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内生型城市化道路

重归内生型城市化道路
重归内生型城市化道路

重归内生型城市化道路——关于中国特色与普遍规律的辨析*

2014年01月26日10:41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1月下作者:文贯中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17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和现代化标准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中国能不能走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又带有自己文明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国内有这么一种提法:认为中国城市化的体量和速度史无前例,中国的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发展阶段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城市化有着不同于西方城市化的内在逻辑,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这种提法既有新意,也有可商榷之处。本文对此问题做些探讨,抛砖引玉,以求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少走弯路。

以中国幅员之大,历史之悠久,文明之连续,令今日的国人总有一种愿望,要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也要走出一条有别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例如,中国喜欢用城镇化而不用城市化,便体现了这种标新立异的强烈愿望。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至今不知道如何翻译这个中国独创的术语。中国的官方文件在译成英语时,凡涉及城镇化的地方不得不照旧翻译成英语的“urbanization”。所以,如果某人只懂英语,只读英语文件,其实并不知道中国已经首创了一个在内涵上有很大不同的新词。在文字上标新立异,毕竟关系不大,只要习惯了,也就知道某一用语的实际所指。可是,如果标新立异涉及经济规律、内在逻辑等,就不能等闲视之。

城市化的内在逻辑决定于一国所奉行的体制,特别是经济体制(以下主要讨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需要另文讨论)。不过,如果这一国家现有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其内在逻辑自然也是有严重破绽的。随着现有体制的改革,旧的城市化内在逻辑也必然会因新的体制的出现而被废弃,代之以新的内在逻辑。所以,关键还是需要审定现有体制本身是否合理,才能判断现有体制所决定的城市化内在逻辑是否不能变动,因而中国和西方两者的城市化内在逻辑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对立的关系。

迄今为止,中国的城市化确实有自己的显著特色,原因不难理解。现行体制由原来的中央计划经济成分加上新成长起来的市场经济成分混合而成。在这种混合体制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虽然已经基本市场化,但要素的配置不得不基本借助行政干预,原因是要素市场的发育遇到现有所有制的严重障碍。这种体制所决定的城市化内在逻辑处处凸显中国特色,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内在逻辑迥然不同。

可是,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存在种种扭曲,其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持续性有目共睹。造成这种扭曲和不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不够彻底。举国上下的共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既然要彻底走出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就要使市场发挥更大的资源配置功能。如果中国的经济体制在不久的将来经历市场导向的重大改革,则新的经济体制自然会产生大大不同于现行体制的城市化内在逻辑。**

现代化标准。从经济学的规律看,只要各国将实现全面现代化作为自己的目标,则其经济体制就会有趋同倾向。经济体制的趋同又使城市化的内在逻辑同样呈现强烈的趋同倾向。这是因为既然现代化本身肇端于西方,而西方又是最早实现全面现代化的,不管这些发达国家当年走过多少弯路,从现状来看,它们的现代化呈现一种全面的、包容性的和环保型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令人向往的。因此,全面的、包容性的和环保型的现代化就成为其他国家是否进入现代化的客观标准。只要将现代化作为目标,则关于现代化的高标准只能由这些国家所提供。以苏联为首的一些国家企图通过中央计划经济另辟捷径,却以失败告终。因此,它们无法向中国提供值得借鉴的参照系。而亚非拉国家至今未实现现代化,当然更无法向中国提供

值得一提的现代化参照系。允许要素自由流动的东亚模式显然是一种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好模式。中国的东亚邻居们尽管秉承的是和中国一样的儒学传统,但在二战之后,由于奉行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全面现代化。这种模式帮助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繁荣分享(以比较低的基尼系数值衡量)、相对环保的现代化。然而究其渊源,东亚模式仍然要追溯到西方的市场经济模式,而且它们始终以西方国家作为自己的赶超目标,只是东亚模式充分利用现代经济学的丰硕成果,主动发挥了动态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因而大大加快了自身的发展。所以,如果先验地拒绝西方国家所提供的参照系,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场自说自话、没有参照系和赶超目标的随波逐流而已。中国只有在达到西方目前的现代化标准而又超出之后,才能谈论为世界提供新的现代化标准。

关于现代化究竟应采取市场道路还是中央计划经济道路的争论,首先是由像马克思这样生活于西方的学者所发动。他们对早期市场经济的种种缺陷的严厉批评是市场经济后来日趋完善的极大动力。这说明市场经济有自我完善的功能。对中央计划经济这一歧途的最深刻的批判也来自于像哈耶克这样的西方学者。哈耶克指出,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既然要将社会的一切方面置于计划之下,自然是一种最需要各种信息的体制。然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恰恰因实行国家对生产资料的绝对垄断而消灭了所有的要素市场,因而将计划体制最急需的有关要素的价格信息的产生源头消灭了。如此一来,对供给和需求的各种预测和计划必然是基于空想和随心所欲。这种计划必然导致匮乏和过剩的长期共存,无法自动消弭供需的失衡,造成低效率和极大的浪费,导致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最终的自我崩溃。由此可见,中央计划经济无法自我完善,因为这种体制无法消除以下最为致命的悖论:最需要信息的一种经济体制恰恰以消灭一切真实信息为前提才能存在。

通过反复的试验,人类终于排除了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作为通往现代化的途径。这样一来,通往现代化的最佳途径就必然发生趋同的倾向——市场经济导向的经济体制成为绝大部分国家的唯一选择。由此,经济体制的趋同也就必然带来城市化内在逻辑的趋同。这是因为城市化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捷径,既然全面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借助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则这种经济体制所决定的城市化的内在逻辑也必须是市场导向的。由于西方的经济体制是市场导向的,它所决定的城市化的内在逻辑当然也是市场导向的。而中国的城市化迟早也要回归这一导向。因此,关于中国城市化应有别于西方而走自己道路的提法是可以进一步商榷的。

