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学的反思——清代汉学与国际汉学

合集下载

汉学本质论、自我汉学化及其反思

汉学本质论、自我汉学化及其反思

汉学本质论、自我汉学化及其反思◆南品希李松汉学泛指国外传教士、旅行家与学者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生产。

1998年鲍勃·霍奇(Bob Hodge)与雷金庆(Kam Louie)出版的《中国语言与文化政治学:解读龙的艺术》(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The Art of Reading Dragons)[1]一书提出了“汉学主义”一词,他们认为:“汉学展现了萨义德称之为‘东方主义’的许多典型特征。

但是,鉴于种种原因,更有益的做法是提出‘东方主义’的一个独特分支,我们将称之为‘汉学主义’。

”[2]当时“汉学主义”这一说法并没有引起学界多少关注,主要原因也许由于语言障碍的原因,即使有少数读者看到这一论述,其反应或许如严绍璗所言:“依我的学识经历,深知欧美有一批学者特别善于串通多种论说而以造作新论为自己的本业,一边耸动学界,造作自己的名声,故未予理睬。

”[3]直到2004年,以研究西方的中国形象著称的学者周宁发表《汉学或“汉学主义”》[4],他明确提出并强调关注“汉学主义”,至此“汉学主义”才真正进入了中国学术界的视野,并引发了延续至今的学术争论。

众多学者在反复思考“汉学主义”论述的真正内涵和价值的同时,也对跨文化交流和中国学术未来的道路等话题有所阐发。

梳理“汉学主义”相关研究成果的观点差异、考察这一学术焦点的发生与发展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通过辨别争论各方的立场、依据以及异同,可以形成某些思想共识,进而为一种新的理论贡献建设性的思路与观念。

本文依据的文献资源包括:以“汉学主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下载整理的四十多篇相关论文,顾明栋的专著《汉学主义———东方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替代理论》、顾明栋与周宪主编的论文集《“汉学主义”论争集萃》,以及国外学界的学术论文。

在细致解读上述文献的基础上,笔者将现有的理论探讨分为如下三个方面:汉学本质论、自我汉学化及其如何评价汉学主义。

汉语史学习心得

汉语史学习心得

《汉语史》心得
学了一学期汉语史这门课程,说实话,我本人对语言类的课程有些恐惧,感觉语言类的课程太难了,但通过这一学期对汉语史的学习,虽然没有学的十分好,但我对语言的反感不是那么的强烈了,也对我们汉语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汉语史这门课程给我的感觉是语言特别是汉语言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不断地增加音节,减少音节或者音节永远的消失。

通过学汉语史我对一些语言学学家有了比在古代汉语课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比如古代的学者段玉裁,近代的学者王力、吕叔湘、蒋绍豫、向熹等人,外国的学者太田辰夫。

通过这一学期的上课,我了解了汉语史这门学科的创立的标志是1958年王力先生《汉语史稿》的出版,对于音韵学、训诂学、词汇学、文字学有了比以前跟深刻的理解,虽然这种理解是较浅层的,但是我还是很高兴。

而且接触到了《切韵》这本韵书,知道了“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等36字母,知道了用反切上字、反切下字来了解声母类别和韵母类比的方法。

总之,通过对三十多节课对汉语史的学习,虽说没有把汉语史学的十分精十分透,但是也是我比较用心学用心听用心记的一堂课,也了解了汉语史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它的组成部分,哪些学者对它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后,还是要谢谢老师的讲授,辛苦了。

汉代汉学与清代汉学之辨

汉代汉学与清代汉学之辨
21 00年第 4期 N ,,0 0 o4 2 1
九 江学 院 学 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 f i agul e i P isp yadSeM Sine omM o  ̄i lvr t hl oh n oi c c ) J n i sy( o e
( 总第 19期 ) 5 ( u N 5 ) A t O19

今文经学也 曾经抬头 ,但是今古文之主导地位不 复变更 ,直 至 今 日,文 史 哲 学 界 的研 究 ,依 然 是 在 主流上 沿袭 着古 文经学 的主要方法 。 可见 ,清代学者所标榜的 “ 汉学” ,其实是汉 代 学者所 塑 造 的 “ 学 ” 中 的一 个部 分 ,或 可 以 汉 说 ,是 “ 汉学 ” 中 的 “ 汉 学 ” “ 文学 ” 部 东 、 古 分 。如果 我 们 将 清 人 之 汉 学 等 同于 汉 人 之 汉 学 ,
立一门户 ,与 “ 学”相对 而言 ,并与 “ 宋 宋学 ” 争短长 的 学术 流 派 。它所 宣扬 的 ,是 汉 人 训 诂 考 据的功 夫 ,而 以朴 实 为 尚 ,以反 转 宋 明理 学 之 空 疏 。清儒 汉 学派 的学 者对 汉 儒 敬 仰 颇 深 ,言 周 孔误 而不 言许 郑 非 ,对 汉人 学 术 的 推 崇 ,不 可谓 不力 。但这是清 儒就汉代 学 术之 一端 而发 扬 出来 , 亦是 为 我所 用 ,名 为 “ 学 ” 汉 ,实 为 “ 学 ” 的 清 重要一脉 ,可视 之为 “ 代之汉 学 ” 清 。 则另应 有一 种 意识 ,要 认 识 “ 代 之 汉学 ” 汉 ,
收稿 日期 :2 1 0 0 00— 9— 3 作者 简 介 :唐 元 (9 3一 ) 18 ,女 ,河 北邢 台人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博 士 生 ,主要 从 事 先 秦 两 汉 文 学研 究 。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

