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的关系

合集下载

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四位一体论

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四位一体论

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四位一体论苏开华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四个千古之谜。

作为“易学”之源,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关系,正因为如此,所以自《易传》始,古代“易学”家们早就把它们四者拴在一起了。

可这种必然的内在关系究竟表现在哪里?古往今来,谁也没有说清楚。

笔者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现在,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都是我国史前的文化遗产,统属“符号文明”的范畴(因为当时尚未产生文字);从时间上讲,太极图产生最早,由于它有着非同寻常的内涵和价值,先祖们唯恐自己的本意不为后人所理解,于是又用其它符号方式创作了变相的太极图,这便是河图、洛书、八卦的由来;因此,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四者实际上是一回事,是远古先民们分别以图象、数字、卦爻三种方式向后人发出的同一个非凡的信息。

限于篇幅,本文对上述四者的时代属性和固有本质暂不论证,只想专门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从文献资料看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的相关性关于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古代学者们虽未完全搞清楚,但从他们的一些论述来看,不少人似乎早就朦胧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方面的证据不胜枚举,以下不妨略举数例:第一、《易经・系辞》云:“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这是说河图、洛书是圣人们创作八卦的依据。

第二、《尚书・顾命篇》“孔安国传”曰:“伏牺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之以图八卦,谓之河图。

”这是说远古伏羲氏在参照河图的基础上创作了八卦。

第三、《汉书・五行志》云:“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汉书・律历志》又云:“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

”这也是说,由奇妙的数字方式排列而成的河图、洛书乃是伏羲氏据以创设八卦的直接源泉。

第四、《易传》有云:“圣人有以见(现)天下之迹,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现)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又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华夏文明的传世神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图,早就中华文明

华夏文明的传世神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图,早就中华文明

华夏文明的传世神图太极图,河图洛书,八卦图,早就中华文明中国有数张古代神秘的图案,这些图历史久远到无法考证的地步,但几千年来依然代代相传,由这些图案引申出来的华夏文化几千年不断层的延续下来,也算是奇迹了。

显示大图这些图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活水源头,世界曾经出现过无数的文明,然后仅仅只有中国,几千年以来一直传承下来,古代的文化,现代人一样和数千前年的古人一样的认同,世界各地的华人,也依然遵循着这血脉相承的文化,想一想这个,心里真的只有骄傲。

为我们大智慧的老祖宗干杯!这些图,有河图洛书,有太极图,有八卦图等等河图和洛书,也可能是最古老的图了,为什么说可能?因为也许太极图还要久远,但我手上拿不出确切的例证来明断哪一张图更原始、更久远。

我希望有更懂的朋友能告诉我,哪怕是更有道理的推断。

我们只能根据史载的文献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河图,据说是伏羲在黄河边的冥思苦想的时候,河里越出一匹龙头马身的神兽,背上天然的一张图画,伏羲就是根据这张图创造了先天八卦图。

大禹而洛书,说的是大禹治水时期,洛水里浮出一只神龟,龟背上也是刻着一张图。

洛水,发源于华山南麓,在洛阳平原腹地东流平原,北汇黄河。

这张图不用说就是极其的神奇,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是阳数,四角黑点为阴数。

这数字排列的有讲究,不管从上加到下,还是从左加到右,还是斜对角相加,得数都是15.这个阳数,代表天数,也就是生数,这个阴数,代表地数,也代表成数。

生成生成,有生必须有成,这样天地才能阴阳具足,万物才能生化繁衍。

我们先说一下什么叫先天?人一开始不识天,只是天之属,人受天之管辖,人同一于天,只有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到了人能识天之时,就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可以运用人的智慧改变天之成数,此时人乃天之天,所以说为后天。

盘古有人说了,人能改变天?首先我们的文化里面的传承是这么说的:天是怎么来的?盘古先生用开天斧破开的!盘古就是所有人类的先祖!先天之理,五行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

河图洛书(中国古代文明图案)—搜狗百科中国易学关于八卦来源的传说,最初指天赐的祥瑞。

河洛之辞,最早见于《尚书·顾命》,又见于《论语·子罕》。

《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见有者。

”《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认为八卦乃据河洛推演出来。

汉人多宗此说,以河洛解释八卦来源。

河图洛书(1)河洛所指,后世理解不一。

西汉刘歆以河图为八卦,以《尚书·洪范》为洛书。

汉代纬书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

以九六附会河洛之数。

宋初陈抟创“龙图易”。

吸收汉唐九宫说与五行生成数,提出一个图式,名龙图,即河图。

西蜀隐者则以陈抟之先天太极图为河图。

刘牧将陈抟龙图发展为河图、洛书两种图式,将九宫图称为河图,五行生成图称为洛书。

南宋朱震于《周易挂图》中载其图。

南宋蔡元定认为刘牧将河图与洛书颠倒了,将九宫图称为洛书,五行生成图称为河图。

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其图。

后世所称一般以蔡说为准。

南宋薛季宣以九数河图、十数洛书为周王朝的地图、地理志图籍。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胡渭《易图明辨》亦认为河图洛书为四方所上图经一类。

今人高亨认为河图洛书可能是古代地理书,另有人认为河图为上古气候图,洛书为上古方位图,或以为河图为天河之图。

众说不一,尚在继续探求中。

(2)河图,洛书的关系。

一般认为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河图主常,洛书主变;河图重合,洛书重分;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

”(《汉书·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图主全,敌极于十;洛书主变,故极于九。

”“河图以五生数统五成数而同处于方,盖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数之体也。

洛书以五奇数统四偶数而各居其所,盖主于阳以统阴而肇其变,数之用也。

”并认为河图象天圆,其数为三,为奇;洛书象地方,其数为二,为偶。

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形成和出现顺序

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形成和出现顺序

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形成和出现顺序一些易学基础常识黄灿亮这是在之前文章的基础上修改了一些图片和添加了一点内容重新发表的。

摘要:古人对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这些易学早期基础知识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可惜还不能说清它们的形成与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作者尝试站在远古之人的角度,以图片的方式来解释这些问题。

在一番研究之后,作者得出了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后天八卦的整个推演过程,而且解决了“八卦中各卦的五行属性是如何确定的”这个千古之谜。

