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1.1教案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 1: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精品教学设计 1: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一、教材分析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是任何社会都必须解决的三个最基本的经济问题。

《经济生活》的编写主要是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的。

第一单元主要是研究生产什么这个话题,本节课的内容是货币的本质,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理论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消费现象和社会事件出发,以学生日常生活的感触为立足点,引导学生走入经济生活,主要分析商品的含义和货币的本质。

二、学生分析一方面,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形成,同时具有较好的学习背景和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中主要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思考多探究。

另一方面,逻辑思维仍然具有一定的混乱性,同时学生初入高中,离家住校,注意力和情绪都有待引导和培养,要发挥教师的辅助作用。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基于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便于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发展,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探究法和讲授法,学生主要是利用主动学习法参与课堂学习。

四、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五、重难点分析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六、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我手中拿的是一张面值为5元的人民币,也就是我们通常用的纸币。

那么从我国古代用的铸币到现在用的纸币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共同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首先来分享两个情境资料:情境一: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省甘南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目前以致1254人遇难,490人失踪。

灾难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运送帐篷、药品、食物等志愿灾区。

学案1:1.1 中学序曲

学案1:1.1 中学序曲

中学序曲学习目标:1、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热爱新的学习环境。

2、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开始、新的机会,也是新的挑战。

3、认识到初中学习生活是给我们成长的礼物,从而能够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重点:正确认识中学时代难点:中学带给我们成长的礼物预习案(学法指导:①独学——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划出重点内容;②对学——找出课本中不懂或难懂的知识点;③结合课本及生活实际举例,并派代表展示,10分钟)一、新的起点1、你初中生活有哪些期待?2、你觉得初中生活与小学生活相比有哪些变化?(可从多方面说起)3、你如何看待中学时代?二、成长的礼物仔细阅读课本5-9页,总结中学生活带给我们成长的礼物有哪些?探究案(学法指导:群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探究案中的各小题,并总结出自己的答案,小组成员依次展示,20分钟)判断:初中生活无非是小学生活的延续,没有什么新奇的。

(要求说明理由)训练案(学法指导:独学——学生自学完成训练案,并由每组4号学生展示成果,展示过程中需说明理由,5分钟)1、陈景润中学时代的老师,在上数学课时讲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与价值,激起了陈景润的求知欲,使他数十年始终如一日地攀登这一数学高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说明中学时代对陈景润来说()A.使他的身心不断发展B.使他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C.为他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D.使他的生活体验日益丰富2、习近平参观林肯中学时说:“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里就关系到一个人,他的一生是否能扣好人生的第一个纽扣的问题。

读书时代、中学时代这是一个黄金期,青春岂能长少年?所以要珍惜时光。

”这启示我们()A.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B.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大事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C.珍惜中学时光,努力学习,从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全部价值D.珍惜中学时光,努力学习,从大事做起,实现人生的全部价值课后作业1、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构建知识框架2、理解并记忆正确认识中学时代3、结合实际,写出几件初中阶段自己要完成的事。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一: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一: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教案

教材章节:§1.1.1课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题1:同学们是否听过“集合”这个名词?在初中数学中,有没有“集合”一词?问题2:同学们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那么在数学中“集合”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二、新课讲授1.实例:(1)1~20以内的所有素数;(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4)所有的正方形;(5)石家庄市在2012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7)方程2560x x -+=的所有实数根; (8)不等式30x ->的所有解;(9)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2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两个概念:(1)元素: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注意:①集合是集合论中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能做描述性说明. ②元素是一个相对与某一集合来说的概念.③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的数、图形、式子、人、物等.④为方便起见,我们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 b c …表示. 3.元素与集合间的表示方法: a 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记作:(或A a ∈).例题1.若集合}5,4,3,2,1{=B ,则元素5,6与集合B 的关系如何?6与集合N 的关系如何?23与集合Q 的关系如何?23与集合Z 的关系如何?用有关符号表示.答:Z Q N B B ∉∈∈∉∈23,23,6,6,5.4.常用数集的符号:N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N N :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N 内排除0的集合);Z :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Q :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R ;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注意:N 表示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与正整数集的表示方法*N 或+N 的区别. 5.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6.集合的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集合有明确的属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就确定了.(2)互异性(不能有重复元素出现):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3)无序性(元素间无序):写在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的区别. 其中(1)、(2)两条是确定元素属于某一集合的判断依据.例题2.已知数集},{xy x ,求实数x ,y 的取值范围. 解:∵0)1(≠-⇒≠y x xy x ,∴01x y ≠≠且. 7.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优点:直观 缺点:不方便(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优点:属性明显 缺点:不能表示具体元素 (3)图示法(韦恩图):形象直观例题3.将本节列举的实例用集合符号表示出来. 三、应用举例例1.(见教材P3 例1) 例2.(见教材P3 例2) 四、课堂练习:(1)口答:课本P5,练习1,2.(2)补充题:已知数集},,{2xy xy x ,求实数y x ,的取值范围.(答案:0≠x ,0≠y 且1±≠y )五、课后小结: (1)掌握集合的特性;(2)掌握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 (3)掌握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表示方法; (4)掌握专用符号的含义. 六、作业:1.课本P11:习题1.1 1、2、3、4.(做书上,明天查)2.教材P44:复习参考题(A 组):1、2.(作业纸上,当天交) 七、补充题:1.下列例题中,330y +=的解集是1,12⎧⎫-⎨⎬⎩⎭;②方程260x x +-=的解集是{}(3,2)-;③集合{}21,M y y x x R ==+∈与集合{}2(,)1,P x y y x x R==+∈表示同一集合;④方程组2030x y x y +=⎧⎨-+=⎩的解集是{}(,)12x y x y =-=或.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A .0个B .2个C .3个D .4个 2.用列举法把下列集合表示出来: (1)66A x NN x ⎧⎫=∈∈⎨⎬-⎩⎭; (2)66B N x N x ⎧⎫=∈∈⎨⎬-⎩⎭;(3){}24,,C y y x x N y N ==-+∈∈;(4){}2(,)4,,D x y y x x N y N ==-+∈∈;(5)*,5,,p E x x p q p N q N q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1_集合_教学设计_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1_集合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参与并深刻体会全集的必要性,理解集合的子集、补集的含义,会求补集。