上述关于现代化的途径和城市化的内在逻辑有趋同倾向的结论也许使一些国人十分失望。但是,不管追求何种新型城市(镇)化道路,最终目的恐怕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要实实在在地实现全面现代化。全面现代化的标准是普世的,不应有东西和中外的分别。即使在文革时期,周恩来代表国务院对人民代表大会作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报告时,所使用的现代化标准也遵循了世界标准,涵盖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的所有领域。由于西方发达国家首先达到这些标准致使它们被称为西方标准,从冠名权的角度看也并非不公平。如果不喜欢“西方标准”这个词,其实亦可替换成“国际标准”或“世界标准”。

城市化难以回避的普遍规律

重温城市化的历史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对当前正为房市泡沫、三农问题和农民工人口难以化解、城乡收入差距居高不下、城乡二元结构难以破除而痛苦的中国来说,仍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化的前提——粮食安全。***城市的出现和壮大,一定是获得了剩余粮食的某种保障,用今日的语言就是粮食安全有一定的保障。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的狩猎和采集活动所得到的食品只够勉强糊口,并不产生剩余粮食。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出现非农人口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出现城市。

剩余粮食可以由本地生产,也可以像古希腊那样——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自身无法生产足够的剩余粮食——通过诸如陶器、葡萄酒、橄榄油等非粮食产品的输出,与拥有足够的剩余粮食的其他地区交换,获得支撑非农人口的剩余粮食。古希腊依靠国际贸易使自己的城市化率在2000多年前便一度达到30%左右,创造出以奥林匹克体育竞技、公共政策辩论会、大型音乐、歌舞、悲喜剧等演出为特色的、至今为人争相模仿的城邦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也曾达到城市化率的历史性高峰,迎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化盛世。

城市的政治和经济功能。城或市的出现除了以粮食安全为前提外,本身也必须具有为社会运转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特殊功能才能发展壮大。因为,即使一个社会获得了剩余粮食的某种稳定性,使一部分人得以长期脱离农业生产成为非农人口。可是,这部分人本来也可以继续留在农村生活,为何他们在获得稳定的剩余粮食后,只要允许人口自由流动,一般都会选择离开农村,另外建立被称为城市的特殊空间作为自己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地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到城或市的独特功能,它们因非农人口取得务农人口的剩余粮食的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那些能以暴力为后盾、以提供安全保障为名义、以税收的方式占有务农人口的剩余粮食的人,便成为统治精英,随之产生保护自己生命和保障自己财富的需要,最终会发展出城池这样的特殊空间形式,以高大的城墙、深广的壕沟和驻守其内的武装人员,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城内宫殿、神庙、仓库和豪宅中的财富免遭抢劫。在城的庇护下,政治领袖以神的化身或神的代表,举行盛大的典礼,感召人心,维系统治。所以,城在提供安全、秩序、祭祀和礼拜上的特殊功能,是政治学对城的兴起原因的解释。

剩余粮食也可以通过产品的等价交换,例如工匠可以用手工业品交换农产品。这时,从事手工产品的人们会逐渐发现,通过聚居于有利于集市贸易的口岸或交通枢纽,既便于获得各种原材料,又便于发展专业化和分工合作,并通过分摊基础设施的成本,共享同一套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即通过所谓的集聚效应显著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使自己在交换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受到利益的驱动,本来居住于农村却可以脱离农业生产活动的人们会在这些口岸或交通枢纽聚集起来。集聚效应是经济学对以生产和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市的兴起原因的解释。城和市虽然有不同的起源和功能,但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它们往往可以兼有对方的功能,人们便以城市统称。

城市化的真谛——彻底消化而不是暂时利用农村人口。****虽然最早的城市兴起于几千年前的古文明中,但城市化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形态,要到工业革命发生后剩余粮食大幅增加才有可能。城市化的实质是通过集聚效应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加速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速度,创造出越来越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源源不断地转移农村人口进城定居,使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日益下降的过程。人口和土地的集聚所带来的边际效益(经济和福利的增量)一定要大于边际成本(例如因污染、拥堵和犯罪带来的成本)而能产生净效益,这样的城市化才是可持续的。如果人口和土地的集聚并不带来净集聚效益,即并不产生净经济增量,向这种城市集聚的企业并不能使生产成本得以下降,技术进步得以加快,那么,在要素能够自由流动的环境中,企业会迁走,人口因之萎缩。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便是一例。随着企业和居民大量外迁,当地的税收无法维持城市的日常运作,入不敷出,最后被迫申请破产。这说明该市的净集聚效应已经为负。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作为一条经济规律,要素要求自由流动以追求自身最高价值的实现是无法阻挡的。通过政治特权和社会等级制度阻止要素自由流通以期维持社会的长期稳定,不是沦为固步自封、万马齐喑、死水一潭、丧失创新能力,就是迎来天翻地覆的革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神权社会对要素自由流动的种种束缚,最后都因为违反人性和要素要求自由流动的经济规律而为历史遗弃。

内生型的城市化才有可持续性。一个社会所能支撑的纯政治性城市是有限的,因为这类城市的存在主要靠别处的财政转移,因而带有寄生性。这类城市可说是外生的,离开财政拨款就会萎缩。另一类城市依

靠内在的经济活力而生存,不但不用别处的财政转移,而且自身还能源源不断地向别处输送税收,这类城市就是内生的。内生型的城市化不以政治势力的意愿为转移,完全基于要素要求实现自身更高价值的自利动力穷尽集聚效应的过程。

所以,从社会整体来说,城市化必须是内生的,其主要驱动力必须源于要素所有者对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所作的理性反应以及对更高的回报率的追求。所以,只要允许要素自由流动,要素就会对价格差别(包括工资差别、利率差别、地租差别)作出反应,由供应过剩的地方流向供应不足的地方,以追求实现自身更高的价值。在一些特定的空间,如果要素的集聚会带来更多的净效益或净福利的话,越来越多的要素就会在这些特定的空间集聚起来,以便穷尽集聚效应。这是内生型城市崛起的真正原因。