更重要的是,作者发现古人利用先天八卦的卦名来作为五行分阴阳之后的代号,而所谓后天八卦只不过是这些代号位置变化之后的五行相生图形罢了!一、先天八卦、洛书、河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一)、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

1、太极代表完满的能量体“十”和最初的那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在阴阳未分时是“一”,而在“一画开天”之后分阴阳变成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其实宇宙中的所有东西依然属于一个整体,依然是“一”。

也就是说,在太极还没有开始演化之前,已经包含了宇宙所有东西。

如果我们把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演化路线反过来看,就可以看到现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会归于太极这个“一”,而这个“一”看起来似乎什么也没有,其实早就包罗万象。

2、所谓能量“十”是指一个事物开始时的能量,而同一类型的事物开始时的“十”都是不同的,不是说包括宇宙在内的所有生命开始时的“十”都是一样的。

达到最高标准的“十”几乎不会出现。

3、与生俱来的“阳气”是“先天”、日常补充的能量(阳气)是“后天”。

如果“阳气”的消耗超过“先天”带来的量,那么事物会“消亡”。

如果“后天”日常的能量(阳气)补充不足以支持生命的活动,那么事物也会“消亡”。

如果后天补充的能量与先天的“阳气”都充足,那么生命会长。

反之则短。

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先天与后天”的配合问题。

(二)、古人按照太极分阴阳画出八个卦,为了节省空间而方便记录,于是制作成先天八卦这种圆形图案。

我向宇宙分享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太极图、八卦符号、河图、洛书

我向宇宙分享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太极图、八卦符号、河图、洛书

我向宇宙分享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太极图、八卦符号、河图、洛书太阳是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的能量源泉,弄清太阳的运行规律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首要课题,编制太阳历指导农耕、渔猎、蚕桑是远古社会最大的政治。

于是乎,“中央之国”的远古先民就逐渐形成了河图、洛书、太极图、八卦等关于日地关系的认识成果。

一、日地关系影像——太极图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描述是相对的。

虽然太阳和地球都在运动,但以地球为参照就会产生“日动地静”的相对运动观念,这种视觉感受被称为太阳的视运动。

我们的始祖首先想到的就是仰观天象,他们以天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宿为参照,确定了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黄道,其实质是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与此同时,古人把天空划分为“七衡六间”以定量描述太阳周年运行的时空关系,从而制定了最初的太阳历。

中国古人用“入宿度”和“去极度”标记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这种球面坐标系比笛卡尔发明的直角坐标系至少要早一千多年。

之后人们又用立竿测影的方法观测太阳周年运动在地面的投影,即用圭表测量二十四节气的正午日影来描绘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从而产生了反映日地关系的影像——天文太极图。

天文太极图远古先民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表现了高超的智慧。

首先,选择正午日影就避开了太阳周日运动的干扰而专注于周年运动的考察。

其次,把二十四节气的日影图像依次集合起来反映太阳周年视运动就是用状态的连续累积反映变化过程。

我们可以根据《周髀算经》所载二十四节气日影数据直接绘制出天文太极图,也可以用圭面影像拼成天文太极图。

天文太极图的绘制与拼合日地相对运动是由地球的自旋角动量和日心引力共同决定的,但这种力学背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聪明智慧的中国古人用光与影的此消彼涨反映日地之间的位置变化是一个伟大的旷世创举。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被母星牢牢锁定,日地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二体问题”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三体问题”。

因此,中国古人又在天文太极图的基础上引入月球的身影,制造了三体同框的“易理太阳图”。

河图与中医的关系

河图与中医的关系

河图与中医的关系河图与洛书,⼀个主动,⼀个主静。

因此,洛书实际上是⼀种分类的思维,与上古先天⼋卦图⼀致。

河图则不同,河图讲的是变化规律。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很少提及⼋卦,但却讲到五⾏、讲到三阴三阳。

为何?因为⼈是⼀个变化的⼋卦图,没有办法⽤静态的⼋卦来类⽐。

只有从动态⾓度看⼈体,中医才有发展的可能。

什么是五⾏?五⾏实际上并不是五种元素,⽽是五种功能状态。

五⾏、三阴三阳,古⼈之所以⽤这些名词,是在定义⼀个功能。

肾主⽔,⼼主⽕,这⾥借⽤⽔⽕,来阐明⼼肾的功能。

⽽坎卦则不同,坎卦更多的是表⽰⽔,或者类似于⽔的物质。

这是易经取象与内经取意的根本区别。

⽐如,易经取象,⼀辆车的核⼼部件是发动机,⽽五⾏取意,⼀辆车的核⼼功能是驱动功能。

因此,坎离和⽔⽕,有些时候语境不同,表意不同,所阐述的意义就⼤相径庭了。

明晰了河图、洛书的这个区别,才能有了理解上古智慧的基础前提。

河图,讲的就是变化、动态的规律。

所以研究五⾏,要去河图⾥找。

研究⼋卦的基本对应关系,要去洛书⾥看。

河图和洛书有区别,但⼜是⼀起说明事情的,他们的沟通⼀致性在哪⾥呢?就是数。

河图洛书⾥数的含义是⼀致的。

所以,理解河洛⾥数的基本含义,是理解河图洛书的基础。

河洛的数的逻辑,就是⼀切都是五变化出来的。

在河洛⾥,12346789,都是五的变化。

1是五缺少四,9是五增加四。

⼀切都是五的衍⽣,所以五居中。

这个核⼼思想,⼀定要记住。

以后⽆论数如何变化,数变得多⼤,⼀定要从五的⾓度去理解,看它和五的关系,如此才能解开那些谜题。

因此,在河图⾥,1和6归在⼀起,因为6是5 1,2和7归在⼀起,因为7是5 2。

以此类推。

同样的理由,在洛书⾥,1和9相对,因为它们都是五和4作⽤出来的,2和8相对,因为它们都是五和3作⽤出来的。

以此类推。

河图洛书的五⽣数和五应数或五奇和四偶五中数的变化,奇偶数的对应,产⽣了⽆穷尽的演变,这种奇偶思维模式,也渗透到中医理论中,即⽤阴阳来解释⼈体⽣理、病理、药物等等医理,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这四张图藏着中国文化玄机:太极、八卦、河图、洛书

这四张图藏着中国文化玄机:太极、八卦、河图、洛书

这四张图藏着中国文化玄机:太极、八卦、河图、洛书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太极图太极图就是两条黑白的“阴阳鱼”。

