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解析版)

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归纳

一、文体知识

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二、作家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三、基础知识

(一)

1.注意读音

骤(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

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二)

1.读准字音

不(fǒu) 惭(cán)

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期行:相约同行。

舍去:顾而离去。去,离开。

乃:才。

则:就,便,那么。

顾:回头看。

君:对别人的尊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在不:不,同“否”。

四、研读《咏雪》

(一)整体感知

1.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二)深层探究

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交流点拨】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交流点拨】(1)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2)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

五、品读《陈太丘与友期》

(一)整体感知

1.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交流点拨】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二)深层探究

1.“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交流点拨】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2.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辞严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交流点拨】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4.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交流点拨】(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sǎ)(chā)(nǐ)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fù)俄.而雪骤.(é)(zhòu)

C.柳絮.(xù)无奕.女(yì)太丘舍.去(shě)

D.尊君在不.(bù)友人惭.(cán)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作答此题首先应认真仔细读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注音是否正确。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尊君在不”的“不”是通假字,同“否”,应读作“fǒu”。

故选:D。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分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解答】A.有误,应划为:撒盐空中/差可拟;

B.有误,应划为:白雪∕纷纷∕何所似;

C.正确;

D.有误,应划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选:C。

3.对下面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已去:等了您很长时间您也没来,已经走了。

B.友人惭,下车引之:友人很羞愧,下了车去拉他。

C.歆辄难之:华歆当时就想为难他。

D.幸尚宽,何为不可:幸而船上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

【分析】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解答】A.正确;

B.正确;

C.“难之”是“对此事感到为难”的意思,“歆辄难之”应译为“华歆当时对此事感到为难”;

D.正确。

故选:C。

4.下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文章结尾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以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B.《咏雪》开始写下雪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引出“咏雪”的事件,渲染谢太傅一家融洽的氛围。

C.“君”有礼貌地称呼对方,“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辞严地批评了友人,言之有理,可见他的机智聪明。

【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理解正误的判断。解答此题要了解各文章主要内容,注意选项中表述的细节。

【解答】A.有误,选项表述的文章标题与内容错乱,应是《咏雪》文章结尾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以暗示作者赞赏她的才气。

BCD.正确。

故选:A。

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zhòu)B.未若柳絮.因风起(xù)

C.即公大兄无奕.女(yì)D.白雪纷纷何所似.(shì)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作答此题首先应认真仔细读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注音是否正确。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似”应读作“sì”。

故选:D。

二.基础知识(共1小题)

6.读准多音字。

行.为xíng银行.háng

【分析】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读音。首先注意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词语标注正确的读音。

【解答】答案:

xíng háng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7.【对联撰写】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①上联:网络谣言严打击

下联:处事根本唯守信

②上联:抵制网络谣言,净化舆论空间

下联:恪守诚信根本,捍卫道德底线

【分析】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解答此题,要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并结合题目具体要求作答。根据对联常识,对联的上下联要求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相同、语义相关。对

联①和②的主题都是“抵制网络谣言”,据此拟写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①处事根本唯守信

②恪守诚信根本,捍卫道德底线

四.默写(共1小题)

8.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的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背过所学的古诗文,理解含义,把握意蕴,还要学会正确书写,牢记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

【解答】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要注意“委”的写法)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9.(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它是由南朝刘义庆(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的义理

②俄而雪骤.急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4)文中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分析】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本文出自《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文义:文章的义理;

②句意为:不久,雪下得大了。骤:急;

③句意为: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

④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因:趁、乘。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从“寒雪”

“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4)本题考查分析句子表达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分析解答。结合文章最后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然后从“意蕴”这个角度来分析。

答案:

(1)世说新语;刘义庆

(2)①文章的义理②急③相比④趁、乘

(3)从文中雪天家人聚集在一起讲论文义,“欣然”“大笑”等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4)“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给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或者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写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漫舞的样子。

六.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0.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感到惭愧

②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③与儿女

..讲论文义子侄辈

④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A.学而不思则.罔/险躁则.不能治性

B.博学而.笃志/学而.时习之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回也不改其乐.

