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
韩欣1
10.青海高原一株柳红河小学韩欣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场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
导学重点: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及顽强不屈导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不仅是写柳树更是在写人,从而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检查预习学案1.我会读深邃凝滞萌发铁铸虐杀摧毁吟诵韧劲胆怯艰苦卓绝2.课文内容我知道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并通过大胆的_____与_______,描写了青海高原上_________,经过______ 、________,却顽强地生活下来,成就了,我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3.我的疑惑我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学案一、小组合作探究1.出示探究内容(1)作者说“这是神奇的柳树”,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把你发现的句子划下来,说说你的体会。
(2)课文最后一句话仅仅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学生自由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根据所给题目自读自悟,画出相关语句。
3.小组内交流:学生分小组边读课文边根据所给题目进行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朗读品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株柳树的生存环境的恶劣及其生命力的顽强。
二、总结全文,感情升华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柳树?(对比,衬托)课文仅仅是在写一株柳树吗?你想到了哪些人?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课堂检测一、词语填空。
望而生()广()无垠名()古今婀娜多()风()万种()天飞扬二、课文内容我理解这株柳树没有命运,也没有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与生存环(境竟)抗争,以超(乎呼)想象的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荫)。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一、课前延伸1.预习生字词(1)正确认读生字词(2)描红(3)熟练组词2.预习课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3)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和四字词语。
3. 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
4.查找有关课文的资料5.写出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二、课内探究(一)创设情境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1)贺知章的《咏柳》(2)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3、导入文题(二)检查预习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3、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三)合作探究1、自学提纲A、“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他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他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总结一下对这棵柳树的印象吗?B、“命运给予它的是九十九条死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这句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C、本文作者仅仅是在写柳树吗?还在写谁?D、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很多笔墨描写家乡灞河的柳树?※早完成的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画出来的句子。
(四)反馈交流,精讲点拨1、从“神奇”“生命力顽强”两个方面体会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强大生命力。
2.有感情地朗读。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姓名:活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青海高原这株柳的强大生命力。
3、理清文章的脉络,知道课文围绕“青海高原一株柳”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会生字词。
1、自主学习(1)自读课文,标注节次,不会的生字词做上记号。
(2)读准下面的3组词语:①广袤无垠寸草不生青石嶙峋深邃的蓝天凝滞的云团②粗实坚硬苍郁深沉③艰苦卓绝起死回生顽强毅力韧劲(3)注意下列字的写法(可以用手指在纸上写一写)抑虐韧2、合作探究(1)小组内,4号领读生字词,组长纠正。
(2)讨论如何记住易写错的字。
3、成果展示(1)领读。
(2)提醒易写错的字。
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自主学习(1)默读活动一的3组词,思考:每组词分别描写柳树的什么?提醒: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尽量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动手查阅工具书来解决(2)自由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些内容?2、合作探究(1)讨论问题1。
(2)组内分段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组员间相互指正。
(3)讨论:问题2。
3、成果展示《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姓名: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一、自主学习1、下面请大家自由地、用心地读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能体现柳树特点的词语,说说你看到了一株怎样的柳树?画好的同学试着把柳树的这些特点读给你的同桌听。
2、生自己划,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二、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6,7自然段,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它在高原上生存下来特别的不容易?(1)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并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
(2)批注完的同学可以小声地和你的同桌交流。
学生边读边批注,同桌交流,教师随机指导学困生。
2、展示交流: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它在高原上生存下来特别的不容易?3、小组讨论学习课文7-8自然段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想想: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三、当堂检测:这段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知探究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我能理清课文的脉络,学习课文第一段。
