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问题与 反比例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二)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灵活列反比例函数表达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能综合利用工程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2.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运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交流,并积极发表意见.

2.体验反比例函数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

掌握从实际问题中建构反比例函数模型.

教学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情况,建立函数模型,教学时注意分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例2“码头卸货”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1

某商场出售一批进价为2元的贺卡,在市场营销中发现此商品的日销售单价x元与日销售量y之间有如下关系:

x(元) 3 4 5 6

y(个) 20 15 12 1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实数对(x,y)的对应点;

(2)猜测并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图象;

(3)设经营此贺卡的销售利润为W元,试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若物价局规定此贺卡的售价最高不能超过10元/个,请你求出当日销售单价x定为多少元时,才能获得最大日销售利润?

设计意图:

进一步展示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反比例函数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师生行为: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③学生数学建模的意识;

④学生能否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看法.

生:(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了对应点(3,20),(4,15),(5,12),(6,10).

(2)由下图可猜测此函数为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支,设y=

k

x

,把点(3,20)代人y=

k

x

,得k=60.

所以y=

60

x

把点(4,15)(5,12)(6,10)代人上式均成立.

所以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60

x

生:(3)物价局规定此贺卡的售价最高不能超过10元/个,即x≤10,根据y=

60

x

在第一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

60

y

≤10,y>1O,∴1Oy≥60,y≥6.

所以W=(x-2)y=(x-2)×

60

x

=60-

120

x

当x=10时,W有最大值.

即当日销售单价x定为10元时,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好,除了能用数学模型刻画现实问题外,还能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看又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活动2

[例2]码头工人以每天30吨的速度往一艘轮船上装载货物,把轮船装载宪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

(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卸货速度v(单位:吨/天)与卸货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船上的货物必须在不超过5日内卸载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要卸多少吨货物?

设计意图:

进一步分析实际情境,建立函数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置于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中,用数学知识重新解释是什么?可以看作什么?逐步形成考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还应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师生行为: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合作.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充分利用好方程,不等式,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能否自己建构函数模型,

②学生能否将函数,方程、不等式的知识联系起来;

③学生面对困难,有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师:从题设中,我们不难发现:v 和t 之间的函数关系,实际上是卸货速度与卸货时间之间的关系.根据卸货速度=货物的总量÷卸货时间,就可得到v 和t 的函数关系.但货物的总量题中并未直接告诉,如何求得.

生:中告诉了我们码头工人以每天30吨的速度往一艘轮船上装载货物,把轮船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根据装货速度×装货时间=货物的总量,可以求出轮船装载货物的总量,即货物的总量为30×8=240吨.

师:很好!下面同学们就来自己完成.

生:解:(1)设轮船上的货物总量为k 吨,则根据已知条件有:k =3×80=240. 所以v 与t 的函数式为

v =240t . (2)由于遭到紧急情况,船上的货物必须在不超过5日内卸载完毕,求平均每天至少卸多少吨货物?即当t ≤5时,v 至少为多少呢?

由v =240

t 得t =240

v ,

t ≤5,所以240

v ≤5,

又∵v >O ,所以240≤5v

解得v ≥48.

所以船上的货物要在不超过5日内卸载完毕,平均每天至少却4.8吨货物.

生:老师,我认为得出v 与t 的函数关系后,借助于图象也可以完成第(2)问.

画出v =240

t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因为t >O).如下图.

当t =5时,代入v =240

t ,得v =48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v =240

t 在第一象限,v 随t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0<t ≤5时,

v ≥48.即若货物不超过5天内卸完,则平均每天至少要卸货48吨.

生:我认为还可以用方程来解.

把t =5代入v =240

t ,得

v =240

5 =48,

从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全部货物恰好5天卸完,则平均每天要卸货48吨.若货物在不超过5天内卸完,则平均每天至少要卸货48吨. 师:同学们的思维非常敏捷,竟想出这么多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太棒了! 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个题,肯定能做得更好! 三、巩固提寓 活动3 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如果汽车以5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从甲地出发,则经过6小时可到达乙地. (1)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如果汽车把速度提高到v(千米/时)那么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t(小时)将怎样变化? (3)写出t 与v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因某种原因,这辆汽车需在5小时内从甲地到达乙地,则此时汽车的平均速度至少应是多少? (5)已知汽车的平均速度最大可达80千米/时,那么它从甲地到乙地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设计意图: 本题可以通过计算解决以上问题,也可以根据函数的图象对问题进行解释,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可以加深对这类问题的理解. 师生行为: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可巡视,对“学围生”以适当的帮助. 解:(1)50×6=300(千米); (2)t 将减小; (3)t =300v ; (4)由题意可知300v ≤5, ∴v ≥60(千米/时); (5)t =30080 =3.75小时 四、课时小结 本节课是继续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分析实际情境,建立函数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置于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中,用数学知识重新解释这是什么? 可以看到什么?逐步形成考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也要注意函数不等式、方程之间的联系.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某单位花50万元买回一台高科技设备,根据对这种型号设备的跟踪调查显示,该设备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