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38个基本功训练手法

合集下载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摄影技巧:学会这 15 种构图方法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而构图,作为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决定一张照片的成败。

掌握好构图方法,可以让你的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 15 种实用的构图方法,帮助你提升摄影水平。

一、中心构图法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法简单直接,能够突出主体,使观众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主体上。

比如拍摄一朵盛开的鲜花,将其放在画面正中央,周围虚化背景,就能很好地展现花朵的美丽。

二、对称构图法对称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的特点。

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例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建筑,利用其对称的结构进行构图,能够展现出建筑的庄严和规整。

三、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和纵向均分为三等份,形成一个“九宫格”。

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这样的构图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协调和舒适。

拍摄风景时,常常将地平线放在横向的三分之一处。

四、黄金分割构图法黄金分割比例约为 0618:1。

在摄影中,可以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让画面更具美感。

这种构图方法相对较难掌握,但一旦运用得当,会使照片显得非常精致。

五、框架构图法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框架就像是一个引导观众视线的通道,让观众更容易关注到框内的主体。

六、引导线构图法画面中的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例如道路、河流、栏杆等。

将主体放在引导线的尽头或者交汇处,能够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故事性。

七、对角线构图法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能够使画面更具动感和张力。

这种构图方法适合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或者具有延伸感的场景。

八、三角形构图法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画面中构建三角形的元素组合,可以让画面更加稳固和均衡。

比如拍摄山峰、人物组合等。

九、留白构图法在画面中留下一定的空白空间,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营造出简洁、宁静的氛围。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摄影是一种拍摄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捕捉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瞬间或场景。

然而,只有技术技巧的掌握,才能让你的照片尽显创意和美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42种拍摄技巧,帮助你提高摄影技能,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1. 角度摄影: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照片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可以试着蹲下、仰望或者斜拍来抓住不同的角度感觉。

2. 低视角:拍摄时低头看,可以创造出宏伟的效果,例如在野外草地拍摄动物等。

3. 第一视角:将照片的内容与照相机放平,获取第一视角感受,让人人都能以你的视角看世界。

4. 上视角:如果你想突出某些宏伟的建筑,可以试着试用上视角,让他们越显伟大。

5. 对称:如何抓住任何精美的景观,就要找到其对称关系。

建筑物、自然物体等都可以试着展现对称,将全景分为两部分。

6. 颜色:照片的颜色可以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尝试使用主题色设计或寻找不同颜色的组合。

7. 运动效果:将相机设定合适的拍摄时速、修改快门速度和光圈,可以捕捉到物体运动的效果。

8. 闪光灯:使用闪光灯可以增加光线,为暂时灯光不充分的场景提供光线。

9. 颜色反映:光的反光率越高,被拍摄物体的颜色才越清晰。

需要设定光照方向和观察角度来展现其颜色。

10. 长曝光:在夜晚或暗光环境下有充分的光可以尝试长曝光,用于拍摄光影等自然物体。

11. 聚焦:特定的焦点可以制造照片深度和层次感。

12. 黑白:使用黑白色调可以轻松制造出一种浪漫的感觉。

13. 分层景深:利用合适的光圈设置和对远处景深的注重,制造出地、天和云彩等图层感觉。

14. 透视感:利用远近焦点将物体整体的比例缩放,可以增强透视效果,让照片更有创意。

15. 背景虚化:通过修改光圈尺寸,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明了。

16. 大光圈:使用大光圈可制造出焦点恰当的效果。

17. 景深:调整相机焦距和光圈调节,可以裁剪出景深感。

18. 布局:使用布局可以使照片更加有意味。

19. 反重力感:正视或逆视可以制造出一种飞翔的感觉,达到反重力的效果。

十大经典拍摄技法

十大经典拍摄技法

十大经典拍摄技法经典拍摄技法是指在电影、电视剧或摄影等视听媒体制作中常用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的拍摄技巧。

以下是十大经典拍摄技法:1.高空俯视高空俯视是指摄影机从高处向下拍摄场景或对象,能够给人一种宏大、壮丽的感觉。

常见于电影中的开场镜头或场景转换的过渡,在展示场景整体布局或人物关系时尤为有效。

2.底往上拍摄底往上拍摄是指低角度向上拍摄场景或对象,使被拍摄者显得庄重、威严或具有权威感。

常用来表现英雄、争斗者、权力角色等形象。

3.过渡镜头过渡镜头是指通过特效或剪辑技巧将两个或多个镜头连接起来,使得场景或主题之间的转换更加流畅。

常用的过渡镜头有淡入淡出、剪影、剪切等。

4.镜头运动镜头运动是指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场景或对象,如移动、旋转、推拉等动态镜头。

