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基础知识
胸部CT读片基础
胸部CT读片基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高军上气道(鼻咽、口咽、喉咽)•鼻咽部是悬挂在颅底的倒置的“J”形肌群、表面覆以黏膜。
上面以蝶骨底和斜坡为界,后面以第1-2颈椎的椎前肌为界,外侧以咽肌、咽旁间隙、深部软组织和颞下窝为界。
鼻咽向前与鼻腔相通,向下与口咽相续,其间以硬腭平面分界。
(腺样体和鼻后孔闭锁、咽后壁脓肿)•口咽是指软腭以下到会厌游离缘,消化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腭扁桃体)•喉咽自会厌游离缘至环状软骨下缘的一段咽腔。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慢性咳嗽第2位病因•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鼻息肉等上气道疾病均可引起•2006年前,UACS的诊断名称是鼻后滴漏(流)综合征下气道•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分支支气管:连接气管和细支气管,壁上有新月型 不连续的软骨气管:最大气道,连接喉和主支气管,被不完整的C 形软骨环支撑细支气管:直径<1mm ,壁上缺乏软骨终末细支气管:最后的传导性气道呼吸性细支气管:壁包含肺泡,部分肺泡是多小孔的肺泡管:壁完全是多小孔的,即由肺泡组成肺泡囊和肺泡:小的杯形结构,从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突出形成大气道•气管憩室(trachel diverticula)发生于气管后、外侧壁,软骨与膜部连接处,憩室壁与气管壁结构相仿,缺乏软骨成分。
MSCT可见与气管相连接之囊袋状影,可单或多发•气管支气管(Tricheal Bronchus)由气管直接发出段支气管•支气管桥(Bridging Buonchus)右侧多见。
起自气管的右主支气管仅供右上叶,供右肺中下叶的桥支气管来源于左主支气管,其分支一般位于T5,6水平•先天性支气管闭锁,多见于一个肺段支气管,近端管腔局部闭塞或狭窄,远端发育正常的支气管被粘液充填扩张形成支气管囊肿,局部肺组织,通过侧支通气导致局部肺气肿表现T2女 ,14m ,呼噜2周,反复发作,鼻咽镜发现气管有异位开口支气管憩室男,8个月,自生后发现咳嗽发憋气管支气管男,9岁。
胸部CT影像解读的基本原则知识点
胸部CT影像解读的基本原则知识点胸部CT影像解读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技术,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胸部CT影像解读的基本原则知识点,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一、扫描方向和层厚选择在进行胸部CT影像扫描时,确定正确的扫描方向和层厚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胸部CT影像扫描可以选择横断面(axial)、矢状面(sagittal)和冠状面(coronal)三个方向。
在选择扫描方向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选择。
此外,选择合适的层厚也能够影响到图像的质量和解读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选择较薄的层厚可以提高空间分辨率,但会增加扫描时间和辐射剂量。
二、影像解剖结构的识别胸部CT影像解读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准确识别各种影像解剖结构。
在解读影像时,需要熟悉并准确识别肺实质、纵隔、气管、支气管、肋骨、心脏等各种结构的外观特征。
了解这些解剖结构有助于判断异常征象和病变。
三、密度的分析与测量在胸部CT影像解读中,密度分析与测量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影像上的密度是指组织的辐射密度,在CT影像中通常以Hounsfield单位(Hounsfield Units, HU)来表示。
通过对影像上不同区域的密度进行分析与测量,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如肿块、钙化、肺泡大小等。
四、病变的定性与定位胸部CT影像解读的目的之一是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位。
通过观察影像上的异常密度、形态、边界等特征,可以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如肿瘤、感染、肺实质疾病等,并确定其在胸部的具体位置,如肺上、中、下叶,左、右侧等。
