属单质O2碱性氧化物H2O 碱酸或酸性氧化物盐部分非金属单质O2酸性氧化物H2O酸碱或碱性氧化物盐4工业生产中的其他因素原料来源.成本高低.设备要求和环保要求等。
1可用Fe2O3与H2O反应制取FeOH32只有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才能生成盐3工业上利用Na2O与水反应制取NaOH答案1231下列两种方法都可制取氢氧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氧化钠与水反应。
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
提示1Na2OH2O2N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简单表示。
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CO2点燃CO2;;;;;;。
答案
CO2H2OH2CO3CO2CaOH2CaCO3H2OFe2HClFeCl2H2CaO2HClCaCl2H2OCa OH22HClCaCl22H2OCaOH2OCaOH2解析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必定符合同一标准,就会有某一共同的性质,利用一类物质和另一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找出物质之间转化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化学通性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碱盐水酸;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酸盐水碱,该题对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限定了8种物质,从这8种物质中选出符合条件的物质进行各类物质间的转化。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1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 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答案C解析BaOH2与Na2SO4反应的实质是Ba2与SO24的反应,不属于OH的性质。
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某些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B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答案D3实现下列物质的转化时,只有加入酸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2SO43BZnZnCl2CNaOHNaClDBaCl2BaSO4答案A解析Fe2O3是难溶性碱性氧化物,只有与酸反应才能转化为盐,A项正确;活泼金属Zn可以与盐酸或CuCl2等比Zn活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通过置换反应得到ZnCl2,B项错误;NaOH与盐酸或CuCl2等盐溶液反应都可得到NaCl,C项错误;BaCl2与H2SO4或可溶性硫酸盐反应都可得到BaSO4,D项错误。
4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方案一Zn稀
H2SO4H2CuOCu;方案二CuO稀H2SO4CuSO4Zn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节约能源;Cu产率高;产品纯净;操作安全。
其中评价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方案一中
ZnH2SO4ZnSO4H2,H2CuOCuH2O。
反应需加热,对;H2还原CuO时需先通H2排出空气,否则易爆炸,反应结束后还需通入H2至生成的Cu冷却,否则Cu又易被氧化,.对。
5硫酸.碳酸钠.二氧化碳.铜片.氧氧化钡.氢氧化钠.铁片.生石灰和木炭粉9种物质中的几种存在如图所示关系,选择适当的物质,使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酸.碱.盐均配制成稀溶液。
1判断出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2写出下列序号对应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和;和;和。
答案
1FeH2SO4CO2BaOH2Na2CO32FeH2SO4FeSO4H2H2SO4BaOH2BaSO42H2OH 2SO4Na2CO3Na2SO4H2OCO2BaOH2Na2CO3BaCO32NaOH解析Cu.Fe.C三种单质中,只有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H2,故为Fe,为硫酸,碱可能是NaOH或BaOH2,盐只有Na2CO3,而NaOH 不能与Na2CO3反应,故为BaOH2,为Na2CO3,为氧化物,且能与碱反应,则应该为酸性氧化物,即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