以上四条就是城市化的基本规律,概言之就是:其一,城市化以粮食安全为前提;其二,城市化中崛起的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功能;其三,城市化必须真正消化农村人口;其四,城市化必须是内生型的,由市场主导的穷尽集聚效应的过程才是可持续的。这些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果脱离了这四条普遍规律去寻求中国自己的城市化内在逻辑,轻者陷于空想,重者导致新的失误。

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七大特色

迄今为止,中国的要素市场发育依然严重不良。三大要素市场中,基本搭起架子的要算资本市场,但利率和汇率作为资本的最重要的两种价格并不由供求决定,而由政府决定。劳动市场则受到户口制度的严重束缚。本来绝对不允许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1978年后逐渐放松,农民可以进城打工,但仍然不能在就业所在城市自由定居。他们本人、家属和后代都被排斥于所在城市的大部分公共福利和公共服务之外。因此,劳动市场既不统一,又充满对外来打工者的制度性歧视。发育最为不足的是土地市场。由于以下的制度性安排,中国其实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土地市场。首先,所有的农地必须由集体所有,不管该集体如何低效,集体的领导如何腐败和滥权,集体成员无权退出单干或另组新的集体。这种集体所有制是强制性的,是没有退出机制的,因而是完全违反市场经济的原则的。其次,农村集体虽然是土地的所有者,但它们相互之间无权自由买卖土地。第三,农村集体无权在符合城规和区划的前提下自愿向城市部门提供城市用地。第四,所有的城市用地必须由国家所有。国家是农地的唯一买家,并由政府改变农地的用途后,由政府作为城市用地的唯一卖家,以垄断价格向城市用地部门和个人出售土地使用权。政府凭藉这种双重的垄断,通过操纵土地的供应,扭曲土地价格,低价出售工业用地的使用权,高价出售商业和住宅用地的使用权,所得收入构成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这种土地制度使城市化实际上成为土地国有化的过程,完全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土地市场的发育和成长的任何空间,并导致土地和房产市场的严重泡沫化。

要素市场在中国的所有制条件下难以发育,而要素市场的缺位又使各级政府更有理由随意干预要素的配置。在一些人看来,这正是中国城市化的优点。一些沿海的国际都市拥有宽阔的马路、琳琅满目的商店、四通八达的地铁和轻轨……中国城市最近20年日益外露的摩登气派既使当地市民无比自豪,也使观光者流连忘返。

中国的城市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使不少人发生错觉,认为目前的经济体制及其所决定的城市化内在逻辑不需改动,因为政府可以容易地拿到农民的土地,轻松地打发要求补偿的失地农民,极为容易地实施城市区划和规划,获得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外来非熟练劳动力及其家属在本地定居,可以大张旗鼓地清理原有的贫民窟和新兴的城中村,大搞卖地财政,迅速提高当地的GDP。可是,如果细细观察中国城市化,除了外观的富丽堂皇外,也至少呈现出以下七大特色:

第一,城市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政府对卖地财政的追求。虽然政府获得土地极为容易、廉价,但导致政府处处与民争利,官民关系十分紧张。

第二,作为城乡二元结构的两大制度性支柱,现行户口制度和土地制度使要素在城乡之间无法自由流动和组合,需要依靠权力,甚至需要用暴力才能完成资源的强制性配置。

第三,老城区改造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城市化基础设施突飞猛进,但是中心城区日益变得富丽堂皇、贫民窟从人们的视线中几乎消失的同时,低收入居民被挤到越来越远的城郊,与世界各国富人区和贫民区相互交杂,分享繁荣和基础设施的格局迥然不同。

第四,新城区和新工业园区遍地开花,却往往只有土地和资本的堆积,缺乏人气和商机,不少新区人口密度极低,犹如鬼城,与中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和人均收入仍然较低的基本国情极为相悖。而且,由于投资没有后续效应,政府往往债台高筑。

第五,尽管由政府主导城市化,但一边是相对人均收入而言房价完全离谱的楼盘大量空置,一边是政府提供的廉价房长期严重短缺,导致严重的政府失灵。恰成对比的是,尽管不合法,人气旺、商机多的城中村以及其中的小产权房作为新形成的贫民窟应运而生、方兴未艾,为满足外来打工者的住房需求作出重大贡献。这种市场冲破制度性障碍对民间需求的自发回应,却因“妾身不明”,长期处于不合法状态。

第六,城市化并未导致现代农业的全面崛起。农村人口中的老弱妇病残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农业经营规模仍然十分零碎,城乡收入差长期居于世界高位。

第七,进城打工的农村人口由于无法在城市的环境中完成人口的再生产而发生世代断裂,滞留于老家的留守儿童人数庞大,成年后需要重新被城市化,并使伪城市化(即城市常住人口远远超过城市的户籍人口)越演越烈。

以上这些是30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色,而为其他国家城市化过程中所少见。这些特色产生于现行的中国经济—社会体制,所以是现行经济—社会体制所决定的内在逻辑的产物。将这些特色和世界城市化的普遍规律相对照,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的这些独特之处其实是违反城市化普遍规律的结果。中国城市化所取得的成就其实多集中于旧城改造。旧城改造虽然是重要的,能够使城市永葆青春,但是若严格按照城市化的定义,旧城改造本身不是城市化,而是已有城市的自我现代化,主要造福于有户籍的本地居民。由于中国的户籍制度,中国的旧城改造恰恰成为排外性的自我现代化,使城乡之间的鸿沟,特别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居高不下。本来,城市化为阶层之间的流动提供了最好机会。然而,中国的城市化日益成为城市居民依靠制度性的歧视(用工制度和土地制度)攫取农村居民的财富和收入的过程。这是不可持续的,也是完全违反社会正义的。所以,如何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使来自农村的打工者以平等的市民身份分享城市的繁荣,是中国今后面临的巨大挑战。