D.太丘舍.去/不舍.昼夜

【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①句意为: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惭:感到惭愧。

②句意为:不也愉快吗?说:同“悦”,愉快。

③句意为:和子侄辈谈论诗文。儿女:子侄辈。

④句意为: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顾:回头看。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相同,两个“则”都是“就”的意思;

B.不同,表示并列关系/表示顺承关系;

C.不同,以……为乐/快乐;

D.不同,舍弃/放弃。

故选:A。

答案:

(1)①感到惭愧;②同“悦”,愉快;③子侄辈;④回头看。

(2)A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1.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半瓶酒

贾平凹

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

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

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呆滞。一见面,我有点惶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她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

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想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的,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

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赏析】父亲,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父亲》的半瓶酒是贾平凹的一篇描写父爱的文章。全文朴实,细腻,在作者对父亲不多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父爱如山”,也从文章真挚的语言中体会到了贾平凹对父亲深深的感恩与眷恋。

【思考】

(1)文中的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

(2)第④—⑦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慌恐”→“①难受”→“②纳闷”→感动的变化过程。

(3)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①“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②从第五段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分析“我”和父亲的不同性格。

(4)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说说“父亲的半瓶酒”具体含义和作用。

(5)选出与本文主题不同类的一项C

A.《背影》

B.《傅雷家书》

C.《再塑生命》

D.《爸爸的花儿落了》

【分析】本文通过写父亲写信叮咛“我”好好写作,劝“我”不要喝酒等几件牵挂“我”小事,表达了作者父亲对儿子身处逆境时的默默关怀与支持,更深切地表达了作者本人对父亲无私之爱的感激之情。全文语言如话家常,这些絮叨之语,淡至极致,不事雕琢,正是父亲对儿子自然纯净而厚重的爱的表现。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要按照题干要求找出父亲所做的事,再以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第①段写父亲为“我”照管小女儿,并叮咛“我”好好写作,不要喝酒。第②③④段写父亲带小女儿进城,为“我”的状况暗自担忧。第⑤⑥⑦段写父亲陪“我”喝酒,鼓励“我”。可据此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第④自然段,应由“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这句话提炼出“我”的心理;第⑤自然段,可以从“我”的所作所为看出,这反映出“我”是怕父亲为我的处境担心难过的心理。从文中第⑥中“我很纳闷”看出,这是“我”对父亲反常行为的反应。从第⑦自然段中“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这句话看出了“我”感动之情。

(3)①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的能力。本句应从人物描写的手法角度赏析。这句话是使用了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其中“悄悄流泪”实际上写出了父亲对“我”的处境的担忧,而“揉”则是他“装着眼花”时候的动作,是怕“我”看出他为“我”担忧而更加难过的的表现。

②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应结合第⑤段的内容,从“我”和父亲对小女儿的不同态度中去分析。第⑤自然段,当女儿吵闹的时候,“我”的做法是“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看出“我”性格粗暴,容易迁怒的性格特点;从文中“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这句话看出,“我”的父亲慈爱,遇事镇定的性格特点。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文章的题目“父亲的半瓶酒”,首先交代了文章叙写的主要人物﹣﹣父亲;“半瓶酒”是父亲担心“我”思想压力过大,主动为“我”买来陪“我”一起喝剩下来消解“我”的烦闷的,其间父亲给予“我”鼓励,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慰藉,并从父亲的话语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得失,学会了怎样做人,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文章以“父亲的半瓶酒”为题,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文章“酒”贯穿全文﹣﹣父亲一开始劝“我”戒酒,后来买酒陪“我”喝,喝剩下的半瓶酒激励着“我”﹣﹣构成文章的叙事线索,使文章条理清晰、结构紧凑。据此理解分

析作答。

(5)本题考查理解文本主题。这篇文章主要表达的是亲情。

ABD.都表达的是亲情。

C.表达的是师生情。

故选;C.