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

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道理。

“易”为日月,“易”为阴阳,“太极图”就是一个“易”的——日月、阴阳的代表符号。

阴阳是由日月代表的。

图中的“S”线将太极图清晰地分为两个关联部分,表明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关联制约的,所以有阴阳,有食物链,有相生相克。

太极图的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相区别,一黑一白,分为阴和阳,表明事物具有相对独立性,阴阳有相互独立、不容混淆的一面。

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与和谐美。

它以后又发展成中国民族图案所特有的“美”的结构。

如“喜相逢”、“鸾凤和鸣”、“龙凤呈祥”等都是这种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组成生动优美的吉祥图案,极受民间喜爱。

八卦图先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也称为伏羲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的依据是《说卦传》所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 意思是天与地上下定位,山与泽气息贯通,雷与风相互激荡,水与火背道而驰,八卦形成彼此交错的现象。

图中上为乾,下为坤,代表天与地;左为离,右为坎,代表火与水,意即日与月。

我们对此四卦并不陌生,如韩国的国旗即是如此。

接着,左上角为兑,右上角为巽,代表泽与风。

然后,左下角为震,右下角为艮,代表雷与山。

后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也称为文王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依据也是《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 意思是天帝(可指北极星)从震位出发,到了巽位使万物整齐生长,到了离位使万物彼此相见,到了坤位使万物得到帮助,到了兑位使万物愉悦欢喜,到了乾位使万物相互交战,到了坎位使万物劳苦疲倦,到了艮位使万物成功收场。

图中乾(天)位置在西北,而坤(地)则位于西南。

艮为山,接近天,在东北;巽为齐平,近地,在东南。

河图洛书太极图

河图洛书太极图

河图洛书太极图时间:2010-10-09 08:19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1347次河图洛书太极图河图洛书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说它是中国古代的数理、天文、地理、历法、气象、音律、医学等诸多高明学科之母,其中包含了诸多未被人们理解的宇宙奥秘。

人们只要明了其神秘,就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

故而历代研究者,都急于知道其具体涵意与答案。

数学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向导,人们离不开数学,否则,就不能正确分析和把握客观事物,就不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太极图与河图洛书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太极图、河图、洛书是三个最古老的图形,太极图就是道的示意图,河图是阳的示意图,洛书是阴的示意图.幻方(纵横图)——解法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这说明我国人民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知道了幻方的排列规律。

而在国外,公元130年,希腊人塞翁才第一次提起幻方。

我国不仅拥用幻方的发明权,而且是对幻方进行深入研究的国家。

公元13世纪的数学家杨辉已经编制出3-10阶幻方,记载在他1275年写的《续古摘厅算法》一书中。

在欧洲,直到574年,德国著名画家丢功才绘制出了完整的4阶幻方。

摘要:一部《周易》,“简捷明了”。

因“象、数、理”寓其中,不需再去说明。

《周易》系辞讲得好,“一阴一阳谓之道”,即凡事都一分为二,《周易》之书也一样,因其过于简捷,随着时间变易,语言环境变迁,思辩方式的演变,弄得繁缛末节,反而不能明了了。

其实,《周易》有其深化,完善的过程,有其内在规律性。

“数、象、理”是其核心内容,“占”是其技术手段及应用。

《伏羲八卦次序图》主“数”,《先天八卦图》主“象”,《后天八卦图》主“理”。

“占”是以对“数、象、理”之综合应用。

《周易》是“数、象、理、占”的提炼、归总和综合应用。

本文论述“数、象、理”是根据日、月、地三者运动关系而来的,具有客观性。

日、月、地运动是地上一切能量变化,生命活动之源泉。

太极图与河图洛书解析

太极图与河图洛书解析
河图中的五组数字各自独立,每组又是阴阳正配。所以,如果分解河图,每个部分会独立存在,每个部分又都会成为一个圆满的小个体。洛书的八组数字之间,互相牵扯,互相关联,一旦受损,轻则残缺不全,重则形体消散。
河图为五组数字所成,五奇数,其性为阳,其用为实。其中每组皆是两两而成,二数为偶,故其体为阴为虚。洛书与河图相反,由八组数字组成,八为偶数,其性为阴,其用为虚。其中每组又由三数而成,三数为奇,所以其体为阳为实。河图因体虚而无形象可见,洛书因体实而有形象可见。河图因用实而为有用,洛书因用虚而为无用。一切圆满之物,其结构皆如河图,皆无形象可见,皆为体虚而用实。一切不圆满之物,其结构皆如洛书,皆有形象可见,皆为体实而用虚。
在河图中,一六处于最下,有润下之象,与水之性相合,故用水来代表;二七处于最上,有炎上之象,与火之性相合,故用火来代表;三八处于左,从数的排列来看,一至三,六至八,有生升之象,与木之性相合,故用木来代表;四九处于右,根据数的排列,二至四,七至九,有沉降之象,与金之性相合,故用金来代表;五十居中,有中庸之象,又上下左右四组数字,生成之数相减皆为五,说明此居中之性与上下左右四性相杂,故用土来代表。在河图,此五者之性,是由于河图的能量和物质,在旋转流动的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所以称之为五行。
太极图与河图洛书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太极图、河图、洛书是三个最古老的图形,它们的古老程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若欲论述其产生时间,须涉及很多问题和方面,所以此处暂不作论述,我们只来讲一下这三个古图,所欲表达的意义。那么,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三个图形,是用来做什么呢?人们著书立说猜测纷纷,可是至今尚未有人真正说得清楚。
河图洛书的运动规律,可作为一切事物的标准和法则,纷乱复杂的万事万物,以河图洛书的运动规律为绳墨,皆可变得条清缕析,一目了然。

《河图》与先天八卦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

《河图》与先天八卦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

《河图》与先天八卦之间的对应转换关系我们先讨论《河图》与先天八卦的对应关系。

在九数图和十数图中,我们先看看,谁符合“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据帛书《周易》记载,《四书五经》当中被后世儒生因不明自然易理被误改的“水火不相射”应为“水火相射”,水火既济自然相射)。

1、九数《河图》与先天八卦间的表面对应关系:先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对应的判定方法之一——确定所谓天地定位或天尊地卑:九数图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朱熹注《周易本义》《河图洛书》图下方语)。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相射,中五立极,临制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

