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节选)_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 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 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 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 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 报副刊》《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 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 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 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 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
问题1:一个“蒙”字形象地刻画了阿Q以及看客们的那 种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换来盲目的趋炎附势的变态心理。
问题2:阿Q的“得意”是因受了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人们 对他的“格外尊敬”。作者此处用反语,乃意在说明阿Q的可 悲。
问题3:“美不过他们,同他们比丑”,这就是阿Q的麻 木愚昧。
问题4:这个词用得妙在不仅表明的奴隶性,被动挨打 不敢反抗;更在表明他主动地接受惩罚,把奴性人格加深, 变成某种受虐狂,阿Q的可悲之处也就在这里,不觉悟,反 以之为然。
5、“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 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八个词 的意思怎样理解?
6、“他睡着了”有何深意?
问题1:这句话是阿Q面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 飘渺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 就是精神胜利法。
问题2:这说明了阿Q因为进过城而“更自负”,同时有 很看不起城里的人,可以说这是一种矛盾的心态。他进过城就 觉得了不起,是对于未庄的人的自负,某种程度上表现他盲目 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未庄的人没有见过的东 西;而看不起城里的人则表明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
问题6:是指阿Q已经麻木,没有思想了。
阿Q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及用意
先前阔

见识高

麻木、愚昧、落

真能做
后、无赖的万劫 不复的奴才相

光荣的癞头疮
挨打的荣耀
痛苦的转移
精神 胜利 法乃 立身 法宝
“续优胜记略”问题探究 1、开头一句中“蒙”这个词有何含义?
想一想? 比一比!
2、“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优胜记略”(开头-“他睡着了”)问题探究:
1、“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之类的话,表现阿Q怎样的 心态?
2、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视城里 人”,这又表现出他什么样心态?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个想法表现了阿Q什么心理?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阿Q这一投降 怎样理解?
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
受践踏
自尊
反抗
怒目主义
腹诽战术
在假想中克敌制胜以转移痛苦
欺凌弱小以转移痛苦
自轻自贱
其实质就是屈服和逃避、麻木和健忘,就是愚昧和怯弱。无聊, 狭隘,善于忘却、受人欺凌、却又欺凌弱小。是羊而同时又是凶兽, 可憎可恨。
“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 吃别人”(《坟。灯下漫笔》)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写出阿Q从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 再被赵太爷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
第七章:革命——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 出阿Q的革命要求。
第八章:不准革命——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 刻画阿Q的性格。
第九章:大团圆——写阿Q被当作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自决。
小说的时代背景
问题3:阿Q实际上失败了,但有不愿意面对失败,而找 些借口来安慰自己,同样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
问题4:这是阿Q的有一发明创造,实在达不过就自轻自 贱,如果别人因此放过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他从奴隶生活 中寻出“美”来,他是不同于一般的万劫不复的奴才,所以他 才得意。
问题5:表面来看,“不幸”与“赢”是矛盾的,但实际 表明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根源了,可见 那是这样一个颠倒黑白的世界!“倒几乎失败”,阿Q这一 次是面临失败的真正的考验,但实际上他的精神胜利法又一 次神奇的发挥了作用。作者这句话意在表明,连这样的失败 都没有使他的精神胜利法失效,可见他已经“病入膏肓”, 无可救药了。
问题5:这个词的意思是来回摩擦,用力不大,却充满占 人便宜的色情成分,形象的表现出阿Q性格中一种流氓无赖的 嘴脸。“呆笑”则写出了他欺软怕硬的丑态。
问题6:作者在这里这样写,是要揭示出“酒店里的 人”缺乏同情心,心灵卑微。他们虽然没有亲自动手调戏 小尼姑,却也不比阿Q好多少,只少一分,是九分。
小结:
《阿Q正传》写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后不久。资产阶级领导的 义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10年,在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 中,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在深入开展。 “文学研究会”应运而生,挑起了“为人生的艺术”的大旗,这时 的鲁迅,经过上下求索,已经摆脱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 苦闷和彷徨,决心甘听将令,为革命呐喊助威。
赵太爷的巴掌
怕硬篇 续
王胡的碰墙

