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复星医药的全球战略浅析

目录1 导言 (3)2 有关理论、核心概念 (3)3 全球战略实证分析 (4)3.1 “三步走”战略目标 (4)3.2 外部环境分析 (4)3.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 (4)3.2.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6)3.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印度药企 (7)3.3 内部条件分析 (8)3.3.1 资源分析 (8)3.3.2 能力分析 (9)3.3.3 SWOT 分析 (9)4 对策建议 (10)4.1 人才策略 (10)4.2 创新研发策略 (10)4.3 营销策略 (10)4.4 合作并购策略 (10)5 结论 (11)参考文献 (11)复星医药的全球战略浅析1 导言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医药”),前身为上海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8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于2004年12月复星实业正式更名。
复星医药自1998年上市以来,13年内净利润增长了13.5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26%。
净资产、净利润均名列中国医药上市公司前列。
其专注于现代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抓住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成长和中国企业进军全球主流医药市场的巨大机遇,以“品牌、创新、高效、全球化”为经营理念,加快实施产业整合和重磅产品战略,稳健经营、快速发展,成为了以药品研发制造和医药流通为核心,同时在诊断产品和医药器械等领域拥有领先规模和市场地位,在研发创新、市场营销、并购整合、人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竞争优势的大型专业医药产业集团。
复星医药奉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公司的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面向未来,复星医药将继续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使命,秉承“持续创新,共享健康”的理念,内生式增长、外延式扩张和整合式发展三方并重,在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医药商业领先地位的同时,以创新战略为先导,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医药企业。
这次我主要研讨复星医药的外延式扩张,亦即是全球战略,现阶段它主要通过投资控股、参股模式来开展相关的全球业务。
医药行业的深度分析与战略布局

医药行业的深度分析与战略布局一、行业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医药行业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关键领域。
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提高以及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医药行业已成为了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据统计,全球医药市场价值在未来几年内有望达到1万亿美元。
特别是在中国,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成为了国家经济崛起的必不可少“引擎”之一。
二、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医药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中国,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市场的销售额在2018年达到了1.2万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3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
2、结构分析医药行业的结构十分复杂,涉及到医药商、批发商、制造商、药店等多个领域和环节。
中小型制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大型制药企业的激烈竞争,不同规模的医药企业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较为明显。
3、技术升级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医药行业也在不断的进行升级。
从单一的化学合成药品向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转型,从传统医疗向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进军,加快研发创新,是医药行业升级的重点。
三、未来发展趋势1、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的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较大,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医药行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相关政策体系。
在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将继续依赖政策的支持与推动。
2、产业转型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医药行业也将进行产业转型,强化生物制品和中药的研发运营,进行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探索。
3、市场匹配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市场匹配,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模式将成为趋势,市场组织与渠道的优化和提高将成为未来医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四、战略布局1、企业建设企业的建设是医药行业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之一。
发展中小型制药企业,以个性化产品细分市场,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加强技术投入和创新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市场拓展市场拓展是医药行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环节。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期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首先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概述,包括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地位。
接着,文章分析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激烈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推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研究方法,文章力求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未来趋势。
文章还注重实证分析和数据支撑,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还在于为推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文章期望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阶段。
生物医药产业作为现代医药领域的重要分支,其在疾病治疗、预防保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性化治疗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正逐步进入个性化治疗时代。
通过针对个体的基因差异、蛋白质表达等特征,生物医药企业能够开发出更加精准、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
生物医药产业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医药连锁业发展的驱动力研究

强调要设立定点药店 、定点医疗机 构 ,允许 患者持 方外购 .从此 工 .已形成了一个不 断扩大的 自费购药群体 ,这一群体 刺激 了药 打 破 了 医院 售 药 独 霸 天 下 的局 面 .这对 医 药连 锁 业 的发 展 起 到 积 品零售市场 的扩容 j其次是由于我国农村广大人 口不享受公费医
变.导致批发业逐渐 萎缩 .原有的四级批 发制转 变为现在的二级 革 ,尤 其 是 数 次 大 幅 降价 .减 轻 了 消 费者 的 用 药 负担 .增加 了药 或 三级批发制 ,零售药店进货渠道呈现 多样化和扁平化 .缩短了 品的销售额 .另一方面 ,多种药价形式并存 .也给消费者带来了
二 、巨大市场需求的驱动
我 国 医 药 市 场 的 发 展 前 景 非 常 看 好 。原 因 在 于 从 市 场 总 量 20 年取 消了个人 申办零售药店的限制 。 01 这些制度改革都极 大刺 激了医药连锁业的发展。 来 看 中 国是 世 界 上 人 口最 多 的 国 家 . 日趋 老 龄 化 。 农  ̄- % 且 在 1 .o 8 2 医疗 保 险 制 度 实 施 的驱 动
政策性 因素 的驱动 1 医 药 流通 体 制 改 革 的驱 动
、
19 年 国务 院 印发 了 《 9 9 深化 医药 流 通 体 制 改 革 的指 导 意 见 》 .