”(先秦黄石公《青囊经》)乾为天,坤为地;艮是山,兑是泽;震表雷,巽表风;坎即水,离即火。

天地定位,就是上方或南方为乾天卦,下方或北方为坤地卦——这显然是先天八卦。

艮卦为山,兑卦为泽,所谓山泽通气即指艮卦与兑卦相互对峙;震卦是雷,巽卦是风,所谓雷风相薄就是指震兑两卦相互对峙;坎卦属水,离卦属火,水火相射就是坎卦与离卦两两对峙——这显然描述的是先天八卦的情形。

而这种先天八卦对应的数字就是《青囊经》记述的“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纵横纪纲。

”以及《周易本义》描述的“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青囊经》以应用为重,还有可能出于秘传等缘故,首先描述的“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途”为洛书,其推演出的是五行与后天八卦。

《青囊经》第二自然段记述的才是河图,根据河图能够推演出先天八卦。

先后天八卦与河图洛书对应的判定方法之二——找到两两对峙之数即补数(两两相加其和为十的两个数字)或中华补数(两两相加其和为九的两个数字):先天八卦与数字的对应关系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先天八卦讲究对峙,天地定位,天即乾,地即坤,乾一坤八,其和为九;其后,山泽通气,山即艮,泽即兑,艮七兑二,其和为九;雷风相搏,雷即震,风即巽,震四巽五,其和为九;水火相射,水即坎,火即离,坎六离三,其和为九;四对卦其和均为九。

河图”和“洛书”分别描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规律

河图”和“洛书”分别描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规律

河图”和“洛书”分别描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规律河图”和“洛书”分别描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规律“河图”和“洛书”分别描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规律由“河图”排列出的“数字”描绘出“先天八卦图”,是根据“加法”得出的结果;而由“洛书”排列的“数字”及其“方位”描绘出“后天八卦”,必须根据“减法”先得出“五行”,再根据“五行”及其“方位”重新画出“后天八卦”。

“加法”是事物“生成”的顺序,因此称由“河图”包含的“加法”推出的八卦为“先天八卦”;的次序,先有“生成”才能“消亡”,因此称由“洛书”包含的“减法”抽象出“减法”是事物“消亡”的次序的八卦为“后天八卦”。

“先天六十四卦”和“后天六十四卦”,分别遵循“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排列原则,那就是:六十四卦中的“乾八卦”,位于八卦中“乾卦”的位置;六十四卦中的“坤八卦”,处在八卦中“坤卦”的位置,其余类推。

先后天六十四卦正是先后天八卦的扩展,或者再明确一点说就是,先后天六十四卦就是先后天八卦的放大和细化。

从“洛书”可以推出“五行”,由“五行”才能返推“后天八卦”依照“洛书”不能列出一个象依据“河图”列出的天然数列,但能够列出一个“五行图”,依照“五行图”,再参照“河图”列出的“先天八卦”,才能列出一个“后天八卦”。

就是说,“洛书”本身不是天然星图,必须经历至少一年时间的观察才能记录下洛书表现的全部星相;其次,依照“洛书”无法列出一个类似照“河图”列出的有规律的天然数字方阵,只能由“洛书”给出的数字按照“减法”得到一个“五差”均为“五”的“五行图”,再根据“五行图”和已知的“先天八卦图”,才能划出一个“后天八卦图”。

由于不能由“洛书”直接划出“后天八卦”,必须借助“五行”并参考“先天八卦”才能完成“后天八卦”的绘制,所以称其为“后天”;又因为它必须用“五行”先进行文字解释,其后才能根据“五行”列出八卦,故称其为“书”,总称“后天洛书”。

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相互关系

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相互关系

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相互关系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相互关系[引用2009-12-12 19:56:14]字号:大中小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相互关系为了便于阅读“论卦序”,还是节选前面的一部分内容供大家参考。

演易者第三章论河洛、八卦相互之间的关系在讨论河洛、八卦相互之间的关系之前,先允许我花些小笔墨,介绍一下制作彩色地图中所运用的“四色定理”。

“四色定理”由“四色猜想”而来。

“四色猜想”由来已久。

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

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迭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

这里指的相邻的区域,是指有一整段边界是公共的。

如果两个区域只相遇于一点或有限多点,就不叫相邻的。

因为用相同的颜色给它们着色不会引起混淆。

这个结论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同年,格思里的弟弟请教他的数学老师、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摩尔根也没有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于是写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学家哈蜜尔顿爵士请教。

但直到1865年哈密尔顿逝世,问题也没有解决。

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为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

此后一段时期,不少数学家投身这个问题的研究,但始终未能证明。

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三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次以上的判断,终于完成了证明。

“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轰动了世界,从而使“四色猜想”成为了“四色定理”。

我在这里介绍“四色定理”,不是说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可以等同“四色定理”,目的是想说明“简易”之义,到底可以简到何种程度。

河洛与八卦的关系

河洛与八卦的关系

一、前言二、河图、洛书在易史上,争议甚大。

有者争论刘牧所传河洛之真伪,有者争论河洛之称谓,有者争论河洛出世之年代,有者甚至认为河洛本身是虚妄而不可信的。

实际上,河洛在揭示易理方面,有其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价值与意义。

河洛之争,实无损河洛于易学之重要地位。

至于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前人多谓伏羲八卦属先天而文王八卦属后天,后人亦有不赞同此说者。

这问题应当如何看待?论及河图、洛书、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前人多谓河图为体为先天,洛书为用为后天,故河图与伏羲八卦相合,洛书与文王八卦相合。

亦有学者将洛书与伏羲八卦相合,河图与文王八卦相合。

这两种方式,究竟孰是孰非?在探究河洛八卦之内在联系时,少有人能以严密的理象数,作为研究的基础。

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不一定可信,不一定可靠。

因为易学是理象数一体的,象中有数,数中有象,而理寓于其间,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结合,才能准确深刻的理解河洛八卦。

本文的目的,旨在以理象数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剖析河洛八卦的先后天意涵,并探究河洛八卦之内在联系,进而提出这样的观点:(1)洛书与伏羲八卦,表述的是先天之理。