运动镜头可增加动感,使画面更生动有趣,常用于追逐、动作等情节。

5.拍摄逆光逆光拍摄是指摄影机将被拍摄对象的光线从背后射过来,使画面中的需要突出的人物、物体或轮廓更加突出。

常用于人物或主题的独立展示。

6.焦准镜头焦准镜头是指通过调整焦距等手法,使画面中的其中一点或一些区域保持清晰,其他部分模糊或虚化。

常用于展示主题或人物眼神的聚焦。

7.慢镜头慢镜头是指将画面的播放速度放慢,使动作或运动变得缓慢而流畅。

常用于表现激烈的场景、情感的细腻变化或揭示细微的细节。

8.特写镜头特写镜头是指将画面中一些细节、物体或人物的局部放大,以突出其重要性或细节。

特写镜头在表达情感、展示道具或塑造形象时尤为常见。

9.手持镜头手持镜头是指摄影师手持摄像机进行拍摄,不使用稳定器或支架等固定器材。

手持镜头可以增加画面真实感和紧张感,在记录纪实、运动场景或追逐镜头中应用广泛。

10.长镜头拍摄长镜头拍摄指通过使用长焦距镜头,将远距离的对象拉近,增强其影像的压缩感和细节感。

长镜头常用于拍摄远距离的风景、人物或对象的逐渐放大,以及丰富画面层次。

以上是十大经典拍摄技法,这些技法在电影、电视剧或摄影中广泛应用,能够丰富影像表达手法,打造出视觉震撼和情感传达,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14个摄影技巧方法

14个摄影技巧方法

14个摄影技巧方法摄影技巧是每位摄影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和实践经验。

下面是14个摄影技巧方法的详细解析。

1.驾驭光线:光线是摄影中最关键的元素之一、学会通过调整曝光、使用逆光、侧光等不同光线角度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掌握光线的运用,可以使照片更加丰富和生动。

2.构图规则:掌握构图规则,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可以让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和美感。

合理运用构图原则,可以将画面中的主题或元素突出,并创造出更好的视觉效果。

3.使用合适的焦距:焦距的选择直接影响照片的视角和透视效果。

广角镜头可以扩大视野,适合拍摄风景和大型建筑物;长焦镜头可以放大被拍摄对象,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题,如野生动物等。

4.利用前景元素:在照片的前景中添加一些有趣的元素,如花朵、树枝等,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深度。

5.寻找独特的视角: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高度拍摄,寻找独特的视角和构图方式。

这可以带给照片更多的新意和创意。

6.注意背景:背景的选择和处理同样重要。

确保背景干净简洁,以突出被拍摄对象。

可以通过调整拍摄角度、使用大光圈等方式来模糊背景,突出主题。

7.使用三脚架:在一些需要长时间曝光或稳定拍摄的情况下,使用三脚架可以保持照片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8.寻找创意照明:创造出独特的照明效果是一种摄影技巧。

可以使用手电筒、闪光灯等照明工具,通过调整照明角度和强度,来创造出各种效果和氛围。

9.运用曝光补偿:当拍摄高对比度场景时,可以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来调整亮度。

将曝光补偿设置为负数,可以降低高光的亮度,防止过曝。

10.使用滤镜:滤镜是摄影师常用的工具之一、可以使用透光滤镜、偏振滤镜、渐变滤镜等来增强照片的效果和颜色。

11.学会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通过调整曝光、对比度、色调等参数,可以使照片更加出色。

同时,还可以使用修饰工具对照片进行美化和修复。

12.寻找有趣的主题:寻找有趣的主题是摄影的基础,可以在生活中的日常场景中找到不同的角度和透视来拍摄。

摄影拍摄手法

摄影拍摄手法

摄影拍摄手法
摄影拍摄手法是摄影师们必备的技能之一。

通过不同的手法,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和风格,让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拍摄手法:
1. 对焦技巧。

对焦技巧可以用来突出照片中的主题,增强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比如,选择浅景深对焦,可以让主题清晰,背景模糊,突出主题。

2. 景深控制。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

掌握景深的控制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例如,选择大景深可以让整个画面都清晰,增强照片的层次感和广阔感;而小景深则可以突出主题,增加画面的立体感。

3. 曝光调节。

曝光调节是指调整相机的快门速度、光圈和ISO 来控制照片的曝光量。

通过调节曝光可以达到修正暗或亮的画面、增加或减少画面的细节、增加画面的艺术感等效果。

4. 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是指拍摄的视角和角度。

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让照片更有趣、更富有艺术感。

例如,选择低角度可以让拍摄对象看起来更加强大、高大;而选择高角度则可以让照片显得轻盈、柔和。

以上是摄影拍摄手法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拍摄手法,需要您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 1 -。

摄影中的艺术表现技巧大全

摄影中的艺术表现技巧大全

摄影中的艺术表现技巧大全摄影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镜头传达出摄影师的感受与视觉表达。

如何将主题呈现得更加艺术化,引发观者共鸣,是每个摄影师都追寻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一些摄影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技巧,帮助摄影师在创作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视觉语言。

一、前景构图技巧前景构图技巧是摄影中常用的一种手法,通过在画面前方加入有趣的元素来丰富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