(2)能够应用Venn图和数轴表述集合间的关系,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B、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全集补集概念、性质、规律的探究,不断提高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培养数形结合能力,掌握归纳类比的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2)在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

(3)在感受生活中集合实例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补集概念的理解及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全集的理解,补集应用中方法规律的探究。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知识探究1:全集〈1〉旧知新问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1.预设问题:U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

集合B可以认为是由集合U中除去集合A中元素余下来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预案1:我们在研究一个问题之前必须清楚研究范围。

2:在研究某些集合时,这些集合往往是某个给定集合的子集,这个给定的集合叫全集,常用符号U表示。

3:学生讨论后会有不同的答案。

知识探究:补集〈1〉补集理解1、设U是全集,A是U的一个子集,则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U中子集A的补集,〈2〉性质归纳1、观察图形解(1) A∩B= {x|x<5} ∩ {x|x>3}={x|3<x<5}(2) A ∪ B= {x|x<5} ∪ {x|x>3}=R(3) CRA= {x|x≥5}, CRB= {x|x≤3}(4) (CRA) ∩ (CRB)= {x|x≥5} ∩{x|x≤3} =(5) (CRA) ∪ (CRB)= {x|x≥5} ∪{x|x≤3}(6) CR(A ∩ B)={x|x≥5或x≤3}(7) CR(A ∪ B)=观察这些式子,你能发现什么结论?CR(A ∩ B)= (CRA) ∪ (CRB)CR(A ∪ B)= (CRA) ∩ (CRB) 观察这些式子,你能发现什么结论?CR(A ∩ B)= (CRA) ∪ (CRB)数学之精深来源于:八方联系、大胆猜想,细心求证,深刻反思。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1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1教学设计

数学学科课时教学设计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合格[ ] 不合格[ ]组长(签字):检查日期:年月日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优秀3篇)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优秀3篇)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优秀3篇)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新的学年,我将按照“规范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方式,突出教研重点,注重教研实效”工作思路展开各项教学工作。

针对我们班新生普遍英语底子差,基础薄薄弱的实际情况,老师们要坚持用“夯实基础,狠抓双基,使用导学案教法,改进学法,激发兴趣,提高能力”的指导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主要教学内容:高一必修1、必修2(1-2模块)的内容。

二、具体安排:高一必修1及必修2(1-2模块)共8个模块,计划安排每一模块用10课时,新授8课时,练习2课时,共用4个月的时间。

三.具体措施:1.注意教学的承上启下为了使学生打牢基础不至于出现知识断层,本学期开学要重新学习音标,另外要有计划的把学生初中学过的但掌握不好的时态、句式、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动词不定式以及部分掌握不好的词汇、短语、句型分插于12单元的新课教学中。

2、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尤其与旧大纲不同的地方,认真研究新教材,采取用导学案的方法给学生上课,着重培养学生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进行自习辅导和批改作业。

4、听评课坚持教学研究和相互听课,探究如何听评课。

我要和其他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5、教案的书写本学期高一备课组要继续探讨如何规范书写教案。

备课组活动中将把教案细分,逐一探讨。

如:如何正确书写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有哪些等等。

四.夯实基础1.听力从高一就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每周坚持上听力课,另外每周至少两次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集体放听力,并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泛听。

2、单词单词一直是学生的难点、薄弱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要重视词汇教学,狠抓单词的记忆与巩固以及对词汇的意义与用法的掌握。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和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

3、阅读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一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头戏。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3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案3