学习重难点:1.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
2.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
一.导1.(学情展示,组内交流预习情况)2.组内交流对新词的理解情况。
(针对组员的反馈情况认真倾听,帮助纠正。
)二.合作探究1.组内汇报我能读生字。
2.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某个生字的音、形、义。
3.我能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铸()虐()摧()诵()————————卓()韧()怯()茬()三.快乐阅读,交流所获。
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把影响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先读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联系上下文理解婀娜多姿、虐杀的意思。
4.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四.生字描红第二课时课型:新知探究学习目标:1.我能有感情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语言文字,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
3.体会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学习重难点: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
学习过程:一.目标再现(解读学习目标)二.学情展示、检查预习1.小组内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遍,并在小组内交流。
2.分享我对课文理解的预习成果。
三.独学目标1.学习二、三自然段,为这一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给每自然段加小标题四.展学1.各学员在组内展示自学成果。
2.你认为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3.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4.学习第四到六自然段,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的神奇。
5.启发: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五.课堂检测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想提醒大家:四.预习我先行(16.草原)1.我能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3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3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方案篇1课题名称青海高原一株柳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教学时间一节课(40分钟)第二课时学习者分析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缺少静心读书的耐心。
该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如:能按预习要求自主预习,能通过文本浅显的感悟文本所表达的情感,能通过上网、问询等方式搜集资料。
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进一步发展。
出于对高原的憧憬,(喜欢听《我要去拉萨》《青藏高原》)学生对本课充满兴趣,为保持兴趣,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努力创设各种读书情境,让学生朗读、讨论、交流,辅以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2. 由物及人,明白人要凭借毅力和韧劲努力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二、过程与方法1. 小组合作,抓重点词句理解,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2 通过图片视频,领略高原的山脉绵亙,气势磅礴,凸显这株柳树的神奇。
三、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 根据重点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 根据重点语句朗读,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理解课文内容。
2.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与灞河柳树进行对比,想象她的样子,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资源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描写柳树的古诗、了解灞河。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文中的词句来说。
2、生思考:这是一株及其平常又神奇的柳树。
3、设置疑问,引发思考:平常是因为(在平原、在水边及其常见)神奇又表现在哪里?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最新4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最新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最新4篇】青海高原一株柳设计篇一《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组课文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青海高原一株柳-
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材分析】《青海高原一株柳》是第五单元“状物抒情”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陈忠实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
本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柳,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高原之柳伟大的生命力。
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写出其强大的生命伟力,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存活、长粗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
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在一线希望中成就了一片绿阴,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学习目标】4 .研读语言文字,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体会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激发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1.读懂“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全文的蕴涵之义。
2.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资料链接】陈忠实,西安市灞桥人,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写散文,长篇小说《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灞河柳:因灞河而得名,亦称灞柳。
灞河发源于蓝田县灞源乡东家沟,原名滋水。
春秋时秦穆公欲显耀其武功,成就霸业,改名“灞水”。
全长109公里,为流经西安东面之河。
灞河两岸从秦汉时期开始,广植河柳。
暮春三月,柳絮随风飘扬,犹如漫天飞雪,“灞柳风雪”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唐代在此设驿站,亲友出行多于此告别。