例如,在风景摄影中,可以在前景放置一些树木、石头或是其他有趣的物体,通过对焦前景并使其稍微模糊,来突出主题的同时增加画面的深度感。

二、光影运用技巧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在拍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光线的角度和亮度可以给照片带来极大的变化。

例如,使用逆光拍摄可以突出被拍摄对象的轮廓,创造出神秘的效果;而利用侧光可以突出纹理和细节,增加画面的质感。

三、运用色彩表达情感色彩是摄影中的另一个重要要素,它能够直接影响观者的情感。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例如,暖色调可以传递出温暖和安宁的感觉,而冷色调则给人一种冷静和神秘的感受。

运用恰到好处的色彩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四、运用线条构图线条是摄影中常用的构图元素之一,它可以引导观者的目光,突出主题。

通过运用不同形状和方向的线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例如,垂直线条可以传达出稳定和力量的感觉,而对角线线条则可以带来动感和紧张感。

合理运用线条构图技巧可以增加画面的平衡和动态感。

五、运用视角突出主题视角选择是影响图像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改变拍摄视角,可以改变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

例如,低角度拍摄可以使被摄物体看起来更为庄重和威严,高角度拍摄可以使其看起来更加渺小和无助。

合理运用视角可以带来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的照片。

六、运用对比表达情感对比是摄影中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法,通过将不同事物或元素放置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例如,将明暗对比明显的物体或色彩对比鲜明的元素放在一起,可以引起观者的注意力,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

新手必学的20个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0.构图的定义《辞海》:“造型艺术”术语。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了解完了何为构图之后,马上进图正题吧。

1. 三分割法(英: Rule of Thirds)摄影的基本技巧之一,国也把它称之为“九宫格构图法”。

用两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将画面九等分,将主题元素置于线的交点之上,既突出主题,又能使画面更为舒适。

三分割法-例图1三分割法-例图22. 对称法(英: Centered position and Symmetry)对称是构图的基础手法之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

左右对称适用于道路、建筑摄影。

上下对称适用于反射、倒影等情况。

上图可谓是三分割法和对称法的完美结合之作。

3. 突出前景营造深入感。

(英: Foreground Interest and Depth)将感兴趣的主体置于前景中,有效追加深入感,可以营造立体氛围。

例图1-1例图1-2上例的下图将石头作为前景,更突显出石头的质感。

例图2-1例图2-2上面的例子,仔细对比一下,下图的主题元素是不是更有立体感呢?4. 框中框构图法(英: Frame within the Frame)框中框构图法-例图1上图利用拱形门作为里面的教堂的图框,给人一种向里面延伸的立体感。

框中框构图法-例图2框中框不一定是人工的拱形建筑或者窗户,像上图就是有效利用了树干作为非完全封闭的Frame,带给人一种立体感。

5. 引导线构图法(英: Leading Lines)引导线有助于将看图的人的视线集中在最重要的元素上。

可以利用道路、墙壁、规则图形等作为引导线。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1上图有效利用地板图案上的线条作为引导线,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照片的主题元素--埃菲尔铁塔。

同时该图还采用了上述的左右对称法。

引导线构图法-例图2如同上面的例图一样,引导线可以不必是直线,有时候曲线更有魅力。

摄影师的摄影技巧分享与展示话术

摄影师的摄影技巧分享与展示话术

摄影师的摄影技巧分享与展示话术摄影,是一门用光线和色彩作画的艺术。

作为摄影师,掌握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并能够清晰地向他人展示和分享,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还能让更多人感受到摄影的魅力。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分享一些关键的摄影技巧以及相应的展示话术。

一、构图技巧1、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式能够突出主体,使观众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主要元素上。

展示话术可以是:“大家看这张照片,我把主体放在画面正中央,周围的环境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让主体更加突出,一下子就能抓住您的眼球。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平均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

比如这样说:“这张照片运用了三分法构图,主体放在了左边的交叉点上,画面看起来更加平衡和有层次感,是不是让您感觉很舒服?”3、对称构图适用于具有对称美的场景,比如建筑、倒影等。

展示时可以讲:“这是一张对称构图的作品,两边完全对称,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美感,是不是非常独特?”二、光线运用技巧1、顺光顺光拍摄时,主体正面受光均匀,色彩鲜艳。

分享时可以说:“这张照片是在顺光条件下拍摄的,主体的细节和色彩都得到了很好的展现,看起来非常清晰和亮丽。

”2、逆光逆光能够营造出强烈的氛围感和轮廓光。

比如:“您看这张逆光拍摄的作品,主体的轮廓被光线勾勒得非常清晰,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

”3、侧光侧光可以突出主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可以这样展示:“这张照片用侧光拍摄,主体的立体感一下子就出来了,纹理和质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拍摄角度技巧1、平视角度平视角度拍摄的画面与人眼的视觉感受接近,给人一种真实和亲切的感觉。

展示时说:“这张照片采用平视角度,就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场景一样,让您能够身临其境。

