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精选7篇)(2)
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普通是指评估师根据相关的评估准则的要求,在履行必要评估程序后,对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的价值发表的、由其所在评估机构出具的书面专业意见。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末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险评估报告(精选 7 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翼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做好保密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我公司是专门的秘密载体印制企业,所以,保密工作是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国家秘密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为切实有效地保护国家秘密.必须事先做好保密风险评估报告,让保密工作有的放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保密工作已成为企业的中心工作之一。
在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关系到企业的正常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保密风险评估是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
保密风险评估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保密风险因素及其影响,进而科学分析企业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关于风险防范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案。
保密风险一词包括了两方面的内涵。
其一,风险意味着会对企业正常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其二,这种影响的浮现与否是一种不确定性随机现象,它可用概率表示浮现的可能程度,但不能对浮现与否做出确定性判断。
从而可知,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影响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为了企业保密风险存在与否的基本条件。
因此,要真正领悟企业保密风险的本质,就必须弄清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简单概括而言: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对企业带来不良影响。
二、首先肯定已有的优良保密措施,并提示要更加自觉地做实做细,发扬光大。
在我公司,秘密载体生产场所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置特营原辅料仓库、生产工序、检验包装区、成品仓库、废残次品仓库,共五个独立的工作部门。
成立专门的保密管理领导小组(简称保密组)。
新版GMP对工艺验证要求及思路
新版GMP对工艺验证要求及思路内容工艺验证的新思路工艺验证的新思路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中国2010版收集并评估从工艺设计阶段一直到商业化生产的数据用这些数据确立科学证据证明该工艺能够始终如一地生产出优质产品。
FDA2011书面化的证据证明工艺在所建立的参数范围内能有效和重复生产出符合预期标准和质量属性的医药产品。
EU2001规定的工艺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期标准和质量属性的产品。
PIC/S2001确认的定义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验证的定义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第一百三十八条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第一百三十九条企业的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应当经过确认应当采用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生产、操作和检验并保持持续的验证状态。
第一百四十条应当建立确认与验证的文件和记录并能以文件和记录证明达到以下预定的目标一设计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本规范要求二安装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建造和安装符合设计标准三运行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设计标准四性能确认应当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持续符合标准五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第一百四十一条采用新的生产处方或生产工艺前应当验证其常规生产的适用性。
生产工艺在使用规定的原辅料和设备条件下应当能够始终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第一百四十二条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生产设备、生产环境或厂房、生产工艺、检验方法等发生变更时应当进行确认或验证。
XX片剂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模板
质量风险评估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报告编号:STP-SJ-品名:XXX片生产阶段:研发阶段口中试阶段口批量生产阶段口评估日期:20XX年X月X日1、质量风险评估的目的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全面评估现执行的XXX片生产工艺,通过质量风险管理方法评估后确定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和关键工艺参数;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完善工艺规程及标准操作规程等管理和控制措施,提高质量风险控制的能力,以确保持续稳定的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2、评估流程五步法评估关键工艺参数1)筛选产品与工艺相关的关键质量属性2)筛选影响产品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步骤3)筛选影响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参数4)结合工艺参数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工艺参数的关键性5)采取管理和控制措施进行风险控制,重新评估工艺参数的关键性3、风险等级与风险矩阵3.1风险等级3.2严重性和可能性矩阵(风险等级、内在关键性)风险等级内在关键性低中高 可能性3.3可检测性和内在关键性矩阵(最终关键性) 最终关键性内在关键性4、评估报告相关文件可 检 测 性重 性高 中 低非关键潜在关键关键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1—影响工艺步骤评估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2—影响工艺参数评估产品风险评估表3—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产品风险评估表4—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采取管理或控制措施后)说明:1、产品质量属性:根据产品质量指标填写,如:外观、溶解度、鉴别、含量、杂质、水分等。