洛书乃伏羲八卦之图书,伏羲八卦乃洛书之卦象。

(2)河图与文王八卦,表述的是后天之理。

河图乃文王八卦之图书,文王八卦乃河图之卦象。

二、先天与后天之概念先天与后天,是蕴含在河洛八卦的最基本信息,在探究河洛八卦的内在联系之前,必须先对此有明确的概念。

先天者,阴阳未分,形质未成;后天者,二气交互,品物流行。

《易经证释》:“先天不变,后天重在变;先天不用,后天重在用。

由道言之,先天为主,后天为从;由人事言之,皆在后天,一至先天,无所为矣!故周易之用,为人道也,因时之宜,立道之极,而原始要终之事也。

先天之易常静,后天之易常动,而静中有动,故先天必生后天;动中有静,故后天不离先天。

二者异途同归,知其一则通其二。

斯文王之圣智,乃能尽其变化,而建立周易之极,以全易之用也。

先天八卦来自河图,后天八卦来自洛书

先天八卦来自河图,后天八卦来自洛书

先天八卦来自河图,后天八卦来自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怎么样来的?历来的大师们解释很多,众说纷纭,今天我们也来从一个角度来解析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相互变换过程,首先,我们先看看先后天八卦的样子,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传说是由距今七千年的伏羲氏观物取象的所作。

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兑、三离、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

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即震卦为起始点,位列正东。

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巽卦,东南;离卦,正南;坤卦,西南;兑卦,正西;乾卦,西北;坎卦,正北;艮卦,东北。

如象征节气,则震为春分,巽为立夏,离为夏至,坤为立秋,兑为秋分,乾为立冬,坎为冬至,艮为立春。

即是序数为: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为中宫,乾六、兑七、艮八、离九《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乎父。

坤、地也,故称乎母。

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巽一索而得女,故谓这长女。

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

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

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邵子曰:“乾统三男于东北,坤统三女于西南,乾、坎、艮、震为阳,巽、离、坤、兑为阴”。

口诀:“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说的就是后天八卦,同时也在说洛书。

结论:先天八卦来着河图,后天八卦来着洛书,那么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先天八卦来自河图的变换图,这个变换图也可以认为是真正的河图,也叫真河图,证明过程:首先,前提引入,先看下图,古河图是这样的,这个众所周知了。

古代的人观察到日月顺行,东起西落得自然现象,认为是这样的顺行趋势,而忘记了物壮则老,太阳到了正午,之后阳光要变弱,其实,原来的升降关系图是这样的,如下图,这就是真河图,古代也通过七返九转得到这个河图变换图。

开始证明,先天八卦图来自真河图,由原始的两仪生四象定义,老阳1,少阴2,少阳3,老阴4,我们知道,在“真河图”中:“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

河图洛书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河图洛书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河图洛书的根本原理是什么?
一、河图与洛书的关系:河图是体是分,洛书是用是合
河图揭示物质运化的通化物理,是地支物态四象(辰戌丑未)的分野工具,定义后天八卦数理:坎1乾9属戌(能—开天),兑4坤6属丑(功—辟地);震3艮7属辰(物—元素),离2巽8属未(电—化合)。

河图分野决定了后天八卦的排布及洛书的定义解读,也是五行原理的源头。

乾9坤6,坎1离2,震3兑4,艮7巽8,这是河图揭示的后天八卦数,是体;洛书则是河图揭示的后天八卦数之用,体现物质的有机络合而组成体系,反映天人合一规律。

一个自然平衡、自我修复的系统,必然八卦齐备、五行运化——
如同人体,但他们不是一个架构模型,如何调兵遣将,组成有序运转的体系,就是洛书之全息反映。

洛书就是将五行八卦组织成有序运作的整体,所谓洛书盖取龟象,实取人顶天立地、能动生发之象。

(如下图)。

二、洛书九宫关系
洛书是后天返先天——乾为首脑复归尊位;十字中轴为阳为能动本体,四隅为阴为运作功用。

数字3与7相对中阳5而言对称,数字4与8相对中阴6数而言对称,数理的对称反应在洛书就是:3、7相对纵轴(及中心5)对称,4、8相对横轴对称;反应在卦象上是互为镜像卦(概述图中以蓝绿同色标示):兑泽(公转运动、动能)和巽风(振动、势能)互为镜像,震雷(电)和艮山(磁)互为镜像。

洛书3宫之和为15者,为物态相合互补(其中左右相对者为功用相辅,上下相对者为功用相承):震艮合辰土——生发成长,乾坎合戌土——新陈代谢,十字中轴为阳为能动本体;巽离合未土——升运重组,兑坤合丑土——降解分化
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易学的基础数理——河洛、太极、八卦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易学的基础数理——河洛、太极、八卦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易学的基础数理——河洛、太极、八卦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我们先看图说话,留个初步的图像在脑子里面我们再继续文字叙述。

1、河图,四方和中间,其他地方没有,十字架结构。

讲四象的!也是最基础的数理。

所有数字的密码代码均以河图的数字意义为准。

这是很多人搞糊涂和混淆的!下面我们以数、象、五行、八卦,用图形来讲述:(1)1、6水,1阳水,表示天上云,雨水,热水,6为地下水,冰水,脏水等等。

但这水也有八卦和金木水火土之分,看图说话:(2)、3、8木!3阳木,震卦,8阴木,巽卦,东方青龙七宿。

春天!肝,胆,生发,等等.,五行八卦关系如图所示:(3)、2、7火!2为阴火(小火),7为阳火(大火)南方朱雀七宿。

夏天!心,小肠,热,礼貌等等。

五行八卦关系如图,其间的象去木头,树,小草为象。

(4)、5、10土!5为阳土,卦象坤卦,10为阴土,卦象艮卦,中宫斗柄。

长夏!脾胃等等阴阳以单双数判。

具体情形如图:(5)、4、9金!4为阴金,9为阳金,西方白虎七宿。

秋天!肺,大肠等等!详情见下图: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五行都有更细的五行,所谓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就是这个意思,圈圈套圈圈,一丝不乱,生命就在这种有机螺旋的悖论里面诞生了!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上面直接是以金木水火土五种我们熟悉的物质、实实在在的东西为例。

但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八卦所代表的物质不仅仅是这五种现实物质,而是指:金:收敛、沉降。