”2、仰拍角度仰拍可以使主体显得高大、雄伟。

比如:“大家看这张仰拍的照片,是不是让主体看起来更加高大壮观,充满了力量感?”3、俯拍角度俯拍能够展现出广阔的场景和整体的布局。

拍照经典15个动作

拍照经典15个动作

拍照经典15个动作拍照经典15个动作1、保持站立:站立拍照时应该保持佑神,双腿应当竖直直立,腰杆应该微微绷直,双臂靠近身体,眼睛望向镜头,不要斜视,效果会更好。

2、保持自然:拍照时应该尽量保持自然,不要变得过于僵硬。

比如,尽量不把手放在口袋里,也不要往身体两侧倾斜,这样会显得不自然。

3、摆姿势:拍照时可以摆出一些有趣的姿势,让自己看上去更有活力,也更有感染力。

举手投足,相视而笑或调皮地一笑,都可以让你看上去不一样。

4、尝试各种角度:当拍照时,不妨打破传统的上下拍摄的方式,可以把摄像头的角度拨变一下,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拍摄,看看从侧面能拍出什么样的画面,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5、不要害怕近距离拍摄:近距离拍摄也是重要的一环,可以使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将画面缩小,把焦点集中在自己的脸上,看上去也更生动有趣。

6、不要害怕光影的变化:要认识到光线的重要性,拍好照片首先要看清楚光源的形状和摆放的位置,然后配合光的变化,把你的画面展示的更加雅致。

对于太阳照射的情况应该利用他,把他当作自然的背景照明。

7、早晨或傍晚拍摄:因为光线太亮不怎么容易拍出好照片,而傍晚时拍摄可以走柔和的路线,和太阳搭配,能拍出不一样的好照片,比如金黄色的日落,绚丽的的夜晚星空等。

8、能摆放把手的地方不要轻易放弃:有把手的地方有时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每一个姿势,让效果更加生动。

9、不要害怕大空拍:大空拍可以将画面上有一些重要的特征突出来,构图效果也更加明朗,非常适用于拍摄风景、活动等情景,非常显眼。

10、运用动作:拍摄可以运用自己的动作,例如翻肩,比手等等,甚至可以把自己弄得滑稽可笑,让照片看起来更有乐趣感。

11、适当使用道具:拍摄时可以适当使用道具,让画面更加丰富。

比如爱好鸟类的摄影师可以带上模仿的鸟类羽毛,花艺的摄影师则可以用花束等形象的道具,非常有特色。

12、拍摄时要注意细节:很多时候,画面效果看起来会因为细节而发生变化。

拍摄时应该从小细节出发,比如头发是否整洁,化妆是否协调,服装搭配是否恰到好处等等,都会影响最后拍出来的画面效果。

基础摄影技巧30招

基础摄影技巧30招

出门旅行相机可是必备品,普及点小知识,让我们留住的瞬间更美好,以下是转载来的一些常用拍摄技巧:而且我作为一个初级摄影爱好者觉得相当实用,希望能给基础摄影爱好者带来些帮助。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30招永远记住摄影界里有一句格言:一流摄影靠想法,二流摄影靠技术,三流摄影靠器材。

照片到达如下3个标准,就是出色的作品。

第1招:让你的照片具备一个鲜明清晰的主题,〔是人、是静物还是一件事?〕你需要清晰的表达出来,而不是模棱两可或面面俱到。

第2招:一幅好照片必须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你需要观众一下子注意到你的主体,因为这个主体是你要表达的核心。

第3招:让你的照片更简洁,那些不能衬托你主体、甚至分散注意力的元素要统统压缩或排除。

人物数码摄影技巧:世界上有很多摄影师以拍摄人物著名。

在他们的照片中,你感觉得到被摄人物都在为你“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种感情。

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身边的照片不具感染力?很多情况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不管是单人像或是多人拍摄,在我们做到让人物传神〔或讲故事〕之前,还是先看看经常犯的毛病,并设法改变它。

1 单人像1〕不让肖像变形的简单方法:有些顶尖的摄影师为大人物拍摄人像时故意让肖像变形,那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表达。

而对于大众摄影,肖像变形却是低级和致命的失误。

第4招:让肖像不变形的简单方法,是离被摄人物站位尽量保持距离,尽量不用广角镜,肖像照适于用80-90mm镜头拍摄。

2〕如何获得浅景深以凸出人物:如果人物的周围场景,不能帮助或衬托该主体“讲故事”,我们尽量删剪或模糊掉背景。

第5招:获得浅景深〔让主体背景模糊〕的方法,是尽量使用大光圈,长焦距,〔如果有条件〕,让人物站位离背景尽量远。

3〕让你的拍摄对象更自然“当我拍什么人的时候,我总是想回避他们那种自己在被拍摄的样子。

”著名摄影师约翰-洛恩加德说。

显然,在拍摄中人物放松是很重要的。

人物放松的时候才会更自然地流露情感,如果不是抓拍〔或偷拍〕,生活中的人物在面对镜头时通常很别扭〔不自然〕,这需要沟通,让他/她忘记拍摄。

拍照技巧的100种方法

拍照技巧的100种方法

拍照技巧的100种方法拍照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无论是旅游、聚会还是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人通过相机或者手机拍下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再度回忆。