【汉朝历史】比较文学和海外汉学研究近年来关于海外汉学(中国学)的译著越来越多,域外汉学(中国学)对当代中国学术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汉学著作已经成为我们注意的问题。

海外汉学(中国学)虽然其内容是关于中国的,但它是发生在域外,由外国人所做的学问,从西方汉学(中国学)来看,它是西方学术体系中的一个分支“东方学”的一部分。

既然它是西学的一部分,它必然要遵循西方学术的传统和规范。

这样汉学和国学之间既有同,也有异。

同,则表现在内容上,无论是传统的汉学还是当代的中国学,材料、文献都是中国的;异,则表现在学术规范和方法上,最终还在问题意识上,它是从自身的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的,从一个“他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

这样,在汉学(中国学)的研究中就必须从一种跨文化的角度,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

许多国内做“国学”研究的学者认识不到这一点,往往将“汉学(中国学)”和他们自己所从事的“国学”相等同,对其“同”的部分较为赞赏,认为有水平;对其“异”的部分则有所不满,对汉学家们对中国文化和学术的“误读”不能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比较文化的视角,不能运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来对待汉学(中国学)。

如果从比较文化的视角来看待汉学(中国学),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首先,在知识论上海外汉学对中国研究有著自己的成就。

从方法论的知识论角度来看,域外汉学并非像是赛义德所说的全然就是一种“集体的想象”,也并非就是在本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全然影响下,沦为一种不无任何可靠的一种语言的技巧,一种没任何客观性的科学知识。

就西方的汉学(中国学)而言,从16世纪以后,他们对中国的科学知识赢得了大踏步的进展,“游记汉学”与“传教士汉学”的关键性区别就是,后者已经已经开始长期地生活在中国,并已经开始一种依据基本文献的真实地研究,它不再就是一种浮光掠影式的记述,一种走马观花的研究,传教士汉学绝不就是传教士们随意堆砌给西方人的一幅唯美的图画,他们对中国实际重新认识的进展,对中国典籍的高超和在译者上的用功之诚,就是今天的汉学家也很难与其较之。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

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与反思
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汉语教学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所接受,这也给汉语教师带来了许多挑战。

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践与反思是很重要的,只有不断实践和反思,才能使汉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首先,要提高汉语教学的实效,就要把握好教学目标。

对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汉语,正确使用语法,发展正确的思维习惯。

同时也要注重口语,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正确、地道的汉语表达。

其次,要做好汉语教学准备,考虑到国际学生的特殊性,应该多考虑学生的背景、水平以及学习兴趣等,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一般来说,要尽可能多地利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授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这样更容易掌握和运用汉语。

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利用教学策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也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更多有趣的学习体验,增加学习效果。

最后,教师还要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的进行观察和反思,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作出调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总之,想要提高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汉语教师需要
不断实践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才能让教学更上一层楼。

在汉语教学中,要落实好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不断反思,以便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

清末域外汉语教材

清末域外汉语教材

清末域外汉语教材
清末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汉语教育的转折点。

在清朝末期,由于近代教育的兴起以及对外交往的不断加强,域外汉语教育逐渐兴起,并出现了不少域外汉语教材。

1.《实用汉语》
该教材在清末末期由北京大学国文系翻译教授戴梦华编写,共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册。

初、中级以简单的日常会话为主,高级则扩展到文学、政治、经济等方面。

该教材以实用主义为导向,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2.《国语进修读本》
该教材是由清朝官府在道光年间所编写的,共四卷,主要目的是教授外国人汉语文法和轻度文学作品。

教材内容涉及中国文化与历史,对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3.《汉学初步》
该教材在清朝光绪年间由翻译家翁同龢编写,共分为初、中、高三册,适合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使用。

该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去了解汉字的构成和历史渊源,有着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汉语》
这本教材由日本人跞山助三郎编写,中文名为《汉文诫林》。

该教材主要针对日本人学习汉语而设计,注重词汇的记忆和运用,适合初学者使用。

总之,清末域外汉语教材的出现,为推广汉语文化和促进汉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海外汉学图像研究管窥——以罗鹏《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为中心

海外汉学图像研究管窥——以罗鹏《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为中心

海外汉学图像研究管窥——以罗鹏《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为中心屈爽【期刊名称】《华文文学》【年(卷),期】2024()2【摘要】本文以“第四代”海外汉学家罗鹏的图像研究专著《裸观:关于中国现代性的反思》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典型研究案例的分析,讨论图像研究作为具有跨媒介性质的新范式给传统文学、史学研究带来的冲击与生机。

在该书引言《漫游的凝视》中,罗鹏通过对照片中慈禧视线这一矛盾点的提问,动用理论的粘合剂与跨学科的能力,勾连起富有想象力的图像解读以及绵密的史料,召唤出了代表中国现代性的庞大视觉体系。

但由于整本书的理论框架是从罗鹏对慈禧的研究中派生而出,在缺少富有历史感的对象后,罗鹏的论述变得有失方寸,这或许来自于海外汉学家们“想象中国”的传统。

从“第二代”海外汉学家李欧梵的画报研究,再到“第四代”海外汉学家罗鹏的影像研究,我们或许可以由此管窥图像研究的方法及出路,即只有从图像细节中生发问题,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充分调用,以贴合的理论与惊人的想象力,搬动文字史料作为旁证,才能撬动历史的固有叙事,找寻图像研究新的可能。

【总页数】7页(P109-115)【作者】屈爽【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相关文献】1.对海外中国现代沦陷区文学研究的再反思——以海外汉学家耿德华《被冷落的缪斯》为考察中心2.苏州大学“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成立苏州大学召开海外汉学(中国文学)研究座谈会3.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4.“大象国际汉学研究书系”之“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远西对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外汉学发展意义

