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
隋唐酒器:鹦鹉杯
隋唐酒器:鹦鹉杯规格: 高2.5厘米、口径12.5—4.7厘米Height 2.5cm·Mouth Dia.12.5—4.7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牙骨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中文名称: 鹦鹉杯葡萄酒英文名称: Cup made of conch介绍由鹦鹉螺制成的纯天然的酒杯鹦鹉杯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村的一座唐墓。
此杯并非形状像鹦鹉,而是用鹦鹉螺制作而成的酒杯,故称为鹦鹉杯。
鹦鹉螺,即为海螺的一种,旋纹尖处屈而朱红,似鹦鹉嘴。
其壳青斑绿纹,壳内光莹如云母。
唐刘恂《岭表录异》、《艺文类聚》卷七十三均记载说,用这种鹦鹉螺制成的酒杯,可容二升许。
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载:“鹦鹉杯即海螺盏,出广海,土人琢磨,或用银或用金镶足。
”这种鹦鹉螺可以不加雕琢,直接用于饮酒。
用如此纯天然的酒杯喝酒,肯定会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唐宋诗文中的鹦鹉杯唐宋诗词中常提到鹦鹉杯。
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
”李白《襄阳歌》诗:“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陆放翁诗:“葡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薤香。
”看来,鹦鹉杯在唐宋时期还颇得嗜酒者的喜爱。
唐宋诗词中常提到鹦鹉杯。
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
”李白《襄阳歌》诗:“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陆放翁诗:“葡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薤香。
”看来,鹦鹉杯在唐宋时期还颇得嗜酒者的喜爱。
购酒网习酒(/)提醒你,喝酒切勿贪杯,购酒就上购酒网。
酒逢知己千杯少,历代酒器大赏!
酒逢知己千杯少,历代酒器大赏!说到饮酒之器,不禁联想到古文诗词,从成语中的“觥筹交错”,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大碗筛酒”;从书圣王羲之借“曲水流觞”饮酒,诗仙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范仲淹“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再到李清照“三杯两盏,怎敌他、晚来风急”……诗文中的“觥(gōng)”“樽(zūn)”“杯”“盏”等等,皆是饮酒器具。
只不过,时代不同而饮者有别,上古之人临池用手掬捧而饮,草莽英雄瓢舀碗盛豪饮,文人雅士持杯把盏酌饮。
盛葡萄酒的是夜光杯,盛兰陵酒要用玉碗。
所以美酒美器是绝配。
看那些从古至今的容酒之器,有的沉雄厚实,有的古朴庄严,有的精巧灵动。
饮酒的同时,也可欣赏酒器,妙不可言。
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有一句名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为玉石所制的酒杯,现代已仿制成功。
明龙纹夜光杯倒流壶倒流壶的壶盖是虚设的,不能打开。
在壶底中央有一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注入。
小孔与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当正置酒壶时,下孔不漏酒。
壶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时酒可不溢出。
设计颇为巧妙。
清茄皮紫桃形倒流壶宋酱釉倒流壶鸳鸯转香壶鸳鸯转香壶是我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一种神奇酒具,能在同一壶中倒出不同的两种酒来。
它创于何代、何人所创均无据可考,但历代都以“稀世珍宝”传闻于世。
九龙公道杯九龙公道杯产于宋代,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条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酒具上绘有八条龙,故称九龙杯。
下面是一块圆盘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时,如适度,滴酒不漏,如超过一定的限量,酒就会通过“龙身”的虹吸作用,将酒全部吸入底座,故称公道杯。
渎山大玉海专门用于贮存酒的玉瓮,用整块杂色墨玉琢成,周长5米,四周雕有出没于波涛之中的海龙,海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重达3500公斤,可贮酒30石。
据传这口大玉瓮是元始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公元1256年)从外地运来,置在琼华岛上,用来盛酒,宴赏功臣,现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前团城。
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中国古代酒具品种十分丰富,从汉晋时期至明清时期,酒具的种类在不断扩大,而且造型各异。
一、汉晋酒具酒具在我国出现较早,如东汉时有瓷耳杯,它是按照漆耳杯的造型所仿制的。
漆耳杯是一种酒杯,多用托盘盛放。
东汉时期的托盘很大,一个托盘可以放好几只耳杯,而后托盘逐渐减小,里面所盛放的耳杯数量也在逐渐减少。
东晋时期的托盘中仅仅有两个耳杯,以后又发展成一个耳杯,最后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盏托”。
二、隋唐五代酒具隋代的酒具中比较多见直口杯。
唐代的短嘴执壶,又名为“注子”,是唐代非常有名的酒注。
五代时期的执壶较唐代容量更大,而且壶底由唐代的平底改成圈足,壶身以椭圆形居多。
