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必修二11分离定律
生物11分离定律1浙科版必修2ppt课件

基因型为aa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
下一只无角牛。这只牛的性别是( B
)
B.雌牛 C.雌、雄牛均可 D.无法确定
4、黑色的雌猫和黑色雄猫生下一只白猫,若他们再生下4 只猫,则黑与白的情况( E )
、各一半
、黑:白=3 :1 均可能
B、全黑 D、全白
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1、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则亲本基因型为:Aa X aa
如:多指、并指等
正常: aa 患者:AA Aa
说说以下六种不同亲本组合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说说那一对可以作为判断遗传病类型的最典型组合
无中生有,为隐性
医学上的应用 系谱图
Ⅰ
1
Ⅱ
12
Ⅲ
12
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 发病概率做出推断
隐性纯合子: ½ ( 1-1/2N)
练习
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
问题?
(B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 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 的基因型
A 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 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 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 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判断基因型为纯合或杂合 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
﹡思考:Aa 自交N次后代杂合子和纯合子 所占的比例(用坐标曲线表示)
杂纯 合合 子子 比比 例例
0.5
1
纯合子 显性(隐性)纯合子
杂合子
0 1 23 45 6
N/代数
结论: Aa 自交N次后: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其中高中生物必修二中基因分离定律有知识点同学们需牢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一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高一生物复习分离定律PPT优秀课件

2021/02/25
4
杂交实验材料:豌豆
此材料的优点(见课本)
1、 { 自花授粉 }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 闭花授粉 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2、 成熟后籽粒留在豆荚内,便于观察和计数。 3、 具有多个稳定的、可区分的性状。
2021/02/25
5
(二)基本概念
1、交配方式 杂交 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的方式。可以是同种生物个
上,套袋,挂标签。
2021/02/25
白花
10
单因子杂交实验(发现事实、提出问题)
P紫
×
白
花
花
紫
F1 花
×
F2
2021/02/25
紫 花
705
3
:
224
1
白 花
11
(发现事实、提出问题)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P5:
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 是反交,F1只表现为显性性状;F1自交,F2出现性 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显性):1(隐性)。
体杂交,也可以是不同种生物个体杂交。
自交 同一生物个体内的相互交配方式。
测交 未知基因的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方式。 回交 子一代与亲本间的交配方式。
2、性状(或性状表现)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 那个亲本的性状。 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 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2021/02/25
× cLeabharlann 1:紫花Cc
白 花 cc
c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和题型归纳答案解析

高一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和题型归纳答案解析1 某植物的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下列杂交组合一定可以达成目的的是( )A. 抗病株感病株B. 抗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 抗病纯合子抗病纯合子,或感病纯合子感病纯合子【答案】B【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①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②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该子代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代为显性性状。
故选:B。
1 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基因(和)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自交产生的性状表现类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亲本中黄果的基因型是B. 中白果的基因型为和C. 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达标检测1××××××——例题1A a F 1F 1F 2aa F 1AA AaD. 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答案】B【解析】A、③白果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所以亲本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正确;B、亲本白果的基因型为,黄果的基因型为,所以白果的基因型为,B错误;C、由③出现性状分离可知白果是显性性状,C正确;D、中白果基因型为,中黄果()占;白果()也占,中黄果自交得到的全部是黄果, 中的白果自交得到的中,黄果:白果,所以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D正确。
故选:B。
1 玉米的甜粒与非甜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用杂合非甜粒亲本杂交,去除中的甜粒植株,让非甜粒植株自交,则中非甜粒与甜粒植株的比例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由亲本为杂合非甜粒,杂交后代出现甜粒知,非甜粒为显性性状,甜粒为隐性性状,设这对性状由基因、控制,让非甜粒植株自交,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即、、三种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是、、,三种基因型之比为,所以中非甜粒与甜粒植株的比例是。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专题一分离定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减一后)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 分离定律的验证
⑴自交法
⑵测交法
⑶配子法
5.特殊比例的处理
6.自交与自由交配的区别
(1)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的个体的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 自交是指AA×AA、Aa×Aa。
(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同种生物各种基因型的个体之间均可进行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自由交配等同于随机交配,如在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
7.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的自交
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大,最终接近于1,且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一半。
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增加而递减,每代递减50%,最终接近于零。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1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从而测定F1的基因组成
①验证遗传基本定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②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相对而言的,正交的父方和母方分别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交的母方 ①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和父方
②检测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3.“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以一对相对性状的 杂交实验为例) (1)“假说”指孟德尔的4点解释,核心解释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 (2)“推理”指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 (3)“演绎”是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测交结果。
2.豌豆人工杂交的方法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演绎”分析
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 雌、雄生殖器官 ,甲、乙 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雌、雄配子 ,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 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实验注意问题: a.要 随机 抓取,且每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 b.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重点难点>
1.遗传规律相关概念的联系
2.遗传实验中常见交配类型及应用
交配 类型 杂交
自交
测交
正交和 反交
含义
应用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相互交配
①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②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 ③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植物指自花传粉
①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②可用于植物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
2.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 (1)自交法:让杂合子F1自交,如果F2性状分离比符合3∶1,则说明基因的 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2)测交法:让杂合子F1测交,如果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符合 1∶1,则说明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 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1∶1,则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 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三一轮复习基因分离定律导学案