海外汉学发展意义

海外汉学发展意义1. 海外汉学的定义和背景海外汉学是指在海外进行中国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学科系统,一般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海外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西方关于中国的研究逐渐兴起,例如英国的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等先后开设了中文、汉学专业,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以华裔学者为主的汉学研究团体或学术组织。

2. 海外汉学的意义海外汉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全球化的今天,海外汉学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尤为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促进中外交流海外汉学强调中国文化的宣传和研究,通过汉语教学、中国文化活动等形式加深中外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增进中外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同时,海外汉学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2.2 传承中华文化海外汉学从陶渊明到现代文学,从谢灵运到明末清初的政治制度,再到现代的文化传承,涉及了各个时期的中华文化,深度剖析文化内核,不仅可以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更有助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通有无。

2.3 推动学科进步海外汉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学科化,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深入研究,使中国文化研究成为独立的学科。

同时,海外汉学在跨学科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4 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支持海外汉学可以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的支持。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作为宣传中国文化的一种途径,海外汉学可以为中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树立更加正面的形象,支持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

3. 海外汉学的未来发展3.1 深化中外文化交流未来,海外汉学应进一步深化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在青年交流和学生交流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海外汉学者可以探索一些富有实践性和寓教于乐的交流活动,例如中文角、文化沙龙等,吸引更多的中、外青年积极参与其中,推动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

国际汉学课件

国际汉学课件

国际汉学课件绪论(教学时数2学时)一、汉学的定义清代的“汉学”概念:“汉学”就是同“宋学”相对而言的,指继承汉代古文经学派的学风,重考证而轻议论的朴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清代乾嘉学派之学。

不是“sinology”一词的意思。

支那学:“汉学”来源于法文sinologie,英文为“sinology”, 其词根都是“sino”,乃“支那”的音译,“支那”是古印度梵文对中国的称谓(即指“秦”,英语译为“china”)。

所以,英文用“sinology[saina_]”指汉学家或汉学,即支那学家或支那学的意思,但近代日本军国主义者给它加上了殖民色彩,所以现代中国人不大愿接受。

中国学:从语义上说,“中国学”的英文为“Chinese studies”,严格地讲当翻译成“中国研究”,当然,有时候也使用“sinology”。

从内容上看,“中国学”主要是指在美国兴起的对当前中国问题的研究。

因此,用“中国学”代替“汉学”似乎也不恰当。

华学:“华学”产生于俄罗斯,来源于“华夏”一词,它不仅包括了古典汉学,还与俄罗斯的侵华政策相关,包括了中国西北史地之学、蒙学和藏学。

东方学:“东方学”研究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是对东方包括印度、南亚、西亚、中亚、东亚和中国的文化和文明的研究,那么汉学就是东方学的一部分。

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萨义德的《东方学》所指东方学是一种狭义的“东方学”,主要指西方学者带着后殖民眼光对东方特别是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的研究。

东洋学:“东洋学”在西方学者那里基本上等同于东方学,但是这个概念在日本学者那里却有所特指,日本、中国、印度尤其是中国是其中研究的主要对象。

狭义的汉学:古典汉学即狭义的汉学,即“sinology”所指的汉学,它是在法国诞生的一种专门对中国传统(古代)的哲学、历史、语言、文学、宗教、艺术、风俗等的研究。

广义的汉学:现代汉学即广义的汉学,是指对中国有关的所有问题的研究,可称为“中国学”。

我的定义:汉学应当定义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从时间来说,既包括古代也包括近代和当代;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中国的哲学、历史、文学、宗教、艺术、风俗等等。

世界汉学与中国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世界汉学与中国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世界汉学与中国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汉学作为一门研究中国语言、文化、历史和社会等方面的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的崛起,世界各地对中国的兴趣与需求不断增加,汉学也因此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世界汉学的历史发展、汉学家的贡献以及中国学在国际上的影响,以期为汉学研究和中国学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世界汉学和中国学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引言部分:介绍本文的主题和背景,解释为什么世界汉学和中国学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2. 世界汉学的历史发展:介绍世界汉学研究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突出不同时期的重要学者和研究成果。

探讨世界汉学在中国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世界汉学家的贡献:详细介绍一些世界知名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分析他们对中国学领域的影响和意义。

4. 中国学在国际上的影响:探讨中国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分析中国研究对世界的贡献和意义。

5. 结论部分:总结世界汉学和中国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对这一领域的建议和展望。

文章结构清晰,每一部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篇完整的分析和讨论。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文章撰写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为了探讨世界汉学和中国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通过对世界汉学的历史发展、世界汉学家的贡献以及中国学在国际上的影响进行系统性分析和总结,旨在展现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价值,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学的发展和传播,为广大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正文2.1 世界汉学的历史发展世界汉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对中国历史、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兴趣与研究,汉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国际汉学概论

