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超声检查术
带您认识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E U S )是一种将胃镜、肠镜等内镜技术与超声技术相结合的检查技术。
可以了解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和组织学特征,获得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可以对消化道病变性质和来源进行鉴别。
超声内镜可以应用食管癌、胃癌及结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并可准确判断消化道早期癌症。
超声内镜的适用范围1.判断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来源消化道管壁的截面由于其组织成分和解剖结构的差异在超声下显示为5层,根据各层与其对应的解剖结构,可以轻易分辨出病变位于消化道管壁的哪一层。
通过病变所处的层次、在消化道管壁的位置以及与附近器官的关系,鉴别病灶是消化道管壁的表浅病变、深层病变还是壁外病变压迫所致。
对于食管、胃、十二指肠及结直肠的黏膜下肿瘤,超声内镜是诊断的金标准,可准确判断肿瘤亲润深度良恶。
2.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超声内镜能清晰地显示恶性肿瘤的特征,比如胃癌胃壁层次结构的消失,胰腺癌肿块血供不丰富的特征,恶性肿瘤边界呈“蟹爪样”改变,恶性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淋巴门结构消失、边界规则、形状变圆等。
超声内镜能清晰地显示病变内的钙化、囊肿、囊壁增厚及囊壁结节等,判断病变良恶性。
这些细节的清晰显示能更好的服务于对病变良恶性的判断。
3.判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对于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超声内镜可较准确地诊断早期肿瘤,为微创切除提供保障。
对于进展期的癌,超声内镜可进行较准确的术前分期,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并判断附近淋巴结转移的范围,为制定手术或放化疗的方案提供依据。
超声内镜对于消化系肿瘤侵犯深度的判断优于C T 、M R I 等影像学检查。
4.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超声内镜的探头紧贴胃壁或十二指肠壁扫查,与胰腺、胆道系统仅一壁之隔。
全部胰腺、胆管及胆囊均可在超声内镜下清晰显示。
超声内镜对于发现胰腺与胆道微小及早期病变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超声内镜可清晰地显示胰腺的组织结构和细微的分支胰管,对于胰腺内的细微改变如钙化、囊性变、胰管扩张、小结节等均能清晰显示。
超声内镜检查的过程步骤

超声内镜检查的过程步骤
超声内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手段,它通过超声波的传导来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结构。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超声内镜检查的步骤。
一、准备工作
在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之前,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患者需要空腹,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必要的药物。
二、准备设备
超声内镜检查需要使用一台超声内镜仪器,医生会对仪器进行检查和准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三、进行检查
1. 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在患者的身体上涂抹一层凝胶,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2. 医生会轻轻将超声内镜探头插入患者体内,探头上有一个小型摄像头,可以实时传输图像到显示屏上。
3. 医生会操纵探头,定位到需要检查的器官或组织上,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4. 在观察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操作,如取样、注射药物等,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5. 检查完成后,医生会将探头缓慢地从患者体内取出,完成整个检查过程。
四、结果分析和诊断
医生会根据检查所得到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诊断。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或进一步检查的指导。
总结:
超声内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手段,通过超声波的传导来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结构。
它具有操作简便、无辐射、无痛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中。
通过超声内镜检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一)2024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一)引言概述: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简称EUS)是一种将内镜与超声技术相结合的影像学方法,可实现对消化道周围结构和深层病变的非侵入性评估。
本文将从影像分辨率、器械导向、病变检出、病理评估和治疗指导等五个大点阐述超声内镜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正文:影像分辨率:1. 超声内镜具有高分辨率的优点,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内壁结构和周围组织,有助于早期病变的检出。
2. 超声内镜可以提供可视化的层析图像,在评估肿瘤的深度浸润、病变的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等方面具有准确性。
器械导向:1. 超声内镜可通过引导针或导向器具将治疗器械引入到病变部位,提高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2. 超声内镜还能够对异物或结石进行定位和引导,为内镜治疗提供准确导向。