五、胸腔积液的分析与评估胸腔积液是胸部CT影像中常见的表现,对其准确的分析与评估也是胸部CT影像解读的重要内容。
通过观察积液的形态、位置、密度等特征,可以判断积液的性质(渗出性、漏出性),评估积液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帮助寻找积液的病因。
六、结合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胸部CT影像解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CT图象特点
五 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CT的分辨率分空间分辨率和密度分辨率,
肺间质异常 -长瘢痕线
为2-5cm 无分枝渐 渐变细的 线影。
肺间质异常 -蜂窝肺
期表现
间质纤维化晚
成团或成 束分布的 大小1cm左 右的多囊 样含气结 构。
肺间质异常 -间质结节
空腔
支气管扩张
肺大泡
肺间质异常-界面征
支气管肺界面 征 血管肺界面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胸膜肺界面征
肺间质异常 -小叶间隔增厚
与胸膜相连 的2厘米左 右的线状阴 影或成多角 相连的线状 影。
肺间质异常 -小叶核增大
位于小叶中 心的血管或 支气管血管 束增大超过 3mm。
肺间质异常 -胸膜下线
指距胸膜 面1厘米 以内与胸 壁平行的 弧形阴影。
主动脉弓呈弯曲的香肠状前后排列于 气管左侧,上腔静脉于气管右前方与主 动脉弓相邻。此层面肺部为双肺上叶。 均为末梢血管像
主动脉窗(第6 胸椎水平)层面CT像
1 肋间静脉 2 食管 3 上腔静脉 4 升 主动脉 5 胸骨 6 左肺前段 7 主动脉 窗 8 气管 9 降主动脉 10 肋间静脉 11 第6 肋间 12 第6 胸椎
1右下叶背支血管(A6) 2右上叶后支血管(A2) 及尖支 (A1) 3右肺动脉 4 右上叶前支动脉(A3) 5前纵隔联合线(双肺前段相邻) 6左上叶前支动脉(A3) 7左上叶尖后支动脉(A1 + 2) 8. 左肺动脉 9. 左下叶背支动脉(A6)
胸部CT检查基本知识
近 心 底 层 面
胸锁关节层面
主动脉弓层面
左肺动脉层面
右肺动脉层面
基底干上层面
下肺静脉层面
下肺静脉层面
纵隔淋巴结分布
纵隔淋巴结分布
1R/L 组 淋 巴 结
肺尖至左头 臂静脉横过 中线汇入右 头臂静脉之 间层面,沿气 管中线两侧 排列的淋巴 结-为最上纵 隔组(分右 侧/左侧,缩 写:1R/L)
主 动 脉 窗 层 面
奇 静 脉 弓 层 面
近 隆 突 层 面
隆 突 层 面
隆 突 下 1c m 层 面
隆 突 下 2c m 层 面
隆 突 下 2c m 层 面
隆 突 下 3c m 层 面
隆 突 下 3c m 层 面
隆 突 下 3c m 层 面
基 底 干 层 面
近 心 底 层 面
九、图像的后处理
MPR:矢状位+冠状位,必要时增加 各种斜位以及曲面重建; SSD:对骨骼、肿瘤及血管(主要是动 脉)分别标示,多角度旋转图像观察; MIP:对细节区域采用不同厚度的层块 进行MIP处理; VE:特殊情况下增加仿真内窥镜观察。
正 常 胸 部 CT
肺叶、肺段及纵隔 主要结构
4R/L、 5、6组 淋巴结
位于动脉韧 带、主动脉 弓左侧,至 左上肺动脉 之间的淋巴 结-为主动 脉弓下或主 肺动脉组 (5组)
7组 淋巴结
位于隆突 下3cm范 围以内的 淋巴结-为 隆突下组 (7组 )
7、10R 组淋巴结
位于纵隔胸 膜外肺门区 (包括右侧 中间支气管 旁)的淋巴 结-为右/左 肺门组 10R/L组)
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临 床大致分为四大类:
一般反应为头痛、恶心、呕吐、 荨麻疹等。
一 般无须处理。一过性的,平卧 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胸部CT基础知识ppt
异常时发现肿瘤。
03
判断分期
CT检查可以判断肺癌的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
义。
胸部ctHale Waihona Puke 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诊断准确性高
CT检查能够准确地诊断肺结核,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 、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早期发现
胸部CT能够发现较早期的肺结核,有时甚至在X线胸片上尚未 发现异常时发现病灶。
扫描参数包括管电压、管电流、扫描层厚、重建间隔、螺距 等。这些参数需要根据检查目的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值。 例如,管电压决定了X射线的能量,管电流决定了X射线的数 量,而重建间隔则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胸部ct的扫描流程及注意事项
