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8
论语第八章读后感300字
论语第八章读后感300字《论语》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记录的是孔子与弟子的日常对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下面是作者为你准备的论语第八章读后感300字,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论语第八章读后感300字篇1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只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己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该感到无比快乐与荣幸,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学习,我知道了该怎么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论语第八章读后感300字篇2《论语》,一篇充满高尚的文章。
今天,我们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开国丞相赵曾说:“半部《论语》知天下。
”可见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本书上层说过,孔子。
一个2#多年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的先进,那么贴切,何以想象《论语》这本书却通知了中国近二十一个世纪。
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说的话综合在一起,写下了这篇文章,他所说的不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还有学习的好处和如何学习。
我喜欢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这句话所要表达中的一样,可我们现在的社会,却连这一句话都做不到!孔子,一个创下无数辉煌的学家,现在却已成了一个历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论语第八章读后感300字篇3在我们班的图书角里,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一本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书——《论语》。
论语第八章原文与解析
论语第八章原文与解析【论语第八章原文与解析】《论语》是一部古代中国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教导。
第八章是其中的重要章节,本文将对《论语》第八章的原文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
第八章原文如下: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問子桑伯子。
子曰:“可也简。
”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子曰:“君子笃于道,终于至善。
小人常满,终于不善。
”论语第八章通过孔子的一系列言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原则。
首先,孔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个人修养与为政的关系。
比如在第一段中,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指出了一个人通过端正的仪态和行为方式可以对人民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他认为居住在宫廷或者高位的人,如果能够保持崇敬之心和简朴的行为,以保持其威严和亲民形象,那么将能够有效地统治人民。
接着,孔子在第二段中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看法。
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了人类的天性本质是相似的,但通过不同的教育和习惯,人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就呼吁人们在教育上注重引导和培养,以培养人们的良好品格和道德素养。
在第三段中,孔子区分了智者与愚者之间的区别。
他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指出只有具有真知灼见的人才能抵挡住各种诱惑和误导,而普通的愚昧之人往往容易被迷惑和干扰。
然后,在第四段中,孔子强调了人们应当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并改善自己。
他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味着人们不应该固执己见,而应当能够及时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最后,在最后一段中,孔子再次强调了道德和品格的重要性。
他说“君子笃于道,终于至善。
小人常满,终于不善”,意味着一个君子应当始终追求道德的高尚,而小人则往往只满足于短暂的利益,无法达到真正的善良。
通过对《论语》第八章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个人修养与为政、教育与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论语五到八则翻译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有害。
”
6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
论语》八则文言文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
”5. 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只是一个器具。
”6.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孔子说:“君子胸怀坦荡,小人则常常忧愁。
”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只有到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不会凋零的。
”这些语句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为人处世之道以及他对君子的定义。
通过这些语句,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强调学习、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智慧。
在现代社会,这些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第一则强调了学习的乐趣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及面对误解时的宽容心态。
第二则告诉我们,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第三则说明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成为他人的老师。