答案:

(1)①父亲写信叮咛“我”好好写作,劝“我”不要喝酒。②父亲带小女儿进城,为“我”

暗自担忧。③父亲陪“我”喝酒,并鼓励“我”。

(2)①难受;②纳闷

(3 )①动作(细节)描写,“悄悄流泪”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暗自担忧,“装着眼花”

“揉”表现了他不愿意让儿子看到自己的担心,以免儿子难过。

②小女儿吵闹时,“我”的态度是:忍不住斥责,并动手去打屁股,体现“我”的粗暴,

遇事不顺就迁怒孩子的性格;父亲的态度是:不能打孩子,走过来抱孩子哄着出去了,衬托父亲的慈爱,遇事镇定。

(4)①以“半瓶酒”为题,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结尾处画龙点睛,暗示“父爱”的中心。③“酒”是文章线索(父亲一开始劝“我”戒酒,后来买酒陪“我”喝,喝剩下的半瓶酒激励着“我”)。

(5)C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①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②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

次日食的情况。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C.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

D.为.魏郡太守(当,担任)

(2)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文言作品中涉及到了很多古人的日常称谓,请解释加点词。

①兄子

..胡儿哥哥的儿子

②与儿女

..讲论文义子侄辈

③君与家君

..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4)谢道韫和黄琬都以年幼巧对著称,你能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各自妙在哪里吗?

【分析】参考译文:

【甲】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乙】

黄婉从小就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告诉皇上,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描述。黄琬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诏令,于是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A.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解释正确。B.句意: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因:趁,乘。解释不正确。

C.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差不多。解释正确。

D.句意: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为:担任。解释正确。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兄子:哥哥的儿子。

②句意为: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子侄辈。

③句意为: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欣然,高兴的样子;似,像。句意为: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句中重点词有:何,为什么;言,说;如,像。句意为: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结合甲文内容可知,“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既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又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结合乙文内容,“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这句话黄婉把日食后的样子比作“刚出来的月亮或如初升的弯月”,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日食的样子。

答案:

(1)B

(2)①哥哥的儿子;②子侄辈;③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①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②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初升之月?

(4)谢道韫抓住了雪花和柳絮形态(外形)的相似,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的姿态,给人以春天到来的感觉;黄琬说日食后的样子是像刚出来的月亮或如初升的弯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

八.作文(共1小题)

13.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从题目中的“我们”一词分析,应该写家庭成员群体的活动或事件,而不是写家庭某一个成员的。“一家人”可以理解为一个家庭的成员,更可以理解为一个班级集体,甚至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这个温馨的大家庭等等。本文以写记叙文为主。

【选材构思】单独写一个人好写一点,看到这样一个难写的题目,首先把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像过电影般想了一遍。抓住每个人的特点。例如:爸爸一天很少着家,吃饭都不着消停,总是忙。“忙”就是爸爸的特点。妈妈不单是忙,而且左邻右舍吵个架有个事总愿找妈妈调解,少有的热心,热心就是妈妈的特点。哥哥学习很不错。还非常乐于帮助同学,是班里的干部,三好学生。弟弟淘气活泼,写作业时总爱…

【技巧点拨】文章要抓取典型的真实生活画面来写,尤其要从一个细小的角度入题,重点写一个情节,写其细节,给人的印象会更深刻。另外,也要安排好行文的层次及结构。

【解答】【范文】

我们是一家人

幸福是什么?是蜜蜂酿出了蜂蜜,是蚂蚁得到了食物,是小鸟自由地翱翔,在我看来,幸福,就是有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在我的幸福家庭里,时刻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们家是一个五口之家,我的妹妹(她比我小七岁),是我们家的淘气包,总是会惹出一些小麻烦,但我们都会宽恕她。我在家中是一个乖乖女,每天按时写作业,还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记得有一次,家里只有我一个,于是想趁此机会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就做了一份香喷喷的蛋炒饭,结果爸爸妈妈回来时,知道了我自己做菜烧饭,还表扬了我,说:“我的女儿又长大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