三、宋元酒具宋代酒具中以执壶、梅瓶、倒流壶、鸳鸯转香壶、玉壶春瓶最具特色。
其中执壶的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和柄等高,柄也比较长。
梅瓶是当时贮藏美酒的一种酒瓶,上面多写有“醉、乡、酒、海”四字和“清、沽、美、酒”四字。
倒流壶是北宋时期耀州窑的得意之作,当入酒时酒可不溢出,设计新颖奇巧。
鸳鸯转香壶,是宋代皇室中所用的一种特殊的酒壶,因为它可以在一个壶中倒出两种美酒来。
玉壶春瓶是宋代一种非常实用的装酒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之瓷。
玉壶春瓶造型优美大方,其中元代的玉壶春瓶承袭了宋制,圈足外撇,体形多瘦长。
造型除了最为常见的圆形之外,还有特殊的八方形。
四、明清酒具明代的酒具几乎各朝都有一定的特色,其中洪武时期主要有青花执壶和釉里红执壶等。
永乐时期压手杯是最为知名的一种酒杯。
此外,永乐瓷酒具中还比较多见青花竹节壶,以及青花釉里红高足杯等。
成化时期比较多见高足杯,撇口杯、卧足杯、鸡缸杯、马蹄杯等。
品种主要有青花、釉里红、斗彩、红彩、白釉、仿哥釉等。
清代酒具中,以杯类器物的品种最为丰富,其中康熙时期的杯类器物品种主要有方杯、压手杯等。
品种涉及青花、釉里红等。
嘉庆时期的杯类器物品种主要有青花、粉彩、青花红彩、青花五彩、绿釉粉彩、百花锦地粉彩等。
道光时期的杯类器物品种主要有青花、斗彩、粉青花红彩、水墨五彩、绿地粉彩、金地粉彩、白地墨彩、黄地绿彩等。
古代酒器酒具选
古代酒器酒具选史前时期酒具:黄陶鬶史前时期酒具:白陶鬶夏商周时期酒器:青铜方尊夏商周时期酒器:象形铜尊夏商周时期酒器:双联漆杯夏商周时期酒器:陶质贮酒器夏商周时期酒器:白陶鬶夏商周时期酒器:黑陶|象鼻盉夏商周时期酒器:莲鹤方壶夏商周时期酒器:偃师商城铜斝夏商周时期酒器:龙耳虎足铜方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鸟篆纹铜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漆画枋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温酒炉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青铜合卺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镶琉璃铜壶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白玉觥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四神温酒炉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隋唐酒器:舞马银壶隋唐酒器:褐釉双龙耳壶隋唐酒器:镶金牛首玛瑙觥隋唐酒器:鎏金胡人头执壶隋唐酒器: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隋唐酒器:金杯和金釦玉碗隋唐酒器:双身龙耳白瓷瓶隋唐酒器:鸬鹚杓隋唐酒器:凤首龙柄青瓷执壶隋唐酒器:掐丝团花金杯隋唐酒器:八棱人物金杯隋唐酒器:金花鸳鸯银羽觞隋唐酒器: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隋唐酒器:宣徽酒坊银酒注子隋唐酒器:狩猎纹高足银杯宋辽金元酒器:影青温碗注子宋辽金元酒器:鱼形提梁银壶宋辽金元酒器:白釉黑花葫芦形倒装壶宋辽金元酒器:耀州窑青瓷倒装壶宋辽金元酒器:白釉莲花温碗注子宋辽金元酒器:蓝釉爵杯宋辽金元酒器:朱碧山银龙槎宋辽金元酒器:镂空折枝花高足杯宋辽金元酒器:伎乐纹双人耳玉杯宋辽金元酒器:黑釉剔刻花瓷扁壶明清时期酒器:斗彩高士杯明清时期酒器:彩漆鸟形杯明清时期酒器:金瓯永固金杯明清时期酒器:琥珀荷叶杯明清时期酒器:五彩十二月花卉杯明清时期酒器:犀角槎杯明清时期酒器:带托金酒注明清时期酒器:项圣思蟠桃形紫砂杯明清时期酒器:仿哥窑高足杯明清时期酒器:青花海兽高足杯明清时期酒器:青花缠枝莲纹杯明清时期酒器:金托金爵杯酒器和水器酒器和水器均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主要种类。
酒器主要可分为饮酒器和盛酒器两大类。
水器多用于盥洗,所以亦称为盥器,又可分为注水器,承水器,盛水器三种,器型不多,主要有盘、鉴。
中国古代酒器具鉴赏[图]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许多遣策,其中一七二号竹简记载“〓画枋二,有盖,盛白酒”,一七三号竹简写有“〓画枋一,有盖,盛米酒”,一七四号竹简说“〓画枋一,有盖,盛米酒”。
经查验出土文物,漆画枋内确还留有酒滓。
这说明,“〓画枋”确为酒器,原器内盛有白酒和米酒。
枋与钫同为一族枋与钫,为一种器类,仅质料不同而已。
河北省满城汉墓中就出土有铜钫,形制和容量皆与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漆画枋相同。
枋(钫)大致是战国中晚期开始流行,在西汉早期较常见,但到西汉中期以后,在中原地区就很少见到了。
中国古代的白酒和米酒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遣策记述,墓中的四件漆画枋分别盛有白酒和米酒。
所谓白酒,有人说是久储澄清的陈酒,《周礼·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郑玄注:“昔酒,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者也。
”另有人说应是指反复重酿之酒,《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说“白酒曰醝”,晋人张华《轻薄篇》有“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之句,九酝醝很清淡,像白水,故称白酒。
张衡《南都赋》说“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曹操献“九酝春酒法”时也说“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
至于米酒,据认为可能即是醴酒。
《北堂书钞·酒食部》引《韩诗》、《汉书·楚元王传》颜师古注,皆说醴为甜酒,少曲多米,即今之醪糟,故称米酒、米酿。
