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粘膜免疫 ppt课件
2020/5/2612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自然杀伤细胞(NK)
NK细胞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 淋巴结和其它组织也有少量存在。主 要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不 受MHC分子限制。
还可分泌INF-γ、IL-2和NTF参与 免疫调节。
因受某些细胞因子诱导杀伤活 性增强时则称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 胞(LAK)
2020/5/26
2 细胞因子的调节
• 细胞因子在粘膜免疫诱导和调节方面的作 用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除了提供活化、生 长和分化信号外,细胞因子还能因影响血 管渗透性和电解质分泌激发炎症反应,也 能对肠上皮细胞损伤进行修补,如TGF-β在 肠上皮细胞修复中起中心作用。根据分泌 的淋巴因子不同将辅助T细胞分为Th1和Th2, Th1产生IL-2、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β, 在细胞免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中起主要作 用;Th2产生IL-4,5,6,10,在B细胞的分 化和抗体介导的反应中起要作用。
(5)细胞因子受体(CKR) (6)丝裂素受体(MR)
2020/5/26
8
(一)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C)
2、T细胞表面分子:
(1)TC抗原受体(TCR): αβ或γδ异二聚体
(2)CD4和CD8分子: TC辅助受体
(3)协同剌激分子: CD28、CD40配体
(4)CD2分子: (LFA-2、SRBC)
粘膜免疫的研 究进展
龙岩市第二医院儿科 王加东
(一)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C)
1、TC亚群及功能: 根据免疫效应功能分为
辅助性TC(TH)
细胞毒TC(CTL、TC)
调节性TC
CD4 + T细胞
CD8 + T细胞
根据是否表达CD4或CD8分子分为
黏膜免疫ppt课件
二、减毒活苗返毒。活的疫苗病毒在某些免疫缺陷者体内以及在 外环境中有基因突变的可能,突变后的疫苗病毒会返祖为致病力 强的脊灰病毒,对易感人群造成威胁。这种由疫苗病毒返祖的脊 灰病毒被称为“疫苗衍生病毒”(VDPV)。从长远的角度,人类 如果想要像消灭天花一样通过预防接种消灭脊灰,必须停止使用 脊灰减活疫苗。因为只要还在使用脊灰减活疫苗,疫苗衍生病毒 的阴影就挥之不去,就永远没有可能消灭脊灰。
MΦ 、FDC细胞
抗体sIgA 免疫诱导部位
8
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又称淋巴小结 (lmphoid nodule),淋巴 结浅皮质区内由大量B细胞 聚集而形成的结构。 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 淋巴滤泡。
9
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
10
2. 弥散的黏膜淋巴组织
二、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效率高。脊灰减活疫苗在消化道内繁殖后 还会排出体外,这些排出体外的疫苗病毒有可能通过阴性感染的 方式免疫周围的人群。脊灰灭活疫苗则无法繁殖和排出体外,其
预防效果只局限于受种者本人。
三、生产成本低廉。 四、接种操作简单。
19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淋巴管离开淋巴组织,经胸导管进行血液循环,达全身 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 所有抗体的80%以上。
13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14
三、疫苗应用
常见人类口服使用的黏膜疫苗
16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传染源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 病人、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通过粪便排毒,排毒时间可达数月
MΦ 、FDC细胞
抗体sIgA 免疫诱导部位
8
淋巴滤泡(lymphoid
follicle):又称淋巴小结 (lmphoid nodule),淋巴 结浅皮质区内由大量B细胞 聚集而形成的结构。 分为初级淋巴滤泡和次级 淋巴滤泡。
9
派尔集合淋巴结(Peyer patch)
10
2. 弥散的黏膜淋巴组织
二、建立人群免疫屏障效率高。脊灰减活疫苗在消化道内繁殖后 还会排出体外,这些排出体外的疫苗病毒有可能通过阴性感染的 方式免疫周围的人群。脊灰灭活疫苗则无法繁殖和排出体外,其
预防效果只局限于受种者本人。
三、生产成本低廉。 四、接种操作简单。
19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淋巴管离开淋巴组织,经胸导管进行血液循环,达全身 黏膜组织,B细胞定居分化为IgA浆细胞 IEL和LPL的免疫应答
sIgA占黏膜组织产生的 所有抗体的80%以上。
13
sIgA 的功能
阻抑黏附作用 免疫排除作用 中和毒素 中和病毒 促进天然抗菌因子
14
三、疫苗应用
常见人类口服使用的黏膜疫苗
16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