我的爸爸在家中可是一位称职的“维修工”。上个星期的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但别人家却是灯火通明,爸爸觉得一定是跳闸了,于是拿出工具,到门口“咔咔”几声,

电量立刻就恢复了,这时,我充满敬佩的望着他,爸爸笑了笑:“嘻嘻,厉害吧!”还有一次,我有一只自动笔的零件散了,我怎么安也安不好,便像爸爸请教,只见他拿出其中一个零件,又拿出另外一个,三两下就好了,我谢了爸爸,很幽默地说:“您可以开一个维修点了!”

我的妈妈工作虽然不是很忙,但她每天都在家里忙忙碌碌、洗衣打扫卫生,照顾我们的起居饮食,她会在凌早晨四点钟时,起来炖粥给我们做早餐,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几年来从无例外。她经常在夜里帮我们盖上被子,总让我们一家人健健康康。我的爷爷非常唠叨,一看到不对的地方便会说个不停:“问我说你看书时眼睛不要离太近,看电视不能时间太长,马上成“四眼”。一有空,他就在沙发上看报纸,所以还是懂得不少知识,他也与时俱进,经常会从电脑上看戏剧,还非常津津有味,生活自由自在,爸爸妈妈也非常孝顺,每年都给爷爷买一件新衣服,是我都有点羡慕了。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成长的,这个家它既不富裕,也不穷苦,让我感到非常幸福,我为有一个温暖、平凡的家庭感到自豪。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带答案解析)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友人惭,下车引.之() 【答案】(1)约定(2)舍弃(3)舍弃(4)拉,牵拉 【解析】解释词语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文言现象。 2.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 ..讲论文义。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1)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儿子和女儿。(2)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与“来”相对。(3)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解析】要注意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答案】C 【解析】A句正确朗读节奏为:撒盐/空中/差可拟;B句正确朗读节奏为:白雪/纷纷/何所似;D句正确朗读节奏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待君久不至,已去。 【答案】(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2)等您好久您没有来,他已经走了。 【解析】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的方法。它要求忠实于原文,一丝不苟,确切表达原意。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古文直译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对译、移位、增补、删除、保留等。 5.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文章都出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代)___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答案】《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智慧儿童(表现儿童聪明才智)谢道韫陈元方 【解析】南朝宋,不是南宋。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与儿女讲论 ..文义()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答案】(1)谈论(2)急(3)相比 【解析】解释词语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文言现象。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答案】(1)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解析】古文今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字词和句子进行对等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有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咏雪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俄.而(é)雪骤.(zhòu)撒.盐(sǎ) 柳絮.(xù) 无奕.(yì) 王凝.之(ní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章的义理) C.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解析】D项,因:趁、乘。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与.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像) 【解析】D项,若:如,及,比得上。 4.[17儒墨教研原创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C)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腋成裘 B.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C.与.儿女讲论文义我寄愁心与.明月 D.撒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 【解析】C项,与:和/给;A项,集:聚集;B项,骤:急;D项,拟:相比。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D)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公/大笑/乐 【解析】正确划分应为:A项,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项,与儿女/讲论文义;C项,即/公大兄/无奕女。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选自南朝宋__刘义庆__(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__《世说新语》__(书名)。 (2)《咏雪》一文用“__内集__”“__欣然__”“__大笑__”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氛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梳理