要 求各 地 加 快 医药 流 通体 制 改 革 . 倡 并 肯 定 药 品 零售 连 锁 的经 了宏 观 调 控 与 市 场 调节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政 策 出 台后 医院 药 房 面 提 营模 式 .同 时 强调 实 现 医 药流 通 产 业 现代 化 .实 现 零 售 药店 的 自 对来 自社会零售药店的竞争 其垄断优势被 削弱.同时 .国家对 行 采 购 .自主 进 入市 场 .自 己选 择 药 品 供 应商 。零 售 企 业 的 自 主 药 品价 格 采 取 了 上 控 下 浮 的 新举 描 . 对 药 品 零售 价 格 的上 限 实 只 采 购恰 好 与 医 药工 业 的 自主 销 售 一 拍 即合 . 而 出现 了 厂店 直接 施 限制 .对 超过 限价 的企 业 进 行 处 罚 .而 价 格 下 浮 则 由 医院 药 房 从 挂 钩 的 新 局 面 . 通 格 局 由过 去 的 单 一 封 闭式 型 向开 放 多极 型 转 和 药店 自行 控制 。因 此 .药 品 零 售价 格 的 坚冰 开 始 溶 化 。药价 改 流
恒瑞医药公司国际化和创新建议

恒瑞医药公司国际化和创新建议恒瑞医药公司国际化和创新建议引言:恒瑞医药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在国内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声誉。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恒瑞医药公司需要考虑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建立更强大的国际品牌形象,并在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文将从国际化和创新两个方面,为恒瑞医药公司提供建议,以帮助其在全球市场实现持续增长和发展。
国际化建议:1. 寻求国际合作伙伴恒瑞医药公司应积极寻求与国际制药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利用其全球市场网络和渠道优势。
与知名制药公司合作可以帮助恒瑞医药公司加速进入国际市场,并共同推进创新项目的研发和商业化。
2. 建立国际团队恒瑞医药公司应建立由国际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
这样的团队可以通过市场研究、品牌推广和销售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公司制定有效的国际市场战略,并改进产品和服务。
3. 加强国际注册和合规恒瑞医药公司应加强对国际市场注册和合规的重视,确保产品符合各国法规和标准。
这需要公司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遵循国际最佳实践,并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合规性审查和监管。
创新建议:1. 加大研发投入恒瑞医药公司应加大对创新研发的投入,以保持在生物制药领域的领先地位。
尽管恒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但仍需要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效率,加强与各类研究机构和院校的合作,吸纳更多高素质的科研人才。
2. 推进数字化转型恒瑞医药公司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提升研发和生产效率。
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恒瑞医药公司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变革,加速创新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 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恒瑞医药公司应建立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与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创新。
这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举办创新大赛、开展联合研究等方式实现。
与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帮助公司获取更多的创新资源和灵感,并加速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片仔癀公司分析及全球化营销战略选择

摘要片仔癀是中国绝密级的传统良药,每年为中国创造很多外汇。
药效神奇,不仅治疗跌打损伤,而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治疗肝病也有奇效。
因此,对片仔癀及其公司的学术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漳州三宝之一“片仔癀”的来历,然后对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片仔癀公司)做了一个简介。
接下来,对片仔癀公司身处的宏观环境做了PEST分析,又对片仔癀公司本身做了SWOT分析。
基于这两个分析,下文提出了一些全球化的国际营销战略。
这些全球化国际营销战略包括国际产品管理、国际传播及网络营销、国际分销和国际市场定价这四方面。
关键词:片仔癀;PEST分析;SWOT分析;全球化;国际营销战略AbstractPien Tze Huang is the top secret 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a which earns a lot of foreign exchange every year.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marvelous. The medicine can not only treat traumatic injuries but also can inhibit cancer cells from growing and cure liver disease. Therefore, it is meaningful to make a research about Pien Tze Huang and its company--Zhangzhou Pien Tze Huang Pharmaceutical Co.,Ltd.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Pien Tze Huang, one of “three treasures in Zhangzhou City”. Then this paper makes a short introduction of Zhangzhou Pien Tze Huang Pharmaceutical Co.,Ltd.(shorted as Pien Tze Huang company in below text). I make PEST analysis and SWOT analysis about the company. Based on these two analysis, I come up with some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globalization which include four aspects: international product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distribution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pricing.Key words:Pien Tze Huang; PEST analysis; SWOT analysis;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ies片仔癀公司分析及全球化营销战略选择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浩风第一章片仔癀的来历熟悉中国传统医药的人都知道漳州市的名牌中药--片仔癀。
我国医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发展模式选择

采用高额 的研发投入 , 维系其全球市场份额 , 获取可观的利润。
发能力快速提高 , 短短几年时 间, 拥有5 个研究所 ,5 多名研发 径【. 10 J商业研 究,0 9 ( ) 1 2 0 ,6 .
