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宫颈癌在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且发病率呈逐渐年轻化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
目前,西医采用的手术及术后放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并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使宫颈癌患者身心疲惫。
对此,中医学有着其独特的认识。
关键词:中医药;宫颈癌;进展中医学认为宫颈癌发病的原因有很多,诸如郁而不解,过度思虑、情志不畅等导致的湿热、痰浊、瘀毒等,饮食无序、房劳多产,损伤冲任带脉等。
根本病理属性为正虚邪实。
近年来,中医学对宫颈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增强放化疗的疗效,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抑制肿瘤的复发转移等方面。
虽然中医学对宫颈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基础研究还很薄弱,还有很多的中药成分和作用机制了解不够,复方研究在多中心、大样本的长期随访研究中很是缺乏。
本文主要根据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应用、研究和研发中医药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进行论述。
一、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据西医研究发现,病毒感染、细胞周期调节、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端粒和端粒酶等因素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因素。
其中,诱发宫颈癌发病的关键性因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简称HPV)感染。
超过95%的宫颈癌是由高危型HPV的单一或多重持续性感染引起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元凶是高危型HPV16,宫颈腺癌的元凶是HPV18。
经试验检测,正常宫颈腺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属阴性,宫颈癌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呈阳性。
目前经人类研究发现的癌基因有很多,其中与宫颈癌相关的有c-erbB-2、c-fos、c-myc、Bcl等,抑癌基因有Rb、p53等。
正常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呈现无表达或者是仅有低表达,而恶性肿瘤的端粒酶活性都呈增高的趋势。
端粒酶与HPV感染的表达成正相关,随着宫颈病变的程度而增加。
宫颈癌一般会由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为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等。
二、中医药对宫颈癌的认识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人们早已对宫颈癌有所认识,著名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瘰聚”。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一直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
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然而,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通过在腹部建立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机器人辅助手术则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精度和灵活性,尤其对于复杂的手术操作具有优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生育需求等因素。
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如宫颈锥切术、宫颈广泛切除术等。
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也是宫颈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主要用于治疗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浸润,内照射则主要针对宫颈原发灶。
近年来,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放射治疗的精度和效果,同时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质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放射治疗技术,也在宫颈癌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质子治疗能够更精准地将辐射剂量集中在肿瘤部位,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副作用。
三、化学治疗化疗在宫颈癌的治疗中主要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治疗,也可以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手段。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等。
新的化疗方案和药物组合不断被研究和应用。
例如,紫杉醇联合顺铂的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此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四、靶向治疗随着对宫颈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方向。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势及临床进展研究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势及临床进展研究Summary: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有着巨大威胁,近些年受到不良性行为与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其发病率增加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影响与威胁加剧。
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能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预后,腹腔镜手术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治疗中,取得了理想效果。
为此笔者于下文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势与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Keys: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临床进展;优势宫颈癌属于女性恶性肿瘤常见的一种,该疾病与分娩次数、病原体感染、营养不良、病毒感染、卫生条件、生活习惯等存在密切关系,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在早期时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这种情况使得患者早期很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无法及时接受治疗,导致患者病情延误[1]。
而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各项检查技术逐渐成熟,如宫颈碘试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等,使得该疾病于早期也能够及时发现,进而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2]。