胸部CT的扫描流程包括患者登记、摆位、扫描、后处 理和报告撰写等环节。在登记环节,患者需要提供基 本信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摆位时,患者需要按照技 师的要求躺好并固定体位。扫描时,技师会操作CT机 进行扫描,并实时监控图像质量。后处理环节中,医 生会根据扫描的原始图像进行图像重建和诊断。最后 ,报告撰写环节中,医生会根据诊断结果撰写报告并 提交给临床医生或患者。
在进行胸部CT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患 者需要移除金属饰品、磁卡等物品;其次,患者需要 按照技师的要求躺好并固定体位;此外,对于孕妇和 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进行必要的保护措施;最后, 对于增强扫描的患者,需要确认无过敏反应后方可进 行注射造影剂。
03
胸部ct图像解读
胸部ct图像的特点及判读原则
它能够提供胸部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包括肺、纵隔、胸膜 和胸骨等。
胸部ct的发展历程
胸部ct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多次技术革 新和升级。
从早期的单排CT到现在的多排CT和超高端CT,图像质量 和分辨率不断提高,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各种胸部疾病。
胸部CT读片指南
穿刺引流、抗感染等。
05
胸部CT读片注意事项
注意辐射防护
1 2 3
避免重复检查
在短时间内不必要的情况下,尽量避免重复进行 胸部CT检查,以减少辐射暴露。
保护敏感区域
对于婴幼儿、孕妇和育龄期妇女等敏感人群,应 采取适当的辐射防护措施,如穿戴铅围裙、铅眼 镜等。
告知风险
在检查前,医生应向患者充分告知胸部CT检查的 风险和必要性,以便患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注意具有 重要意义,高密度病变可能为钙化、 出血等,低密度病变可能为囊肿、脓 肿等。
形态
病变的形态、大小、边缘是否清晰等 特征对于判断其良恶性具有参考价值 。
分析病变的边缘和周围结构
边缘
病变的边缘是否清晰、光滑或毛糙对于判断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边缘清晰、 光滑的病变良性可能性较大。
胸壁病变
肋骨骨折
表现为肋骨连续性中断,可单发 或多发。
胸壁肿瘤
表现为胸壁软组织肿块,可伴有 钙化、骨化等征象。
胸壁结核
表现为胸壁软组织肿块,可伴有 钙化、溃疡等征象。
03
胸部CT读片技巧
观察肺窗和纵隔窗
肺窗
观察肺部是否存在异常阴影、结 节、肿块等,注意阴影的大小、 形态、边缘和密度。
纵隔窗
观察纵隔区域是否存在淋巴结肿 大、肿瘤等异常,注意病变与血 管、气管等周围结构的关系。
探测器接收信号
探测器接收穿过人体的X射线,将其 转换为电信号,再转换为图像数据。
胸部CT扫描技术
01
02
03
轴位扫描
最常见的扫描方式,从头 顶至脚底,逐层扫描。
螺旋扫描
扫描过程中,X射线管和 探测器同时移动,以获得 连续的图像数据。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53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54页
• 6、气管分叉部层面 左主支气管、食管、奇静脉、左肺动脉、
右肺动脉。
肺门平面。左肺门部左主支气管前方为 左上肺静脉,后方为左叶间动脉。
右主支气管前可见右肺动脉,右肺动脉 前方为上腔静脉和升主动脉。
在气管分叉层面,可显示左右主支气管 及伴行肺动脉。隆突上腔、隆突下腔,血管 前区(组成肺门后缘)、中区、奇食窝。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45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46页
• 3、主动脉弓以上层面(五个血管层面)
头臂干(右侧颈总动脉、右侧锁骨下 动脉)、双侧头臂静脉、左侧颈总动脉、 左侧锁骨下动脉。气管、食管、脂肪组织 内可显示小淋巴结。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47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48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 胸骨柄:呈梯形,可见胸大肌、胸小肌。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5页
二、胸膜CT解剖
