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税收应用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财政走向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公平性与效率是税收制度的重要评价标准。
本文探讨税收制度的公平性与效率。
一、什么是税收制度的公平性税收制度的公平性是指税收在实施过程中不偏袒某些群体而影响其他群体的财产和收入,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均衡、公正,并体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1、税法平等原则税法平等原则代表了税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它保证了税收的公平性。
税法平等原则要求对等情形下,相互享有相同的税收义务和相应的税收权利。
规定财产、收入等的纳税人,在同等情况下应该负担相同的税收。
2、税收调节作用税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均衡、公正,并体现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能力。
税收的收取范围、调节力度等,都应该是合理的,以达到公平的收入和财产分配。
二、税收制度的效率税收制度的效率包括税收征收的效率和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
1、税收征收的效率税收征收的效率是指采用税收征收手段时,要使税收成本最低,税收收入最大化,尽可能减轻纳税人的负担。
2、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使用税收所得的效率指在达到主要政策目标的前提下,为保证内部安排和管理的正常运转,使税收所得的使用尽量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要控制税收的支出,合理布局和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的平衡。
三、税收制度的优化税收制度的优化是指在坚持公平性和效率原则的前提下的,对税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
税收制度的优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税收制度的合理性税收制度的设计应该符合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以实现不同政策目标。
2、税收调节力度的强度税收制度的调节力度应该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结合,合理调整税收体系,将税收的调节力度和目标进行统一。
3、税收科技化税收科技化提高了税收执法的效率,提高了税收数据的处理能力,并且实现了电子政务的信息化管理。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摘要:税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一个国家的税制设计应在满足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本文对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并对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在我国税收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税收;税收公平;税收效率;税制改革税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一国税制设计应在满足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有效地运用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原则,协调各项税收之间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的设计,从而优化我国的税收体系。
一、公平原则如何征税对纳税人才是公平的,首先应该界定公平的涵义。
一般而言,公平是与价值判断相联系的社会伦理道德范畴,是国家想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之一。
按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要素的价格即是该要素获得的报酬,而要素的价格是要素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种分配原则下,要素所有者在初始禀赋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分配结果上的差异,因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税收作为国家再分配的基本工具,自然应该体现国家追求社会公平的意图。
体现税制设计公平原则的最有说服力的理论是“纳税能力说”,其含义指的是就某一确定的财政总收入,根据纳税能力原则的要求,拥有相同能力的人必须交纳相同的税收,而具有较高能力的人则必须交纳更多一些,前者即称之为横向公平,后者则称之为纵向公平①。
无论是横向公平还是纵向公平,这两种原则的运用都要求有一种能对纳税能力进行衡量的数量标准。
从理想的角度看,这一标准应能反映每个人从所有可供他选择的机会中得到的全部福利,包括消费、财富的占有和对闲暇的享受等。
但这种全面的衡量标准不太现实,征税者与纳税者在纳税能力高低方面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征税者只能通过观察纳税人的行动来大致地确定其能力高低。
税收的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纳税能力说”中,同时还体现在“受益原则”中。
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浅析
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浅析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体,随着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而作为税收基本原则的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也伴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矛盾逐渐呈现出来。
二者如何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也愈来愈引起经济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重点就人们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税收基本原则税收原则,就是政府征税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包括税制的建立和税收政策的运用。
税收原则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如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提出平均税负的朴素思想,对土地划分等级分别征税;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则更明确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按照土地的肥沃程度来确定税负的轻重。
西方则在16、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税收原则,如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初步提出了“公平、便利、节省”等税收原则。
但一般认为,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即“税收公平原则,税收确实原则、税收便利原则、税收节省原则”。
此后,税收原则的内容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集大成者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四方面九原则”,即财政原则,包括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国民经济原则,包括税源的选择原则和税种的选择原则;社会公正原则,包括普遍原则和公平原则;税务行政原则,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最少征收费原则即节省原则。
而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通常又把税收原则归结为“公平、效率、稳定经济”三原则。
综合关于税法基本原则的论述,均是围绕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和社会政策三方面而论,他们认为的最高原则就是“效率”和“公平”。
我国经济学界也认同此种观点,并且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也是我国税法基本原则。