病变检出:1. 超声内镜能够检测并评估消化道肿瘤、息肉和炎症病变等,并了解其大小、形态和组织特征。
2. 急性胆道炎、胆道结石和胰腺炎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以通过超声内镜来完成。
病理评估:1. 超声内镜可以通过引导针吸取组织样本,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确定病变性质和组织学特征。
2. 结合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穿刺细胞学(EUS-FNA)和组织活检(EUS-FNB)技术,可以提高病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治疗指导:1. 超声内镜可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和黏膜下切除术(EMR)等微创治疗提供准确定位和导向。
2. 对于胰腺肿瘤、胆道结石和胆囊结石等疾病,超声内镜可用于引导经内镜胆道引流术(EUS-BD)和经内镜胰腺引流术(EUS-ERCP)的治疗选择和操作。
总结:超声内镜作为一种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的影像法,具有高分辨率、器械导向、病变检出、病理评估和治疗指导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可靠的病变诊断和治疗方案,对于消化道疾病的早期发现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内镜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内镜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内镜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观察和诊断消化道和周围器官的疾病。
在接受内镜超声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1. 饮食,通常在接受内镜超声检查前,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禁食。
这是为了确保消化道清洁,使医生在检查时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内部结构。
2. 药物,在接受内镜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
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或增加检查的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在检查前暂时停止服用某些药物。
3. 过敏史,如果患者有药物过敏史或对麻醉药物敏感,需要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检查的安全性。
4. 术前准备,在进行内镜超声检查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可能包括肠道清洁或者其他特殊的准备措施。
5. 术后注意,在接受内镜超声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一些不适,如腹部不适或轻微的恶心。
医生通常会对术后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注意事项。
总的来说,接受内镜超声检查前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准备工作,同时要注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过敏史,以确保检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接受检查后,要密切关注术后的身体反应,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注意和治疗。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当内镜插入体腔后。
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腔内的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第一节基本原理一、超声探头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对声波的吸收、散射及声束扩散导致在传播过程中出现衰减。
体表超声在检查时常受到骨骼、腹壁脂肪及肠腔内气体的干扰,从而限制了它对含气器官的检查。
超声内镜探头在检查时直接接触靶器官,从而避免了上述干扰因素,但此种探头频率要高,通常在5MHz以上,一般为7~12MHz。
二、分类(一)按应用范围分为:超声胃镜、超声肠镜、超声腹腔镜等;(二)按扫描方式分为:线阵式超声内镜和扇形扫描超声内镜;(三)按探头运动方式分为:电子触发式和机械旋转式,以后者应用最为广泛;(四)按器械结构分为:纤维超声内镜、电子超声内镜、多普勒超声内镜、经内镜的微超声探头等。
第二节适应证和禁忌证一、适应证(一)判断消化系肿瘤的侵犯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二)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三)确定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起源与性质;(四)判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栓塞治疗的效果;(五)显示纵隔病变;(六)判断消化性溃疡的愈合与复发;(七)诊断十二指肠壶腹肿瘤;(八)胆囊及胆总管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九)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十)大肠及直肠良恶性病变的诊断。
二、禁忌证消化道EUS的禁忌证基本上与一般内镜检查相同,主要有:(一)绝对禁忌证1.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内镜检查者;2.处于休克等危重状态者;3.疑有胃穿孔者;4.不合作的精神病患者或严重智力障碍者;5.口腔、咽喉、食管及胃部的急性炎症,特别是腐蚀性炎症;6.其他:明显的胸主动脉瘤、脑溢血等。
(二)相对禁忌证1.巨大食管憩室、明显的食管静脉曲张或高位食管癌、高度脊柱弯曲畸形者;1.有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高血压病未获控制者。
超声内镜操作方法