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熟记常用数集专用符号.2.深刻理解集合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能够用其解决有关问题.3.能选择不同的形式表示具体问题中的集合.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具体问题中的集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集合对我们来说可谓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用到“集合”这个名词;比如说,军训的时候,教官是不是经常喊:“高一(4)班的同学,集合啦!”那么说它陌生,是因为我们还未从数学的角度理解集合,从数学的层面挖掘集合的内涵.那么,在数学的领域中,集合究竟是什么呢?集合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就让我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一起揭开“集合”神秘的面纱.思路2.你经常会谈论你的家庭,你的班级.其实在讲到你的家庭、班级的时候,你必定在联想构成家庭、班级的成员,例如:家庭成员就是被你称为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妹妹、弟弟……的人;班级成员就是与你在同一个教室里一起上课、一起学习的人;一些具有特定属性的人构成的群体,在数学上就是一个集合.那么,在数学中,一些对象的总体怎样才可以构成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有哪些特性?集合又有哪些表示方法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思路3.“同学们,在小学和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的例子,比如说:有理数集合,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那么大家是否能够举出更多关于集合的例子呢?”(通过两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大家进行类比,运用发散性思维思考说出更多的关于集合的实例,然后教师予以点评.)“那么,集合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又该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①中国有许多传统的佳节,那么这些传统的节日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如果能,这个集合由什么组成?②全体自然数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如果能,这个集合由什么组成?③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能否构成一个集合?如果能,这个集合由什么组成?④你能否根据上述几个问题总结出集合的含义?讨论结果:①能.这个集合由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有限个种类的节日组成,称为有限集.②能.这个集合由0,1,2,3,……等无限个元素组成,称为无限集.③能.这个集合由1,2两个数组成.④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那么是否所有的元素都能构成集合呢?请看下面几个问题.①近视超过300度的同学能否构成一个集合?②“眼神很差”的同学能否构成一个集合?③比较问题①②,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④我们知道冬虫夏草既是一种植物,又是一种动物.那么在所有动植物构成的集合中,冬虫夏草出现的次数是一次呢还是两次?⑤组成英文单词every的字母构成的集合含有几个元素?分别是什么?⑥问题④⑤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什么性质?⑦在玩斗地主的时候,我们都知道3,4,5,6,7是一个顺子,那比如说老师出牌的时候把这五张牌的顺序摆成了5,3,6,7,4,那么这还是一个顺子么?类比集合中的元素,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3,4,5,6,7,另外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5,3,6,7,4,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相同么?集合相同吗?这体现了集合中的元素的什么性质?讨论结果:①能.②不能.③确定性.问题②对“眼神很差”的同学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到底怎样才算眼神差,是近视300度?400度?还是说“眼神很差”只是寓意?我们不得而知.因此通过问题①②我们了解到,对于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即任何一个元素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不在这个集合中,这就是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④一次.⑤4个元素.e,v,r,y这四个字母.⑥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出现.⑦是.元素相同.集合相同.体现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的排列是没有顺序的.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提出问题①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B表示所有的有理数构成的集合,a=1.58,那么元素a和集合A,B分别有着怎样的关系?②大家能否从问题①中总结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③A表示“1~20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那么3__________A,4__________A.讨论结果:①a是集合B中的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②a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B,记作a∈B;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因此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即属于和不属于.③3∈A,4∉A.提出问题①从这堂课的开始到现在,你们注意到我用了几种方法表示集合吗?②字母表示法中有哪些专用符号?③除了自然语言法和字母表示法之外,课本还为我们提供了几种集合的表示方法?分别是什么?④列举法的含义是什么?你能否运用列举法表示一些集合?请举例!⑤能用列举法把下列集合表示出来吗?小于10的质数;不等式x-2>5的解集.⑥描述法的含义是什么?你能否运用描述法表示一些集合?请举例!⑦集合的表示方法共有几种?讨论结果:①两种,自然语言法和字母表示法.②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除0的非负整数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③两种,列举法与描述法.④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例如“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可以用列举法表示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可以用列举法表示为{1,2}.⑤“小于10的质数”可以用列举法表示出来;“不等式x-2>5的解集”不能够用列举法表示出来,因为这个集合是一个无限集.因此,当集合是无限集或者其元素数量较多而不便于无一遗漏地列举出来的时候,如果我们再用列举法来表示集合就显得不够简洁明了.⑥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如,不等式x-2>5的解集可以表示为{x∈R|x>7};所有的正方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x是正方形},也可写成{正方形}.⑦自然语言法、字母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应用示例例1下列所给对象不能构成集合的是__________.(1)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难题;(2)某一班级16岁以下的学生;(3)某中学的大个子;(4)某学校身高超过1.80米的学生.活动探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读题、审题,了解本题考查的基本知识点——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然后指导学生对4个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判断所给元素是否能构成集合,关键是看是否满足集合元素的确定性.解析:(1)不能构成集合.“难题”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无明确的标准,对于一道数学题是否是“难题”无法客观地判断.实际上一道数学题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因而“高一数学课本中所有的难题”不能构成集合.(2)能构成集合,其中的元素是某班级16岁以下的学生.(3)因为未规定大个子的标准,所以(3)不能组成集合.(4)由于(4)中的对象具备确定性,因此,能构成集合.答案:(1)(3)例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活动探究:讲解例2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例2(1):①自然数中是否含有0?②小于10的自然数有哪些?③如何用列举法表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针对例2(2):①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哪些?