第四则告诫我们,学习与思考不可偏废,否则会导致迷茫或危险。
第五则表明,君子不应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而要有广泛的学识和才能。
第六则强调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尊重他人,不要将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于人。
第七则揭示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心胸宽广,而小人则常常忧愁。
第八则通过松柏树的形象,表达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论语8则读后感 论语十则读后感3篇
论语8则读后感论语十则读后感论语8则读后感论语十则读后感精选3篇(一)1. 论语第八则读后感:本则所论述的是“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去关注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追求别人的认可和赞同。
但是孔子却告诉我们,不要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要更加关注自己对别人的了解。
这是一种很高尚的品质,也是一种追求内在价值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别人。
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别人,才能建立起真诚的关系,并且在交往中体现出自己的真正价值。
2. 论语第十则读后感: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
我们应该学会从中选择并吸收其中的好的方面,而将不好的方面加以改正或避免。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我进取的心态非常重要。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并获得更大的成就。
3. 论语第八则读后感:这则论述中,孔子告诉我们不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对别人的了解。
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启发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在意别人的看法,追逐别人的认可。
然而,孔子的观点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对别人的了解,要去理解别人的观点和价值观。
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别人,我们才能建立起真诚的关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价值。
4. 论语第十则读后感:这则论述中,孔子告诉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善于借鉴他人之长,从别人身上学习到好的方面,并且去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长处。
我们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吸收别人的经验和智慧,以不断提高自己。
同时,我们也要善于识别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己,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5. 论语第八则读后感:这则论述中,孔子告诉我们不要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自己对别人的了解。
中小学必学经典国学《论语》第二篇之八佾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八借篇3.1孔子谓季K(D:”八僧舞于庭(2),是可忍也(3),孰不可忍也(4)?”【注籽](1)季氏:鲁国大夫季孙氏,可能指季平子,名意如。
(2)八僧(yi):天子所用的一种乐舞。
借,乐舞行列,每列定为八人。
八怕即八列六十四人。
按礼制,诸侯用六俏,大夫四俏,士二俏。
一说每侑人数与借数相等。
(3)忍:忍心。
一说容忍。
今取前说。
(4)孰:什么。
【译文】孔子谈及季氏,说:“他在庭院中使用八俏的乐舞,这样的事他都忍心钢,还有什么事会不忍心做?“32三家者以《本》彻(1)。
子日:"'相维辟公,天子喜暮(2)。
'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1)三家:指鲁国当政的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
《雍》:《诗经・周颂》篇名,为周天子行祭礼后撤去祭品时所唱。
彻:撤除。
⑵“相(xiang)维辟公”两句:《雍》中诗句。
相,助祭的人。
辟公,指诸侯。
天子,主祭的周天子。
穆穆,形容端庄恭敬的仪态。
(3)堂:庙堂。
【译文】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在家祭完毕时,唱看《雍》诗撤去祭品。
孑L子说: "《雍》诗中说:’助祭的是诸侯,主祭的天子端庄恭敬。
’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凭借哪一点唱此诗呢?“33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怎么来遵循礼?一个人没有仁德,怎么会懂得音乐?“34林放问礼之本(1)。
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2),宁戚。
“【注程】⑴林放:鲁国人。
⑵易:整治。
这里是治办丧事过重礼仪的意思。
【译文】林放问礼的本意是什么。
孑疗说:"你问的问题意义很大啊!礼的实行,与其奢侈,宁可节俭。
至于丧礼,与其仪节上过度周备,宁可感情过度悲哀。
“35子日:"夷狄之有君(1),不如诸夏之亡也(2)。
”【注程】(1)夷狄:古代对华夏族以外异族的泛称。
(2)诸夏:指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
亡(w。
):无。
【译文】孔子说:“夷狄虽有君主,还不如中原各国没有君主。
《论语八则》训练作业 省二贾晨阳
《论语八则》
一、文学常识
孔子,名,字。
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的书。
二、原文填空
1.《论语八则》中,强调所学知识应该在生活中不断运用和深入理解的句子是:
,。
2.欢迎来自远方的朋友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八则》中的一句话是:
,? 3. 《论语八则》中阐明应该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的句子是:
,? 4. 《论语八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
5. 《论语八则》中,孔子认为对待事物或知识的正确态度是:
,,。
6. 《论语八则》中,论述学习应该有谦虚的态度的句子是:
,,。
7.老子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借鉴)。
”《论语八则》中与其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8.曾子每天从哪几个方面来反省自己?(说明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
)
? ? ?