“柳”和“留”同音,折柳赠行人,为留客之意。
“灞河岸边柳,自古多情木”,“杨柳含烟灞岸柳,年年攀折送行人”。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本文是关于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5、青海高原一株柳(第_1_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2、想一想青海高原上是一株怎样的柳呢?它“神奇”在哪里?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学习重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想一想青海高原上是一株怎样的柳呢?它“神奇”在哪里?学习准备文字、图片学习过程:一、学情调查1、我已读遍,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写一写“邃”、“虐”并注音2、出示生字词读一读,你认为哪几个最容易读错或写错,学习时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字有哪些?3、看拼音,写词语duànzhùyínsongzhuójuénùnsà()()()()bàoyuànrènjìngwèiqiè()()()3、我会理解的词语有:3、青海高原上是一株怎样的柳呢?它“神奇”在哪里?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小组讨论,大组交流)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学习引导一、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柳:想到哪些?说一说(板书:柳)2、补充课题齐读,说一说你收集的关于青海高原自然环境的相关资料。
(出示语句)二、初读课文,理清脉落。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读后评议。
2、说说课文中青海高原的柳是怎样的一株的柳呢?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二)展示交流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一段学习引导:导读学习出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解释“望而生畏”这里的柳树“神奇”在哪里?(二)展示交流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三、四、五段1、指名读文,说说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图片介绍青海高原)出示:第五小节让学生谈感受2、讨论交流(板书枝繁叶茂生命力顽强)五、拓展延伸: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请收集有关柳树的词和诗六、总结提升今天这节课我们除了要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清了课文的条理、你想知道这株青海高原柳是如何来的吗?它又经历了哪些努力?课文只是在写柳树吗?。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优秀10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地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
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
全文共9个自然段,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战线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贺知章的《咏柳》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学习写字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2.展示评议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⑴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⑵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⑶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⑷正确、标准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习题,导入新课⑴展示贺知章的《咏柳》。
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青海高原一株柳》。
⑶板书课习题。
二、出示本课时学习目的三、检查读书。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诵课文。
(5分钟)看看还有哪些字、词还不认识或哪个句子还读不好,及时找帮对。
师:时间到。
每小组的4号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同学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对针对出现的错音、停顿不当、读的不流畅的句子等要及时纠正。
(还有感情表达不当的句、段如标点符号、提示语等教师要直接评价)师:(读得不好时)指出错误后,师鼓舞:这次能不能把它读精确?来。
师:嗯,同学们预习的不错,出现的问习题不多,方才在读书的时候我们都纠正了,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读书,相信你会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而且还会读的更有味道。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陈忠实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文章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并对其进行了大胆的猜测与想象,赞美了这株柳树强大的生命力。
)师:好,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
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课后生字,想想怎么记住它,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四、写字师:好,同学们,课文我们已经读正确、读流利了,那么,生字会写吗?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课后生字,想想怎么记住它,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
师:好了,同学们,请看“虐韧”这两个字。
(1)请同学们在课后第2习题中描一描这两个字。
(2)描完后,在后面的田字格里仿写这两个字,每个字两遍,看哪个字写得好?学生仿写这两个字。
老师巡视。
(起笔顿笔、大小、间架构造是否美观。
)师:我发现同学们不仅书读得好,而且写的字也越来越漂亮了。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4篇)2022-12-15《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精选14篇)《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停歇可稳定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深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重难点:重点:大量的文本语言实践(读、思、议、悟)来领会作者文字中的思想火焰。
难点:能基本读懂“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在全文的蕴涵之义。
教具准备:制作教学内容呈现课件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初读课文,初步领悟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非凡生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1、【板书:柳】同学们,看到这个字,想到写柳的古诗了吗?【可带学生回忆贺知章的《咏柳》】2、补充:白居易还有一首《杨柳枝》也将初春新柳的婆娑轻扬,弱不胜莺的风姿,描写得细致入微。
