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分析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调试版
解题思路
1、绘景:描摹诗歌图景。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和图景 (画面)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 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 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 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 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析境:概括意境特点。
命题形式:诗(词)中 使用了哪些景象?某句某联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画面、 意境)?诗(词)的某一景 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意象类解题方法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 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宋神宗元丰五年,秦观应礼部试,落 第罢归。赋《画堂春》。②捻(niǎn):持取, 捻弄
描景此图诗描绘【了注怎】样钩的点疏围意氛箔境:?把请帘简子要挂分起析析情。感。
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又
咆哮着远去,在北风的呼啸中不断拍打堤岸, 在暴风雨来临之际,诗人不仅没有关门闭户躲 避,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饱览“千山 急雨来”的壮观。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 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 情。
常见意象的情感特征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 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 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 是高洁的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 的感慨。
景物形象
含义: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 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景物 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 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 (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 (农事、战争、狩猎、离别)、色彩描 写。
诗歌意象意境-景物形象
5
———
.
古典诗歌在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
很多传统的意象,他诚们蕴含的意义
2 传 统 意 象
基135送愁爱本别苦情上类类类《 现 代是意 意 意固象 象 象定的诚实,守信246,思 抒 战大乡 怀 争致信:类 类 类分意 意 意为象象象几类何 为 诚:
汉
用
7闲适类语意象
词
。
典
信 ?
》
6
3
同的意情象感色体彩验的。冷一暖般诚传暖递色着预诗示人着不热
11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 寂寞
小楼、深巷 春雨、杏花
意境: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 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 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 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 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 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 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
8
意 象 解 读
———
因只象的染有所此情作《 现 代抓包调用,住含鉴,,的赏作意才诚实,守信旨品象能具趣体的的真意社正作,诚信:象 会 地品意意鉴的象,义赏时所以和古候体及何 为 诚感代现意,
的诗汉词作品用。
语 词
。
典
信 ?
》
9
二、理 解 意 境
10
意象+意象=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 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 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简单 的说,意境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 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 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俺的定稿 教师版)诗歌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读懂诗歌并了解古代诗歌形象的类型 A2、掌握诗歌鉴赏中景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 C教学过程:一、积累·思考 A1、诗歌形象的类型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之形象、景之形象和物之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景物类型:(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
二、归纳答题步骤: B例1:下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B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①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初春景象。
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请概括答案组织的步骤: C①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②结合诗句具体叙述;③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例2: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B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
答:①本诗塑造了瀑布胸怀大志、不畏艰险的形象。
②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聚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③作者通过对瀑布这一形象的塑造,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志向高远、不达目标誓不休的精神。
请概括答案组织的步骤: C①概括物的突出特点②具体叙述③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或志向。
三、领悟·应用 C1、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B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考点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诗人在抒发主观情感时,往往借助这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这些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成了“意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而多个意象构成“意境”。
一、意象(景象)(一)意象的含义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用寄情于物的方式,通过描写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上,使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情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二)常见意象的特点和寓意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的品质。
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葱茏绿竹代表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格或象征隐士君子。
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柳——“柳”者,“留”也。
柳枝依依,缠绵悱恻,古人常借柳抒发送别怀人的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分别时诗人对友人的眷恋。
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词人的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是君子。
如宋代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歌颂了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鉴赏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考卷
题干示例
2019·天津卷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8·天津卷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7·天津卷
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画面描述“两步骤”
1.(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2分)
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 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2.(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1)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 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 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 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 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练习1: 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意 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
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人的主观情
感。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
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
象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 和物。意象是具体的。
明确意象的作用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 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一 般都具有抒情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成意象群,为人物 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 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 (4)营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 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 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的“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用雪、 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衬托人物品行的高洁、性 格的坚毅、情感的纯洁等。
参考答案: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 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 清冷孤寂的意境。
练习3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
形象鉴赏
· 景
景象即景物形象,常指借景抒情诗中的 的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景象常常 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 法。 •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 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 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 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 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 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诗歌常见的意境术语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幽深、 壮阔、 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清新、 朦胧、恬淡 明丽——恢弘、清远、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瑰丽、闲适 清冷——冷森、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凄怆、寂寥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 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 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 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 啸。 •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 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 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七:“大漠孤烟直,长 雄浑壮阔 河落日圆”表现出 _______的意境
•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幽清明净 流”构成了_________的意 境。