传染源 人是唯一贮存宿主 病人、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 隐性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 通过粪便排毒,排毒时间可达数月
15第十五章 黏膜免疫
• 黏膜免疫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机体近50%淋巴 组织存在于黏膜系统,是机体最大的免疫组织。
1.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是肠黏膜免疫细胞识别抗原 和活化的部位
M细胞 • M细胞是一种特化的对抗原具有胞吞转运作用的上皮细
胞,其肠腔面有很多皱褶,无微绒毛,不能分泌消化酶 和黏液,M细胞基底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口袋。
(四)肠道菌群失调
• 抗生素不当使用致菌群失调引起肠道感染性疾病
共生菌与MIS的平衡打破可诱发疾病
一、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固有免疫特性 三、黏膜免疫系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性 四、黏膜稳态的维持及黏膜免疫耐受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2.食物成分对黏 膜免疫应答具 有调节作用
(三)共生菌与黏膜免疫
1. 机体的黏膜免疫系统与共生菌互利共存 2. 共生菌可促进机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及调控免
疫功能 3. 机体黏膜免疫系统对共生菌呈耐受状态
一、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固有免疫特性 三、黏膜免疫系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性 四、黏膜稳态的维持及黏膜免疫耐受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一) 病原微生物感染 肠道菌群失调
(一)病原微生物感染
1. 机体抗寄生虫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类型取决于寄生虫的 大小及寄生的环境
2. 黏膜免疫应答在机体抗细菌感染的防御中至关重要 3. MIS的多重免疫机制参与了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
1.经黏膜进入的抗原可诱导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耐受 2.食物成分对黏膜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
1.经黏膜进入的抗原可诱导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耐受
• 正常肠道黏膜对食物抗原呈现出无应答状态,这种MIS 对经黏膜进入的抗原的无应答状态统称为黏膜耐受 ( mucosal tolerance)
1.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是肠黏膜免疫细胞识别抗原 和活化的部位
M细胞 • M细胞是一种特化的对抗原具有胞吞转运作用的上皮细
胞,其肠腔面有很多皱褶,无微绒毛,不能分泌消化酶 和黏液,M细胞基底膜向细胞内凹陷形成口袋。
(四)肠道菌群失调
• 抗生素不当使用致菌群失调引起肠道感染性疾病
共生菌与MIS的平衡打破可诱发疾病
一、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固有免疫特性 三、黏膜免疫系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性 四、黏膜稳态的维持及黏膜免疫耐受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2.食物成分对黏 膜免疫应答具 有调节作用
(三)共生菌与黏膜免疫
1. 机体的黏膜免疫系统与共生菌互利共存 2. 共生菌可促进机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及调控免
疫功能 3. 机体黏膜免疫系统对共生菌呈耐受状态
一、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固有免疫特性 三、黏膜免疫系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特性 四、黏膜稳态的维持及黏膜免疫耐受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五、黏膜免疫系统与疾病
(一) 病原微生物感染 肠道菌群失调
(一)病原微生物感染
1. 机体抗寄生虫感染的黏膜免疫应答类型取决于寄生虫的 大小及寄生的环境
2. 黏膜免疫应答在机体抗细菌感染的防御中至关重要 3. MIS的多重免疫机制参与了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
1.经黏膜进入的抗原可诱导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耐受 2.食物成分对黏膜免疫应答具有调节作用
1.经黏膜进入的抗原可诱导黏膜免疫系统的免疫耐受
• 正常肠道黏膜对食物抗原呈现出无应答状态,这种MIS 对经黏膜进入的抗原的无应答状态统称为黏膜耐受 ( mucosal tolerance)
最新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PPT课件
瑞典规定乳酸菌制剂活菌数要达到2×1010个/g。 我国正式批准生产的制剂中,对含菌数量与用量的规定是:芽孢杆菌