2、工艺步骤:该栏填写工艺步骤编号和相应的工艺步骤名称。
3、对质量属性有无影响填写“有”或“无” ;人机物法环任何一项或以上对质量属性有影响,结论栏中填写“有” ;均无影响,结论栏中填写“无” 。
4、质量指标(关键质量属性):该栏填写对应的工艺参数发生偏差时可能产生的影响,分高、中、低、无四个等级。
高:影响啊很大,主要决定因素;中:异常时有影响,影响一般;低:有影响但很小;无:无影响。
5、影响:按照该参数对各个关键质量属性各项中最严重程度来确定该参数的最终影响产品质量的程度。
工艺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工艺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工艺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评估工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工艺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 PHE(可能性、危害、严重程度)矩阵法:这种方法基于一个矩阵,将可能性和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等级。
2. 事件树分析法(ETA):这种方法基于事件树理论,对工艺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分类和分析,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危害、严重程度等因素,以及对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响应计划。
3. 风险矩阵法:这种方法将可能的风险事件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4.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这种方法通过对工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评估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5.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这种方法通过对工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危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措施。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工艺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具体使用哪种方法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确定。
同时,评估的结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可能性、危害、严重程度、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等,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策略。
工艺验证质量风险评价
******有限公司生产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目录1概述2目的3适用范围4依据文件5质量风险管理小组职责6风险评估6.1风险评估过程6.2风险评估(失败模式影响分析)6.3安全性特征问题清单及可能危害分析6.4危害判断及风险控制措施6.5实施结论1、概述工艺验证应当证明一个生产工艺按照规定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质量要求的产品。
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本报告拟对中药饮片工艺流程进行风险评估,以期对其工艺操作过程和关键参数的控制能正确认识并采取降低安全风险预见的控制措施,使生产质量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2、目的本文是对公司产品的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制等工序的操作和关键参数的控制风险评估。
对于每种风险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S)和危害的发生概率(P)进行估计。
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提出降低风险预见的控制措施,以期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3、适用范围本报告适用于普通饮片生产车间、毒性饮片生产车间、直接口服饮片车间的产品生产的净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蒸制、煮制、发芽、发酵等工序。
4、依据文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质量风险管理规程(SMP-QA-00-005)各岗位的操作规程相关产品的工艺规程5、质量风险管理小组职责6、风险评估6.1风险评估过程:项目质量风险管理提出——风险识别一一风险评估一一风险控制一一风险交流和通报一一风险评估一一风险管理活动评价6.2风险评估(失败模式影响分析)6.2.1严重性、可能性、检测性的定性•严重性(失败的结果)极高:预示对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没有可能的专家声明)高:预示对质量有显著影响(不符合质量标准、没有稳定性数据、可能的专家声明)中等:预示对质量有较小影响(没有满足质量标准、可得到稳定性数据)低:预示对产品质量没有/较小影响(质量在标准内)•可能性经常的失败:预料经常发生重复的失败:预料以一个低频次发生偶尔的失败:预料不经常发生不太可能的失败:不太可能发生•检测性一般不被检测到:很可能不被注意到的失败,因此未被检测到(没有技术上的解决,没有人工控制)可能不被检测到:可能被省略的失败(人工控制、现场检查)经常被检出:一般将被检出(人工控制、有统计控制的日常工作)总被检出:在任何情况下失败都能且将被检出(监控、可用的技术解决方式)6.2.2严重性、可能性、检测性的定量将不同水平以数值区间区分开,并将不同水平等级数值化。
企业风险评估报告【模板范本】
企业风险评估报告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并掌握企业的生产及发展现状,确保生产源头质量安全,找出企业在生产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以其加强监管,强化生产质量管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确保生产质量安全。
一、风险评估的主要目标通过对生产企业的风险评估,找出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及影响企业生产质量的关键环节,提高对生产企业的监管效能,强化监管人员对主要环节的监督力度,提升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促进企业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生产安全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企业依法组织生产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律性。