腹腔镜技术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因其具有多种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治疗,且具有理想效果。
基于此笔者对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势与临床进展进行探讨研究,望有所帮助。
1.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势笔者对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优势进行总结,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其切口更小且分散,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程度更轻,恢复更快且瘢痕轻,不会影响患者的美观[3]。
二是其应用了超声刀、双极电凝等设备,止血更快且更加理想,能够使患者术中出血量减少[4]。
三是其应用了目镜,能够通过放大作用改善手术视野,使解剖结构更加清晰,同时能够灵活改变方向,进而保证操作更加准确,可有效避免过度切除的情况发生。
四是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组织温度更低,能够减少甚至避免手术后组织因高温而遭到破坏的情况。
五是腹腔镜手术是在半封闭环境下展开的,能够避免干扰腹腔脏器,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更加迅速,同时能够避免病灶接触外界环境,可有效预防感染等并发症[5]。
宫颈CIN分期临床诊治及研究新进展
宫颈CIN分期临床诊治及研究新进展摘要: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其具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即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应用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检测。
本文就宫颈CIN分期临床诊治及研究新进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宫颈CIN;诊断;治疗;进展一、前言宫颈癌是中国女性第二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13万,占世界总发病数的28%,每年约有2万中国女性死于宫颈癌。
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超过99%的宫颈癌都由高危型HPV引起,从正常宫颈发生病变继而进展到宫颈癌大概约需8-12年。
宫颈癌癌前病变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按严重程度可分为CIN1、CIN2和CIN3,不同阶段对应的治疗策略也不同。
二、宫颈CIN的诊断1.传统宫颈CIN的三阶梯诊断子宫颈癌在出现典型症状和体征后,一般已为浸润癌,诊断多无困难,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早期子宫颈癌往往无症状,体征也不明显,确诊需进行三阶梯诊断。
(1)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即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是目前筛选和早期发现宫颈癌的主要方法。
该法简便易行,准确率可达95%。
必须在宫颈移行带区刮片检查。
传统的防癌涂片用巴氏染色,结果分为5级:Ⅰ级正常,Ⅱ级炎症,Ⅲ级可疑癌,Ⅳ级高度可疑癌,Ⅴ级为癌。
Ⅱ级又常分为Ⅱa和Ⅱb级,Ⅱa级细胞为炎症变化,Ⅱb级个别细胞有核异质,但又不支持恶性。
近年来,利用电脑系统软件对涂片进行自动分析、读片、自动筛查,最后由细胞学专职人员做出最后诊断的电脑细胞扫描(cellular computer tomography,CCT)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等检查,克服了直接人工读片的缺点,降低了漏诊率,提高了准确率。
其报告结果采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我国正逐步推广的TBS(The Bethesda System)分类法,核心内容是采用描述性诊断和引入对标本满意度的评估。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宫颈癌的治疗进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体化。
本文将围绕宫颈癌的治疗进展,系统介绍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和新兴的治疗方法。
1.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进展早期宫颈癌指的是临床分期为IA1和IA2的病例,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
常规的手术方法是宫颈锥切术(cone biopsy)或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手术后通常会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然而,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使得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成为可能。
宫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技术的出现,使得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更加个体化,符合患者个人需求。
2. 进展期宫颈癌的综合治疗进展期宫颈癌包括IIB期至IVA期,治疗的目标是实现最佳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放化疗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综合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放射疗法和化学药物来杀灭恶性细胞。
放疗可以选择外照射和内照射的组合方式,化疗则常使用顺铂、紫杉醇等抗癌药物。
此外,靶向治疗也逐渐成为进展期宫颈癌治疗的新选择。
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利用抗血管生成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可以有效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3. 复发宫颈癌的个体化治疗复发宫颈癌是指术后或放化疗后,癌症可能再次出现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非常具有挑战性。
根据个体化的病情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的组合治疗。
同时,临床试验中的新技术和新药物也为复发宫颈癌患者带来了希望。
4. 免疫治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广泛应用。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免疫检查点上的抑制信号,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免疫治疗为晚期和复发宫颈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宫颈癌的治疗进展日新月异。
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 II期临床研究报告
G4 0(0.0) 0(0)
治疗结果
1-month after CCRT: 27 pts(79%) CR; 7 pts(21%) PR 1-month after adjuvant chemo: 30 pts(88%) CR Median follow-up of 23 months(14-30) 28 pts: alive without disease 5 pts: locoregional failure 1 pt: distant metastases
同步放化疗及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 宫颈癌:II期临床研究报告
IB2-IVA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