国际汉学概论

• 学会的建立和刊物的创办 • 《亚细亚学报》(Journal Asiatique,略称J.A),一份世 界有名的东方学术研究刊物,以研究埃及为主,涉及中国。 • 《通报》(T‘oung Pao,T.P),创刊者为亨利· 考狄和荷兰 莱顿大学汉学家薛力赫。是19世纪末第一份国际性的汉学 杂志,它的出现促进了汉学的国际性交流。 • 资料和文物的搜集 • 搜集中国工艺品为主的吉美博物馆,卢浮宫的东方部,巴 黎国家图书馆和巴黎法兰西学院的汉学所图书馆等
• “汉学”只把中国研究的范围限制在中国中原汉民族的传 统文化,“中国研究”又侧重于当代和现实问题。将中国 各省、各地区、各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都纳入到 “中国学”中,可能较为恰当。法国学者对于蒙古、新疆、 西藏等方面的研究,在整个中国学研究中都占有很大份量。 但在法国学者们各自的文章中,涉及到中国中原地区和汉 民族时,都称之为“汉学”,我们也姑且从之,对于边疆 和少数民族的研究,我们仍称之为“中国学”。无论如何, 若将“蒙古学”、“藏学”、“突厥学”、“满学”等均 称为“汉学”,总觉得有一点词不达意。遵从习惯,约定 俗成,这样处理尚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总之,“汉学” 只是“中国学”的一部分,而“中国学”又是“中国研究” 的组成部分。
四、汉学学科发展简史
• 旅游汉学 西方商人、外交使节、探险家 等所写的游记、通信等,包含着重要的汉 学资源。 • 传教士汉学 耶稣会传教活动,开西学东渐 之先河,也推动了中学西传 • 专业汉学 传统汉学与现代汉学
1.旅游汉学。
• 在公元八九世纪至十六七八世纪期间,许多外国人写的“游记”在汉学发展 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一漫长时代的“汉学”成绩较多地表现在诸多 西方商人、外交使节、旅行家、探险家、传教士、文化人所写的游记、日记、 札记、通讯、报告里面,因此有人把这一时期的汉学称为“旅游汉学”。旅 游汉学的一类著作,主要涉及的是中国的物质文明,诸如较多地描述、介绍 中国的山川、城池、气候,以及中国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服饰、音乐、舞 蹈等等,还没有真正深入到中国的观念文化之中。

汉学家谈汉学

汉学家谈汉学
Franke),或者威尔汉姆(Richard
Wilhelm),他们都在中国呆过很长的时间,而且和中国人一起研究过中国的文章,我想他们也把很多西方的思想带到了中国,他们促进了中国100年前起对外界的逐渐开放。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首页|新闻|教育|招生|培训|人才|创业|留学|游学|图书|无线|数码|生活|论坛|社区
2005年1月12日
星期三
加入收藏|新闻回顾: 2000年 2001-2002年 2003-2004年|检索|中青论坛|广告
这里讲讲我个人的经历:我大学毕业后在一个部门工作,负责德国企业和中国企业之间的联系工作。有一次我和一个德国人在一个展览会上,那个德国人从1970年起专门联系展览会,因此已经跑了七八十趟中国,可他一句中文也不会,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老手了。可是我们的午餐开始还没两分钟,他的生意合作者们都开始和我聊。他很惊讶地跟我说:我从来没有想到人和人的关系在语言障碍排除后可以提升到这样一个境界。
1949年以后中国的这种开放脚步放慢了很多。我觉得15年以来中国科学家们和西方科学家们的交流加速得很快,这种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西方研究的汉学这些年渐渐引起了中国的兴趣,中国的科学家们想知道,欧洲有哪些汉学家,他们在搞些什么研究,当然还有美国的那些汉学家们。中国科学家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些西方汉学家们作为文化使者的重要性。
Mittler):现任海德堡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在台湾及英国牛津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汉学和日本学。研究重点为中国“文化大革命”以及中国近代妇女文学等。
弥勒·萨伊尼博士教授(Prof.Dr.Gotelind
Mueller-Saini):现任海德堡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在德国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波恩大学学习汉学,日本学,以及藏学。在香港、台湾、日本以及北京清华大学做过研究工作。

5世界汉学大会主题及若干相关问题漫谈

5世界汉学大会主题及若干相关问题漫谈

二、汉学研究历史概说
“传教士汉学” 传教士汉学” 1583年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正式入华,并在中国腹地肇庆建立了 1583年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正式入华,并在中国腹地肇庆建立了 第一所天主教教堂——“ 第一所天主教教堂——“仙花寺”,从此拉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帷幕。 1601年以利玛窦进京为标志,天主教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一个“传教士汉 1601年以利玛窦进京为标志,天主教在中国站稳了脚跟,一个“传教士汉 学”时期就此开始了。由于入华传教士大都遵循利玛窦的“合儒排佛”, 适应中国文化的路线,他们读中国古书、念儒家经典,广交朝野文人,努 力以中国的语言和传统去传播基督教,取得了文化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成 就。从罗明坚开始到最后一名耶稣会士钱德明,这些入华耶稣会士及其它 修会的传教士用中文写出的中文著作有千部之多。另外,他们使用各种西 方语言,或介绍、或翻译、或研究亦写了近千部的著作、报告和通信。 这些著作或通信明显区别于“游记汉学”时期的著述,原因有二:一 是大多入华耶稣会士能用中文写作,当然也少不了中国文人的润笔;二是 其中不少著作对中国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像后期的刘应对中国哲学的研究、 宋君荣对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冯秉正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就是许多当代的 汉学家也是望尘莫及的。但这一时期汉学仍在传教学的框架中生长,中国 还尚未做为一个实证的、科学的对象,研究者基本上都是教内学者和传教 士,汉学研究尚未成为学术职业,所以,以“传教士汉学”加以概括较为 合适。
一、大会主题强调的是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第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虽然反映了人类共有的追求正义、公平、自由等价 值观,同时应当承认存在着差异和不同。中国和西方的认识方式、思维逻辑乃至整体的文 化观念,客观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和不同。而这些差异和不同恰恰是一个和谐世界的本 来面貌。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不同产生和谐”的观点。古希腊哲人道此,亦喻谓 音乐之和谐,乃五声七音之辅济,而非单调同声之专壹。赫拉克利特反复言,无高下相反 之音则乐不能和,故同必至不和而谐出于不一。对于和谐产生于差异的理解,也是所谓东 海西海,文心相通的。人们都意识到,无论是饮食的调味,音乐的谱写,情爱的沟通以及 国家的治理,都需要把差异乃至相反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达成和谐。那种以为把同 样的事物置于一起,或者强求不同的事物变得一律便是和谐的做法或想法是完全背离事物 的本性的。文革时期,不仅舆论一律,而且举国之人服饰几近无差别,女性也着男装,美 其名曰“不爱红妆爱武装”,这样的整齐划一哪里是和谐,完全是单调专一。这种不真实 的和谐掩饰了矛盾和危机,人类社会许多灾难正来源于此。 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 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 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看到,赫拉克利特的“不同产生和谐”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而不和”是息息相通的,文化共生中本来就是多元的品格,“差异”和“共识”两极是客 观存在的,我们不能以唯我独尊这样狭隘的民族主义去消灭“差异”,同样也不能拒绝承 认“共识”而走向文化自闭。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