含量≥5×108个/g,乳酸杆菌≥1×107个/g。 德国学者认为,仔猪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其含菌量应达到2×105个
/g~5×105个/g。 乳酸杆菌因制剂不同而有差异,其数量不少于107个/g,每日添加
酵母及其培养物的应用年代已久,现己广泛应用于各种动 物的养殖中。
目前农业部允许用于益生素的酵母菌有:酿酒酵母、啤酒 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等。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与治疗药物不同,为“己病治 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 。
益生菌进入动物肠道后,会与其中的正常 菌群会合,显现出共生、栖生、竞争或吞 噬等复杂关系。因此,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机理相当复杂,从微生物作用方式的角度, 有以下几种解释:
20.保加利亚杆菌 21.干酪乳杆菌 22.纤维二糖乳杆菌
23.弯曲乳杆菌 24.德氏乳杆菌 25.发酵乳杆菌
26.瑞士乳杆菌 27.乳酸乳杆菌 28.胚芽乳杆菌
29.罗特氏乳杆菌 30.肠膜明串珠菌 31.乳酸片球菌
32.啤酒片球菌 33.戊糖片球菌 34.费氏丙酸杆菌
35.谢氏丙酸球菌 36.酿酒片球菌 37.乳酪链球菌
当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中某菌种以孢子状态进入畜 禽消化道后迅速生长繁殖,消耗肠内氧气,使局 部氧分子浓度下降,从而恢复肠内微生物之间的 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促生长之目的
其他作用
产生各种酶 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营养作用
产生各种酶
有些益生菌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等, 有利于降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的碳水化 合物。如乳酸杆菌等在消化道内繁衍增殖,促进 消化道内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生产性能。陈惠等(1994)研 究表明生长育肥猪饲喂芽孢杆菌添加剂后,可使 其α-淀粉酶及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 Hotten(1998)报道,有益微生物可在体内产生多 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含量≥5×108个/g,乳酸杆菌≥1×107个/g。 德国学者认为,仔猪饲料中加入微生态制剂其含菌量应达到2×105个
/g~5×105个/g。 乳酸杆菌因制剂不同而有差异,其数量不少于107个/g,每日添加
酵母及其培养物的应用年代已久,现己广泛应用于各种动 物的养殖中。
目前农业部允许用于益生素的酵母菌有:酿酒酵母、啤酒 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等。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微生态制剂与治疗药物不同,为“己病治 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 。
益生菌进入动物肠道后,会与其中的正常 菌群会合,显现出共生、栖生、竞争或吞 噬等复杂关系。因此,微生态制剂的作用 机理相当复杂,从微生物作用方式的角度, 有以下几种解释:
20.保加利亚杆菌 21.干酪乳杆菌 22.纤维二糖乳杆菌
23.弯曲乳杆菌 24.德氏乳杆菌 25.发酵乳杆菌
26.瑞士乳杆菌 27.乳酸乳杆菌 28.胚芽乳杆菌
29.罗特氏乳杆菌 30.肠膜明串珠菌 31.乳酸片球菌
32.啤酒片球菌 33.戊糖片球菌 34.费氏丙酸杆菌
35.谢氏丙酸球菌 36.酿酒片球菌 37.乳酪链球菌
当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中某菌种以孢子状态进入畜 禽消化道后迅速生长繁殖,消耗肠内氧气,使局 部氧分子浓度下降,从而恢复肠内微生物之间的 微生态平衡,达到防病治病、促生长之目的
其他作用
产生各种酶 提高机体免疫机能 营养作用
产生各种酶
有些益生菌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等, 有利于降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的碳水化 合物。如乳酸杆菌等在消化道内繁衍增殖,促进 消化道内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生产性能。陈惠等(1994)研 究表明生长育肥猪饲喂芽孢杆菌添加剂后,可使 其α-淀粉酶及胰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 Hotten(1998)报道,有益微生物可在体内产生多 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
医学免疫学:第十四章 粘膜免疫
• 所含淋巴细胞占全身淋巴细胞总数的3/4 • 大部分抗体在此处产生
No Response (Tolerance)
Response (Immune Activation)
mucosal barrier
黏膜免疫
一、黏膜免疫系统概述
•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 黏膜免疫系统的特点
二、黏膜相关的固有免疫
• 黏膜的屏障功能 • 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功能
Thank you!
