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试论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传统园林设计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承载了我们文化的精髓和历史的印记。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将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效果,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园林空间的布局传统园林设计注重空间内部的布局,注重空间的变化和形式的变化。

这种特点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可以借鉴传统园林的布局方式,以营造一个更加舒适、自然的环境。

在园林空间的布局中,可以采用传统园林的中轴线方式,构建出空间的层次感和气氛,使人们在园林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景观元素的运用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窗、门、门楼、廊、亭、桥、石、水、树等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公园的设计中,可以将传统园林中的廊、亭、台、楼、阁等建筑元素融入景观中,增强园林的文化气息。

另外,传统园林中灵活运用的水景,如水池、水沟、喷泉、瀑布等,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也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水景可以通过不同的设计方式,为园林增添静谧、舒适的氛围。

三、垂直景观的设计传统园林设计中,垂直景观被视为重要的景观元素,它可以增强空间的美感,突出整个园林的高度。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垂直景观的运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在公共建筑中,可以利用垂直景观来增加建筑的高度、美感和艺术感。

垂直景观的设计需要考虑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植物搭配和科学的管理,达到协调与美观之间的平衡。

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的融合,丰富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继续借鉴传统园林设计的优秀经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打造更加人性化、自然化、生态化的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应用-----以惠州学院山晖园为例摘要: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这种营造手法与现代社会人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具有内在联系在对惠州学院山晖园进行研究观赏后,通过对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和空间及“借景”等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总结阐述,探讨了中国园林的独特艺术构思,并对山晖园小品建筑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将园林造园艺术手法引向现代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造园手法;现代园林;山晖园引言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

园林建设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通过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留下了大量不可忽视的美丽景观及建筑,真正做到了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快生活节奏的主导,在现代园林建设中,传统造园手法已经不见踪影,“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意境只能从前人留下的作品中窥见。

如何使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应用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已成为现代园林建设者不断探索的地方。

正文1.传统园林的本质特征传统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辅以人工的亭台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多义诗文,词赋和绘画的意境为思想意境的追求目标。

传统园林的精髓是意境的表现。

传统园林崇尚动静结合,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的艺术理念。

所以常常营造出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景观。

出于这个原则,古人就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寸和不同个性的空间,以求得不断变化的视觉效果,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盖,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隔成若干片段,分别给予表现,使人看到不同空间和众多的景观交错场景,以形成丰富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园林现象。

2.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及在山晖园中的应用1.1内向与外向它将内外结合起来,借景的手法营造一种彼岸都是风景的意境。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1、空间规划
1、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是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的重要环节。在杜陵遗址的景观规划中,应根 据遗址的特点和保护要求,合理划分空间区域。例如,可以将杜陵遗址分为核心 保护区、缓冲区和旅游区三个区域。核心保护区应重点保护遗址的核心区域,禁 止游客进入;缓冲区可以设置一些必要的旅游设施和建筑,但需要限制游客数量; 旅游区则可以设置一些旅游景点和活动场所,供游客参观和体验。
3、人文性原则
3、人文性原则
人文性原则是指在遗址公园景观规划中,应注重体现遗址的历史、文化和艺 术价值。在杜陵遗址的景观规划中,应深入挖掘杜陵的历史文化内涵,将其融入 到景观设计中。同时,应注重展现西汉王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使游客 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魅力。
三、景观规划方法
3、设施规划
设施规划是遗址公园景观规划的基本要素。在杜陵遗址的景观规划中,应根 据游客的需求和保护要求,合理设置各种设施。例如,可以设置一些必要的旅游 设施如游客中心、休息区和餐饮区等;同时,应注重公共卫生设施的设置如垃圾 桶、厕所等;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安全设施如监控系统和消防设备等。
四、结论
基本内容
此外,为了提升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可达性,设计师团队还对公园周边的 交通网络进行了规划和优化。通过设置多处公共交通站点、拓宽道路、加强停车 场建设等方式,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选择。
基本内容
总的来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旨在保护历史文化、提升游客 体验、增强公园的可达性和城市功能互动性。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大明宫国 家遗址公园已经成为了一个融合历史文化、现代城市发展以及自然生态的综合性 城市公园。
基本内容
在设计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时,设计师团队充分考虑到公园的历史 文化价值、地理位置以及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首先,为了保护和展示唐文化 的独特魅力,设计师们在遗址公园内设立了多个博物馆和历史遗迹保护区。这些 区域不仅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公园成为了一个 生动的历史课堂。