分别是什么?②方程x2=x的解是什么?③如何用列举法表示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针对例2(3):①如何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即质数的定义是什么)?②1~20以内的质数有哪些?③如何用列举法表示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先明确集合中的元素,再把元素写入“{}”内,并用逗号隔开.解:(1)小于10的自然数有0,1,2,3,4,5,6,7,8,9,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A={0,1,2,3,4,5,6,7,8,9};(2)方程x2=x的两个实根为x1=0,x2=1,设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B={0,1};(3)1~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设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为C,那么C={2,3,5,7,11,13,17,1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表示法中的列举法,通过本题的教学可以体会利用集合表示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和简洁性.例3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活动探究:讲解例3的过程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针对例3(1)——列举法①方程x2-2=0的解是什么?②如何用列举法表示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针对例3(1)——描述法①描述法的定义是什么?②所求集合中元素有几个共同特征?分别是什么?③如何用描述法表示所求集合?针对例3(2)——列举法①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有哪些?②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如何表示?针对例3(2)——描述法①所求集合中元素有几个共同特征?分别是什么?②如何用描述法表示所求集合?解:(1)设方程x2-2=0的实数根为x,并且满足x2-2=0,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A={x∈R|x2-2=0};方程x2-2=0的两个实根为x1=-2,x2=2,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A ={-2,2}.(2)设大于10小于20的整数为x,它满足条件x∈Z且10<x<20,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B ={x∈Z|10<x<20};大于10小于20的整数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11,12,13,14,15,16,17,18,19}.点评:例2和例3是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使学生逐步逼近答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帮助学生理清了解答问题的基本思路,又使得列举法和描述法在实例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知能训练课后练习1,2.【补充练习】1.考查下列对象能否构成集合:(1)著名的数学家;(2)某校2013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3)不超过20的非负数;(4)方程x 2-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5)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6)3的近似值的全体.答案:(1)(2)(5)(6)不能组成集合,(3)(4)能组成集合.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1)0__________N ,5__________N ,16__________N ;(2)-12__________Q ,π__________Q ,e __________C R Q (e 是个无理数);(3)2-3+2+3=__________{x |x =a +6b ,a ∈Q ,b ∈Q }.答案:(1)∈ ∉ ∈ (2)∈ ∉ ∈ (3)∈3.已知集合A 是由0,m ,m 2-3m +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 ,求实数m 的值. 解:∵2∈A ,∴m =2或m 2-3m +2=2.若m =2,则m 2-3m +2=0,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舍去.若m 2-3m +2=2,求得m =0或3.m =0不合题意,舍去.∴m 只能取3.4.用适当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上所有点的集合;(2)一次函数y =x +3与y =-2x +6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3)不等式x -3>2的解集;(4)自然数中不大于10的质数集.答案:(1)描述法:{(x ,y )|y =ax 2+bx +c ,x ∈R ,a ≠0}.(2)描述法:⎩⎨⎧ (x ,y )⎪⎪⎪ ⎩⎪⎨⎪⎧⎭⎪⎬⎪⎫y =x +3y =-2x +6=⎩⎨⎧ (x ,y )⎪⎪⎪⎭⎬⎫⎩⎪⎨⎪⎧ x =1y =4.列举法:{(1,4)}.(3)描述法:{x |x >5}(4)列举法:{2,3,5,7}.拓展提升问题1:设集合P ={x -y ,x +y ,xy },Q ={x 2+y 2,x 2-y 2,0},若P =Q ,求x ,y 的值及集合P ,Q .活动探究: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两个数集相等的条件——集合中的元素分别对应相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本题中集合P ,Q 对应相等时,其元素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并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计算;最后,应当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应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检验所求结果是否符合要求.解:∵P =Q 且0∈Q ,∴0∈P .若x +y =0或x -y =0,则x 2-y 2=0,从而Q ={x 2+y 2,0,0},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x +y ≠0且x -y ≠0;若xy =0,则x =0或y =0.当y =0时,P ={x ,x ,0},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y ≠0;当x =0时,P ={-y ,y ,0},Q ={y 2,-y 2,0},由P =Q 得⎩⎪⎨⎪⎧ -y =y 2,y =-y 2,y ≠0, ① 或⎩⎪⎨⎪⎧ -y =-y 2,y =y 2,y ≠0.②由①得y =-1,由②得y =1,∴⎩⎪⎨⎪⎧ x =0,y =-1或⎩⎪⎨⎪⎧ x =0,y =1,此时P =Q ={1,-1,0}.点评:本题综合性地考查了两数集相等的条件、集合中元素的性质以及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分类讨论能力.问题2:已知集合A ={x |ax 2-3x +2=0},若A 中的元素至多只有一个,求a 的取值范围. 活动探究:讨论关于x 的方程ax 2-3x +2=0实数根的情况,从中确定a 的取值范围,依题意,方程有一个实数根或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或无实数根.解:(1)a =0时,原方程为-3x +2=0,x =23,符合题意.(2)a ≠0时,方程ax 2-3x +2=0为一元二次方程.由Δ=9-8a ≤0,得a ≥98.∴当a ≥98时,方程ax 2-3x +2=0无实数根或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综合(1)(2),知a =0或a ≥98.点评:“a =0”这种情况最容易被忽视,只有在“a ≠0”的条件下,方程ax 2-3x +2=0才是一元二次方程,才能用判别式Δ解决问题.问题3:设S={x|x=m+2n,m,n∈Z}.(1)若a∈Z,则a是否是集合S中的元素?(2)对S中的任意两个x1,x2,则x1+x2,x1·x2是否属于S?活动探究:针对问题(1)——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集合S中元素的共同特征与构成方式;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题中所给的元素a能否表示成m+2n的形式;如果能,m和n分别是多少,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最后小结,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属于集合时,转化为判断这个元素是否满足集合元素的特征即可.针对问题(2)——首先引导学生将x1,x2分别表示出来,再引导大家根据正确的表示结果,推断x1+x2,x1·x2是否是集合S中的元素.解:(1)a是集合S中的元素,a=a+2×0∈S.(2)不妨设x1=m+2n,x2=p+2q,m,n,p,q∈Z.则x1+x2=(m+2n)+(p+2q)=(m+p)+2(n+q),m,n,p,q∈Z.∴x1+x2∈S;x1·x2=(m+2n)·(p+2q)=(mp+2nq)+2(mq+np),m,n,p,q∈Z.∴x1·x2∈S.综上,x1+x2,x1·x2都属于S.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的描述法以及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1)集合的含义;(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4)集合的表示方法.课后作业习题1.1A组3,4.。