规格: 高51.5厘米Height 51.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西汉Western Han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漆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收藏地: 湖南省博物何纹。
主题花纹在筒腹中部,为四组羽人驾舟图。
据专家研究,这是一个杀俘虏祭水神的场面。
船上旌旗高飘,刀剑耀眼,鼓声催魂,气氛肃穆、激昂、悲壮,惊心动魄,非常壮观。
美酒增寿三万岁广州出土的汉代陶提筩上有墨书"藏酒十石,令兴寿至三万岁"等字样,由此证明南越王墓出土的铜筩亦为盛酒之器,作用类似于中原的铜壶、铜卣之类。
古代饮酒的器皿
古代饮酒的器皿古代饮酒的器皿可以追溯到早期人类的居住时代。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发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器皿来盛放和享用酒类饮品。
这些器皿的形状、材质和饮用方式都与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密切相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常见的饮酒器皿。
1.角觥(jiǎo gōng):角觥是古代中国饮酒的器皿之一,它来源于白鹿角制成。
角觥独特的造型,具有一端尖锐而另一端开口,可以倒酒。
角觥的主人通常会以它来款待宾客,并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觥的大小也可以反映人们的身份和地位,它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
2.玉杯(yù bēi):玉杯是中国古代贵族和皇室常用的饮酒器皿。
玉杯通常由上等的玉石制成,外观光滑、纹理精美。
玉杯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与祥瑞、吉祥的象征物有关,同时玉杯也被视为一种奢华的象征。
在古代,举行重要场合的宴会时,玉杯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以示隆重。
3.金银杯(jīn yín bēi):金银杯在古代中国是富有和权力的象征。
这些杯子通常由黄金或白银制成,外观华丽、光彩照人。
金杯和银杯多用于贵族、王室和富商举办的盛宴上。
拥有金银杯的人可以向来宾展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同时也凸显了他们的崇高身份。
4.青铜爵(qīng tóng jué):青铜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酒器,它源于青铜器的发展。
青铜爵一般造型独特,容积较大,用于举行宴会时供宾客饮用。
青铜爵通常由青铜制成,上面雕刻着各种图案和纹饰,展示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美学观念。
爵的形状通常是高大的杯身,杯口和杯底都扩大,方便盛酒和稳固放置。
5.瓷杯(cí bēi):瓷杯是中国古代及现代常见的饮酒器皿之一。
瓷器的制作技术首次出现在中国,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瓷杯外观光滑、质地坚硬,透明度高。
瓷杯的种类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风格和用途来选择。
瓷杯的使用广泛,既可以在宴会上使用,也可以在家庭聚会和日常生活中使用。
以上介绍了古代中国常见的饮酒器皿。
各朝代酒具
史前时期酒具酒大约产生于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酒器的产生应与酒的产生大致相同,亦应是距今六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这段时间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此间所使用过的酒器,我们称之为“史前酒器”。
目前可确知的人工史前酒器,从质料上可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两种。
其中以陶酒器为大宗。
陶酒器从陶色上可分为彩陶、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器形有壶、尊、鬶、觚、罍和蛋壳黑陶杯等。
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
“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夏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
正因为夏商周时期酒礼最受重视,因此,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彻底摆脱了数千年来的原始状态,进入了文明社会,而原始社会几千年的酒文化积淀,被后来的佼佼者——夏王朝的主人不折不扣地继承过来,并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和开拓。
酒器的品类较之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后来的商周相比,则颇显单调。
主要是陶器和青铜器,少数为漆器。
器形有陶觚、爵、尊、罍、鬶、盉,铜爵、斝和漆觚等。
商代酒器发展较快,品类迅速增多,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另有少量原始瓷器、象牙器、漆器和铅器等作辅助。
器形有陶觚、爵、尊、罍、盉、斝,铜觚、爵、尊、罍、卣、斝、盉、瓿、方彝、壶、杯子、挹等。
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一年。
在这一年,秦国军队横扫六合,秦王嬴政统治下的秦国完成了先后翦灭东方六国的战略,从而结束持续数百年的诸侯分争割据局面,一统天下。
中国酒文化史也随之揭开了新的一页。
自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较为复杂的一段时期。
连年战争造成的动荡不安的时局,使人们的思想极为活跃,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继东周之后的又一个思想开放的高潮期。