基本题型是: 1、指认意象; 2、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 4、欣赏画面美。 鉴赏形象综合题,基本思路是: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 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 答题步骤为: • 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描写了……意象。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既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 描述时,语言力求优美。 • 二、这些景象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体,切忌空 洞。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古代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人物 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
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诗 歌 形 象
借以 表达 主观 感情 的载 体
事物形 象(咏 物诗) 景物 形象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 咏的对象)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 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五)从观察的角度 立足点 层次来写:远看 与近观结合 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 空间的上下 结合 高低结合 (六)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诸觉结合): 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 触觉或通感 (七)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粗 笔勾勒与工笔细描(点面结合)
(八)从分析景物的色彩搭配的角度来考虑: 突出景物的色彩,注重色彩的多样与谐调
意象作用
思路:作用+内容+意境+情感 步骤: (作用) 描写…… 营造…… 表达……
诗歌意象的作用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如出一辙,大体 上有这些作用: 营造氛围 \借景抒情 \塑造意境 \奠定情感基调 \ 衬托(人物节气、品质或性格 ,以景衬境 ,以景衬情 )
南乡子 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 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偏重写景的诗歌)
形 象 鉴 赏 · 景 与 物
物象: 写物 ——托物言志
景物形象
景象: 写景——借景抒情
同:形式上相似,都是借助外界事物抒发或表达自己 形 的情感或思想 象 鉴 异: 1、借景抒情的“景” 指自然风景 赏 托物言志的“物”常是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 物品,诗人借助此象征意味来表明自己的“志”。 借 景 抒 2、借景抒情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 情 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喜、怒、乐、哀、 与 愁等)。 托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人生 物 言 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一种思想、志向。。 志 异 3、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 同 感情。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拓展延伸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一、知识点讲解1、形象形象主要指诗歌所描写的人、景、物。
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那么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和物。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景物类型:〔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2、形象的特点形象是诗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或者说形象中蕴含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一、把握诗中画面,品味意境。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就是包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具有“象征意蕴〞的客观物象。
如杨柳、鸿雁、流水、梅花、红豆等。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传统意象〔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相思〕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月亮、鸿雁、双鲤、捣衣等〔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如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等〔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如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等〔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如红豆、莲花、连理枝、比翼鸟等〔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等2、描摹图景,品味意境。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三方面着手:①写景角度----上下、远近、俯仰、视觉、听觉、触觉等;②画面色彩----季节色彩,冷暖色调;②动态静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意境特点常用术语: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苍凉悲壮明丽清新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二、关注景与情的关系。
诗歌的景物形象
.5、(2011〃烟台一中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
题。 题李世南①画扇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 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 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 方,这里指山坞。
【注释】: 1、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2、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 3、鵷鹭:古代常以鵷鹭喻百官。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词的开头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
答案: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一幅热闹而又纷杂 的城郭暮春景象。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中 消退了,天气暖和起来,花影摇曳,落英缤纷, 黄莺鸟在一声紧似一声地啼唱。
鉴赏古代诗 歌的景物形象
诗歌的景物形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 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 时节、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 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 考查意象类、分析意境类。前者常以“描写了 什么景象”“描写了什么景象”“描写的景象 有何特点”等提问方式来呈现,后者常见的提 问方式常常是“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 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勤学常练出佳绩 】 问题1、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释: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 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和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 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这首诗的首句用了“月黄昏”三个字, 请问,借“月黄昏”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 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 容简要赏析。
答案: 首句中描写了 客船、“无灯”野(小) 店、“半死”枫树这些意象,这一切都笼罩 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 (步骤一) 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 (步骤二) 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步骤三)
③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①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描绘 诗中展现的意象和画面
一般表达式
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 (描绘了一 幅……的画面), 营造了……的氛围/特点 表达了……得感情。
(绘景——析境——悟情)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问:诗歌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山村怎样的景物特点? (请描绘前两句中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参考:1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 潺,板桥简朴; 2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 3表达了作者对这样的山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江村生活:深夜,月亮 落下去了,人也已经很疲倦了,渔翁垂钓回来懒得系船,
而让渔船任意随风飘荡。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
风,没有系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 又有什么关系(步骤一) 意境真切而甜美(步骤二)诗人
通过心理活动及细小动作的描写,使得钓者悠闲的生活情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宋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 诗歌内容分析。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效果 。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新)
鉴赏景物形象的注意事项
1、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 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 兴手法、象征手法等)。 2、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 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 偶等)。 3、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 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 近景、形色声味等) 。
练习题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2012湖 南卷)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参考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 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 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 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 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 (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 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 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步骤一)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 (步骤三)
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 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 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 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 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 民
凄凉、悲伤、高洁、哀伤、凄清、凄 切、孤独、离愁、纯洁、姿态美好、 清雅高洁、晶莹澄澈、绚丽多姿(多 彩)、凌雪傲霜、冷落萧条、凄凉荒 寒、衰败荒凉、寂静清冷、荒凉冷落、 零落憔悴、幽静闲适、清秀可人、静 谧安详、和平宁静、浪卷云涌、气势 飞动、苍凉黯淡、馨香四溢、蜂飞蝶 舞等。
揭示情感的常用词语
参考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 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的特点。诗人在 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 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 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诗人不 眠有两个原因:一是喜欢山中夜景,前四 句描写山中月色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 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 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 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 之情。
