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文言语句翻译强化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精准翻译语句(1)—扣准语境,落实“分点”
学案34精准翻译语句(一)——扣准语境,落实“分点”课堂学案复习任务 1.掌握翻译的原则和要求。
2.强化翻译中的语境意识。
考情微观(见学案35)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翻译的原则、要求一、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直译: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
当然,有一些发语词、助词无法直接译出,则不必译出。
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原则。
(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威逼而致屈服,报告了单于。
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
就把苏武关在地窖中囚禁起来,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
说明:直译时须注意以下三个词语:①“愈益”,同义复词,只译出一个即可。
②“绝不”,要把“绝”落到实处。
③“饮食”,注意译的顺序:喝的、吃的,而不是吃的、喝的。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们家的人读书很久没有效果,这孩子长大,就值得期待吧!说明:直译时须注意以下三个词语:①“不效”,也可意译为科举上没有成就。
②“儿之成”中的“之”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③“乎”,语气助词,可译为“吧”。
2.意译:灵活变通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不能机械地采用直译,而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
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
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或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高中语文教材文言重点句子翻译优质课件
《报任安书》重点句子翻译
1.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 兴坏之理。 我私下认为我不谦虚,近来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无用的言辞上,搜集世上散 失的文献,考证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考查他们成功、失败、兴起、衰败的 规律。
《始得西山宴游记》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我)认为凡是这一州山水有不同常态的,我全都享有(游览遍了), 却不曾知道西山的奇特卓立。(要点:凡是,山水有异态者,未始)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译文:自从我成为受刑戮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常常忧惧不安。(要点: “僇”同“戮”,刑辱;恒,常常)
《季氏将伐颛臾》重点句子翻译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 伐为? 那颛臾,从前先王把它作为主管祭祀蒙山的人,况且它处在疆域之中, 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宾语前置)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施展才能去担任职务,没有才能就不担任(职务)。(比如盲人)遇到 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哪里还用得着那些搀扶盲 人的人呢?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衡量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要点: 均,之,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我实在担心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抄 小路已到赵国了。(要点:诚,负,间,被动句) ③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译文: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举起所佩玉玦多次给项王示意。(要点: 数,目,示)
江苏高考语文文言语句翻译强化练习
文言语句翻译强化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吴君讳文明,字诚之,龙田其别号也。
父远羁,而弟幼,止母在耳。
公去儒而贾,年十三。
竟以诚一故,生计大振。
近三十始室,定居广陵。
公贾也,而行实儒。
父奔走四方,数奇,归而坐拥上腴,与母氏于于在堂,公蒸蒸①色养②。
已相继去世,哀毁甚。
体亲志,抚育幼弟,屡予以赀,而屡负之;公无几微侘傺,待之如故。
族弟夫己氏者,公资之,亦屡负公;公怡然不为意。
予过广陵,待之如中郎③。
以二子纳贽从游。
是时公为人所负几千金,夜饮与予言之。
予曰:“昔予家世殷富,后予弟兄以经术起家,遂渐减。
夫富于文藻,与富于赀财,常不并立。
”公怡然。
(选自袁中道《吴龙田生传》,有删节)注①蒸蒸:孝顺。
②色养:承顺父母颜色,孝养侍奉。
③中郎:袁宏道,作者的兄长。
(1)体亲志,抚育幼弟,屡予以赀,而屡负之;公无几微侘傺,待之如故。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予家世殷富,后予弟兄以经术起家,遂渐减。
夫富于文藻,与富于赀财,常不并立。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他)体恤父母的心思,抚育幼弟,多次给予(弟弟)财资,而弟弟多次辜负他;吴公没有一点儿失意的样子,待弟弟和从前一样。
(得分点:“屡予以赀”“负”“侘傺”各1分,句意2分)(2)从前我家世代殷富,后来我们弟兄因为开始研究学问,于是渐渐衰落了。
所以说文才好和资财多,常常不可同时得到。
(得分点:“以”“减”“并立”各1分,“富于文藻”句式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吴君名文明,字诚之,别号龙田。
父亲客居远方,弟弟年幼,只有母亲在身边。
(不得已,)吴公只能放下学业改做生意,那一年他十三岁。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翻译(新法突破)
例1:(2021·新高考Ⅰ卷)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 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 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 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答案】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 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 成忠诚。