然而,对于许多拍照爱好者而言,拍摄出来的照片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总是缺乏一些生动、美丽、有意义的元素。

并非每个人都拍摄得到精美的照片,这与相机的性能有关,更重要的是它与摄影技巧有关。

下面列举出一些拍照技巧,希望可以帮助你拍出更好的照片。

一、对构图有所谓1. 选定主题:在拍摄之前先选定主题,仔细想想拍摄的目的及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这样更容易构图。

2. 选择合适的角度:拍摄时不要站在所有角度拍照,要寻找适合的角度和视角。

例如,如果要拍摄电站,可以选择高角度拍摄,以突显电站的规模和格局。

3. 使用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通过对称元素构图。

例如,确认一条河流在前后方向上变化少,可以使用对称构图。

4. 使用近景的构图方法:近景构图法是指在拍摄时,摄影师将焦点放在前景上,通过焦点的强调,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

5. 把主体居中:居中构图非常常见,如果主体原本位置就比较中心,则可以直接进行居中构图。

6. 使用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指将图像的画面分为三个部分,并按照比例进行构图,其中最好是主要的主体。

7. 使用黄金比例构图:相对三分法构图而言,黄金比例构图是一种更复杂、更美丽的构图方法,其比例为1:1.618。

8. 利用线条构图:通过使用线条可以突出主体形象,尤其适合拍摄风景,如让河流穿过画面、让山脉随着画面延伸。

9. 注意对称与不对称:有时对称构图可以使图像更美观,但有时对称过于刻意也可能破坏画面美感,这时候需要使用不对称构图。

10. 合理关注背景:拍摄时不仅要注意主体,还要注意背景。

这点尤其重要,因为糟糕的背景甚至可以毁掉一个画面。

二、合理利用摄影方式11. 使用三角架拍摄:建议在拍摄长时间曝光时(如室内拍照、星空拍照等)使用三角架。

12. 深度模糊:在照片中添加深度模糊可以更好地突出主体。

50个摄影技巧,太强大了!1.如何摇拍摇拍是一种拍摄移动中被摄体的技法。其特点是把摄影重点

50个摄影技巧,太强大了!1.如何摇拍摇拍是一种拍摄移动中被摄体的技法。其特点是把摄影重点

50个摄影技巧,太强大了!1.如何摇拍摇拍是一种拍摄移动中被摄体的技法。

其特点是把摄影重点1.如何摇拍摇拍是一种拍摄移动中被摄体的技法。

其特点是把摄影重点放在了静态的部分,以摇动镜头的方式跟随被摄体,表现其速度感。

要使用此种拍摄技法,需要把相机设置到快门优先的模式上,然后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一般采用1/30s或者1/60s。

相机要紧随被摄体,跟随其运动而移动,达到被摄体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

当然采用连拍的模式捕捉更锐利的照片的机会更大。

2.在斜坡上如何放置三脚架如果在斜坡上用三脚架辅助拍摄,有一个方法可以让相机远离突发危险。

如果我们是在一块岩石或者小山上的斜坡上拍摄,让三脚架的一条腿对着自己,这样的话,三脚架的三条腿就可以稳定地支撑住相机,防止坠落。

3.如何避免曝光不足摄影者在拍照时经常会曝光不足,打开闪光灯拍摄又怕会过亮,牺牲了现场环境的自然光线。

遇到此种情况,最佳方法就是利用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

只要将曝光补偿功能推高一至两级,一般偏暗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4.如何先对焦后构图先将画面中央的对焦点对准想拍摄的人物面部,半按快门按钮完成对焦及测光程序,按着快门按钮不放,横向移动相机重新构图。

5.光圈优先有什么用途数码单反相机往往带有较大光圈数的镜头,在自动模式下相机的程序也倾向于使用较大的光圈以缩短快门时间,减少因震动而造成的不良拍摄效果。

但是,相机镜头一般是在从最大光圈收缩两级左右时拍摄的图像效果最好,所以如果要拍摄高质量的图像,可以使用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把光圈从最大往下调小一些。

另外,大光圈可以实现小景深,这有利于突出主体。

6.如何避免眩光直接拍摄太阳,会在镜头内产生眩光,从而使画面的反差严重失调,同时会产生入射光线被镜头表面反射到CCD上而形成光斑线条。

高质量的遮光罩有助于限制眩光,同时使用最小光圈可减少这些光斑。

7.如何使灯光产生星状效果要想使灯光产生星星的效果,那么摄影者就需要使用小光圈来进行曝光,光圈越小,效果越明显。

摄像师摄影技巧分享

摄像师摄影技巧分享

摄像师摄影技巧分享作为一名摄像师,掌握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捕捉精彩瞬间,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下面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工作中积累的摄影技巧。