这种思想的高度开放和肆无忌惮的发挥,造就了中国古代又一个新的艺术革命。
中国古代酒器欣赏(图)
中国古代酒器欣赏(图)古代酒器⼀些,古书上说可容酒6升。
爵是⼀种典礼时⽤的酒器,君王赐酒给⾂下⽤。
所以它和鸟兽尊它⼀般为侈⼝,⾼颈,⿎腹或筒腹,圈⾜。
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
在新⽯器时代(现制为市秤2.5两)提两种。
◆⾖——原先是⼀种⾼脚⽊制器,后各种材质均有。
⾖其实是古代盛⾁盛菜的器⽫,常⽤以装酱、醋之类的有汁调味品,但也⽤来盛酒。
《考⼯记》有“⾷⼀⾖⾁,饮⼀⾖酒”的记载,有⼈说⾖和⽃字通,⽃也是盛酒器。
⽃——也是酒器,不能和量器升之⽃相混。
但它确实是容量⽐较⼤的酒器。
《诗.⼤雅.⾏苇》有“酌以⼤⽃”的诗句,京剧《珍常寨》⾥李克⽤的唱词也有“太保传令换⼤⽃”的句⼦。
⽃酒⼤概是平常⼈的适宜酒量,⼀⽃是⼀⼤盏。
◆卣——它⼀般为⼩⼝,有盖,长颈,椭圆⿎腹,圈⾜,有提梁,挂于两肩。
卣的体形近似扁壶。
因卣为中等盛酒器,最⾼统治者常⽤盛着酒的卣赏赐给有功的贵族。
⾦⽂中每见赐品中有“矩⾿⼀卣”的话。
卣出现于商代晚期,初形较圆,商周之际盛⾏,多为⼤⼝,形扁,腹下垂。
卣也有⽅形、直筒形、鸟兽形等。
约在西周末,卣在礼器中即不常见。
河南信阳蟒张乡商代墓葬出⼟的铜卣中,保存了⽬前所知我国最早的酒。
湖南湘潭荆州乡出⼟的鼍龙纹提梁铜卤是⽬前所见最⼤的铜卤。
上⾯所列出的⽃和⾓两种,即是酒器,⼜是量器,⾓(酒提⼦)今天运酒量酒之⽤,⽃在古代也是量酒之具。
1.【四⽺⽅尊】商晚期偏早器。
原器⼀九三⼋年出⼟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已发现的较⼤的⽅尊,⾼五⼗⼋点六厘⽶,重近三⼗四点五公⽄。
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采⽤线雕、浮雕⼿法,把平⾯图象与⽴体浮雕,器物与动物形状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个器物⽤块范法浇铸,⼀⽓呵成,⿁斧神⼯,显⽰了⾼超的铸造⽔平。
⽅尊四⾓的四只卷⾓⼭⽺,以脚踏实地的有⼒形象承担着尊体的重量,使得这个上边长(五⼗⼆点四厘⽶)⼏乎与器⾼相等的器具显得挺拔、刚劲,丝毫没有头重脚轻之感。
⽺在古代寓意吉祥。
四⽺⽅尊以四⽺、四龙相对的造型展⽰了酒礼器中的⾄尊⽓象。
唐诗中的酒器及酒文化
唐诗中的酒器及酒文化在唐代,酒类饮料与文化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在唐朝的传统文化里,饮酒不仅仅就是对娱乐的热爱,更是一种文化之美。
下面列举几种唐代以来较为出名的酒器,并探索唐朝饮酒文化:一、酒器1、温杯:温杯是唐代宴席饮酒必备酒器,酒器外形呈圆满,以宣示太平景泰。
古时候,温杯只供高级官员使用,旁人不得触及。
2、醍醐瓮:这是温杯后的婉约之作,因其外形像一个大瓶而得名“醍醐瓮”,它通常是宴客使用,也是唐朝最突出的酒器之一。
3、酒牛:这是一种古朴的口径较大的圆形小酒器,其外形像一头小牛,俗称酒牛,它可用来盛放清酒,另外也用来盛放宴席上的酒汁,是中唐寿宴上的必备器具。
4、九华瓶:它是为了表达象征欢乐,质料选用坚硬而晶莹剔透的釉质,装饰以彩绘和镂空等,颜色一般以芭蕉绿或者古铜色为主。
二、唐朝饮酒文化1、宴席风俗:宴席是唐朝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贵族宴会、文人聚会等,宴席上都有丰富多彩的食物和饮料,饮酒古礼和敬酒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饮酒习俗:唐代社交习俗非常严格,饮酒也具备某一种做客习俗,比如在宴席的按排上,按照客人的身份层次和地位进行有序安排,客人喝酒也是要有一定的要求,如保持饮酒高度,避免过度饮酒等,不然会被认为是不知礼节的人。
3、酒歌文化:唐朝时期,古典诗词大量涌生,也有一些以狠辣的酒歌著称,为当时的娱乐文化化添加了许多精彩的元素。
它隐含着穿越时空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唐朝气概风骨。
综上所述,唐朝的酒器和饮酒文化为唐朝的文化增添了诸多的精彩内涵,亦充满了宴席贵族和众人褒扬敬酒的酒仪礼节,极具沧桑意味并流传至今。
现在,让我们千秋万古,来一碗温酒,以此庆贺这珍贵的传统文化!。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古代酒器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话题:古代酒器墓志铭酒器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规格:高18.6厘米Height18.6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唐代Tang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中文名称:绿釉联体壶英文名称:Green—glazedtwinhu介绍唐代釉陶精品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
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
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
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
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
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
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
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
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隋唐酒器:舞马银壶规格: 高18.5厘米 Height 18.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中文名称: 舞马银壶英文名称: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jumping horse介绍骏马醉舞伴酒兴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