二、风险评估内容1、物料管理1、简述各品种所用原辅料及内包装材料供应商资质、审计情况(如是否进行审计、供应商是否合法等);详述原辅料、内包材的变更是否进行了相关的备案和研究工作;并由企业提供原辅料、内包材的变更的时间的说明。
2、生产用原辅料及内包装材料确认表2、不合格物料处理情况3、是否有原辅料变更情况,如果有,原辅料变更是否按规定进行三、工艺用水管理清洁消毒一般区:一般区总体管理情况: 生产设备运转情况:QA履职情况:人员健康体检情况:灯捡环节人员休息间隔和灯捡废品处理情况:灭菌环节控制参数及灭菌柜运转情况:一般区管理,是否存在非生产物品:物料暂存是否存在污染或交叉污染风险:一般区进入洁净区物流通道控制情况:药品原辅料进入洁净区的过程控制情况:药品外包装材料进入洁净区前的处理情况:水质在线监测和定期检测情况:制水系统清洗消方法、频次及记录情况:制水及水的储运过程控制情况:压缩空气所有计量衡器、仪器、仪表校验情况:洁净区:洁净区消毒使用的消毒剂:洁净区消毒的周期:洁净区消毒是否按规定定期进行:洁净区的温湿度是否与生产品种相适应: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压差是否符合规定:不同级别、功能的洁净区之间的压差是否符合规定:人员进入洁净区的净化措施是否符合规定:物料进入洁净区的防污染设施是否符合规定:人流物流通道是否能够有效分开:洁净区是否采取了有效的人员控制措施,效果如何:洁净区地面、顶棚、墙壁是否符合规定:洁净区照明是否符合规定:洁净区内有否与生活用品等无关的物品:四、文件管理1、SOP、SMP订立的合理性;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环节是否有章可循2、文件变更是否有书面的控制程序;发生变更时是否按规程进行;3、是否有偏差的管理规程,出现偏差时是否按规程进行。
生产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生产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摘要】本报告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了验证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了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三个方面。
通过了解和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安全可靠。
【报告正文】一、风险辨识1.原材料质量风险: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确保原材料的供应商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设备故障风险: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存在故障的风险,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者产品质量问题。
因此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人员操作风险: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发生,因此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二、风险分析1.原材料质量风险分析:原材料质量问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甚至无法满足产品的要求,这对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需要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评估,确保其具备可靠的质量保证能力。
2.设备故障风险分析: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引起产品质量问题和生产计划延误。
因此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并建立相应的备用设备,以应对可能的故障情况。
3.人员操作风险分析: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安全事故发生,对生产和企业形象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风险评估1.原材料质量风险评估:原材料质量风险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原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
2.设备故障风险评估: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生产中断,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通过对设备的故障概率、维修时间和备用设备的可用性进行评估,确定设备故障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3.人员操作风险评估:人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发生。
工艺验证工艺风险评估
工艺验证工艺风险评估在咱们的生活里,工艺无处不在。
从咱们每天用的手机,到出行坐的汽车,再到吃的各种美食,背后都有着一套又一套的工艺。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工艺验证和工艺风险评估这两个听起来有点专业,实际上跟咱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就拿我前段时间的一个经历来说吧。
我去一家面包店买面包,发现他们新推出了一款巧克力蛋糕。
那卖相,真是诱人得很!我就好奇地问了问老板,这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
老板一脸自豪地跟我讲,他们为了做出这款蛋糕,可是下了大功夫。
从选料到制作工艺,都经过了反复的验证和风险评估。
比如说,选巧克力的时候,他们要考虑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巧克力的品质和口感,还要考虑价格和供应的稳定性。
这就像是一场“巧克力选美大赛”,得选出那个最合适的“佳丽”。
在确定了巧克力之后,制作工艺也不能马虎。
烤箱的温度、烘焙的时间、搅拌的力度,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战场,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蛋糕的口感不佳或者形状不完美。
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工艺验证和工艺风险评估的过程。
老板要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要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想好解决办法。
再比如说,咱们穿的衣服。
一件衣服从布料变成咱们身上漂亮的时装,这中间也经历了无数的工艺环节。
服装厂要验证裁剪的方式是否合理,缝纫的线是否结实,染色是否均匀,而且还要评估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出现布料浪费、工人操作失误等风险。
工艺验证,简单来说,就是检查咱们的工艺是不是真的能做出咱们想要的东西,而且每次做出来的质量都差不多。