高中英语必修一1.1学案设计

高中英语必修一1.1学案设计

Unit 1 FriendshipPeriod 1 新知预习课识记词汇1.Match the words and phrases.A.words (单词连线) 1)outdoors 2)dislike3)disagree4)loose5)pack6)survey7)item8)suitcase9)series10)partner 1)松的,松开的2)在户外,在野外 3)调查 4)打包,捆扎 5)不同意 6)不喜欢,厌恶 7)伙伴 8)项目,条款 9)连续;系列 10)手提箱B.phrases(短语连线) 1)将……装箱打包2)使平静下来,使镇静 3)记下,放下;登记4)故意地5)在黄昏时刻 1)at dusk 2)set down3)on purpose 4)pack up 5)calm down2.根据释义写出单词1) make someone feel unhappy or worried2) pay no attention to,take no notice of,pretend not to see3) completely4) the ability or right to control people or things5) a piece of cloth that is hung to cover a window6) go to live in a new place and stay there7)get well again after being ill or hurt,etc.8) correctly,precisely9) feeling or showing thanks,thankful10) a small piece of advice;a thin pointed end精讲词汇1.add vt .加;增加;补充说【完成句子】1)If you 3 and 5,you’ll get 8. 3加5等于8.2)If the soup is salty,you can some water it.如果汤太咸,你可以向里面加点水。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案: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1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学习目标:1.封建社会的特点、封建剥削制度、历史进步性、主要矛盾与阶级斗争2.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特点、主要矛盾与阶级斗争、经济危机、历史命运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重点难点重点: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难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三、基础知识梳理(一)封建社会1、封建生产关系①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②确立原因: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的必然结果。

③进步性: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封建剥削制度①经济上——残酷剥削a.基础: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b.方式:ABC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此外: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②政治上——等级森严: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等级森严。

③精神上——思想枷锁: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

3、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①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之间的矛盾。

②产生的原因: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

③阶级斗争: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二).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A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B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C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

高中必修第一册《1

高中必修第一册《1

高中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案:集合的概念教材分析:集合论是数学的基础,许多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

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和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能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研究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方法,教学难点是对待不同问题时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课前准备:学生通过预,自主研究、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请分析以下几个实例:1.正整数1,2,3,……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3.2018足球世界杯参赛队伍4.《水浒》中梁山108好汉5.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

因此,我们将研究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研探新知1.集合的有关概念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思考:上述5个实例能否构成集合?如果是集合,那么它的元素分别是什么?练1:下列指定的对象,是否能构成一个集合?①很小的数②不超过30的非负实数③直角坐标平面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④π的近似值⑤高一年级优秀的学生⑥所有无理数⑦大于2的整数⑧正三角形全体2)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a)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对于一个具体对象a,a要么是集合A的元素,要么不是集合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b)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个体,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出现重复的元素。

新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学案

新人教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学案

集合学案 §1.1集合(1)一、知识归纳:1、 集合:某些 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元素:集合中的每个 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集合的表示方法⎩⎨⎧描述法:列举法:3、集合的分类⎪⎩⎪⎨⎧空集:无限集:有限集:二、例题选讲:例1、观察下列实例:① 小于11的全体非负偶数; ②整数12的正因数;③抛物线12+=x y 图象上所有的点; ④所有的直角三角形;⑤高一(1)班的全体同学; ⑥班上的高个子同学; 回答下列问题: ⑴哪些对象能组成一个集合.⑵用适当的方法表示它.⑶指出以上集合哪些集合是有限集. 例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以下集合:⑴平方后与原数相等的数的集合;⑵设b a ,为非零实数,bb aa +可能表示的数的取值集合;⑶不等式62<x 的解集; ⑷坐标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⑸第二象限内的点组成的集合; ⑹方程组⎩⎨⎧=-=+15y x y x 的解集。