孟德解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复习要求: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2.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判定及其概率的计算3.运用分离定律解决有关问题4.应用遗传基本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生物的遗传问题基础知识梳理:一、课本重要概念的理解:(1)自交、测交、正交和反交植物体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属于自交。
自交是获得的有效方法。
测交是杂种F1与杂交,用来测定的基因型。
判断基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常用的方法是。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生物性状的体现者——;性状的控制者——。
相对性状牢记两个“同”,一个“不同”。
隐性性状不是不表现的性状,而是指F1未表现的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和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3)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写在前面。
隐性性状的基因,写在后面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一定是杂合子。
提醒①存在:存在于的所有体细胞中。
②位置:位于的同一位置上。
③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④分离的时间:⑤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⑥D、d是等位基因,但D、D或d、d不是等位基因,是相同基因。
非等位基因:有两种,即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4)表现型、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提醒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①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因,表现型是与共同作用的结果,;②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③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在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
提醒①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那它为。
②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 ,但纯合子杂交,后代;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 ,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 专题十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

专题十一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其应用1.[2020某某百校第一次联考]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接近1∶2∶12.[2020某某某某部分学校质检]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阐述,正确的是( )A.相对性状:两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C.性状分离: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3.[2020某某四校联考]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①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体③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体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自交B.杂交、测交、自交、杂交C.自交、自交、测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4.[2020某某某某调研]下列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数据分析中,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的基因型比为1:2:1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5.[2020某某部分重点中学联考]某植物的紫花与红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是由单基因(D、d)控制的完全显性遗传,现以一紫花植株和一红花植株作实验材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方案以鉴别两植株的基因型,不考虑突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选择的亲本及杂预测子代表推测亲代基交方式现型因型第一组:紫花自交出现性状分离③①④第二组:紫花×红花全为紫花DD×dd ②⑤A.两组实验中,都有能判定紫花和红花的显隐性的依据B.若①处填全为紫花,则④为DD×DdC.若②为紫花和红花的数量之比是1∶1,则⑤为Dd×ddD.③为Dd×Dd,判定依据是子代出现性状分离6.[2020某某省实验中学一诊]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
②在体细胞中,遗 传因子成对存在。
F1
Dd
Dd
③配子形成时,成对 配子 D d
的遗传因子分开,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D
d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基
F2
DD
Dd Dd dd
5. 符
P
亲本
×
杂交
号 类
F1 杂种子一代 ×
自交
对应例题:5、 (原创)下图中有相同基因 1
是 D与 D
、等位基因 3
对
对,它
是 A 与a、 B 与b和C 与c 、而非等位基因有三种不同的
表现形式,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分别
是A:与D 、 A 与C、 A 与c ;
D- - D
a 与D 、 a 与C、 a 与c ;
对应例题:4、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不
正确的叙述是( B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解析: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DD和Dd基因型不同, 但表现型相同,所以A正确;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 的结果,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 形式,所以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此B不正确;在同 一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所以C正确;在相同环境 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所以D正确。
•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 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与短毛。
• (2)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 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 性状,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 (3)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 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3.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 (1)显性基因:又叫显性遗传因子,决定 显性性状的基因。
• (2)隐性基因:又叫隐性遗传因子,决定 隐性性状的基因。
•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 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如
• 4.基因型与表现型
• (1)概念
•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 (2)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 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不同环境中, 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表 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确的是( C )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
解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纯合子,例Dd的自交后代有三种基因型, DD、Dd、dd,比例是1:2:1,其中DD和dd都是纯合子。所以C 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 B、 D的叙述是正确的。
• 5.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
• (1)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如 DD、dd;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但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
• (2)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如 Dd;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
对应例题:1、遗传学中自交的正确表达是( B )
P94
复习必修二第一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1——分离规律
• 一、遗传学基本概念 • 1.几种交配类型
含义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
自交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
测交
正交 与
反交
F1与 隐性纯合子相交,从而测定F1的基因组 成
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 母方和父方
• 2.与性状有关的概念
3、豌豆还具有易于区分 的性状。
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
去雄 套袋 授粉
观察统计
套袋
三.基因的分离定律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P) 高茎 X 矮茎
子一代 高茎 X 高茎 (F1)
子二代 (F2)
高茎 : 矮茎
787 : 277 3:1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设 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雌性雄状配是子由遗的传结因合子是(随后机改称的为,基因)控制的
D、人的双眼脸和单眼脸
解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才是相对 性状。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狗的卷毛和长毛都不是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虽然长毛和短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但兔子 和狗不是同种生物;人的双眼脸和单眼脸是相对性状。
对应例题:3、下面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
因恢复成对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31(高∶茎)2∶1(∶矮茎1)
对应例题:7、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
在孟德尔探究遗传规律的过程中,使孟德尔发
二.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一对相对性状 进行研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
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用统计学的方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设计试验程序
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 而且是闭花受粉。自交 (产生纯种)
2、豌豆花大,易于进行 人工异花传粉。
A- -a
B 与D 、 B 与C、 B 与c ; b与D 、 b与C、 b与c ;
B- -b
C- -c
D 与C、 D与c ;
对应例题:6、等位基因是通过突变形成的,所
以等位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是( A、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C)
B、所控制的性状不同
C、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
D、基因表达的方式不同
解析: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形成的,即A基因可以通过 基因突变形成a基因,a基因也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形成A基 因。所以A和a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没有改变,但 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以 基因突变可以是显性突变,也可以是隐性突变,一个原始 的基因A可突变A1、A2、A3,------这样就形成了复等位 基因。
A、同种生物个体的近亲交配 B、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配 C、性状相同个体间的交配 D、性状相对个体间的交配
解析:在遗传学上把基因型相同个体间的交 配称“自交”,把基因型不同个体间的交 配称“杂交”。
对应例题:2、下列哪组是相对性状( D )
A、兔子毛的长毛和灰毛
B、狗的卷毛和长毛
C、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