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
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
各朝代酒具
史前时期酒具酒大约产生于距今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酒器的产生应与酒的产生大致相同,亦应是距今六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这段时间正处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此间所使用过的酒器,我们称之为“史前酒器”。
目前可确知的人工史前酒器,从质料上可分为陶酒器和漆酒器两种。
其中以陶酒器为大宗。
陶酒器从陶色上可分为彩陶、灰陶、红陶、白陶、黑陶等;器形有壶、尊、鬶、觚、罍和蛋壳黑陶杯等。
名称:灰陶大酒尊名称:黄陶鬶年代: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年代:山东龙山名称:蛋壳黑陶高柄杯名称:彩陶觚年代:山东龙山文化年代: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夏、商、周时期酒具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国古代礼制最为规范的时期。
“礼以酒成”,无酒不成礼,因此,夏商周时期也是我国酒礼最复杂、酒与政治结合最为紧密的时期。
正因为夏商周时期酒礼最受重视,因此,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也就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彻底摆脱了数千年来的原始状态,进入了文明社会,而原始社会几千年的酒文化积淀,被后来的佼佼者——夏王朝的主人不折不扣地继承过来,并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和开拓。
酒器的品类较之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后来的商周相比,则颇显单调。
主要是陶器和青铜器,少数为漆器。
器形有陶觚、爵、尊、罍、鬶、盉,铜爵、斝和漆觚等。
商代酒器发展较快,品类迅速增多,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另有少量原始瓷器、象牙器、漆器和铅器等作辅助。
器形有陶觚、爵、尊、罍、盉、斝,铜觚、爵、尊、罍、卣、斝、盉、瓿、方彝、壶、杯子、挹等。
名称:象形铜尊名称:双联漆杯年代:商代年代:战国时期名称:黑陶象鼻盉名称:管流爵年代:约公元前1800年年代:夏王朝中晚期名称:铜爵名称:铜斝年代: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年代: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二里头文化名称:象牙觥杯名称:偃师商城铜尊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关键性的一年。
唐代至尊酒器——镀金兽首玛瑙杯
唐代至尊酒器——镀金兽首玛瑙杯
镀金兽首玛瑙杯出土于1970年的西安,是一件雕刻着牛头的玛瑙酒杯。
这件兽首玛瑙杯选用优质玛瑙,运用了极为精湛的圆雕技术雕琢而成。
酒杯的主体椭圆的兽形,用牛头的双角作为酒杯的柄。
牛头兽首的嘴部镶嵌着黄金雕琢的部件。
这件兽首玛瑙杯的色彩十分柔和,虽然采用的是红色的缠丝玛瑙,但部分杯体的玛瑙颜色呈现乳白色,相互映衬之下显得非常协调。
这件玛瑙酒器上牛头兽首眼睛瞪得很大,两只长长的角却有些像羚羊的角,细长的角直接连接到盛酒的酒槽,设计非常新颖。
通过十分高超的工艺和合理的雕刻思路,使整个兽首玛瑙杯的颜色深浅比较完美的体现了酒杯盛酒后呈现的色彩变化。
镀金兽首玛瑙杯的牛头望向前方,双目非常有神,角部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整体造型优美,杯子体现了一种端庄典雅又祥和的感觉。
兽首玛瑙杯通体是一种近乎玻璃一样的光泽,并没有太大反光,但是内里仍旧比较晶莹。
周身雕刻十分精细,器物摸起来非常光滑。
因为材质的限定,工匠在牛头的嘴部镶嵌上了一块黄金纹饰,不但弥补了玛瑙材质的缺陷,而且很完美的显示了牛首的形态和颜色。
这件盛唐时期的兽首玛瑙杯采用材质上佳,合理的运用了材质本身分明的层次,依据着不同部位的色彩变换着雕刻的内容。
牛首的雕刻也细致入微,不但眼睛、肌肉纹理十分细腻,对于神态的刻画也依
赖金饰的嘴部得以体现,是非常精良的玉雕精品。
隋唐酒器:三彩双鱼壶
隋唐酒器:三彩双鱼壶规格: 高25.3厘米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类型质地类型: 瓷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珍酒收藏地: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文名称: 三彩双鱼壶英文名称: Tri-colored twin fish-shaped hu介绍双鱼嬉戏成一器此壶1992年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的一座唐墓中,是唐代三彩酒器中少有的模仿动物形象的肖形酒器。
该壶为扁圆腹,壶体系由两条腹部相连的鲤鱼构成,器肩部即两鱼头顶部各有一鼻,可以穿绳系提,器口较小,被两鱼嘴共同承起。
鱼尾朝下为器足。
整个器体除鱼尾处外皆施三彩釉。
此壶造型设计突破了常规,巧妙地利用两条对拥的鱼构成壶体轮廓,从侧面看,是一条躯体圆浑肥硕的鲤鱼正纵跃出水面,使我们联想到鲤鱼跳龙门时的一搏;从正面看,又犹如两鱼相对嬉戏,争抢食物,生活气息浓厚。
且器形与鱼体的结合自然流畅,不露半点人工雕琢之痕。
唐代的双鱼酒壶唐代的双鱼酒壶,已见于古代文献记载。
唐人称为双鱼榼,如诗人白居易即诗云“何如家酝双鱼榼”,《说文》说:“榼,酒器也。
”《急就篇》颜注云:“榼,盛酒之器。
”由此看来,上文中所提到的双鱼酒壶,也许正是这一古代文献中所说的“双鱼榼”。