试论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传统园林设计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将传统园林设计元素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为园林景观增添独特的文化韵味和审美价值。

传统园林设计注重的是对自然的表现和规划,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同样也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因此传统园林设计中的自然元素可以完美融入现代景观设计。

传统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水景、山石等元素可以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进行创新和演绎,打造出别具一格的水景和山石造景,使人们在城市中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传统园林设计注重的是空间的规划和体验,强调空间的通透和层次感。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同样也重视空间的效果和体验,因此传统园林设计中的空间组织方法可以借鉴和应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

传统园林设计中常见的回廊、亭台楼阁、廊桥等空间结构可以通过现代的材料和技术进行创新和营造,增加空间的变化和层次感,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够有不同的景观和体验。

传统园林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将传统园林设计中的自然元素、空间组织方法、材料处理和细节装饰等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创造出更具有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的园林景观作品。

这不仅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人民的精神生活,还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摘要:我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在园林的整体布局和设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建造手法与现代社会人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具有内在的联系性。

现代社会人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因此,古典园林的建造手法对我国现代园林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古代园林造园手法现代园林应用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园林建设就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和造林手法如何应用到现代园林建设中,是现代园林建设者不断探索的地方。

1 我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我国古典园林具有鲜明的分类特色,不同朝代的园林建设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1.1 皇家园林皇家园林主要是为帝王所设计和建造的园林,是供古代帝王休憩和享乐的场所,比如说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这些皇家园林的特点就是气势宏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等。

因为古代皇权至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园林的整体设计和建设都要能够凸显皇权的象征。

这些庞大的园林设计对施工的要求相对较高。

其建设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二是在园林建设中采用园中套园的建设手法,这一布局方式来自于皇帝的封建意识。

他们要看尽人间美景,就将天下名景名园搬到苑囿中来,以便就近游赏;三是比较重视富丽多彩的华丽色彩的运用;四是设计和建造的意境深远,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和建造者多为文人骚客,任何景点的建造都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情感融入景观之中,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

1.2 私家园林私人园林也是我国古代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园林主要是封建皇室宗亲、官吏以及富商等休憩和娱乐的场所。

这些园林的特点是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做布置,外表设计的是淡雅素净。

私家园林在设计理念上凸显了游乐与居住紧密相结合的双重功能,古人常常将优游山水,耽乐林泉称之为“游”,而把在优美风景环境中读书、习艺、清谈和宴饮的生活方式称为“居”。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初探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初探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城市公园中应用的初探摘要:在现代城市公园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运用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可以提升现代城市公园的品位,对传承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的文化底蕴也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现代城市公园,空间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发源于魏晋,到明清时期造园手法逐渐成熟。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世界观里,空间不仅是容纳人活动的场所,更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高度一致,包含着极具人文关怀的人居思想。

因此,其在设计建造中,常采用叠山堆石模拟自然山水达到园内空间曲折萦回的意境,运用对比手法实现园林精深层次的多样性,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的空间意趣。

展示人们对自然和谐的向往,蕴含着人们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古典园林中师法自然,小中见大的造境要义,在今天的城市公园设计乃至城市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作为现代城市公园,多处运用古典造园手法传承历史和文化,提升了公园的品位,在古典造园手法在现代的应用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毗邻大慈恩寺,公园以遗址文化为背景,一草一木、一院一廊意趣天成,生动再现了唐文化的风骨气韵。

