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圆锥曲线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合集下载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2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2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

第二课时 圆锥曲线的综合应用考点一 最值范围问题|(2015·高考浙江卷)已知椭圆x 22+y 2=1上两个不同的点A ,B 关于直线y =mx +12对称.(1)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解] (1)由题意知m ≠0,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1mx +b .由⎩⎨⎧x 22+y 2=1,y =-1m x +b ,消去y ,得⎝⎛⎭⎫12+1m 2x 2-2bmx +b 2-1=0. 因为直线y =-1m x +b 与椭圆x 22+y 2=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Δ=-2b 2+2+4m 2>0,①设M 为AB 的中点,则M ⎝ ⎛⎭⎪⎫2mb m 2+2,m 2b m 2+2,代入直线方程y =mx +12解得b =-m 2+22m 2.②由①②得m <-63或m >63. (2)令t =1m ∈⎝⎛⎭⎫-62,0∪⎝⎛⎭⎫0,62,则|AB |=t 2+1·-2t 4+2t 2+32t 2+12,且O 到直线AB 的距离d =t 2+12t 2+1.设△AOB 的面积为S (t ),所以 S (t )=12|AB |·d =12-2⎝⎛⎭⎫t 2-122+2≤22, 当且仅当t 2=12时,等号成立.故△AOB 面积的最大值为22.(1)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①建立函数模型,利用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值或利用导数法求最值. ②建立不等式模型,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③数形结合,利用相切、相交的几何性质求最值. (2)求参数范围的常用方法:①函数法:用其他变量表示该参数,建立函数关系,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求解. ②不等式法:根据题意建立含参数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参数范围. ③判别式法:建立关于某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Δ求参数的范围. ④数形结合法:研究该参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1.(2016·宁波模拟)如图,抛物线C 的顶点为O (0,0),焦点在y 轴上,抛物线上的点(x 0,1)到焦点的距离为2.(1)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过直线l :y =x -2上的动点P (除(2,0))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切抛物线于A ,B 两点.①求证:直线AB 过定点Q ,并求出点Q 的坐标;②若直线OA ,OB 分别交直线l 于M ,N 两点,求△QMN 的面积S 的取值范围. 解:(1)由已知条件得1-⎝⎛⎭⎫-p 2=1+p2=2, ∴p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x 2=4y . (2)①证明:设A (x 1,y 1),B (x 2,y 2),y ′=x2,A 处切线方程为y -y 1=x 12(x -x 1),又∵4y 1=x 21,∴y =x 12x -x 214,a同理B 处切线方程为y =x 22x -x 224,bab 联立可得⎩⎪⎨⎪⎧x =x 1+x22,y =x 1x 24,即P ⎝⎛⎭⎪⎫x 1+x 22,x 1x 24.直线AB 的斜率显然存在,设直线AB :y =kx +m ,⎩⎪⎨⎪⎧ y =kx +m ,x 2=4y ,可得x 2-4kx -4m =0, ⎩⎪⎨⎪⎧x 1+x 2=4k ,x 1x 2=-4m ,即P (2k ,-m ), ∵P 在直线l :y =x -2上, ∴m =-2k +2,即AB 直线为y =k (x -2)+2, ∴直线AB 过定点Q (2,2). ②∵O 不会与A ,B 重合.定点Q (2,2)到直线l :y =x -2的距离h = 2. 由⎩⎪⎨⎪⎧y =y 1x 1x ,y =x -2,⇒x M =2x 1x 1-y 1=84-x 1,同理得x N =2x 2x 2-y 2=84-x 2.∴|MN |=2|x M -x N |=82⎪⎪⎪⎪⎪⎪14-x 1-14-x 2=82⎪⎪⎪⎪⎪⎪x 1-x 2(4-x 1)(4-x 2)=82⎪⎪⎪⎪⎪⎪x 1-x 216-4(x 1+x 2)+x 1x 2=82⎪⎪⎪⎪⎪⎪⎪⎪16k 2+16m -4m -16k +16. ∵m =-2k +2,∴|MN |=42·(k -1)2+1|k -1|=4 21+1(k -1)2.∴S △QMN =12|MN |·h =41+1(k -1)2∈(4,+∞). 考点二 定点最值问题|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的焦点F (1,0),O 为坐标原点,A ,B 是抛物线C上异于O 的两点.(1)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若直线OA ,OB 的斜率之积为-12,求证:直线AB 过x 轴上一定点.[解] (1)因为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坐标为(1,0),所以p2=1,所以p =2.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4x .(2)证明:①当直线AB 的斜率不存在时, 设A ⎝⎛⎭⎫t 24,t ,B ⎝⎛⎭⎫t24,-t . 因为直线OA ,OB 的斜率之积为-12,所以t t 24·-t t 24=-12,化简得t 2=32.所以A (8,t ),B (8,-t ),此时直线AB 的方程为x =8.②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其方程为y =kx +b ,A (x A ,y A ),B (x B ,y B ),联立得⎩⎪⎨⎪⎧y 2=4x ,y =kx +b ,化简得ky 2-4y +4b =0.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y A y B =4b k ,因为直线OA ,OB 的斜率之积为-12,所以y A x A ·y Bx B=-12, 即x A x B +2y A y B =0.即y 2A 4·y 2B4+2y A y B =0,解得y A y B =0(舍去)或y A y B =-32. 所以y A y B =4bk =-32,即b =-8k ,所以y =kx -8k ,y =k (x -8).综上所述,直线AB 过定点(8,0).(1)解决定点问题的关键就是建立直线系或者曲线系方程,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参数表达直线系或者曲线系方程,如果是双参数,要注意这两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的基本思路很明确,即定值问题必然是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变的量,那么就可以用变化的量表示问题中的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其不受变化的量所影响的一个值就是要求的定值.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就是引进参数表示直线方程、数量积、比例关系等,根据等式的恒成立、数式变换等寻找不受参数影响的量.2.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F 1(-1,0),长轴长与短轴长的比是2∶ 3.(1)求椭圆的方程;(2)过F 1作两直线m ,n 交椭圆于A ,B ,C ,D 四点,若m ⊥n ,求证:1|AB |+1|CD |为定值.解:(1)由已知得⎩⎪⎨⎪⎧2a ∶2b =2∶3,c =1,a 2=b 2+c 2.解得a =2,b = 3.故所求椭圆方程为x 24+y 23=1.(2)证明:由已知F 1(-1,0),当直线m 不垂直于坐标轴时, 可设直线m 的方程为y =k (x +1)(k ≠0).由⎩⎪⎨⎪⎧y =k (x +1),x 24+y 23=1,得(3+4k 2)x 2+8k 2x +4k 2-12=0. 由于Δ>0,设A (x 1,y 1),B (x 2,y 2),则有 x 1+x 2=-8k 23+4k 2,x 1x 2=4k 2-123+4k 2, |AB |=(1+k 2)[(x 1+x 2)2-4x 1x 2]=(1+k 2)⎣⎢⎡⎦⎥⎤⎝ ⎛⎭⎪⎫-8k 23+4k 22-4×4k 2-123+4k 2 =12(1+k 2)3+4k 2.同理|CD |=12(1+k 2)3k 2+4.所以1|AB |+1|CD |=3+4k 212(1+k 2)+3k 2+412(1+k 2)=7(1+k 2)12(1+k 2)=712.当直线m 垂直于坐标轴时, 此时|AB |=3,|CD |=4; 或|AB |=4,|CD |=3,1|AB |+1|CD |=13+14=712. 综上,1|AB |+1|CD |为定值712. 考点三 探索存在性与证明问题|(2015·高考北京卷)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点P (0,1)和点A (m ,n )(m ≠0)都在椭圆C 上,直线P A 交x 轴于点M .(1)求椭圆C 的方程,并求点M 的坐标(用m ,n 表示);(2)设O 为原点,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直线PB 交x 轴于点N .问: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OQM =∠ONQ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1)由题意得⎩⎪⎨⎪⎧b =1,c a =22,a 2=b 2+c 2.解得a 2=2.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设M (x M,0).因为m ≠0,所以-1<n <1. 直线P A 的方程为y -1=n -1m x ,所以x M =m1-n,即M ⎝⎛⎭⎫m 1-n ,0.(2)因为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所以B (m ,-n ).设N (x N,0),则x N =m1+n.“存在点Q (0,y Q )使得∠OQM =∠ONQ ”等价于“存在点Q (0,y Q )使得|OM ||OQ |=|OQ ||ON |”,即y Q 满足y 2Q =|x M ||x N |.因为x M =m 1-n ,x N =m 1+n ,m 22+n 2=1,所以y 2Q =|x M ||x N |=m 21-n 2=2. 所以y Q =2或y Q =- 2.故在y 轴上存在点Q ,使得∠OQM =∠ONQ .且点Q 的坐标为(0,2)或(0,-2).解决存在性问题注意事项存在性问题,先假设存在,推证满足条件的结论,若结论正确则存在,若结论不正确则不存在.(1)当条件和结论不唯一时要分类讨论.(2)当给出结论而要推导出存在的条件时,先假设成立,再推出条件.(3)当条件和结论都不知,按常规方法解题很难时,要思维开放,采取另外的途径.3.(2015·高考安徽卷)设椭圆E 的方程为x 2a 2+y 2b 2=1(a >b >0),点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a,0),点B 的坐标为(0,b ),点M 在线段AB 上,满足|BM |=2|MA |,直线OM 的斜率为510. (1)求E 的离心率e ;(2)设点C 的坐标为(0,-b ),N 为线段AC 的中点,证明:MN ⊥AB . 解:(1)由题设条件知,点M 的坐标为⎝⎛⎭⎫23a ,13b ,又k OM =510,从而b 2a =510. 进而a =5b ,c =a 2-b 2=2b ,故e =c a =255.(2)证明:由N 是线段AC 的中点知, 点N 的坐标为⎝⎛⎭⎫a 2,-b2, 可得NM →=⎝⎛⎭⎫a 6,5b 6.又AB →=(-a ,b ),从而有AB →·NM →=-16a 2+56b 2=16(5b 2-a 2).由(1)可知a 2=5b 2,所以AB →·NM →=0,故MN ⊥AB .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如图,已知抛物线C :y 2=2px (p >0),焦点为F ,过点G (p,0)作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A ,M 两点,设A (x 1,y 1),M (x 2,y 2).(1)若y 1y 2=-8,求抛物线C 的方程;(2)若直线AF 与x 轴不垂直,直线AF 交抛物线C 于另一点B ,直线BG 交抛物线C 于另一点N .求证:直线AB 与直线MN 斜率之比为定值.解:(1)设直线AM 的方程为x =my +p ,代入y 2=2px 得y 2-2mpy -2p 2=0, 则y 1y 2=-2p 2=-8,得p =2. ∴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2=4x . (2)设B (x 3,y 3),N (x 4,y 4). 由(1)可知y 3y 4=-2p 2,y 1y 3=-p 2. 又直线AB 的斜率k AB =y 3-y 1x 3-x 1=2py 1+y 3, 直线MN 的斜率k MN =y 4-y 2x 4-x 2=2py 2+y 4,∴k AB k MN =y 2+y 4y 1+y 3=-2p 2y 1+-2p 2y 3y 1+y 3=-2p 2y 1y 3(y 1+y 3)y 1+y 3=2. 2.设F 是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焦点,直线l 为其左准线,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P ,线段MN 为椭圆的长轴,已知|MN |=8,且|PM |=2|MF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过点P 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两点A ,B ,求证:∠AFM =∠BFN ; (3)求三角形ABF 面积的最大值. 解:(1)∵|MN |=8,∴a =4,又∵|PM |=2|MF |得a 2c -a =2(a -c ),即2e 2-3e +1=0⇒e =12或e =1(舍去).∴c =2,b 2=a 2-c 2=12,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216+y 212=1.(2)当AB 的斜率为0时,显然∠AFM =∠BFN =0.满足题意. 当AB 的斜率不为0时,设A (x 1,y 1),B (x 2,y 2), AB 方程为x =my -8,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3m 2+4)y 2-48my +144=0,则Δ=(48m )2-4×144(3m 2+4),y 1+y 2=48m 3m 2+4,y 1·y 2=1443m 2+4. ∴k AF +k BF =y 1x 1+2+y 2x 2+2=y 1my 1-6+y 2my 2-6=2my 1y 2-6(y 1+y 2)(my 1-6)(my 2-6)=0,∴k AF +k BF =0,从而∠AFM =∠BFN . 综上可知:恒有∠AFM =∠BFN .(3)S△ABF =S△PBF -S△P AF=12|PF |·|y 2-y 1|=72m 2-43m 2+4=72m 2-43(m 2-4)+16=723m 2-4+16m 2-4≤7223·16=3 3. 当且仅当3m 2-4=16m 2-4即m 2=283(此时适合Δ>0的条件)取得等号.三角形ABF 面积的最大值是3 3.3.已知点A ,B ,C 是抛物线L :y 2=2px (p >0)上的不同的三点,O 为坐标原点,直线OA ∥BC ,且抛物线L 的准线方程为x =-1.(1)求抛物线L 的方程;(2)若三角形ABC 的重心在直线x =2上,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解:(1)抛物线L 的方程为y 2=4x .(2)设直线OA ,BC 的方程分别为y =kx 和y =kx +b (k ≠0).由⎩⎪⎨⎪⎧y =kx ,y 2=4x联立消去y 得k 2x 2=4x , 解得点A 的坐标为A ⎝⎛⎭⎫4k 2,4k . 设B (x 1,y 1),C (x 2,y 2),由⎩⎪⎨⎪⎧y =kx +b ,y 2=4x ,消去y 得k 2x 2+(2kb -4)x +b 2=0.Δ=(2kb -4)2-4k 2b 2=16-16kb >0,即kb <1. 又由韦达定理可得x 1+x 2=4-2kb k 2,∴三角形ABC 的重心的横坐标为4k 2+4-2kb k 23=8-2kb 3k 2=2,化简得b =4-3k 2k ,代入kb <1可得k 2>1.又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S =12×k 2+1×16-16kbk 2×|b |1+k 2=|2b |1-kb k 2=2|4-3k 2|k 2|k |×3k 2-3=2⎪⎪⎪⎪4k 2-3 3-3k2. 令t =1k2,则S =23×(4t -3)2(1-t ),t ∈(0,1).考虑函数f (t )=(4t -3)2(1-t ),t ∈(0,1), 则易得函数f (t )在⎝⎛⎭⎫0,34和⎝⎛⎭⎫1112,1上单调递减, 在⎝⎛⎭⎫34,1112上单调递增,且f (0)=9,f ⎝⎛⎭⎫34=0,f ⎝⎛⎭⎫1112=127, ∴△ABC 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0,63).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5·高考全国卷Ⅱ)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点(2,2)在C 上.(1)求C 的方程;(2)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C 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解:(1)由题意有a 2-b 2a =22,4a 2+2b2=1, 解得a 2=8,b 2=4.所以C 的方程为x 28+y 24=1. (2)证明:设直线l :y =kx +b (k ≠0,b ≠0),A (x 1,y 1),B (x 2,y 2),M (x M ,y M ).将y =kx +b 代入x 28+y 24=1得 (2k 2+1)x 2+4kbx +2b 2-8=0.故x M =x 1+x 22=-2kb 2k 2+1,y M =k ·x M +b =b 2k 2+1. 于是直线OM 的斜率k OM =y M x M =-12k, 即k OM ·k =-12. 所以直线OM 的斜率与直线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2.(2015·高考山东卷)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离心率为32,且点⎝⎛⎭⎫3,12在椭圆C 上.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椭圆E :x 24a 2+y 24b2=1,P 为椭圆C 上任意一点,过点P 的直线y =kx +m 交椭圆E 于A ,B 两点,射线PO 交椭圆E 于点Q .a .求|OQ ||OP |的值;b .求△ABQ 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题意知3a 2+14b 2=1, 又a 2-b 2a =32,解得a 2=4,b 2=1,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 (2)由(1)知,椭圆E 的方程为x 216+y 24=1. a .设P (x 0,y 0),|OQ ||OP |=λ, 由题意知Q (-λx 0,-λy 0).因为x 204+y 20=1, 又(-λx 0)216+(-λy 0)24=1,即λ24⎝⎛⎭⎫x 204+y 20=1, 所以λ=2,即|OQ ||OP |=2. b .设A (x 1,y 1),B (x 2,y 2).将y =kx +m 代入椭圆E 的方程,可得(1+4k 2)x 2+8kmx +4m 2-16=0, 由Δ>0,可得m 2<4+16k 2.①则有x 1+x 2=-8km 1+4k 2,x 1x 2=4m 2-161+4k 2. 所以|x 1-x 2|=416k 2+4-m 21+4k 2. 因为直线y =kx +m 与y 轴交点的坐标为(0,m ),所以△OAB 的面积S =12|m ||x 1-x 2|=216k 2+4-m 2|m |1+4k 2=2(16k 2+4-m 2)m 21+4k 2=2⎝ ⎛⎭⎪⎫4-m 21+4k 2m 21+4k 2. 设m 21+4k 2=t ,将y =kx +m 代入椭圆C 的方程,可得(1+4k2)x2+8kmx+4m2-4=0,由Δ≥0,可得m2≤1+4k2.②由①②可知0<t≤1,因此S=2(4-t)t=2-t2+4t,故S≤23,当且仅当t=1,即m2=1+4k2时,S取得最大值23,由a知,△ABQ的面积为3S,所以△ABQ面积的最大值为6 3.。

高中数学 考前归纳总结 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

高中数学 考前归纳总结 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
(Ⅰ)求动点 的轨迹 的方程;
(Ⅱ)设过点 的直线 交轨迹 于 , 两点,若 ,求 直线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解:(Ⅰ)设动点 ,则 , , .
由已知得 ,
化简得 ,得 .
所以点 的轨迹 是椭圆, 的方程为 .
(Ⅱ)由题意知,直线 的斜率必存在,
不妨设过 的直线 的方程为 ,
设 ,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
(1)求椭圆 的标准方程;
(2)对于 轴上的点 ,椭圆 上存在点 ,使得 ,求 的取值范围. 解:(1)由题意可得, , ,∴ .
∴所求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2)设 ,则 .①
且 , ,
由 可得 ,即
∴ .②
由①、②消去 整理得
.∵
∴ .
∵ , ∴ .
∴ 的取值范围为 .
4.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 ,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 相切.
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
一、常见基本题型:
对于求曲线方程中参数范围问题,应根据题设条件及曲线的几何性质构造参数满足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得参数的范围;或建立关于参数的目标函数,转化为函数的值域来解.
(1)从直线和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出发,利用判别式的符号,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1、已知直线 与 轴交于点 ,与椭圆 交于相异两点A、B,且 ,求 的取值范围.
∴ 的取值范围是[-12,0].
二、针对性练习
1.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为 ,焦点在 轴上.若右焦点到直线 的距 离为3.(1)求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 与椭圆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当 时,求 的 取值范围.
解:(1)依题意可设椭圆方程为 ,则右焦点
由题设 ,解得 ,
故所求椭圆的方程为