鱼者“余”也鱼之所以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不仅是因为鱼可以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或观赏把玩,而且还由于“鱼”、“余”谐音,“鱼”可暗喻富足有余,表现了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上述三彩壶双鱼相连,可能寓意“连年有余”、吉祥如意。
鱼生水中,每日吐纳不止;酒从壶口进出,就如鱼之纳吐,正可应合美酒富如江河水,任君斟酌永不尽之美好愿望。
唐代的三彩器唐三彩是唐代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是唐代陶瓷制作的最新工艺,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之功。
唐三彩属于低温釉陶系统,以其造型生动、色泽艳丽、生活气息浓厚而闻名于世。
所谓“三彩”实际上是指多种颜色,主要有红、黄、白、绿、褐、蓝、黑等色,因其以黄、绿、蓝三色为主,又因创烧于唐代,故称唐三彩。
唐代金银酒器赏析(上)
唐代金银酒器赏析(上)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金银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器形异常丰富,有金杯、金碗、金铛、银杯、银碗、银铛、银盘、银执壶、银羽觞等,当中最耀眼夺目的还属金银酒器,在唐代,王室贵族、富商贵胄皆喜爱用金银酒器豪放饮酒,这使得金银酒器的地位尊贵异常。
接下来诚邀您一起欣赏唐代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金银酒器,感受金银酒器的历史与华贵。
唐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198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第六十五号唐墓中,现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通高5.1厘米、腹径4.7厘米,此樽小直口,短颈,广肩,鼓腹,圜底,中腹部附加三只蹄状足。
带盖,盖覆杯形,盖顶有蘑菇形小钮。
整个樽体皆以密布的珠点纹为地纹,并被三组由四个心形团花图案组成的纹饰组分为三大块。
每块以一足为中心,足上枯树枝上落有一对鸳鸯,前者顾首回望,后者展翅欲飞,生动形象,可爱逼真。
鸳鸯周围有众多折枝花纹衬托。
三足下部素面无纹,上部肥硕,饰有孔雀开屏状花纹。
鎏金胡人头执壶该执壶1983年于宁夏固原出土,高37.5厘米,长颈,圆腹,高足,足下呈喇叭状,圈足边缘饰一周联珠纹。
单鋬(pàn 器物上备手把握的部分),鋬上有一胡人头像,深目高鼻,八字短胡,短发向后梳理,是西域"胡人"的典型形象。
口上有敞流。
更具特色的是,器腹部錾雕有三对浮雕人像,均男女相对,似在向对方表露爱意。
人物皆深目高鼻,头发鬈曲,袒胸露腹,有的干脆全身裸露,每人均戴披肩。
双鱼大雁纹荷叶金杯此酒杯1991年出土于河南伊川唐代齐国太夫人墓中,共出土两件,形制相同,此为其中一件。
杯口长14.6-20.1厘米,高1.9厘米,椭圆荷叶形,宽扁沿,四角上翘,浅腹四曲,有突棱,平底内凹。
腹外底部有圈足,已残失。
沿上錾刻荷叶纹,沿作圆弧齿形,间饰四组双鱼纹。
腹部饰双雁流云纹,底部为毯路纹,均鱼子纹地。
在口沿、腹部转折处,饰三角纹和单相莲瓣纹。
器外平素无纹饰。
荷叶杯是受“碧筒饮”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酒器,唐诗中“疏孛柳花碗,寂寥荷叶杯”、“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等,皆是描写荷叶杯和碧筒饮的情景。
【鉴赏】唐代酒具鉴赏
【鉴赏】唐代酒具鉴赏年代: 唐代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收藏地: 河南偃师市文管会中文名称: 蓝釉双耳壶介绍蓝釉不匀,有露胎现象此壶1998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乡唐代恭陵哀皇后墓中。
盘口,细长颈,溜肩,肩部有两个细长弯曲状龙柄,龙嘴衔盘口,鼓腹,下腹急收,小平底。
蓝釉,不匀,有露胎现象。
清新的纯蓝釉瓷器唐三彩是一种彩釉陶器,黄绿蓝三色,自然调渲流淌,互相浸润,色彩斑斓,晶莹剔透,使人观之赏心悦目。
但除三彩器外,仅施黄、绿、白、蓝、红、淡青和黑等单色釉者,也清新自然,颇具特色。
七十年代在巩义市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中,就出土少量的单色釉陶器,这种纯蓝釉陶器在唐代较为少见,恭陵出土的这件纯蓝釉双耳壶可能就是巩义三彩窑之单色釉产品。
唐代流行的双龙耳壶双龙耳壶是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种器物,主要流行于唐代,其前身可能是源自三国以来一直流行的鸡首壶。
目前此类双龙耳壶发现不多,主要集中在西安和洛阳两个唐王朝时期最为繁盛的京畿之地。
规格: 通高3.8厘米杯口长径13.2厘米短径7.4厘米年代: 唐质地类型: 石器功用类型: 酒具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文名称: 海棠花形滑石杯介绍稀罕珍贵的滑石酒杯此杯1985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村唐代李郁夫妇墓中。
口部呈椭圆形,呈四曲海棠形,俯视似花瓣绽放,腹壁弧曲内收,高圈足。
整个器体光素无花纹。
李郁墓中的滑石器滑石在东周时期曾用于制作编磬等乐器和滑石鱼等小型饰物,后来这类器物并不多见,而滑石容器就更为稀少,这件唐代滑石杯就显得更为珍贵。
李郁墓中出土了一组滑石制品,有滑石杯、盒、羊、枕和熏炉等,制作精致,滋润光洁。
古人认为“石之美者谓之玉”,因此这些滑石器很可能是当作玉器使用的。
《大唐新语》卷十三《纪异》:“玉润而洁,能和百神,置之墓内,以助神道。
”看来,这些滑石器不但被当作玉来使用,而且还有和百神、助神道之功能。