三、针对训练:1.课本P5第1题: 2.课本P6第1、2题 3.已知集合{}012|2=++=x ax x A⑴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及A ;⑵若,Φ=A 求a 的取值范围。

§1.1集合(2)一、知识归纳:4、集合的符号表示:⑴集合用 表示,元素用 表示。

⑵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 ⑶常用数集符号: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5、 元素的性质:(1) (2) (3) 二、例题选讲:例3 用符号∉∈与填空:⑴0 *NZ ;0 N ;0)1(- *N ;23+ Q ;34Q 。

⑵3{}3,2;3(){}3,2;()3,2 (){}3,2; ()2,3 (){}3,2例4 (1)已知{}52<<=x x A ,判断b a 、是否属于A ?7=a ,︒+︒=31tan 42sin b(2)已知{}{},.,1,,2B A b B a a A ===求b a ,三、针对训练: 1.课本P5第2题2.习题1.13.已知:}{Nx x y y A ∈+==且1|2{}22|),(2+-==x x y y x B ,用符号∉∈与填空⑴0 A ; 5.3 A ; 10 A ; (1,2) A 。

高中数学 1.1.1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数学 1.1.1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目标------ 学习导航3、元素与集合的符号表示表示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知识点睛集合概念的三个性质(1)描述性:集合是一个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像点、直线一样,只能描述性的说明。

(2)广泛性:凡是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组成集合的对象(3)集体性:集合是一个整体,已暗含“所有”、“全部”、“全体”的含义,因此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那么这个集合就是这些对象的全体,而非个别对象。

扩展延伸集合常见分类依据所含元素的个数,集合可分为两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是有限集,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组成的集合,其中元素个数为有限个,故为有限集;(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是无限集,如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其中元素个数为无限个,故为无限集。

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

互异性:是指给定一个集合的元素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无序性:集合与其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无关。

知识点睛元素特征的三点应用(1)确定性的应用:是判断一组对象是否形成集合的标准,因为任何一个对象都能明确它是或不是某个集合的元素,两者必居其一,如“著名的科学家”,“著名的”便是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没有统一的标准,不确定。

(2)互异性的应用:在同一个集合中,没有相同的元素,因而可以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集合中的元素进行检验。

(3)无序性的应用:无序性主要应用在判断两个集合相等方面,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1、两种关系:属于(∈)和不属于(∉)2、符号的表示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作a∈A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作a∉A知识点睛对元素与集合的理解a∈A与∉A取决于a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知对任何a与(1)对于特定集合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解题中作为已知使用,不必重述它们的意义。

(2)对常见数集的记法要做到范围明确,即明确各数集符号所包含的元素,记忆准确、并且书写要规范。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教学案《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教学案《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教学案《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教学目标1.从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形成“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观念,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 )细胞学说的要点及其意义。

(2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教学难点细胞学说的意义。

三、素养要求1.生命观念:通过细胞学说的学习,认识到细胞的统一性、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科学思维: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认同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不同生物生命层次上的差异,培养归纳与比较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情境教学,思维探究,多媒体PPT五、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答:答案多样,教师做最终的归纳。

教师:动物与植物是两种形态迥异的生物,但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问题导学新细胞是如何产生的?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等生命活动与细胞有什么关系?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统一性和差异性?二细胞学说的建立1、19世纪,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2、细胞学说的内容1.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建立历程人物结论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虎克用显微镜发现细胞并命名细胞施莱登施旺科学探究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必修一学案