圆锥曲线范围问题含详解

圆锥曲线范围问题含详解

圆锥曲线取值范围问题一、圆锥曲线中取值范围问题的五种求解策略:(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的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二、解决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或最值问题时,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出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在利用代数法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②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出新参数的范围,解题的关键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③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④利用函数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三、例题.设C 为椭圆22184x y +=的左焦点,直线1y kx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 (1)求CA CB +的最大值;(2)若直线1y k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M ,N ,且以MN 为直径的圆与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椭圆内部(包括在边界上),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分析】(1)联立直线和椭圆方程,利用焦半径公式,结合韦达定理得到|CA |+|CB |关于k 的表达式,进而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大值;(2)先根据直线的方程求得M ,N 的坐标,进而得到以线段MN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和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解方程组求得圆与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坐标,利用点在椭圆内的条件得到不等式组求解即得k 的取值范围. 【详解】(1)22184x y +=的半长轴a =半短轴2,b =半焦距2,c =离心率c e a == 设()11,A x y ,()22,B x y ,联立221280y kx x y =+⎧⎨+-=⎩,可得()2212460k x kx ++-=, 所以122412kx x k +=-+,112,CA a ex CB =+==,则)1221212CA CB x x k +=+=≤+; (2)依题意可知1,0M k ⎛⎫- ⎪⎝⎭,(0,1)N ,所以圆的方程为1(1)0x x y y k ⎛⎫++-= ⎪⎝⎭①,垂直平分线为11122y x k k ⎛⎫=-++ ⎪⎝⎭②,联立①②消去y , 111111102222x x x x k k k k k ⎡⎤⎡⎤⎛⎫⎛⎫⎛⎫++-++-+-= ⎪ ⎪ ⎪⎢⎥⎢⎥⎝⎭⎝⎭⎝⎭⎣⎦⎣⎦,即221111024x x x k k k ⎛⎫⎛⎫+++-= ⎪ ⎪⎝⎭⎝⎭,即22223411044x x x x k k k k ++++-=,即22234111111104x x k k k k ⎛⎫⎛⎫⎛⎫++++-= ⎪ ⎪ ⎪⎝⎭⎝⎭⎝⎭,即22111104x x k k ⎛⎫++-= ⎪⎝⎭, 即21124x k ⎛⎫+= ⎪⎝⎭,解得11122x k =--,11122x k =-+, 对应11122y k =+,21122y k =-+, 两个交点的坐标为11111111,,,22222222k k k k ⎛⎫⎛⎫--+-+-+ ⎪ ⎪⎝⎭⎝⎭则可知2113822k ⎛⎫+≤ ⎪⎝⎭且2113822k ⎛⎫-+≤ ⎪⎝⎭,即111111k k ⎧≤≤⎪⎪⎨⎪≤≤+⎪⎩,即111k ≤≤,解得k ≥k ≤四、好题训练1.已知椭圆2222:1(0,0)x y C a b a b +=>>的焦距为.(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点()0,1A ,点B 在椭圆C 上,求线段AB 长度的最大值. 2.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0). (1)求这个椭圆的标准方程;(2)如果直线y x m =+与这个椭圆交于两不同的点,求m 的取值范围.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P到两点(M N 的距离之和等于4,设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 (1)求曲线C 的方程.(2)若直线2y kx =+与曲线C 有公共点,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4.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 +=()0a b >>,1F ,2F为椭圆的左右焦点,1,2P ⎛ ⎝⎭为椭圆上一点,且2PF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l :2x =-,过点2F 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l 、直线AB 于M 、N 两点,求tan MAN ∠最小值. 5.已知圆锥曲线E 上的点M 的坐标(),x y.(1)说明E 是什么图形,并写出其标准方程;(2)若斜率为1的直线l 与E 交于y 轴右侧不同的两点A ,B ,求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6.如图,点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0x y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A 是椭圆C 上一点,且满足2AF x ⊥轴,1230AF F ∠=︒,直线1AF 与椭圆C 相交于另一点B .(1)求椭圆C 的离心率;(2)若2ABF 的周长为M 为椭圆C 上任意一点,求1OM F M →→⋅的取值范围.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D ,E 的坐标分别为()2,0-,()2,0,P 是动点,且直线DP 与EP 的斜率之积等于14-.(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已知直线y kx m =+与椭圆:2214xy +=相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M ,若存在m使得34OA OBOM ,求m 的取值范围.8.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1. (1)求C 的方程;(2)已知点()()1122,,,A x y B x y 在C 上,且线段AB 的中垂线l 的斜率为12-,求l 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9.已知圆F 1:(x +1)2+y 2=16,F 2(1,0),P 是圆F 1上的一个动点,F 2P 的中垂线l 交F 1P 于点Q .(1)求点Q 的轨迹E 的方程;(2)若斜率为k (k ≠0)的直线l 1与点Q 的轨迹E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过定点(13,0),求k 的取值范围.10.已知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0,1-,()0,1,直线AM ,BM 相交于点M ,且它们的斜率之积为12-.(1)求点M 轨迹C 的方程;(2)若过点()2,0D 的直线l 与(1)中的轨迹C 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E 在D 、F 之间),DE DF λ=,试求λ的取值范围. 11.已知平面内动点P与点)A和点()B 的连线的斜率之积为12-.(1)求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过点()1,0F 的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M ,N 两点,且OMF ONF S S λ=△△(113λ<<),求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12.已知抛物线C :22y px =()0p >的焦点为F,点(M a 在抛物线C 上. (1)若6MF =,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x y t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点N 的坐标为()1,0,且满足NA NB ⊥,原点O 到直线ABp 的取值范围. 13.已知一动圆M 与圆1C:(221x y ++=外切,且与圆2C:(2249x y -+=内切.(1)求动圆M 的圆心M 的轨迹方程E ;(2)若过点(1,0)A 的直线l (不与x 轴重合)与曲线E 交于,P Q 两点,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与x 轴交于点N ,求PQ AN的取值范围.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 y kx =22:14y E x +=相交于A 、B 两点,与圆22:4O x y +=相交于C 、D 两点. (1)若OC OD ⊥,求实数k 的值; (2)求2AB CD ⋅的取值范围.15.已知点()1,0F 是抛物线C :()220y px p =>的焦点,O 为坐标原点,过点F 的直线1l 交抛物线与A ,B 两点.(1)求抛物线C 的方程; (2)求OA OB ⋅的值;(3)如图,过点F 的直线2l 交抛物线于C ,D 两点(点A ,C 在x 轴的同侧,A C x x >),且12l l ⊥,直线AC 与直线BD 的交点为E ,记EFC △,ACF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求12S S 的取值范围.16.已知椭圆()22221x y a b a b +=>>的焦距为2,O 为坐标原点,F 为右焦点,点31,2E ⎛⎫ ⎪⎝⎭在椭圆上.(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 的方程为4x =,AB 是椭圆上与坐标轴不平行的一条弦,M 为弦的中点,直线MO 交l 于点P ,过点O 与AB 平行的直线交/于点Q ,直线PF 交直线OQ 于点R ,直线QF 交直线MO 于点S .①证明:O ,S ,F ,R 四点共圆;②记△QRF 的面积为1S ,△QSO 的面积为2S ,求12S S 的取值范围. 17.已知椭圆C :22143x y +=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P 在椭圆C 上且活动于第一象限,PP'垂直于y 轴交y 轴于P ',Q 为PP '中点;连接1QF 交y 轴于M ,连接2QF 并延长交直线:3l x 于N .(1)求直线1QF 与2QF 的斜率之积;(2)已知点(0,1)T -,求22MP NP TQ ⋅+的最大值.18.已知①如图,长为12的矩形ABCD ,以A 、B 为焦点的椭圆2222:1x y M a b+=恰好过CD 两点②设圆22(16x y +=的圆心为S ,直线l 过点T ,且与x 轴不重合,直线l 交圆S 于CD 两点,过点T 作SC 的平行线交SD 于M ,判断点M 的轨迹是否椭圆(1)在①②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条件,求椭圆M 的标准方程;(2)根据(1)所得椭圆M 的标准方程,若圆22:1O x y +=的切线l 与椭圆相交于P 、Q 两点,线段PQ 的中点为T ,求OT 的最大值.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2,0A -,过动点P 作直线4x =-的垂线,垂足为M ,且4AM AP ⋅=-.记动点P 的轨迹为曲线E .(1)求曲线E 的方程;(2)过点A 的直线l 交曲线E 于不同的两点B 、C . ①若B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②设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求ACD △面积S 的取值范围.20()2222:10x y C a b a b +=>>经过点()3,1P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设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Q ,过点P 斜率为12,k k 的两条不重合的动直线与椭圆C 的另一交点分别为,M N (,M N 皆异于点Q ).若1213k k =,求点Q 到直线MN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21.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椭圆C 上任意一点P 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且通径长为3(椭圆的通径:过椭圆的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过2F 的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则1ABF 的内切圆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则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已知F 是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点P 是抛物线上横坐标为2的点,且3PF =.(1)求抛物线的方程;(2)设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M N 两点,若4MN =,且弦MN 的中点在圆22()1x a y -+=上,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Γ:2212x y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设P 是第一象限内Γ上一点,1PF ,2PF 的延长线分别交Γ于点1Q ,2Q .(1)求12PF Q △的周长;(2)设1r ,2r 分别为12PF Q △,21PF Q △的内切圆半径,求12r r -的最大值.24.设实数0k ≠,椭圆D :22162x y +=的右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交D 于P 、Q两点,若线段PQ 的中为N ,点O 是坐标原点,直线ON 交直线3x =于点M .(1)若点P 的横坐标为1,求点Q 的横坐标; (2)求证:MF PQ ⊥; (3)求PQ MF的最大值.参考答案1.(1)22142x y +=(2 【分析】(1)由题意可得2c =2c e a a ===,求出a ,再由 b b ,从而可求得椭圆方程,(2)设()00,B x y ,然后利用距离公式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1)依题意,得2c c ==2===⇒=c e a a ,所以b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42x y +=.(2)设()00,B x y ,则2200142x y +=,则有0y ≤≤所以20220041422y x y ⎛⎫=-=-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222220000||14112y AB x y y ⎛⎫=+-=-+- ⎪⎝⎭ 2200025(1)6y y y =--+=-++,因为0y ≤≤所以当001,=-=y x ||AB 2.(1)2213x y +=;(2)22m -<<.【分析】(1)由已知得2a =c = (2)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消元,利用韦达定理能求出m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1)由已知得2a =c =解得a =2321b ∴=-=,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3x y +=.(2)由2213y x m x y =+⎧⎪⎨+=⎪⎩, 解方程组并整理得2246330x mx m ++-=,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22(6)44(33)12(4)0m m m ∆=-⨯⨯-=-->.解不等式得22m -<<.m ∴的取值范围(2,2)-.【点睛】本题考查椭圆标准方程的求法,考查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根的判别式的合理运用.3.(1)2214x y +=;(2)|k k k ⎧⎪≤≥⎨⎪⎪⎩⎭.【分析】(1)根据椭圆的定义,即可求得a ,c 的值,根据a ,b ,c 的关系,求得b 值,即可得答案. (2)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根据有公共点,可得0∆≥,化简整理,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1)由己知得4PM PN MN +=>=由椭圆定义可知,轨迹C 是以M ,N为焦点,焦距长2c =24a =的椭圆. 所以222431b a c =-=-=,所以曲线C 的方程是2214x y +=.(2)由22214y kx x y =+⎧⎪⎨+=⎪⎩得()221416120k x kx +++=. ()()22216412146448k k k ∆=-⨯⨯+=-,因为直线2y kx =+与曲线C 有公共点, 所以0∆≥,即264480k -≥,解得k ≤k ≥故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 k k ⎧⎪≤≥⎨⎪⎪⎩⎭. 4.(1)2212x y +=(2)4 【分析】(1)设()1,0(0)F c c ->,根据题中条件求出1c =,得出1PF =出a 的值,再根据222b a c =-即可求出b 的值,即可求出椭圆方程;(2)由题意直线AB 的斜率必定不为零,于是可设直线:1AB x ty =+,设11(,)A x y ,22(,)B x y ,根据韦达定理、中点坐标公式、弦长公式,以及题中条件,得到23tan t MN MAN AN+∠==,再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结果. (1)解:设()2,0F c ,则2PF ==1c =,即()11,0F -.∴1PF =122PF PF a +==,∴a =1b ,故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2x y +=; (2)解:由题意直线AB 的斜率必定不为零,于是可设直线AB :1x ty =+, 联立方程22112x ty x y =+⎧⎪⎨+=⎪⎩得()222210t y ty ++-=, 设()11,A x y ,()22,B x y ,由题意,()()222442810t t t ∆=++=+>,由韦达定理12222ty y t -+=+,12212y y t =-+,则22Nt y t =-+,∴22221122N N t x ty t t =+=-+=++,MN AB ⊥,∴MNk t =-,∴222226222t MN t t +=--=++,又1212AN AB y y==-=∴23tan4tMNMANAN+⎫∠===≥=,即1t=±时取等号.5.(1)圆锥曲线E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22163x y+=(2)(3,-【分析】(1)由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及椭圆的定义即得;(2)由题可设直线l:y x m=+,联立椭圆的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可得3m-<<,即求. (1)由题可知点M到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圆锥曲线E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所以其标准方程为22163x y+=.(2)设直线l:y x m=+,()11,A x y,()22,B x y,由22163x yy x m⎧+=⎪⎨⎪=+⎩,消去y,得2234260x mx m++-=,由题意,有()()221221244326043263m mmx xmx x⎧∆=-⨯->⎪⎪⎪+=->⎨⎪⎪-=>⎪⎩,解得3m-<<所以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为(3,-.6.(1(2)5,34⎡⎢⎣【分析】(1)结合已知条件,分别求出a 、c 与2||AF 的关系式,进而求得离心率;(2)结合(1)中结论和已知条件求出椭圆的方程,然后设出M 的坐标,然后利用数量积公式表示出1OM F M →→⋅,最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1)在12Rt AF F △中,∵1230AF F ∠=︒, ∴122AF AF =,122F F =,由椭圆的定义,12223a AF AF AF =+=,22c , ∴椭圆离心率22c c e a a ====(2)2ABF 的周长为22AF BF AB ++=11224AF BF AF BF a +++==a =∵c e a ==,∴1c =,2222b a c =-=, ∴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32x y +=,可得()11,0F -,设()00,M x y ,则()00,OM x y →=,2200132x y +=, ∵()1001,F M x y →=+,∴()222210000002125123334OM F M x x y x x x x →→⎛⎫⋅=++=++-=++ ⎪⎝⎭,∵0x ≤≤所以由二次函数性质可知,当0x 1OM F M →→⋅的最大值为3当023x =-时,1OM F M →→⋅的最小值为54,所以1OM F M →→⋅的取值范围是5,34⎡⎢⎣.7.(1)()22124x y x +=≠±(2)11(1,)(,1)22-- 【分析】(1)根据直线DP 与EP 的斜率之积列方程,化简求得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2)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由34OA OBOM 得到123x x =-,联立直线y kx m =+与椭圆:2214x y +=,化简写出根与系数关系、判别式,求得关于m 的不等式,并由此求得m 的取值范围. (1)设(),P x y ,则()1=22+24EP DP y y k k x x x ⋅=⋅-≠±-, 所以可得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22124x y x +=≠±.(2)设()()1122,,,,A x y B x y 又()0,M m ,由34OA OBOM 得12123,30,4x x y y m ,123x x =-联立2214y kx m x y =+⎧⎪⎨+=⎪⎩可得()222418440k x kmx m +++-= 222(8)4(41)(4m 4)0km k ∆=-⨯+⨯->,即226416160k m -+>22410k m ∴-+>,且12221228414441km x x k m x x k -⎧+=⎪⎪+⎨-⎪=⎪+⎩, 又123x x =-22441kmx k ,则222122224443()4141km m x x xk k , 222216410k m k m ,2221416m k m 代入22410k m -+>得22211014m m m-+->-, 2114m <<,解得11(1,)(,1)22m ∈--.m ∴的取值范围是11(1,)(,1)22--8.(1)22y x =;(2)9(,)16+∞.【分析】(1)利用p 的几何意义直接写出C 的方程即得.(2)根据给定条件设出直线l 及直线AB 的方程,联立直线AB 与抛物线C 的方程,求出弦AB 中点坐标,借助判别式计算作答. (1)因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1,则p =1, 所以C 的方程为22y x =. (2)依题意,设直线l 的方程为12y x b =-+,直线AB 的方程为y =2x +m ,设1122(,),(,)A x y B x y ,由222y x y x m⎧=⎨=+⎩消去x 得:20y y m -+=,由题意知Δ140m =->,得14m <,设线段AB 的中点为()00,N x y ,则120122y y y +==,再由002y x m =+,可得0142m x =-,又点N 在直线l 上,则111()2242m b =--+,于是584m b =-,从而有511984416b >-⨯=,所以l 在y 轴上的截距的取值范围为9(,)16+∞.9.(1)22143x y +=(2)15,,5⎛⎛⎫-∞+∞⎪⎝⎭⎝⎭【分析】(1)利用椭圆的定义可求椭圆方程.(2)设直线()()11122:,,,,l y kx m A x y B x y =+,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后利用韦达定理可求AB 的中垂线的方程,结合其过1,03⎛⎫⎪⎝⎭所得,k m 的等式,结合判别式为正可得k 的取值范围. (1)由题意可知:11||4PQ QF PF r +===, 由2F P 的中垂线l 交1F P 于点Q ,则2||QF PQ =, ∴211242QF QF F F +=>=,则点Q 的轨迹E 为以12,F F 为焦点,4为长轴长的椭圆, 即22224,22,3a c b a c ===-=, ∴点Q 的轨迹E 的方程为:22143x y +=.(2)设直线()()11122:,,,,l y kx m A x y B x y =+,将y kx m =+代入椭圆方程,消去y 得()2223484120k x kmx m +++-=,所以()()222(8)4344120km k m ∆=-+->即223043k m +>-①,由根与系数关系得122834km x x k +=-+,则()121226234my y k x x m k +=++=+, 所以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为2243,3434km m k k ⎛⎫- ⎪++⎝⎭.又线段AB 的直平分线l '的方程为113y x k ⎛⎫=-- ⎪⎝⎭,由点M 在直线l '上,得22314134343m km k k k ⎛⎫=--- ⎪++⎝⎭,即24330k km ++=,所以()21433m k k=-+②,由①②得()222243439k k k+<+,∵2430k +>,∴22439k k +<,所以235k >,即k <k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5,,5⎛⎛⎫-∞+∞ ⎪⎝⎭⎝⎭.10.(1)2212x y +=(0x ≠),(2)31λ-<<且13λ≠.【分析】(1)设(,)M x y ,用坐标表示出已知条件即可得;(2)设11(,)F x y ,22(,)E x y ,由DE DF λ=得12,x x 的关系,12,y y 的关系,利用,E F 都是椭圆上的点,适合椭圆方程,可解得1x ,然后由1x ≤求得l 的范围,注意题中有01λ<<,10x ≠,结合起来求得正确的范围.(1)设(,)M x y ,则1112y y x x +-⋅=-(0x ≠),,化简得2212xy +=(0x ≠),此即为曲线C 的方程; (2)设11(,)F x y ,22(,)E x y ,221112x y +=,由DE DF λ=,得21212(2)x x y y λλ-=-⎧⎨=⎩, 212122x x y y λλλ=-+⎧⎨=⎩,E 在椭圆上,则2211(22)()12x y λλλ-++=,把221112x y =-代入得 222222111(22)(22)1222x x x λλλλλλ-+--++-=,解得1312x λλ-=,由1x <得,312λλ-33λ-<<+ 又由于E 在线段DF 上,01λ<<,10x =时,13λ=,所以31λ-<且13λ≠.11.(1)2212x y +=(x ≠;(2)()(),11,-∞-⋃+∞. 【分析】(1)设(),P x y,且x ≠12PA PB k k ⋅=-化简即可得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2)设()11,A x y ,()22,B x y ,直线l :1x my =+与椭圆方程联立可得12y y +,12y y ,()221221242y y m y y m +-=+,由12OMF ONFS y S y λ==-, ()212121221122y y y y y y y y λλ+=++=--+,可得221422m m λλ---+=+,根据λ的范围求得12λλ--+的范围,再解不等式可得m 的范围,再求1m的范围即为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1)设(),P x y,则22122PA PBy k k x ⋅===--,整理可得:2222x y +=,即2212x y +=(x ≠,所以动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为2212x y +=(x ≠,(2)由题意可知直线l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11,A x y ,()22,B x y ,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 由22112x my x y =+⎧⎪⎨+=⎪⎩可得:()222210m y my ++-=, 所以12222m y y m -+=+,12212y y m -=+,因为11221212OMFONFOF y S y S y OF y λ⋅⋅===-⋅⋅,()()()2221222221244222y y m m m y y m m +-⎡⎤=⨯-+=⎣⎦++, ()222121212121212212122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λλ+++==++=--+,所以221422m m λλ---+=+,即221422m m λλ+-=+,因为12y λλ=+-在1,13⎛⎫ ⎪⎝⎭上单调递减,所以1420,3y λλ⎛⎫=+-∈ ⎪⎝⎭,所以2244023m m <<+,因为22402m m >+,由224423m m <+可得:11m -<<, 所以直线l 的斜率11m<-或11m >.所以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为()(),11,-∞-⋃+∞. 12.(1)24y x =或220y x =;(2)1,6⎡⎫+∞⎪⎢⎣⎭.【分析】(1)由已知可得202pa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62pa +=,解方程求得p 的值即可求解; (2)设()11,A x y ,()22,B x y ,联立直线x y t +=与22y px =,由原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不t 的范围,由韦达定理可得12x x +、12x x ,利用坐标表示0NA NB ⋅=可利用t 表示p ,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得最值即可求解. (1)由题意及抛物线的定义得:62pa +=,又因为点(M a 在抛物线C 上,所以202pa =,由62202p a pa⎧+=⎪⎨⎪=⎩ 可得25p a =⎧⎨=⎩或101p a =⎧⎨=⎩,所以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24y x =或220y x =. (2)设()11,A x y ,()22,B x y ,联立22x y t y px+=⎧⎨=⎩消去y 可得:()2220x p t x t -++=,则1222x x p t +=+,212x x t =,因为NA NB ⊥,所以()()()()()()121212121111NA NB x x y y x x t x t x ⋅=--+=--+--()()212122110x x t x x t =-++++=,所以()()22212210t t p t t -++++=,可得22121t t p t -+=+,由原点O 到直线AB≥2t ≥或2t ≤-, 因为0p >,所以2t ≤-不成立,所以2t ≥,因为221421411t t p t t t -+==++-++在[)2,+∞上单调递增, 所以2222112213p -⨯+≥=+,所以16p ≥, 即p 的取值范围为1,6⎡⎫+∞⎪⎢⎣⎭.13.(1)221168x y +=(2)( 【分析】(1)设圆M 的半径为r ,则1217MC r MC r ⎧=+⎪⎨=-⎪⎩,即可得到128MC MC +=,即可得到点M 的轨迹是以12,C C 为焦点的椭圆,求出,a b ,即可得到轨迹方程;(2)设l 方程为:(1)y k x =-,1122(,)(,)P x y Q x y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消元、列出韦达定理,根据弦长公式表示出PQ ,再求出线段PQ 垂直平分线方程,从而求出AN,即可得到PQ AN= (1)解:设圆M 的半径为r ,则1217MC r MC r ⎧=+⎪⎨=-⎪⎩12128MC MC C C ∴+=>=所以点M 的轨迹是以12,C C为焦点的椭圆,且4,a c ==2228b a c ∴=-=所以所求轨迹方程为221168x y +=. (2)解:经分析,l 斜率存在,设l 方程为:(1)y k x =-,1122(,)(,)P x y Q x y , 由22(11168y k x x y =-⎧⎪⎨+=⎪⎩)消去y 得:222212)42160k x k x k +-+-=( 221212224216,.1212k k x x x x k k -∴+==++PQ ∴=.. 121222(2)12ky y k x x k -+=+-=+ PQ ∴的中点坐标为2222,1212k k k k ⎛⎫- ⎪++⎝⎭所以线段PQ 垂直平分线方程为222121212k k y x k k k ⎛⎫+=-- ⎪++⎝⎭.令0y =得2212N kx k =+,221112N k AN x k +∴=-=+PQAN ∴= 0k ≠ 211k ∴+> 2141630301k ∴<-<+ PQ AN∴的取值范围为(.14. (1)k = (2)[)4,64 【分析】(1)求出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d =k 的值; (2)设()11,A x y 、()22,B x y ,将直线l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列出韦达定理,利用弦长公式计算出AB 关于k 的表达式,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CD 关于k 的表达式,再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求得2AB CD ⋅的取值范围. (1)解:因为OC OD ⊥,且圆O 的半径为2,所以点O 到直线l的距离2sin4d π===k =. (2)解:设()11,A x y 、()22,B x y,由2214y kx y x ⎧=⎪⎨+=⎪⎩,消y 整理得()22410k x ++-=,()()2224416160k k ∆=++=+>,所以12x x +=,12214x x k -=+,所以12 AB x x=-=()22414kk+=+.设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所以CD===所以()()22222222411614142404644144k kkAB CDk k k k+++⋅=⋅⋅==-++++.244k+≥,则21144k<≤+,所以,[)22240644,644AB CDk⋅=-∈+.所以2AB CD⋅的取值范围为[)4,64.15.(1)24y x=(2)3-(3)()0,1【分析】(1)根据题意得到12p=,从而得到抛物线C:24y x=.(2)首先设直线AB的方程为1x ty=+,与抛物线24y x=联立得2440y ty--=,再利用韦达定理求解.(3)设211,4yA y⎛⎫⎪⎝⎭,222,4yC y⎛⎫⎪⎝⎭,21144,By y⎛⎫-⎪⎝⎭,22244,Dy y⎛⎫-⎪⎝⎭,再利用韦达定理和12ECFACFECSSS S AC==△△求解即可.(1)因为抛物线C:()220y px p=>,焦点()1,0F,所以12p=,解得2p=,所以抛物线C:24y x=.24y x =(2)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x ty =+,与抛物线24y x =联立得:2440y ty --=, 由韦达定理得124y y t +=,124y y =-,所以()22212121214416y yy y x x =⋅==,所以1212413OA OB x x y y ⋅=+=-+=- (3)设211,4y A y ⎛⎫⎪⎝⎭,222,4y C y ⎛⎫ ⎪⎝⎭,21144,B y y ⎛⎫- ⎪⎝⎭,22244,D y y ⎛⎫- ⎪⎝⎭, 因为21222112444AC y y k y y y y -==+-, 所以直线AC :2111244y y y x y y ⎛⎫-=- ⎪+⎝⎭,即1212124y y y x y y y y =+++。

