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支持的评估和管理培训课件

普外科健康教育大全.

普外科健康教育大全 腹股沟疝 [临床表现] 1、腹股沟疝的症状与疝囊大小、病程长短、内容物性质均有关系。患者在久站、咳嗽或用力时腹股沟区有块壮物突出,平卧后能回纳,当肿块突出时患者下腹坠胀或略有隐痛,回纳后症状即消失。 2、如有嵌顿性疝时腹股沟部有块状物突出而不能还纳,下腹部疼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肠梗阻症状。如腹痛明显,肿块表面发红、热感、腹胀。下腹有压痛,甚至出现肠型,伴精神萎靡、脱水、发热,提示嵌顿的脏器已坏死。 [治疗介绍] 1、疝囊高位结扎术适用于儿童疝囊较小,腹壁肌肉发育良好者,手术时显露疝囊然后游离至囊颈,强调高位结扎。 2、疝修补术是在疝囊高位结扎的基础上再加修补腹股沟区缺损的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常用方法。 3、疝形成术适用于巨大疝,将同侧腹直肌前鞘切开成瓣状向外下方翻转或用自体游离的筋膜移植到腹股沟管后壁,以填补缺损。 [重点知识] 1、饮食 (1)一般术后6~12小时即可进食流质或软质,第二天可进普食。(2)手术患者在恢复期需要足够的糖类食物,每天摄入糖类约350~450克。 (3)恢复起到重要作用,缺乏则使伤口愈合迟缓。所以每天要有足够的蛋白质(240克),能促使机体早日康复,如瘦猪肉,鱼类,鸡,蛋,牛乳等。 4)脂肪类较糖类难以消化吸收,但手术后需要一定量的脂溶性维生素,而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需随脂肪一起才能吸收,并且适量的脂肪可改善食物的口味,故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有利健康。 (5)微生素对创伤手术及手术后伤口愈合有重要的作用,术后应多吃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绿叶)。 (6)忌刺激性嗜好品,特别是烟。疝手术后要特别注意避免咳嗽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

普外科健康教育

普外科健康教育

外科健康教育 肠结的健康教育 一、疾病的相关知识: 1、定义:是以痛、吐、胀、闭为四大症候,相当于西医学的肠梗阻。 2、辨证:痞结证、瘀结证、疽结证。 二、围手术期指导: 1、术前指导: (1)常规皮肤准备:备皮,更换手术衣裤。 (2)禁食,行有效的胃肠减压。 (3)导尿,避免术中损伤膀胱。 2、术后指导: (1)卧位:硬膜外麻病人麻醉清醒后血压平稳,6小时后改半卧位。 (2)有效的胃肠减压。 (3)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伤口疼痛、发热、腹胀。 (4)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5)早期下床活动,进行双足三里、上巨虚、合谷穴位按摩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三、药物的指导: 通里攻下中药的应用:通畅汤200ml分二次胃管注入,注入后夹管2小时再放开,通肠汤200ml保留灌肠,尽可能保留半小时以上,以利于药物充分吸收。 四、饮食指导: 1、禁食、禁饮,行有效的胃肠减压。 2、肠蠕动恢复后可进少量水或流质,如无不适,逐渐进半流质、软食,每日进食量不宜过多,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甜食、牛奶等产气食物,禁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油腻之品。 五、情志护理: 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六、预防与调养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肠扭转术后的患者活动时应避免大幅度转身以免再度引发疾病。 2、早期发现和治疗肠道肿瘤。 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适量纤维素饮食为主,禁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暴饮暴食。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以减少肠道寄生虫病,如有应尽早治疗。 5、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大便不畅时,可口服通肠汤。 6、如有腹痛、呕吐、发热、停止排气排便等现象,及时就诊。 7、中医特色技术指导:大便不畅时,可口服通肠汤。

普外科教学课件

普外科教学课件 普外科教学课件 普外科(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 小儿普外科 包括新生儿外科专业、肿瘤外科专业,主要诊治: 新生儿外科专业:食道闭锁、食道裂孔疝、先天性膈疝、腹裂、脐膨出、十二指肠闭锁、环状胰腺、幽门肥厚、先天性肠旋转不良、肠道闭锁、胆道闭锁、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肛等。 普通外科专业:甲状腺肿块、梨状窝瘘等颈前各种肿块及瘘管;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胰腺囊肿等各种肝、胆、胰、脾疾病;先天性巨结肠、肠重复畸形等胃肠道先天性畸形;腹股沟斜疝等各种疝;各种急性肠套叠、嵌顿疝、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急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等各种小儿外科急腹症。 肿瘤外科: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各部位的良、恶性畸胎瘤、骶尾部肿瘤、肝脏肿瘤、横纹肌肉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等的诊断及手术。 主要疾病 一般来说普外科包括的疾病有: 一、颈部疾病,如颈部损伤、甲状腺疾病等。

二、乳腺疾病,如乳腺癌、乳腺囊肿、乳腺脓肿、乳腺纤维瘤等。 三、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静脉曲张等。 四、腹壁疾病,如腹股沟疝、脐疝、切开疝等。 五、腹部急症,如外伤、腹膜炎、消化道出血等。 六、胃肠疾病,如胃穿孔、阑尾炎、肠梗阻、胃癌、结肠癌等。 七、肛管直肠疾病,如痔、肛瘘、结直肠癌等。 八、肝胆胰脾疾病,如终末期肝病、肝癌、胆囊炎、胆道结石、胰腺炎、门脉高压、脾大等。 九、其他,如小儿腹部先天性疾病,腹膜后肿瘤等。 另外普外科与外科基础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如创伤修复、烧伤冷伤、电损伤、动物咬伤、外科感染、肿瘤、休克、无菌原则、输血、体液平衡、肠内肠外营养、重要器官功能衰竭、ICU、移植、显微、整复、体表肿瘤等。 有些医院的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营养科等原来是由普外科分出后设置发展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