5 Phase III RCTs + 2 large meta analyses
Cisplatin-based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 CCRT )
最近meta分析结果:
After CCRT Day 30 51 72 93 TN2 TN2 TN2 TN2
TN2: TXL135mg/m2+NDP60mg/m2
研究终点和治疗评估
Primary endpoints: response rate, acute toxicity (NCICTC V 2.0)
Secondary endpoints: failures, OS, PFS, late toxicity (RTOG criteria)
DDP60mg/m2d1 5-Fu1g/m2 d1-5
q3w×3
q3w×3
Median Survival rate CR Followup
3y PFS OS
92 96 m
83 85
(16-130)
伊立替康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伊立替康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宫颈癌发病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Ⅱa期以前)患者,放射治疗虽可延长部分晚期患者的生命,但放射治疗后女性内分泌功能受到损害,特别是年轻女性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因此,人们正积极探索新的治疗宫颈癌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许多研究已证实宫颈癌对顺铂治疗是敏感的,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对晚期和复发宫颈癌有更好的疗效[1-3]。
喜树碱最早是由我国科学家从中国南方的喜树中分离得到的有效抗癌成分。
其后我国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得到了羟喜树碱,但是由于药物毒性较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伊立替康(CPT-11)是80年代初期由日本Yokokura首次合成,为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4],其与Topo-Ⅰ-DNA形成的复合物结合,稳定此复合物,从而使断裂的DNA单链不能重新接合,阻止DNA复制及抑制RNA 合成,为细胞周期S期特异性药物。
它作为一种水溶性喜树碱类前体药物,具有杀瘤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肿瘤细胞中Topo I的浓度越高,对CPT-11就越敏感。
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细胞,特别是结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细胞内的TopoI含量大大高于正常组织。
1991年日本最早开始了盐酸伊立替康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研究,之后国外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盐酸伊立替康是治疗晚期复发转移宫颈鳞癌的有效药物[5],而联合顺铂用于晚期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有效率可达80%以上[6],结果受到国外学者的普遍关注,随后相继有盐酸伊立替康用于治疗宫颈癌的文献报道[7,8]。
现将其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现状进行综述。
1.国外临床研究为确定CPT-11的最大耐受剂量和最合适的用药时间,各国对其进行Ⅰ期临床研究,普遍采用3种给药方法,即每3周1次、每周1次或每3周连续3天~5天。
但结果却有所不同。
在日本,CPT-11剂量从50 mg/m2开始,最高达到150 mg/m2,静脉滴注90分钟,每周1次连用3周,休息1周。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
宫颈癌治疗的现状及问题:从临床指南到真实世界研究一、概述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和死亡病例在全球女性肿瘤中占据显著地位。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GLOBOCAN 2020数据库的数据,无论是发病病例还是死亡病例,宫颈癌均居全球女性肿瘤的第四位。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在5569岁达到高峰,成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
宫颈癌的早期预防、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成为了减少其发病和死亡病例数的重要措施。
在治疗方面,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切除,其中广泛的全子宫切除术配合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是最主要的手术方法。
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策略则转向放化疗为主,结合中医药治疗,以期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
尽管治疗手段不断更新,宫颈癌的治疗现状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争议和待改进之处。
例如,宫颈癌的分期诊断在实践中仍不够精准,需要依赖更精确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手段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
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如何平衡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以及如何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等问题,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宫颈癌,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肿瘤,约占世界癌症的10,在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成为全球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
而在我国,这一恶性肿瘤更是妇女群体中的首要杀手。
其流行病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从发病年龄来看,宫颈癌在我国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地区呈现年轻化趋势,其年龄分布呈现出双峰状,即3539岁和6064岁这两个年龄段发病率较高,平均年龄为2岁。
原位癌的高发年龄为3034岁,比浸润癌早20余年。
值得注意的是,近50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这部分患者往往早年开始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吸烟,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可能与其发病年龄降低有关。
向阳宫颈癌的诊治进展
宫颈癌发病仍居妇癌榜首 世界范围内(2000) 50万/年 新发病例 其中 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约占世界新病例数的30%
世界每年约有20余万妇女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有 3.25万/10万死亡
呈现年轻化趋势 FIGO 2001年报告,子宫颈癌的发病年龄由50年代的 平均60岁下降到90年代末的50岁
Comparison of (A) abdominal and (B)vaginal approaches to radical hysterectomy. The arrows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traction; the dotted line indicates the level of excision of the parametrium.