【出示,师念: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3、师: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很喜欢柳树。
很多文豪以柳入诗,写下了不知多少美妙动人的诗篇。
在色彩缤纷的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柳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柔中带刚,刚柔并济,有着一种独特的美。
常使得有情调的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4、【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相机介绍: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东部,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高原上常年是冻土。
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几度,……】了解了青海高原的环境,再读读这个题目,你有了怎样的疑问或想法呢?5、过渡啊: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初读课文。
轮流课导学案15青海高原一株柳
轮流课导学案15青海高原一株柳引言青海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省份,位于青藏高原东部。
由于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植被资源相对贫乏。
然而,在这片不毛之地上还是有一些顽强的生命在努力着生长。
本文将介绍一棵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蓝柳,探讨它是如何适应高寒环境的,以及它在保护环境、防沙治沙等方面的作用。
青海高原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海拔在2000米以上,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
由于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青海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而且特别容易受到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破坏。
蓝柳蓝柳是一种适应于干旱地区的植物,它通常生长在沙漠、荒漠和半沙漠的环境中,也能适应多雨、多云或半阴森林地带生长,是青海高原上的一种植物。
蓝柳的生长环境相对宽泛,只要能给予充足的水分和阳光,就可以适应各种土壤。
蓝柳又叫云杉,是柳科植物,属于乔木或灌木类,形态各异,有的是灌木状,有的是树木状,有的是攀缘状。
树皮褐色,干后裂成条,显得特别坚硬,叶子条形或卵形,有细毛,嫩叶呈蓝绿色,而成熟的叶子则变为深绿色。
蓝柳的耐旱能力和耐寒能力很强,适应性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植物。
生态环境蓝柳是青海高原上最常见的植物之一,但在这片寒冷的土地上生长并不容易。
在青海高原上,温度变化大,寒冷的冬季和短暂的夏季是蓝柳生长的两个关键时期。
冬季长达8个月,温度低达摄氏零下30度以上。
这对蓝柳来说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
但不论在极度的寒冷还是其他恶劣的条件下,蓝柳都能生存下来。
其实这是因为蓝柳的根系非常特殊,它们深入地下40-50米,可以吸收到更深层次的水分和养分,这样就能在漫长的冬季中存活下来。
蓝柳的群落生态系统非常稳健,在极端干旱的地方,蓝柳的根系可以将地下水分深层次采集,通过叶子蒸腾的过程将水量保持在最佳水平,维持生长状态。
在干旱的河谷中,蓝柳亦承担着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重要生态功能。
同时,它还能作为风力缓冲带,保护和稳定草原、荒漠生态系统。
青海高原一株柳 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基础达标1、看拼音,写词语。
zhùyìnüècuīsòng()造()制()杀()毁吟()yuànrènzhuó抱()()劲艰苦()绝2、多音字塞sāi()sài()sè()给gěi()jĭ()3、四字词望而生()广()无垠名()古今()()多姿风()万种()天飞扬()苦卓绝()()不生青石()()目力所()不可思()()天盖地4、近义词平常——()无垠——()深邃——()苍凉——()简洁——()沉浸——()5、反义词强大——()坚硬——()简洁——()干旱——()摧毁——()设问导读1、仔细读文3次,概括每段段意。
2、思考讨论。
(1)、这株柳树经历了哪些灾难?(2)、作者写家乡柳树的目的是什么?(3)、课文仅仅是在写一株柳树吗?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3、背诵并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想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这株柳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有这样一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谁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指导柳字的写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学习一株柳,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二、一读“柳树”,感受高大。
1、你想知道这株柳树长什么样子吗?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这株柳树样子的段落。
(课文的第五自然段)2、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株柳树?(出示课文段落)3、引导学生从文字中体会柳树的特点。
(粗壮、坚硬、深绿)三、二读“柳树”,走进柳树生活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与神奇。
师:这样粗的一株柳树,它长在什么地方呢?(青海高原)1、在文中找出柳树生长环境的段落。
(第三、四自然段)从三、四自然段中你知道了柳树的生长环境如何?2、找出重点语句,并读出青海高原的特点。
3、体会“哦”字的感情。
(惊喜、惊叹、惊讶)4、这株柳树怎么能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作者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作者有什么样的猜测?(课文的第六自然段)5、读重点句子:这株柳树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
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
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
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
迹!难怪作者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
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齐读)
活动二:想象,感叹“神奇”。
活动二:想象,感叹“神奇”。
1.读课文 6-7 自然段,思考:这棵柳树在生长
2.组内交流:结合青海高原的环境特点,谈谈 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结合“活动一:感
这株柳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受柳树旺盛的生命”,学习课文 3—5 自然段。
3.班级交流。
出示图片,小组结合图片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师小结: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
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
话,那么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就是怎样的?相比之下, 运呢?让我们进入活动三。
你是喜欢哪里的柳树?为什么?