圆锥曲线的最值与参数范围

圆锥曲线的最值与参数范围

圆锥曲线的最值与参数范围
圆锥曲线是微积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其最值及参数范围也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圆锥曲线的最值与参数范围。

首先,我们从定义谈起。

圆锥曲线是由两个圆弧及一条直线组成的曲线,该曲线对称且连接着两个有限定点,形状由两个参数决定,分别为圆心角α和高h。

其次,我们来讨论圆锥曲线的最值。

圆锥曲线的极值是在其上的直线段的端点处,也就是左右的圆弧的交点。

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求出该点的坐标,即最大值点。

另外,如果曲线以y=kx+b的直线
对称,其最小值点就是y轴上的端点。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圆锥曲线的参数范围。

圆心角α的取值范围是0到2π,而高h的范围依赖于圆心角的取值。

当圆心角α取值为0时,圆锥曲线为一个圆,此时高h的取值范围是0到无穷大。

而当α取值在0到2π之间时,高h的取值范围就会发生变化,其最小取值为0,最大值不定。

以上就是圆锥曲线的最值与参数范围简述。

从定义出发到最值的求解以及参数范围,从多角度深入地讨论圆锥曲线。

圆锥曲线是众多曲线中的一种,其最值与参数范围的掌握不仅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更为深入的曲线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03 圆锥曲线面积问题(解析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03 圆锥曲线面积问题(解析版)

F 2F 1OyxBA解析几何专题三:圆锥曲线面积问题一、知识储备 1、三角形面积问题直线AB 方程:y kx m =+ 0021kx y md PH k-+==+00002211122'2'1ABP kx y m kx y mS AB d k A A k ∆-+∆-+∆=⋅=+⋅=+2、焦点三角形的面积直线AB 过焦点21,F ABF ∆的面积为 112121212'ABF c S F F y y c y y A ∆∆=⋅-=-= 2222222222222224()11||S =||d 22AOB a b a A b B C C AB A B a A b B A B∆+-=+++2222222222()C ab a A b B C a A b B+-=+注意:'A 为联立消去x 后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线AB 为1y kx m =+,直线CD 为2y kx m =+ 1221m m d CH k-==+222222121212''11()41()41'''B C AB k x x k x x x x k k A A A ∆=+-=++-=+--⋅=+1212221''1ABCDm m m m SAB d k A A k -∆-∆=⋅=+⋅=+注意:'A 为直线与椭圆联立后消去y 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 4、范围问题首选均值不等式,其实用二次函数,最后选导数CDHOyxBA均值不等式 222(,)a b ab a b R +≥∈变式:2,);()(,)2a b a b a b R ab a b R ++++≥∈≤∈ 作用: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求出这两个正数的和的最小值; 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求出这两个正数的积的最大值 注意:应用均值不等式求解最值时,应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圆锥曲线经常用到的均值不等式形式列举: (1)2226464t S t t t==++(注意分0,0,0t t t =><三种情况讨论)(2)224222121212333196123696k AB t k k k=+=+≤+++⨯+++ 当且仅当2219k k =时,等号成立 (3)222002200259342593464925y x PQ x y =+⋅+⋅≥+= 当且仅当22002200259259925y x x y ⋅=⋅时等号成立. (4)2282m m S -+===当且仅当228m m =-+时,等号成立(5)2221121k m m S -++==≤=当且仅当221212k m +=时等号成立. 二、例题讲解1.(2022·广东高三月考)已知椭圆G :()222210x y a b a b +=>>,且过点()3,1.(1)求椭圆G 的方程;(2)斜率为1的直线l 与椭圆G 交于A 、B 两点,以AB 为底边作等腰三角形,顶点为()3,2P -,求PAB ∆的面积.【答案】(1)221124x y +=;(2)92.【分析】(1)根据椭圆离心率、及所过的点,结合椭圆参数关系求参数,写出椭圆方程.(2)设1122(,),(,)A x y B x y ,AB :y x b =+,其线段AB 中垂线为1y x =--,联立椭圆方程并应用韦达定理求12x x +、12x x ,进而可得12y y +,由AB 中点在中垂线上代入求参数b ,进而求||AB 、P 到AB 的距离,即可求△PAB 的面积. 【详解】(1)由题意,22222911a b a b c c e a ⎧==⎪⎪⎪+⎨==+⎪⎪⎪⎩,解得22124a b ⎧=⎪⎨=⎪⎩,故椭圆G 的方程221124x y+=.(2)令AB 为y x b =+,则AB 中垂线方程为(3)21y x x =-++=--, 联立AB 与椭圆方程得:223()12x x b ++=,整理得22463120x bx b ++-=, 若1122(,),(,)A x y B x y ,则1232b x x +=-,2123124b x x -=, △121222by y x x b +=++=,又1212(,)22x x y y ++在AB 中垂线上,△3144b b-=,可得2b =,即123x x +=-,120x x =,△||AB == 又()3,2P -到AB的距离d △19||PABSAB d =⋅=. 2.(2022·全国高三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a b -=()0,0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虚轴上、下两个端点分别为2B ,1B ,右顶点为A ,且双曲线过点,22213B F B A ac a ⋅=-.(1)求双曲线1C 的标准方程;(2)设以点1F 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为2C ,已知过2F 的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1l ,2l ,直线1l 与双曲线交于P ,Q 两点,直线2l 与圆2C 相交于M ,N 两点,记PMN ∆,QMN ∆的面积分别为1S ,2S ,求12S S +的取值范围.【答案】(1)2213y x -=;(2)[)12,+∞.【分析】(1)由22213B F B A ac a ⋅=-得223a b =,由双曲线过点得22231a b -=,两个方程联立求出a 和b ,可得双曲线1C 的标准方程;(2)设直线1l :2x my =+,根据垂直关系得直线2l :()2y m x =--,求出弦长||MN 和||PQ ,求出121||||2S S MN PQ +=,再根据参数的范围可求出结果. 【详解】(1)由双曲线的方程可知(),0A a ,()10,B b -,()20,B b ,()2,0F c , 则()22,B F c b =-,()1,B A a b =.因为22213B F B A ac a ⋅=-,所以223ac b ac a -=-,即223a b =.①又双曲线过点,所以22231a b -=.② 由①②解得1a =,b = 所以双曲线1C 的标准方程为2213y x -=. (2)设直线1l :2x my =+,()11,P x y ,()22,Q x y , 则由21l l ⊥,得直线2l :()2y m x =--,即20mx y m +-=. 因为圆心()12,0F -到直线MN的距离d ==所以MN =2d <,故2103m ≤<. 联立221,32,y x x my ⎧-=⎪⎨⎪=+⎩消去x 得()22311290m y my -++=, ()222144363136(1)0m m m ∆=--=+>,则1221231m y y m +=--,122931y y m =-,所以()22126113m PQ y m +=-=-,则1212S S PQ MN +=⋅=, 又2103m ≤<,所以[)1212,S S +∈+∞. 即12S S +的取值范围为[)12,+∞. 【点睛】关键点点睛:设直线1l :2x my =+,用m 表示||MN 和||PQ 是本题的解题关键.3.(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如图,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1,0F ,D 为x 轴上位于F 右侧的点,点A 为抛物线C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且AF DF =,分别延长线段AF 、AD 交抛物线C 于M 、N .(1)若AM MN ⊥,求直线AF 的斜率; (2)求三角形AMN 面积的最小值. 【答案】(1(2)16.【分析】(1)由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求出p 的值,可得出抛物线C 的方程,设点()2,2A t t ,可知0t >,求出M 、N 的纵坐标,利用斜率公式结合已知条件得出1AM MN k k ⋅=-,可得出关于t 的方程,解出正数t 的值,进而可求得直线AF 的斜率;(2)求出点M 、N 的坐标,求得AM 以及点N 到直线AM 的距离d ,可求得AMN 的面积关于t 的表达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AMN 面积的最小值. 【详解】(1)()1,0F ,则12p=,得2p =,所以,抛物线C 的方程为24y x =, 设()2,2A t t ,点A 为抛物线C 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故0t >,设点(),0D d ,由AF DF =得211t d +=-,则22d t =+,得()22,0D t +,所以,221AMt k t =-,直线AM 的方程为2112t x y t-=+, 联立224112y xt x y t ⎧=⎪⎨-=+⎪⎩,得222240t y y t ---=,所以,42M A y y t -==-, 进一步得()2222AN AD tk k t t t ===--+,直线AN 的方程为212x y t t=-++, 联立22124x y t t y x⎧=-++⎪⎨⎪=⎩,得()224420y y t t +-+=,4N A y y t ∴+=-,则42N y t t=--,又AM MN ⊥,22224414444A M M N A M M N AM MN A M M N A M M N A M M Ny y y y y y y y k k y y y y x x x x y y y y ----∴⋅=⋅=⋅=⋅=---++--, 代入得44122422t tt t t⋅=-----,化简得:42230t t --=, 又0t >,t ∴=(3,A,AF k ∴==(2)由(1)知224,2N t t t t ⎛⎫⎛⎫+-- ⎪ ⎪ ⎪⎝⎭⎝⎭,212,M t t ⎛⎫- ⎪⎝⎭, ()222221122A M t AM x x t tt+=++=++=,直线AM 的方程2112t x y t-=+即为()22120tx t y t ---= 所以点N 到直线AM 的距离为()()()222221211t t d tt t++==+,()332331122216AMN t S t t t +⎛⎛⎫==+≥= ⎪ ⎝⎭⎝△, 当且仅当1t =时,S 取到最小值16. 【点睛】方法点睛: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解决方法一般分两种:一是几何法,特别是用圆锥曲线的定义和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来求最值;二是代数法,常将圆锥曲线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或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函数的单调性或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等求最值.1.(2022·江苏南京·高三月考)已知抛物线1G :24y x =与椭圆2G :22221x y a b+=(0a b >>)有公共的焦点,2G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该椭圆的离心率为12. (1)求椭圆2G 的方程;(2)如图,若直线l 与x 轴,椭圆2G 顺次交于P ,Q ,R (P 点在椭圆左顶点的左侧),且1PFQ ∠与1PF R ∠互补,求1F QR ∆面积S 的最大值.【答案】(1)22143x y +=.(2【分析】(1)由已知条件推导出1c =,结合12e =和隐含条件222a b c =+,即可求出椭圆标准方程; (2)设1(Q x ,1)y ,2(R x ,2)y ,(1,0)F -,1PFQ ∠与1PF R ∠互补,可得110QF RF k k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韦达定理、点到距离公式和均值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解:(1)由题意可得,抛物线的焦点为(1,0),∴椭圆的半焦距1c =,又椭圆的离心率为12,∴12c e a ==,即2a =, 222a b c =+,222413b a c ∴=-=-=,即b =∴椭圆2C 的方程为22143x y +=. (2)设1(Q x ,1)y ,2(R x ,2)y ,(1,0)F -,1PFQ ∠与1PF R ∠互补,∴110QF RF k k +=, ∴1212011y yx x +=++,化简整理,可得1222110x y y x y y +++=①, 设直线PQ 为(0)x my n m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22143x my n x y =+⎧⎪⎨+=⎪⎩,化简整理,可得222(34)63120m y mny n +++-=,∆222224364(34)(312)0b ac m n m n =-=-+->,可得2234n m <+②,由韦达定理,可得21212226312,3434mn n y y y y m m -+=-=++③, 将11x my n =+,22x my n =+代入①,可得12122(1)()0my y n y y +++=④, 再将③代入④,可得2226(4)6(1)3434m n mn n m m -+=++,解得4n =-,PQ ∴的方程为4x my =-,由点(1,0)F -到直线PQ的距离d =,11||2F QRSQR d =⋅= 由②可得,23416m +>,即24m >,设()f m =24m t -=,0t >,()f t ∴= 由均值不等式可知,25625692996t t t t+⋅=, 当且仅当2569t t =时,即163t =,等号成立,当2569t t+取最小值时,()f t 取最大值,即1FQR 面积S 最大,∴()18max f t =, ∴△1FQR 面积S2.(2022·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高三月考)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焦距为点与右焦点的连线构成正三角形. (△)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设过点(0,2)P -的动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M ,N 两点,当OMN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 【答案】(△)2214x y +=;(△)2y -或2y =-. 【分析】(△)由题意知,c =c a =222b a c =-,即可求得椭圆的方程; (△)设直线:2l y kx =-,()11,M x y ,()22,N x y ,联立22214y kx x y =-⎧⎪⎨+=⎪⎩,整理得()221416120k x kx +-+=,利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结合OMN的面积公式得到OMNS =,利用换元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 【详解】(△)由题意知,c =cos 6c a π==, 2a ∴=,2221b a c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2214x y +=.(△)当l x ⊥轴时不合题意,由题意设直线:2l y kx =-,()11,M x y ,()22,N x y . 联立22214y kx x y =-⎧⎪⎨+=⎪⎩,整理得()221416120k x kx +-+=. 当()216430k ∆=->,即234k >,且1221614k x x k +=-+,1221214x x k =+.从而12||MN x-=.又点O 到直线MN的距离d =所以OMN 的面积1||2OMNSd MN =⋅=t ,则0t >,24444OMNt St t t==++.因为44t t +≥,当且仅当2t =,即2k =±时等号成立,且满足0∆>. 所以,当OMN 的面积最大时,直线l的方程为2y x =-或2y x =-. 【点睛】思路点睛:解决直线与椭圆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1)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确定直线、椭圆的条件;(2)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3.(2022·全国高三月考)已知椭圆()2222:10x y E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F和)2F ,点Р在椭圆E 上,且12PF F △的周长是4+ (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已知、、A B C 为椭圆E 上三点,若有0OA OB OC ++=,求ABC ∆的面积. 【答案】(1)2214x y +=;(2【分析】(1)根据题设条件和椭圆的定义得到12124PF PF F F ++=+124PF PF +=,得到2a =,进而求得21b =,即可求得椭圆的方程;()2当直线AB 斜率存在时,设AB 方程为:y kx m =+,联立方程组求得1212,x x x x +,根据0OA OB OC ++=,求得2282(,)1414km m C k k -++,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面积公式,求得3332ABCOABS S=⋅=;当直线AB 斜率不存在时,得到直线AB 方程为1x =±,求得332ABCABOS S==. 【详解】(1)由题意,双曲线2222:1xy E a b+=的焦点()1F 和)2F ,可得12F F =因为12PF F △的周长是4+12124PF PF F F ++=+所以124PF PF +=,即24a =,可得2a =,又由222431b a c =-=-=, 所以椭圆E 的方程是2214x y +=.()2当直线AB 斜率存在时,设AB 方程为:y kx m =+,()()()112233,,,,,A x y B x y C x y ,联立方程组2214x y y kx m ⎧+=⎪⎨⎪=+⎩,整理得2221484()40k x kmx m +++-=,则22212122284416(41)0,,1414km m k m x x x x k k -∆=-+>+=-=++ 由0OA OB OC ++=,可得12312300x x x y y y ++=⎧⎨++=⎩,又由122814kmx x k +=-+,可得()12121222214m y y kx m kx m k x x m k +=+++=++=+ 所以332282,1414km m x y k k ==-++, 将()33,x y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222282441414km m k k ⎛⎫⎛⎫+-= ⎪ ⎪++⎝⎭⎝⎭,整理得22414m k =+, 又O 到直线AB的距离为d =则()2112OABSk =⋅+= 又由0OA OB OC ++=,可得点O 为ABC 的重心,所以3332ABCOABS S=⋅=; 当直线AB 斜率不存在时,根据坐标关系可得,直线AB 方程为1x =±,可得AB112ABOS ==所以13312ABC ABOSS==⨯综上可得:ABC S △. 【点睛】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的求解策略:对于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问题,通常联立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弦长公式等进行求解,此类问题易错点是复杂式子的变形能力不足,导致错解,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4.(2022·榆林市第十中学高三月考(理))已知1F ,2F 分别是椭圆()2222:10x yE a b a b+=>>的左,右焦点,126F F =,当P 在E 上且1PF 垂直x 轴时,217PF PF =.(1)求E 的标准方程;(2)A 为E 的左顶点,B 为E 的上顶点,M 是E 上第四象限内一点,AM 与y 轴交于点C ,BM 与x 轴交于点D .(i )证明:四边形ABDC 的面积是定值. (ii )求CDM 的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21123x y +=;(2)(i )证明见解析;(ii )())max 31CDM S =△.【分析】(1)由通径长公式得21b PF a=,结合椭圆定义可得,a b 关系,再由3c =求得,a b ,得椭圆方程;(2)(i )由题意知()A -,(B ,设(),M m n ,()0,C t ,(),0D s ,由三点共线把,s t 用,m n 表示,然后计算四边形面积可得结论;(ii )由(i )只要ABM 面积最大即可,求出椭圆的与AB 平行的切线方程,切点即为M (注意有两个切点,需要确定其中一个),从而得面积最大值. 【详解】解:(1)由题意知21b PF a=,212PF PF a +=,217PF PF =,则182PF a =,得2a b =,又3c =,222a b c =+,解得2a b == 所以E 的标准方程是221123x y +=.(2)(i )由题意知()A -,(B ,设(),M m n ,()0,C t ,(),0D s ,因为A ,C ,M 三点共线,则AC AM λ=,解得t =B ,D ,M 三点共线,则BD BM μ=,解得s =,AD s =+BC t =,221123m n +=,66AD BC st ⋅--+==6612m n +==. 162ABDC S AD BC =⋅=. (ii )因为CDM ABM ABDC S S S =-四边形△△, 所以当ABM S △最大时,CDMS 最大.1:2AB l y x =AB 平行的直线()1:02l y x p p =+<, 与221123x y +=联立,消y 得222260x px p ++-=,()2244260pp ∆=--=,解得p =p =(舍去),两平行线AB l ,l间的距离25d =,())max1312ABM S AB d =⋅=△,则())max 31CDM S =△.5.(2022·山西祁县中学高三月考(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1,0)F ,动点P 到直线6x =的距离等于2||2PF +.动点P 的轨迹记为曲线C . (1)求曲线C 的方程;(2)已知(2,0)A ,过点F 的动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B ,D 两点,记AOB ∆和AOD ∆的面积分别为1S 和2S ,求12S S +的最大值.【答案】(1)221123x y +=;(2)3.【分析】(1)设点P (x ,y ),再根据动点P 到直线x =6的距离等于2|PF |+2列出方程化简即可;(2)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my +1,联立直线与(1)中所得的椭圆方程,得出韦达定理,再得出S 1+S 2=12|OA ||y 1-y 2|关于m 的表达式,换元求解最值即可 【详解】(1)设点P (x ,y ),当6x ≥时,P 到直线x =6的距离显然小于PF ,故不满足题意; 故()62,6x x -=<,即4x -=整理得3x 2+4y 2=12,即24x +23y =1.故曲线C 的方程为24x +23y =1.(2)由题意可知直线l 的斜率不为0,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my +1,B (x 1,y 1),D (x 2,y 2).联立221143x my x y =+⎧⎪⎨+=⎪⎩,, 整理得(3m 2+4)y 2+6my -9=0,Δ>0显然成立, 所以y 1+y 2=-2634m m +,y 1y 2=-2934m +, 所以|y 1-y 2|故S 1+S 2=12|OA ||y 1|+12|OA ||y 2|=12|OA ||y 1-y2|.设t t ≥1,则m 2=t 2-1,则S 1+S 2=21231tt +=1213t t+. 因为t ≥1,所以3t +1t≥4(当且仅当t =1时,等号成立).故S 1+S 2=1213t t+≤3, 即S 1+S 2的最大值为3.6.(2022·西藏拉萨中学高三月考(理))(1)一动圆过定点(1,0)A ,且与定圆22:(1)16C x y ++=相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E 的方程.(2)直线l 经过点A 且不与x 轴重合,l 与轨迹E 相交于P 、Q 两点,求CPQ ∆的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2143x y +=;(2)3. 【分析】(1)设动圆圆心为(),M x y ,半径为R .由与定圆22:(1)16C x y ++=相切,且点A 的圆C 内,由||44||MC R MA =-=-,即||||4MC MA +=,利用椭圆的定义求解;(2)设l 的方程为:1x my -=,代入22143x y +=,由121||2CPQSCA y y =⋅-,结合韦达定理求解. 【详解】(1)设动圆圆心为(),M x y ,半径为R .定圆C 的圆心(1,0)C -,半径为4. 点A 的圆C 内.||44||||||4MC R MA MC MA ∴=-=-∴+=,且4AC > ,∴轨迹E 是以C 、A 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所以椭圆方程为:22143x y +=. (2)设l 的方程为:1x my -=,代入22143x y +=, 得()2234690m y my ++-=,设()()1122,,P x y Q x y ⋅, 则122634m y y m -+=+,122934y y m -=+,121||2CPQSCA y y =⋅-,=令21(1)t m t =+,则1212CPQS=1()9f t t t=+在[1,)+∞为增函数1t ∴=,即0m =时,CPQ S △取最大值3.7.(2022·山东高三模拟预测)已知双曲线C :()222210,0x y a b a b-=>>的右焦点F 与抛物线28y x =的焦点重合,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为30o . (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经过点F 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与,A B 两点,与y 轴交与P 点,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Q ,求证:QABS>【答案】(1)2213x y -=;(2)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2c =,o tan 30b a ==222c a b =+可求出22,a b ,从而可求出双曲线C 的方程; (2)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方程为:()2y k x =-,可得()02P k -,,()02Q k ,,将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去y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从而可表示出()()2222248131QABk k Sk +=-,再由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与,A B 两点,可得231k >,则2310t k =->,代入上式化简可求得结果 【详解】解:(1)由题意得2c =,o tan 30b a ==222c a b =+ 解得2231a b ==,所以双曲线C 的方程为:2213x y -=(2)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方程为:()2y k x =-,得()02P k -,,()02Q k ,, 设()11A x y ,,()22B x y ,,联立()22132x y y k x ⎧-=⎪⎨⎪=-⎩,整理可得()222231121230k x k x k --++=21221231k x x k +=-,212212331k x x k +⋅=- 所以1212QABQPB QPASSSPQ x x =-=-122k x x =- 所以()()2222221212224123124443131QABk k Sk x x x x k k k ⎡⎤+⎛⎫⎡⎤⎢⎥=+-=- ⎪⎣⎦--⎢⎥⎝⎭⎣⎦2()()222248131k k k+=-直线与双曲线右支有两个交点,所以22121222121230,03131k k x x x x k k ++=>⋅=>-- 所以231k >,设2310t k =->,()2221111645334813QABt t St t t ++⎛⎫⋅+⎪⎛⎫⎝⎭==++ ⎪⎝⎭2641564251633383643t ⎛⎫=+->⨯-=⎪⎝⎭所以QAB S >【点睛】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双曲线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将直线方程与双曲线方程联立后,利用根与系数的有关系,从而可表示出()()2222248131QABk k S k+=-,再结合231k >,换元后求其最小值即可,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2,0F -,()22,0F,点(P 在双曲线C 上.(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记O 为坐标原点,过点()0,2Q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若OAB ∆的面积为求直线l 的方程.【答案】(1)22122x y -=;(2)2y =+和2y =+. 【分析】(1)根据焦点坐标,可得2c =,所以224a b +=,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222221044x y a a a-=<<-,将P 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得a 值,即可得答案;(2)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x =+,与双曲线C 联立,可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可得1212,x x x x +的表达式,代入弦长公式,即可求得AB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得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d ,代入面积公式,结合题意,即可求得k 的值,即可得答案. 【详解】(1)依题意,2c =,所以224a b +=,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222221044x y a a a-=<<-,将点P 代入上式,得22252314a a -=-, 解得250a =(舍去)或22a =, 故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22122x y -=.(2)依题意,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x =+,代入双曲线C 的方程并整理,得()221460k x kx ---=.因为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所以()22210(4)2410k k k ⎧-≠⎪⎨-+->⎪⎩,解得1k k ≠±⎧⎪⎨<⎪⎩(*) 设()()1122,,,A x y B x y ,则12122246,11k x x x x k k +==---,所以||AB =又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d =所以11||22OABSd AB =⋅==.又OABS=1=,所以4220k k --=,解得k =(*).故满足条件的直线l 有两条,其方程分别为2y =+和2y =+.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弦长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等知识,并灵活应用,易错点为:解得k 值,需检验是否满足判别式0∆>的条件,考查计算化简的能力,属中档题.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双曲线22:1164x y 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 (1)求与双曲线C 有共同渐近线且过点()2,3的双曲线标准方程; (2)若P 是双曲线C 上一点,且12150F PF ∠=︒,求12F PF △的面积.【答案】(1)221832y x -=;(2)8-【分析】(1)根据题意,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22(0)164x y k k -=≠,代入点()2,3,求得k 值,即可得答案; (2)不妨设P 在C 的右支上,根据双曲线定义,可得1228PF PF a -==,根据方程可得12F F 的值,在12F PF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12PF PF 的值,代入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1)因为所求双曲线与22:1164x y C -=共渐近线,所以设该双曲线方程为22(0)164x y k k -=≠, 又该双曲线过点()2,3, 所以49164k -=,解得k =-2, 所以所求双曲线方程为:221832y x -=(2)不妨设P 在C 的右支上,则1228PF PF a -==,122F F c == 在12F PF △中,2222121212121212()280cos15022PF PF F F PF PF PF PF PF PF PF PF +--+-︒===解得1232PF PF =- 所以12F PF △的面积1212111sin (328222F P S F PF PF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的设法,即与22221x y a b-=共渐近线的方程可设为:2222(0)x y k k a b -=≠;与22221x y a b -=共焦点的方程可设为:22221x y a b λλ-=+-,再代入点求解即可,考查分析计算的能力,属中档题.10.(2022·浙江高三开学考试)已知抛物线T :()22y px p N +=∈和椭圆C :2215x y +=,过抛物线T 的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垂线交椭圆C 于M ,N 两点.(1)若F 恰是椭圆C 的焦点,求p 的值;(2)若MN 恰好被AB 平分,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4p =;(2【分析】(1)根据椭圆方程求出椭圆的焦点坐标,再根据F 恰是椭圆C 的焦点,即可得出答案;(2)设直线l :2p x my =+,()()()()11223344,,,,,,,A x y B x y M x y N x y ,联立222p x my y px⎧=+⎪⎨⎪=⎩,求得AB 的中点坐标,根据因为MN 恰好被AB 平分,则直线MN 的斜率等于m -,再根据点差法求得直线MN 的斜率,求得2m ,根据由AB 的中点在椭圆内,求得p 的最大值,从而可求得OAB 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解:(1)在椭圆中,2224c a b =-=,所以2c =, 因为F 恰是椭圆C 的焦点, 所以22p=,所以4p =; (2)设直线l :2px my =+,()()()()11223344,,,,,,,A x y B x y M x y N x y , 联立222p x my y px ⎧=+⎪⎨⎪=⎩,得2220y mpy p --=, 则212122,y y mp y y p +=⋅=-,则2122x x m p p +=+,故AB 的中点坐标为2,2p m p mp ⎛⎫+ ⎪⎝⎭,又因为MN 恰好被AB 平分,则2342x x m p p +=+,342y y mp +=,直线MN 的斜率等于m -,将M 、N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得:223315x y +=,224415x y +=, 两式相减得:()()()()3434343405x x x x y y y y +-++-=, 故234342110y y m x x m-+=--, 即直线MN 的斜率等于22110m m+-, 所以22110m m m+-=-,解得218m =, 由AB 的中点在椭圆内,得2222()15p m p mp ⎛⎫+ ⎪⎝⎭+<,解得26413p <, 因为p Z ∈,所以p 的最大值是2,12y y -== 则OAB面积212122p S y y p =⨯-==≤, 所以,当2p =时,OAB . 11.(2022·普宁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原点为O ,抛物线C 的方程为24x y =,线段AB 是抛物线C 的一条动弦.(1)求抛物线C 的准线方程;(2)求=4OA OB ⋅-,求证:直线AB 恒过定点;(3)过抛物线的焦点F 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1l 、2l ,1l 与抛物线交于P 、Q 两点,2l 与抛物线交于C 、D 两点,M 、N 分别是线段PQ 、CD 的中点,求FMN 面积的最小值.【答案】(1)准线方程:1y =-;(2)直线AB 恒过定点()0,2,证明见解析;(3)4.【分析】(1)由焦点在y 轴正半轴上,且2p =,即可得准线方程;(2)设直线AB 方程为y kx b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由韦达定理和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解方程可得b 的值,即可得所过的定点;(3)设1l 的方程为1y kx =+,()33,P x y ,()44,Q x y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运用韦达定理和中点坐标公式求M 、N 两点坐标,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求FM 、FN 的长,再计算12FMN SFM FN ,由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求解.【详解】 (1)由24x y =可得:2p =,焦点为()0,1F ,所以准线方程:1y =-,(2)设直线AB 方程为y kx b =+,()11,A x y ,()22,B x y由24y kx b x y=+⎧⎨=⎩得2440x kx b --=, 所以124x x k +=,124x x b =-,222121212124416x x OA OB x x y y x x b b ⋅=+=+=-+=-, 即2440b b -+=,解得:2b =所以直线2y kx =+过定点()0,2(3)()0,1F ,由题意知直线1l 、2l 的斜率都存在且不为0,设直线1l 的方程为1y kx =+,()33,P x y ,()44,Q x y ,则直线2l 的方程为11y x k=-+, 由241x y y kx ⎧=⎨=+⎩得2440x kx --=, 所以344x x k +=,344x x =-,所以()34122M x x x k =+=,2121M M y kx k =+=+,所以()22,21M k k + 用1k -替换k 可得2N x k =-,221N y k =+,所以222,1N k k⎛⎫-+ ⎪⎝⎭,所以12FMN S FM FN ====224≥=⨯=,当且仅当221k k =即1k =±时,等号成立, 所以FMN 的面积取最小值4.【点睛】方法点睛:解决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或最值问题时,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出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先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在利用代数法解决最值与范围问题时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②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出新参数的范围,解题的关键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③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④利用函数值域的求法,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证明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证明问题