国外汉学研究讲稿上编概述对外汉语专业系列教材中没有《国外汉学研究》。

本课程应改为“国外汉语研究”。

一、汉学定义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是指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文学、社会、宗教、经济、科技等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学问。

德国汉学家傅海波对“汉学”下的定义:“汉学是运用语言学方法,从中文史料来研究中国、中国历史和文明”。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源,那么汉学就是流。

汉学是中外文化的混血儿,属于跨文化研究。

从传统汉学到中国学的转型。

传统的,注重纯文字的考证和翻译以及对人文科学的关怀;现代的,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

“汉学”有宽窄两义。

广义上,它可以指“一切非本土的研究中国的学问”。

狭义上,则于以现代方法来考释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经典文献的学问。

(刘东《“国学”与“汉学”》,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三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汉学”的另一种意义经学史上有汉学和宋学两个阶段,一般说来汉学讲求训诂名物、五行谶纬,宋学讲求心性哲学,着重纲常伦理(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变》,《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二、汉学研究的意义汉学已经是外国人的研究成果,而汉学研究则是研究的研究。

汉学是国学的一面镜子,有借鉴意义。

任继愈先生说:“西方学者接受近现代科学方法的训练,又由于他们置身局外,在庐山以外看庐山,有些问题国内学者司空见惯,习而不察,外国学者往往探骊得珠。

如语言学、民俗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诸多领域,时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总的来说是开阔眼界。

汉语是世界的,汉语研究也是世界的。

就汉语研究来说,汉学主要有以下借鉴意义:1、理论背景。

国内的普通语言学理论基本上是从西方全盘移植的。

理论探索一直是国内汉语研究的软肋。

蒋绍愚先生、王宁先生多次大声疾呼加强理论研究。

自己不动手去探究理论,遇到语言现象便到外国学者的理论中寻求解释。

规律的探究应该是很值得的鼓励的。

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

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

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今天开始讲“清代汉学家治学精神与方法”。

这个题目,可以用三句标语包括起来:(一)怀疑的精神,(二)征实的精神,(三)假设求证的方法。

现在就分这三点来说明。

一、怀疑的精神怀疑是各种学问进展的出发点,学者与非学者间就是以能否怀疑为区别。

清学的进展,也是以怀疑精神为先导的。

在明末清初之间,有一位学者首先起来倡导怀疑的学风,这位学者是安徽省桐城县人,名字叫做方以智(号密之),他竭力主张做学问要怀疑,他说:“物理无可疑者,吾疑之,而必欲深求其故也。

”怀疑的终点是在“深求其故”,怀疑不是白怀疑的。

他又说:“因前人备列以贻后人,因以起疑。

”用了前人遗下的材料作为引起怀疑的对象,这便开了考据学上怀疑的学风。

他又说:“学不能观古今之通,又不能疑,焉贵书簏乎?”他所最反对的是只会装书的书簏,书簏就是指没有见解的读书人。

方氏以后,怀疑的学风大开。

清初最善于怀疑的学者,第一是阎若璩。

阎若璩号百诗,原籍是山西省太原县,寄籍在江苏省的淮安县。

他是清初的一个著名学者,他有一部代表的著作叫做《尚书古文疏证》。

这部书是专辨《尚书》里的一部分名为《古文尚书》的伪经。

《尚书》是我国从前最尊崇的经书,所记的都是古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们的政治设施和格言。

这部书在专制时代,上自皇帝们经筵讲读,下至蒙馆里学究教学,可以说没有一天不读它,这是怎样高贵和普及的一部书籍!但是阎若璩竟敢大胆的断定这部书里差不多有一半是假造的。

从宋朝到明朝已有许多人怀疑过这部书,他就利用了前人已有的成绩,搜补了许多可靠的证据,就把这件案子定实了。

虽然当时和后来有许多人反驳他,终竟没有一个人能够摇动他的结论。

他这种惊人的成绩,当然会影响到清代的学术界了。

与阎若璩同时的,还有一位善于怀疑的著名学者叫做胡渭,号胐明,是浙江省的德清县人。

他著了一部《易图明辨》,专辨宋儒所传下的“无极”、“太极”、“先天”、“后天”等虚渺无稽的说法。

原来有一部经书叫做《易经》,它本来是有字无图的。

汉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几何

汉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几何

汉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几何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各种学科和研究领域蓬勃发展。

其中,汉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中国文化、历史、语言、社会等方面的学科,在国际学术界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早期,一些外国传教士、探险家、外交官等出于各种目的来到中国,他们开始对中国的语言、文化等进行观察和记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汉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专注于对中国的系统研究,汉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国际学术界,汉学的地位不容忽视。