二、税收效率原则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它要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税收收入,并利用税收的经济调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或者最大限度地减轻对经济发展的妨碍。
效率与公平的税收体制设计
效率与公平的税收体制设计一、引言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手段,对国家经济、社会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税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融资,保障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税收体系的设计不仅影响着国家财政收入的高低,也与社会公平、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既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又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税收体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税收的效率和公平1.效率在税收方面,效率主要指在征收税款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收益要最大化。
换句话来说,一项税收政策的目标必须是尽可能地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社会总利益。
2.公平公平是指纳税人在面对税收政策时,不能因个人、企业所处的地位不同而被差别对待。
税收公平指的是针对同样情况下,所有纳税人应该被征收相同的税收。
三、效率与公平在税收体制设计中的重要性税收体制的设计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设计得不当,则会导致财政收入下降、恶性竞争等问题。
同时,如果税收制度的设计缺失公平,那么就会导致纳税人失去对税收制度的信任感,从而影响税收的征收和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
四、切实提高效率与公平的税收制度设计1.增收方面的设计为了实现提高税收效率的目标,税收的增收是重要策略之一。
增收方法有分散式增收方法和集中式增收方法,分散式增收方法是通过调整和优化目前的现有税制政策来实现,集中式增收方法则是通过加大税务机关的税征收力度来实现。
2.促进公平的设计为了实现提高税收公平的目标,制定与完善税收的配套制度和法规同样重要。
税负分担的合理化和透明化,纳税人利益补偿机制的完善,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的建立以及国外安全风险与税务安全风险的降低等方面都是促进税收公平的关键因素。
3.促进税收协调发展的设计为了实现税收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从深层理解和系统管治上出发,推动更加协调和均衡的税收体制的构建。
对于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企业所征收的税金要实现协调发展。
五、结论综上所述,税收体制的设计,是影响着社会经济和公共领域的重要路径之一。
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认识
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认识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基本原则,旨在确保税收的公正和经济合理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应该按照其经济能力的大小进行纳税,即高收入者应该承担更高的税负,而低收入者则应该享受较低的税负。
公平原则体现了税收的公正性,旨在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和谐发展。
税收的公平原则有四个基本要素:纳税依据、税率、税收优惠和税收承担者。
纳税依据是指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基础,如个人收入、企业利润等。
税率是指根据纳税依据计算得出的具体税款数额,可以根据不同的纳税依据采取不同的税率。
税收优惠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纳税人或者特定行业进行减免税负的政策措施。
税收承担者是指最终应当负担纳税义务的主体,可以是个人、家庭或企业等。
公平原则的实现对于税收制度设计非常重要。
如果税收制度设计不公平,可能会导致富人过轻纳税,贫困人群过重纳税,加剧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平等和和谐发展。
因此,税收制度应该根据人们的经济能力划分纳税群体,采取渐进税率的方式,高收入者承担更高的税负,低收入者享受较低的税负。
另外,税收制度还应该避免对某些纳税人进行不公平的差别对待,减少纳税漏洞和避税行为。
税收的效率原则是指税收制度应该能够确保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税收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税收制度可能会对经济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税收制度设计应该遵循经济效率的原则,即尽可能减少税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
税收的效率原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税制的简洁性、税负的合理性、税收的稳定性和纳税成本的降低。
税制的简洁性是指税制设计应该简单明了,避免出现过多的税种和税率,减少税制的复杂度和繁琐性,从而降低纳税人的成本和行政成本。
税负的合理性是指税收应当根据不同的经济主体的经济能力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纳税人承担的税负与其经济能力相符。
个税改革方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
个税改革方案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近年来,我国税制改革一直处于不断的推进与完善之中。
其中,个人所得税改革一直备受关注。
个人所得税是一种能够反映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的重要税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个税改革方案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
首先,个税改革方案应当注重强化税收公平。
税收公平是个税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的情况下,纳税人税负分配的不公平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个税改革方案应当积极采取措施,确保高收入群体相应负担更多的税收。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税率结构,逐渐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使其负担更多的税款。
此外,个税改革方案还应当设定合理的起征点,确保低收入群体不受不必要的税收负担。
其次,个税改革方案应当注重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税收征管效率的提高对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非常关键。
个税改革方案应当通过引入先进的税收征管技术和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和纳税人的纳税负担。
例如,可以借鉴先进国家的税收征管经验,推行电子税务申报与缴纳系统,实现纳税人的便利化操作和自动化处理。
此外,还可以加强税务管理部门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更新,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另外,个税改革方案应当注重激励纳税人积极性与创造力。
税收并非仅仅是一种负担,也可以是一种激励机制。
个税改革方案应当充分考虑纳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将税收优惠政策与纳税人的努力和贡献相结合。
例如,可以设立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措施,鼓励纳税人从事科技创新、投资实业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活动。
这样可以激发纳税人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外,个税改革方案还应当注重加强公众的税收意识和合规意识。
税收公众意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基础。
个税改革方案应当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个税改革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全社会对个税改革的共识。