第九节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范围、证明问题突破点(一)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常涉及不等式、函数的值域问题,综合性比较强,解法灵活多变,但总体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几何方法,即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数方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方法、不等式方法等进行求解.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利用几何性质求最值[例1] 设P 是椭圆x 225+y 29=1上一点,M ,N 分别是两圆:(x +4)2+y 2=1和(x -4)2+y 2=1上的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 )A .9,12B .8,11C .8,12D .10,12[解析] 如图,由椭圆及圆的方程可知两圆圆心分别为椭圆的两个焦点,由椭圆定义知|P A |+|PB |=2a =10,连接P A ,PB 分别与圆相交于两点,此时|PM |+|PN |最小,最小值为|P A |+|PB |-2R =8;连接P A ,PB 并延长,分别与圆相交于两点,此时|PM |+|PN |最大,最大值为|P A |+|PB |+2R =12,即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8,12.[答案] C[方法技巧]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也叫做几何法.建立目标函数求最值本节主要包括3个知识点: 1.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 2.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 3.圆锥曲线中的几何证明问题.[例2] 已知△ABP 的三个顶点都在抛物线C :x 2=4y 上,F 为抛物线C 的焦点,点M 为AB 的中点,PF =3FM .(1)若|PF |=3,求点M 的坐标; (2)求△ABP 面积的最大值.[解] (1)由题意知焦点F (0,1),准线方程为y =-1. 设P (x 0,y 0),由抛物线定义知|PF |=y 0+1,得y 0=2, 所以P (22,2)或P (-22,2),由PF =3FM ,得M ⎝⎛⎭⎫-223,23或M ⎝⎛⎭⎫223,23. (2)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m ,点A (x 1,y 1),B (x 2,y 2),P (x 0,y 0),由⎩⎪⎨⎪⎧y =kx +m ,x 2=4y ,得x 2-4kx -4m =0. 于是Δ=16k 2+16m >0,x 1+x 2=4k ,x 1x 2=-4m , 所以AB 中点M 的坐标为(2k,2k 2+m ).由PF =3FM ,得(-x 0,1-y 0)=3(2k,2k 2+m -1),所以⎩⎪⎨⎪⎧x 0=-6k ,y 0=4-6k 2-3m .由x 20=4y 0得k 2=-15m +415, 由Δ>0,k 2≥0,得-13<m ≤43.又因为|AB |=1+k 2·(x 1+x 2)2-4x 1x 2=41+k 2·k 2+m , 点F (0,1)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m -1|1+k 2,所以S △ABP =4S △ABF =8|m -1|k 2+m =16153m 3-5m 2+m +1. 记f (m )=3m 3-5m 2+m +1⎝⎛⎭⎫-13<m ≤43, 令f ′(m )=9m 2-10m +1=0, 解得m 1=19,m 2=1,可得f (m )在⎝⎛⎭⎫-13,19上是增函数,在⎝⎛⎭⎫19,1上是减函数,在⎝⎛⎭⎫1,43上是增函数, 又f ⎝⎛⎭⎫19=256243>f ⎝⎛⎭⎫43=59.所以当m =19时,f (m )取到最大值256243,此时k =±5515.所以△ABP 面积的最大值为2565135. [方法技巧](1)当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有明显的几何特征,考虑用图象性质来求解.(2)当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和结论的几何特征不明显,则可以建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判别式法、单调性法、三角换元法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例3] 已知椭圆M :x 2a 2+y 23=1(a >0)的一个焦点为F (-1,0),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经过点F 的直线l 与椭圆M 交于C ,D 两点.(1)当直线l 的倾斜角为45°时,求线段CD 的长;(2)记△ABD 与△ABC 的面积分别为S 1和S 2,求|S 1-S 2|的最大值. [解] (1)由题意,c =1,b 2=3, 所以a 2=4,所以椭圆M 的方程为x 24+y 23=1,易求直线方程为y =x +1,联立方程,得⎩⎪⎨⎪⎧x 24+y 23=1,y =x +1,消去y ,得7x 2+8x -8=0,设C (x 1,y 1),D (x 2,y 2),Δ=288,x 1+x 2=-87,x 1x 2=-87,所以|CD |=2|x 1-x 2|= 2(x 1+x 2)2-4x 1x 2=247.(2)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x =-1, 此时△ABD 与△ABC 面积相等,|S 1-S 2|=0;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方程为y =k (x +1)(k ≠0), 联立方程,得⎩⎪⎨⎪⎧x 24+y 23=1,y =k (x +1),消去y ,得(3+4k 2)x 2+8k 2x +4k 2-12=0, Δ>0,且x 1+x 2=-8k 23+4k 2,x 1x 2=4k 2-123+4k 2,此时|S 1-S 2|=2||y 2|-|y 1||=2|y 2+y 1|=2|k (x 2+1)+k (x 1+1)|=2|k (x 2+x 1)+2k |=12|k |3+4k 2,因为k ≠0,上式=123|k |+4|k |≤1223|k |·4|k |=12212=3当且仅当k =±32时等号成立,所以|S 1-S 2|的最大值为 3. [方法技巧](1)求最值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对特殊情况的讨论.如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二次三项式最高次项的系数的讨论等.(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关键在于将函数变形为两项和或积的形式,然后用基本不等式求出最值.能力练通 抓应用体验的“得”与“失”1.[考点一]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 :y =kx -2与抛物线C :x 2=-2py (p >0)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OA +OB =(-4,-12).(1)求直线l 和抛物线C 的方程;(2)抛物线上一动点P 从A 到B 运动时,求△ABP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1)由⎩⎪⎨⎪⎧y =kx -2,x 2=-2py ,得x 2+2pkx -4p =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2pk ,y 1+y 2=k (x 1+x 2)-4=-2pk 2-4. 因为OA +OB =(x 1+x 2,y 1+y 2)=(-2pk ,-2pk 2-4)=(-4,-12),所以⎩⎪⎨⎪⎧ -2pk =-4,-2pk 2-4=-12,解得⎩⎪⎨⎪⎧p =1,k =2.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y =2x -2,抛物线C 的方程为x 2=-2y .(2)设P (x 0,y 0),依题意,知抛物线过点P 的切线与l 平行时,△ABP 的面积最大,又y ′=-x ,所以-x 0=2,故x 0=-2,y 0=-12x 20=-2,所以P (-2,-2).此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2×(-2)-(-2)-2|22+(-1)2=45=455.由⎩⎪⎨⎪⎧y =2x -2,x 2=-2y ,得x 2+4x -4=0,故x 1+x 2=-4,x 1x 2=-4, 所以|AB |=1+k 2×(x 1+x 2)2-4x 1x 2=1+22×(-4)2-4×(-4)=410. 所以△ABP 面积的最大值为410×4552=8 2.2.[考点二]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以F 1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与以F 2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相交,且交点在椭圆C 上.(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椭圆E :x 24a 2+y 24b 2=1,P 为椭圆C 上任意一点.过点P 的直线y =kx +m 交椭圆E于A ,B 两点,射线PO 交椭圆E 于点Q .①求|OQ ||OP |的值;②求△ABQ 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1)由题意知2a =4,则a =2. 又c a =32,a 2-c 2=b 2,可得b =1,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2)由(1)知椭圆E 的方程为x 216+y 24=1.①设P (x 0,y 0),|OQ ||OP |=λ,由题意知Q (-λx 0,-λy 0).因为x 204+y 20=1, 又(-λx 0)216+(-λy 0)24=1,即λ24⎝⎛⎭⎫x 204+y 20=1, 所以λ=2,即|OQ ||OP |=2.②设A (x 1,y 1),B (x 2, y 2). 将y =kx +m 代入椭圆E 的方程, 可得(1+4k 2)x 2+8kmx +4m 2-16=0, 由Δ>0,可得m 2<4+16k 2.(*)则有x 1+x 2=-8km1+4k 2,x 1x 2=4m 2-161+4k 2.所以|x 1-x 2|=416k 2+4-m 21+4k 2.因为直线y =kx +m 与y 轴交点的坐标为(0,m ),所以△OAB 的面积S =12|m ||x 1-x 2|=216k 2+4-m 2|m |1+4k 2=2(16k 2+4-m 2)m 21+4k 2=2⎝⎛⎭⎫4-m 21+4k 2m 21+4k 2.设m 21+4k 2=t .将y =kx +m 代入椭圆C 的方程, 可得(1+4k 2)x 2+8kmx +4m 2-4=0, 由Δ≥0,可得m 2≤1+4k 2.(**) 由(*)(**)可知0<t ≤1,因此S =2(4-t )t =2-t 2+4t ,故S ≤2 3. 当且仅当t =1,即m 2=1+4k 2时取得最大值2 3. 由①知,△ABQ 的面积为3S , 所以△ABQ 面积的最大值为6 3.3.[考点三]定圆M :(x +3)2+y 2=16,动圆N 过点F (3,0)且与圆M 相切,记圆心N 的轨迹为E .(1)求轨迹E 的方程;(2)设点A ,B ,C 在E 上运动,A 与B 关于原点对称,且|AC |=|BC |,当△ABC 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AB 的方程.解析:(1)∵F (3,0)在圆M :(x +3)2+y 2=16内, ∴圆N 内切于圆M . ∵|NM |+|NF |=4>|FM |,∴点N 的轨迹E 为椭圆,且2a =4,c =3,∴b =1, ∴轨迹E 的方程为x 24+y 2=1.(2)①当AB 为长轴(或短轴)时,S △ABC =12|OC |·|AB |=2.②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A (x A ,y A ),由题意,C 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则OC 的方程为y =-1kx .联立方程⎩⎪⎨⎪⎧x 24+y 2=1,y =kx得,x 2A =41+4k 2,y 2A =4k 21+4k 2,∴|OA |2=x 2A +y 2A =4(1+k 2)1+4k 2.将上式中的k 替换为-1k ,可得|OC |2=4(1+k 2)k 2+4.∴S △ABC =2S △AOC =|OA |·|OC |=4(1+k 2)1+4k 2·4(1+k 2)k 2+4=4(1+k 2)(1+4k 2)(k 2+4). ∵(1+4k 2)(k 2+4)≤(1+4k 2)+(k 2+4)2=5(1+k 2)2,∴S △ABC ≥85,当且仅当1+4k 2=k 2+4,即k =±1时等号成立,此时△ABC 面积的最小值是85.∵2>85,∴△ABC 面积的最小值是85,此时直线AB 的方程为y =x 或y =-x .突破点(二)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常涉及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函数的值域问题,综合性比较强.解决此类问题常用几何法和判别式法.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求范围[例1] 已知A ,B ,C 是椭圆M :x 2a 2+y 2b2=1(a >b >0)上的三点,其中点A 的坐标为(23,0),BC 过椭圆的中心,且AC ·BC =0,|BC |=2|AC |. (1)求椭圆M 的方程;(2)过点(0,t )的直线l (斜率存在时)与椭圆M 交于两点P ,Q ,设D 为椭圆M 与y 轴负半轴的交点,且|DP |=|DQ |,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解] (1)因为|BC |=2|AC |且BC 过(0,0),则|OC |=|AC |.因为AC ·BC =0,所以∠OCA =90°, 即C (3,3).又因为a =23,设椭圆的方程为x 212+y 212-c 2=1,将C 点坐标代入得312+312-c 2=1,解得c 2=8,b 2=4.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12+y 24=1.(2)由条件D (0,-2),当k =0时,显然-2<t <2; 当k ≠0时,设l :y =kx +t ,⎩⎪⎨⎪⎧x 212+y 24=1,y =kx +t ,消去y 得(1+3k 2)x 2+6ktx +3t 2-12=0 由Δ>0可得t 2<4+12k 2,①设P (x 1,y 1),Q (x 2,y 2),PQ 中点H (x 0,y 0),则x 0=x 1+x 22=-3kt1+3k 2,y 0=kx 0+t =t1+3k 2,所以H ⎝⎛⎭⎫-3kt 1+3k 2,t1+3k 2,由|DP |=|DQ |,所以DH ⊥PQ ,即k DH =-1k ,所以t1+3k 2+2-3kt 1+3k 2-0=-1k ,化简得t =1+3k 2,②所以t >1,将②代入①得,1<t <4. 所以t 的范围是(1,4). 综上可得t ∈(1,2).[方法技巧]圆锥曲线中取值范围问题的五种常用解法(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利用函数性质求范围[例2] 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22,过点M (1,0)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A ,B 两点,|MA |=λ|MB |,且当直线l 垂直于x 轴时,|AB |= 2.(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λ∈⎣⎡⎦⎤12,2,求弦长|AB |的取值范围.[解] (1)由已知e =22,得c a =22, 又当直线垂直于x 轴时,|AB |=2, 所以椭圆过点⎝⎛⎭⎫1,22, 代入椭圆方程得1a 2+12b2=1,∵a 2=b 2+c 2,联立方程可得a 2=2,b 2=1, ∴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2)当过点M 的直线斜率为0时,点A ,B 分别为椭圆长轴的端点, λ=|MA ||MB |=2+12-1=3+22>2或λ=|MA ||MB |=2-12+1=3-22<12,不符合题意. ∴直线的斜率不能为0.设直线方程为x =my +1,A (x 1,y 1),B (x 2,y 2), 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得:(m 2+2)y 2+2my -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y 1+y 2=-2mm 2+2①,y 1y 2=-1m 2+2②,将①式平方除以②式可得:y 1y 2+y 2y 1+2=-4m 2m 2+2,由已知|MA |=λ|MB |可知,y 1y 2=-λ,∴-λ-1λ+2=-4m 2m 2+2,又知λ∈⎣⎡⎦⎤12,2, ∴-λ-1λ+2∈⎣⎡⎦⎤-12,0, ∴-12≤-4m 2m 2+2≤0,解得m 2∈⎣⎡⎦⎤0,27. |AB |2=(1+m 2)|y 1-y 2|2=(1+m 2)[(y 1+y 2)2-4y 1y 2]=8⎝ ⎛⎭⎪⎫m 2+1m 2+22=8⎝⎛⎭⎫1-1m 2+22, ∵m 2∈⎣⎡⎦⎤0,27, ∴1m 2+2∈⎣⎡⎦⎤716,12,∴|AB |∈⎣⎡⎦⎤2,928. [方法技巧]利用函数性质解决圆锥曲线中求范围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求解关于某个变量的函数,通过求这个函数的值域确定目标的取值范围.在建立函数的过程中要根据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把需要的量都用我们选用的变量表示,有时为了运算方便,在建立函数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多个变量,只要在最后结果中把多个变量化为单个变量即可,同时要特别注意变量的取值范围.1.[考点一]设F 1,F 2分别是椭圆E :x 24+y 2b 2=1(b >0)的左、右焦点,若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且1PF ·2PF 的最大值为1.(1)求椭圆E 的方程;(2)设直线l :x =ky -1与椭圆E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且∠AOB 为锐角(O 为坐标原点),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1)易知a =2,c =4-b 2,b 2<4, 所以F 1(-4-b 2,0),F 2(4-b 2,0),设P (x ,y ),则1PF ·2PF =(-4-b 2-x ,-y )·(4-b 2-x ,-y )=x 2+y 2-4+b 2=x 2+b 2-b 2x 24-4+b 2=⎝⎛⎭⎫1-b 24x 2+2b 2-4.因为x ∈[-2,2],故当x =±2,即点P 为椭圆长轴端点时,1PF ·2PF 有最大值1, 即1=⎝⎛⎭⎫1-b24×4+2b 2-4,解得b 2=1. 故所求椭圆E 的方程为x 24+y 2=1.(2)设A (x 1,y 1),B (x 2,y 2),由⎩⎪⎨⎪⎧x =ky -1x 24+y 2=1得(k 2+4)y 2-2ky -3=0,Δ=(-2k )2+12(4+k 2)=16k 2+48>0,故y 1+y 2=2kk 2+4,y 1·y 2=-3k 2+4.又∠AOB 为锐角,故OA ·OB =x 1x 2+y 1y 2>0,又x 1x 2=(ky 1-1)(ky 2-1)=k 2y 1y 2-k (y 1+y 2)+1,所以x 1x 2+y 1y 2=(1+k 2)y 1y 2-k (y 1+y 2)+1=(1+k 2)·-34+k 2-2k 24+k 2+1=-3-3k 2-2k 2+4+k 24+k 2=1-4k 24+k 2>0,所以k 2<14,解得-12<k <12,故k 的取值范围是⎝⎛⎭⎫-12,12. 2.[考点二]已知圆心为H 的圆x 2+y 2+2x -15=0和定点A (1,0),B 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B 的中垂线l 和直线BH 相交于点M ,当点B 在圆上运动时,点M 的轨迹记为曲线C .(1)求C 的方程;(2)过点A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与曲线C 相交于P ,Q 和E ,F ,求PE ·QF 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x 2+y 2+2x -15=0,得(x +1)2+y 2=16, 所以圆心为H (-1,0),半径为4.连接MA ,由l 是线段AB 的中垂线,得|MA |=|MB |, 所以|MA |+|MH |=|MB |+|MH |=|BH |=4, 又|AH |=2<4.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点M 的轨迹是以A ,H 为焦点,4为长轴长的椭圆,所以a 2=4,c 2=1,b 2=3,所求曲线C 的方程为x 24+y 23=1.(2)由直线EF 与直线PQ 垂直,可得AP ·AE =AQ ·AF =0,于是PE ·QF =(AE -AP )·(AF -AQ )=AE ·AF +AP ·AQ .①当直线PQ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EF 的斜率为零,此时可不妨取P ⎝⎛⎭⎫1,32,Q ⎝⎛⎭⎫1,-32,E (2,0),F (-2,0),所以PE ·QF =⎝⎛⎭⎫1,-32·⎝⎛⎭⎫-3,32=-3-94=-214. ②当直线PQ 的斜率为零时,直线EF 的斜率不存在,同理可得PE ·QF =-214. ③当直线PQ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时,直线EF 的斜率也存在,于是可设直线PQ 的方程为y =k (x -1),P (x P ,y P ),Q (x Q ,y Q ),AP =(x P -1,y P ),AQ =(x Q -1,y Q ),则直线EF 的方程为y =-1k(x -1).将直线PQ 的方程代入曲线C 的方程,并整理得,(3+4k 2)x 2-8k 2x +4k 2-12=0, 所以x P +x Q =8k 23+4k 2,x P ·x Q =4k 2-123+4k 2.于是AP ·AQ =(x P -1)(x Q -1)+y P ·y Q =(1+k 2)[x P x Q -(x P +x Q )+1] =(1+k 2)⎝ ⎛⎭⎪⎫4k 2-123+4k 2-8k 23+4k 2+1=-9(1+k 2)3+4k 2.