• 斜裂、水平裂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6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7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8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9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10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11页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12页
•
第二肺门是指各肺叶叶支气管和肺血管分、属支
等结构出入肺门处。主要结构是各肺叶叶支气管及
肺动、静脉以及神经等组织。
胸部CT解剖专题知识
第64页
(一)右侧肺门
• 1、右尖段支气管层面
相当于气管隆突水平,尖段支气管呈小环状 透亮影,伴行右肺动脉尖支、右上肺静脉后支。
正常胸部CT讲解
目录 CONTENT
• 胸部CT扫描技术 • 胸部CT解剖结构 • 正常胸部CT影像表现 • 胸部CT诊断要点 • 胸部CT临床应用 • 胸部CT的局限性
01
胸部CT扫描技术
CT扫描原理
01
02
03
断层成像
CT扫描采用X射线束对人 体进行断层扫描,获取不 同层面的影像信息。
计算机重建
支气管是肺内的管道结构,将气体引 入肺部,CT图像上可以观察到支气管 的走向和形态,以及是否存在支气管 扩张或狭窄等情况。
纵隔和胸膜
纵隔是胸部中央的一块区域,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结构,如心脏、食管、气 管等,CT图像上可以清晰地显示纵隔的正常形态和结构。
胸膜是覆盖在肺和胸壁表面的薄膜,CT图像上可以观察到胸膜的形态和厚度,以 及是否存在胸膜增厚或积液等情况。
的厚度、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协助诊断胸膜增厚的病因。
02 03
胸腔积液
胸腔积液是胸膜腔内的液体异常积聚,可以是漏出液或渗出液。CT上 可以观察到胸腔积液的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协助临床 制定治疗方案。
胸膜肿瘤
胸膜肿瘤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CT上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大 小、形态、边缘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扫描前的准备
告知医生身体状况
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 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判 断是否适合进行CT检查。
去除金属物品
在进入CT室前,应去除身 上的金属物品,如首饰、 皮带等,以免产生伪影干 扰图像。
遵循医生指导
遵循医生的指导,正确呼 吸、保持静止等,以确保 扫描结果的准确性。
02
胸部CT解剖结构
胸部CT读片
.
良性间皮瘤
增强扫描:CT值5590Hu,病灶明显强化,
.
恶性间皮瘤
右侧胸膜广泛增厚, 胸膜面多发结节,
有强化
.
胸壁脂肪瘤
右侧胸壁肿块灶,境界 清楚、光滑,内密度均
匀,CT值-97Hu
.
肺脓疡
右肺下叶大块状病灶, 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 更低密度的坏死区,CT
值约18Hu
.
肺脓疡
胸部CT读片
.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 念
.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一、胸部CT扫描方法
1. 平扫 胸部的骨骼、软组织、空气、液体及脂肪 在CT图像上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度,利用组织的自然密 度差可以对胸部的许多生理、病理改变作出诊断。
.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1) 常规CT平扫 是指使用常规CT扫描技术,每相 邻两个横断层面间有停顿的扫描方法。任何一种CT机 型都可以进行这种常规方法的扫描。
.
肺间质异常 -小叶核增大
位于小叶中 心的血管或 支气管血管 束增大超过 3mm。
.
肺间质异常 -胸膜下线
指距胸膜 面1厘米 以内与胸 壁平行的 弧形阴影。
.
肺间质异常 -蜂窝肺 间质纤维化晚
期表现
成团或成 束分布的 大小1cm 左右的多 囊样含气 结构。
.
肺间质异常 -间质结节
指分布于小 叶间隔,支 气管血管束, 胸膜下间质 等部位的结 节灶。表现 为串珠状改 变。
.
一、正常胸部CT肺窗
胸部CT肺窗主要根据斜裂、水平裂及段 支气管分布来分析及定位。
.
右上叶
左上叶
右中叶 右下叶
.