一、熟悉设备首先,要想拍出好的作品,必须要对自己的摄像设备了如指掌。

了解相机或摄像机的各种功能、按钮和设置是基础。

比如,不同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广角镜头能够展现广阔的场景,长焦镜头可以突出主体并压缩空间。

熟悉相机的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等参数的调节,以及它们对画面的影响。

还要掌握相机的对焦模式,是选择单点对焦还是多点对焦,这取决于拍摄的主体和场景。

另外,了解相机的白平衡设置,能够确保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准确还原色彩。

二、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构图能够让画面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1、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式简单直接,能够突出主体。

比如拍摄一朵鲜艳的花朵或者一个人物的面部特写。

2、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

这种构图方式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能够让画面看起来更加平衡和协调。

3、对称构图适用于拍摄具有对称美的场景,比如建筑、倒影等,能够营造出一种稳定、庄重的氛围。

4、引导线构图利用画面中的线条,如道路、河流、桥梁等,将观众的视线引导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5、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起到突出主体、增加画面层次感的作用。

三、光线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善于利用光线可以让作品大放异彩。

1、自然光在室外拍摄时,要注意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特点。

早晨和傍晚的光线柔和,色彩温暖,适合拍摄风景和人像。

中午的光线强烈,容易产生阴影和高光对比,此时可以选择在阴影处拍摄或者使用反光板来补光。

2、人工光在室内或者夜景拍摄时,需要用到人工光。

比如闪光灯、柔光灯等。

合理设置灯光的位置和角度,能够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还要学会利用逆光来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逆光可以勾勒出主体的轮廓,使主体与背景分离,增强画面的立体感。

摄影师38个基本功训练手法

摄影师38个基本功训练手法

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训练1、全景深练习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

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

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

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

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议: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 Q YF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

(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练习8、横、纵位构图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要求: 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 建议: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 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练习9、三角形构图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要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建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2、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练习10、对称形构图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要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建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被摄体:风景、建筑等要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建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 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 使用三脚架。

摄影教学技巧6种常见拍摄手法

摄影教学技巧6种常见拍摄手法

摄影教学技巧6种常见拍摄手法摄影教学技巧:6 种常见拍摄手法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方式。

掌握不同的拍摄手法,可以让我们在摄影创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下面为大家介绍 6 种常见的拍摄手法。

一、平拍平拍是指相机与拍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进行拍摄。

这种拍摄手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拍摄对象的形态和特征,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

在拍摄人物时,平拍可以展现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和表情,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拍摄建筑或风景时,平拍能够呈现出景物的平稳和广阔。

例如,当我们拍摄一个公园的场景时,使用平拍可以将草地、花坛、小径等元素完整地展现出来,营造出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但需要注意的是,平拍有时可能会使画面显得比较平淡,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

二、俯拍俯拍是指相机位置高于拍摄对象,从上往下进行拍摄。

这种拍摄角度能够展现出拍摄对象的全貌和布局,给人一种宏观、开阔的视觉感受。

在拍摄城市风光时,俯拍可以将高楼大厦、街道、车辆等尽收眼底,展现出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拍摄人群场景时,俯拍能够突出人群的密集和分布情况。

然而,俯拍也有其局限性,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使拍摄对象显得矮小或变形。

三、仰拍仰拍则与俯拍相反,相机位置低于拍摄对象,从下往上进行拍摄。

仰拍可以使拍摄对象显得高大、雄伟,增强其视觉冲击力。

比如拍摄高大的建筑物时,仰拍能够突出其高耸入云的气势;拍摄人物时,仰拍可以拉长人物的身形,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不过,过度的仰拍可能会导致画面背景过于单一,且容易产生透视变形。

四、特写特写拍摄是将拍摄对象的某一局部进行放大拍摄,突出其细节和特征。

特写镜头能够让观众更加关注拍摄对象的关键部分,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拍摄花卉时,对花瓣、花蕊进行特写,可以展现出花朵的细腻纹理和鲜艳色彩;拍摄人物时,对眼睛、手部等部位进行特写,能够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但要注意的是,特写拍摄需要注意画面的清晰度和构图的合理性。

摄影师的常用技巧

摄影师的常用技巧

摄影师的常用技巧摄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

光线、色彩、构图等因素都是影响照片质量的关键,也是摄影师需要注意的重点。

在繁杂的拍摄过程中,一些常用技巧能够简化我们的工作,同时提高照片的质量。

下面我们来讲解几种摄影师常用的技巧。

一、光线掌握光线是影响照片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每个摄影师都应该学会根据不同的照片主题和背景环境选择适当的光线。

例如,在景色壮丽的山水中,自然光线会提供一些很好的可能,而在黑暗场景下,使用灯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构图技巧构图是每个摄影师都应该掌握的技巧之一。