将上面的k 换成-1k ,可得AE ·AF =-9(1+k 2)4+3k 2,所以PE ·QF =AE ·AF +AP ·AQ =-9(1+k 2)⎝⎛⎭⎫13+4k 2+14+3k 2. 令1+k 2=t ,则t >1,于是上式化简整理可得,PE ·QF =-9t ⎝⎛⎭⎫14t -1+13t +1=-63t 212t 2+t -1=-63494-⎝⎛⎭⎫1t -122. 由t >1,得0<1t <1,所以-214<PE ·QF ≤-367.综合①②③可知,PE ·QF 的取值范围为⎣⎡⎦⎤-214,-367.突破点(三) 圆锥曲线中的几何证明问题圆锥曲线中的几何证明问题多出现在解答题中,难度较大,多涉及线段或角相等以及位置关系的证明等.考点贯通 抓高考命题的“形”与“神”圆锥曲线中的几何证明问题[典例] 如图,圆C 与x 轴相切于点T (2,0),与y 轴正半轴相交于两点M ,N (点M 在点N 的下方),且|MN |=3.(1)求圆C 的方程;(2)过点M 任作一条直线与椭圆x 28+y 24=1相交于两点A ,B ,连接AN ,BN ,求证:∠ANM =∠BNM .[解] (1)设圆C 的半径为r (r >0),依题意,圆心C 的坐标为(2,r ). ∵|MN |=3,∴r 2=⎝⎛⎭⎫322+22,解得r 2=254. ∴r =52,圆C 的方程为(x -2)2+⎝⎛⎭⎫y -522=254. (2)证明:把x =0代入方程(x -2)2+⎝⎛⎭⎫y -522=254,解得y =1或y =4,即点M (0,1),N (0,4). ①当AB ⊥x 轴时,可知∠ANM =∠BNM =0.②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可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1. 联立方程 ⎩⎪⎨⎪⎧y =kx +1,x 28+y 24=1,消去y 得,(1+2k 2)x 2+4kx -6=0.设直线AB 交椭圆于A (x 1,y 1),B (x 2,y 2)两点,则x 1+x 2=-4k 1+2k 2,x 1x 2=-61+2k 2. ∴k AN +k BN =y 1-4x 1+y 2-4x 2=kx 1-3x 1+kx 2-3x 2=2kx 1x 2-3(x 1+x 2)x 1x 2.若k AN +k BN =0,则∠ANM =∠BNM . ∵2kx 1x 2-3(x 1+x 2)=-12k 1+2k 2+12k1+2k 2=0, ∴∠ANM =∠BNM .1.设椭圆C 1: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F 1,F 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M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MF 1F 2的周长是4+2 3.(1)求椭圆C 1的方程;(2)设椭圆C 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过椭圆C 1上的一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x 轴于点E ,若点C 满足AB ⊥BC ,AD ∥OC ,连接AC 交DE 于点P ,求证:PD =PE .解析:(1)由e =32,知c a =32,所以c =32a , 因为△MF 1F 2的周长是4+23,所以2a +2c =4+23,所以a =2,c =3, 所以b 2=a 2-c 2=1,所以椭圆C 1的方程为:x 24+y 2=1.(2)证明:由(1)得A (-2,0),B (2,0), 设D (x 0,y 0),所以E (x 0,0), 因为AB ⊥BC ,所以可设C (2,y 1),所以AD =(x 0+2,y 0),OC =(2,y 1), 由AD ∥OC 可得:(x 0+2)y 1=2y 0,即y 1=2y 0x 0+2.所以直线AC 的方程为:y 2y 0x 0+2=x +24. 整理得:y =y 02(x 0+2)(x +2).又点P 在DE 上,将x =x 0代入直线AC 的方程可得:y =y 02,即点P 的坐标为⎝⎛⎭⎫x 0,y 02,所以P 为DE 的中点,所以PD =PE .2.已知点A (-4,0),直线l :x =-1与x 轴交于点B ,动点M 到A ,B 两点的距离之比为2.(1)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2)设C 与x 轴交于E ,F 两点,P 是直线l 上一点,且点P 不在C 上,直线PE ,PF 分别与C 交于另一点S ,T ,证明:A ,S ,T 三点共线.解析:(1)设点M (x ,y ),依题意,|MA ||MB |=(x +4)2+y 2(x +1)2+y 2=2,化简得x 2+y 2=4,即轨迹C 的方程为x 2+y 2=4. (2)证明:由(1)知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4,令y =0得x =±2,不妨设E (-2,0),F (2,0),如图所示.设P (-1,y 0),S (x 1,y 1),T (x 2,y 2),则直线PE 的方程为y =y 0(x +2),由⎩⎪⎨⎪⎧y =y 0(x +2),x 2+y 2=4得(y 20+1)x 2+4y 20x +4y 20-4=0, 所以-2x 1=4y 20-4y 20+1,即x 1=2-2y 20y 20+1,y 1=4y 0y 20+1.直线PF 的方程为y =-y 03(x -2),由⎩⎪⎨⎪⎧y =-y 03(x -2),x 2+y 2=4得(y 20+9)x 2-4y 20x +4y 20-36=0, 所以2x 2=4y 20-36y 20+9,即x 2=2y 20-18y 20+9,y 2=12y 0y 20+9.所以k AS =y 1x 1+4=4y 0y 20+12-2y 20y 20+1+4=2y 0y 20+3, k AT =y 2x 2+4=12y 0y 20+92y 20-18y 20+9+4=2y 0y 20+3,所以k AS =k AT ,所以A ,S ,T 三点共线.[全国卷5年真题集中演练——明规律]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已知点A (0,-2),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F 是椭圆E 的右焦点,直线AF 的斜率为233,O 为坐标原点.(1)求E 的方程;(2)设过点A 的动直线l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 解析:(1)设F (c,0),由条件知,2c =233,得c = 3.又c a =32,所以a =2,b 2=a 2-c 2=1. 故E 的方程为x 24+y 2=1.(2)当l ⊥x 轴时不合题意,故设l :y =kx -2,P (x 1,y 1),Q (x 2,y 2). 将y =kx -2代入x 24+y 2=1,得(1+4k 2)x 2-16kx +12=0. 当Δ=16(4k 2-3)>0,即k 2>34时,x 1,2=8k ±24k 2-34k 2+1.从而|PQ |=k 2+1|x 1-x 2|=4k 2+1·4k 2-34k 2+1.又点O 到直线PQ 的距离d =2k 2+1. 所以△OPQ 的面积S △OPQ =12d ·|PQ |=44k 2-34k 2+1.设4k 2-3=t ,则t >0,S △OPQ =4t t 2+4=4t +4t.因为t +4t ≥4,当且仅当t =2,即k =±72时等号成立,且满足Δ>0.所以,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l 的方程为y =72x -2或y =-72x -2.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椭圆M :x 2a 2+y 2b 2=1 (a >b >0)右焦点的直线x +y -3=0交M 于A ,B 两点,P 为AB 的中点,且OP 的斜率为12.(1)求M 的方程;(2)C ,D 为M 上的两点,若四边形ACBD 的对角线CD ⊥AB ,求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解析:(1)设A (x 1,y 1),B (x 2,y 2),P (x 0,y 0),则x 21a 2+y 21b 2=1,x 22a 2+y 22b 2=1,y 2-y 1x 2-x 1=-1, 由此可得b 2(x 2+x 1)a 2(y 2+y 1)=-y 2-y 1x 2-x 1=1.因为x 1+x 2=2x 0,y 1+y 2=2y 0,y 0x 0=12,所以a 2=2b 2.又由题意知,M 的右焦点为(3,0),故a 2-b 2=3. 因此a 2=6,b 2=3.所以M 的方程为x 26+y 23=1.(2)由⎩⎪⎨⎪⎧x +y -3=0,x 26+y 23=1,解得⎩⎨⎧x =433,y =-33,或⎩⎨⎧x =0,y = 3.因此|AB |=463.由题意可设直线CD 的方程为y =x +n ⎝⎛⎭⎫-533<n <3, 设C (x 3,y 3),D (x 4,y 4).由⎩⎪⎨⎪⎧y =x +n ,x 26+y 23=1得3x 2+4nx +2n 2-6=0. 于是x 3,4=-2n ±2(9-n 2)3.因为直线CD 的斜率为1, 所以|CD |=2|x 4-x 3|=439-n 2. 由已知,四边形ACBD 的面积S =12|CD |·|AB |=8699-n 2.当n =0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863.所以四边形ACBD 面积的最大值为863.[课时达标检测] 难点增分课时——设计3级训练,考生据自身能力而选 一、全员必做题1.已知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一个焦点为F 2(1,0),且该椭圆过定点M ⎝⎛⎭⎫1,22.(1)求椭圆E 的标准方程;(2)设点Q (2,0),过点F 2作直线l 与椭圆E 交于A ,B 两点,且2F A =λ2F B ,λ∈[-2,-1],以QA ,Q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QACB ,求对角线QC 长度的最小值.解析:(1)由题易知c =1,1a 2+12b 2=1,又a 2=b 2+c 2,解得b 2=1,a 2=2,故椭圆E 的标准方程为x 22+y 2=1.(2)设直线l :x =ky +1,由⎩⎪⎨⎪⎧x =ky +1,x 22+y 2=1得(k 2+2)y 2+2ky -1=0, Δ=4k 2+4(k 2+2)=8(k 2+1)>0.设A (x 1,y 1),B (x 2,y 2),则可得y 1+y 2=-2k k 2+2,y 1y 2=-1k 2+2.QC =QA +QB =(x 1+x 2-4,y 1+y 2)=⎝ ⎛⎭⎪⎫-4(k 2+1)k 2+2,-2k k 2+2,∴|QC |2=|QA +QB |2=16-28k 2+2+8(k 2+2)2,由此可知,|QC |2的大小与k 2的取值有关.由2F A =λ2F B 可得y 1=λy 2,λ=y 1y 2,1λ=y 2y 1(y 1y 2≠0).从而λ+1λ=y 1y 2+y 2y 1=(y 1+y 2)2-2y 1y 2y 1y 2=-6k 2-4k 2+2,由λ∈[-2,-1]得⎝⎛⎭⎫λ+1λ∈⎣⎡⎦⎤-52,-2,从而-52≤-6k 2-4k 2+2≤-2,解得0≤k 2≤27. 令t =1k 2+2,则t ∈⎣⎡⎦⎤716,12,∴|QC |2=8t 2-28t +16=8⎝⎛⎭⎫t -742-172, ∴当t =12时,|QC |min =2.2.已知点F 为抛物线E :y 2=2px (p >0)的焦点,点A (2,m )在抛物线E 上,且|AF |=3. (1)求抛物线E 的方程;(2)已知点G (-1,0),延长AF 交抛物线E 于点B ,证明:以点F 为圆心且与直线GA 相切的圆,必与直线GB 相切.解析:(1)由抛物线的定义得|AF |=2+p2.因为|AF |=3,即2+p2=3,解得p =2,所以抛物线E 的方程为y 2=4x .(2)证明:设以点F 为圆心且与直线GA 相切的圆的半径为r. 因为点A(2,m)在抛物线E :y2=4x 上, 所以m =±2 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不妨设A(2,22). 由A(2,22),F(1,0)可得直线AF 的方程为 y =22(x -1).由⎩⎨⎧y =22x -1,y2=4x ,得2x2-5x +2=0,解得x =2或x =12,从而B ⎝⎛⎭⎫12,-2. 又G(-1,0),故直线GA 的方程为22x -3y +22=0, 从而r =|22+22|8+9=4 217 .又直线GB 的方程为22x +3y +22=0, 所以点F 到直线GB 的距离 d =|22+22|8+9=4217=r.这表明以点F 为圆心且与直线GA 相切的圆必与直线GB 相切.3.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C ,其上一点P 到两个焦点F 1,F 2的距离之和为4,离心率为32. (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直线y =kx +1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求△OAB 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析:(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 2a 2+x 2b2=1(a >b >0),由条件知,⎩⎪⎨⎪⎧2a =4,e =c a =32,a 2=b 2+c 2,解得a =2,c =3,b =1,故椭圆C 的方程为y 24+x 2=1.(2)设A (x 1,y 1),B (x 2,y 2),由⎩⎪⎨⎪⎧x 2+y 24=1,y =kx +1得(k 2+4)x 2+2kx -3=0, 故x 1+x 2=-2k k 2+4,x 1x 2=-3k 2+4,设△OAB 的面积为S ,由x 1x 2=-3k 2+4<0,知S =12×1×|x 1-x 2|=12(x 1+x 2)2-4x 1x 2=2k 2+3(k 2+4)2,令k 2+3=t ,知t ≥3, ∴S =21t +1t+2. 对函数y =t +1t (t ≥3),知y ′=1-1t 2=t 2-1t 2>0,∴y =t +1t 在t ∈[3,+∞)上单调递增,∴t +1t ≥103,∴0<1t +1t+2≤316,∴0<S ≤32. 故△OAB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0,32. 二、重点选做题1.过离心率为22的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右焦点F (1,0)作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设|F A |=λ|FB |,T (2,0).(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1≤λ≤2,求△ABT 中AB 边上中线长的取值范围. 解析:(1)∵e =22,c =1,∴a =2,b =1, 即椭圆C 的方程为:x 22+y 2=1.(2)①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显然不成立. ②设直线l :x =my +1,A (x 1,y 1),B (x 2,y 2),联立⎩⎪⎨⎪⎧x 2+2y 2-2=0,x =my +1得(m 2+2)y 2+2my -1=0,则y 1+y 2=-2m m 2+2,y 1y 2=-1m 2+2,由|F A |=λ|FB |,得y 1=-λy 2, ∵-λ+1-λ=y 1y 2+y 2y 1,∴-λ+1-λ+2=(y 1+y 2)2y 1y 2=-4m 2m 2+2,∴m 2≤27,又∵AB 边上的中线长为12 |TA +TB |=12(x 1+x 2-4)2+(y 1+y 2)2=4m 4+9m 2+4(m 2+2)2= 2(m 2+2)2-7m 2+2+4∈⎣⎡⎦⎤1,13216.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l 过点M (4,0)且与抛物线y 2=2px (p >0)交于A ,B 两点,以弦AB 为直径的圆恒过坐标原点O .(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2)设Q 是直线x =-4上任意一点,求证:直线QA ,QM ,QB 的斜率依次成等差数列. 解析:(1)设直线l 的方程为x =ky +4, 代入y 2=2px 得y 2-2kpy -8p =0.设A (x 1,y 1),B (x 2,y 2),则有y 1+y 2=2kp ,y 1y 2=-8p ,而AB 为直径,O 为圆上一点,所以OA ·OB =0, 故0=x 1x 2+y 1y 2=(ky 1+4)(ky 2+4)-8p =k 2y 1y 2+4k (y 1+y 2)+16-8p , 即0=-8k 2p +8k 2p +16-8p ,得p =2, 所以抛物线方程为y 2=4x .(2)设Q (-4,t )由(1)知y 1+y 2=4k ,y 1y 2=-16,所以y 21+y 22=(y 1+y 2)2-2y 1y 2=16k 2+32.因为k QA =y 1-t x 1+4=y 1-t y 214+4=4(y 1-t )y 21+16,k QB =y 2-t x 2+4=y 2-t y 224+4=4(y 2-t )y 22+16,k QM =t -8,所以k QA +k QB =4(y 1-t )y 21+16+4(y 2-t )y 22+16=4×(y 1-t )(y 22+16)+(y 2-t )(y 21+16)(y 21+16)(y 22+16)=4×y 1y 22+16y 1-ty 22-16t +y 2y 21+16y 2-ty 21-16t y 21y 22+16(y 21+y 22)+16×16=-t (y 21+y 22)-32t 8×16+4(y 21+y 22)=-t (16k 2+32)-32t 8×16+4(16k 2+32) =-t 4=2k QM . 所以直线QA ,QM ,QB 的斜率依次成等差数列.三、冲刺满分题1.已知椭圆C :x 24+y 2b 2=1(0<b <2)的离心率为32,与坐标轴不垂直且不过原点的直线l 1与椭圆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如图所示),过AB 的中点M 作垂直于l 1的直线l 2,设l 2与椭圆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C ,D ,且CN =12CD .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原点O 到直线l 1的距离为d ,求d |MN |的最大值. 解析:(1)依题意得,⎩⎪⎨⎪⎧a =2,c a =32,c 2=a 2-b 2,解得b 2=1, 所以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1. (2)设直线l 1:y =kx +m (k ≠0,m ≠0), 由⎩⎪⎨⎪⎧ x 24+y 2=1,y =kx +m 得(1+4k 2)x 2+8kmx +4m 2-4=0, 设A (x 1,y 1),B (x 2,y 2),则⎩⎪⎨⎪⎧ x 1+x 2=-8mk 1+4k 2,x 1x 2=4m 2-41+4k 2.故M ⎝⎛⎭⎫-4mk 1+4k 2,m 1+4k 2. l 2:y -m 1+4k 2=-1k ⎝⎛⎭⎫x +4mk 1+4k 2,即y =-1k x -3m 1+4k 2.由⎩⎨⎧ y =-1k x -3m 1+4k 2,x 24+y 2=1, 得⎝⎛⎭⎫1+4k 2x 2+24m k (1+4k 2)x +36m 2(1+4k 2)2-4=0, 设C (x 3,y 3),D (x 4,y 4),则x 3+x 4=-24mk (1+4k 2)(k 2+4), 故N ⎝⎛⎭⎫-12mk (1+4k 2)(k 2+4),-3mk 2(1+4k 2)(k 2+4). 故|MN |=|x M -x N | 1+1k 2=4|m |(k 2+1)k 2+1(1+4k 2)(k 2+4). 又d =|m |1+k 2,所以d |MN |=(1+4k 2)(k 2+4)4(k 2+1)2. 令t =k 2+1(t >1),则d |MN |=4t 2+9t -94t 2=-94t 2+94t +1=-94⎝⎛⎭⎫1t -122+2516≤2516(当且仅当t =2时取等号), 所以d |MN |的最大值为2516. 2.已知椭圆x 2a 2+y 2b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且|F 1F 2|=6,直线y =kx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1)若△AF 1F 2的周长为16,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k =24,且A ,B ,F 1,F 2四点共圆,求椭圆离心率e 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设P (x 0,y 0)为椭圆上一点,且直线P A 的斜率k 1∈(-2,-1),试求直线PB 的斜率k 2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意得c =3,根据2a +2c =16,得a =5. 结合a 2=b 2+c 2,解得a 2=25,b 2=16.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25+y 216=1. (2)法一:由⎩⎨⎧x 2a 2+y 2b 2=1,y =24x ,得⎝⎛⎭⎫b 2+18a 2x 2-a 2b 2=0. 设A (x 1,y 1),B (x 2,y 2).所以x 1+x 2=0,x 1x 2=-a 2b 2b 2+18a 2,由AB ,F 1F 2互相平分且共圆,易知,AF 2⊥BF 2,因为2F A =(x 1-3,y 1),2F B =(x 2-3,y 2), 所以2F A ·2F B =(x 1-3)(x 2-3)+y 1y 2=⎝⎛⎭⎫1+18x 1x 2+9=0. 即x 1x 2=-8,所以有-a 2b 2b 2+18a 2=-8, 结合b 2+9=a 2,解得a 2=12(a 2=6舍去), 所以离心率e =32.(若设A (x 1,y 1),B (-x 1,-y 1)相应给分) 法二:设A (x 1,y 1),又AB ,F 1F 2互相平分且共圆,所以AB ,F 1F 2是圆的直径,所以x 21+y 21=9,又由椭圆及直线方程综合可得:⎩⎨⎧ x 21+y 21=9,y 1=24x 1,x 21a 2+y 21b 2=1.由前两个方程解得x 21=8,y 21=1, 将其代入第三个方程并结合b 2=a 2-c 2=a 2-9, 解得a 2=12,故e =32. (3)由(2)的结论知,椭圆方程为x 212+y 23=1, 由题可设A (x 1,y 1),B (-x 1,-y 1),k 1=y 0-y 1x 0-x 1,k 2=y 0+y 1x 0+x 1,所以k 1k 2=y 20-y 21x 20-x 21, 又y 20-y 21x 20-x 21=3⎝⎛⎭⎫1-x 2012-3⎝⎛⎭⎫1-x 2112x 20-x 21=-14, 即k 2=-14k 1,由-2<k 1<-1可知,18<k 2<14. 即直线PB 的斜率k 2的取值范围是⎝⎛⎭⎫18,14.。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常用求法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常用求法
例 1 已知双曲线