木:散发、舒展、生发。

水:潜藏,沉重,低下,谦虚。

火:向上,尖性物体物体等。

土:化解,分解等,这些属性。

这是要特别注意的。

了解这些特性,我们随便看见一个什么东西,马上就能判断出它的五行八卦属性,再根据这个东西当下所处的局势,分析他的作用等。

这样才有具体的运用哈。

2、关于洛书,看第一个图,后面我们会单独成文讲河图。

易经这门学问,用语言有时候真不好说。

言之数穷啊。

但用图形图像,影像,就能更准确表达。

易经原本就是图形学。

所以大家自己看图吧,看不懂的,在下面留问题,我不能回答的,自然有很多朋友为您释惑解疑。

(19)河图洛书解读

(19)河图洛书解读

这个就是无极太极五行衍生图——洛书。

河图为天元(圆)图,洛书(数)为方地书(数)。

图载理,书出数,都是象表达系统,合起来就是大易表达系统。

河图载天理,洛书载地数。

河图为九宫八卦---太极---无极,洛书为无极---太极---五行太极---五行二十四节气(三五为一气二气为一节 五行阴阳运转 )。

河图为宇宙时空图 物质衍生图物质能量转换图 无有幻化图,洛书为天地转换图天地阴阳交变图天之五运转化地之六气地之六气幻化人之六腑五脏衍生图。

河图洛书综合表达式简化图: 太乙图术大六壬图术奇门遁甲图术。

河图洛书表达了一个完整的象数理系统。

象,就是物理学的电磁场,可以是物质粒子、物体、日月星辰,也可以是电磁波阴阳气组成的电磁场本身。

按层次依次表达为:无极电磁场太极电磁场 两仪电磁场 八卦电磁场 六十四卦电磁场…… , 理就是其中阴阳感应的效应规律,用物理学表达为作用力及其规律。

数就是阴阳气、粒子、物体组合规则秩序的表达,简单说来,象和理的秩序表达为数,对应物理学中的数码信息,都在老祖宗天书表达系统中。

其中的坐标系表达为:十二维时空静止/旋转坐标系.逻辑运算有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和十进制,运算方式只有加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都是将时空叠加、递减的运算。

数理的运用即为术之含义,指可以掌握运用的技法、技术,饱含天文地理术节气历法运用术 风水地理术 面相术 冶炼术 医术艺术……都是易道医岐黄术的核心内涵衍化之物。

其综合运用都是建立在人本服务基础上的.综合为岐黄养生术。

这个象数理表达系统,从大自然中来,到大自然中去,没有定理和公理。

它能够将宇宙和未来科学最真实地表达演绎,涵盖了西方所有科学系统,是揭开一切科学之谜的钥匙。

河图出先天,洛书出后天。

所谓先天,是太极状态 无极态。

河图洛书都是动态的、立体的,都是时空解读。

河图索源解道,指导生命、掌控生命。

洛书解生命的,以人为本地。

我们大夫主要做的就是帮助病人接受大自然洛书的数理调控,用大自然规律而不是大夫本身治疗人。

古代河图洛书的排列原理及九宫格八卦图

古代河图洛书的排列原理及九宫格八卦图

古代河图洛书的排列原理及九宫格八卦图河、洛是宋代理学家对宇宙的解释,既是宇宙时空模型图,又是宇宙的数学模型。

《系辞上传》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是黄河;洛是洛水。

想传伏羲时有龙马出于黄河、其背有旋毛如星点,后一、六,前二、七,左三、八,右四、九,中五、十,称为龙图,伏羲取其法以画八卦生蓍法。

又大禹治水时,有神龟出于洛水,其背有裂纹,前九,后一,左三,右七、中五,前右二,前左四,后右六,后左八。

其纹如字,禹取其法而作《尚书·洪范九畴》。

后人据此绘“河图”、“洛书”二图,以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诸语。

图中白点表示奇数(阳),即天数,黑点表示偶数(阴),即地数。

此图根据《系辞上传》所说的“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按“天数一、三、五、七、九和地数二、四、六、八、十排列,排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方位。

洛书则以一至九数,排成“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的“龟形”方位,即取龟为象。

图中白点为奇数(阳),黑点为偶数(阴),奇为天数,偶为地数。

河图数字的总和为55,而55则由天数1、3、5、7、9与地数2、4、6、8、10相加而成,其中1、2、3、4、5是“生数”,它们分别与代表五行金、木、水、火、土的5相加,生出6、7、8、9、10五个“成数”。

河图的数字分布实际上也是一种方位分布,即1、6配水,位北,图中列于下:2、7配火居南,列于上;3、8配木居东列于左,4、9配金居西列于右,5、10配土居中央,为地。

其数字排列所显示的是地的“方之象”,即地之方的简明而形象的数学表现。

而洛书全部数字之和为45,从其排列方式上看,如下表所示。

纵、横、斜名方数字相加之和为15,45又恰是15的3倍,显然是一个直径为15的球体在平面上的数学描绘,因此,《周髀经解》称:“洛书者,圆之象也。

”可见,河图显示的是地之方,洛书显示的是天之圆。

解析汇报洛书、河图、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之内在联系

解析汇报洛书、河图、伏羲八卦与文王八卦之内在联系

解析洛書、河圖、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之內在聯係一、前言河圖、洛書在易史上,爭議甚大。

有者爭論劉牧所傳河洛之真偽,有者爭論河洛之稱謂,有者爭論河洛出世之年代,有者甚至認為河洛本身是虛妄而不可信的。

實際上,河洛在揭示易理方面,有其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價值與意義。

河洛之爭,實無損河洛於易學之重要地位。

至於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前人多謂伏羲八卦屬先天而文王八卦屬後天,後人亦有不贊同此說者。

這問題應當如何看待?論及河圖、洛書、伏羲八卦與文王八卦四者之間的內在聯係,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前人多謂河圖為體為先天,洛書為用為後天,故河圖與伏羲八卦相合,洛書與文王八卦相合。

亦有學者將洛書與伏羲八卦相合,河圖與文王八卦相合。

這兩種方式,究竟孰是孰非?在探究河洛八卦之內在聯係時,少有人能以嚴密的理象數,作為研究的基礎。

這樣得出來的結論,不一定可信,不一定可靠。

因為易學是理象數一體的,象中有數,數中有象,而理寓於其間,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結合,才能準確深刻的理解河洛八卦。