1公园对比手法运用灵活多样1.1 内向与外向并存我国古典园林通过庭院构建内向空间,建筑常面内背外,产生一个较集中的庭院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进行叠山理水,设计建造时充分考虑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形成的以内向为特征的民族性格。

内向和外向作为两种互相对立的倾向也体现在了传统园林的布局中。

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作为现代公园,决定了其外向的空间属性。

公园结合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沿街一侧采用外向形式设置高出城市道路标高面的平台,并与树木配置紧密结合,面向城市道路。

内部则自成园林空间中内向的叠山理水的空间意趣,从而兼有内、外两种布局形式的特点。

公园的水景也沿着城市道路并面向外侧布置,既作为引导人流进入遗址公园的标志,也体现了现代城市公园外向的空间氛围。

1.2 空间对比清晰公园西南入口外是大雁塔广场的樱花林,空间较开阔。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艺术中的应用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人民对于生活水平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人们对自居住的城市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认为城市的美感不仅离不开现代机械开凿带来的便利,更需要怡人景观的衬托。

因此,现在景观设计相比以往得到了更多重视。

我国传统古典园林构景手法一直倍受各界推崇,因为这种艺术手法不仅是无价的,而且还因为这种设计手法所创造出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由于传统古典园林构景手法具有无限魅力,时至今日仍然被广泛运用于当代景观的设计中。

本文对传统园林构景手法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做出论述。

1古代园林设计和发展史我国古典园林建设发展历史悠久。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其商周时期,我国便有古人依据自然景观进行园林的建造活动,利用自然山水、林木,建设简单的享乐场所。

在历史文献中,周文王时期便出现了囿的建设。

囿是中国古代园林建设的最初雏形,其内有瑶池、高台,是帝王将臣的休闲之所。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园林设计出现了最初的萌芽,到了秦汉时期我国园林建设取得了飞快的发展,从而形成基本的古代园林建设。

2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2.1崇尚自然中国古典园林素来以追求建筑与自然相互交融为目的,力求使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体现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利用,达到天人合一的景观特色。

古典园林注重合理分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主次关系和比重。

在妥善地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相互融合的同时,又体现出古典园林内各部分自然衔接,整体上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达到古典园林既融于自然又表现自然的艺术造诣,构成春山艳冶,夏山苍翠,秋山明净,冬山惨淡的独特园林艺术个性。

2.2植物配置我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要求有三美原则:一是姿美,二是色美,三是香美。

优美的姿态,动人的色彩,心旷神怡的花香为园林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心旷神怡,很好地映衬出园的自然与幽静,这得益于植物元素的精心搭配。

2.3构景手法2.3.1抑景。

通俗被人们称作欲扬先抑,或是说先藏后漏。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运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等需求,园林景观成为改善居住条件和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使其既具有时代感又能传承历史文化底蕴,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究中国古代园林造园手法与理念,以期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从而推动我国现代园林景观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前言: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园林绿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而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园林相结合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概述(一)概念古典园林是指以古代皇家园林为代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综合性园林。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二是山水相依、花草繁茂;三是色彩绚丽、寓意深刻;四是诗情画意、情景交融。

古典园林作为一种独特的造园形式,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各种人工构筑物或者装饰品,而是要通过对自然环境进行巧妙的处理来达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1]。

(二)特征(1)自然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因此,在进行古典园林设计时也会注重将自然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整个园林更加贴近自然、融合自然。

例如苏州拙政园就采用了很多天然石材和植物等自然材料来打造园林景观,使人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意境美。

在古典园林设计过程中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美观,更是一种内在精神上的体验和感悟。

通过对于山水画、诗词歌赋以及哲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和理解,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从而创造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空间,让人们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得到心灵上的升华和净化。

(3)人性化。

在古典园林设计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力求营造一个舒适、便利、安全的休闲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当前我国的城市景观园林设计其构建与方法,内容与形式,方法与效果已经形成一定的系统性。

城市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外在表现形式,除了要满足人们在各种环境进行各种活动的需求之外,还应该更多的考虑到人们心理层面的需求,从而为人们打造具有舒适感的生活环境。