构图包括选景、角度、比例等因素。

在旅游或拍摄山水时,我们可以使用背景中的天空或水面作为画面比例的参考。

拍摄人物时,为了增强照片的艺术感,也可以采用斜线构图或透视构图。

三、合理使用装备摄影师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相机和镜头来拍摄合适的照片。

常用的一些装备包括三脚架、滤镜和闪光灯。

使用不同的镜头可以获得不同的拍摄效果,例如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而长焦镜头则适合拍摄人物。

四、照片后期处理照片后期处理是摄影师需要学习的另一项技能。

后期处理包括调整色彩、亮度和对比度、修剪、处理噪点和加入滤镜等操作。

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增强照片的色彩、锐度和清晰度,从而让照片更具艺术感。

五、抓住瞬间在拍摄人物或动物时,我们需要通过抓住瞬间捕捉最好的瞬间。

例如,在拍摄运动员时,我们需要抓住最好的瞬间来捕捉他们的追求和激情。

综上所述,这些摄影师常用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拍摄照片。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调整,才能拍摄出更多独特的照片,提高我们的摄影技术。

六、深度和焦点在照片中,深度和焦点也是重要的因素。

首先,深度指的是画面中的深度感,通过运用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变化,可以制造出画面的深度感,增强照片的空间感。

同时,在拍摄照片时,焦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确定画面的焦点,并掌握拍摄焦距,使得画面中的主体清晰,背景虚化,从而突出主体。

摄影师必备的十大技巧是

摄影师必备的十大技巧是

摄影师必备的十大技巧是摄影是一门技术性与艺术性并重的艺术,从业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视角。

而摄影师作为这个行业的重要一环,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巧和经验。

下面将详细介绍摄影师必备的十大技巧。

1. 掌握摄影设备首先,摄影师必须掌握自己所使用的摄影设备,包括相机、镜头、闪光灯等。

对不同的设备有着清晰的了解和运用技巧,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设备的最大潜力,拍摄出最满意的作品。

2. 熟悉构图原理构图是摄影作品的基础,摄影师必须熟悉构图原理,并且灵活运用。

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熟练掌握构图原理可以让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并且更有吸引力。

3. 抓住光影光影是摄影作品的灵魂。

摄影师需要善于观察光线的变化和影响,灵活运用光影关系来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无论是利用自然光还是人造光,都需要摄影师的敏锐观察和抓住时机。

4. 设定正确的白平衡白平衡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决定了照片的色彩是否真实。

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光线环境来设定正确的白平衡,保证色彩的还原性和真实性。

5. 拍摄角度的选择摄影师需要灵活选择拍摄的角度,包括低角度、高角度、鸟瞰角度等。

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画面,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6. 注重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作品的重要一环,摄影师需要有一定的后期处理能力,包括对曝光、饱和度、对比度、锐化等方面的调整。

通过后期处理可以让作品更加出色。

7. 抓住瞬间摄影是抓住瞬间的艺术,摄影师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拍摄经验,才能够抓住生活中那些瞬息万变的美好瞬间。

8. 善于沟通与交流摄影师需要与被摄对象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让被摄对象自然放松,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

这样才能够拍摄出真正有意义的作品。

9. 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摄影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包括学习摄影理论知识、观摩优秀作品、参加摄影展览等。

只有不断努力和积累,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10. 保持创意和热情最后,摄影师需要保持创意和热情。

摄影的八大手法

摄影的八大手法

摄影的八大手法摄影,源于拉丁文“photographia”,意即“用光写”,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不同的技巧,从1839年至今,摄影一直在发展和精进,因技术的进步,反映真实世界的图像充斥着网络,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

良好的摄影技术可以使摄影作品灵动、动态,增添审美价值。

无论是摄影新手还是摄影专业人士,掌握摄影的八大手法都是必须的基础,以下将介绍摄影的八大手法:1、组合构图:是指摄影师按照自己的审美去构建摄影图像,组合构图可以说是摄影技术的基础。

无论是用角度,构图比例,还是将镜头进行调节,都可以将一幅照片做得非常美观。

2、使用镜头:不同的镜头会给被摄体带来不同的效果,模糊的微距或长焦镜头可以很好地强调它的抽象感,但是当你想要拍摄大范围的照片时,使用广角镜头将会更好。

3、了解色彩的属性:色彩可以表达一定的情绪,当摄影师懂得利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不仅可以增加作品的价值,还可以让观者的视觉感受得到增强。

4、模糊镜头:使用模糊镜头可以让拍摄的画面变得柔和美丽,这也是摄影师所熟知的技巧之一,在被摄体中,可以使用模糊镜头来添加抽象的感觉。

5、控制光照:光照对照片影响很大,摄影师应有意识地控制光照,通过摄影机设置光量来决定照片的暗部和亮部,这样照片才能够更加生动有趣。

6、显示空间关系:空间关系是指画面中的两个或以上的物体。

摄影师可以通过改变构图的空间关系,使照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具有深度和表达功能。