人员 , 同时, 营销能力快速增强 , 为全 国知名家纺生产企业 的 成 [ 李光耀. 2 J 浅议知识经济时代小型虚拟企业的管理田. 承德 2 0 ,2 . 主要 面料供货商。 并利用节约下来的资金 , 在坯布销售淡季 , 低 民族师专 学报 ,0 8 ( ) 价 大量购入坯布 , 旺季 印花后销 售 , 在 有效提 高 了资金使用 效 『1 3卿向阳. 企业组织虚拟化—— 中国民营企业规模化发展 率效益远大于 自己直接生产。 的有效途径[. J商业研 究, 0 , ) 】 2 6( . 0 9 f 王森林. 拟企业 的组织及其运 行机 制研 究【】 4 1 虚 D. 中国海
展 的 最适 路 径 。
关键词: 医药企业 ; 发展模式 ; 自主研发 ; 资本合作 中图分类号 :2 2 F7 1
一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2 7 (0 00 - 0 0 0 10 — 34 2 1 )4 0 6- 2 我国 自从加入wT 后 , 0 医药品的平均进 口关税 ̄2 o 一 0 3 _o o 2 0
黄 亚薇
( 中国人 民大学, 北京 10 7 ) 0 82
摘要 : 综观世界 经济发展趋 势, 医药企业以远远 高于其他传统企业的发展速度在增长。 文章 旨 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在 影响我 国医药企 业发展 模式选择 的主要 因素 , 并对 医药企业多种发展模式 的优 劣进行 了比较 , 探讨 了我 国医药企业发
中国医药集团国际化战略

中国医药集团国际化战略第2章中国医药集团国际化现状及问题分析2.1中国医药集团国际化经营发展概述2.1.1中国医药集团概况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
目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药品、生物制品和健康产品配送、批发和零售企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疫苗和血液制品等生物制品的制造企业,员工总数超10万人。
自2014年以来,中国医药集团就是中国唯一进入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的医药企业,2016年榜单排名第205位。
2016年,中国医药集团营业收入超3000亿元。
在国内医药行业排名来看,,中国医药集团综合排名第一,商业排名第一,研发排名第一,会展排各第一,工业排名第四。
核心业务涵盖物流配送、零售连锁、生物制品、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化学试剂、医疗器械、医药科研与i程设计、医药会展与传媒、医疗健康产业等板块。
2.1.2国际化经营情况中国医药集团是国内医药行业中与外资合作最早、最多和最成功的企业。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医药集团陆续和国际知名大型跨国公司合作,先后合资成立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华瑞制药有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苏州胶囊有限公司、青岛华钟制药有限公司等20余家中外合资医药生产企业,大力地推动了中国医药行业生产经营水平。
同时,中国医药集团还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业务往来关系,客户遍及世界各地,并在厄瓜多尔、越南、印度及非洲等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中国医药集团通过对贸易、产业和研发三大板块的国际化建设,积极打造国际经营一体化平台,丰富国际化产品线,完善国际化产业布局,建立海外业务网络,全面提升中国医药集团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医药集团通过对贸易、产业和研发三大板块的国际化建设,积极打造国际经营一体化平台,丰富国际化产品线,完善国际化产业布局,建立海外业务网络,全面提升中国医药集团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的发展在于其产品的推动,而决定公司价值及其市场则在于品牌。
以产品来维系公司命运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今天,如此迅猛地发展使得产品已经不再是竞争的焦点,有效而富有推动力的公司管理正致力于将普通的产品提升为品牌,因为正是品牌的市场地位而不是产品决定公司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品牌之争将成为未来的主战场。
药业已成为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中国是世界第七大药品市场,国际上排名前20位的大型品牌制药公司均已通过合资设厂的方式进驻中国;根据中国加入WTO承诺,从2003年开始对外放开药品分销服务。
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医药企业在面临国内企业竞争的同时,也面临着国际著名品牌企业的竞争。
我国医药企业必须努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更好地参与国内、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
1、中国医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1.1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民族药业在当今品牌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品牌企业的多寡,决定该国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也决定该国经济强盛与否。