I +1 一( 一1l .1 ≤ ( ) ) l 1且 d≠0, d 所
jU 1 t
以, d的取值范围是 [ ,)U ( ,1]。 一 0 0 3 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式 . 若 问题 中涉及两 曲线 ( 主要 是圆锥 曲线与直线 ) 交点 , 需要解 方程 组 , 经整理 就会得 到二次 方程 , 保 证方程组有解 , 次方 程必 须有解 , 二 可利用判别式构 造不等式 。进而确定 所求量 与判别 式 中量 的关 系 , 求解所要量 的范 围, 或先确 定判 别式 中量 的范 围 , 然 后找到所求量与判 别式 中量的关 系, 一步求 得所 进 求量 的范 围。 例 3 设抛物线 = 8 x的准线 与 轴 交于点 Q, 若过点 Q的直线 f 与抛 物线有公 共点 , z 则 的斜 率 的取值 范围是 ( ) 。
的范围。
围 6 利 用 函数 构 造 不等 式 .


例 20 湖南卷理 科第 1 题 ) F是椭 圆 鲁 + (4 6 设


÷ :1 的右焦点, 圆上至少有 2 个不同的点 且椭 1 P( =I23 ii ,,…), IP , 使 l f F l

fl ,
l…组 ,

二旦 =:



/ - 1 / 1 因 一 = ̄e一 。 为e , , G ∈[ 2 所以, ] 1


≤a . 号≤ 所 取 t号≤ 号≤ 号。 以 的 值 n
范围 [ 等] 为 詈, 。
2 利用 曲线 自身范 围构造不等式 . 根据 圆锥 曲线 的性 质 , 曲线 自身有 一定 的范 围 限制 。求解问题时 , 可找所 求量 与曲线 自身所 用量 之间 的关 系, 利用 曲线 自身范 围限制构 造不 等式解 决问题 。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一轮复习大题篇—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一轮复习大题篇—圆锥曲线综合问题

2020年高考文科数学一轮复习大题篇—圆锥曲线综合问题【归类解析】题型一 范围问题【解题指导】 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应考虑的五个方面(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例】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与双曲线x 23-y 2=1的离心率互为倒数,且直线x -y -2=0经过椭圆的右顶点.(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设不过原点O 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且直线OM ,MN ,ON 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求△OMN 面积的取值范围.【解】 (1)∵双曲线的离心率为233, ∴椭圆的离心率e =c a =32. 又∵直线x -y -2=0经过椭圆的右顶点,∴右顶点为点(2,0),即a =2,c =3,b =1,∴椭圆方程为x 24+y 2=1. (2)由题意可设直线的方程为y =kx +m (k ≠0,m ≠0),M (x 1,y 1),N (x 2,y 2).联立⎩⎪⎨⎪⎧y =kx +m ,x 24+y 2=1, 消去y ,并整理得(1+4k 2)x 2+8kmx +4(m 2-1)=0,则x 1+x 2=-8km 1+4k 2,x 1x 2=4m 2-11+4k 2, 于是y 1y 2=(kx 1+m )(kx 2+m )=k 2x 1x 2+km (x 1+x 2)+m 2.又直线OM ,MN ,ON 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故y 1x 1·y 2x 2=k 2x 1x 2+km x 1+x 2+m 2x 1x 2=k 2, 则-8k 2m 21+4k2+m 2=0. 由m ≠0得k 2=14,解得k =±12. 又由Δ=64k 2m 2-16(1+4k 2)(m 2-1)=16(4k 2-m 2+1)>0,得0<m 2<2,显然m 2≠1(否则x 1x 2=0,x 1,x 2中至少有一个为0,直线OM ,ON 中至少有一个斜率不存在,与已知矛盾).设原点O 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S △OMN =12|MN |d =12·1+k 2·|x 1-x 2|·|m |1+k 2故由m 的取值范围可得△OMN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0,1).【训练】如图,已知点P 是y 轴左侧(不含y 轴)一点,抛物线C :y 2=4x 上存在不同的两点A ,B 满足P A ,PB 的中点均在C 上.(1)设AB 中点为M ,证明:PM 垂直于y 轴;(2)若P 是半椭圆x 2+y 24=1(x <0)上的动点,求△P AB 面积的取值范围. (1)【证明】 设P (x 0,y 0),A ⎝⎛⎭⎫14y 21,y 1,B ⎝⎛⎭⎫14y 22,y 2. 因为P A ,PB 的中点在抛物线上,所以y 1,y 2为方程⎝⎛⎭⎫y +y 022=4·14y 2+x 02,即y 2-2y 0y +8x 0-y 20=0的两个不同的实根.所以y 1+y 2=2y 0,所以PM 垂直于y 轴.(2)【解】 由(1)可知⎩⎪⎨⎪⎧y 1+y 2=2y 0,y 1y 2=8x 0-y 20,所以|PM |=18(y 21+y 22)-x 0=34y 20-3x 0, |y 1-y 2|=22y 20-4x 0. 所以△P AB 的面积S △P AB =12|PM |·|y 1-y 2|=()322003244y x -.因为x 20+y 204=1(-1≤x 0<0), 所以y 20-4x 0=-4x 20-4x 0+4∈[4,5],所以△P AB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62,15104. 题型二 最值问题1 利用三角函数有界性求最值【解题指导】 处理圆锥曲线最值问题的求解方法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类型较多,解法灵活多变,但总体上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几何法,即通过利用曲线的定义、几何性质以及平面几何中的定理、性质等进行求解;二是利用代数法,即把要求最值的几何量或代数表达式表示为某个(些)参数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利用函数方法、不等式方法等进行求解.【例】过抛物线y 2=4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O 是坐标原点,则|AF |·|BF |的最小值是【解】 设直线AB 的倾斜角为θ,可得|AF |=21-cos θ,|BF |=21+cos θ, 则|AF |·|BF |=21-cos θ×21+cos θ=4sin 2θ≥4. 2 数形结合利用几何性质求最值【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为双曲线x 2-y 2=1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大于c 恒成立,求实数c 的最大值为。

圆锥曲线中求参数范围的方法

圆锥曲线中求参数范围的方法
是 其 上 的 动 点 , F : 钝 角 时 , 点 P 的 横 坐 标 的 1 PF 为 求
范围.
根 据 。 y 6构 造 不 等 式 。 < ≤ ’ <
≤ 6’ 难 化 不
分 析 考 虑 到 直 径 上 的 圆 内 角 是 钝 角 , 难 想 到 不
简 为 3 4 ≥ o 解 得 ≤ 8 1 e+ P H


于 是 tn AP a B— tn( APH +  ̄ BP ) a H =


1 借 助 图 形 。 察 参 数 的 范 围 观
z。十 v 。一 a ( 口 6 一 ) y

从 而 一

/ 门2一 )’

例 1 已知椭圆 +÷ 一1 的焦点为 F 、 点 P F ,
直 线 L 的斜 率 的 范 围 . 分 析 设 L 的方 程 为 一忌 + m, 入 椭 圆 方 程 得 z 代 ( + 9 z + 2 mx m 9 0 由 韦 达 定 理 求 得 线 段 )。 k + 一 — ,
的 计 算 表 达 式 , 后 根 据 原 点 到 直 线 AB 的 距 离 不 大 于 然
z —2 + P、 1 2一 t P, OAJ oB, 0 ・ 2 t zz 一 又 - . .是 A ∞ 一 1,’ . .z1 + y y 一 0 即 :z】 + ( — z ) t z2 z2 lz , z2 t 1 (— )一

1总 有 交 点 , m 的取 值 范 围 . 求
总 之 , 参 数 范 围 问题 虽 有 一 定 的 难 度 , 还 是 有 求 但 较 强 的 规 律 性 , 要 我 们 平 时 多 总 结 , 能 得 到 圆 满 解 只 定 决.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中求参数范围的六种方法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中求参数范围的六种方法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中求参数范围的六种方法解析几何中求参数范围或与参数有关的问题,往往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本文总结出六种求解这类问题的思考途径与策略。

一、利用题设条件中的不等关系若题设条件中有不等关系,可直接利用该条件求参数的范围。

例1.双曲线的焦距为2c,直线l过点(a,0)和(0,b),且点(1,0)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1,0)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求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解析:直线l的方程为,即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且,得到点(1,0)到直线l的距离同理得到点(-1,0)到直线l的距离由,即于是得即解得由于,所以e的取值范围是[,]。

二、应用判别式建立不等式关系若题设中给出直线(或曲线)与曲线有公共点或无公共点时,可以把直线方程(或曲线方程)与曲线方程联立起来,消去某一个未知数,得到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就能利用判别式建立所含参数的不等式。

例2.设,两点在抛物线上,l是AB的垂直平分线。

当直线l的斜率为2时,求直线l在y轴上截距的取值范围。

解析:设直线l在y轴上的截距为b,依题意得l的方程为过点A、B的直线方程可写为由,消y得①即是方程①的两个不同的解,得,且设AB的中点N的坐标为(),则,。

由,于是。

即得直线l 在y 轴上截距的取值范围为。

点评:该题含有两个参数b ,m ,先由直线AB 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应用判别式求出参数m 的范围,再由题意找出两个参数b ,m 之间的关系式,最后求出参数b 的取值范围。

例3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是()0,31-F ,一条渐近线的方程是025=-y x . (Ⅰ)求双曲线C 的方程;(Ⅱ)若以()0≠k k 为斜率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相交于两个不同的点M ,N ,且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81,求k 的取值范围. 解:(Ⅰ)设双曲线C 的方程为22221x y a b-=(0,0a b >>).由题设得22952a b b a⎧+=⎪⎨=⎪⎩,解得2245a b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22145x y -=. (Ⅱ)解: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0k ≠).点11(,)M x y ,22(,)N x y 的坐标满足方程组22145y kx mx y =+⎧⎪⎨-=⎪⎩将①式代入②式,得22()145x kx m +-=,整理得222(54)84200k x kmx m ----=. 此方程有两个一等实根,于是2504k -≠,且222(8)4(54)(420)0km k m ∆=-+-+>.整理得22540m k +->. ③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线段MN 的中点坐标00(,)x y 满足12024254x x km x k +==-,002554my kx m k =+=-.从而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22514()5454m kmy x k k k-=----. 此直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29(,0)54km k -,29(0,)54mk -.由题设可得2219981||||254542km m k k ⋅=--.整理得222(54)||k m k -=,0k ≠. 将上式代入③式得222(54)540||k k k -+->,整理得22(45)(4||5)0k k k --->,0k ≠. 解得50||k <<或5||4k >. 所以k 的取值范围是5555,)(,0)(0,)(,)44(∞-+--∞U U U . 三、根据曲线的范围建立不等关系由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知,椭圆上任一点的横、纵坐标是有界的,通过有界性就可能找到变量间的不等关系。

高考数学总复习(一轮)(人教A)教学课件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10节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高考数学总复习(一轮)(人教A)教学课件第八章 平面解析几何第10节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






将点(-1, )的坐标代入椭圆方程 + =1,得 +

所以椭圆 E 的方程为 + =1.