A型: • CD4+ 或 CD8+ αβ T细胞
B型 : • CD8αα+ γδ T细胞 • CD8αα+ αβ T细胞 • CD4-CD8- γδ T细胞 • CD4-CD8- αβ T细胞
上皮内淋巴细胞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 IEL)
约每100个小肠上皮细胞即分布10-15个IEL 主要为T淋巴细胞(>90%) 约80%表达CD8,其中αα、αβ 各50%
三、黏膜相关的适应性免疫 四、机体与共生菌的生态平衡
一、黏膜免疫系统概述
(一)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 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 集合淋巴结 (Peyer’s patches,PPs) • 孤立淋巴结(Isolate lymphoid follicles, ILFs) • 阑尾 • 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node, MLN ) • 弥散免疫细胞:
3. 生殖泌尿道黏膜免疫组织
1. 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集合淋巴结 (Peyer’s patches,PPs)
No Response (Tolerance)
Response (Immune Activation)
mucosal barrier
黏膜免疫
一、黏膜免疫系统概述
•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 黏膜免疫系统的特点
二、黏膜相关的固有免疫
• 黏膜的屏障功能 • 黏膜固有免疫细胞的功能
Thank you!
A型: • CD4+ 或 CD8+ αβ T细胞
B型 : • CD8αα+ γδ T细胞 • CD8αα+ αβ T细胞 • CD4-CD8- γδ T细胞 • CD4-CD8- αβ T细胞
上皮内淋巴细胞 (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 IEL)
约每100个小肠上皮细胞即分布10-15个IEL 主要为T淋巴细胞(>90%) 约80%表达CD8,其中αα、αβ 各50%
三、黏膜相关的适应性免疫 四、机体与共生菌的生态平衡
一、黏膜免疫系统概述
(一)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 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 集合淋巴结 (Peyer’s patches,PPs) • 孤立淋巴结(Isolate lymphoid follicles, ILFs) • 阑尾 • 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node, MLN ) • 弥散免疫细胞:
3. 生殖泌尿道黏膜免疫组织
1. 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
集合淋巴结 (Peyer’s patches,PPs)
第十章 粘膜免疫系统.ppt
蛋 白 质 降 解 后 优 先 提 呈 给 CD8+T 细 胞 , 诱导对食物蛋白质的耐受。
②防御功能:清除细菌、病毒、寄 生虫,为最先接触抗原的免疫细胞。
③ 分 泌 多 种 CK : IL-2 , TNγ-α 、 IL-5等。
2、固有层淋巴细胞(LPL) (1)来源 通过归巢机制迁移至固有层;
(2)组成: 浆细胞,致敏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所组成,为免疫应答传出区。
(一)粘膜滤泡 包括穹隆(小肠)的派伊尔氏结(Peger, PP结),
盲肠扁桃体咽扁桃体及广泛分布于肠道、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乳腺的无数的淋巴样滤泡。 结构分三部分:
膜细胞(membranous cell,M细胞) APC 滤泡
1、M细胞 为扁平上皮细胞,无微绒毛,覆盖在集合淋巴
(三)集合淋巴小结内含有大量分泌IL-5 的TH细胞,IL-5是有效的SIgA增强因素。
(四)固有层中产生的SIgA立即与上皮 细胞受体(分泌片)结合经上皮细胞转运至 粘膜表面,分泌片也参与将SIgA分泌至胆汁、 乳汁和唾液中,此外分泌片也可将IgM转运 至肠腔。
(五)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对口服 免疫易产生耐受性。指对食物和正常 菌群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现象。主要是 TCRγδT细胞。
第十章 粘膜免疫系统
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 MIS),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指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这些腔道粘膜 上皮内及其粘膜固有层存在的淋巴样组 织的统称。属外周免疫器官,因具有一 些独特的功能,因此而得名。
T:B=1:1,CD4+T细胞: CD8+T细胞=2:1。 巨噬细胞、NK-C、肥大细胞、嗜酸性粒