2003年美国《商业周刊》推出的 100个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前10个品牌,美国占了8个,这是美国企业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表现。
医药经济也是这样。
进入上述品牌排名的医药企业有美国的辉瑞(Pfizer)公司,强生(Johnson)公司和默克(Merek)公司,其品牌价值分别为104.6, 94.1,27.1亿美元。
其单个品牌价值远远大于“2002中国最有价格品牌”第9位的“三九集团”(82.08亿元人民币)和第24 位的“山东新华医药集团”(26.15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见,美国医药具有竞争力,是与他们具有世界一流的品牌企业分不开的。
所以,我国医药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壮大企业的品牌实力,可以有效提高医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振兴国家的民族药业。
1.2 增强企业的研发实力品牌的核心和依托是产品。
品牌企业正是依赖于一个个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的品牌产品,去占领市场并创造利润,使品牌得以巩固和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缩短,产品的生存周期必然不断缩短。
因此,企业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适应消费者日新月异的消费需求。
而产品创新的前提是技术创新,只有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推动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制药企业更是这样。
制药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说其竞争就是研究和开发(R&D)能力的竞争。
世界上著名医药企业之所以具有品牌竞争力,就是因为它们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实力。
2002年辉瑞公司的研发投入为51.8亿美元,默克公司26.7 亿美元,强生公司27.0亿美元,分别占其销售收入的18.4%, 12.3%和15.7%。
以辉瑞为例,1999-2003年其研发投入分别为40.36,44.35,47.76,51.76,71.00亿美元,研发投入逐年递增。
可是,中国每年专用于新药开发的资金只有1000万- 2000万元人民币,加上制药企业自身投入的资金总计也不到医药工业产值的1%。
新药研制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这是我国医药企业品牌力低下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实施品牌战略,必然能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实力。
见表1。
表1、2002年世界品牌制药公司研发投入前10强排名——————————————————————————————位次公司名称国别销售金额研发费用占销售/亿美元 /亿美元 /%——————————————————————————————1 辉瑞美国 282.8 51.8 18.4(Pfizer)2 葛兰素史克英国 282 42.9 15.2(GlaxbothKline)3 安万特法国 172.5 36.7 21.3(Aventis)4 阿斯特拉捷利康英国 178.4 30.6 17.2(AstraZeeca)5 强生美国 172 27 15.7(Johnson)6 默克美国 216.3 26.7 12.3(Merck)7 诺华瑞士 153.6 26 16.9(Novartis)8 罗氏(Roch)瑞士 108.1 24.2 22.49 法玛西亚美国 120.3 23.2 19.3(Phamacia)10 百时美施贵宝美国 147 22 15(Bristol-MyersSquibb)——————————————————————————————1.3 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企业要争创品牌和发展品牌,必须发展其规模优势。
这是因为:其一,品牌的基本特征是知名度高、信誉度高、市场份额高,企业要实现较高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努力扩大企业的规模,否则,市场份额上不去,必然无法争创品牌;其二,品牌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综合实力强,尤其是盈利能力强,这也是企业的规模优势所决定的;其三,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才具有较高的研发实力,才能不断推出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
2002年世界品牌制药公司前10强中,第1位辉瑞公司销售额282.8亿美元;第6位默克公司销售额216.3亿美元。
而我国2002年全年的医药工业的销售产值2455亿元,约合300 亿美元,只比辉瑞公司1a的销售额多一点(表1)。
我国制药业第1位的上海医药(集团)公司2002年营业收入也只有16亿多美元,还不及辉瑞公司销售额的1/16。
只有实施品牌战略,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
见表2。