遵循经济学的普遍规律,重归内生型城市化道路

对照上述四条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就会发现,中国城市化呈现的七大特点,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城市化已经严重偏离除第一条外的其他三条普遍规律。中国城市化借助于全球化带来的贸易机会,大量进口大豆和其他农产品,既缓解了粮食安全的压力,又得以大量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大大缓解了水资源和环保的压力,使城市化可以无后顾之忧。这是值得称赞的。但是,由于要素市场的缺位,中国的城市化严重偏离城市化的规律,使中国的城市化蜕变为外生型的、扭曲的和不可持续的。

中国现行体制的最大问题是,不同的要素所有权在要素市场上享有极为不同的权利,因而不同所有制所属的要素在要素市场上处于极为不平等的地位,这表现为公有制属下的要素依仗政权的力量享有其他所有制属下的要素所没有的天生特权,完全违反了市场经济要求所有的要素在市场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

在要求。例如,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是不允许私营资本进入的。即使同为公有制所属的要素,国有制相对集体所有制也享有天生的特权。例如,即使同地同市,国有的土地价格就是比集体所有的土地价格更高。国有土地可以进入城市部门,但集体所有的土地即使已被城市包围(例如“城中村”),也不得擅自进入城市部门,一定要先由政府收购,转为国有,才能作为城市用地,否则就属不合法,可以随时被征收。

又如,劳动市场上存在的歧视也极为明显。每一个沿海城市和省会都至少吸引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农民工,这是劳动市场发出的需要大量劳动力明确信号。离开他们,这些城市立即会成为死城、臭城。但是,政府就是有权不让总数高达1.5亿到2亿的农民工在这些城市中定居下来。这在允许劳动自由迁徙和定居的其他市场经济中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否认所有要素平等竞争、自由进入的经济体制使要素市场迟迟难以发育成长,更失去担任配置要素的主要功能的机会,也造成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拉大和居高不下。

由此看来,现行的经济体制仍然面临哈耶克指出的悖论,在没有平等竞争的要素市场提供价格信号的前提下,政府光有良好的愿望,又如何有足够的信息代替亿万民众的各种交易,又如何实现内生型城市化所应出现的格局呢?中国的城市化出现了以七大特色为代表的严重问题,正说明除旧城改造外,城市化的其他方面是失败的。如果不进一步改革现有的经济体制,城乡平等而统一的要素市场必然无法继续发育成长,城乡二元结构必然继续顽固存在,要素在城乡间自由而平等的流动必然不可能,城市化仍然由政府推动,因而城市化仍然为外生型的。由于缺乏亿万民众基于自利的参与,每个城市的集聚效应必然无法穷尽。

中国城市化的七大特色所反映的严重问题,究其根源,是因为背离普遍的经济规律而寻求中国特色的结果。中国吃过不少这样的亏。远的不说,就拿乡镇企业为例,像费孝通这样的著名学者认为“离土不离乡”的乡镇企业走出了农村工业化的新道路,曾经大力提倡。乡镇企业也确实一度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其实,乡镇企业崛起的机会是各国无法模仿的,也是无法持续的。乡镇企业的出现,需要城乡二元结构的稳固存在,不准农村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向城市。同时,需要中央计划经济对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发生松动,部分原材料可以流往乡镇企业。这两个条件在其他国家并不存在,自然不会出现乡镇企业。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中国,却一度存在这些条件。商品的普遍匮乏导致民众饥不择食,为乡镇企业提供了无限商机。随着计划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的迅速崛起,农民被允许进城打工后,大部分乡镇企业就无法和身处城市、可以借力于良好基础设施和科研力量的其他企业相竞争,进而自行消失。希望以乡镇企业的形式,走出一条农村工业化独特道路的人,不管出于何种好心,只会使中国的现代化成本大大增加,使全面现代化遥遥无期。

中国喜欢以史为鉴,无论是本国的、还是世界的丰富历史经验教训,确实值得认真借鉴。从中国的历史看,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试图通过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等道路推动现代化,还是改革开放后希望通过农村工业化实现现代化,以及通过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之上的中国模式来实现现代化,都是很有中国特色的试验。但是,尽管很有中国特色,并有良好的愿望,这些试验最终不是使中国误入歧途(大跃进和文革),就是难以持续(农村工业化道路),或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加剧了贫富差别和城乡差别(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之上的“中国模式”)。究其原因,试验的创导者都是在尚未理解经济的普遍规律之前,便急不可待地将一些过渡性的、暂时的东西永久化,以便向世人标榜独特性。殊不知标新立异的作法如果严重违反了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定行之不远,甚至引来灾难性后果。

如此看来,实现现代化的捷径还是要首先尊重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如果在没有认识普遍规律之前,就急于寻找自己独特的道路,一定事倍功半。现代化道路是如此,城市化道路也如此。

*编者注:本文完稿时间为2013年7月29日。

**编者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市场地位和作用的表述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编者注:据新华社2014年1月19日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第一部分即强调“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编者注:《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Returning to an Endogenous Path of Urbanization

—Analysis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Universal Law

Wen Guanzho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economic theories, as long as the purposes of all countries in comprehensively realizing modernization are consistent, then their economic system will have a convergent inclination, so will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ir urbanization. Hence, the comprehensive, inclus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odernization that has been achieved in the West has set an example to follow. The basic laws governing urbanization are: 1) food security is the prerequisite; 2) the expanding cities must have their ow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unctions; 3) the rural population must be genuinely turned into urban residents; and 4) urbanization must be endogenous. It is obviously unrealistic to explore a new internal logic in China's urbanization instead of following these four universal laws. That China should take a path of urbanization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is debatable. The best way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is to follow the common law of economics and take the endogenous urbanization path.