=1,解得 b= ,
(2)设直线l与圆O:x2+y2=a2交于C,D两点,当
求△ABF2面积的取值范围.
2
2
|CD|∈[2 ,


] 时,
解:(2)由(1)知圆 O 的方程为 x +y =4,由题意,直线 l 的斜率不为 0,
=
+-


因为 t∈(1,+∞),所以 ∈(0,1),

所以|AB|+|DE|∈[ ,7).
,


-( - ) +



综上所述,|AB|+|DE|的取值范围为[ ,7].
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应考虑的五个方面
(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
得最值的临界条件,得出最值.
(2)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则首先建
立目标函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有配方
法、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法及函数的单调性法等.
[针对训练] (2024·河南襄城模拟)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坐标
原点,焦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圆x2+(y-1)2=1经过抛物线C的焦点.
提升·关键能力
类分考点,落实四翼
考点一
最值问题

[例1] (2024·安徽蚌埠模拟)在椭圆 C: + =1 (a>b>0)中,c=2,

高中数学必备知识点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5种常用方法

高中数学必备知识点 解析几何中求参数取值范围的5种常用方法

一、利用曲线方程中变量的范围构造不等式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往往有一定的变化范围,如椭圆 x2a2 + y2b2 = 1上的点P(x,y)满足-a≤x≤a,-b≤y≤b,因而可利用这些范围来构造不等式求解,另外,也常出现题中有多个变量,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往往需要将要求的参数去表示已知的变量或建立起适当的不等式,再来求解.这是解决变量取值范围常见的策略和方法.例1 已知椭圆 x2a2 + y2b2 = 1 (a>b>0),A,B是椭圆上的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x轴相交于点P(x0,0)求证:-a2-b2a ≤ x0 ≤ a2-b2a分析:先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求出x0与A,B横坐标的关系,再利用椭圆上的点A,B满足的范围求解.解: 设A,B坐标分别为(x1,y1),(x2,y2),(x1≠x2)代入椭圆方程,作差得: y2-y1x2-x1 =-b2a2 •x2+x1 y2+y1又∵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y- y1+y22 =- x2-x1 y2-y1 (x-x1+x22 )令y=0得x0=x1+x22 •a2-b2a2又∵A,B是椭圆x2a2 + y2b2 = 1 上的点∴-a≤x1≤a,-a≤x2≤a,x1≠x2 以及-a≤x1+x22 ≤a∴ -a2-b2a ≤ x0 ≤ a2-b2a例2 如图,已知△OFQ的面积为S,且OF•FQ=1,若 12 < S <2 ,求向量OF与FQ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分析:须通过题中条件建立夹角θ与变量S的关系,利用S的范围解题.解: 依题意有∴tanθ=2S∵12 < S <2 ∴1< tanθ<4又∵0≤θ≤π∴π4 <θ< p>例3对于抛物线y2=4x上任一点Q,点P(a,0)都满足|PQ|≥|a|,则a 的取值范围是()A a<0B a≤2C 0≤a≤2D 0<2< p>分析:直接设Q点坐标,利用题中不等式|PQ|≥|a| 求解.解: 设Q( y024 ,y0)由|PQ| ≥a得y02+( y024 -a)2≥a2 即y02(y02+16-8a)≥0∵y02≥0 ∴(y02+16-8a)≥0即a≤2+ y028 恒成立又∵ y02≥0而 2+ y028 最小值为2 ∴a≤2 选( B )二、利用判别式构造不等式在解析几何中,直线与曲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问题,因此可利用判别式来构造不等式求解.例4设抛物线y2 = 8x的准线与x轴交于点Q,若过点Q的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则直线L的斜率取值范围是()A [-12 ,12 ]B [-2,2]C [-1,1]D [-4,4]分析:由于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等价于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则判别式△≥0解:依题意知Q坐标为(-2,0),则直线L的方程为y = k(x+2)由得 k2x2+(4k2-8)x+4k2 = 0∵直线L与抛物线有公共点∴△≥0 即k2≤1 解得-1≤k≤1 故选(C)例5 直线L: y = kx+1与双曲线C: 2x2-y2 = 1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A、B,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分析:利用直线方程和双曲线方程得到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于直线与右支交于不同两点,则△>0,同时,还需考虑右支上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来建立关于k的不等式.解:由得(k2-2)x2 +2kx+2 = 0∵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交于不同两点,则解得 -2<-2< p>三、利用点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构造不等式曲线把坐标平面分成三个区域,若点P(x0,y0)与曲线方程f(x,y)=0关系:若P在曲线上,则f(x0,y0)=0;若P在曲线内,则f(x0,y0)<0;若P在曲线外,则f(x0,y0)>0;可见,平面内曲线与点均满足一定的关系。

2025届高中数学一轮复习《圆锥曲线最值与范围问题》ppt

2025届高中数学一轮复习《圆锥曲线最值与范围问题》ppt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9页
圆锥曲线中最值的求法 (1)几何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明显体现几何特征及意义,则考虑利用图形性质来 解决,这就是几何法. (2)代数法:若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能体现一种明确的函数关系,则可首先建立起目标函 数,再求这个函数的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法及单 调性法等.
5-82=2.
第23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24页
圆锥曲线中取值范围问题的五种常用解法 (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决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 的等量关系. (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5)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 的取值范围.
第22页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即 16y20<(x0-4)2. 因为x420+y20=1,所以y02x-02 1=-14, 所以 5x20-8x0>0,解得 x0>85或 x0<0. 因为 0<x0≤2,所以85<x0≤2, 所以 EF=2 r2-d2=2 x40-12-4xy002=2 5-x80≤2 所以该圆被 x 轴截得的弦长|EF|的最大值为 2.
所以|AB|= 1+14 x1+x22-4x1x2= 解得 p=2(负值舍去).
1+14 8p-22-4=4 15,
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
第6页
(2)由题知,直线 MN 的斜率不为 0,设直线 MN 的方程为 x=my+b,由(1)知,抛物线
C 的方程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第8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范围最值问题教师用书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8章平面解析几何第8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范围最值问题教师用书

第2课时 范围、最值问题考点1 范围问题——综合性(2021·梅州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直线x +y +22-1=0与以椭圆C 的右焦点为圆心,椭圆C 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1)求椭圆C 的方程;(2)△BMN 是椭圆C 的内接三角形,若坐标原点O 为△BMN 的重心,求点B 到直线MN 距离的取值范围.解:(1)设椭圆C :x 2a 2+y 2b2=1(a >b >0)的右焦点F 2(c,0),则以椭圆C 的右焦点为圆心,椭圆C 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圆:(x -c )2+y 2=a 2,所以圆心到直线x +y +22-1=0的距离d =|c +22-1|12+12=a . 又椭圆的两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的连线构成等边三角形,所以a =2c ,b =3c , 解得a =2,b =3,c =1, 所以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x 24+y 23=1.(2)设B (m ,n ),设M ,N 的中点为D ,直线OD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 因为O 为△BMN 的重心,则BO =2OD =OA ,所以D ⎝ ⎛⎭⎪⎫-m 2,-n 2,即B 到直线MN 的距离是原点O 到直线MN 距离的3倍.当MN 的斜率不存在时,点D 在x 轴上,所以此时B 在长轴的端点处. 由|OB |=2,得|OD |=1,则O 到直线MN 的距离为1,B 到直线MN 的距离为3.当MN 的斜率存在时,设M (x 1,y 1),N (x 2,y 2),则有⎩⎪⎨⎪⎧x 214+y 213=1,x 224+y223=1,两式相减,得(x 1+x 2)(x 1-x 2)4+(y 1+y 2)(y 1-y 2)3=0.因为D 为M ,N 的中点,所以x 1+x 2=-m ,y 1+y 2=-n ,所以k =y 1-y 2x 1-x 2=-3m4n, 所以直线MN 的方程为y +n 2=-3m 4n ⎝ ⎛⎭⎪⎫x +m 2,即6mx +8ny +4n 2+3m 2=0,所以原点O 到直线MN 的距离d =4n 2+3m264n 2+36m2.因为m 24+n 23=1,所以3m 2=12-4n 2, 所以d =4n 2+3m264n 2+36m2=12144+16n2=39+n2.因为0<n 2≤3,所以3<9+n 2≤23, 所以123≤19+n 2<13,所以332≤3d <3. 综上所述,332≤3d ≤3,即点B 到直线MN 距离的取值范围为⎣⎢⎡⎦⎥⎤332,3.圆锥曲线中的取值范围问题的解题策略(1)利用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或联立方程后的判别式构造不等关系,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2)利用已知参数的范围,求新参数的范围,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建立两个参数之间的等量关系.(3)利用隐含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4)利用已知的不等关系构造不等式,从而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5)利用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将待求量表示为其他变量的函数,求其值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已知椭圆x 2a 2+y 2b2=1(a >b >0)上的点到右焦点F (c,0)的最大距离是2+1,且1,2a,4c成等比数列.(1)求椭圆的方程;(2)过点F 且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点M (m,0),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1)由已知可得⎩⎨⎧a +c =2+1,1×4c =2a 2,a 2=b 2+c 2,解得⎩⎨⎧a =2,b =1,c =1,所以椭圆的方程为x 22+y 2=1.(2)由题意得F (1,0),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 (x -1).与椭圆方程联立得⎩⎪⎨⎪⎧x 2+2y 2-2=0,y =k (x -1),消去y 可得(1+2k 2)x 2-4k 2x +2k 2-2=0,Δ=(-4k 2)2-4(2k 2-2)(1+2k 2)=8k 2+8>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4k21+2k2,y 1+y 2=k (x 1+x 2)-2k =-2k1+2k2. 可得线段AB 的中点为N ⎝ ⎛⎭⎪⎫2k 21+2k 2,-k 1+2k 2.当k =0时,直线MN 为x 轴,此时m =0;当k ≠0时,直线MN 的方程为y +k1+2k 2=-1k ⎝ ⎛⎭⎪⎫x -2k 21+2k 2, 化简得ky +x -k 21+2k2=0.令y =0,得x =k 21+2k2,所以m =k 21+2k 2=11k2+2∈⎝ ⎛⎭⎪⎫0,12.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0,12.考点2 最值问题——应用性考向1 利用几何性质求最值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P 为双曲线x 2-y 2=1右支上的一个动点.若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大于c 恒成立,则实数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22解析:双曲线x 2-y 2=1的渐近线为x ±y =0,直线x -y +1=0与渐近线x -y =0平行,故两平行线间的距离d =|1-0|12+(-1)2=22,由点P 到直线x -y +1=0的距离大于c恒成立,得c ≤22,故c 的最大值为22. 考向2 利用函数、导数求最值(2022·江门市高三一模)如图,抛物线C :y 2=8x 与动圆M :(x -8)2+y 2=r 2(r >0)相交于A ,B ,C ,D 四个不同点.(1)求r 的取值范围;(2)求四边形ABCD 面积S 的最大值及相应r 的值.解:(1)联立抛物线与圆方程⎩⎪⎨⎪⎧y 2=8x ,(x -8)2+y 2=r 2,消去y ,得x 2-8x +64-r 2=0.若圆与抛物线有四个不同交点,则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所以⎩⎪⎨⎪⎧64-r 2>0,64-4(64-r 2)>0,解得43<r <8,所以r 的取值范围为(43,8).(2)设A (x 1,22x 1),B (x 2,22x 2),其中x 2>x 1>0,则x 1+x 2=8,x 1x 2=64-r 2,S =12(42x 1+42x 2)(x 2-x 1)=(22x 1+22x 2)(x 2-x 1), S 2=8(x 1+x 2+2x 1x 2)[(x 2+x 1)2-4x 1x 2], S 2=64(4+64-r 2)[16-(64-r 2)].令x =64-r 2(0<x <4),令f (x )=(4+x )(16-x 2)(0<x <4),f ′(x )=16-8x -3x 2=(4-3x )(x +4).当0<x <43时,f ′(x )>0,f (x )单调递增;当43<x <4时,f ′(x )<0,f (x )单调递减. f (x )≤f ⎝ ⎛⎭⎪⎫43=2 04827,S =8f (x )≤25669.当x =43时,S 取得最大值,取64-r 2=43,r =4353.考向3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2022·唐山三模)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A (-1,0),B (1,0),C 为动点,设△ABC的内切圆分别与边AC ,BC ,AB 相切于P ,Q ,R ,且|CP |=1,记点C 的轨迹为曲线E .(1)求曲线E 的方程;(2)不过原点O 的直线l 与曲线E 交于M ,N ,且直线y =-12x 经过MN 的中点T ,求△OMN的面积的最大值.解:(1)依题意可知,|CA |+|CB |=|CP |+|CQ |+|AP |+|BQ |=2|CP |+|AB |=4>|AB |, 所以曲线E 是以A ,B 为焦点,长轴长为4的椭圆(除去与x 轴的交点), 因此曲线E 的方程为x 24+y 23=1(y ≠0).(2)设M (x 1,y 1),N (x 2,y 2),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m (m ≠0),代入x 24+y 23=1整理,得(4k 2+3)x 2+8kmx +4m 2-12=0,(*)Δ=64k 2m 2-4(4k 2+3)(4m 2-12)>0.则x 1+x 2=-8km 4k 2+3,x 1x 2=4m 2-124k 2+3,所以y 1+y 2=k (x 1+x 2)+2m =6m4k 2+3,故MN 的中点T ⎝⎛⎭⎪⎫-4km 4k 2+3,3m 4k 2+3.而直线y =-12x 经过MN 的中点T ,得3m 4k 2+3=-12×-4km4k 2+3, 又m ≠0,所以直线l 的斜率k =32.故(*)式可化简为3x 2+3mx +m 2-3=0,故x 1+x 2=-m ,x 1x 2=m 2-33.由Δ=36-3m 2>0且m ≠0,得-23<m <23且m ≠0. 又|MN |=1+k 2|x 1-x 2|=132×36-3m 23=1323×12-m 2,而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d =2|m |13, 则△OMN 的面积为S =12×2|m |13×1323×12-m 2=123|m |×12-m 2≤123×m 2+12-m 22=3, 当且仅当m =±6时,等号成立,此时满足-23<m <23且m ≠0,所以△OMN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3.最值问题的2种基本解法几何法根据已知的几何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知识加以解决(如抛物线上的点到某个定点和焦点的距离之和、光线反射问题等在选择题、填空题中经常考查)代数法建立求解目标关于某个(或两个)变量的函数,通过求解函数的最值解决(一般方法、基本不等式法、导数法等)已知抛物线C :x 2=2py (p >0),过点T (0,p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 1和l 2,l 1交抛物线C 于A ,B 两点,l 2交抛物线C 于E ,F 两点,当点A 的横坐标为1时,抛物线C 在点A 处的切线斜率为12.(1)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已知O 为坐标原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线段EF 的中点为N ,求△OMN 面积的最小值.解:(1)因为x 2=2py 可化为y =x 22p ,所以y ′=xp.因为当点A 的横坐标为1时,抛物线C 在点A 处的切线斜率为12,所以1p =12,所以p =2,所以,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x 2=4y . (2)由(1)知点T 坐标为(0,2),由题意可知,直线l 1和l 2斜率都存在且均不为0. 设直线l 1方程为y =kx +2,由⎩⎪⎨⎪⎧y =kx +2,x 2=4y ,联立消去y 并整理,得x 2-4kx -8=0,Δ=(-4k )2+32=16k 2+32>0.设A (x 1,y 1),B (x 2,y 2),则x 1+x 2=4k ,x 1·x 2=-8, 所以,y 1+y 2=k (x 1+x 2)+4=4k 2+4. 因为M 为AB 中点,所以M (2k,2k 2+2).因为l 1⊥l 2,N 为EF 中点,所以N ⎝ ⎛⎭⎪⎫-2k ,2k2+2,所以直线MN 的方程为y -(2k 2+2)=2k 2+2-⎝ ⎛⎭⎪⎫2k 2+22k +2k·(x -2k )=⎝ ⎛⎭⎪⎫k -1k ·(x -2k ), 整理得y =⎝⎛⎭⎪⎫k -1k x +4,所以,直线MN 恒过定点(0,4).所以△OMN 面积S =12×4×⎪⎪⎪⎪⎪⎪2k -⎝ ⎛⎭⎪⎫-2k =4⎪⎪⎪⎪⎪⎪k +1k =4⎝ ⎛⎭⎪⎫|k |+⎪⎪⎪⎪⎪⎪1k ≥4·2|k |·⎪⎪⎪⎪⎪⎪1k=8,当且仅当|k |=⎪⎪⎪⎪⎪⎪1k即k =±1时,△OMN 面积取得最小值为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O :x 2+y 2=4,椭圆C :x 24+y 2=1,A 为椭圆C 的右顶点,过原点且异于x 轴的直线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M 在x 轴的上方,直线AM 与圆O 的另一交点为P ,直线AN 与圆O 的另一交点为Q .(1)若AP →=3AM →,求直线AM 的斜率;(2)设△AMN 与△APQ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求S 1S 2的最大值.[四字程序]读想算思已知圆的方程和椭圆的方程,直线与圆、椭圆都相交 1.向量AP →=3AM →如何转化?2.如何表示三角形的面积把S 1S 2用直线AM 的斜率k 来表示 转化与化归求直线AM 的斜率,求△AMN 与△APQ 的面1.用A ,P ,M 的坐标表示.S 1S 2=|AM |·|AN ||AP |·|AQ |,进把面积之比的最大值转化为一个变量的不积之比2.利用公式S =12ab ·sin C 表示并转化而用基本不等式求其最大值等式思路参考:设直线AM 的方程为y =k (x -2),k <0,利用y P =3y M 求解.解:(1)设直线AM 的方程为y =k (x -2),k <0,将y =k (x -2)与椭圆方程x 24+y 2=1联立,(1+4k 2)x 2-16k 2x +16k 2-4=0,得x A +x M =16k21+4k2,求得点M 的横坐标为x M =8k 2-24k 2+1,纵坐标为y M =-4k4k 2+1.将y =k (x -2)与圆方程x 2+y 2=4联立,得(1+k 2)·x 2-4k 2x +4k 2-4=0,得x A +x P =4k21+k2, 求得点P 的横坐标为x P =2k 2-2k 2+1,纵坐标为y P =-4kk 2+1. 由AP →=3AM →得y P =3y M , 即-4k k 2+1=-12k4k 2+1. 又k <0,解得k =-2.(2)由M ,N 关于原点对称,得点N 的坐标为x N =-8k 2+24k 2+1,y N =4k4k 2+1,所以直线AN 的斜率为k AN =4k4k 2+1-8k 2+24k 2+1-2=-14k. 于是|AM ||AP |=y M y P =k 2+14k 2+1,同理|AN ||AQ |=⎝ ⎛⎭⎪⎫-14k 2+14⎝ ⎛⎭⎪⎫-14k 2+1=16k 2+116k 2+4.所以S 1S 2=|AM |·|AN ||AP |·|AQ |=k 2+14k 2+1·16k 2+116k 2+4=16k 4+17k 2+14(16k 4+8k 2+1) =14⎝ ⎛⎭⎪⎫1+9k 216k 4+8k 2+1=14⎝⎛⎭⎪⎪⎫1+916k 2+1k2+8 ≤14⎝⎛⎭⎪⎪⎫1+9216k 2·1k 2+8=2564, 当且仅当16k 2=1k 2,即k =-12时等号成立,所以S 1S 2的最大值为2564.思路参考:设直线AM 的方程为y =k (x -2),k <0,由AP →=3AM →转化为x P -x A =3(x M -x A )求解.解:(1)设直线AM 的方程为y =k (x -2),k <0,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4k 2+1)x 2-16k 2x +4(4k 2-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A x M =4(4k 2-1)4k 2+1,而x A =2,所以x M =2(4k 2-1)4k 2+1. 将y =k (x -2)代入圆的方程,整理得(k 2+1)x 2-4k 2x +4(k 2-1)=0.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 A x P =4(k 2-1)k 2+1,而x A =2,所以x P =2(k 2-1)k 2+1.由AP →=3AM →,得x P -x A =3(x M -x A ),即2(k 2-1)k 2+1-2=3⎣⎢⎡⎦⎥⎤2(4k 2-1)4k 2+1-2,解得k 2=2. 又k <0,所以k =-2.(2)因为MN 是椭圆的直径,直线AM ,AN 斜率均存在,所以k AM k AN =-14,即kk AN =-14,所以k AN =-14k.下同解法1(略).思路参考:设直线AM 的方程为x =my +2,利用y P =3y M 求解.解:(1)设直线AM 的方程为x =my +2(m ≠0),将其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m 2+4)y 2+4my =0,得点M 的纵坐标为y M =-4mm 2+4. 将x =my +2代入圆的方程,整理得(m 2+1)y 2+4my =0,得点P 的纵坐标为y P =-4mm 2+1. 由AP →=3AM →,得y P =3y M ,即m m 2+1=3m m 2+4.因为m ≠0,解得m 2=12,即m =±12.又直线AM 的斜率k =1m<0,所以k =-2.(2)因为MN 是椭圆的直径,直线AM ,AN 斜率均存在,又k AM k AN =-14,由(1)知k AM =1m ,所以有1m k AN =-14,则k AN =-m4.又y M =-4m m 2+4,y P =-4mm 2+1, 所以|AM ||AP |=y M y P =m 2+1m 2+4.同理|AN ||AQ |=⎝ ⎛⎭⎪⎫-m 42+14⎝ ⎛⎭⎪⎫-m 42+1=m 2+164(m 2+4).所以S 1S 2=|AM |·|AN ||AP |·|AQ |=m 2+1m 2+4·m 2+164(m 2+4).下同解法1(略).1.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之比的最大值,解法较为灵活,其基本策略是把面积的比值表示为斜率k 的函数,从而求其最大值.2.基于新课程标准,解答本题一般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阅读技能、运算求解能力.本题的解答体现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已知点A (0,-2),椭圆E :x 2a 2+y 2b 2=1(a >b >0)的离心率为32,F 是椭圆的右焦点,直线AF 的斜率为233,O 为坐标原点.(1)求椭圆E 的方程;(2)设过点A 的直线l 与E 相交于P ,Q 两点,当△OPQ 的面积最大时,求l 的方程.解:(1)设F (c,0),由题意知2c =233,解得c =3.因为e =ca =32, 所以a =2,b 2=a 2-c 2=1. 所以椭圆E 的方程为x 24+y 2=1.(2)(方法一)显然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y =kx -2,P (x 1,y 1),Q (x 2,y 2),且P 在线段AQ 上.由⎩⎪⎨⎪⎧y =kx -2,x 2+4y 2-4=0得(4k 2+1)x 2-16kx +12=0,所以x 1+x 2=16k 4k 2+1,x 1x 2=124k 2+1.由Δ=(16k )2-48(4k 2+1)>0,得k 2>34.则S △OPQ =S △AOQ -S △AOP=12×2×|x 2-x 1|=(x 1+x 2)2-4x 1x 2=44k 2-34k 2+1. 令4k 2-3=t (t >0),则4k 2=t 2+3,于是S △OPQ =4t t 2+4=4t +4t≤1,当且仅当t =2,即k =±72时等号成立,所以l 的方程为y =72x -2或y =-72x -2. (方法二)依题意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x -2,P (x 1,y 1),Q (x 2,y 2).将直线l 的方程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4k 2+1)x 2-16kx +12=0,则Δ=(16k )2-48(4k 2+1)=16(4k 2-3)>0,即k 2>34.x 1+x 2=16k 4k 2+1,x 1x 2=124k 2+1.由弦长公式得|PQ |=1+k 2|x 1-x 2|=1+k 2·(x 1+x 2)2-4x 1x 2=1+k 2·44k 2-34k 2+1.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d =21+k2,所以S △OPQ =12|PQ |×d =121+k 2×44k 2-34k 2+1×21+k 2=44k 2-34k 2+1. 设4k 2-3=t (t >0),则4k 2=t 2+3,所以S △OPQ =4t t 2+4=4t +4t≤1,当且仅当t =2,即k =±72时等号成立.7 2x-2或y=-72x-2.故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