6, 11, 42, 43, 44 31, 33, 35, 51, 52 16 18, 45, 56
24.1(13.4- 43.4)
71.9 (51.0-101.6)
235.7(198.5-279.5) 65.1(50.2- 84.5)
0
N/A
31.1(18.7-51.8) to
260.0(216.9-311.9) 296.1(198.9-441)
沿韧带、组织间隙至盆壁 通过淋巴管间隙和淋巴管癌细胞栓扩散转移 沿阴道穹窿向下至阴道 引流区域淋巴:骶、髂内、外、闭孔、
髂总淋巴、腹主动脉旁淋巴群(转移)
子宫颈癌发展的特点
癌前病变、原位癌进展缓慢, 浸润期加快 绝大多数病变长期局限在盆内, 即使晚期, 也
很少到盆外
症状和体征
常见症状
子宫颈癌的病理
癌前病变:起源于宫颈移行带 上皮内瘤变 (CIN I, II, III)
宫颈癌靶向治疗及疗效监测最新进展2024
宫颈癌靶向治疗及疗效监测愚新进展2024德曲妥珠单抗在HER2-表达实体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DESTINY-PanTumor02研究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队列生物标志物和亚组分析目的:德曲妥珠单抗(T-DXd)已证明对表达HER2的乳腺癌和胃癌患者具有显着的生存益处。
在DESTINY-Pan Tumor02研究中,T-DXd在表达HER2的肿瘤(包括妇科肿瘤)中证明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本次报告了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队列的生物标志物和亚组分析。
方法这项开放标签II期研究NCT04482309评估了T-DXd:5.4 mg/kg Q3W)在HER2表达阳性(免疫组化IHC局部3+/2+i经过�1次全身治疗或未经替代治疗的局部晚期/转移性宫颈癌患者。
主要终点是研究者评估的确认客观缓解率(ORR)o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队列的结果(包括确认的HER2IHC状态)既往已有报道。
该分析显示了与各个妇科队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组的ORR。
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是在基线循环肿瘤DNA中检测到的BRCA1或BRCA2,同源重组复基因和错配修复突变(BRCA1/2m、HRRm,MMRm),I H C检测到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 D-L1) (SP263抗体;�1%个阳性免疫细胞)和血清肿瘤标志物C A-125。
还报告了每个妇科队列中通过既往治疗和通过使用既往HER2和拓扑异构酶I(TOP1)抑制剂治疗的ORR。
结果:在数据截止时(2023年6月),120例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患者接受了治疗[中位随访19.94{0.8~31.1 i 12.60(0.9~31.0入13.13 (0.7~30.6)个月]。
总体而言,80.8%的患者既往接受过两种以上治疗。
在表达HER2的人群中,卵巢癌队列中BRCA1/2m和HRRm的发生率分别为18.4%(7/38)和21%(8/38);子宫内膜癌队列中MMRm的发生率为7.5%(3/40);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队列中PD-L1阳性的发生率分别为50%(19/38)和59%(23/391在120例患者中,54例(45.0%)发生了2::3级药物相关不良事件,13例(10.8%)发生了治疗相关的间质性肺病/肺炎(至2级12例,5级1例L结论:T-DXd在HER2表达阳性的妇科肿瘤患者中显示出临床意义的O RR,与既往治疗线数、既往使用HER2或TOP1抑制剂治疗、是否存在个体队列相关生物标志物无关。
HPV治疗的最新研究
HPV治疗的最新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其感染与多种疾病相关,尤其是宫颈癌等恶性肿瘤。
长期以来,HPV 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涌现。
本文将为您介绍 HPV 治疗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
一、免疫治疗的突破免疫治疗在 HPV 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 PD-1/PDL1 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激活自身免疫反应来攻击肿瘤。
研究发现,对于 HPV 阳性的癌症患者,免疫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肿瘤疫苗也是免疫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
HPV 相关的肿瘤疫苗能够特异性地激活免疫系统,产生针对 HPV 感染细胞的免疫应答。
目前,多种 HPV 疫苗正在临床试验中,并且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初步结果。
二、基因治疗的探索基因治疗为 HPV 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直接靶向 HPV 的基因序列,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
这一技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精准性,但仍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如如何确保基因编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基因载体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更高效、低毒的基因载体,以提高基因治疗药物的递送效率。
三、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新型抗病毒药物的研发一直是 HPV 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些小分子化合物被发现能够抑制 HPV 的蛋白酶或聚合酶活性,从而阻断病毒的复制。
这些药物在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优化。
同时,联合用药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将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剂、化疗药物等联合使用,有望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四、靶向治疗的进展针对HPV 感染相关的信号通路进行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
例如,某些激酶抑制剂能够阻断 HPV 感染引起的细胞信号异常,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此外,对 HPV 感染导致的细胞代谢改变进行靶向干预也是一个新的思路。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综述