首先,汉学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大国,其独特的文明和发展经验对于全人类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汉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国际学术界能够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特点和演变。

汉学的研究成果也丰富了国际学术界的理论和方法。

在研究中国的过程中,汉学家们往往需要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例如,在历史学领域,汉学家们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为全球历史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语言学领域,对汉语的研究也推动了语言类型学和语言接触等方面的理论发展。

汉学对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汉学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能够相互交流、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打破文化隔阂,还能够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创新。

汉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也体现在多个方面。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国外大学开设了与汉学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培养了大批对中国有深入了解的人才。

这些人才在国际交流、外交、贸易、文化传播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促进中外关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学术研究方面,汉学的成果也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了辐射和带动作用。

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的案例和思考方向;在社会学领域,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也为社会发展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实证依据。

清朝翻译文化与现代外语教育

清朝翻译文化与现代外语教育

清朝翻译文化与现代外语教育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外语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现代外语教育还未显现之时,清朝时期的翻译文化对于外语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清朝翻译文化与现代外语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一、清朝翻译文化的影响在清朝时期,随着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加,外语翻译的需求日渐增多。

清朝开始修撰《西洋文法》、《理学启蒙》等一系列著作,并派遣大量人才出使海外,从而推动了外语翻译文化的发展。

这些著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其次,清朝时期的翻译文化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在清朝时期,很多外国文化因翻译文化而被引进中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而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种交流为现代外语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现代外语教育的发展与清朝翻译文化密切相关的是现代外语教育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外语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现代外语教育主要分为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几个阶段。

首先,在学前教育阶段,通常会选择英语、法语等主流语种进行教学,以便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语言学习。

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开发和激发语言学兴趣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外语教育依然是重要的一环,通常分为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课程。

这种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培养跨文化素养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再次,在高等教育阶段,外语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标志。

众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外语教育课程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此外,许多国际性的大型考试也产生了,如托福、雅思等,为学生在国际上进行学习和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最后,在成人教育阶段,外语教育也处于显赫的地位。

成人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各个群体在不同的情况下的语言需求,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课程,这使得成人教育具有了更高的实用性。

三、翻译文化对现代外语教育的启示清朝时期的翻译文化对于现代外语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汉学:路在何方?——对汉学状况的论辩

汉学:路在何方?——对汉学状况的论辩
对此 以不 屑一 顾 的 口气 谈 论 德 国 ( 语 德 圈) 的汉学 。作 为 讲英 语 的汉 学 家 ,其
c BkV 批 评 论 证 I 5 a o e oR l 8
优 势 在 于 享 誉 世 界并 拥 有 遍 及 全 球 的 读 者 。这 种 优 势 是 福 祸相 依 的 :谓 之 福 ,是
令 人 痛 心 的 罗列 为好 。

它国家 的代 表 所 组成 的后 卫军 )反对 这 欧 洲 的独 特见 解 ,同时 发 出一 致 的声
人们喜欢谈起欧洲的反美 主义 ,却避 持的 )的论点 :如果有人对 我讲 : “ 中国
而不提美 国隐含的 反欧主 义情绪 。不过 , 这 类 事 情 总 是会 不 断地 引起 关 注 : 由于 语 人的 思 想 是 非 哲 学 的 ” ,那 么 我 会 说 :
“ 没错 ,因为他们 原本能 够在哲 学方面 有
中被提到或被省略的名字则预示 了重大的 第一流的汉学研究似乎多半只存在于美国。 历史转折 。一份名单 的意义已不再仅 限于 领 。那 几年的经历 教我 们懂 得 ,在 中国 , 无论多么不起 眼的细节都有着不可小窥 的 比如 ,毫不奇怪 的是 ,唯美 国马首是瞻 的
其本身 ,毋 宁 说 ,它 成 为 一 种 政 治 的纲 海 德 堡 汉 学 家 瓦 格 纳 ( u o ge ) R dl Wanr f
口顾
彬/ 著 王卓斐/ 译
汉 学 : 在何方 ? 路 对汉 学状 况 的论 辩
— —
口 今 天 。 国汉 学 的 主 流 i 要 遵 循 两 条 思 想 路 线 和 一 个 方 法 论 — — 政 治 的 正 确 美 性 、 殖 民话语 和教 科 书 的 渊 博 精 深 。 长 此 以往 , 后 它们 迟 早 会 导 致 有 关 中 国 的所 有 研 究 陷入 边 缘 化 的 学 术 境地 。口 简 言 之 。 于连 在 美 国 几 乎 是 不 受欢 迎 的 。 在 那 里 , 注 定 是 政 治 正确 性 的 眼 中刺 。 剐 是 他 对 世 界 美 国 化 表 示 明 确 的 反 对 。 同 他 特 时 ( 陶 泽 德 一样 1 他 在 中 国 身 上 看 到 7成 功 抵 锄 美 国 影 响 的唯 一 希 望 。 像 。

读《汉学书评》——一篇关于书评的书评

读《汉学书评》——一篇关于书评的书评

读《汉学书评》——一篇关于书评的书评杨联陞,原名莲生,著名的华裔外籍汉学家。

《国外汉学研究讲义》汉学的定义为“一切非本土的研究中国的学问”,同时汉学家即研究中国学问的非中国籍的华人学者或者外国学者。

杨联陞先生即是海外华人汉学家中的佼佼者,被法国戴密微称为“少年辈第一人”,余英时称他为“汉学界第一人”,周法高也列举他为“欧美汉学界的第一人”。

声名煊赫。

杨联陞私以为杨联陞和余英时二人是海外华人学者中的泰山与北斗。

一次偶然,我关注了商务印书馆的微博,微博上正好推出出版《汉学书评》的消息,依稀记得是2016年8月的一天。

随后在同年11月26日又推出了杨联陞的另一本专著《东汉的豪族》。

刘子健曾评价杨联陞“他最精彩的学问,多半见于他的书评。

”这话多半不错,杨联陞的书评与普通书评不同,属于学术书评。

而且他的学术书评不仅可贵在能对别人书上的内容祛疑纠误,鞭辟入里,且还能保持客观公正,不带火气和偏见,这点和同样爱写书评的伯希和不同,伯氏的书评多失于刻薄,不留余地。