7、充分利用遮挡:遮挡可以将拍摄的画面分为明暗两部分,并让画面变得有深度、立体。

因此摄影师可以充分运用遮挡来更好地塑造出更加灵动生动的图像。

8、忠实再现真实:良好的摄影技术除了要做到灵动外,还要真实,摄影师要真实再现摄影对象,让观者感受到真实世界中的美,而不是伪造的一切。

拍摄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摄影的八大手法已经体现了良好的摄影技术,充分利用构图,镜头,色彩,模糊镜头,光线等,摄影师可以把拍摄的画面变得更加灵动,真实,具有深度和表达功能,成为一种视觉艺术的享受。

摄影的技巧和方法

摄影的技巧和方法

摄影的技巧和方法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摄影技巧和方法,我们可以捕捉到美丽的瞬间,记录下珍贵的回忆。

在摄影过程中,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好的照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摄影技巧和方法。

一、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常用的构图技巧有:1. 三分法:将画面平分为三个部分,将主体放在其中的一个交叉点上。

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有层次感。

2. 对角线法:利用对角线将画面分割,将主体放在对角线的交汇处,可以使画面更加动态和有张力。

3. 空间感:在拍摄人物或动物时,给予一定的空间,可以使画面更加开阔和有层次感。

4. 前景法:在拍摄风景时,通过在前景加入一些元素,可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

二、光线控制技巧光线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光线可以给照片带来不同的效果。

掌握光线控制技巧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气氛。

常用的光线控制技巧有:1. 早晨和黄昏拍摄:这两个时间段的光线比较柔和,可以给照片增加一种温暖的感觉。

2. 逆光拍摄:利用逆光可以使被摄体成为黑色剪影,给照片带来一种神秘感。

3. 补光技巧:在拍摄人物时,可以使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使人物更加清晰明亮。

4. 利用光影:在拍摄建筑或风景时,可以利用光影的变化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焦距运用技巧焦距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不同的焦距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运用焦距可以使照片更加丰富多样。

常用的焦距运用技巧有:1.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景,可以将大片的景色完整呈现,同时也能够营造出一种广阔的视觉效果。

2. 长焦镜头: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处的被摄体,可以将被摄体拉近,突出主体,同时也能够模糊背景,使主体更加突出。

3. 定焦镜头:定焦镜头适合拍摄静物或人物,可以使画面更加清晰,同时也能够拍摄出更多的细节。

四、取景角度技巧取景角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同的取景角度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师38个基本功训练手法摄影师38个基本功训练手法悠悠悠悠西(铁牌会员北京) 1楼第一单元摄影基本功训练训练1、全景深练习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

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

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

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

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

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 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议: 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 Q YF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

(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第二单元: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练习8、横、纵位构图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要求: 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建议: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 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练习9、三角形构图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要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建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2、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 MM以下的广角镜头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练习10、对称形构图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要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建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被摄体:风景、建筑等要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建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 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 使用三脚架。

练习12、S形、斜线构图被摄提: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要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建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 }主题要突出.练习13、黄金分割法构图被摄题:任何均可要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 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建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第三单元:用光训练 1练习14、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建议:1、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瞬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值16,闪光灯的指数(GN)是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2.5米。

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

即:GN÷距离=F。

练习15、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

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

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

曝光不能有过。

参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 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朝阳、夕阳、夜景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白色物体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第四单元:用光训练练习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要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建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 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要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建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和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要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建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22、极端曝光的应用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体材要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建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光的轨迹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要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 曝光要适当.建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

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 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门)。

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

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要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

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

使用广角镜头!第五单元:强调色彩的训练练习25、26、27、28、29、30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练习。

被摄体:具有以上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求:要表现出以上个种颜色的鲜明特征,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

建议:注意冷暖色的表现,可能的话使用滤色镜,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于用。

练习31、表现水的透明感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使用是旋转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32、色彩对比被摄体:各种颜色掺杂形成对比的田野、公园、建筑群等。

要求:利用色彩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建议:不要使太多的色彩进入画面,形成对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强,明亮色与形成对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颜色的实焦点处与虚焦点处可以形成对比。

练习33、黑白摄影被摄体:任何物体、人物等。

要求: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性,理解黑白摄影作品的特性。

建议:有必要了解彩色变成黑白后的具体变化,既把红色当做浓黑、黄色当做灰色考虑等, 6Y R并了解与灰阶的关系。

练习34、单色调的表现被摄体: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积单色花卉,色调统一的室内房厅等。

要求:有效使用统一的色调,构图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浓淡度。

建议:注意色彩的饱和度,使画面内的色彩表现有张有弛,使用色温滤镜。

第六单元: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练习35、动感的表现被摄体:体育运动、动物、纪念活动、花草、河流等。

要求:充分记录并表现运动的物体或人,表现出运动着的力量感和动态美,合理构图,掌握适合被摄场景的快门和按快门的时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