高考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一、意象(一)意象作用分析意象作用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②创设情境,提供背景;③衬托人物,铺垫蓄势;④表情达意,感发兴寄;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二)意象类1.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2.提问变体: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诗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3.解题思路:首先读懂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再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意象,最后分析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4.意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①找出相关意象;②概括意象的特征,-般以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为佳;③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类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景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构成,情景交融。
意境,就是诗(某几句诗)中所有意象的“总和”。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悲凉意境。
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一)画面描述题1.画面描述题①第X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XXX的哪些景象?③这首诗X句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画面描述“三步骤”①概括画面特点,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理解
一、形象的含义
二、形象的特点 三、形象分类 四、对形象的认知理解
人
物 形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
重抒情的诗歌)
B、作品中其他人物。 (偏重叙事的诗歌)
诗 歌 形 象
象
一 切 景 语 皆 情 语
景 观感情的载体 物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物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形 象 (偏重写景的诗歌)
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3)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 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 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对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 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 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 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 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中“零 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句,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 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 冕《墨梅》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言浅而意深。
第四组 抒怀类意象 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 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 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东晋田园诗人陶 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 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 凋,历四 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
爱和称颂。郑板 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
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 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 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 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二、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 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 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可由一个意象来表现,但 更多是由多个意象共同来表现的。
(1)明确诗人创造意境的常用手法。 A、触景生情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哀伤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 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 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6)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 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 近黄昏。”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 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
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 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 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 让征夫怆然泪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七组 闲适类意象 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 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 春雨初霁》)
意象:
小楼深巷
春雨杏花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 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
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 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 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 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 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 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意象。如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等。 (3)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唐代
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 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
《渭城曲》中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
谈谈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
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 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
意象+意象=意境。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 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 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 的、细小的单位。所以多个意象组合 构成意境。
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 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第二组 思乡类意象 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
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
月,低头思故乡。” (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 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时,月满
古人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
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第三组 愁苦类意象 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 (2)芭蕉。在诗文中,它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 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儿》词“窗前谁种芭蕉树,
(3)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 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 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 如三国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人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 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
(4)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 汉文帝 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 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
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的许可,才
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
“柳营”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代王维《观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
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
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 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了 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第一组 送别类意象 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它源于《诗经· 小雅·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
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第五组 爱情类意象 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
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 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 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
”
(4)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
的感情。 如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5)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
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 化为杜鹃鸟,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
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2)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 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 袖。” (3)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
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是诗人的主观情意 和客观物象互相交 融而形成的艺术境 界。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 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 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诗人借以表达主
二、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
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
神韵; 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
的感情。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就是把握 景物中所体现出 来的绚丽、明丽、雄 奇、峻峭、雄伟、萧瑟、清幽、凄冷 等特色,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氛围。
(5)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
之情。如姜夔《扬州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
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6)冰雪、草木。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
忠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
兴亡的感慨。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
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姜夔《扬州慢》:“过春
西楼”。
(3)双鲤。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因此
不少 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
《蝶恋花》词:“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