有幸能够拜读《汉学书评》,这本书多亏蒋力先生整理杨公书评的材料,不遗余力的搜罗各家刊物上杨联陞书评的复印本,合聚《汉学评论集》与《书评经验谈》二稿,最终才拍案付梓,得以出版,出版之后反响巨大,大在哪里?大在他的《汉学书评》中收录了63篇书评,每一篇书评都有不下于论文的珍贵学术价值。

(实际全书共有64篇文章,但是最后一篇《书评经验谈》是整理的讲稿,不算作书评。

就文章内容本身来说,书评是一种文体类型,对书评之评是对一种文体类型的评论,同样不算作书评)。

杨联陞的书评多是采取先褒扬后改错的方法和态度,如《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一篇,他先赞许作者用“新纲目体”的写作格式,能够推陈出新,使得全文眉目清晰。

又赞许他对于文字领域的把握恰当,最后在文末附上一些纠错,他也称之为“白璧微瑕”,如“《宋会要·食货》四七及四三,按语说“政和无八年,疑误”。

实则政和八年十一月始改元为重和。

世界汉语教学史及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史及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本次演示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和 整理世界汉语教学史和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的相关文献资料,对不同时期、不同地 区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特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结果与讨论
1、我们发现其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1)从 教学机构来看,全球孔子学院和海外中文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显示出对汉语教 学的重视;2)从教学方法来看,从传统的语文教学法逐步向交际法转变,更加 注重口语和实用能力的培养;3)从教学内容来看,从单一的语言技能教学向文 化、历史、社会等多领域扩展,更加丰富多元。
3、针对当前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和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针对当前研究和应用的启示和建议:1) 加强对世界汉语教学史的研究,深入挖掘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 2)加强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提高教材质量和系统性;3)结合 现代科技手段,开发适应不同层次学习者需求的数字化教材;4)注重教学实践 和教材评价,及时反馈并改进教材内容和方法。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世界汉语教学史和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总结了不同时 期、不同地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建 议。
感谢观看
2、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成 果和不足
通过对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和不足之处:1) 教材数量较少,且质量参差不齐;2)教材内容主要以官话方言为主,难以满足 不同地区学习者的需求;3)教材缺乏系统性,难以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4)教 材评价研究不足,缺乏对教材的有效反思和改进。
晚清对外汉语教材
1、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的起源和 背景
晚清时期,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外交流的增加,对外汉语教材应运而生。 最早的对外汉语教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华英字典》和《汉语拼音》,这 些教材主要为来华外国人提供基础汉语学习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汉学"的反思
・学术动态・清代“汉学"与国际汉学口李江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逐渐深入,兴起了许多热潮。

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对现实的补充和调节功能。

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逐渐回归理性。

在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同时和谐地融人世界文化大家庭中.成为大家关心的重大问题。

在这些潮流中.国内的“国学热”.国外的“汉学热”尤为令人瞩目。

“汉学”主要有三种含义:
一是与“宋学”相对.专指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的学术潮流.即“乾嘉汉学”.也称“朴学”。

这是对清代经学家好儒信古。

治经注重字句和名物训诂考据。

反对宋儒空谈义理,推崇汉儒朴实学风的概括。

清代汉学重考证.崇尚以汉儒章句训说经典,用汉儒注书条例研究群书.发展为以考据为重点的学问.包括语言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考古学、金石学、甲骨学、简牍学等。

二是国际汉学.指国外对中国历史:《化的研究,一般采纳德国汉学家奥托・弗兰克的定义.认为“汉学就是关于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

欧洲早期汉学起源于传教士,在明末清初逐渐兴盛.开始进入学院成为一门学问.这与乾嘉汉学的形成时代相仿。

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历史与人文.特别是对中国语言、文字、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同时也包括某些“专学”研究.如敦煌学、考古学等。

这类研究往往与其所在国家的学术思潮和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还会因为地理上的差异而展现出不同的特色。

胡适在1916年4月5日的日记中说:“西人之治汉学者.名SinologistsorSinoloques.其用功甚苦.而成效殊微。

然其人多不为吾国古代成见陋说所拘束。

故其所著书往往有启发吾人思想之处.不可一笔抹煞也。

”这种启发主要表现在新颖的方法、独特的视角等方面.不拘泥僵化.因而显得内容丰富、观点独特。

对于中国人来说.外国人的中国研究就像一面镜子,他们的冷眼旁观.往往会呈现一些为我们忽视的东西。

三是泛指汉民族文化或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是近年国内学者呼应国际汉学而提出的,意图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国际化的同时保持民族特色。

表面看来上述三种“汉学”似乎并无关联.但仔细考察近代学术史。

却可以发现从中国传统学术开始转型直多l今天,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加深,三者之间隐而不显的联系。

关于清代汉学的形成。

近代和当代学者都有所分析。

梁启超将清代汉学之名的确立归功于惠栋,认为惠氏治经求之汉唐注疏,“累世传之,惟古是信.惟汉是从.自是‘汉学’之目.掩袭天下.而共尊惠氏”.“惠氏祖孙父子,而定宇最有名于乾隆间.以记诵浩博为学.其《易汉学》、《九经古义》、《后汉书补注》等最有名于时。