Keywords: urbanization, endogenous urbanization, food security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到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30.90%,城市数量达668个,其中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万以上的大城市已增加到81个,建制镇已发展到19244个。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来看,自建国以来的城市化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1965年的波折阶段,1966—1978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80年国务院制定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1990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提出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等都对各个时期城市化的发展起着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状态是“严重滞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外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过低,城市数量过少;二是对广大人民的需要而言,现有的城市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学者们大致提出了四种方案:(1)农村城市化道路。中国的城市化,说到底就是如何让9亿多农民城市化,如何让农村城市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载体是小城镇,利用小城镇可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的工业化,改变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2)区域城市化道路。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显著,区域城市化可以集中地区优势首先进行区域内部的城市化,然后再向周围扩散。(3)建新城市。前面已讲到,我国城市数量过少,建新城可以降低改造旧城的成本,使新的人群城市化。(4)城市现代化或再次城市化道路。让现有城市内部的城中村民、市民快速现代化、再次城市化,城市设施、经济、文化、环境设施现代化,不断与国际接轨,实现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转变。 我国的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我国不应走限制大城市发展、实行小城镇化的农村城市化道路,而应该选择以发展大中城市和大都市带为主、以小城市和城镇为辅的模式。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分为三个层次:在具有优良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适宜建设和发展城市经济与社会的平原地区, 集中了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大部分, 以发展大中城市和以大都市为龙头的密集城市带, 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西部高寒、沙漠、草原和南方山岭地区, 以点状分布状态大中小城市并举作为主要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在大都市带和点状城市的周围广大乡村地区, 发展小城镇作为城市载体, 吸纳农村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各地情况不一,同一地区的各个方面的发展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在城市化的具体操作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策略。比如西部应该注重开发、建设,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平衡;东部应该注重城市文化的建设,培养城市的人文气息。而在城市化的模式选择上,西部人口分散,应该先进行小城镇建设,使人口实现初步的聚集,然后再进行小城市、大城市建设;而东部的一些城市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城市建设应该向周围扩散,比如建设一些卫星城。四﹑简单的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化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我国的实践和经验也表明,中国新时期的城市化必须在社会和自然和谐共生,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化理论的构建必须在新型现代性的视野下进行,以建设城乡结合、工农业结合的田园城市为基本目标,城市建设以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为前提,走出一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统一的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摘抄 2006年07月13日星期四 09:47 1、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stiglitse在世界银行一次会上讲到: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最大的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 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城镇化的起飞线。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了这一阶段,城镇化将会加速发展,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成倍增长。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阶段,就意味着公用投资将超过私人投资,城市化将高速发展,经济社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道路的几个阶段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高低的核心指标。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确定了两个重心转移(从乡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的方针,城市化与工业化均提上现代化日程。从现代化融合的视角看,当代中国城市化道路可划分为以下六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1952),为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恢复期。属于经济恢复、政治重构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的时期。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0.6%。到195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716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2.46%。这一时期,我国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在国营经济主导下共存发展,城市化与市场化融合在一起。随着工业化的起步,城市建设逐步展开,农村人口流入城镇,城镇化水平稳步增长。但市场经济的作用也在强大的国有经济和国家力量干预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限度。到1952年,国企职工已经占到职工总数的96.67%。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从农业转到工业,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为现代化根本方向的发展战略。要求城市领导农村,工业领导农业。农业与乡村必须在工业与城市领导下才能发展,才能机械化、现代化。这一时期虽然并没有太强调城市化,但极其强调工业化。要求即使商业占多数的城市也要以工业为主,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结合。但与市场化的结合逐渐削弱,国家力量组织的城市人口下乡与市场力量推动的农村人口进城二者并存,城市二元结构虽然存在,但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形成。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不多。城市之间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资源分配保持联系。城市结构是大城市主导的城市化结构。 第二阶段是“一五”计划(1953-1957)与“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为快速城镇化与急剧城镇化时期,城镇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城镇化率由12.46%上升为15.39%。到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9940万人。“三面红旗”时期(1958-1960),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化均出现了“大跃进”。城镇化率进一步由15.39上升到19.3%。到196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达1.31亿人。新设城市33座,新设建制镇175个,城市达到208座,比1957年增加18%。这一时期提出了10-15年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任务。决定以“人民公社”理念重新规划一切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数量迅速增多,城市工业普遍发展,大城市与小城镇均得到快速发展,大城市的卫星城开始出现。由于城市化速度太快,以至城市规划多变。市场经济急剧向计划经济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二元体制初步形成,城市化与市场化逐渐分离。其中,“一五”计划时期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期,计划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消亡。“三面红旗”时期为初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自我调整期,计划经济已经占据绝对支配地位,但也开始暴露集权指挥的弊端而进行自我调整,中央计划权力下放地方,市场经济也重新发挥有限的作用。整体看来,全国市场、城乡市场已经被行政体系与公有制企业分割。当时的城乡市场很据国营商业及合作社商业分工负责的原则,划分经营范围。即大、中城市和工矿区的市场归国营商业负责;集镇和农村的市场归合作社商业负责;一般县城及大的集镇,由各省根据不同条件,划归国营商业或合作社商业单独负责,或由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双方共同负责。城市化主要由工业化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偏重内地,偏重建设新城镇,偏重发展工业城市,重点是华北、西北、华中等地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第三阶段是“大调整”(1961-1965)与“大动乱”时期(1966-1977),为城镇化停滞、城镇乡村化与逆城镇化时期。在大调整时期(1961-1965),大量城市工业项目被取消或收缩,大量职工被精简,大量城镇人口被动员下乡。建制镇标准被提高,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被压缩。城市发展停止,城市建设停步,城市规划取消。1961-1962年,城镇化率由19.7%降为17.33%。1962-1965年,城镇化率只有微弱的上升,由17.33%升到17.98%。城市由208座削减到171座。精简近2000万职工和2600万城镇人口。大动乱时期(1966-1977),工业方面主要搞“三线建设”。为了配合“三线建设”,城市建设采取不要城市、不要规划的“山、散、洞”理念,开始了城市的乡村化、村落化建设,工厂与城市建在山沟里与山洞里,以消除工厂与城市特征,形成许多规模极小的工厂聚集点与工人居民镇,服务设施低标准,以消除城乡差别。由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同时还