本文的目的,旨在以理象數三者相結合的方式,剖析河洛八卦的先後天意涵,並探究河洛八卦之內在聯係,進而提出這樣的觀點:(1)洛書與伏羲八卦,表述的是先天之理。

洛書乃伏羲八卦之圖書,伏羲八卦乃洛書之卦象。

(2)河圖與文王八卦,表述的是後天之理。

河圖乃文王八卦之圖書,文王八卦乃河圖之卦象。

二、先天與後天之概念先天與後天,是蘊含在河洛八卦的最基本信息,在探究河洛八卦的內在聯係之前,必須先對此有明確的概念。

先天者,陰陽未分,形質未成;後天者,二氣交互,品物流行。

《易經證釋》:“先天不變,後天重在變;先天不用,後天重在用。

由道言之,先天為主,後天為從;由人事言之,皆在後天,一至先天,無所為矣!故周易之用,為人道也,因時之宜,立道之極,而原始要終之事也。

先天之易常靜,後天之易常動,而靜中有動,故先天必生後天;動中有靜,故後天不離先天。

二者異途同歸,知其一則通其二。

斯文王之聖智,乃能盡其變化,而建立周易之極,以全易之用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都是纹样(图画)性质的非文字的信息载体。

它们是远古时代人们传递信息的符号。

据说在距今一万四千八百年时,燧人弇(yan)兹氏创作了《河图》、《洛书》。

弇兹氏有三个分支,分别是柯乌耶劳、柯约耶劳和柯诺耶劳。

创作《河图》的是柯约耶劳人;创作《洛书》的是柯诺耶劳人。

燧人氏时代距今约有9700~17000多年,是旧石器时代。

那个时代先人已经掌握了摩擦生火的技巧;采用了结绳的方法记事;积累了天体观测和日影积录的知识,创作了《河图》、《洛书》;创制了原始的陶器,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

八卦是伏羲时代的先人所创。

公元前7724年,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继天道木德为王,正式立国称帝,国号羲,建元罗奉。

罗奉3年(公元前7722年),伏羲以大风雨表测八方风,定八极、四时、八节。

每时(今称每季)90天,每节45天,周岁(今称一年)360天。

由于一个太阳年(由前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是365~366天,所以在满360天(一岁)之后,再用5天(或6天)用于祭祀天神。

神话传说的女娲(伏羲的配偶)补天,即是女娲建议伏羲规定历法,确定一岁分为10日(月),每日(月)36天,岁末还有5天(每隔三年再加1天)作为过年。

女娲为什么建议伏羲重新规定历法?因为伏羲规定的四时、八节冲击了由旧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五行”、“10日”历则。

“八节”被用来取代历来的“10日”。

四时、八节的历则实际是一种“8月历”。

神话传说的“女娲补天”,不是修补天穹!神话传说的“羿射九日”,是说羿善射,狩猎不到一岁,即9个日(月)就能满足需要。

上古时代,“日”“月”不分,因为那时没有文字!上古时代把一个太阳年叫做“岁”,一岁分为两个“年”(由夏至到冬至是阴年;由冬至到夏至是阳年)。

这种历则是由燧人氏时代传下来的。

《河图》、《洛书》就是这种历则的结晶。

伏羲根据《河图》、《洛书》,创作了《八卦》(先天八卦)。

伏羲氏时代是新石器时代,制陶有了长进,这同伏羲匏古(葫芦)采用葫芦作为制陶模具相关。

太极图实质是八卦图的变形图,是伏羲看到漩涡的纹样,而把日影变化绘成漩涡图样的结果。

太极图的阴影和阳影直观地表示了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情况,与一年四季的节气变化相吻合。

河图、洛书、八卦、太极图都是上古时代的日历图,原本没有什么神秘色彩。

但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都是身兼巫师,自称能够进行人神对话的特异功能大师。

他们为了让众人信服,故意把他们的祭天祀神活动神秘化,极大地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这种“天人合一”的思维惯性,流毒至今。

这也是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所在。

一、话说《河图》一万四千八百年前华夏大地还没有文字,那时先人创作的《河图》,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只能旁敲侧击地分析或揣测。