②防御功能:清除细菌、病毒、寄 生虫,为最先接触抗原的免疫细胞。
③ 分 泌 多 种 CK : IL-2 , TNγ-α 、 IL-5等。
2、固有层淋巴细胞(LPL) (1)来源 通过归巢机制迁移至固有层;
(2)组成: 浆细胞,致敏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所组成,为免疫应答传出区。
(一)粘膜滤泡 包括穹隆(小肠)的派伊尔氏结(Peger, PP结),
盲肠扁桃体咽扁桃体及广泛分布于肠道、呼吸道、 泌尿生殖道乳腺的无数的淋巴样滤泡。 结构分三部分:
膜细胞(membranous cell,M细胞) APC 滤泡
1、M细胞 为扁平上皮细胞,无微绒毛,覆盖在集合淋巴
(三)集合淋巴小结内含有大量分泌IL-5 的TH细胞,IL-5是有效的SIgA增强因素。
(四)固有层中产生的SIgA立即与上皮 细胞受体(分泌片)结合经上皮细胞转运至 粘膜表面,分泌片也参与将SIgA分泌至胆汁、 乳汁和唾液中,此外分泌片也可将IgM转运 至肠腔。
(五)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对口服 免疫易产生耐受性。指对食物和正常 菌群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现象。主要是 TCRγδT细胞。
第十章 粘膜免疫系统
粘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 MIS),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MALT)。
指机体与外界相通的这些腔道粘膜 上皮内及其粘膜固有层存在的淋巴样组 织的统称。属外周免疫器官,因具有一 些独特的功能,因此而得名。
T:B=1:1,CD4+T细胞: CD8+T细胞=2:1。 巨噬细胞、NK-C、肥大细胞、嗜酸性粒
粘膜免疫概述课件
粘膜免疫概述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粘膜免疫概述 03 粘膜免疫反应
02 粘膜免疫细胞 04 粘膜免疫疾病
粘膜免疫概述
粘膜免疫系统
组成:粘膜 相关淋巴组 织(MALT)、 分泌型IgA (sIgA)、 粘膜相关淋 巴细胞 (MALT细胞)
功能:保护 粘膜表面, 防止病原体 入侵
特点:局部 免疫反应, 快速响应
作用:抵抗 病原体入侵, 维持粘膜表 面健康
01
02
03
04
粘膜免疫功能
保护粘膜表面:抵 抗病原体入侵,维
持粘膜完整性
清除病原体:通过 分泌抗体、细胞因 子等,清除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调 节免疫细胞活性, 防止过度免疫反应
促进粘膜修复:促 进受损粘膜修复, 维持粘膜功能正常
粘膜免疫特点
粘膜表面存在大量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04
参与炎症反应,清 除炎症因子
粘膜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反应类型
固有层淋巴细胞反应:产生 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粘膜免疫反应机制
01
粘膜免疫细胞:包括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MALT)、黏膜 相关淋巴细胞(MALC)等
粘膜免疫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能够迅速清除病原体
粘膜免疫具有特异性,能够针 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具有局部性,主要针 对粘膜表面的病原体进行防御
粘膜免疫细胞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粘膜免疫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粘膜表面
演讲人
目录
01 粘膜免疫概述 03 粘膜免疫反应
02 粘膜免疫细胞 04 粘膜免疫疾病
粘膜免疫概述
粘膜免疫系统
组成:粘膜 相关淋巴组 织(MALT)、 分泌型IgA (sIgA)、 粘膜相关淋 巴细胞 (MALT细胞)
功能:保护 粘膜表面, 防止病原体 入侵
特点:局部 免疫反应, 快速响应
作用:抵抗 病原体入侵, 维持粘膜表 面健康
01
02
03
04
粘膜免疫功能
保护粘膜表面:抵 抗病原体入侵,维
持粘膜完整性
清除病原体:通过 分泌抗体、细胞因 子等,清除病原体
调节免疫反应:调 节免疫细胞活性, 防止过度免疫反应
促进粘膜修复:促 进受损粘膜修复, 维持粘膜功能正常
粘膜免疫特点
粘膜表面存在大量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04
参与炎症反应,清 除炎症因子
粘膜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反应类型
固有层淋巴细胞反应:产生 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反应:产 生IgA抗体,参与黏膜免疫
粘膜免疫反应机制
01
粘膜免疫细胞:包括黏膜相 关淋巴组织(MALT)、黏膜 相关淋巴细胞(MALC)等