左下叶斜裂
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
此层面前方为升主动脉, 胸椎左前为降主动脉,升 主动脉右旁为上腔静脉, 肺部为双肺上叶
气管分叉(第7 胸椎) 层面CT像
此层面前方为升主动脉,胸椎左前为 降主动脉,升主动脉右旁为上腔静脉 ,肺部为双肺上叶。胸膜斜裂(上叶 与下叶分界的胸膜) 自肺野后方显 示
1下叶背段胸膜斜裂,见末梢血管排列,为 斜裂胸膜标志 2 右上叶后支(V2) 静脉 支 3 左上叶前支动脉(A3) 支 4 左上 叶尖支动脉(A1) 支 5左上叶后支动脉 (A2) 支 6左斜裂胸膜线
1 食管 2 隆凸下部 3 右侧主 支气管 4 右肺动脉 5 下腔静 脉 6 前肋骨 7 升主动脉 8 肺动脉 9 左肺动脉 10 左肺 动脉 11 左主支气管 12 降主 动脉 13 第6 肋骨 14 肋间静 脉 15 第7 胸椎
1右下叶背支血管(A6) 2右上叶后支血管(A2) 及尖支
(A1) 3右肺动脉 4 右上叶前支动脉(A3) 5前纵隔联合线(双肺前段相邻) 6左上叶前支动脉(A3) 7左上叶尖后支动脉(A1 + 2) 8. 左肺动脉 9. 左下叶背支动脉(A6)
主动脉上层面CT像(第3 胸椎水平)
胸廓逐渐扩大,气管后方为食管,前方有 三支血管为特征,比如交通信号灯。此 层下层即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层面(第3~4 胸椎水平) CT 像
1 上腔静脉 2 胸骨 3 前纵隔脂肪(前纵隔淋巴结
组) 4 主动脉弓 5 前肋骨 6 左肺上叶 7 气管 8 食管 9 左肋间静脉 10 第3 肋骨11 第4 肋骨 12 第4 胸椎 13 脊椎管(脊髓) 14 右肋间静脉 15 右肺上叶
CT检查技术
注入方法有多种。 常用的造影剂有离子型(60%~76%泛影葡 胺)和非离子型( Ultravist 、Omnipaque等); 前者价廉,有一些副反应;后者无明显副反应, 但价格较贵。 剂量约50~100毫升(1.5-2.0ml/kg). 3 、造影扫描 是在对某一器官或结构进行造影后 再行扫描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脊髓造影CT、脑池造影CT、 胆囊造影CT、膝关节造影CT等。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20
20/220
分区 九分法:
(胸骨角与T4,下肺门与T8) 前 、中、后纵隔
上 、中、下纵隔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21
21/220
前纵隔:胸骨后方,心脏及大血管之前, 主要包含:胸腺、淋巴、脂肪及结缔组织 中纵隔:心脏、主动脉及气管所占部位 ≤ 中纵隔淋巴结:正常,直径≤10mm, 异 常≥15mm 后纵隔:食管前缘之后,胸椎前及椎旁沟 范围:主包:食管、降主动脉、胸导管、 奇静脉、半奇静脉及淋巴结。
37
37/220
该平面相当主动脉弓上水平。气管前方较 粗血管断面为无名动脉,气管左侧为左颈 总动脉,其外后方为左锁骨下动脉。无名 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前外方分别为右及左 侧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呈圆形断面,左 头臂静脉可呈水平定行于无名动脉前 方。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38
38/220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28
28/220
肺野及肺纹理 肺门 气管及支气管 纵隔内血管及淋巴 心包及胸膜胸壁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29
29/220
CT对纵隔疾病诊疗、肺内微 小病灶发觉以及胸内淋巴结增大 诊疗含有特殊价值。伴随机器性 能提升,近年来开展高分辨力CT 对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支气管扩 张诊疗更具突出效果。
49
49/220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50
50/220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51
51/220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52
52/220
胸部CT常见病专题知识
53
53/220
在此平面可见气管分为两侧主支气管。右 侧肺门上部在右主支气管外侧可见右上叶 尖段支气管断面,其内侧为伴行尖段动脉, 其外后方为后段静脉。左肺门上部可见两 个较细支气管断面,前方者为尖后段尖支 亚段支气管,后方者为后支亚段支气管。
胸部CT读片基础PPT课件
主A弓
气管前间隙
右下气管旁淋巴结
34
14岁
2020/3/25
正常胸腺
21岁
35
上腔V