9.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10.人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
1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认为“乐在其中”才是学习的理想境界:
,。
12.提醒大家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应及时了解他人,知道他人的好恶,这样才能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
论语八则的文言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一位君子吗?”二、《论语·为政》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说:“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三次:为人出谋划策时,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信?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三、《论语·八佾》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学习而不巩固,就会失去所学。
要忠诚和诚信,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四、《论语·里仁》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是美好的。
选择居住的地方而不选择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五、《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他聪明而好学,不因地位低下而感到羞耻去请教别人,因此被称为‘文’。
”六、《论语·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从中得到乐趣的人。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则加以改正。
”八、《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一个有志向的人不能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的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把仁义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非常重大吗?直到死后才能结束,不是非常遥远吗?”。
论语·八篇
论语八则原文【附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论语泰伯篇第八
论语泰伯篇第八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思,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
”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
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
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译文】曾子说:"自己有本事,却去请教没有本事的人,自己知识丰富,却去请教知识有限的人;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内心充实却像空无一物;被人冒犯了也不计较。
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曾这样做了。
论语第八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八章原文及翻译导语: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论语第八章原文及翻译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论语第八章原文及翻译【原文】8·1 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评析】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
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
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
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
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原文】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
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薄。
【译文】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
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论语八则翻译
论语八则翻译《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记录和思想集合,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选取《论语》中的八则,进行翻译。
1. 巧言令色,鲜矣仁。
仁者,不以言色取人,只看其品行和道德修养。
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坦诚待人;小人心胸狭窄,常常忧虑。
3. 出于正直,归于礼义。
一个人的行为应该始终保持正直,符合道德规范。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要做自己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
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应该慎重说话,但行动应该迅速果断。
6. 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不以荣辱为所动,只顾自己的修养和人生观。
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需思考,只有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些哲理性的论述在《论语》中起到了指导人们正确行为和做人之道的作用。
翻译这些论述时,要注意保持原意的同时,尽量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论语》eight excerpts translation1. Crafty words and fake smiles, lacking in benevolence. A benevolent person does not judge others based on their words or appearance, but rather looks at their conduct and moral cultivation.2. A gentleman is open and honest, while a petty person is always anxious. A gentleman has a broad and open mind, treating others with sincerity and honesty, while a petty person has a narrow mind and is constantly worried.3. Behave with honesty and return to propriety and righteousness. One's actions should always be upright and adhere to moral standards.4.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for yourself. Do not do something to others that you would not want done to you.5. A gentleman desires to be slow of speech but prompt in action.A gentleman should be cautious with words, but decisive in action.6. Remain unperturbed by glory or disgrace, and leisurely observe the blooming and wilting of flowers in the courtyard. Do not be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fame or shame, focus onone's own self-cultivation and worldview.7. Learning without thinking leads to confusion; thinking without learning brings danger. Learning requires critical thinking, only through thinking can true knowledge be acquired.8. Do not worry about others' lack of understanding, worry about your own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Do not be concerned with others' perception of you, instead focus on g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others.These philosophical teachings in "The Analects" serve as a guide to proper behavior and moral conduct. When translating these excerpts, it is important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meaning while striving for clear and concise language that is easily understood.。