粘膜免疫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能够迅速清除病原体
粘膜免疫具有特异性,能够针 对特定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粘膜免疫具有局部性,主要针 对粘膜表面的病原体进行防御
粘膜免疫细胞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粘膜免疫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粘膜表面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胃酸、胆
盐等分解
破坏,难
以进入肠 道。
企 技术优 业 势:
产 品 肠溶型包
被,防止
胃酸及胆
盐分解破
坏,可在
肠道缓释 定植。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42页
第10页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产生
对病原菌和腐败菌有杀伤物质 产生(包含活性小分子肽)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1页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产生
短链脂肪酸
主要有乳酸,乙酸对病原菌及腐败菌拮抗 (环境pH值,解离常数pK值和其摩尔浓度 是决定乳酸和乙酸在肠道中抑菌作用主 要原因)
(2).对机体免疫功效调整 (3).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4).改进喂养环境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5页
(1).能合理调整菌群和改进肠
道功效,降低疾病发生
①促进有益菌增殖,恢复菌群平 衡
②降低肠黏膜与毒素及病原菌粘 着素结合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6页
①促进有益菌增殖,恢复菌群 平衡
酶巯基
第15页
双乙酰(2,3-丁酮)
酵母
双乙酰
G-
精氨酸 双乙酰
死亡
G-
酵母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6页
细菌素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Ⅱ类:热稳定小分子肽 Ⅲ类: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Ⅳ类蛋白复合体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7页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本质:含有罕见脱水氨基酸和硫醚氨基酸
小肽,由转录后修饰形成.
第8页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9页
盐等分解
破坏,难
以进入肠 道。
企 技术优 业 势:
产 品 肠溶型包
被,防止
胃酸及胆
盐分解破
坏,可在
肠道缓释 定植。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42页
第10页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产生
对病原菌和腐败菌有杀伤物质 产生(包含活性小分子肽)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1页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产生
短链脂肪酸
主要有乳酸,乙酸对病原菌及腐败菌拮抗 (环境pH值,解离常数pK值和其摩尔浓度 是决定乳酸和乙酸在肠道中抑菌作用主 要原因)
(2).对机体免疫功效调整 (3).促进营养物质吸收 (4).改进喂养环境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5页
(1).能合理调整菌群和改进肠
道功效,降低疾病发生
①促进有益菌增殖,恢复菌群平 衡
②降低肠黏膜与毒素及病原菌粘 着素结合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6页
①促进有益菌增殖,恢复菌群 平衡
酶巯基
第15页
双乙酰(2,3-丁酮)
酵母
双乙酰
G-
精氨酸 双乙酰
死亡
G-
酵母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6页
细菌素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Ⅱ类:热稳定小分子肽 Ⅲ类: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Ⅳ类蛋白复合体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17页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本质:含有罕见脱水氨基酸和硫醚氨基酸
小肽,由转录后修饰形成.