1 2 介 入治 疗 中晚 期 、 发 性 宫 颈 癌 的 临 床 研 究 : 内 外 . 复 国 学 者 通 过 多 年 的 临 床 研究 认 为介 入 治 疗 还 可 消 除 亚 临床 病 灶, 减少 复发 的潜 在 危 险 , 强 肿 瘤 细 胞 对 放 疗 的 敏 感 性 , 增 提 高 中晚 期 宫 颈 癌 的 综 合 治 疗 效 果 。付 俊 生 等 _ 对 6 5 6例 宫 颈 癌 患 者 进 行髂 内 动脉 的介 入 化 疗 。 均 2个 疗程 , 察 平 观 近 期 疗 效 。6 6例 术 前 介 入 病 例 经 过 2 3次 术 前 介 入 化 ~ 疗 , 瘤 退 缩 明显 , 有 效 率 7 . , 中 5 肿 总 73 其 4例 成 功 进 行
天 津 市 中 医药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 院 (0 13 王 惠 津 309)
子 宫 颈 癌 是 最 常 见 的 妇 科 恶 性 肿 瘤 , 其 是 中 晚期 宫 尤
学意义 ( 00) Pd .5 。临 床 研 究 表 明介 人 治 疗 可 以 达 到 : ① 缩 小 瘤 体 , 于肿 瘤 的 完 整 切 除 ; 改 善 宫 旁 浸 润 情 况 , 利 ② 降 低 脉 管 转 移 率 , 其 分 期 下 降 至 可 以 手 术 的 期 别 , 降 分 使 即 期 , 手 术 治疗 创 造 机 会 ; 降低 癌 细 胞 的 活 力 , 灭 微 小 为 ③ 消 转 移 灶 , 少 术 中播 散 及 术 后 转 移 ; 通 过 术 前化 疗 可 客 观 减 ④
或动 脉 插 管 化 疗 及 栓塞 法 。在 药 物 选 择上 铂 类 药 物 仍 为 基 本 药 物 , 他 常 用 的 药 物 有 丝 裂 霉素 、 尿 嘧 啶 、 柔 比 星 、 其 氟 表
局部晚期宫颈癌研究进展
局部晚期宫颈癌研究进展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
在我国,大多数患者初诊时病变多为中晚期,预后很差。
近年来,肿瘤学专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普遍认为,对中晚期肿瘤的治疗应从原来的单一的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放疗、化疗、手术多种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但目前对术前辅助放疗、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为了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既能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愈率,降低其毒副反应,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仅次于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
据统计2008年全球宫颈癌发病人数约为529 800例,死亡人数约为275 100例,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第三大肿瘤,其中85%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是女性肿瘤致死的第二位原因[1-2]。
目前宫颈癌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多种治疗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
对于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治疗可选择单纯根治性手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或根治性放疗,预后良好,其5年生存率达90%,对其中原发肿瘤>4 cm的Ⅰb2~Ⅱa期患者,其主要治疗手段以同步放化疗为主,其次为手术(2009年NCCN指南同步放化疗为Ⅰ类证据,手术则为ⅡB类证据);而对于中期和局部晚期宫颈癌(ⅡB、ⅢA期),其治疗手段仍以放射治疗为主,其5年生存率徘徊在50%~70%和30%~50%之间[3]。
对ⅢB-Ⅳ期则以系统的全身治疗为主,预后差,5年生存率为10%~45%[4]。
目前对于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多数以放射治疗为主,因其局部病变范围较大存在大量乏氧细胞,对放疗不敏感,局部控制较手术差,易出现肿瘤未控、复发及转移,疗效欠佳,预后不良,生存率低。
对于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妇科和肿瘤学专家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但疗效仍不理想,5年生存率徘徊在50%~70%和30%~50%之间,成为宫颈癌热点研究问题[3]。
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治疗进展
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治疗进展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尽管化疗是公认的标准治疗,但患者的长期生存没有明显提高,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深入,为这一类患者带来了一丝曙光,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标签:晚期或复发子宫颈癌;化疗;分子靶向早期或局部进展期宫颈癌可通过根治性手术、放化疗或两者联合等综合治疗方式治愈,但对于以铂类为基础的放化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则一直选择甚少,5年生存率IV A期16%,IVB期15%【1】。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运用进展。
(一)联合化疗:常见为顺铂与其他药物的组合,包括异环磷酰胺、紫杉醇等。
在这一节中,我们总结了GOG和日本临床肿瘤学组(JCOG)的III期临床实验【2】。
GOG169 :GOG169III期研究了在26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134例接受顺铂单药治疗,130例接受顺铂/紫杉醇联合化疗。
单药顺铂组ORR为19%(6%CR,13%PR);顺铂/紫杉醇组ORR为36%(15%CR,21% PR)(P = 0.002)。
中位PFS 顺铂组为2.8个月,顺铂/紫杉醇组为4.8个月,(P<0.001)。
中位总生存没有区别,(8.8比9.7个月)。
结论是顺铂/紫杉醇优于顺铂单独化疗。
GOG179:比较了顺铂单药与顺铂/拓扑替康两组疗效,ORR顺铂组为27%,顺铂/拓扑替康组为13%,P=0.004;OS联合用药与单药相比(9.4vs6.5个月,P=0.017),这是第一个随机III期试验证明联合化疗的生存优势。
JCOG0505: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JCOG0505进行了一项随机III期研究,评价卡铂/紫杉醇和顺铂/紫杉醇临床效果。
在246例可评价患者中,ORR卡铂/紫杉醇是62%,顺铂/紫杉醇是60%。
中位OS和PFS卡铂/紫杉醇是17.5和6.2月;顺铂/紫杉醇是18.3和6.9月。
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1.巴氏五级分类法 1级 未见非典型或异常细胞 11级 发现非典型但无恶性特征细胞 III级 发现可疑恶性细胞 〔1〕性质不明,细胞可疑 〔2〕疑心恶性 IV级 发现不典型的癌细胞,待证实
宫颈涂片筛检异常细胞是肿瘤防治学上 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巴氏染色及分类法 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早期诊断宫颈 癌及降低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 于传统巴氏人工阅片会出现较高的假阴 性率〔文献报告为2%~50%〕或假 阳性率,故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受到严重 限制,目前在国外已停顿使用巴氏人工 阅片法,取而代之的是宫颈细胞学现代 新技术及TBS分类法。