论语仁者爱人八则原文
论语仁者爱人八则原文《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其中“仁者爱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论语》中关于仁者爱人的八则原文,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1.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论语》中最为著名的一句话,也是仁者爱人的基本准则。
它告诉我们,在对待他人时,应该像对待自己一样,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这句话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而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要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利益。
2.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诚乎?”这句话强调了仁者爱人的两个重要方面:爱与忠。
爱是不求回报的情感,而忠则是对事业和信仰的坚定不移。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这种精神。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保持忠诚,同时也要对同事、客户和社会保持爱心和同情心。
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关心他人。
他们不仅能欣赏他人的美好品质,也能容忍他人的缺点和错误。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这种包容和理解。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不同,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攻击他人,而是要尽可能地理解和包容他人。
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是以道义为准则行事,而小人则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一个真正的仁者应该以道义为准则,不追求个人利益,而是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这种道义精神。
我们应该尊重道德和法律,不做出违反社会公德和法律的行为,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益和他人的福祉。
5.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追求美德,而不是恶行。
他们应该以自己的行为为榜样,引领他人向善。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需要这种追求美德的精神。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做出正面的行为和言论,引领他人向善,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6.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泰伯篇第八原文及翻译
论语泰伯篇第⼋原⽂及翻译论语泰伯篇第⼋原⽂及翻译 泰伯是《论语》的⼀篇,共计21章,涉及到孔⼦及其学⽣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教学⽅法和教育思想的进⼀步发挥;孔⼦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在若⼲问题上的见解。
下⾯是⼩编为⼤家整理的论语泰伯篇第⼋原⽂及翻译,欢迎阅读。
1、⼦⽈:“泰伯,其可谓⾄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得⽽称焉。
” 译⽂:孔⼦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的⼈了。
⼏次把王位让给季历,⽼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
” 2、⼦⽈:“恭⽽⽆礼则劳,慎⽽⽆礼则葸,勇⽽⽆礼则乱,直⽽⽆礼则绞。
君⼦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 译⽂:孔⼦说:“⼀味谦恭⽽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流于劳倦;⼀味节制⽽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只知勇敢⾏事⽽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制造乱局;只知直⾔⽆隐⽽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尖刻伤⼈。
政治领袖对待亲族厚道,百姓就会渐渐⾛上⼈⽣正途;他们不遗弃过去的友⼈,百姓就不会冷漠⽆情。
”偷:感情淡薄。
3、曾⼦有疾,召门弟⼦⽈:“启予⾜!启予⼿!《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今⽽后,吾知免夫!⼩⼦!” 译⽂:曾⼦病了,把他的学⽣召集到⾝边来,说道:“看我的脚!看我的⼿!《诗经》上说:‘⼩⼼谨慎呀,就好象站在深渊旁边,好象踩在薄冰上⾯。
’从今以后,我知道我可以免于这种忧惧了,弟⼦们!” 4、曾⼦有病,孟敬⼦问之。
曾⼦⾔⽈:“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之将死,其⾔也善。
君⼦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斯近信矣;出辞⽓,斯远鄙倍矣。
笾⾖之事,则有司存。
” 译⽂:曾⼦病了,孟敬⼦去探望他。
曾⼦说:“鸟要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要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在上位的⼈应当重视的有三个⽅⾯:使⾃⼰的容貌庄重严肃,可以避免别⼈的怠慢;端正⾃⼰的脸⾊,就容易使⼈相信⾃⼰;说话时注意⾔辞和声调,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
⾄于祭祀和礼节仪式,⾃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论语八佾篇原文翻译及解析(论语八佾篇原文及注释)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本篇引语】《八佾》篇包括26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原文】3?1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注释】(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
古时一佾 8 人,八佾就是 64 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忍心。
一说可以容忍。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评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
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原文】3?2三家(1)者以《雍》彻(2)。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注释】(1)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
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
相,助。
维,语助词,无意义。
辟公,指诸侯。
穆穆: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论语第八章读后感(精选5篇)
论语第八章读后感(精选5篇)论语第八章读后感【篇1】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个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论语。
别说里面的内容了,就单单简介就把我吓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诺贝尔奖获得主在法国巴黎说:”如果人类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的确,我读了大半部论语,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学习的道理。
论语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说的话。
背论语,真是受益匪浅。
8月8日,是奥运会的开幕式。
有一个环节,是有20XX个人在击缶,他们一边击缶一边诵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当时,我大声地跟着背,我弟弟则在一旁跟着小小声的背。
论语蕴含的道理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华。
我的理解虽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就是说,光读书不思考,你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精华;光思考而不去学习,也体会不到其中的精粹的。
就像我们吃东西一样,如果我们不去细细品味,就不会尝到它的精华所在。
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尝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没用。