就像做数学题,咱们得保证用同样的方法,每次都能算出正确的答案。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得有严格的标准,得有精确的测量,还得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比如说,一家生产玩具的工厂,他们要生产一款会说话的娃娃。
那在生产之前,就得先验证一下,设计的电路能不能让娃娃清晰地说话,外壳的材质够不够结实,颜色够不够鲜艳。
这每一个环节都得仔仔细细地检查,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工艺风险评估呢,则是在工艺验证之前,先想想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生产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生产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一、目的
1.1本文的目的是对[XX公司]的生产工艺进行风险评估,以确保[XX
公司]生产工艺的有效性。
1.2该评估将帮助[XX公司]识别存在的原始、管理和工艺风险,以及
可能产生的结果。
二、综述
2.1[XX公司]工艺验证的目的是控制和调整生产工艺,以保证最终产
品的可靠性和质量。
2.2本次风险评估报告将会评估[XX公司]的生产工艺,以确定可能存
在的风险和影响,以及与本公司的管理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匹配程度。
三、受影响的公司部门
3.1[XX公司]的生产工艺影响本公司各部门的运作,具体如下:
(1)生产车间,其工艺将影响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工作安全等情况;
(2)技术研发部门,其工艺将影响产品研发周期,及时把握市场趋势;
(3)销售部门,其工艺将影响公司销售能力,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4)质量控制部门,其工艺将影响产品质量,确保公司产品质量符合
国家相关标准;
(5)其他部门,其工艺将影响公司其他行政办公工作。
四、评估方法
4.1本次评估主要采用FMEA(失效模式影响分析),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分别从原始、管理和工艺风险等三方面,进行评估。
工艺验证报告总结
工艺验证报告总结
根据工艺验证报告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总结:
1. 工艺验证的目标和目的达成:工艺验证的目标是确认生产工艺是否能够稳定、可重复地满足产品质量和性能要求。
经过验证,我们确认了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工艺参数的优化和调整:在工艺验证的过程中,我们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和调整。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参数的效果,我们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3. 工艺流程的改进和规范化:通过工艺验证,我们不仅发现了一些原有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验证。
这些改进措施对提高生产流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资源浪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现有设备的适用性确认:工艺验证还涉及对现有设备的适用性进行确认。
我们对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了评估,确认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在验证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设备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和升级设备提供了依据。
5. 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建议:工艺验证过程中,我们也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
通过识别和评估风险,我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并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通过工艺验证报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确认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并对工艺参数、流程和设备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这些结果将为生产过程的持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同时,我们也建议根据风险评估提出的控制措施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工艺验证-工艺风险评估
6/102
返回目录
EMA
Note for guidance on process validation, September 2001 工艺验证指南,2001年9月 … critical parameters to be monitored during validation.关键参数需要在验证过程中被监控。
7/102
返回目录
EMA
Guideline on Process Validation(Draft), 29 March 2012工艺验证指南(草案) Keywords: Process validation, continuous process verification, continued process verification, 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 lifecycle, change control
8/102
返回目录
WHO
WHO GMP PART 2:Validation It is also important that for all critic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for which specifications have been set … 同样重要的是,对于所有关键工艺参数的标准已经被建立 …
9/102
返回目录
ICH-Q7A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UIDE FOR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12.44(1) 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 and 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 have been identified.关键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需要 确定。
工艺验证计划
工艺验证计划一、引言。
工艺验证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也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制定和实施工艺验证计划,以确保产品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二、背景。