探索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与全球经济变化的新趋势,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应选择新型城市化道路。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分析与借鉴世界多元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与平衡,从确定中国城市化的目标与模式的战略层面上 提出的。 城市化道路的基本要素 城市化道路是指城市化进程的途径或方式,也指推动城市化进程所采取的某种模式或战略安排,一般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城市化动力机制、城乡关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化动力机制是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基本力量及其作用过程,其最根本的动力是工业化。根据推动主体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一种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一种是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还有一种是城市增长的产业主体。根据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可分为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市场推动型城市化;根据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可分为自上型城市化(政府为投资主体)、自下型城市化(乡村集体、个体投资为主体)、外联型城市化(吸引外资为主)、内联型(吸引内资为主)城市化等;根据城市增长的产业主体又可分为农业发展型、商贸发展型、工业发展型、外贸推动型等。 城乡关系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要素流动关系,主要涉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等。正确处理各类关系是协调

城乡系统,促进乡村与城市共同发展的核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分为超前、滞后、同步三种类型。早期工业化国家大多是同步发展模式,即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城乡共同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不仅关系到当代人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还涉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根据城乡关系,可将城市化分为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城市发展方针,是具体实施城市化道路时的战略安排,表现为处理不同规模、类型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城市的全面发展提出指导性、纲领性的意见与建议,其目的是加快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协调城市化与区域各方面的关系,最终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城市发展方针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职能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等。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X下得到合理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形成有机的整体。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可分为据点式城市化与网络式城市化,以及沿海、沿江、沿路分布的轴带式城市化。根据城市职能,一般分为工业型城镇、旅游型城镇、资源型城镇、商贸型城镇等。 城市化的发展既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也是区域背景及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城市化道路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中(城市化动力机制、

3. 俞金尧,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史反思—以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主要对象的分析,世界历史,2011(03);13

·城市史研究· 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历史反思———以拉丁美洲和印度为主要对象的分析 俞金尧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的城市化历史,指出了城市化的特点和问题,并分析了它们的原因。20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史为我国今后的城市化提供了 三个方面的重要启示:一、把握城市化的速度与城市生活质量的关系。城市化水平虽然体 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不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推进城 市化要以城市能够为它的居民提供更为优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主要目标。二、在很大程 度上,健康的城市化需要与乡村共同发展。农村和农业的不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 的根源。三、要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追求新型的工业化具有战略意义,但现实 的社会状况仍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缓解就业压力。 关键词20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通常被看成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的确,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很高。2003年,美国的城市化水平为78%,德国为88%,法国为76%,加拿大为79%,日本为79%,英国则达到了90%①。相比之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同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40.53%;到201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只有47.5%。 但是,城市化水平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因为城市化水平仅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当中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的比率,它并不反映城里人的工作状况和生活质量,从而也难以全面地反映该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很明显,发展中国家一些地方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这些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形并不令人如意,更遑论达到西方的水平。比如,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也是在2003年,当地总体 ①世界银行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组织翻译:《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表3.7,第166—169 页。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

2008年3月社科纵横 总第23卷S OCI AL SCIENCES REV I E W新理论版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 曹光海*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内容摘要>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在21世纪初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对当前及未来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回顾了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及城乡关系,并从新型城市化道路的角度,论述了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实施新农村建设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拐点失衡推力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把中国内地的城市化作为21世纪影响全球发展的两大因素之一。这不无道理。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水平各异、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显著、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确立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区域之间的关系并成功实践,不仅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将对全球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我国走过了一条怎样的城市化道路呢?原有的城乡关系又如何呢?或者说,这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呢?在我国城乡关系进入一个重要的/拐点0之际,如何正确认识城乡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化的/推力0作用呢? 一、我国城市化道路及城乡关系的历史回顾 城市化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镇)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与这一过程相伴而生的是人口的集中、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文化的转型和精神状态的提升,其根本动力是工业化。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实行工业为主导、农村支援城市的方针,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一时期,由于户籍制度、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等城乡隔离政策的实施,城乡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我国城市化进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现象。但从根本上说,正是由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大规模优先发展,使我国建立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工业化为主导的负面效应。工业化成就的取得,是以牺牲农村、农业、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0的方式从农村掠取了巨额的资金,征调了大量的能源、资源和农村劳动力投入工业,而农业却长期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效率底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增收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农村面貌并无明显改观,农村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卫生等等社会事业进展缓慢。一产、二产之间、城乡之间呈现出畸形发展的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及时调整了经济社会发展方针,城市政策和农村发展相继被提上议事日程,我国城乡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由于仍然实行重工轻农政策,农村、农业发展缓慢,城乡在社会结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进一步拉大,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以城乡收入为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2.37,1985年有所回落,但自1997年以后这个比例则稳步扩大,2004年达到了1:3.25,如果考虑到城市的隐形收入和福利,这个比例会更大。 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初期,要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系效应最强的产业中,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但是,当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时,从工业化和快速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部门的发展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使其保持一定的均衡,因而平衡增长成为必要。进入21世纪,随着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以及城市化后劲乏力、动力不足的迹象也越发显现出来。2002年新一届政府执政以后,党中央、国务院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变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0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于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6中明确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0的要求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构想。这些理论和方针提出的背景和原因多多,但对城市化道路和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再认识以及城乡关系的重新定位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新农村建设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动力 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先生明确指出:工业化是城市化 35 *作者简介:曹光海,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06级硕士研究生。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特征(详细)