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始终,所进行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人”这个群体进行设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等一系列活动的需要。

本文通过把我国传统的造园方法运用到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之中,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研究,促进我国景观设计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

标签:城市景观;以人为本;人性化
现如今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快速增长进入到持续稳定发展阶段,我国与其它国家交流频繁,网络的普及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学习到各种新兴的东西,使得我国设计师能够及时学习到世界上一些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扩宽了我们设计学的创作思维和方法,但同时我国大多数设计师对于国外的新设计理念只停留在外表层面的认识,无法从更深层面的理解和剖析,因此在设计思维上受到一定的局限,只从外在形式上进行改变,很难以在认识层面上创新出新的东西。

我国在园林设计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量丰富的造园方式、方法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弘扬。

在我们进行现代园林设计中运用传统造园范式进行景观的布置,可以有效的提升景观设计的文化内涵。

设计师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在艺术创作中起主导作用,决定艺术作品的性质。

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表达技巧,同时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自己所处时代的特点。

设计的源泉必然来源于对生活中体验和审美经验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的结果。

在中国进行园林设计时融入传统的造园方式很有必要,作为中国的景观设计师,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传统造园手法是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增长自己的阅历和表达技巧,对于设计要有自己的见解。

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对于生活环境都十分重视,当前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

在住宅区的周围必须要配置或大或小的园林景观。

园林不同于广场或者公园,作为中国历史中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中国的古典园林从东晋南渡出现到明清的鼎盛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城市园林设计讲究可居、可游、可赏,即讲究起居生活的舒适和方便又重视自然美景的再造。

城市园林是人们在下班和休息日放松心情和娱乐的地方,所以在空间布局上要典雅清静、自然清新,創造一个高雅闲居之所。

探析我国的园林构成方式,主要有南北两大类型,即: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和南方小型私家园林。

北方皇家园林在规模上由于服务的群体为皇家贵族所以比较宏大,规格形式有着严格的规范制度,同时透露出庄严、肃穆,令人感到震撼和肃然起敬的感觉,相比较于南方私家园林缺乏人情味。

南方由于商业繁荣、人民生活富裕,逐渐出现了私人小型园林,相比较于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的私家园林要小很多,在规格和造
园手法上显得更加灵活多样,更具人情味,置身其中有着一种惬意、舒适的感觉。

在我国城市和乡村的园林景观中,小型的游园居多,面积一般不会很大。

所以,南方私家园林的景观布置手法可以充分运用到城市和乡村的园林景观设计中。

景观园林这一学科同时涉及建筑学知识、城市和园林规划、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美学、社会学、文化历史以及风水学等多种学科,所以在景观设计中要提前做好通盘考虑,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可实施性和实用性。

在我国传统造园手法中,以传统造园手法的理念,通过对园林景观的布置营造优美的园林风景。

其中包括山水的布置、空间的营造以及建筑的安排,并搭配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搭配创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以南方私家园林常用的造景手法为例,如框镜、障景、借景、漏静、夹景、添景、对镜等方式,利用这些传统的南方园林造景手法应用到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之中,来营造丰富多变的景观空间,达到步移景开,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城市景观同时包括室内外环境的规划设计,室内包括公共空间,居室空间,室外则包括道路规划、公园设计、广场设计、街道设计、休闲娱乐等。

环境不单单是简单的地段反应,更多的是各要素之间内在的联系,形成格局的统一,各个空间的呼应,以及保持材料,色彩和细部之间的和谐,把握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协调与变化,体现内在的有机秩序和淳朴的整体美感,构成一种互补和有机结合的系统关系。

然后调动各种艺术和技术的手段,营造有艺术氛围或意境的整体设计,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结论:
城市景观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体现城市景观设计创作的时代意义,为人们生存、繁衍的地方提出新的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历史和符号,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这是一个设计师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1]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M].住宅科技.1998(10).
[2]邓述平,王仲谷.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张坤(1993.5-),男,汉族,籍贯:山东枣庄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