让我们先看看河图的纹样:河图使用了白圈和黑点一共10种点符编码。

白圈点符编码是1、3、5、7、9;黑点编码是2、4、6、8、10.十种点符编码组成了北、南、东、西、中五个阴阳对。

图中心的阴阳对是5个白圈和10个黑点;四周的4个阴阳对,共有40个点符。

每个点符代表9天,40个点符代表360天,再加上中心的5个点符,一共365天即一年(上古时代叫一岁)。

一个点符代表“一周”(一周,后来也写作一“旬”,旬,上古时代读作gou;九,也读作gou)。

河图中央部位的阴阳对是5个白圈和10个黑点。

5个白圈代表什么,已经说过了。

10个黑点代表把一岁的时间分割为10部分。

每个部分叫什么,不甚明了。

或许就是10个“天干”(每一个天干相当于后来的一个“月份”,但每个月份的天数是36天)。

上古时代流行“五方”(即北、南、东、西、中5个方位)观念。

它可能是起源于人们利用圭表对日影的观测。

众所周知,冬至日正午的日影最长;夏至日正午的日影最短;而“二分”即春分、秋分正午的日影恰好在“二至”(冬至、夏至两个端点连线的中位)。

上述三点连一线,包含北、中、南三个方位;这条直线的两侧即东、西两个方位。

共计5个方位,即“五方”。

“五方”是空间观念,表示下北、上南、左东、右西,四方之间为中方,共计五个方位。

《河图》用点符1、2、3、4、5和6、7、8、9、10表示这五个方位。

每个方位都有一个天数(奇数)和一个地数(偶数)。

五方观念进而由空间观念延伸到时间观念,例如“五行”、“五时”观念。

行,是“运天行气”的意思,指的是大气的运动现象。

五行观念又引申出“五时”,即冬、夏、春、秋、长夏5个时节的观念。

“五”这个数对于河图特别重要。

所以《图》的核心是“5”,是5个阴阳对组成的图样。

而且每个阴阳对的阴阳点符数目之差,都是5!(五行之数)。

五行之“气”,各有阴阳,总共10“气”。

这10“气”,就是把一个太阳年分为10个“月”(上古时代称“日”,当时“日”“月”相通)。

上古时代,先人把一个太阳年分为10个相等的时期,类似今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

上古时代的一岁10个相等的时期叫“日”。

也就是把一年分为10个“日”。

10日历在中国流传了一万四千多年。

10日历的每“日”是36天,10“日”共计360天。

岁末有5`~6天为过年期。

滇西南哀牢山和川滇凉山的彝族,历来只用十二属相纪日、纪年。

直到50年代,都是按十二属相的三循环为一个“月”(36天)。

以十二属相的30个循环为一岁(一年),岁末余5~6天过年。

这种古老的10日历法,至今遗迹尚存。

顺便指出,与一年10个“月”相应的,还有过把一昼夜10等分的十辰制。

流传至今的十二辰制是后来出现的。

五行、十日(月)是《河图》核心要素,是构成原始历法的基本框架。

《河图》的哲学思想是“宇宙五方,万事万物负阴而抱阳”。

它的基本功能是充当最原始的太阳历法。

二、话说《洛书》《河图》、《洛书》是姊妹篇。

《书》可能是《图》的简化和改进。

让我们比较一下《图》和《书》:河图用了10种点符编码,点数之和55;而洛书只用了9种点符编码,比河图少用了一个10点符的编码,应该认为是一种简化。

洛书比河图少了10点符的编码,是洛书把一岁的时间分为四时八节,不同于河图的五时十节。

洛书虽然没有10点符编码,却隐含了“10”这个数。

人们不难发现,洛书编码中的阳十字线或阴十字线两端的点符数之和,都是“10”数。

隐含“10”数,却不用10个点符的编码,是洛书的高明之处,它既主张一岁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又不否定一岁10日(月),每日36天的历则。

河图的布局是四面而五方的结构,对“5”数非常器重,是阴阳五行的“五行”之源。

整个河图的结构分为5个部分;图中心是5个白圈点符的编码;5个阴阳对的阴阳点符数之差都是“5”!洛书的布局则是八向而九宫的结构。

洛书用了“9”个自然数,“9”种点符编码,整体布局呈“9”宫格结构,表明《书》更注重“9”这个数。

“9”数在没有文字之前,可以用九个白色的小圆圈表示(如《图》、《书》中所示)。

“9”数在上古时代读音gou.后人造字所造的“九”、“勼”、“句”、“旬”、“周”都有gou或jiu的读音。

顺便指出,汉字“旬”就是一个洛书的纹样象形的再现!“旬”字,从“勹”,从“日”。

“勹”(bao),古音为(gou)是由一个阴弧和一个阳弧合成的象形字。

“日”代表洛书中央部位的光芒四射的太阳(阳十字表示光芒四射的太阳)。

估计这个“旬”字,上古时代读音gou,可能同“句”字相通。

“九”的古音也是gou.“周”(週)古音读作jiu.它同“九”的读音相同。

“周而复始”也是“九而复始”,即数大到“九”,便重新从“一”计算。

换言之,以“九”为单位地不断循环。

“九九归一”也是源自洛书的一个成语。

“九”是最大的意思。

数目大到“九”时,就该进一位,再从“一”计数。

珠算也遵循这个原则。

旬,按《说文解字》的解读是:“遍也”(原字电脑打不出来,是“彳”和“扁”的合体字),即周而复始地循环意思。

现今人们所说的“周一”、“周二”、“周三”的“周”也是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意思。

古人以“九”数为大,为多。

故而以“九”为单位不断循环,可以纪日(计数人们所度过的天数)。

这样,一年就有40个“九”(40旬)零5天。

《洛书》的图样恰恰就是外围40个点,中心5个点的图样!《河图》的结构是5个阴阳对,《洛书》的结构是4个阴阳对呈四面八方指向的结构。

《河图》把一岁的时间分割为5个部分,再把每个部分一分为二,表示一岁分为“五时”“十日”。

“五时”就是冬、夏、春、秋、长夏五季;“十日”就是“十天干”(每一干36天,类似现今的“月份”观念)。

《洛书》则把一岁的时间分割为4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再一分为二,即所谓的“四时”、“八节”。

“时”相当于现今的“季度”;“节”相当于现今的“月份”。

《洛书》的“四时”是春夏秋冬;“八节”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洛书》用9个编码,凸显了“九”数,比《河图》优越,因为它传递了每个点符代表9天的信息。

《洛书》的结构呈米字形分布8个时节,每个时节45天;而九种编码的点符数恰好也是45。

《图》、《书》都是上古时代的太阳历,也是八卦的来源,两者的差别是《图》把一岁分为5“时”、10“日”,《书》把一岁分为4“时”、8“节”。

《洛书》的9个数字排列很有玄机:4 9 23 5 78 1 6《洛书》的9个数字之和是45.《洛书》45个点符的排列结构以天数1、3、5、7、9连接成的“阳十字”为骨干,三条横线和三条竖线的点符数目皆为15,其排列结构只能是:4 9 23 5 78 1 6四正四隅的数字之和为40,表示一年40旬,加上中宫的5,表示一年365天。

三横行、三数列加两条对角线共计8条线,表示一年有8个时节;8个时节包含24个节气(每条线上都有3个数符,共计24个数符),横行数列以及对角线的数之和都是15,表示每节气15天(3候,每候5天)。

4 9 2 35 78 1 6九个数各减5,得: -1 4 -3-2 0 23 -4 1横行数列的数之和都是0.这是一个以地数2、4为“阴十字”结构的九宫图,四隅的数为天数1、3.上述两种九宫图表明阴阳可以相互转化。

正如老子所云,“万物负阴而抱阳”。

《洛书》的哲学意义是表示万事万物“负阴而抱阳”,体现阴阳交变不已的规律。

它的基本功能是充当中国上古时代的原始历法。

三、话说伏羲八卦公元前7724年伏羲于甘肃榆中代燧人氏接替天齐建木的祭天权,燧人氏自此退位。

伏羲接祭天权,成为众多部落酋长拥戴的首领,立国号羲,是为罗奉元年。

罗奉2年,伏羲在榆中不周山重建天齐表木(天齐表木是当时的观象台的设施),名为大风雨表,并让共工主管大风雨表。

伏羲作为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必定有其过人的本事,并擅长占卜祭神的公共活动。

伏羲以木星为主观测星,以织女星为北极星,以北斗九星(九星除如今所见的北斗七星之外,还包括牧夫座的招摇、梗河二星)的斗柄——梗河与大角、摄提、角宿为天下春季之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