超声内镜操作方法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是一种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的检查方法,可以通过内镜将超声探头引入体腔或空腔内,获取高分辨率的超声图像,并可以进行活检和引导介入治疗。
下面是超声内镜的操作方法:
1. 麻醉:对于胃镜或结直肠镜检查,一般使用局部麻醉。
对于食道镜检查,则需要全身麻醉。
2. 插入内镜:根据需要检查的位置,选择相应的内镜(比如胃镜、结直肠镜或食道镜),将内镜插入食道、胃或结肠。
3. 引入超声探头:通过内镜的通道,将超声探头插入体腔或空腔内。
超声探头分为线性探头和扇形探头两种,具体选择取决于检查部位和需要。
4. 调节超声机:根据需要调节超声机的参数,如深度、增益、频率等,以获取清晰的超声图像。
可以通过改变超声探头的角度和位置来获得更多的解剖信息。
5. 影像采集:操作者可以在超声机的屏幕上观察到实时的超声图像,通过控制内镜和超声探头的位置,获取所需的影像。
可以通过测量器或屏幕标尺进行测量。
6. 活检或引导介入治疗:超声内镜可以进行组织活检,通过在超声引导下取得病变组织样本。
此外,还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进行引导介入治疗,如引导穿刺、
引导放置经管导管等。
7. 操作结束:在检查完成后,将超声探头和内镜取出体腔或空腔内,结束操作。
超声内镜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操作,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
操作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选择合适的内镜和超声探头,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做超声内镜后注意事项

做超声内镜后注意事项超声内镜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
在做超声内镜之后,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术后的效果和恢复效果最佳。
1. 适当休息:做完超声内镜后,身体可能会感到疲乏和不适。
因此,术后需要适当休息,确保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避免剧烈运动和参与紧张活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 饮食调理:术后的饮食调理对身体的康复至关重要。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以免刺激消化系统。
选择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3. 注意药物:在做超声内镜之前,医生会询问您的药物使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术后,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对肠胃产生刺激的药物,如非甾体消炎药。
如果您有其他慢性疾病需要药物治疗,建议与医生咨询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4. 观察并报告异常情况:术后可能会有一些正常的不适感,如轻微腹部不适、乏力等。
然而,如果出现剧烈疼痛、持续恶心呕吐、体温升高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及时的观察和报告异常情况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5. 保持切口清洁:若在超声内镜检查时进行了穿刺或者切口,术后需要注意保持切口的清洁和干燥。
避免让水溅到切口上,使用干净的纱布覆盖切口,避免感染的发生。
6. 遵守医嘱:术后医生会给出一些关于饮食、休息和其他注意事项的建议。
请严格遵守医生的嘱咐,并按时服用处方药物。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不适,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
7. 定期复查:超声内镜检查可能只是诊断的一部分,后续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术后请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总之,做完超声内镜之后,我们需要妥善的照顾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遵守医嘱,并及时反馈异常情况。
这些注意事项将有助于术后恢复和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不适,请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求助。
重点专科超声内镜特色技术说明

重点专科超声内镜特色技术说明超声内镜,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急,让我慢慢给你捋顺这其中的门道。
超声内镜其实就是把超声波和内镜结合起来的一项高科技技术,专门用来检查消化道、肺部以及其他器官的“内幕”。
是不是听着就觉得神奇?这玩意儿就像是一部“透视仪”,可以让医生在不动手术的情况下,清晰地看到你身体里的各种情况。
现在,咱们就来聊聊它的特色和优势,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
1. 超声内镜的基本原理1.1 什么是超声内镜?超声内镜这东西,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一根长长的管子,前面有个小小的“摄像头”。
在这根管子里,藏着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发出声音波,并捕捉到反射回来的波,借此生成高清的图像。
想象一下,像是在给你身体做一场“无痛的摄影展”,从各个角度“拍摄”内部情况。
1.2 适用的检查范围超声内镜不仅仅局限于胃肠道,它还能深入到胰腺、胆道、肺部等地方。
比如说,医生可以通过这个技术来检查你的胰腺是不是健康,或者胆囊里有没有“小石头”。
这项技术的好处就是能够“近距离”观察病变,让医生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简直就像是给你的身体装了个“监控摄像头”,随时了解内部动态。
2. 超声内镜的独特优势2.1 非侵入性与安全性首先,这个技术是非侵入性的。
大家知道,有些检查方法,比如手术,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
而超声内镜只需通过自然腔道进入,减少了很多创伤。
就像吃个饭,没必要在盘子上动刀,简单又安全。
大多数患者在检查后都能很快恢复,不用担心“术后反应”之类的麻烦事。
2.2 直观与精准其次,超声内镜的直观性和精准性也是一大亮点。