师生交流讨论:灞河边柳树的特点。相比之下,
2.小组交流:站在这株柳的面前,我不由的想到 作者喜欢哪里的柳树。
一个人
,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她)就像青海高原这株
过渡:同是一株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
柳 3.汇报展示。
。 何远!可是这株柳树却不抱怨,不畏怯,在一线希 望之中,撑起一方奇迹。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第 9 自
难怪作者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
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齐读)
活动三:对比,感悟“神奇”。
活动三:对比,感悟“神奇”。
1. 读课文 8-9 自然段,思考:
过渡:当这株柳树在雷电风雨中苦苦挣扎时,
如果说灞河边的柳树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 它的同类,我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又有怎样不同的命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具有青海特色的地方故事。
通过讲述一株柳树的成长和对人类的贡献,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本次教学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其寓意。
2.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题目的形式对故事进行分析和思考。
3.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进行创造,写出自己构思的故事。
教学材料:1.《青海高原一株柳》原文2.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3.笔和纸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青海高原的照片和简单介绍青海高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次教学主题。
接着,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柳树的生长视频,让学生对柳树有初步印象。
第二步:阅读故事教师将《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分段让学生阅读,同时适当让学生自读。
读完之后,教师简要讲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寓意。
第三步:阅读理解题目教师将准备好的阅读理解题目发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时间约为15分钟。
提醒学生仔细阅读题目,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思考和回答。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答案并在学生完成之后进行答案的讲解。
第四步: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答案,并共同讨论和解决不同意见的问题。
第五步:发挥想象力,创作故事教师要求学生结合《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一段自己构思的故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来帮助学生思考故事的构思。
第六步:展示和分享学生完成自己的故事之后,可以把故事进行汇总,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到两个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七步:总结教师对本次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故事的主旨和寓意,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探索活动,让学生实地观察柳树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可以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青海高原柳树的形象。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
二奇:柳树树干、树枝特有的色泽及其非常坚硬
三奇:柳树叶片的苍绿
4.指导朗读:环境如此的恶劣,柳树却长得这般高大、粗壮、苍绿,真不可思议,带着赞叹一起读一读这段文字
(二)活动二:体会柳树生长的艰辛
1.过渡:“撑立”仅仅是在写柳树在高原上的样子吗?柳树在生长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难?
2.小组学习、讨论。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感受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活动方案】
活动一:感受柳树外形的神奇
1.自由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
这棵柳树神奇在哪里?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2.组内交流。ຫໍສະໝຸດ 3.全班汇报。活动二:体会柳树生长的艰辛
1.默读课文6——8自然段,想一想:柳树在高原上撑立容易吗?
2.组内交流:
①交流上面的问题,选择其中的一点重点研读并讨论。
②情境练习:夏天,烈日炙烤着大地,这株柳树。
寒冬,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这株柳树。
3.全班交流。
活动三:感悟柳树精神的顽强
1.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却生长着一棵柳树,而且是——(生:唯一的一棵柳树),这真是一棵——(生:神奇的柳树)。
过渡:现在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走进青海高原,去看看这棵神奇的柳树。
二、实施活动
(一)活动一:感受柳树外形的神奇
1.自主学习
2.组内交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
教学预设:
出示:“这棵树……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青海高原一株柳_导学案
《青海高原一株柳》导学案一、学生提问导入新课1.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两句话,你脑海里产生了哪些疑问?指名说。