假洋鬼子的哭丧棒


略 欺软篇
调戏小尼姑
因荣耀得意
精 神
意外灭威风


轻松高兴


快Biblioteka Baidu

更轻松得意


阿Q的性格探究
阿Q有着一个十分复杂的性格。就其阶级地位而言,他 是一个贫苦农民,受着惨重的剥削和压迫,因而具有反抗和 革命的要求;但他又是一个落后的、没有觉醒的农民,封建 传统思想的毒汁,浸蚀着他的灵魂,长期痛苦、悲惨、屈 辱的生活,又使他酿成了一种变态的心理和性格------精 神胜利法。鲁迅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的时候,始终是把他的 革命性、反抗性和落后性、盲目性扭结在一起。阿Q具有农 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样子 平平常常,却令人觉得可爱又可笑,可悲又可怜。他虽然 落后、盲目、糊涂,却又分明地要反抗,要造反。阿Q的思 想是落后。他自私、封建、狭隘、保守,而集中地表现其 落后性的便是“精神胜利法”。
3、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最初是失望,后来却不平 了”,这是为什么?
4、阿Q“耸了肩膀等候着”“假洋鬼子”来打,“等候”一词妙 在何处?
5、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6、阿Q“十分得意地笑”,店里人“九分得意地笑”,这是为什 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合作解答:
精神胜利法是怎样的心理状态
质朴愚昧
率真任性
自尊要强
退 狭隘保守
回 内 心
憎恶权势 无赖霸道
敏感禁忌
不满现状
双重人格 又
狡黠圆滑 狭隘保守 自轻自贱 盲目趋时 泯 趋炎附势 灭 懦弱愚昧 意 麻木健忘 志 安于现状
这种化解尖锐冲突的方式即“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优胜,只是内心的优胜,却是实际上的失败和屈辱
——这是一个变态的灵魂
谢谢
第一章:序——介绍阿Q的身份、地位。 第二章:优胜记略——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 胜利法。 第三章:续优胜记略——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 第四章:恋爱的悲剧——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的可悲 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 第五章:生计问题——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 吃 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
《阿Q正传》简介
《阿Q正传》于1921年12 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在 《晨报副刊》上连载,署 名为巴人。后收入第一部 小说集《呐喊》。《阿Q正 传》出版后,深受中国和 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现 已被译成几种文字,在世 界上广泛流传。小说共包 括九章的内容,课文节选 的是小说的第二章“优胜 记略”和第三章“续优胜 记略”。
《阿Q正传》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产生的。鲁迅在《呐喊·自 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 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未能忘怀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恐 怕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接原因。
辛亥革命后,鲁迅亲眼看到,虽然革命党推翻了清朝政府,但 并没摧垮反动封建势力,革命者流了血,却将袁世凯扶上了总统宝 座,对敌人宽容姑息,毫不警惕,固而使一些狡诈善变的投机分子 钻入革命阵营,成为新贵,惨酷屠杀革命派。这些沉痛事实,使得 鲁迅对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大失所望,他痛感资产阶级的软弱 和妥协,使中国社会依然黑暗混乱,广大人民尤其农民,仍然痛苦 不堪。中国的出路何在?鲁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冷静观察社会, 从历史中寻求借鉴,探索中国的出路。直到1917年以后,马克思主 义传入中国,鲁迅看到了黎明的曙光,所以当他为新时代呐喊时, 自然会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以当时的事情为题材进行创作,借以总 结失败的历史教训,“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 驱。”(见《呐喊·自序》)这大概就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 真实目的了。
《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 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 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 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 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 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 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 《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 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 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 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 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 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 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 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
阿Q正传(节选)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 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 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 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 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鲁迅〔1881·9·25-1936·10·19〕,中国文学家、思想 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 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 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 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 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 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 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 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 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 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 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