高中数学《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基础知识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基础知识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基础知识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宏观上有两种思路:一个是通过解不等式求解,一个是利用函数,通过解函数的值域求得参数范围1、解不等式:通过题目条件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从而通过解不等式进行求解。

常见的不等关系如下:(1)圆锥曲线上的点坐标的取值范围① 椭圆(以()222210x y a b a b +=>>为例),则[],x a a ∈−,[],y b b ∈−② 双曲线:(以()22221,0x y a b a b−=>为例),则(],x a ∈−∞−(左支)[),a +∞(右支)y R ∈③ 抛物线:(以()220y px p =>为例,则[)0,x ∈+∞(2)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若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公共点,则联立消元后的一元二次方程0∆>(3)点与椭圆(以()222210x y a b a b+=>>为例)位置关系:若点()00,x y 在椭圆内,则2200221x y a b +< (4)题目条件中的不等关系,有时是解决参数取值范围的关键条件2、利用函数关系求得值域:题目中除了所求变量,还存在一个(或两个)辅助变量,通过条件可建立起变量间的等式,进而可将等式变形为所求变量关于辅助变量的函数,确定辅助变量的范围后,则可求解函数的值域,即为参数取值范围(1)一元函数:建立所求变量与某个辅助变量的函数关系,进而将问题转化为求一元函数的值域,常见的函数有:① 二次函数;②“对勾函数”()0ay x a x=+>;③ 反比例函数;④ 分式函数。

若出现非常规函数,则可考虑通过换元“化归”为常规函数,或者利用导数进行解决。

(2)二元函数:若题目中涉及变量较多,通过代换消元最后得到所求参数与两个变量的表达式,则可通过均值不等式,放缩消元或数形结合进行解决。

3、两种方法的选择与决策:通常与题目所给的条件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若题目中含有某个变量的范围,则可以优先考虑函数的方向,将该变量视为自变量,建立所求变量与自变量的函数关系,进而求得值域(2)若题目中含有某个表达式的范围(或不等式),一方面可以考虑将表达式视为整体,看能否转为(1)的问题进行处理,或者将该表达式中的项用所求变量进行表示,从而建立起关于该变量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1F 、2F 是其左右焦点,离心率为3,且经过点()3,1.(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12,A A 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Q 为椭圆上动点,设直线1AQ 斜率为k ,且11,23k ⎛⎫∈−− ⎪⎝⎭,求直线Q A 2斜率的取值范围;解:(1)3c e a ==::a b c ∴=∴椭圆方程为:222213x y b b +=代入()3,1可得:24b =22312a b ∴== ∴椭圆方程为:221124x y +=(2)由(1)可得:()()12,A A − 设(),Q x y , 则k =2A Q k =22212A Qy k k x ∴⋅==− Q 在椭圆上 ()222211121243x y y x ∴+=⇒=−2221123A Qy k k x ∴⋅==−− 213A Q k k∴=−11,23k ⎛⎫∈−− ⎪⎝⎭12,133k ⎛⎫∴−∈ ⎪⎝⎭即22,13A Q k ⎛⎫∈ ⎪⎝⎭例2:已知椭圆()2222:10xy C a b a b +=>>,其左,右焦点分别是12,F F ,过点1F 的直线l交椭圆C 于,E G 两点,且2EGF 的周长为 (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过点()2,0M 的直线与椭圆C 相交于两点,A B ,设P 为椭圆上一点,且满足OA OB tOP +=(O 为坐标原点),当25PA PB −<t 的取值范围 解:(1)2c e a ==::a b c ∴= 2EGF 的周长4C a a ==⇒=1b ∴=∴椭圆方程为:2212x y +=(2)设直线AB 的方程为()2y k x =−,()()1122,,,A x y B x y ,(),P x yOA OB tOP += 1212x x txy y ty +=⎧∴⎨+=⎩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222222212882021y k x k x k x k x y =−⎧⎪⇒+−+−=⎨+=⎪⎩ ()()()22228412820k k k ∴∆=−+−>,解得:212k <()23121212222884,44212121k k kx x y y k x x k k k k k +=+=+−=−=−+++()()222821421k x t k k y t k ⎧=⎪+⎪∴⎨⎪=−⎪+⎩,代入2212x y +=可得:()()2222284222121k k t k t k ⎛⎫⎛⎫ ⎪ ⎪+−= ⎪ ⎪++⎝⎭⎝⎭2221612k t k∴=+ 由条件25PA PB −<可得:25AB <123AB x ∴=−<()()22121220149kx x x x ⎡⎤∴++−<⎣⎦,代入22121222882,2121k k x x x x k k −+==++可得: ()()()222222228822014411413021219k k k k k k k ⎡⎤⎛⎫−+−⋅<⇒−+>⎢⎥ ⎪++⎢⎥⎝⎭⎣⎦214k ∴>211,42k ⎛⎫∴∈ ⎪⎝⎭22221618=16,411232k t k k ⎛⎫∴=⋅∈ ⎪+⎝⎭+ 262,,233t ⎛⎫⎛⎫∴∈−− ⎪⎪⎝⎭⎝⎭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2222:10x y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且在所有(1)求椭圆方程(2)若过点()0,2B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EF (E 在,B F 之间),求三角形OBE 与三角形OBF 面积比值的范围 解:(1)2c e a == ::a b c ∴=由椭圆性质可得,焦点弦的最小值为22b a =1,b a ∴==∴椭圆方程为2212x y +=(2)设:2l y kx =+,()()1122,,,E x y F x y112211,22OBEOBFSOB x x S OB x x ∴=⋅⋅==⋅⋅= 1122OBE OBFx S x Sx x ∴==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222221286022y kx k x kx x y =+⎧⇒+++=⎨+=⎩ ()()22238241202k k k ∴∆=−+>⇒>12122286,01212k x x x x k k+=−=>++ 12,x x ∴同号 ()()22221212212212832122631212k x x k x x k x x x x k k ⎛⎫− ⎪++⎝⎭∴===++++232k > ()22232321164,1333122k k k⎛⎫∴=⋅∈ ⎪+⎝⎭+ 122116423x x x x <++< 设120x t x =>,所解不等式为:124111612333t t tt t t⎧++>⇒≠⎪⎪⎨⎪++<⇒<<⎪⎩()121,11,33x x ⎛⎫∴∈ ⎪⎝⎭,即()1,11,33OBE OBFS S⎛⎫∴∈ ⎪⎝⎭例4:已知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为3,直线:2l y x =+与以原点为圆心,椭圆1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 (1)求椭圆1C 的方程(2)设椭圆1C 的左焦点为1F ,右焦点为2F ,直线1l 过点1F 且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动直线2l 垂直于直线1l ,垂足为点P ,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交2l 于点M ,求点M 的轨迹2C 的方程 (3)设2C 与x 轴交于点Q ,不同的两点,R S 在2C 上,且满足0QR RS ⋅=,求QS 的取值范围解:(1)c e a a ==⇒= :2l y x =+与圆222x y b +=相切O l d b −∴== b ∴= 3a c = 22222b a c c ∴=−=即21c =,解得1c =a ∴=221:132x y C ∴+=(2)由(1)可得1:1l x =−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交2l 于点M2PM MF ∴=即12M l d MF −=M ∴的轨迹为以2F 为焦点,1l 为准线的抛物线,设为()220y px p =>()21,0F 2p ∴= 22:4C y x ∴=(3)思路:由已知可得()0,0Q ,设221212,,,44y y R y S y ⎛⎫⎛⎫⎪ ⎪⎝⎭⎝⎭,则所求QS 为关于2y 的函数,只需确定2y 的范围即可,因为0QR RS ⋅=,所以有可能对2y 的取值有影响,可利用此条件得到2y 关于1y 的函数,从而求得2y 范围。

2022年教学教材《2021江苏高中数学一轮学案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优秀教案

2022年教学教材《2021江苏高中数学一轮学案 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优秀教案

第九节圆锥曲线中的范围、最值问题[最新考纲]1掌握解决直线与椭圆、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2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3 会求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范围、最值问题.考点1范围问题求参数范围的4种方法1函数法:用其他变量表示该参数,建立函数关系,利用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求解.2不等式法:根据题意建立含参数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参数范围.3判别式法:建立关于某变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Δ求参数的范围.4数形结合法:研究该参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求解.2021·山师附中模拟椭圆C:错误!+错误!=1,直线:=+mm≠0,设直线与椭圆C交于A,B两点.1假设|m|>错误!,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假设直线OA,AB,OB的斜率成等比数列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OAB的面积的取值范围.[解]1联立方程错误!+错误!=1和=+m,得2+322+6m+3m2-6=0,所以Δ=6m2-42+323m2-6>0,所以m23,即2>错误!,解得>错误!或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b>0过点错误!,且椭圆C关于直线=c对称的图形过坐标原点.1求椭圆C的方程;2过点错误!作直线与椭圆C交于E,F两点,线段EF的中点为M,点A是椭圆C的右顶点,求直线MA的斜率的取值范围.[解]1∵椭圆C过点错误!,∴错误!+错误!=1,①∵椭圆C关于直线=c对称的图形过坐标原点,∴a=2c,∵a2=b2+c2,∴b2=错误!a2,②由①②得a2=4,b2=3,∴椭圆C的方程为错误!+错误!=12依题意,直线过点错误!且斜率不为零,故可设其方程为=m+错误!由方程组错误!消去,并整理得43m2+42+12m-45=0设E1,1,F2,2,M0,0∴1+2=-错误!,∴0=错误!=-错误!,∴0=m0+错误!=错误!,∴=错误!=错误!①当m=0时,=0②当m≠0时,=错误!,当m>0时,4m+错误!≥8,∴0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0,错误!=2-错误!=2-错误!≥2-错误!=1+错误!,∴当m=错误!时,错误!取得最小值为1+错误!,此时G2,0.抛物线2=4的焦点为F,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1假设错误!错误!+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消去得2-4m-4=0设A1,1,B2,2,所以1+2=4m,12=-4①因为错误!错误!=±错误!所以直线AB的斜率是±2错误!2由点C与原点O关于点M对称,得M是线段OC的中点,从而点O与点C到直线AB的距离相等,所以四边形OACB的面积等于2S△AOB=2·错误!·|OF|·|1-2|=错误!因为2S△AOB=4错误!,所以当m=0时,四边形OACB的面积最小,最小值是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曲线求最值范围问题一、基础知识: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宏观上有两种思路:一个是通过解不等式求解,一个是利用函数,通过解函数的值域求得参数范围1、解不等式:通过题目条件建立关于参数的不等式,从而通过解不等式进行求解。

常见的不等关系如下:(1)圆锥曲线上的点坐标的取值范围① 椭圆(以()222210x y a b a b +=>>为例),则[],x a a ∈-,[],y b b ∈-② 双曲线:(以()22221,0x y a b a b-=>为例),则(],x a ∈-∞-(左支)[),a +∞(右支)y R ∈③ 抛物线:(以()220y px p =>为例,则[)0,x ∈+∞(2)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若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两个公共点,则联立消元后的一元二次方程0∆>(3)点与椭圆(以()222210x y a b a b+=>>为例)位置关系:若点()00,x y 在椭圆内,则2200221x y a b+< (4)题目条件中的不等关系,有时是解决参数取值范围的关键条件2、利用函数关系求得值域:题目中除了所求变量,还存在一个(或两个)辅助变量,通过条件可建立起变量间的等式,进而可将等式变形为所求变量关于辅助变量的函数,确定辅助变量的范围后,则可求解函数的值域,即为参数取值范围(1)一元函数:建立所求变量与某个辅助变量的函数关系,进而将问题转化为求一元函数的值域,常见的函数有:① 二次函数;②“对勾函数”()0ay x a x=+>;③ 反比例函数;④ 分式函数。

若出现非常规函数,则可考虑通过换元“化归”为常规函数,或者利用导数进行解决。

(2)二元函数:若题目中涉及变量较多,通过代换消元最后得到所求参数与两个变量的表达式,则可通过均值不等式,放缩消元或数形结合进行解决。

3、两种方法的选择与决策:通常与题目所给的条件相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若题目中含有某个变量的范围,则可以优先考虑函数的方向,将该变量视为自变量,建立所求变量与自变量的函数关系,进而求得值域(2)若题目中含有某个表达式的范围(或不等式),一方面可以考虑将表达式视为整体,看能否转为(1)的问题进行处理,或者将该表达式中的项用所求变量进行表示,从而建立起关于该变量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二、典型例题:例1: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1F 、2F 过点()3,1.(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若12,A A 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Q 为椭圆上动点,设直线1A Q 斜率为k ,且11,23k ⎛⎫∈-- ⎪⎝⎭,求直线Q A 2斜率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椭圆()22:10C a b a b+=>>的离心率为2,其左,右焦点分别是12,F F ,过点1F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E G 两点,且2EGF 的周长为(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过点()2,0M 的直线与椭圆C 相交于两点,A B ,设P 为椭圆上一点,且满足OA OB tOP +=(O 为坐标原点),当2PA PB -<t 的取值范围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且在所(1)求椭圆方程;(2)若过点()0,2B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E F (E 在,B F 之间),求三角形OBE 与三角形OBF 面积比值的范围例4:已知椭圆()122:10C a b a b+=>>的离心率为3,直线:2l y x =+与以原点为圆心,椭圆1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1)求椭圆1C 的方程;(2)设椭圆1C 的左焦点为1F ,右焦点为2F ,直线1l 过点1F 且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动直线2l 垂直于直线1l ,垂足为点P ,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交2l 于点M ,求点M 的轨迹2C 的方程;(3)设2C 与x 轴交于点Q ,不同的两点,R S 在2C 上,且满足0QR RS ⋅=,求QS 的取值范围例5: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离心率13e =,左焦点为1F ,椭圆上的点到1F 距离的最大值为8(1)求椭圆C 的方程;(2)在(1)的条件下,过点N 的直线l 与圆2236x y +=交于,G H两点,l 与点C 的轨迹交于,P Q 两点,且GH ⎡∈⎣,求椭圆的弦RQ 长的取值范围例6:已知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 +=>>的两个焦点12,F F ,动点P 在椭圆上,且使得190F PF ∠=的点P 恰有两个,动点P 到焦点1F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22+(1)求椭圆1C 的方程(2)如图,以椭圆1C 的长轴为直径作圆2C ,过直线22x =-上的动点T ,作圆2C 的两条切线,设切点分别为,A B ,若直线AB 与椭圆1C 交于不同的两点,C D ,求AB CD的取值范围例7: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过点31,2⎛⎫⎪⎝⎭,且离心率12e =(1)求椭圆方程;(2)若直线():0l y kx m k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过定点1,08G ⎛⎫⎪⎝⎭,求k 的取值范围例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原点为O ,抛物线C 的方程为y x 42=,线段AB 是抛物线C 的一条动弦.(1)求抛物线C 的准线方程和焦点坐标F ;(2)当8=AB 时,设圆)0)1(:222>=-+r r y x D (,若存在且仅存在两条动弦AB ,满足直线AB 与圆D 相切,求半径r 的取值范围?例9: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离心率为15,12,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12PF F 的周长是8215+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圆()224:9T x t y -+=,过椭圆的上顶点作圆T 的两条切线交椭圆于,E F 两点,当圆心在x 轴上移动且()1,3t ∈时,求EF 的斜率和取值范围例10: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其中12,F F 为左右焦点,且离心率为33e =,直线l 与椭圆交于两不同点()()1122,,,P x y Q x y ,当直线l 过椭圆C 右焦点2F 且倾斜角为4π时,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2(1)求椭圆C 的方程(2)若OP OQ ON +=,当OPQ 的面积为62时,求ON PQ ⋅的最大值三、历年好题精选1、已知点P 是双曲线22184x y -=上的动点,12,F F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则12PF PF OP+的取值范围是( )A. []0,6B. (2,6⎤⎦C. 16,22⎛⎤⎥⎝⎦ D.60,2⎡⎤⎢⎥⎣⎦2、(2015,新课标I )已知()00,M x y 是双曲线22:12x C y -=上的一点,12,F F 是C 上的两个焦点,若120MF MF ⋅<,则0y 的取值范围是()A. 33,33⎛⎫-⎪⎝⎭ B. 33,66⎛⎫- ⎪⎝⎭ C. 2222,33⎛⎫- ⎪⎝⎭ D. 2323,33⎛⎫- ⎪⎝⎭ 3、(2014,四川)设m R ∈,过定点A 的动直线0x my +=和过定点B 的动直线30mx y m --+=交于点(),P x y ,则PA PB ⋅的最大值是______4、(2016,广东省四校第二次联考)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为F ,已知点,A B 为抛物线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120AFB ∠=,过弦AB 的中点M 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MN ,垂足为N ,则MN AB的最大值为( ) A.3 B. 1 C. 23D. 2 5、(2016,贵州模拟)设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上顶点为A ,过点A 与2AF 垂直的直线交x 轴负半轴于点Q ,且1F 是线段2QF 的中点,若果2,,A Q F 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330l x y --=相切.(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定点()0,2M 的直线1l 与椭圆C 交于,G H 两点,且MG MH >.若实数λ满足MG MH λ=,求1λλ+的取值范围.6、(2015,山东理)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离心率为32,左、右焦点分别是12,F F ,以1F 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与以2F 为圆心,以1为半径的圆相交,交点在椭圆C 上. (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椭圆2222:144x y E a b+=,P 为椭圆C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的直线y kx m =+交椭圆E 于,A B 两点,射线PO 交椭圆E 于点Q①求||||OQ OP 的值;②求ABQ ∆面积最大值. 7、(2014,四川)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焦距为4,其短轴的两个端点与长轴的一个端点构成正三角形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2)设F 为椭圆C 的左焦点,T 为直线3x =-上任意一点,过F 作TF 的垂线交椭圆C 于点,P Q① 证明:OT 平分线段PQ (其中O 为坐标原点)② 当TF PQ最小时,求点T 的坐标8、(2014,湖南)如图,O 为坐标原点,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离心率为1e ;双曲线()2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34,F F ,离心率为2e ,已知12e e =,且 (1)求12,C C 的方程(2)过1F 作1C 的不垂直于y 轴的弦,AB M 为AB 的中点,当直线OM 与2C 交于,P Q 两点时,求四边形APBQ 面积的最小值9、(2014,山东)已知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F ,A 为C 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 的直线l 交C 于另一点B ,交x 轴的正半轴于点D ,且有FA FD =,当A 的横坐标为3时,ADF 为正三角形 (1)求C 的方程(2)若直线1l l ∥,且1l 和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 ① 证明直线AE 过定点,并求出定点坐标②ABE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苏北四市2016届高三上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C :)0(12222>>=+b a b y a x 的离心率21=e ,左顶点为)0,4(-A ,过点A 作斜率为)0(≠k k 的直线l 交椭圆C 于点D ,交y 轴于点E . (1)求椭圆C 的方程;(2)已知P 为AD 的中点,是否存在定点Q ,对于任意的)0(≠k k 都有EQ OP ⊥,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若过O 点作直线l 的平行线交椭圆C 于点M ,求OMAEAD +的最小值.11、(南通市海安县2016届高三上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C :)0(12222>>=+b a b y a x 的焦距为2 (1)若椭圆C 经过点)1,26(,求椭圆C 的方程; (2)设()2,0A -,F 为椭圆C 的左焦点,若椭圆C 存在点P ,满足2=PFPA,求椭圆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12、已知定点)0,3(),0,3(21F F -,曲线C 是使||||21RF RF +为定值的点R 的轨迹,曲线C 过点)1,0(T . (1)求曲线C 的方程;(2)直线l 过点2F ,且与曲线C 交于PQ ,当PQ F 1∆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l 的方程;(3)设点P 是曲线C 上除长轴端点外的任一点,连接1PF 、2PF ,设21PF F ∠的角平分线PM 交曲线C 的长轴于点(,0)M m ,求m 的取值范围.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圆(222:M x y r +=(0)r >,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右顶点为圆M的圆心,离心率为2. (1)求椭圆C 的方程; (2)若存在直线:l y kx =,使得直线l 与椭圆C 分别交于,A B 两点,与圆M 分别交于,G H 两点,点G 在线段AB 上,且AG BH =,求圆M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14、已知1F 、2F 是椭圆22221x y a b+=(0)a b >>的左、右焦点,且离心率12e =,点P 为椭圆上的一个动点,12PF F ∆的内切圆面积的最大值为43π. (1) 求椭圆的方程;(2) 若,,,A B C D 是椭圆上不重合的四个点,满足向量1F A 与1FC 共线,1F B 与1F D 共 线,且0AC BD ⋅=,求||||AC BD +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