工艺验证是在产品设计、开发和生产过程中,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验证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工艺验证计划是制定和实施工艺验证活动的指导文件,包括验证目标、方法、时间表、责任人等内容。
三、验证目标。
1. 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点;2. 验证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3.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验证范围。
本次工艺验证计划主要针对产品生产的关键工艺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参数等。
五、验证方法。
1. 数据收集,收集关键工艺参数的数据,包括原材料质量、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2. 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如重复实验、对照实验等;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工艺参数的稳定性和一致性;4. 结果确认,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认工艺参数是否稳定和一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六、验证计划。
1. 时间安排,制定工艺验证的时间表,包括数据收集、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和结果确认等时间节点;2. 责任人,明确工艺验证的责任人和各自任务,确保验证计划的顺利实施;3. 资源准备,准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人员和原材料,确保验证活动的顺利进行;4. 风险评估,评估工艺验证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七、验证结果。
1. 数据分析报告,对工艺参数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报告;2. 结果确认,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认工艺参数是否稳定和一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 问题处理,对于存在的工艺参数不稳定或不一致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计划。
八、总结。
工艺验证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本次工艺验证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发展。
5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5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一、概述工艺验证是指通过实际操作过程验证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和表现的过程。
工艺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认产品能够符合设计的要求,并且在批量生产中能够达到稳定的质量水平。
在进行工艺验证时,需要对工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风险评估方法1.确定评估范围:确定需要评估的风险范围,包括可能影响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的因素。
2.收集信息:收集与工艺验证相关的信息,包括设计文件、工艺流程、设备参数等。
3.风险识别:通过分析已收集的信息,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成本风险等。
4.评估风险等级: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性和可能性等级,以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5.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轻或消除风险。
6.监控和追踪:建立监控和追踪机制,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跟踪风险的演变情况。
1.风险概述:对评估的范围、目标进行概述,清楚地说明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2.风险识别:列举已识别的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成本风险等,对每个风险因素进行详细描述。
3.风险评估:对每个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性和可能性等级,以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4.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调整、设备改进、操作规程制定等,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监控和追踪计划:制定监控和追踪计划,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跟踪风险的演变情况。
6.结论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对工艺验证的风险进行总结,提出必要的建议,以指导后续的工艺验证过程。
四、风险评估实施案例以型号电子产品的工艺验证为例进行风险评估。
1.风险识别:通过分析设计文件、工艺流程等资料,识别出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安全风险、成本风险等因素,如材料供应不稳定、操作工人技术不熟练等。
2.风险评估: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性和可能性等级。
GMP认证前准备事项
中药饮片GMP准备工作一、质量管理体系建立1. 质量体系的概念是否建立(质量手册)法规文件建档(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局令第14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中药饮片附录●河北省中药饮片GMP认证检查指导原则● ......2. 企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部门及其个人的质量目标(有文件,表单,有各部门目标分解图,并下发到各部门)3、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的启动、风险评估的方法.一切验证都需先做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验证的深度及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初加工中药材生产中药饮片可行性风险评估●饮片成品检验项目引用中药材原料、待包装产品检验结果可行性风险评估报告●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可行性风险评估报告●物料供应商风险评估报告●设备验证风险评估报告●清洁验证风险评估报告●质量控制风险评估报告●计算机化系统风险评估报告●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中药饮片生产质量风险评估报告4、GMP各种计划●年度GMP管理工作计划●年度新版GMP培训计划●厂房设施检修计划●设备检修计划●年度自检计划●年度物料与产品养护计划●质量风险评估计划●仪器仪表校验计划●年度验证总计划●年度产品质量回顾分析计划●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二、机构与人员1.机构图(组织机构图来源于文件,不能只下个红头文。