两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的热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像那种人学习;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
有时候,我们考试成绩下来了,考了95分,自我感觉不错,因为还有好多同学排在我后面呢。
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这样是不会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没想到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华,在我们现在那么发达的社会都那么需要它。
论语的内容实在太深奥了。
一时是理解不过来的。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会慢慢的体会到它的精髓。
论语第八章读后感【篇2】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儒家的创始人之一,他所坚持的儒家不仅仅在春秋战国时期广为流传,孔子的言行更是被其弟子们编成一部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流传至今。
论语泰伯第八原文
《论语·泰伯第八》原文如下: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难点
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孔子(前 551~前 479) ,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 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的成就主要在晚年,晚年他致力于 教育,整理《诗》 《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 《春秋》 加以删修, 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思想核心是“仁”, 即仁爱、 爱人。 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 政”, 提倡德治和教化。 教育方面, 他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因材施教”。 《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从 宋朝以来, 《论语》和《大学》 《中庸》 《孟子》合称为 “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2.字词积累: 文言文翻译技巧 留-----专有名词, 人名等照译 成分,如主语,宾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成现代词 调-----调整倒装句语序 成语预告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独立自学:
为:
是:
自省: 其: 善
2、固定句式: ⑤“„„也” 译为: 3、翻译这三则: ⑤
⑥
⑦
(五)第八、九和十则 1、重点词语: ⑧ 士 : 弘 毅 : 已: 可以: ⑨然: 凋: ⑩其: 恕: 欲: 勿: 2、翻译这三则: ⑧
仁 以 为 己 任 :
施:
于:
⑨
⑩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整合文言文知识) 一、通假字: 不亦说乎( ) 诲女知之乎( ) 是知也 ( ) 二、 《 〈论语〉十则》中总结出 “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和 修身做人”的哲理句有哪些? ① 1、求知态度 ② ③ ① 2、学习方法 ② ③ ① 3、修身做人 ② ③
④
拓展延伸
1、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 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孔子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2、 《论语》 “诲汝”章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 话的背景, 而 《荀子》 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 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 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 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 么? 3、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检测反馈 1. 《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 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 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自选翻译下列语句: (四则以上)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④.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⑤.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
⑥、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强化整理
1. “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 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6 分) 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⑫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⑬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⑭温故而知新( ) ⑮学而不思则罔( ) ⑯择其善者而从之( ) 2. 《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 (3 分) 3.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 、 。 (3 分) 4.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5 分) 5. “温故” 和 “知新” 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5 分) 6.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 (4 分) 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一则是为了 告诫弟子 。 (4 分) 8.孔子曾说过: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 。 (4 分) 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 喻什么社会现象?(5 分) 10.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⑪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⑭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
【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梳理文意)
补-----补出省略的 换-----把古词换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 语 说 愠 . . . 殆 诲女 . . 是知 也 . 凋 . 己 .
三省 . 恕 .
传 不习 . 业 .
罔 . 亦 .
矣 已 . . 二、词语解释和翻译过关: (一) 、第一则 1、重点词语: 时: 习: 说: 朋: 子: 2、固定句式: “不亦„„乎?” 译为: 3、翻译本则:
《
撰写人:马冬丽 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
授课人:马冬丽
》导学案
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 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1、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儒家文化的魅力。 2、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提高自 身修养。
知:
愠:
君
(二) 、第二则 1、重点词语: 吾: 日: 为: 谋: 传: 2、固定句式: “不„„乎?” 译为: 3、翻译本则:
忠:
交:
信:
(三) 、第三、四则 1、重点词语: 故: 新: 知: 2、翻译三、四则: ③
可以:
为:
罔:
殆:
④
(四)第五、六和七则 1、重点词语: ⑤诲: 女: ① 知之: ②知: ③知: 焉: 择: 者: 从: 改之:
1、 熟练背记《论语》十则 2、 作文练笔: 《孔子告诉我》 、 《我与﹤论语﹥牵手》
12.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13.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14.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分)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 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 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 度。 D、武斌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他经常向 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奋好学。 作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