心包上隐窝
奇V食管隐窝
胸小肌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胸大肌
胸骨角
升主A 降主A
36
胸骨体
升主A
上腔V
奇V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肺A干 左上肺V分支 左肺A 左肺门 降主A 半奇V
37
升主A 上腔V 右上肺V 右肺A
右下肺V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右心室 主A根部 左下肺V 降主A
42
右心房
左心房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右心室 左心室
43
右心室 下腔V
胸 部 正 常 解 剖
左心室
44
正常纵隔纵隔窗表现
2020/3/25
45
2020/3/25
46
47
48
49
50
感谢聆听
51
胸部CT读片基础
——请在此处添加副标题
1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一、胸部CT扫描方法
1. 平扫 胸部的骨骼、软组织、空气、液体及脂肪 在CT图像上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度,利用组织的自然密 度差可以对胸部的许多生理、病理改变作出诊断。
2020/3/25
2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胸部CT扫描方法
造影增强 增强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病变组织与 正常组织及血管之间的密度差异,提高病变的检出率, 分析病灶的性质,如纵隔内肿块性质的鉴别、肿大淋 巴结的检出、异位血管与动脉瘤的识别。
2020/3/25
3
胸部CT扫描技术及基本概念
胸部ct基础知识
+ 密度分辨率表示CT设备对密度差别的分辨
能力,以%表示。如果CT的密度分辨率为 0.5%,则表示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别等于或 大于0.5%时。即可分辨出来,而密度差小 于0.5%时,则CT图像上图法鉴别出来。密 度分辨率与每个系统容积所得到的光子数 有关,光子数越多,密度分辨率越高。CT 的分辨率远远高于X线照片。
+ 在同一扫描层内含有两种及以上不同密度
的物质时,图像的CT值则是这些物质的CT 值的平均数,它不能如实的反应其中任何 一种物质的CT值,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容积 效应。 + 同一病灶,依所在器官不同,所测定的CT 值有所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周围间隙现象。
+ CT的分辨力分为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
是判断CT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两个指标。 空间分辨率是指对物体结构大小的鉴别能 力,通常用每厘米内的线对数或用辨别最 小物体的直径来表示,它与构成图像的像 素有关,像素小,则空间分辨率就大,图 像就细致清楚。
+ 漏出液< 18±2 + 炎性包块0~20
+ 囊肿+15~-15
+ 肺癌平均40
+ 结核灶约60
+ 人体组织在CT上表现出2000个不同的灰阶,
层次甚多,人眼不能分辨出如此微小的灰 度差别,一般只能分辨出16个灰度。当两 种组织的CT值相差125HU以上时,人眼才能 分辨出来,而人体软组织的CT值多数为 +20~+70HU之间,为了提高组织结构细节的 显示,使CT值差别小的组织分辨力,CT机 在设计上引入窗宽与窗位进行调整,称为 窗口技术。
+ 其单位名称为HU
+ 人体组织的CT值范围从空气的-1000到骨皮
CT入门常见73种胸部影像学术语图解
胸部影像学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肺结核
多形性病灶,如渗出、增殖、 干酪、空洞、纤维化等。
肺脓肿
早期为大片浓密模糊浸润阴影 ,边缘不清,分布在一个或数 个肺段内。
肺炎
表现为肺实变、磨玻璃影、支 气管充气征等。
肺癌
分中央型及周围型,表现为肿 块、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 。
支气管扩张
表现为“双轨征”及“环形阴 影”。
05
胸部影像学检查技术与进展
胸部X线检查技术
后前位胸片
常规后前位投照,显示胸廓全貌及双侧肺野 。
斜位胸片
用于观察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钙化等。
侧位胸片
用于观察心脏大血管形态、纵隔肿块及肺部 病变等。
特殊体位胸片
如仰卧位、俯卧位等,用于观察胸腔积液、 气胸等病变。
胸部CT检查技术
平扫CT
常规胸部CT平扫,可发现肺部炎症、结节、肿块等病变。
早期发现