【解析】后一句“乐闻”译为“乐于听”,前一句的“恶 闻”,就应该是“讨厌听”;“过”,过错;“佞”,谄媚。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
病,活者甚众。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乃
裒羡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
之。……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
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
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定了该考点考查的是考生在语境中的推敲、分析、 整合能力。
第10页
例 1:(2020·课标全国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 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 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 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他的文章博大深沉光辉灿烂,称雄百代,自有文章以来,也属
少有。
第15页
2.从成语中推断
例 2:(2020·课标全国Ⅱ)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答案】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 了进言。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 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加骄横。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十年真题翻译检测及答案第一部分学生版2022届高三文言文翻译十年真题精练1【2021年新高考Ⅰ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5分)(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5分)2【2021年新高考Ⅱ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祖)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2)(祖逖)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3【2021年全国甲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每纵游骑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无斗志。
(2)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故事,宜许之。
4【2021年全国乙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2)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5【2020年八省联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桀因帝姊盖主内安女后宫为倢伃,数月,立为皇后。
(2)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
”6【2020年全国卷Ⅰ】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7【2020年全国卷II】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并言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
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8【2020年全国卷III】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白日不得入宫。
(2)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9【2019年全国卷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高考语文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突破(重点课文、句子翻译训练(必修))(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教材文言文重点语句翻译训练必修上、下册专项训练必修上册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劝学》《师说》《赤壁赋》《登泰山记》1.劝学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靛青从蓝草里提取的,但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由冷水凝结而成的,但却比水更寒冷。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用火烤使它成为这样的。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具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照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
君子的本性没什么特别的,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比不上登到高处见得广。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智慧自然获得,圣人的精神境界就具备了。
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半步远,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的路,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雕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被雕刻。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人 的特殊句式
角 度
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
一致
翻译时难住你的地方,往往就是采分点。
02.学会抓得分点
强化得分意识 一个句子4分
①一词多义 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 ④通假字 ⑤偏义复词 ⑥重点虚词 ⑦文言句式 ⑧固定结构(句式/词语) ⑨单音节词
突破二 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