切除疗法
宫颈癌治疗的变迁和思考
1. 发病年龄和病理类型的变化
2.
二十世纪50年代-60岁
3.
二十世纪90年代-50岁(42岁)
岁
最轻仅17
4.
鳞:腺癌_10:1 → 4:1
宫颈癌治疗的变迁和思考
2. 新辅助化疗的提出和治疗模式的变化 宫颈癌绝大多数为鳞癌,对放疗敏感;手
术只适应早期患者. 放疗为主,早期手术,化疗无用.
HPV与宫颈癌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 HPV型别约110余种,16和18型. HPV感染率上下主要取决于人群的年龄和
性行为. 年轻的性活泼妇女HPV率最高,通常无病
症.
HPV与宫颈癌
多数HPV感染一般在8~10个月消 失,10~15%的感染者有持续感染.
少数在感染HPV后, 20Y 宫颈癌.
〔2〕自动细胞学检测系统,又称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 〔liguid-based cytologic test,
LCT:99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根本方法是
将收集的细胞保存液,通过比重液离心后,经自然沉
宫颈癌的研究与进展
宫颈癌的研究与进展【摘要】宫颈癌在全球妇女所患肿瘤中是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本文主要对宫颈癌的流行、研究进展和预防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宫颈癌;HPV;TCT1 宫颈癌的相关因素子宫颈癌,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其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1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 感染。
1.2 肥胖是内分泌不平衡的表现,脂肪的大量堆积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脂肪还利于雄激素芳香化,增加血中雌激素含量,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1.3 因长期不排卵所引起的不孕者与生过一胎的女性相比,较易患此病。
因而不育不孕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多,危险性下降。
1.4 月经失调、初潮年龄早或延迟绝经,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1.5 初次性生活1.6 吸烟作为HPV感染的协同因素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2 宫颈癌的研究情况纵观各种肿瘤的发病机理,宫颈癌是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相关。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 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不同的型别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HPV抵抗力强,能耐受干燥并长期保存,加热或经福尔马林处理可灭活,所以高温消毒和2%戊二醛消毒可灭活[1-3]。
妇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
这就是说HPV感染可能是一过性的,人体把它消除掉就不会得子宫颈癌,如果有了HPV感染但没及时清除,时间超过一年左右就形成持续性HPV感染,此时HPV 感染会发展成为子宫颈的癌前病变,而且其演变为子宫颈癌相对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50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宫颈癌在全球女性发病中位居第二,仅次于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目前治疗宫颈癌的传统方法主要是手术、放射治疗(放疗)、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和中医药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热疗、介入、生物治疗等相继问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性治疗也成为宫颈癌治疗的一种新型战略。
本文将就宫颈癌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宫颈癌;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宫颈癌在中国每年约有13万新发患者,且每年的宫颈癌病例占到全球的28%以上,已成为15~44岁女性中的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并且越来越趋向年轻化。
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分钟就会发现1例新发病例,每2 min即有1名女性因宫颈癌而死。
因此合理有效的宫颈癌治疗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治疗宫颈癌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个体化和综合治疗日受青睐。
以下对上述方法进行逐一综述。
1 手术
目前手术仍是治疗早期宫颈癌(Ⅰa~Ⅱa)的首选方法。
Ⅰa1期的患者选用全子宫切除术;Ⅰa2期和Ⅰb~Ⅱa期适用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未生育的年轻患者在Ⅰa1期可行宫颈锥切术;Ⅰa2~Ⅰb1期且瘤体直径1 cm
图2 A、B导管分别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图3 镜下示肿瘤细胞完全变性、坏死(HE×400)
图 4 介入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累及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Log rank P=0.000),+代表患者失訪或仍存活
8 展望
宫颈癌的治疗应从患者的FIGO分期、年龄、身体状况、自身意愿以及医疗设备条件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等全面考虑,从而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原则是Ⅰa期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Ⅰb1和4 cm的Ⅱa期患者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Ⅱb~Ⅳa期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疗,放化疗后部分患者可再进行手术治疗;Ⅳb期患者选择姑息治疗。