第8页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的作用机理
第9页
固有免疫与黏膜免疫医学课件
学习交流PPT
39
学习交流PPT
40
(2)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T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
• TCR识别抗原肽-MHC复合物产生第一信号。 • 抗原提呈细胞与T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作用提供
第二信号。
学习交流PPT
41
(3)产生细胞因子参与Th细胞活化
TLR启动的胞内信号可诱导细胞因子(IL-12、 趋化因子等)的产生,从而参与Th细胞活化、增 殖和定向。
47
第十四章 免疫应答之五: 黏膜免疫 Mucosal Immune System
学习交流PPT
48
No Response (Tolerance)
Response (Immune Activation)
mucosal barrier
学习交流PPT
49
49
第一节 黏膜免疫系统概述
黏膜免疫系统(mucosal immune system): - 黏膜上皮组织及分泌物
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 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 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PP)及阑尾等。
学习交流PPT
52
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GALTs ): 集合淋巴结 (Peyer’s patches,PPs) 孤立淋巴滤泡(Isolate lymphoid follicles, ILFs) 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 lymphnode, MLN ) 弥散免疫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学习交流PPT
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降低肠黏膜与毒素及病原性 大肠杆菌粘着素的结合
双歧杆菌等有益菌产生的蛋白因 子可以阻止大肠杆菌毒素与神经 节束释放的四聚体神经酰胺结合, 保护肠粘膜,抗感染。
有益菌刺激机体产生sIgA,它能凝 集细菌或封闭其Ⅵ型菌毛,使其 失去粘附能力。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的产生
酸的小肽,由转)
Ⅱ类:热稳定小分子肽
30-100Aa, 耐热,非转录修饰
片球菌素类
双肽细菌素类
次级信号依赖 细菌素类
(激活巯基肽)
Ⅲ类: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主要是胞外裂解酶:
溶血素和胞壁质酸酶(溶菌酶)
Ⅳ类蛋白复合体 要脂链或糖链的参与
羊毛硫抗生素 热稳定小分子肽
其主要成分与PSPG相似,具有特异性 的抗肿瘤作用,通过遏制与瘤变酶 的活力,和诱导Th-cell产生IL-α和 IFN-γ,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而不 影响正常机体功能,可使15%的小 鼠肿瘤完全消退,消退率达70%.
N-乙酰胞壁酰胺酸酶能破坏胚溶素功能
毒素
有益菌
病毒
诱变因素 胚溶素
自由基
+
-
瘤变酶
—
CH3-COO CH3CHOHCOO—
CH3-COOH
+
H CO2
CH3CHOHCOOH
H2O
pH
+
H
细菌 pH
—
HCO3
细菌 pH
环境pH值,解离常 数pK值和其摩尔浓度
死亡
乳酸菌 酶系
糖类
氧化磷酸化 底物转化
对病原菌和腐败菌有杀伤物 质的产生(包括活性小分子肽)
H2O2 双乙酰 细菌素 低分子量抗菌物质
(1).能合理的调节菌群和改善
肠道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①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恢复菌群 平衡
②降低肠黏膜与毒素及病原菌粘 着素的结合
③对有害菌产生生物拮抗作用
①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恢复菌 群平衡
芽孢杆菌的生物夺氧
O2
O2
O2
CO2+H2O
通过有益菌对肠黏膜表面 的黏附,竞争性地抢占位点
双歧杆菌等有益菌能通过其细胞上 的磷酸基团与肠粘膜上皮细胞特异 性结合,从而占据肠粘膜表面,形 成与肠上皮细胞相连接的细菌生物 膜,阻止各种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的定值、入侵。
能明显提高小白鼠单核细胞吞噬 功能(P<0.01)
对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影响
吞噬 细胞 在吞 噬正 常死 亡细 菌
增加血清及黏膜表面IgA的表 达量
资料
连续口服微生态6-10后,进行正常 免疫,其抗体产生的时间较对照组 提前了1.5-3倍,同时抗体的滴度较 对照组提高了3-5个滴度.
2.有益菌细胞壁中的胚溶素 (Blastolysin)
正常细胞
瘤细胞形成
肿瘤形成
肿瘤消退
胚溶素 Th-cell
IL-α IFN-γ
巨噬细胞
3.有益菌产生的胞外多糖
促进脾脏和肠道粘膜底层Peyer’s 斑中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大量分化、 增殖,增强机体免疫特别是局部 免疫功能提高.