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道主观题,在高考阅卷时,是按照每一句中的关键 得分点给分的。因此,翻译题得高分的关键是能够捕捉到句子中的有效采 分点。有时,所翻译的句子中会包含一些生僻的词语,这些生僻的词语一 般不会是得分点,因此翻译时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耽搁过多时间。 采分点一 重要实词
04.掌握翻译方法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保留法 在文言文翻译中,原文的一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到译文中,不用翻译。
古今意义 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同的词 译文: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人名、物名、地名、朝代、帝号、国号、官职、典章制度等。 专有名词 例句: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 文 :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 子。“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 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 。
文言文翻译的“尴尬”
1、该背的背了,该做的做了,提高不明显; 2、翻译总是拿不到高分,感觉白练了; 3、有的字明明认识,放到句子里却无法解释; 4、有的字压根就不认识; 5、有的字认识,意思也大概知道,但翻出来就是不得分 …… …… 空白——不够时间是最好的理由 对你有千言万语——但就是说不出口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句子翻译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文言句子翻译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
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了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了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近年来的全国卷中,文言文翻译均设置两题,体现出命题者对文言文翻译的高度重视。
“文言文翻译"专项练(留、删、换)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鱼崇谅字仲益,其先楚州山阳人,后徙于陕。
幼能属文,弱冠,相州刺史辟为从事。
会魏帅杨师厚卒,建相州为昭德军,分魏郡州县之半以隶之。
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
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记室。
从荣诛,坐除籍,流庆州。
清泰初,移华州。
俄以从荣许归葬,放还陕。
三年,起为陕州司马。
仕晋,奉方物入贡,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知制诰。
开运末,契丹入汴,契丹相张砺荐为翰林学士。
契丹主北归,留崇谅京师。
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
俄拜翰林学士。
(1)魏人不便,裨校张彦及帐下,囚节度使贺德伦归款庄宗,崇谅奔归陕。
译文:(2)汉祖之入,尽索崇谅所受契丹诏敕,焚于朝堂,复令知制诰。
译文: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高考语文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专项训练一
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翻译题:专项训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
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除东平陵令,以仁惠为民所爱。
母疾,弃官去。
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
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会稽太守。
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
征为将作大匠。
山阴县有五六老叟,龙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
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
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
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己奉送。
”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
1.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
2.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
3.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参考答案1.(会稽这个地方)山里的老百姓质朴敦厚,有的竟然从小到老都没有进过集市城镇,(他们)被官吏侵扰得很是(厉害)。
(“山民愿朴”前省略“会稽这个地方”,“颇为官吏所扰”前省略主语“他们”,且是“为……所……”的被动句,需要翻译成带“被”的语句)2.别的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到夜里仍不停止,有时(扰得)狗叫一整夜,百姓也不得安宁。
(“发求”,委派官吏搜求;“绝”,停止;“或”,有时;“竟夕”,一整夜)3.刘宠说:“我的政绩哪里能比得上您说的那样(好)呢?使父老们受苦受累了!”(“及”译为“比得上”,“勤苦”是偏义复词,偏在“苦”,且是使动用法,译为“使……辛苦”)◎参考译文:刘宠字祖荣,是东莱郡牟平县人。
刘宠年轻时随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荐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为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
母亲患病,他弃官回家。
百姓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他穿着便服悄悄地离开。
后来,(他)四次迁升后担任豫章太守,又多次升迁后担任会稽太守。
2023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文言翻译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文言文翻译【原文】材料一:襄子①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
”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
今赫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材料二: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