8.《世说新语》二则 【了解作者】 刘义庆,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组织文人编写《世说新语》【了解作品】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由刘义庆组织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全书原本8卷,今传本3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的士大夫的言谈、逸事。鲁迅称之为“名士底教科书”。 【知识链接】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淡小说、逸事小说。代表作为《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的特点: 1.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2.篇幅简短 3.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刻画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4.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简义丰。 咏雪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1)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子侄辈。 (4)讲论文义:谈论诗文。文义:文章的义理 (5)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6)骤:急,紧。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9)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10)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11)未若:不如、不及 (12)因风:乘风。因:趁、乘 (13)即:就是。 (14)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更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文句解读】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交代了咏雪的背景。在雪天聚会谈论文章的义理,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温馨的家庭氛围。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骤”字传神地表现了雪下得急,突出了雪景的非凡气势,为下文咏雪做铺垫 把“白雪纷纷”比作“撒盐空中”,表现了大雪下得猛烈密集的情景 把“白雪纷纷”比喻“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富有诗意和美感。 3.“公大笑乐”暗示了谢太傅更加欣赏“兄女”的说法。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 【主旨】 《咏雪》通过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写作特点】 叙事简约,意蕴含蓄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 基础闯关全练 1.下列语句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sǎ)(chā)( nǐ)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fù) 俄而雪骤(é)(zhòu) C.柳絮( xù) 无奕(yì) 太丘舍去(shě) D.尊君在不( bù) 友人惭(cán) 2.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B.与人期行(约定) C.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3.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C.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根据提示填空。 (1)《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拟大雪纷纷落下的情景。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 ) A.令尊、垂念 B.奉陪、家严 C.鄙人、高就 D.劳驾、舍弟 能力提升全练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2.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粗字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粗字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 (1)友人便怒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 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模拟全练 1.(2019湖北武汉卓刀泉中学月考,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雪骤.(zhòu)差.可拟(chā)谢道韫.(yùn) B.柳絮.(xù)无奕.(yì)陈寔.(shí) C.太傅.(fù)尊君在不.(bù)非人哉.(zāi) D.舍.去(shě)友人惭.(cán)欣然曰.(yuē)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B.与人期.行(约定) C.相委而去.(离开)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3.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C.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5.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 A.令尊、垂念B.奉陪、家严C.鄙人、高就D.劳驾、舍弟 6.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 ..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8.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太丘舍.去(______) ②尊君在不.(______) ③期日.中(______) ④去后乃.至(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地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基础知识专项复习(部编版)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解析版)

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归纳 一、文体知识 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二、作家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三、基础知识 (一) 1.注意读音 骤(zhòu) 絮(xù) 奕(yì) 谢道韫(yùn) 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二) 1.读准字音 不(fǒu) 惭(cán) 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期行:相约同行。 舍去:顾而离去。去,离开。 乃:才。 则:就,便,那么。 顾:回头看。 君:对别人的尊称。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在不:不,同“否”。 四、研读《咏雪》 (一)整体感知 1.注意朗读节奏。 【交流点拨】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二)深层探究 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交流点拨】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2.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交流点拨】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世说新语》二则 [南朝宋]刘义庆 文本回顾

知识清单

跟踪训练 一、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1.下列各项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集中商量) B.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什么) C.撒盐空中差可拟。(拟:像什么) D.公欣然曰。(欣然:幸福) 2.下列各项中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译文:不久,雪下得急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文:(她)就是谢安哥哥的女儿无奕。 C.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文:(谢安)和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D.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即公大兄无/奕女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开头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B.文章通过神态描写、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并因此而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 C.纷飞的白雪和因风起的柳絮,都给人以轻盈、飘逸、优雅的感觉,用“柳絮因风起”来比喻“白雪纷纷”,可谓形相似,景相同。 D.作者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评论,作者的意图不明显,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不足。 5.下列诗句与“未若柳絮因风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约定)行。 B.尊君在不.(没有)。 C.相委.(丢下、舍弃)而去。 D.去后乃.(才)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随堂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随堂练习题(附答案)第一部分: 1.《世说新语》是集,主要记述 了。刘义庆是宋文学家。2.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华歆()辄()携()拯()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过中不至(过:) ⑵去后乃至(乃:去:) ⑶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⑷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⑸元方入门不顾(顾:) ⑹歆辄难之(辄:) ⑺幸尚宽,何为不可(幸:) ⑻王欲舍所携人(舍:) ⑼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⑽既已纳其自托(托:) 4.译句。 ⑴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⑶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⑷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5.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6.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7.《期行》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第二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9.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10.释词: 日中:()舍去:() 无礼:()引之:() 1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12.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13.“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14.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伤仲永》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伤仲永》中文题包含的感情是() a、痛心忱惜b、哀怜惋惜c、哀怜痛心d、痛苦惋惜 2、方仲永为什么“泯然众人矣”?() a、十二三岁b、或以钱币乞之 c、父利其然也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 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 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 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7.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 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 8.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那么你认为哪个回答更好?为什么?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 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 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⑤师:学习。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8《世说新语》二则(含答案)