‘汉学’之名盖于是创始焉。

”(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十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63页)朱维铮也指出.乾嘉之际的所谓汉学.“本指否定宋学、唐学而恢复贾、马、服、郑一系的东汉经学。

”(《汉学师承记・导言》.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5页)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清代的汉学不同于汉代学术.是以汉代学术为研究对象的学问。

刘师培说过:“古无‘汉学’之名,汉学之名始于近代。

或以笃信好古,该汉学之范围。

然治汉学者.未必尽用汉儒之说;即用汉儒之说.亦未必用以治汉儒所治之书。

是则所谓汉学者.不过用汉儒之训故以说经,及用汉儒著书之条例.以治群书耳。

故所学即以汉学标名。

”(《左盒外集》卷九《近代汉字变迁论》)然刘说也只及于汉儒的训诂方法与注书条例.还没有明言这种方法的内涵。

章炳麟归纳其中优良的方法为六点.说:“近世经师.皆取是为法:审名实.一也;重左证.二也;戒妄牵。

三也;守凡例.四也;断情感.五也;汰华辞,六也。

六者不具.而能成经师者.天下无有。

学者往往崇尊其师.而江戴之徒.义有未安.弹射纠发.虽师亦无所避。

”(《太炎
63
・学术动态・
文录初编》卷一《说林下》)
“汉学”一词作为对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学术的整体概括.其确立与流行源于江藩与方东树之间的争论.他们在《国朝汉学师承记》和《汉学商兑》中对将乾嘉乃至清代学术概括为“汉学”的问题进行辩论。

并将汉宋之争推向顶点。

尽管江藩在《国朝汉学师承记》中以“汉学”称乾嘉学术未必符合整个清代学术发展的事实.但后人在使用“汉学”一词时实际上还是依照江藩的理解来定义的。

“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鲜.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

是为专门汉学。

”(皮锡瑞《经学历史》)清代学者研究范围大都以经学为主.而旁及文字、音韵、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典制、校勘、辑佚、辨伪等。

江藩是惠栋再传弟子.惠栋所标榜的“惟汉是从”是吴派治学的显著特点.江藩受此影响。

称乾嘉之学为“汉学”.实际是想以吴派的特点来整合整个清代学术。

其实.对能否以“汉学”概括清代学术.历来是有争议的。

乾嘉汉学的背景是汉宋之争.有着过分强调考证、忽视义理的倾向.随着乾嘉时代结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纯粹考据无益于身心.国家民族的弊端越发暴露.对乾嘉学术进行反思、改造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从清代乾嘉时期的学术派别来看.既有以惠栋为首的吴学.还有以戴震为代表的皖学.前者确有惟汉是尚、惟汉是从的倾向.后者则比较注意运用与吴派相近的考据手段发掘经典的原始意义,如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等.表现出与吴派不完全一致的特点。

因此.晚清时期的汉宋合流、今文经学兴起正是对乾嘉汉学的补偏救弊.在继承其考据方法的同时.重新挖掘“经世致用”之学.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治学理念得到继承发展。

章太炎、刘师培等重申“由字以通词.由词以通道”.赋予汉学新的含义,并积极借鉴西学.其经学、史学、文学研究融入新式学问.摆脱了乾嘉汉学的繁琐、僵化局面.从“旧学”中发掘“新知”.把学术研究与现实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世界汉学大会2007”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64学纪宝成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指出.“章太炎先生称国学为一国固有之学.吴宓先生称国学为中国学术的总体.钱穆先生则将中国文化概括为人统、事统和学统。

然而无论国学是什么.无论国学的边界怎样模糊。

它的内核始终是清晰的.它也必须成为汉学所关注的对象.并且与汉学相互激荡。

”纪先生认为“汉学”或“国学”学科是研究中国文化发展传承的内在脉络以及民族文化的内核。

但是.清代“汉学”和近代“国学”在历史上都只是一段时期内的特殊学术潮流.并不代表整个传统文化.甚至它们在各自时代也并不被用来概括当时文化和学术的全部。

近代学者国学研究的对象还是传统的经史子集之学.但对学术的态度与清代已有明显区别.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继承明末的“经世致用”思想.借鉴西学.努力做到中西贯通。

他们与国际汉学界的交往密切.这种交往建立在真正的学术研究上。

章太炎、王国维、胡适、陈寅恪等与欧洲、日本汉学界之间相互影响.在语言、文献、观点、方法上互相启发。

国际汉学界也吸收了许多清代考据学的方法与成就.特别是在语言、文字、音韵方面.较此前西方的探险式考察、旅行式介绍和基本文献的译介更进一步。

二战后的国际汉学中心从巴黎转移到美国。

研究兴趣和方法理论均有较大变化。

例如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学研究.就是把“东方”作为西方的文化霸权符号来研究.现实色彩十分鲜明。

是二战后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典型代表。

所以,海外汉学本质上是外国学.海外中国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本国提供参考。

清代汉学的考据影响了那一时期的欧洲汉学.塑造了那个时期的“中国形象”;而今天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汉学又在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所谓“汉学”;我们似乎又在根据国际汉学这面镜子所反射的那个“中国形象”塑造着自己。

这些都还是有待进一步反思与研究的问题。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讲师、历史学博士,邮编7l0069)
关于"汉学"的反思——清代"汉学"与国际汉学
作者:李江辉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刊名:
华夏文化
英文刊名: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2009,(4)
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xwh200904022.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