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
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也。
”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
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
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武臣曰:“诺。
”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然实诈也。
何以明其然?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
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亡。
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
是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矣。
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注]①襄子:赵襄子。
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
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
②子鲋:即孔鲋,孔子八世孙。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强化+课件
6.混淆古今异义
●原文: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周书·贺兰祥传》)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 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 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 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二 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 了“兵器”这个古义。
点文 言 文 翻 译 之 突 破 采 分
学习目标
1 找准采分点,抓牢句意分 2 掌握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3 力争高考文言文翻译题拿满分
文言文翻译题考纲要求
能将文言句子译为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 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中学语文学习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
采分点一 重要实词
重要实词是指对句子意思起着决定作用的词语,这些词语一旦 译错,就影响了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主要包括通假字、多义词、古 今异义词、活用词语以及一些需要根据语境临场推测意思的词语。 例 [2023·新课标全国Ⅰ卷改编] 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重要实词, 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
7.误解词类活用
●原文: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段成式 《酉阳杂俎·支诺皋上》)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 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 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注意以下两点:熟悉名词、动词、 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 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浙江专用版2020年高考语文一文言语句翻译强化练含解析201911291211
文言语句翻译强化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分)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解析(1)关键词“苟”(如果)、“法”(效法)、“循”(遵守)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关键词“期年”(满一年)、第一个“之”(到)各1分,状语后置句“令行于民”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孝公任用卫鞅后,卫鞅想要变更法度,(孝公)担心天下人议论自己。
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名声,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果。
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孝公说:“好。
”“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必效仿旧法度。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方法+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的省略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源中人)一见到捕鱼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2.增补原文省略的谓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士气最盛,第二次(击鼓)士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会竭尽。
3.增补原文省略的宾语。
君与具来。
您和(他)一起来。
4.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不治将益深。
(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1.发语词“夫”等不译。
(例句加粗字)夫战,勇气也。
战斗,靠的是勇气。
2.倒装句标志“之”等不译。
(例句加粗字)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无意义的语气助词等不译。
(例句加粗字)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1.前置谓语后移的。
甚矣!汝之不惠。
你真是太不聪明了!(汝甚不惠!)2.后置定语前移。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和人民,受到上等赏赐。
(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
)3.前置宾语后移。
何以战?凭什么战斗?(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从扬州回来。