一切都要有文件支持)●组织机构图●生产管理网络图●质量管理网络图●质量保证图●质量控制图●员工花名册(确定员工工号)●及相关职责的文件(职责、分工是否明确,查看岗位职责及相关培训。
关键人员的职责是否清晰完整,招聘时也要有文件支持。
如:资历、经验、技能等方面都要有文件作出规定。
质量部是否独立设置、是否参与所有质量活动及审核GMP文件)2.聘书、任命书、授权书、各小组成立文件部门负责人的聘书和任命书 /取样员授权书//易制毒授权书/计算机分级授权书/GMP小组、验证、自检、卫生、物料供应商审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产品质量风险管理、产品召回等各小组成立文件3.劳动合同劳动局备案:至少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QA、QC等人员 /部门负责人及关键人员劳动合同 /考勤表、工资表(签字领取)4.员工档案(原件加复印件)个人简历(贴照片)/资格证书 /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关键人员的离职证明。
胶囊剂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
胶囊剂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文件编码:STP/ZL/FX/007/00胶囊剂工艺验证风险评估1 概述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要求:“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而工艺验证的风险评估方法最常用的是国际制药工业协会(ISPE)发布的ISPE基准指南:《基于风险评估的药品生产》。
1.1 工艺验证风险评估目的1.1.1 通过风险评估以确定出关键的质量属性和关键的工艺参数,因为它们将作为对需要被验证系统的评价基础。
1.1.2 验证结束后,评估风险确定后续行动方案,以控制风险,减少风险。
1.1.3 通过验证后的培训分享已知的风险。
1.2 评估小组成员与职责表1 评估小组成员与职责表1.3 评估依据1.3.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及附录(原料药);1.3.2《基于风险评估的药品生产》(国际制药工业协会(ISPE)发布);1.3.3《确认与验证风险评估管理规程》。
2 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方法2.1.1 中药提取与浓缩等生产工艺流程图2.1.2 胶囊剂生产工艺流程图2.2 确认关键质量属性(CQA)2.2.1 工艺验证的目的,在于证明一个具体的工艺在以连续耐用的方式运转时仍然是有效的,并且生产的物料满足预定的规格和质量属性。
2.2.2 即使某一属性与患者的安全性或产品的有效性之间尚未最终建立一种直接的科学的关系,但是基于对药学的普遍认识,该属性应被认为是关键质量属性。
2.2.3 关键质量属性的判定关键质量属性的判定结果见下表所示。
表2 关键质量属性评估表表2 关键质量属性评估表(续前表)2.3 确认关键工艺参数2.3.1 在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鉴别之前,有必要将整个工艺分解成不同的多个定义的工艺步骤。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通过检测每个工艺步骤的结果,分别评估每个关键参数对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及程度风险评估报告
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及程度风险评估报告1.概述: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本报告是对本公司需要进行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所进行的风险评估。
2.目的:通过风险评估,确认需要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内。
3.风险识别:3.1.厂房:药品生产必须在规定的洁净环境下进行。
洁净环境必须保持持续验证状态。
因此首次投入使用的洁净厂房必须进行确认。
必须根据日常监控结果进行数据趋势分析,确定再确认的时机。
如遇厂房重大维修、改变、过滤器更换,均由可能改变其净化能力,因此重大维修、改变、过滤器更换后需要再确认。
3.2.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药品是使用一定的设备,在一定的设施辅助下生产出来的。
生产的产品需要使用一定的检验仪器来评价其质量。
因此设备、设施、检验仪器如果性能不稳定、精度不够,则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
设备设施仪器都是机械产品,它们的性能会受使用、存放等因素的因素而变化。
因此设备、设施、检验仪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确认。
使用一段时间后应根据数据变化趋势分析进行再确认。
,带来微粒污染。
关键性能包括超声波功率、注射用水和压缩空气的压力、注射用水和压缩空气的洁净度。
,带来微粒污染。
关键性能包括超声波功率、注射用水的洁净度。
,导致贮存中污染。
主要性能是轧盖质量。
,有可能导致轧盖间生产环境污染。
主要性能为灭菌温度控制。
纯蒸汽灭菌柜:对药品质量风险主要表现在如果器具等灭菌不合格,有可能导致洁净区生产环境污染。
主要性能为灭菌温度控制。
3.3.生产工艺:制订并执行生产工艺规程,是保证药品质量持续稳定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基本保证。
依据注册处方工艺制订的生产工艺规程在经过验证的生产环境、设备设施,使用固定来源的原辅料情况下,能否持续稳定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必须经过验证确认。
当生产环境、设备设施、原辅料来源、生产工艺发生改变时,均由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的改变,因此这时需要再验证。
如何做好工艺验证
如何做好工艺验证工作呢?一个人或者说一个部门能不能做好验证工作?在论坛经常会看到一个验证主管去完成公司全部的验证文件(方案及报告),这样的验证能否做好待下去大家讨论!
验证是一项跨部门的工作,与多个部门有关,需要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故此对于验证工作大家一定要有团队概念,这是做好验证工作的必要条件(注:对于全公司验证交个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来完成的,自己在尽力去做的同时,要和你的领导沟通让更多的相关人员参与进来)。要做好验证这点很重要。
7.2验证完成出现以下情况评估是否进行再验证:
8.工艺验证方案包括的内容
案例1??无菌制剂的封面:验证方案名称、编号、版本号;审批:起草、审核(相关部门负责人)、批准
1.目的
2.范围
3.职责
可以用列表形式:姓名职务签名职责
4.参考的法规和指南
通常包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2011版);《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中国药典》(2010版)及公司验证主计划、验证管理规程等。
5.生产产品概述(产品概述(产品类别,临床用途,注册情况、注册工艺变更信息及生产历史)和工艺描述(处方、工艺流程图)
6.验证前检查确认