氢氟酸降解去磷酸化破坏胚溶素功能
(3).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纤维素分解酶(李氏木霉)
H2O2
超氧化物歧化酶
H2O2
辅酶Q
乳酸菌
超氧化阴 离子OH-
OH·
蛋白质
核酸
细胞膜脂质氧化
蛋白质
核酸
酶巯基
双乙酰(2,3-丁酮)
酵母
双乙酰
G-
精氨酸 双乙酰
死亡
G-
酵母
细菌素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Ⅱ类:热稳定小分子肽 Ⅲ类: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Ⅳ类蛋白复合体
Ⅰ类:羊毛硫抗生素
本质:含有罕见的脱水氨基酸和硫醚氨基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产品特点
①正确的来源和多菌株的组合。 ②具有定植和粘附力。 ③在酸性和高胆盐环境中的生存能
力。 ④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 ⑤产品中稳定的活菌数。
(1).正确的来源和多菌株的组合
(强化本著细菌)
乳酸杆菌(1)
乳酸杆菌(2)
乳球菌
酵
芽
母
孢
菌
杆 菌
(2).具有粘附和定植力
淀粉酶(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麦芽糖酶(枯草芽孢杆菌)
果胶酶(黑曲霉)
植酸酶(米曲霉,黑曲霉)
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黑曲霉)
脂肪酶(黑曲霉)
双歧杆菌,乳酸菌和肠球菌还能产生VB1、2、6、
12,vc及Aa
提高饲料消化率和利用率
(4).改善饲养环境
1995年,薛艳秋等在断乳仔猪饲中 加0.1%乳酸菌: 平均日增重;饲料 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5.6%和 14.53%;而干物质和氨排放降低 了12.6%和4.2%.
2-焦苄胺咯啶-5-羧基酸
焦谷氨酸 PCA
(2).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 节
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促进 作用
对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
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有益菌 活性成分
1.有益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PSPG)成分
激活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吞噬功能.
促进脾脏和肠道粘膜底层Peyer’s斑中淋 巴细胞和浆细胞大量分化、增殖,增强 机体免疫特别是局部免疫功能提高,分 泌型IgA的分泌增加,从而抵御感染。
热不稳定大分子蛋白
蛋白复合体
死亡
质粒
细菌 素
细 菌 素 的 表 达
细 菌 素 释 放 蛋 白
磷 酸 脂 酶
A
释放
代谢紊乱 生物学改变
病 原 菌
细菌 素
形态改变
细菌 素
病 原 菌
低分子量抗菌物质 干扰细
胞壁,
DNA,
单体 RNA,
3-羟基环氧丙烷 Reuterin
蛋白质 水化单体
环状二聚体
抗细菌 抗真菌 抗原虫 抗病毒
黏膜免疫与微生态 作用机理
目录
一.黏膜免疫 二.病原菌致病机理 三.微生态作用机理 四.产品开发思路
一.黏膜免疫
二.病原菌致病机理
三.微生态作用机理
(1).能合理肠道调节菌群和改善 肠道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2).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 (3).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4).改善饲养环境
肠道菌的黏附试验
肠道菌的定植观察
(3).在酸性和高胆盐环境中的 生存能力
肠道菌对胆盐和苯酚的 耐受到力
乳杆菌:苯酚0.5%;胆盐0.8-1.0% 肠球菌:苯酚0.3%;胆盐1.2-1.4% 保加利亚乳杆菌(非肠道菌):
苯酚0.1%;胆盐0.2%
对病原菌和腐败菌有杀伤物质 的产生(包括活性小分子肽)
短链挥发性脂肪酸等的产生
短链脂肪酸
主要有乳酸,乙酸对病原菌及腐败菌的拮抗 (环境pH值,解离常数pK值和其摩尔浓度 是决定乳酸和乙酸在肠道中抑菌作用的 主要因素)
二氧化碳
它的产生能增强乳酸菌的抗菌作用
(替代环境中的氧,引起胞外pH值下降,和对 细胞膜的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