必修一学案

§1.1.1 集合的含义一、知识链接集合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它还渗透到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术语的科技文章和科普读物中比比皆是,学习它可为参阅一般科技读物和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准备必要的条件.集合论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康托尔于19世纪末创立的. 1874年康托尔提出“集合”的概念:把若干确定的有区别的(不论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合并起来,看作一个整体,就称为一个集合,其中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人们把康托尔于1873年12月7日给戴德金的信中最早提出集合论思想的那一天定为集合论诞生日.二、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探究1:考察几组对象: ① 1~20以内所有的质数;②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 ③ 所有的锐角三角形;④ 2x , 32x +, 35y x -, 22x y +; ⑤ 柘城高中高一级全体学生; ⑥ 方程230x x +=的所有实数根;⑦ 隆成日用品厂2013年8月生产的所有童车; ⑧2013年8月,广东所有出生婴儿. 试回答:各组对象分别是一些什么?有多少个对象?新知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试试1:探究1中①~⑧都能组成集合吗,元素分别是什么?探究2:“好心的人”与“1,2,1”是否构成集合?新知2:集合元素的特征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是互异的,是无序的,即集合元素三特征.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称这两个集合 .试试2:分析下列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并指出元素: ① 不等式30x ->的解; ② 3的倍数;③ 方程2210x x -+=的解;④ a ,b ,c ,x ,y ,z ; ⑤ 最小的整数;⑥ 周长为10 cm 的三角形; ⑦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⑧ 全班每个学生的年龄; ⑨ 地球上的四大洋; ⑩ 地球的小河流.探究3:实数能用字母表示,集合又如何表示呢? 新知3:集合的字母表示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集合的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试试3: 设B 表示“5以内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则5 B ,0.5 B , 0 B , -1 B .探究4:常见的数集有哪些,又如何表示呢?新知4:常见数集的表示 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记作N ; 正整数集:所有正整数的集合,记作N *或N +; 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试试4:填∈或∉:0 N ,0 R ,3.7 N ,3.7 Z , 3- Q ,32- R . 探究5:探究1中①~⑧分别组成的集合,以及常见数集的语言表示等例子,都是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 这种方法语言文字上较为繁琐,能否找到一种简单的方法呢?新知5: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注意:不必考虑顺序,“,”隔开;a 与{a }不同.试试5:试试2中,哪些对象组成的集合能用列举法表示出来,试写出其表示.新知6: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一般形式为{|}x A P ∈,其中x 代表元素,P 是确定条件.试试:方程23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用描述法表示为 .学习小结①概念:集合与元素;属于与不属于;②集合中元素三特征;③常见数集及表示;④集合的表示方法.三、自我测评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个村子里的高个子组成一个集合B .所有小正数组成一个集合C .集合{1,2,3,4,5}和{5,4,3,2,1}表示同一个集合D .13611,0.5,,,,2244这六个数能组成一个集合2. 给出下列关系:① 12R =;② 2Q ∉;③3N +-∉;④3.Q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3. 直线21y x =+与y 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为( ). A. {0,1} B. {(0,1)}C. 1{,0}2-D. 1{(,0)}2-4. 设A 表示“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组成的集合,则: 深圳 A ; 广州 A . (填∈或∉)5. “方程230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用列举法表示为____________.6. 设{|16}A x N x =∈≤<,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6A ∈ B. 0A ∈ C. 3A ∉ D. 3.5A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等式253x -<的解集表示为{4}x <B.所有偶数的集合表示为{|2}x x k =C.全体自然数的集合可表示为{自然数}D. 方程240x -=实数根的集合表示为{(2,2)}-8. 一次函数3y x =-与2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是( ). A. {1,2}- B. {1,2}x y ==-C. {(2,1)}-D. 3{(,)|}2y x x y y x =-⎧⎨=-⎩9.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510}A x Z x =∈≤<为.10.集合A ={x |x =2n 且n ∈N }, 2{|650}B x x x =-+=,用∈或∉填空: 4 A ,4 B ,5 A ,5 B .11. (1)设集合{(,)|6,,}A x y x y x N y N =+=∈∈ ,试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2)设A ={x |x =2n ,n ∈N ,且n <10},B ={3的倍数},求属于A 且属于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12. 若集合{1,3}A =-,集合2{|0}B x x ax b =++=,且A B =,求实数a 、b .小结:1.① 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应特别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2{(,)|1}x y y x =-与2{|1}y y x =-不同. ② 集合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 }也是错误的.③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2. 我们还可以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即:文氏图,或称Venn 图.。

新高一假期辅导 物理必修一学案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教师用)

新高一假期辅导 物理必修一学案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导学案(教师用)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构建知识体系1、质点的定义:2、物体可以看质成点的条件:3、参考系的定义:1.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

需要注意的是,⑴“质点”是一种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理想模型”,是一种最简单的模型(以后还会遇到刚体模型、弹性体模型、理想流体模型、理想气体模型等等)。

⑵既然是模型,就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代替真实的物体。

因此,要通过教材、例题及习题,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质点模型,要逐渐积累知识,而不必一开始就去死记硬背。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来作为对照(参考)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

(以前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上称为“参照物”,也很直观易懂。

)研究物体运动时需要参考系的意义在于,⑴有了参考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⑵选定了参考系后,才能知道和研究物体的运动。

试设想,在茫茫的大海里,水天一色,如果没有太阳或星辰作参考,水手根本无法确定自己船舰的位置和向什么方向运动。

⑶参考系选得不同,则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作出的结论也不同(见课本和后面例题)。

通常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如果不声明参考系,则默认以地面为参考系。

3.坐标系:为了定量研究运动,必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这样才能应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运动。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可以在这条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即以这条直线为坐标轴(x 轴)。

这样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一个坐标值(x)来确定。

如果物体在一个平面内运动,则需要建立平面坐标系。

用两个坐标值(x,y)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范例精析]例1 在研究火车从上海站到苏州或南京站的运动时间(通常只须精确到“分”),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在研究整列火车经过一个隧道的时间(通常精确到“秒”),能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由此你得出什么看法?解析:前者可以,后者不可以。

前者由于火车的大小(长度)带来的确定时间方面的误差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而后者却必须考虑火车的长度。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1_集合_教学设计_教案_10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教案-1.1_集合_教学设计_教案_10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二、新课教学(一)集合的有关概念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 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A(或a A)(举例)6. 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二)集合的表示方法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5篇】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5篇】