6.1生产环境与设施确认(温湿度、压差确认、洁净度检测结果符合相应级别洁净区要求;确认公用设施(空气净化系统、纯化水及注射用水系统、空气压缩系统)已验证符合要求)
6.2生产设备确认(主要设备是否已验证并符合规定,可以列表描述)
证明工艺验证方案提供的记录表格中所有的测试项目都已完成并已附在总结报告中,证明所有的变更及偏差都已得到记录和批准并附在报告中,并提交批准,报告内容包括:
验证实施描述:
1.验证方案实施开始及结束时间,验证批次信息(批号,产量)
ind申报对工艺验证的要求
ind申报对工艺验证的要求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申报对工艺验证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工艺验证是确保制药生产过程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步骤。
在IND申报中,工艺验证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艺验证计划,IND申报需要提供详细的工艺验证计划,包括验证的范围、目标、方法、时间表等内容。
这有助于监管机构了解药物生产过程的规划和控制。
2. 工艺验证报告,申报中需要包括已完成的工艺验证报告,报告应包括工艺参数的设定、验证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这些报告是评估制药生产过程稳定性的重要依据。
3. 工艺变更管理,IND申报还需要说明工艺变更的管理程序,包括变更的识别、评估、批准和实施等流程。
这有助于确保任何工艺变更都能够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4. 质量控制,工艺验证要求还涉及质量控制方面,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监控、成品的检验等内容。
这些都是确保药物质量的重要环节。
5. 风险评估,工艺验证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这有助于确保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管理。
总的来说,IND申报对工艺验证的要求主要是为了确保药物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及最终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要求有助于保障临床试验和最终上市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IND申报中的工艺验证要求需要严格遵守,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执行和监控。
乌鸡白凤丸工艺验证风险评估剖析
乌鸡白凤丸(水蜜丸)工艺验证
风险评估
评估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报告
基本定义和方法
2
2、评估流程
2.1 工艺流程图:
三步法评估关键工艺参数
1)列出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相关的质量风险。
2)筛选影响与工艺相关的关键质量属性的工艺步骤 3)筛选影响质量的工艺参数确定工艺参数最终关键性 3、
风险的评估标准表格。
4
4.评估报告所需的相关文件
评估工艺关键性参数分析表
5.参考文件
5
6
剂
9
由上表可以明确反映出存在质量风险比较大的因素有:1、各投料环节的复核2、干燥、灭菌人为错误或设备故障3、混合均匀度4、泛丸的质量检查
5、空调系统和纯化水系统的人为错误或设备故障
6、内包装质量
7、外盒、标签、纸箱的批号打印的复核。
但是其中能用参数表现的有3、4条,其它条都是QA与工艺员日常重点巡查的项目。
第3、4条可以根据检测出得数据间接判断产品质量并且有些参数直接影响成品质量。
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验证风险评估报告药业有限公司
1 目的
1.1利用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的各要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风险控制建议和意见。
为验证确认活动提供风险分析参考,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验证范围及程度,最大可能的降低风险因素保证产品质量。
1.2在评估过程中,建立完善质量风险降低的控制措施及再评价风险的可接受程度,指导在各环节开展质量风险控制与质量风险管理活动。
2 依据
2.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关于风险的要求
2.2 本公司风险管理规程;文件编号:SMP-QA-00-00
3 成立风险评估管理小组
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包括质量授权人、QA主管、QC负责人、生产部部长、设备部部长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表1 风险评估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
4 分析识别
4.1工艺验证是确认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生产系统要素和生产工艺变化因素对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及生产系统的可靠性不产生影响,能生产出符合企业内控质量标准的产品。
4.2由风险评估管理小组开展风险调查,召集生产管理人员、生产车间主任、设备管理人员和QC人员,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查找资料及对照GMP及实施指南等方法,找出影响工艺验证效果的因素,经过对风险的调查与分析,现将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危害统计如下,见表2
表2 风险识别表
5 风险分析
采用ICH Q9推荐的方法FMEA(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风险RPN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O)×严重性(S)×可检测性(D)
接受标准RPN值≤8,评分标准如表3所示。
表3 FMEA各项评分标准表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对表2列出的各项风险因素进行打分,结果见表4。
表4 风险因素FMEA表
6 风险控制
通过对上述12项风险进行评估,RPN值≤8的为可接受风险,RPN值>8为不可接受风险,由部门管理人员和QA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予以控制,措施如下:
表5 不可接受风险控制表
7 风险总结
通过风险管理小组对生产工艺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共查找出可能出现的风险12项,分析评估判断不可接受的风险共4项,针对这4项风险,风险管理小组制定了控制措施,相关部门根据控制措施,修改相应的文件,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让岗位上的每一员工清楚存在的风险点。
严格执行改进措施,QA负责监督实施,避免给管理工作中带来风险。
同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注意收集、整理、拓展可能产生的新风险,为生产工艺管理工作风险的控制和改进提供支持。
8 风险回顾
根据本项目的风险评估和报告的情况,本项目的风险回顾措施主要是此次的评估后,还应有厂房与设施管理过程中对维修、保养及偏差情况进行总结。
本项目质量风险的回顾周期暂定为一年,风险回顾产生的文件一并归纳入该项目的档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