第一句话有什么问题?(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这个问题有价值)板书:神奇?指名说.还有问题吗?(为什么这株柳神奇得让人望而生畏?这个问题也值得探究。
)板书:望而生畏?还有吗?……二、这株柳到底神奇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它。
出示活动一:聚焦一株柳,感知“神奇”。
1.朗读第5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感受到这株柳的神奇?圈画出来,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作者是怎样写这株柳树的?3.汇报。
(一)学生学习,出示课件第5自然段(二)汇报交流A组:组长组织同学依次读句子说感受。
指名说我从第一句话感受到柳树的神奇,再读句子说感受生:我画的句子是“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作者用具体的数字描写出这株柳既高大又粗壮。
师:真会读书!师生表演合抱,瞧!这株柳有多粗啊,要两个才能抱住,这株柳的树阴真大啊,相当于我两三个教室这么大,这是它的第一神奇之处。
还有谁也画的这个句,你也来读读这句话。
继续交流:生:读第二句,再说感受:树干和树枝都很粗实坚硬,我们家乡的柳都是又细又长的。
师:你能把家乡的柳和这株柳对比,真会学习这句话还有补充吗?生抓住“生铁铁锭”理解,“生铁铁锭”的颜色十分暗淡,摸上去十分粗糙,是因为它生存的环境十分恶劣。
我想邀请男孩来读这句话。
继续分享感受。
生读说第三句,从“苍郁”“深沉”感受到它的颜色十分奇特,我们家乡的柳叶都是嫩绿色的。
师讲解“锻铸”。
还记得“锻”的意思吗?“铸”呢?指名说每一块好钢好铁的诞生,非得经过这种“锻铸”不可,但这里,是对这株柳树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生:生活环境的恶劣,付出很大的努力,经过无数次的磨炼,它的斗争是一天两天吗?换个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回又一回,它就这样地顽强地(板书)撑立在青海高原上,作者这样感叹:齐读“它巍巍然撑立在……”好一个巍巍然撑立啊,这个“撑立”又让你想到哪些名言诗句呢?师小结:它竭全力,聚合全部身心之力,难怪作者说出未课件:齐读“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县实验中学初一语文导学案上课时间:主备人:孙迁康审核人:语文组
课题:青海高原一株柳课型:
【学习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重点理解“锻铸”“虐杀”“摧毁”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4.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不抱怨命运、敢于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情感。
【重点难点预测】
通过研读语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能够体会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进而能够理解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与命运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知识链接】
陈忠实,西安市人,被称为“文坛老农”,历经沧桑、满脸沟壑的陈忠实朴实得就像一株高粱,的的确确是一位农家子。
他家祖辈是读书人,到父辈家道中落,连供两个孩子上学的能力都没有,于是陈忠实一生与大学无缘。
对于好学的陈忠实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好在他没有就此丢开书本,反而加倍的努力,就像风将一粒柳絮卷上了高原,在这贫瘠的土地上,陈忠实硬是开疆辟土,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他撰写的小说《白鹿原》于1997年荣获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堪称小说丛林中的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
他还创作了大量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
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正是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品格意志支撑着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学法指导】
朗读指导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探究法
【学习流程】
(一)、检查预习
1.我会读。
锻铸.吟诵虐杀铺天盖地
韧劲畏怯摧毁艰苦卓绝
3.搭配词语,巧连线。
神奇的蓝天精神宜人
嶙峋的山峰风景壮丽
凝滞的柳树绿阴粗实
深邃的云团树干顽强
4.积累词语意思。
望而生畏:凝滞:
深邃:畏怯:
广袤无垠:敬畏:
婀娜多姿:
艰苦卓绝: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在如此广袤的没有树族的青海高原上生长着这唯一一株柳,令人生奇,
而作者称之是“一株神奇的柳树”,这又是为何呢?
备注
备注
1
2、“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
3、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从这个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三)问题驱动,合作交流
1、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5. 读了《青海高原一株柳》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展示提升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背诵这首关于“柳”的古诗,再积累一些关于“柳”的诗句,看看谁是积累小能手
(五)达标测试
1.选出正确的读音。
给.予(jǐ gěi)畏怯.(qiè què)凝滞.(dài zhì)几.乎(jī jǐ)
2.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铺天()地风()万种寸草不()名()古今
广袤无()目力所()婀娜多()望而生()
3.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
(六)自主反思
(七)知识盘点
((八)心得感悟
备注
备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