通过它获取的图像,清晰度高,能帮助医生迅速做出诊断。
比如说,假如里面有肿块,医生能直接看到它的大小、形状,甚至判断它的性质。
这样一来,做决定就更有底气,真是让人松了口气。
3. 未来的发展前景3.1 技术的不断进步说到未来,这项技术还在不断进步中呢!随着科技的发展,超声内镜的设备越来越先进,图像质量也越来越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超声检查术
内镜检查仅能观察到粘膜的病变,对粘膜下的病变则难以诊断,而借助超声波则可获得消化道管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
内镜超声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是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安置于内镜顶端,在对胃肠道进行内镜观察的同时,对胃肠道粘膜下的组织结构进行检查,UES的出现增加了内镜的诊断范围,提高了内镜的诊断能力。
如超声内镜具有多普勒功能者,被称为多普勒超声内镜,目前较新且使用者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ECDUS)。
另外上世纪90年代,又发展出一种新的超声探头,它不与内镜结合在一起,而是通过内镜的活检孔,将探头送到需检查部位,这一系统的探头较小,被称为细径超声探头,用其进行的检查即为小探头超声(microprobe sonography, MPS)。
EUS不但能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而且也能用于大肠疾病的诊断。
本节主要介绍EUS在上消化道的应用。
一、适应证
(一)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及粘膜下病变。
(二)胰、胆管疾病的诊断。
(三)纵隔病变。
(四)判断肿瘤侵犯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
一、禁忌证
同内镜检查。
三、术前准备
(一)空腹12h。
(二)作常规喉部麻醉,并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mg,精神紧张者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
四、操作方法
(一)受检者通常采用左侧卧位,进镜方式大致同胃镜检查。
(二)常用检查部位及能观察器官
1.食管前壁可见左心房、二尖瓣、左心室、冠状窦;后壁可见主动脉弓、降主动脉。
2.胃底部后壁可见脾脏、左肾、胰腺尾部。
3.胃体部后壁可见腹主动脉、主动脉大分枝、脾静脉、胰腺体部;小弯处可见肝左叶。
4.胃窦部后壁可见下腔静脉、门静脉、胰腺体部;前壁可见肝实质。
5.十二指肠球部可见肝、胆、胰腺头部、门静脉。
6.十二指肠乳头部可见总胆管、胰腺头部、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胆囊。
7.十二指肠乳头下方可见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右肾。
(三)观察内容
1.食管正常食管显示5层结构。
第1层高回声带和第2层低回声带相当于界面波、粘膜上皮、固有层及粘膜肌层;第3层高回声带相当于粘膜下层;第4层低回声带相当于固有肌层;第5层高回声带相当于界面波及浆膜层。
2.胃壁正常胃壁显示5层结构。
第1层高回声带和第2层低回声带相当于粘膜层及粘膜肌层;第3层高回声带相当于粘膜下层;第4层低回声带相当于固有肌层;第5层高回声带为浆膜层及浆膜外组织中产生的界面波。
3.胆囊显示3层结构。
第1层相当于界面波及粘膜层;第2层相当于固有肌层及肌层周围的结缔组织;第3层相当于浆膜下层的脂肪组织。
4.胰腺、壶腹部、胆管类似常规扇形超声,但其图像为3600。
五、术后处理
见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
六、并发症及其处理
见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
七、临床意义
(一)食管
1.判断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浸润深度及外科手术切除可能性食管癌显示为不规则低回声结构,通过比照正常图像,可以判断癌肿的浸润深度,对纵隔内其他器官的侵犯程度,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
2.确诊粘膜下肿瘤最常见为食管粘膜下平滑肌瘤,表现为境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
3.辨认食管壁各层次的曲张静脉及硬化剂治疗的疗效观察除诊断粘膜内及粘膜下的曲张静脉外,还可观察到食管壁深层的曲张静脉;有利于早期发现经硬化剂治疗后的静脉曲张复发和再沟通。
4.诊断纵隔内肿块。
(二)胃
1.消化性溃疡能够显示溃疡深度、溃疡愈合情况。
2.粘膜下肿瘤区分粘膜下肿瘤抑或胃外肿瘤压迫;判断粘膜下肿瘤的起源;区分粘膜下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及其良恶性。
3.胃癌可以客观地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周围重要脏器的浸润和粘连程度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情况。
(三)其它
1.胰腺病灶多呈低回声实质性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边缘常呈毛刺或分叶状;多伴有胰管和胆管的扩张。
UES还能显示胰前方被膜和胰后方组织的浸润、局部淋巴结转移、门静脉浸润等;大血管被累及时,可表现为血管边缘粗糙及肿瘤压迫等。
2.十二指肠乳头癌可判断肿瘤的大小、深度;显示向十二指肠壁、总胆管、主胰管、胰实质的浸润情况;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
乳头癌多表现为乳头部的低回声或高回声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
3.胆管癌不仅能观察到胆管癌的存在,而且能扫描出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情况。
胆管癌多呈低回声并向胆管腔内隆起,边界清楚,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
4.鉴别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性质
(1)胆固醇性息肉常为多发性,大小在10mm以下;无声影反射;隆起的基底部常有变细颈部;病变内部呈颗粒状。
该息肉系假性息肉,非胆囊切除指征。
(2)腺瘤性息肉实质性回波,内有无声区或低回声区。
(3)胆囊癌早期呈实质性回波,与腺瘤性息肉鉴别困难,但多数直径>12mm。
晚期可观察到胆囊壁的受累深度及肝脏、总胆管受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