通过胸部影像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 一些潜在的胸部病变,如肺癌、肺结 核等,有助于及时治疗和改善患者预 后。
疗效评估
胸部影像学还可以用于评估治疗效果 ,如肺炎的吸收情况、肺部肿瘤的缩 小程度等,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 依据。
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包括胸部透视和胸部摄片,是 胸部影像学的基础检查方法, 能够显示肺部的大体病变和心
胸部生理功能
01
02
03
呼吸功能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通过呼吸运动吸入氧气 并排出二氧化碳,实现气 体交换。
循环功能
心脏是推动血液循环的动 力器官,通过心脏的收缩 和舒张将血液泵入全身各 部位。
免疫功能
胸腺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 成部分,产生T淋巴细胞 参与细胞免疫。
胸部CT讲座-PPT课件
胸外科
一、胸部CT扫描方法
1、平扫:利用组织的自然密度差进行扫描、 获取图像的方法。
胸部的骨骼、软组织、空气、液体及脂肪在 CT图像上有良好的自然对比度,平扫可以对 胸部的许多生理、病理改变作出诊断
(1) 常规CT平扫 是指使用常规CT扫描技术,每相邻两个横断层面间有停顿 的扫描方法。任何一种CT机型都可以进行这种常规方法的扫描。
6
胸骨切迹层面-纵隔窗示(一)
2021/11/14
7
主动脉弓上层面-纵隔窗(二)
2021/11/14
8
主动脉弓层面-纵隔窗(三)
2021/11/14
9
主肺动脉窗层面-纵隔窗(四)
2021/11/14
10
气管分叉层面-纵隔窗(五)
2021/11/14
11
右肺动脉层面-纵隔窗(六)
2021/11/14
4R淋巴结自右侧至气管左侧缘。 4L.下气管旁,自主动脉弓上缘至左侧主肺动脉上缘。
2021/11/14
33
5-6区: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不是 位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主干之间,而是位 于主肺动脉窗肺动脉韧带外侧。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 位于升主动脉与 主动脉弓前方与外侧。
2021/11/14
(2) 螺旋CT平扫 是指在整个扫描过程中,球管不停顿地发出X射线,扫描 床持续同步前移的方法。患者在一次较长的憋气时间内可以完成全胸部扫描; 层面间理论上没有间隔,避免了呼吸不匀造成的微细病变的丢失,有利于肺 内小结节病变的检出。低端螺旋CT常用这种扫描方式。
正常胸部CT解剖
纵膈 肺叶、肺段 气管、支气管 心脏大血管 纵膈内淋巴结
2021/11/14
临床医生胸部CT读片扫盲知识ppt培训课件
肺叶、肺段
气管、支气管
气 管 、 支 气 管
右肺
上叶 S1:尖段 S2:后段 S3:前段
中叶 S4:外段 S5:内段
下叶 S6: 背段 S7: 内基底段 S8: 前基底段 S9: 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左肺
上叶 S1+2:尖后段 S3:前段
舌叶 S4:舌叶上段 S5:舌叶下段
下叶 S6:背段 S7+8:前内基底段 S9:外基底段 S10:后基底段
CT图象特点
其单位名称为HU(Hounsfield Unit)。 人体组织的CT值范围从空气的-1000HU到骨 皮质+1000HU,共有2000个CT值。 空气的CT值最低为-1000HU; 脂肪的CT值为-50~-100; 水的CT值为0(±10)HU; 软组织的CT值为20~50HU; 骨皮质的CT值最高,为1000HU。 总之,组织密度高,则CT值大,反之亦然.
胸部CT各典型层面的影像
前
右
左
后
肺尖部CT像 (第2 胸椎水平)
1 气管 2 左颈总动脉 3 左锁骨下静脉 4 胸大肌 5 左锁骨下动脉 6 左肺尖部 7 第1 肋骨 8 第2 肋骨 9 第2 胸椎 10 脊柱竖起肌 11 食管
此层面显示肺尖部,前有胸骨柄、后有胸椎,第1 肋骨呈 半弧状于两侧。气管于胸椎前方呈黑色管腔,食管在后 方。气管双侧有小圆形血管影,自前向后为左右头臂静 脉、左右颈动脉及左右锁骨下动脉。肺尖部面积较小, 双肺尖只见末梢小血管如树芽状分支。
CT图象特点
二 CT值
X线图像可反映正常与病变组织的密度, 如高密度和低密度,但没有量的概念。CT图 像不仅以不同灰度显示其密度的高低,而且 还可依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说明其密度高低 的程度,具有一个量的概念。 CT值代表X线 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每种物质的CT 值等于该物质的衰减系数与水的衰减系数之 差再与水的衰减系数相比之后乘以1000, 即: 某物质CT值=1000×(u—u水)/ u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锁关节层面