总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和放疗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其目的是提高盆腔局部控制率,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率,增加5年生存率。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大量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同步放化疗不但能降低宫颈癌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率,改善生活质量,而且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目前已被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推荐为宫颈癌治疗标准[11]。
同时,基因治疗、生
物靶向治疗、热疗、介入治疗等新技术和新方法也逐渐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并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为宫颈癌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加优化的的思路和手段,从而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但到目前为止,有效预防和根治宫颈癌的方法尚未找到。
不过随着生物学、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宫颈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会找到更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来治疗宫颈癌。
参考文献
[1]霍巧玲,李颖,李红霞.宫颈癌治疗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2013,24(2):171-173.
[2]李嘉,吴华.局部晚期宫颈癌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47-150.
[3]刘高伟,陈必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宫颈癌手术中应用概述[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1(2):5-7.
[4]林高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183-185.
[5]夏春军,赵靓,孙晓奕.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7):3747-3749.
[6]彭茸,赵纯全.化疗药物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12):1143-1146.
[7]武雅琴,陆谔梅.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4):34-35.
[8]王光,黄玲惠,魏丽惠,等.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1):20-22.
[9]张婵,孙媛,刘铭,等.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7):861-864.
[10] Hamada K.Adenovirus-mediated transfer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16 E6/E7 antisense RNA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cervical cancer[J].College of Aeronautics,1962,103(3):820-830.
[11]王艳丽,李国文,韩新巍.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9-32.
[12] Padilla-Paz L A.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history,Immunology,current status,and future prospects[J].Clinical Obstetrics Gynecology,2005,48(1):
226-240.
[13] De J A.Enhancement of human papillomavirus(HPV)type 16 E6 and E7-specific T-cell immunity in healthy volunteers through vaccination with TA-CIN[J].Vaccine,2002,20(29-30):3456-3464.
[14] Vander Z J,Vujaskovi K M,Sughara T.The kadota Fund In-ternational Forum 2004-clinical group consensus[J].Int Hyper-thermia,2008,36(24):111-122.
[15]关素洁.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7,13(2):95-96.
[16]刘伟,梁晓春.中医药治疗宫颈癌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6(7):554-558.
[17]曹鎏,殷东风,潘玉真.宫颈癌中医症候特点及演变规律系统综述[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1(4):1-4.
[18]张薇.子宫颈癌的中医证型分布调查[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57-63.
[19]郑冬梅,程丽坤,史文举,等.中药在子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J].黑龙江医学,2001,25(4):262.
[20]郑建雄,林海澜.ⅡB-ⅢB期宫颈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体会[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2):10-13.
[21]刘富元.子宫颈癌动脉插管化疗32例分析[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0,6(6):313-315.
[22] Louvet C,Andro T,Tigaud J M,et al.PhaseⅡstudy of oxaliplatin,Fluorouracil,and folinic acid in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stic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3,20(23):4543-4548.
[23]李娟.局部晚期宫颈癌手术前行动脉灌注介入先期化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173-174.
[24]姚瑶珊.介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1):82-83.
[25]何英.介入治疗在中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9(4):3-4.
[26]毛家仁,贡琪,吕益忠.宫颈癌(Ⅰb~Ⅲb期)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因
素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2):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