8《世说新语》二则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 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 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 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 ..讲论文义 B.公欣然 ..曰 C.待君久不至,已去. D.相委.而去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等要素。 7.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 8.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那么你认为哪 个回答更好?为什么?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第三》)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的自称。⑤师:学习。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2)不知卿家君法.孤() 11.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12.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表达交流 13.《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那位已经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友人,如果有一天见到陈太丘,他将会对陈太丘说些什么呢? 提升训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知识点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一、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临川王。《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二、课文翻译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 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注释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讲论文义: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 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 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原文: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 因风起。” 注释 胡儿: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因,趁、乘。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是柳絮乘着风漫天飞舞。” 原文: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即:是。 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曾任左将军。 译文: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问题解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却内容丰富,涵盖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及主体事件等内容。 2.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家庭氛围的融洽?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 3.对于胡儿和道韫,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谁的才气? 文章结尾,谢太傅虽未对两人的优劣作任何点评,但从“公大笑乐”,以及最后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可看出谢太傅更欣赏的是道韫的才气。 四、课文主题 《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2023-2024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时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02(含答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时练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组织编写的一部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出自《言语》篇。 二、词语解释 1.寒雪日内集 ..内集: 2.与儿女 ..儿女: 3.讲论文义 ..文义: 4.俄而 ..雪骤.俄而:骤: 5.公欣然 ..曰欣然: 6.何所似 ...: 7.差.可拟.差:拟: 8.未若柳絮未若: 9.因.风起因: 10.即.公大兄无奕女即: 11.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王凝之: 三、句子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 2.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 四、文意理解 1.文中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和“”。2.写出“咏雪”一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时间:地点: 人物: 3.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4.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 5.如何理解作者在文末交代谢道韫身份的这种写法? 6.理解性默写。 (1)《咏雪》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书香之家:“”,“”。

(2)《咏雪》中两个孩子咏雪的句子是“”,“”。 (3)《咏雪》中写出谢公为孩子们对雪比喻,感到满意的句子:。【选择题】 7.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白雪∕纷纷何∕所似 C.未若∕柳絮∕因风起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五、课外延伸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人问之.之: (2)取之.之: (3)唯.戎不动唯: 2.句子翻译: (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译: (2)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练习题(含答案)