二、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与以往走过的城市化道路相比,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既不能是中国过去走过的滞后型城市化道路,也不能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而应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适度同步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同时,中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又处于信息化的启动和起步时期,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也就是说,中国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同时,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先进的大城市和科技城市,信息产业已处于重要的、突出的地位,成为城市发展的增长点,是优先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什么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发展到什么程度。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还是一条城市化与现代化同时推进的城市化道路。现代化(modmeziatoin)这个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始于1958年丹尼尔·勒纳发表的《传统社会的消逝》一书。勒纳提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社会系统,一是传统社会,一是现代社会。所谓传统社会是指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低的前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指市场经济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有很大的改进,生产力较高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并且他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给现代化下了一般定义的同时,还给出10项指标来明确现代化的状态和发展水平,它们分别是①人均GDP3O00美元以上;②第一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至12%一巧%;③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上升至45%;④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超过45%;⑤成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城市化的程度是评价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日渐加快,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本身经济和工业化程度没有跟上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加速城市化的重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来为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二战过后,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其速度远超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城市化率从40%提高到75%经历了90多年的时间,同样的城市化率的提高韩国和巴西分别用了20年和30年的时间。从1950年到2005年,发达国家城市化人口比重增幅为42.7%,而发展中国家却高达141.3%,显示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除少数的拉美国家之外,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城市发展不合理等。二战结束初期,我国由于长期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国内军阀割据的困扰,导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不均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尽管二战结束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在速度上远超发达国家,但其实质上还是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有以下特点: 1.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一是不同国家之间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三大发展中地区来看,城市化发展水平从高到低的排列依次是拉美,非洲和亚洲,而且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亚洲和非洲。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拉美国家较早取得民族独立,因此在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上先于亚洲和非洲,到1900年,拉美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高达20.3%,甚至超过的某些发达国家。1980年,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了64%,而非洲和亚洲同期则分别只有约23.5%和25.3%。二是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巴西,尽管它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不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中较大,但是其中从城市中有大量的贫民窟,还有我国,许多现代化城市中存在着“城中村”这样的现象。 2.起步晚,发展快 在二战结束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处于被殖民的状态,还有的国家仍处在封建专制社会甚至农奴社会统治之下。他们有的是殖民地的附庸,城市的发展主要是殖民统治者的需要;而处于封建专制条件下的国家,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城市只是统治者的权力中枢。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除了拉美国家以外,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基本没有起步,但当时的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极大促进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的发展。二战结束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主权国家,走上了发展本国经济的道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开始起步并发展迅速,由于起点低,加上他们的

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实意义

第12卷第4期2008年8月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theCentralCommitteeoftheC.P.C. Vol.12,No.4Aug.,2008 [收稿日期]2008-05-20 [作者简介]吴泽群(1977-),男,湖北黄冈人,中共中央党校组织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实意义 吴泽群 (中共中央党校 组织部,北京海淀100091) [摘要]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的交往形式发展的必 然结果。中国人口多、地域广、人均资源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具有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新型城市化道路;必然性;后发展优势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4-0095-03 一、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等新要求,为正在进行的城市化指明了方向。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背景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出发点。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在城市化道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脱离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具体国情,忽视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导致对城市化过程的认识、发动和调整陷于盲动。当前,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他国城市化的成功经验,以新的发展理念和合理的价值导向规划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这是由于:第一,我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了不能照搬西方城市化模式。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高消耗方式,我国应走科学发展的城市化之路,这不仅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也能为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我国是人口大国,难以通过海外移民减少人口压力,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走大 城市集中式或郊区化蔓延式的城市化道路,而只能 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第三,西方国家城市化过程的自发性特征比较明显,经历了较长时间,也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而现代国际竞争要求我国必须“又好又快”地完成城市化,以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第四,西方国家的城市化以牺牲农业和农村为代价,形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这是我国的国家性质所不允许的。所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之路的基本思想。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新型城市化道路具有现实可行性。 首先,我国已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95

我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中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一、城市化起源与理论分析 (一)城市的产生与城市化 关于城市的起源一直有很多说法,由于各国历史不同,所以学界没有统一年限。西方学者一般认为从公元前3000年到希腊城邦的兴起为城市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从希腊城邦兴起到公元410年,即西罗马帝国灭亡;第三阶段是从公元410年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从这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 不同学科对于城市化的理解会有所不同,经济学上认为城市化是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换;地理学上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①,正确理解城市化的定义和相关概念是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人口社会学中认为城市化从动态上看是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静态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例;结构上指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分布。② (二)世界城市化(1950年以后)③ 城市化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可以根据城市化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划分。简单的看,可以将世界现代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大致分两种模式,一种是同步、滞后、过度城市化,一种是集中发展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建立卫星城。从1640年到1850年,世界城市化的代表国家是英国,欧美地区的城市化主要是在1850年至1950年,上世纪50年代以后则是亚非拉国家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但与经济增长速度关系很弱;第二是社会文化条件(社会制度、社会结构背景,例如我国的户籍制度)。 世界城市化特点有:1、城市化速度加快,特别是发展中国家;2、城市人口稳步增长;3、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大都市圈出现;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三)城市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城市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理论,其中一些理论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也起到了重大作用。首先是城市区位理论,区位论认为城市是不同的物质要素、生产资料在空间上的聚集,通过各个要素的聚集使整个系统产生了较好的效益,其中不同的子系统构成了城市④。第二,二元结构论,该理论代表人物有刘易斯、耶鲁大学的费景汉、拉尼斯⑤等人。他们认为城市化是由于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差异,特别是物质上的差距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二元结构论与人口迁移论有相似之处,但二元结构论强调工业部门吸收 ①《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版汪冬梅p17-18 ②《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第四版佟新p249-250 ③附表一 ④《我国城市划化发展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黄升旗p17 ⑤费—拉尼斯模式是建立在对刘易斯模式的补充和发展之上的,认为刘易斯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而这两方面是农业劳动力转向现代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