(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1.人名、地名、年号等进行保留。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2.古今同义的字进行保留,多为名词。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都不存在了,毛要附着在哪里呢?五、扩就是扩展,一般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往往需要对每个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扩展。
江苏高考语文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二关键虚词译到位
二、关键虚词译到位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先帝中兴,遗爱在人。
圣主聪明,德洽朝野,思与贤哲弘济艰难。
不北面而执臣节,乃私相树建,肆行威福,凡在人臣,谁不愤叹!此直钱凤不良之心闻于远近,自知无地,遂唱奸逆。
导所统六军,石头万五千人,宫内后苑二万人,护军屯金城六千人,刘遐已至,征北昨已济万五千人。
以天子之威,文武毕力,岂可当乎!事犹可追,兄早思之。
大兵一奋,导以为灼炟也。
(选自王导《遗王含书》)注晋代元帝、明帝之间,王敦任大将军,手握重兵,有纂夺之意,时与朝廷发生冲突。
后王敦病重,其兄王含带兵攻打朝廷,王导为二人堂弟,时在朝任司徒,写信劝王含退兵,王含不应。
(1)不北面而执臣节,乃私相树建,肆行威福,凡在人臣,谁不愤叹!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天子之威,文武毕力,岂可当乎!事犹可追,兄早思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面向北方向皇上执持臣子的礼节,却私自相互扶持树立,肆意作威作福,凡是做人臣的,谁不愤慨叹息!(2)凭着天子的声威,文臣武将竭尽全力,难道能够抵挡吗!事情还可以补救,兄长应及早考虑这件事。
解析得分点:(1)“北面”“乃”“树建”“肆”。
(2)“以”“毕力”“当”“追”。
参考译文先帝复兴帝业,仁爱遗留在民间。
当今圣主聪明睿智,恩泽遍及朝野,希望和圣哲之人广泛解脱时世的艰难。
不面向北方向皇上执持臣子的礼节,却私自相互扶持树立,肆意作威作福,凡是做人臣的,谁不愤慨叹息!这不过是钱凤的不良用心为远近的人所知悉,自知无地自容,于是倡议作乱。
我王导统领的六军中,石头城一万五千人,宫内后苑二万人,驻扎在金城的护军六千人,刘遐已经到来,昨天已经渡过长江的征北军有一万五千人。
高考语文第一轮强化《文言文》训练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强化《文言文》训练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22分)顾众,字长始,吴郡吴人。
父秘,交州刺史,有文武才干。
众出后伯父,早终,事.伯母以孝闻。
及帝践阼,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
会诏除鄱阳太守,加广武将军。
众径之鄱阳,不过敦,敦甚怪焉。
及敦构逆,令众出军,众迟回不发。
敦大怒,以军期召众还,诘之,声色甚厉。
众不为.动容,敦意渐释。
时敦又怒宣城内史陆喈,众又辨明之。
敦长史陆玩在坐,代众危惧,出谓众曰:“卿真所谓刚亦不吐,柔亦不茹,虽仲山甫何以加之!”苏峻反,王师败绩,众还吴,潜图义举。
吴中人士同时响应。
峻遣将弘徽领甲卒五百,鼓行而前。
众与顾飏、张悊要击徽,战于高莋,大破之,收其.军实。
众遣飏率诸军屯无锡。
庾冰至,镇御亭,恐贼从海虞道入,众自往备之。
而贼率张健、马流攻无锡,飏等大败,冰亦失守,健等遂据吴城。
时贼党方锐,义军沮退,人咸劝众过浙江。
众曰:“不然今保固紫壁可得全钱唐以南五县若越他境便为寓军控引无所非长计也。
”临平人范明亦谓众曰:“此地险要,可以制寇,不可委.也。
”众乃版明为参军。
明率宗党五百人,合诸军,凡四千人,复进讨健。
健退于曲阿,留钱弘为吴令。
军次.路丘,即斩弘首。
众进住吴城,遣督护朱祈等九军,与.兰陵太守李闳共守庱亭。
健遣马流、陶阳等往攻之。
闳与祈等逆击,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
峻平,论功,众以承檄奋义,推功于谟,谟以众唱谋,非己之力,俱表相让,论者美之.。
咸康末,迁领军将军、扬州大中正,固让不拜。
以母忧去职。
穆帝即位,何充执政,复征众为领军,不起。
服阕.,乃就。
以年老,上疏乞骸骨,诏书不许。
迁尚书仆射。
永和二年卒,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晋书·卷七十六》)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伯母以孝闻事:侍奉。
B.可以制寇,不可委.也委:委托、托付。
C.军次.路丘,即斩弘首次:驻扎。
D.服阕.,乃就阕:终了。
答案:B解析:B项,委:放弃、舍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语句翻译强化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分)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解析(1)关键词“苟”(如果)、“法”(效法)、“循”(遵守)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关键词“期年”(满一年)、第一个“之”(到)各1分,状语后置句“令行于民”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孝公任用卫鞅后,卫鞅想要变更法度,(孝公)担心天下人议论自己。
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有名声,做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有效果。
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孝公说:“好。
”“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必效仿旧法度。
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称王天下,夏、殷不更改旧礼制而灭亡。
反对旧法度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制的人不值得赞扬。
”孝公说:“好。
”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法度的命令。
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
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
”将要依新法处罚太子。
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太傅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太师公孙贾。
第二天,秦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掉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人人富足。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分)予友蔡君谟之弟曰君山,为开封府太康主簿,时予与君谟皆为馆阁校勘,君山闲尝语予曰:“天子以六科策天下,而学者以记问应对为事,非古取士之意也!吾独不然,乃昼夜自苦为学!”及其亡也,君谟发其遗稿,得十数万言,皆当世之务。