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5篇】高一英语必修一unit1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Students should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musician,clap, passer-by, form, extra, earn, advertisement,2 attractive, instrument,loosely, actor dream of, be honest with, play jokes on, or so, break up.3)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2.语言能力目标:1)Developthe Ss’skills of skimming, scanning and careful reading.2) Train the Ss to findthe key words and the topic sentences.3)Encourage the Ssto guess the new wordsaccording the reading.3.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目标:1)Encourage the Ss to share the differentkinds of music.2)Improve the cooperation and share among the students.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a.To understudend the passage better b.To 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paragraph2、教学难点:a.Master the reading ability b.Develop the skills ofreading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本节课共45分钟,具体教学步骤如下:Step I Leading-in播放一段小视频,内容为歌曲 If you arehappy的英文版本,通过介绍演唱乐队twins引出本单元话题。

必修一1.1教案学案

必修一1.1教案学案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教科书的第一段道出了全章教科书的目标,就是研究“怎样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

教科书一开始就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指导思想是强调一般性的科学方法,即为这样的思想作准备:解决问题时首先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描述这个模型,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要研究物体位置的变化问题,首先必须解决位置确定问题,教科书把“物体和质点”当作一个知识点,说明质点是针对物体而言的,实际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在通常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部位的运动情况是不相同的”,从而“给描述运动带来了困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用一个点来代替物体”。

“科学漫步”栏目中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扩展性内容,其后附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这个定位器处于我国哪个城市的什么部位?从显示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这类问题不作为针对所有学生的强制性要求。

2、教学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5、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受力分析及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两者结合起来综合的应用有些困难,需要详细的讲解。

6、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7、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初步把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 1.1集合

新课标 人教版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 1.1集合

第一章集合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一)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集合的含义,了解集合元素的性质。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3.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4.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重点:集合概念的形成。

难点:理解集合的元素的性质。

二、知识梳理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_____,也简称____。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_______。

.2、集合与元素的表示方法(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B、C、P、Q……(2)元素通常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a、b、c、p、q……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___ A,记作a___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____ A,记作a____ A。

4、空集一般地,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__________,记作________。

φ与{0}、0的区别与联系。

注意:5、集合中元素的特性(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6、集合的分类集合可以根据它含有的元素的个数分为两类:有限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限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自然数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

正整数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

整数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

有理数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教科书的第一段道出了全章教科书的目标,就是研究“怎样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

教科书一开始就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指导思想是强调一般性的科学方法,即为这样的思想作准备:解决问题时首先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描述这个模型,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要研究物体位置的变化问题,首先必须解决位置确定问题,教科书把“物体和质点”当作一个知识点,说明质点是针对物体而言的,实际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在通常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部位的运动情况是不相同的”,从而“给描述运动带来了困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用一个点来代替物体”。

“科学漫步”栏目中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扩展性内容,其后附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这个定位器处于我国哪个城市的什么部位?从显示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这类问题不作为针对所有学生的强制性要求。

2、教学目标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5、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受力分析及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两者结合起来综合的应用有些困难,需要详细的讲解。

6、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7、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初步把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8、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忽略。

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

那以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如:光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忽略掉了。

今天我们又要建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质点。

质点,并完成下列问题: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物体和质点填写:(1)质点就是没有,没有,只具有物体的点。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5)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质点的运动;是直线,叫直线运动;是曲线,叫。

共评: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比如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研究它运动的特点,汽车的大小、形状及车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可把汽车看作质点。

而研究车轮的转动,是研究汽车上部分的运动,就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再比如原子核很小,要是研究质子与质子的作用时,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

2、(1)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举例: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

……(3)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3、坐标系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一般来说,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那么,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和位移。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矢量和标量的有什么区别?如何得出恰当的结论的。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9、板书设计一、物体和质点1、什么是质点?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3、质点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

二、参考系1、定义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3、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三、坐标系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10.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熟知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很自然地领会到“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

这充分说明了将物体简化成质点的条件性,质点的两大基本属性。

为了强调坐标的概念,教科书用数学和物理学中通用的符,即在直线运动中用x表示质点的位置,极坐标,用△x=x1-x2表示质点的位移。

在表示物理量的变化时,“△”实际上是我们以前都在使用的符,学生不会感到困难。

相反,由于有了明确表示物理量的变化量的符,学生更易区分某物理量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量。

明确地把某个物理量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区分开,这是本书的特点。

物理学中经常要区分这两种物理量,有意识地强调它们的区别,对于以后的学习会有好处。

下一节中,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也是这样。

必修一第一章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案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 什么是质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作质点?2. 知道什么是参考系及如何选择参考系。

预习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一节)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

学习难点: 质点的判断学习过程: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是,静止是。

二、物体和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

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

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

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三、参考系1.定义:。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运动,得到的结果会。

3.参考系的选择: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选取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使之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的简单。

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通常应认为是以为参考系的。

4.绝对参考系和相对参考系:四、坐标系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一般来说,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五、当堂检测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ACD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2.人坐在运动的火车中,以窗外树木为参考系,人是_运动__的。

以车厢为参考系,人是___静止___的。

3.对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 )A.参考系必须选择地面。

B.研究物体的运动,参考系选择任意物体其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D.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总结与反思】课后练习与提高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CD )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把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BCD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

3.关于机械运动和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A. 研究和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定参照物。

B. 由于运动是绝对的,描述运动时,无需选定参照物。

C. 一定要选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地球为参照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