第7讲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7讲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第一节工业化问题:理论与经验模式 第二节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变化 第三节工业化战略 第四节城市发展的动因与城市化 第五节乡-城人口流动 第六节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实践与问题 第一节工业化问题:理论与经验模式 一、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狭义的工业化与广义的工业化 狭义的工业化 工业化的定义有许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窄的定义,认为工业化是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 广义的工业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化是整个经济的现代化。即,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即持此种观点。 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广义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工业化首要的和最本质的特征是机械化过程,是一场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时,它还包含着生产组织和国民经济结构多层次的相应调整和变动。 第二,它包含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第三,工业化必然促成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和农业生产量的增多,但一般说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相对比重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第四,工业化必然能够引起整个经济体制或社会制度的变化,以及人们生活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变化 注意:区分工业化与现代化 二、工业化的经验模式 1、演进型工业化模式(英、美) 2、革命型工业化模式(前苏联、中国) 3、混合型工业化模式(德、日) 三、当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战略转向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战略转向的主要表现: 1、计划化和国家干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 2、优先发展重化工业重视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 3、进口替代和贸易保护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4、重视资本积累重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5、追求经济增长可持续增长 6、面临新的工业化浪潮 第二节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变化 一、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1、产业结构与三次产业 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各行业及企业间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产业结构实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

浅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浅论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摘要: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城市发展观指导,受政策导向作用较大,甚至产生了“逆城市化”现象,导致我国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廉租房住宅供应短缺,城市用地和规划规模失控等,必须加强城市体系规划,走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新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城市化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被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的文化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完成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已基本完成。而支撑现在和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较快,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工业化没有完成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正确制定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很有必要。 一、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年到1955年。这一时期,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是积极的,认为城市是进步的,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上升到1955年的%。 第二阶段是1955年至1960年。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理论主要是反映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上,要求基建战线厉行节约,限制非生产性投资,致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却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城市化水

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周跃辉 2013-1-28 14:35:00 来源:学习时报 2013-01-28 第02版:当代世界西方国家城市化所走过的将近三百年的演变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8世纪中叶—1950年:工业城市化阶段 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发轫于城市;城市脱胎于乡村,而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却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18世纪从英国发端的工业革命,使西方城市的初始形态——城邦与城堡——开始从政治管理中心和军事防卫堡垒,转向以工厂生产和贸易交换为主体形态的经济中心。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 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从1850年的 11.4%上升到1950年的 52.1%。1950年,英国达到 79%的城市化水平;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在此阶段皆成功地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美国当时的城市化水平为 64.2%,德国为64.7%,加拿大为60.9%,法国为55.2%,瑞典为65.7%。当然,西方国家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化进程,也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城市病”。环境污染、人口拥挤、城市犯罪及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因此,西方主要国家从 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1950—1990年:逆城市化阶段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下)试卷90分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下) 试卷90分 1、“城市化”比“城镇化”更符合现阶段的中国国情。 错误 2、中国要好的城镇化,不要不好的城镇化。 正确 3、城镇化极有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光明前景之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 正确 4、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产生活生态质量不断提升、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 正确 5、我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建设的后期阶段,城镇化速度很难再提高。 错误 6、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尊重客观规律,顺势而为。 正确 7、城镇化可以创造供给,但是不能扩大内需。 错误 8、城镇化能增加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调整我国各方面的经济贸易关系。 正确 9、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 正确 10、中国的城镇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正确 11、新型城镇化的新核心是()。 以人为本 12、新型城镇化的新方式是()。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13、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是()。 四化统筹 14、新型城镇化的新理念是()。 包容性发展 15、新型城镇化的新重点是()。

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16、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 超过50% 17、中国首次使用“城镇化”的最高官方文件是在()上通过的。 十五届三中全会 18、在()上,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各类城市具体的城镇化路径。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19、城镇化的表现不包括()。 农业文明的传播 20、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与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城镇数量 21、()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加快城镇化 22、()是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建设为契机的农村城镇化类型。 发展推动型 23、()是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超前城镇化 24、下列不属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的是()。 资源环境优良化 25、我国到()实现农业现代化。 2020年 26、近10年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共提高了()。 10.3% 27、城镇化过程必然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作为公共产品的环境保护,因其具有(),政府财政必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政府财政加大投入以保护环境。 非排他性 28、中国式结构性减税要适当逐步降低()比重。 间接税 29、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体制是城镇化发展融资模式变迁的主要推动力。 财税 30、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并没能从根本上打破“建设靠财政、经营靠政府”的状况,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在投资中所占

关于中国未来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关于中国未来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摘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强有力、持续时间最长的发展趋势之一,其水平的高低也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中国,伴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和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特点;解决建议 “十五”规划中把城镇化问题作为重点之一进行研究.推进城市化、加速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城市化进程既是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协调长期存在的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因而,认清和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和问题,对于保持我国城市化持续健康地发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的人口逐步由农业人口占多数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居住在农村占多数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占多数、该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经济形态的重大变化,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根本变革。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量人口被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多样化的文化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完成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已基本完成。而支撑现在和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60年的曲折发展过程,其大体上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1955年。这一时期,人们对城市的认识是积极的,认为城市是进步的,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这种认识的推动下,这一时期,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55年的13.5%。 第二阶段是1955年至1960年。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理论主要是反映在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上,要求厉行节约,限制非生产性投资,致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尽管如此,这一时期的城市化却处在一个高速发展期,城市化水平提高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