其后逾年,天子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条目,其所改更,于君山之稿,十得其五六,于是又知君山为天下之奇才也!君山讳高,享年二十有八,于某年某月某日卒。
今年君谟又归迎其亲,自太康取其柩以归,将于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
且谓余曰:“吾兄弟始去其亲,而来京师,欲以仕宦为亲荣,今幸还家,吾弟独以柩归,甚矣!老者之爱其子也,何以塞吾亲之悲?子能为我铭君山乎?”(节选自欧阳修《蔡君山墓铭》)(1)天子与大臣讲天下利害为条目,其所改更,于君山之稿,十得其五六。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以仕宦为亲荣,今幸还家,吾弟独以柩归,甚矣!(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天子与大臣们商议天下利害(庆历新政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法规条目,其中对旧法规有更改创新的,十有五六在君山的遗稿中都提过。
(2)是想借做官来荣耀双亲,现在我算是幸运地衣锦还乡,而我弟弟却独自以灵柩归乡,太遗憾了!解析(1)关键词“讲”(商议)、“为条目”(形成了一些新的法规条目)、“所改更”(有更改创新的)、“十得其五六”(十有五六)各1分。
(2)关键词“以”(凭借)、“荣”(名词用作动词,荣耀)、“独”(独自)、“甚”(太遗憾了)各1分。
参考译文我的朋友蔡君谟的弟弟字君山,是开封府太康县的主簿,当时我和君谟都担任馆阁校勘,君山与我闲谈时,曾对我说:“天子本来以六科的实务知识来考试天下士人,而学者大多却还老是把记问典故和诗赋应对当作主要事务,这不是古人取士之意啊!我独不以为然,我是不分昼夜地刻苦学习实务的知识的!”到他去世后,君谟发现他的遗稿有十数万字,都是当世实务。
后来又过了一年,天子与大臣们商议天下利害(庆历新政中),形成了一些新的法规条目,其中对旧法规有更改创新的,十有五六在君山的遗稿中都提过,我于是知道君山是天下的大奇才啊!君山名高,享年二十八岁,在某年某月某日去世。
今年君谟又南归去迎父母,从太康县取君山的灵柩归乡,将在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处。
且对我说:“我兄弟二人起初离别双亲而来京都,是想借做官来荣耀双亲,现在我算是幸运地衣锦还乡,而我弟弟却独自以灵柩归乡,太遗憾了!老人家多爱他儿子啊,我用什么来安慰双亲的悲伤呢?你能为我给君山写墓志铭吗?”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分)夫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材,而可共成事。
及其失也,任之欲专,则不复谋于人而拒绝群议,是欲尽一人之用,而先失众人之心也。
信之欲笃,则一切不疑而果于必行,是不审事之可否,不计功之成败也。
夫违众举事,又不审计而轻发,其百举百失而及于祸败,此理之宜然也。
然亦有幸而成功者,人情成是而败非,则又从而赞之,以其违众为独见之明,以其拒谏为不惑群论,以其偏信而轻发为决于能断。
使后世人君慕此三者以自期,至其信用一失而及于祸败,则虽悔而不可及,此甚可叹也。
或有诘予曰:“然则用人者,不可专信乎?”应之曰:“齐桓公之用管仲,蜀先主之用诸葛亮,可谓专而信矣,不闻举齐、蜀之臣民非之也。
盖其令出而举国之臣民从,事行而举国之臣民便,故桓公、先主得以专任而不贰也。
使令出而两国之人不从,事行而两国之人不便,则彼二君者其肯专任而信之,以失众心而敛国怨乎?”(节选自欧阳修《为君难论》) (1)然亦有幸而成功者,人情成是而败非,则又从而赞之。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其令出而举国之臣民从,事行而举国之臣民便,故桓公、先主得以专任而不贰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但是也有侥幸获得成功的,人之常情就是这样:事情成功了大家就认为是做对了,事情失败了大家就认为是做错了,便又随之赞美侥幸获得成功的人。
(2)因为他们发出政令,全国臣民拥护;他们推行国事,全国臣民都感到有利,所以齐桓公、刘先主能够专用二人而不会有别的念头。
解析(1)关键词“幸”“情”“是、非”“从而”各1分。
(2)关键词“便”“得以”“专任”“贰”各1分。
参考译文用人的方法,让他做事必须专一,对他的信任必须坚定,然后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才干,才能与他共同成就事业。
至于那不当的做法,如果太过专任一人,而不再与其他人商议,拒绝听取群臣的意见,这便是想发挥一个人的才用,却先已失去了众人之心。
如果太过笃信一个人,就会对其言行一概不怀疑,而轻易决断行事,这便是不审度事情的能做与不能做,不预料事情的成功与失败(而冒险蛮干了)。
违背众人意见办事,又不审时度势而轻率出手,那样的人办一百件事就会失败一百次,并将招致祸乱败亡,这是理所当然的啊!但是也有侥幸获得成功的,人之常情就是这样:事情成功了大家就认为是做对了,事情失败了大家就认为是做错了,便又随之赞美侥幸获得成功的人,把他违反众人意见说成是有独特的见解,把他拒不纳谏说成是能不为各种论调所迷惑,把他偏听偏信而又轻率蛮干说成是英明果断。
假如后世的人君仰慕这三点,把它们作为对自己的期许,等到他专信专用的人一失误就会招致祸殃,即使悔悟也来不及了,这是十分可悲的。
有人反问我说:“这样看来,那么用人的人不可以专信一人吗?”我回答他说:“齐桓公任用管仲,蜀先主任用诸葛亮,可以说是专信一人,未曾听说齐、蜀的臣民非议他们。
因为他们发出政令,全国臣民拥护;他们推行国事,全国臣民都感到有利,所以齐桓公、刘先主能够专用二人而不会有别的念头。
假使发出的政令,两国臣民都不拥护;推行的事两国臣民都不感到有利,那么,这两个国君哪会专一任用并相信他们,以致失去民心而招来国人的怨恨呢?”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8分)上万侍郎书[注](节选)[明]归有光居京师,荷蒙垂盼,念三十余年故知,殊不以地望逾绝而少变。
而大臣好贤乐善、休休有容之度,非今世之所宜有也!有光是以亦不自嫌外,以成盛德高谊之名,令海内之人见之。
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才不逮志,动与时忤。
然一念为民,不敢自堕于冥冥之中,拊循劳徕,使鳏寡不失其职。
发于诚然,鬼神所知,使在建武之世,宜有封侯爵赏之望。
今被挫诎如此,良可悯恻。
流言朋兴,从而信之者十九;小民之情,何以能自达于朝廷?赖阁下桑梓连壤,所闻所见,独深知而信之。
兹复有渎于阁下者,自以禽鸟犹爱其羽,修身洁行,白首为小人所败。
如此人者,不徒欲穷其当世之禄位,而又欲穷其后世之名,故自托于阁下之知,得一言明白,则万口不足以败之。
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
故大人君子一言,天下后世以为准。
有光甘自放废,得从荀卿屈原之后矣!注万侍郎,即万士和,明嘉靖年间进士,隆庆时升任户部右侍郎,不久改任礼部侍郎。
归有光此信写于隆庆二年(1568),归有光六十岁才中进士被授予长兴县令,在任时,因采取了不利于豪门大户的措施而遭怨恨,改任副职通判。
对此归有光颇多怨言,曾两次上疏请求辞职。
(1)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才不逮志,动与时忤。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令数百人见誉,而阁下未之许,不足喜也;假令数百人见毁,而阁下许之,不足惴也。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我到晚年才中进士,受命为长兴县令;但是我的才能远不及志向高,行为与时代潮流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