8《世说新语》二则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xù) 差可拟.(nǐ) 尊君在不.(fǒu) 雪骤.(zhòu) 太傅.(fù) 韫.(yùn) 无奕.女(yì)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君与家君/期日中 (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待君久/不至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 (2)未若 ..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3)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4)去后乃.至(才) (5)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 (1)友人便怒.怒不可遏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至死不渝言而有信 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下联: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 02 课内精读 (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 (2)俄而雪骤.急 (3)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8.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10.“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舍弃) (2)去.后乃至(离开) (3)相委.而去(舍弃) (4)下车引.之(拉,牵拉) 12.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2)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13.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元方,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 14.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 15.陈太丘之友和元方各是怎样的人?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 道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知错能改。 03 拓展阅读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②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16.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 习题(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4.《世说新语二则》知识梳理及针对训练 重点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本文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二、常考重点字词翻译: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 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 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文言知识总结: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四、原文翻译(见教材) 五、重点问题 1.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撒盐比较接近。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在有意象,它注重神似,给人以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2.咏雪诗句积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谢道蕴《咏雪联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3.你认为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参考答案: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针对训练 一.(2020秋•金华期末)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②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全册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专题训练 (含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 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 (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 (3)撒盐空中差可拟差: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5)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6)尊君在不不: (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8)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顾: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B.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元方时年七岁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论语》十二章 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君子: (4)吾日三省吾身 日:省: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忠:信: (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立:惑: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 (8)饭疏食饮水饭:水: (9)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 (10)逝者如斯夫斯: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笃:切: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人谋而不忠乎 B. 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C. 可以为师矣仁以为己任 D. 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任重而道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正确一项是() A.“三省吾身”、“三人行”的“三省”和“三人”分别 指“三次进行反省”和“几个人”。 B.孔子自述其人生经历时说自己到七十岁时做事才能不随 心所欲,不越过规矩。 C. 从“一箪食”、“一瓢饮”、“饭疏食饮水”中可看出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 D.孔子说的“博学而笃志”意思是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 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 《诫子书》诸葛亮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2.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诫子书诫: (2)夫君子之行君子:行: (3)非淡泊无以明志淡泊:明: (4)非宁静无以致远致: (5)非学无以广才广才: (6)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淫:慢: 励:险:治: (7)年与时驰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夫君子之行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吾日三省吾身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 【学习目标】 1.简要了解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2.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能够准确通顺地直译文言文。 3.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感受古代少年的方正与聪颖,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并汲取精华树立自己的品德。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掌握简单的语法知识。 2.背诵默写课文。 【学习难点】 1.感受古代少年的方正与聪颖,感受中华道德文化的魅力。 2.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简义丰。 【学法导航】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疏通文意后,反复朗读,读到流利为止。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先自由说从这两个故事中读到了什么,再参考教材中“思考探究”的第二、三题,以及本书中“问题探究”的两个问题来思考。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意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结合课后第五题,先了解课文中的“谦称”和“尊称”;再浏览教材补白中提供的词语,看看哪些词语自己比较熟悉,可以尝试使用。 【课文解读】 本课是中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一定要克服畏难心理和生疏感,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学习文言文,要“言”“文”兼顾,既牢牢掌握本课的文言词语和语法知识,又在此基础上将文言“文”作为文章来解读体会,深入赏析。对于“言”的理解和掌握,应借助注释疏通大意,努力自

2021-2022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解析版)

专题08《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讲解 1.文学常识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内容及中心 《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3.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4.古今异义 (1)儿女:古,子侄辈;今,子女。 (2)去:古,离开;今,到什么地方去。 (3)文义:古,诗文;今,文章意思。 5.一词多义 (1)顾:①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 ②相顾惊疑。顾:看。(如顾野有麦场)③将军宜枉驾顾之。顾:拜访。(如三顾茅庐) (2)信:①则是无信。信:讲信用。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真诚、诚实。③必以信。信:实情。 6.敬辞与谦辞 (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7.其它关键词 (1)寒雪日内集。集: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似:像 (3)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速(暴风骤雨)。 (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5)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比不上。因:趁着、随着。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委:丢下。舍:丢下、舍弃。去:离开。 (7)下车引之。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9)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 (10)差可拟。差:差不多。拟:相比。 8.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译文: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6)未若柳絮因风起。译文:不如比作柳絮随风吹飞舞。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雪骤.(zhòu)差可拟.(nǐ)谢道媪.(yǜn) B.柳絮.(xǜ)无奕.(yì)王凝.之(níng) C.太傅.(fù)尊君在不.(bù)非人哉.(zāi) D.舍.去(shě)友人惭.(cán)欣然曰.(yuē)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A.有误,“谢道媪”的“媪”应读作“yùn”; B.有误,“柳絮”的“絮”应读作“x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