唐代新兴的酒器造型这件滑石杯从形制上看,应该就是羽觞的变体,整个杯体呈椭圆形,两侧弧状外展,犹似羽觞之双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古代酒器古代酒器酒具欣赏隋唐: 古代酒器话题:古代酒器墓志铭酒器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规格:高18.6厘米Height18.6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唐代Tang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中文名称:绿釉联体壶英文名称:Green—glazedtwinhu介绍唐代釉陶精品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
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
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
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
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
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
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
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
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隋唐酒器:舞马银壶规格: 高18.5厘米 Height 18.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中文名称: 舞马银壶英文名称: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jumping horse介绍骏马醉舞伴酒兴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
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
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
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
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蔚为壮观的舞马宴乐据文献记载,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时,必于兴庆宫勤政殿楼下举行舞马宴会庆典。
届时,文武大臣云集,四百匹训练有素的“天马”排列成行,身披绣锦,络饰金银珠玉,连鬃毛也修饰得十分漂亮。
当一群身穿淡黄衣衫、扎雕花玉带、姿貌美秀的少年乐手奏起“倾杯乐”时,群马闻声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虽四百匹马一千六百只马蹄在运动,却整齐划一,应节合拍,一丝不乱,蔚为壮观。
诗文中的唐代舞马宰相张说在《舞马乐府》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
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杜甫在《千秋节有感》诗中也记述说:”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
”也是对千秋节舞马活动的生动描述。
看来,千秋节舞马庆典之高潮的标志,便是舞马口衔酒杯,按照音乐节拍而舞蹈,以表示为皇帝祝寿之场面。
这些文献记载对这件舞马银壶作了最适当的解释。
九成宫的兴衰在唐代,王室贵族不仅喜欢用金银酒器豪放地饮酒,而且还喜欢找阴凉处建造消夏避暑之所,著名的唐九成宫就是为避暑而建造的离宫。
九成宫遗址,始建于隋代开皇十三年,时称仁寿宫。
唐朝初年,唐太宗在隋朝仁寿宫基础上加以修缮。
建成九成宫。
后成为数代唐朝皇帝的避暑之所,许多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此宫。
高宗以后,武则天久居东都洛阳,继玄宗在骊山扩建了温泉宫以后,辉煌壮丽的九成宫逐渐荒芜,并于开成元年(836年)毁于洪水。
经考古调查,九成宫外的宫墙,东西约1010米,南北约300米,地势西高东低,秀丽的天台山被围在宫城之内。
原宫城主殿的残存夯土基址仍高出现代地面7米左右,通过今已发掘的第三十七号宫殿残基,我们能够感知九成宫当年的宏伟和壮丽。
诗人眼中的九成宫九成宫的天然风光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的巧妙设计,在唐代即吸引了不少著名的文人为之舞文弄墨,留下许多千古名作。
如由当时的宰相魏征作文、欧阳洵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这块价值连城的石碑,历经千年沧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天台山的西北山脚下。
此外,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如王勃、上宫仪、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皆到过九成宫,并留下诗文佳句,成为今天研究九成宫的重要史料。
===============================================================================隋唐酒器:镶金牛首玛瑙觥规格: 通长15.5厘米口径5.9厘米 Total Length15.5cm?MouthDia.5.9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玉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中文名称: 镶金牛首玛瑙觥英文名称: Ox—headed agate gong inlaid with gold 介绍中国的“来通”杯此觥197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庄的唐代窖藏坑,是采用有淡青、毛黄双色浸润的深红色玛瑙为原料雕制而成的特殊酒器。
觥体呈兽角形,其下部雕为牛首状,看上去安详典雅,绝无造作之感。
牛首的口鼻部装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帽,能够自由装卸,内部有流,杯里的酒可自流中泄出。
