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 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长率” VS“增长速率”
增长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 百分比,无单位; 增长速率是指新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 单位(如个/年等)。
末数-初数 Nt - No = 增长率= ×100% No No =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速率= 末数-初数 单位时间 = Nt - No ( 个 )
年龄的三个阶段: 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1.年龄组成:
意义: 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出生率>死亡率 老年 成年 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
♀
A
♂
♀
B
C ♂ ♀ ♂
幼年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2.性别比例 (1)概念: 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
比例。
环境容纳量(K值):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 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 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 么水平?为什么? 鱼群数量超过K/2后才能捕 捞,但要保证被捕后数量保 持在K/2水平以上,因为在 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速率最 大 。 增长速率先增后减 增长率变小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概念:在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了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迁入率 < 迁出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降低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年龄结构) 概念: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
T (年)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20
40 60
80
100
180
时 间
增长速率越来越大
增长率稳定
细 菌 数 量 个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J”型增长曲线:
在理想条件下,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变化, 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 “J”型. 曲线来表示,曲线呈_______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轮复习课
种群的概念
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 生物的全部个体。
种群
物种
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密度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一、种群密度
1、含义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 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2、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P60 ⑴样方法: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步骤: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计算样方内的个体数
求各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取平均值——种群密度估计值
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双子叶植物
大熊猫的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 生活空间,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从 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 根本措施。
K值 种 群 数 量
J型曲 线
S型曲 线
时间
1、“J”型曲线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表明生物具有过 度繁殖的特性。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 用达尔文的观点分析指: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 数量,也即代表自然选择的作用。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 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 剧下降,甚至灭亡。
变化类型:波动、下降、增长
影响因素:气候、食物、天敌、 传染病、人类活动等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 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减小 意义: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 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 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②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 象海豹等。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 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
③雌少雄多型: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 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取样:
取样关键:随机取样
确定样方大小:依据调查对象的大 小来定,一般取1m2的正方形 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时用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时用
问题:如何统计样方中的种群数?
蒲公英 其他植物
计数原则: 左上原则计数法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 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 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 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围大, 还能用样方法吗?
如何调查一个岛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2)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
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第 1次
第 2次
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 重捕个体数 = 标记个体数 重捕标记数
保证调查准确的前提和注意事项是:
前提:标志个体与为标志个体在重捕时几率 相等;无大规模的出生,死亡,迁出和迁 入等。 注意事项: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寿命和行为无伤害。 2.标志不能过分醒目,且在调查期间不能消失。 3.捕捉方法应地点一致
迁入率 迁出率
间接影响数量变动 性别比例
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 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 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均匀分布
随机分布
集群分布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3)性别比例的应用:控制虫害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 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 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
变动。
小结:
出生率 直接 死亡率 决定 预测变化方向 年龄组成
直接 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 决定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实验: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数学方程式:Nn=2n
曲线图:直观
种群数量(个)
500 400 300
200 100
时间(min)
0 20 40 60 80 1 1 1 1 1 00 20 40 60 80
2、种群 “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公式:
Nt=N0 λ
t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λ为年均增长率.)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环境阻力:
自然条件(现实状态) —— 食物等资源和空 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不 断加剧,捕食者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该种群的出 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
\
时间/min
澳大利亚的野兔 1859年,24只野兔
近100年后
野兔
环颈雉
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 群数量增长的形式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 —— 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 有敌害等; 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 年的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