表2、2002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前10家品牌医药企业与进入世界企业50 0强的前10家品牌医药企业比较——————————————————————————————名次国外企业名称国别资产额营业收入1 默克美国 44006.7 47715.72 强生美国 38488.0 33004.03 辉瑞美国 39153.0 32259.04 葛兰素克克英国 31897.8 29506.35 百时美施贵宝美国 27057.0 21717.06 安万特法国 34932.7 20543.67 法玛西亚美国 22377.0 19299.08 诺华瑞士 402244.7 18985.79 罗氏瑞士 45344.8 17282.110 阿斯特拉捷利康英国 17958.0 16480.0——————————————————————————————名次国内企业名称资产额营业收入1 上海医药(集团)公司 2105.1 1639.52 中国医药集团 675 1224.13 天津市医药集团 912.7 826.44 广州医药集团 727 809.15 三九企业集团 2642.3 792.36 哈药集团公司 737.2 864.67 上海复星高科 694.2 673.48 华北制药集团 1848.1 664.39 石家庄制药集团 697.4 432.210 南京医药集团 501.1 425.7 ——————————————————————————————2、医药企业品牌现状分析2.1 对品牌认识模糊“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是塑造品牌的重要手段。
根据其理论,品牌塑造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三者的完美统一。
然而我国一些医药企业将品牌塑造等同于“视觉识别”因素之一的广告传播,认为品牌就是靠广告“轰炸”出来的,认为有销量就有品牌,结果巨大的广告投入并没有换来高价值的品牌;将品牌战略与名牌战略混同,把品牌策略的实施局限于品牌知名度的提高上,导致许多企业品牌创立快,倒得也快。
2.2 产品质量堪忧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唯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造就高价值的品牌。
截止2003年1月,我国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只有1464家生产企业获取1892张GMP证书;全国药品批发企业17000多家,药品零售企业则达到约12万家,700多家大中型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通过GSP认证的约只有110家,不仅制约了药品质量的提高,阻碍了我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也影响了企业品牌价值的增值。
2.3 企业规模太小影响企业品牌提升的因素之一是企业规模的大小和经济集中度的高低,规模大、经济集中度高的企业有益于品牌价值的增值。
我国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几乎 90%为小型企业。
即使是我国规模较大的品牌医药企业,与世界品牌医药企业相比,差距也是极其巨大的(表2)。
从医药经济集中度的角度来看,世界前15家制药公司占世界药品销售额的1/3,而2000年,我国制药企业前60家仅占国内药品销售额的35.7%。
如此低的企业规模和经济集中度是难以塑造高价值品牌的。
2.4 创新能力太低产品创新是品牌的活力之源。
我国所生产的24类1350多种原料药中>97%是仿制的,而自主开发的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只有2个(青蒿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直接导致大部分企业名牌产品少,品种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以生物制药为例,仅α-干扰素就有深圳科兴、沈阳三生等 10多家企业生产;中药牛黄解毒片全国竟有150余家企业生产。
由于产品低水平重复,导致恶性竞争,致使一些企业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甚至处于亏损边缘,何谈品牌塑造。
3、我国医药企业的品牌战略3.1 优化品牌成长的政策环境品牌的发展离不开其政策环境支持。
目前,全国大多数医药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药品的技术含量低,产品低水平重复严重,致使药品销售处于低层次(例如价格战等)、不规范(例如实施贿赂等)竞争之中;同时,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合理,造成医药混为一体,以药养医,致使医师、医院药房,甚至医院的个别领导成为药品消费的代理人,使得很多医药企业在药品销售过程中,不是设法塑造品牌,以品牌的力量赢得市场,而是设法以回扣、红包等各种非正当交易获取市场份额。
要改变上述现状,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调整医药产业结构,提高医药产业的进入壁垒,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生产;其次,加大卫生体制改革力度,尽快实行医药分业管理,消除医院方面对药品消费的代理作用,实现公平的药品营销环境,最终形成医药企业以品牌争天下的良好氛围。
3.2 树立科学的品牌理念科学的品牌理念是人们对品牌科学的、系统化的理论认识体系。
在市场经济已进入品牌经济竞争的时代,很多医药企业还停留在重视有形资源投入的产品经济时代。
在品牌经济的竞争时代,企业管理者应认识到,品牌塑造不是单纯的广告、人员促销,而是企业理念、企业行为和企业视觉的完美统一。
企业要塑造高价值的品牌,应首先进行正确的理念定位,确定企业使命、企业经营哲学和企业价值观,并将企业理念严格地贯彻到企业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中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锻造出一流的品牌,赢得市场,进而赢得消费者忠诚。
3.3 进行并购和重组( M&A),壮大企业规模为壮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品牌实力,全球医药企业掀起了并购、重经波澜。
近年来,规模较大的并购、重组的医药企业有阿斯特拉捷利康、辉瑞、默克、强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