牛唇闭合,鼻孔起,唇边毛孔点点,就连髭须也精心雕刻,历历在目。
牛眼圆睁,目视前方,炯炯有神。
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
玉匠师们连兽眼的眼球都刻画得黑白分明,形神毕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牛角蜿蜒后曲,角背雕螺旋纹。
牛耳后抿。
彩色浸润纹带从牛头额顶顺觥体两侧通向觥口。
天然的玛瑙本色与独到的艺术创意该觥造型应仿自犀角觥,然而它又大胆地突破了旧的艺术框架,成功地在角形觥体上雕出了神形俱佳的牛头,使人隐约感到这件酒觥似乎就是牛角所制。
巧妙运用了玛瑙的本色和斑纹,使之与牛的毛色花斑正相吻合,巧夺天工,堪称一绝~角状酒觥的特殊地位和神秘寓意角状酒觥在我国酒文化史上,是较为稀少的珍贵酒器,其拥有者的地位一般较高。
如商代青铜角形觥出自商王陵墓,汉代玉角觥出自南越王墓,该角杯出自唐代王府窖藏,都说明古代的角形觥绝非普通酒器,应有特殊用途,为与某种身份地位相适应的酒器。
然而,西安何家庄出土的牛首玛瑙觥与以前的角形杯不同,它起源于西方,克里特岛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现此种器物,希腊人称此为“来通”。
当时人们都相信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则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
何家庄出土的玛瑙牛首觥可能也有这种寓意。
====================================================================隋唐酒器:褐釉双龙耳壶规格: 通高32厘米 Total Height 32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类型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中文名称: 褐釉双龙耳壶英文名称: Brown—glazed huwith two dragon—shapedhandles介绍器具朴实酒亦香此壶于河南偃师杏园村第一○○三号唐墓出土。
盘口外侈,细长颈,肩及上腹部圆鼓而丰满,下腹部渐内收,平底内凹。
自口沿至肩部有对称的弯曲双龙,龙首衔壶沿,龙尾搭在壶肩。
白色胎骨,坚硬致密,仅口、颈及肩部施褐釉,肩部以下无釉。
各地出土的双龙耳壶与此壶形制相同的双龙耳壶在各地多有出土,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一件,釉色青白,施釉不到底。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为三彩贴花双龙耳壶,白色胎骨,三彩釉不到底。
这两件与杏园唐墓中所出的双龙耳壶有一共同的特点,即皆有重龙首、盘口、细颈及肩部的修饰,下腹部及器底则很少装饰,这恐怕是所有唐代双龙耳壶的共同特征。
双龙耳壶的源流双龙耳壶,最早可能源自隋代的双龙耳联腹瓶,唐时定型,并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酒器品类。
唐代以后,为大量出现的酒注子所取代。
============================================== =============================隋唐酒器: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规格:通高5.1厘米、腹径4.7厘米Height5.1cm?BellyDia.4.7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唐代Tang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其他金属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隋唐酒器收藏地: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文名称: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英文名称:Giltsilverzunwithflowerandbirddesignandthreelegs介绍器形物异此樽198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第六十五号唐墓中。
此樽小直口,短颈,广肩,鼓腹,圜底,中腹部附加三只蹄状足。
带盖,盖覆杯形,盖顶有蘑菇形小钮。
整个樽体皆以密布的珠点纹为地纹,并被三组由四个心形团花图案组成的纹饰组分为三大块。
每块以一足为中心,足上枯树枝上落有一对鸳鸯,前者顾首回望,后者展翅欲飞,生动形象,可爱逼真。
鸳鸯周围有众多的折枝花纹作衬托,更具“绿叶红花”的效果。
三足下部素面无纹,上部肥硕,饰有孔雀开屏状花纹。
演化中的新品种这件银质酒樽从形制上看,与以前的酒樽大为不同,以前酒樽多为直筒状腹,平底,而这件则为鼓腹圜底,甚是奇异。
可能与日本奈良市正仓院所藏之敛口银酒樽一样,皆为特殊器形,或者到了唐代中晚期,酒樽的自身形制发生了变化,这件银质酒樽为重新演化出来的新品类也未可知。
=========================================================================隋唐酒器:金杯和金釦玉碗规格: 杯高5.7厘米碗高4.1厘米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隋代类型质地类型: 玉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文名称: 金杯和金釦玉碗英文名称: Gold cup and jade bowl with goldedge介绍白玉黄金制成的酒杯、酒碗此酒杯和酒碗1957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隋代李静训墓中。
酒杯直口微侈,高圈足,杯身与高圈焊接为一体,杯上装饰的凸弦纹也是用金条焊上去的。
此墓中还出土一件银杯,形状与此高足金杯相似,大小亦相仿佛。
金釦玉碗,直口微侈,下有假圈足,杯口内外镶金沿一周,金沿宽6毫米。
玉碗造型典雅,用材高贵,作工精湛,黄金、白玉相映成辉,煞是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