右头臂
右颈总动脉 右头臂
右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精品课件
主动脉弓上层面
头臂干动脉
上腔静脉
左头臂静脉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精品课件
1
5
6
E
通过主动脉弓层面
精品课件
1、头臂静脉 5、上腔静脉 6、主动脉弓 E、食管
1 4
5
2 3
1、上腔静脉 2、升主动脉 3、降主动脉 4、气管 5、食管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The 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肺小叶(直径1-2.5CM)
精品课件
小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精品课件
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
精品课件
小叶间隔interlobular septa
精品课件
肺静脉pulmonary vein
精品课件
腺泡pulmonary acini
通过主动脉窗层面
精品课件
12
1、上腔静脉
4
2、升主动脉
3、降主动脉
3Leabharlann 4、左肺动脉通过左肺动脉层面 精品课件
2
5
1
6
4
3
1、上腔静脉 2、升主动脉 3、降主动脉 4、奇静脉 5、主肺动脉 6、右肺动脉
通过主肺动脉与右肺动脉层
面
精品课件
RV
RA 1
LA
2
1、升主动脉 2、降主动脉 RA、右心房 RV、右心室 LA、左心房
精品课件
正常小叶间隔normal septa
精品课件
正常小叶中心动脉
精品课件
centrilobular artery 2
精品课件
肺静脉Pulmonary veins
精品课件
•谢谢
精品课件
通过左心房层面
精品课件
RV
RA
LV
LA
通过四腔心层面
精品课件
8
肺叶及肺段的正常解剖
• 肺叶由叶间裂分隔,CT可根据叶间裂识别 肺叶。
• 斜裂在CT上表现为线状影像,在高分辨率 CT上尤为明显。水平裂因与CT扫描线平行, 可表现为无肺纹理结构的“乏血管区”。
精品课件
斜裂
精品课件
水平裂
精品课件
肺段
精品课件
肺窗
纵隔窗
前者有利于观察病灶—肺的界面,后者可仔细分析病灶的内 部结构。对肿瘤病人的分期,肺窗可发现肺内小结节,纵隔 窗可观察纵隔结构的侵犯情况,以及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 移;个别病例甚至需要骨窗以了解骨质有无侵蚀破坏。
精品课件
正常纵隔CT解剖
• 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层面加以分析,并以层 面中具有特征性的解剖结构命名。
胸部CT基础知识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检查方法
平扫是呼吸系统最常规 的检查方法,对多数呼 吸系统疾病能作出正确 的诊断。扫描范围包括 从肺尖至膈角的全部胸 部。扫描层厚8mm-10mm, 对感兴趣区域可进行薄层 扫描,层厚为2mm。
精品课件
增强扫描
• 经静脉注入造影剂, 能增加组织对比度, 提高病变的显示。主 要用于肺门及纵隔淋 巴结与血管的鉴别, 肺内结节病灶的鉴别 诊断。
• 肺段与肺段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肺段的 大致位置只能根据段支气管及伴随血管的 位置及走行来推测。
• 从以下6个层面能大致反映各肺段的分布。
精品课件
1、肺尖层面
• 代表双肺上叶尖段及 后段的位置,肺尖部 面积较小,前有气管, 双肺尖可见末梢小血 管如树芽状分枝。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主动脉弓层面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5.右中叶支气管层面
• 主要代表中叶外、内 段与左侧舌上段及双 侧下叶背段,在CT图 像上能清楚地显示右 中叶与下叶背段支气 管呈长轴状透亮影并 构成夹角,左侧则显 示上舌段与下叶背段 支气管构成夹角。
精品课件
6.下叶基底干层面
• 此层面下叶背段已结 束,显示前、内(左 侧为前内)、外、后 基底段,心膈角区仍 可见中叶内侧段及左 下舌段肺组织。
• 主要反映双肺上 叶尖、后、前三 个肺段,部分病 例可显示左肺下 叶背段。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气管分杈层面
• 此层面主要为双肺上 叶展开的层面,从前 向后依次为上叶前、 尖、后段,其后方为 下叶背段。
精品课件
4、肺动脉分支层面
• 双侧主支气管间距较 远,双侧肺门部有粗 大的肺动脉分支,该 层面代表了上叶前段, 右中叶外侧段,左上 舌段,肺野后部约1/3 为下叶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