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合规风险的监测与防范,严厉打击逃税行为,增强纳税人的合规意识。
这样可以促使纳税人主动履行纳税义务,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公平性。
资本利得税改革实现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资本利得税改革实现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本利得税作为一种重要的税收制度,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税收公平性和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的潜在矛盾,如何实现二者的平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讨论资本利得税改革,并探讨如何在实现税收公平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税收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一、背景介绍资本利得税是指对个人或企业从资本投资中获得的收益所征收的税。
相比于其他税种,资本利得税的改革具有其特殊性和必要性。
首先,资本利得税收入对于政府财政的运作至关重要。
其次,资本利得税改革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现行资本利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然而,现行的资本利得税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税率差异导致不公平现象,富人相对于穷人享受更多的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其次,不合理的税收抵免和逃税行为也影响了税收公平性。
此外,高税率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抑制了投资和创新活动。
三、实现税收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为了实现资本利得税改革的目标,在纳税主体的选择上,应考虑对个人和企业的不同征税方式。
对于个人投资者,可以采用逐步增加税率的方式,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而对于企业投资者,则可以根据其规模和盈利情况,采取不同税率的差异化征收方式。
此外,合理的税收抵免和优惠政策也是实现税收公平和效率平衡的重要手段。
例如,对于技术创新、绿色投资等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行为,可以给予税收减免或补贴,以鼓励更多的资本投资。
同时,要加强对于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和执法力度,以维护税收公平和社会公正。
四、资本利得税改革的影响和建议资本利得税改革实现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对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改革有利于促进投资和创新活动,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改革还可以提高财政收入,为社会公共事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
然而,资本利得税改革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制定合理的税率结构和征收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因素。
个税改革方案解析实现收入公平与效率平衡
个税改革方案解析实现收入公平与效率平衡个税改革方案解析:实现收入公平与效率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个人所得税成为了国家税收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然而,当前个税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税负过重、缺乏公平性和执法难度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个税改革方案,旨在实现收入公平与效率平衡。
本文将对个税改革方案进行解析,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一、提高起征点,减轻个人负担个税起征点是指纳税人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起算金额。
过高的起征点会导致许多中低收入群体不需要缴纳个税,而过低则可能使纳税人感到压力过大。
近年来,我国个税起征点不断提高,以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负担。
例如,2018年,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这对于许多中低收入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提高起征点可以有效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实现收入公平。
二、调整税率结构,促进收入分配均衡个税税率结构是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收入水平而采取的不同纳税率。
合理的税率结构既能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又能防止高收入者逃税。
为了实现收入公平,我国个税改革方案对税率结构进行了调整。
例如,将原来的“超额累进税率”改为“超额累进税率+阶梯递进税率”制度,通过设置更多的税率档次,实现对高收入者的更精确征税。
这一改革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三、引入专项扣除,优化税收政策个税专项扣除是指根据纳税人特殊个人情况,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减除一定金额或者比例的支出。
专项扣除的引入,使个人所得税在征收过程中更加人性化和精准化。
例如,我国个税改革方案引入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住房贷款等专项扣除,减轻纳税人的家庭负担,提高纳税人的福利。
这一措施有助于实现个税改革的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四、加强征管力度,提高税收效率个税改革不仅仅是降低纳税人税负,更重要的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为了更好地监控和管理纳税人的个人所得税,我国加强了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
财政学论文——税收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分析
税收的效率与公平问题分析摘要:税收公平原则通常指纳税人的法律地位必须平等,税收负担在纳税人之间进行公平分配;税收效率原则指税收活动要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他们是各个时期众多国家所确认的税法基本原则。
由于在不同社会形态或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间对于“公平”的理解和实现之标准有所不同,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态度不同,与之相联系的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
本文重点放在人们对税收效率与公平原则的理解方面,从纳税意识入手对税收公平原则论证;用图示法对税收效率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税收公平税收效率在当代社会里,制定一个良好税制,应符合公平、效率、稳定、确实、便利、节省等要求。
其中,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两项最基本的原则。
一: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的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一个合理的税收体系既要体现公平原则,也要体现效率原则。
什么是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一)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或首要的原则。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1623—1687年)就提出税收的公平原则。
在他看来,税收要对任何人、任何东西“无所偏袒”。
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眼中,公平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收;二是经济能力或者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数额的税收。
我们通常又叫做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由此观之,公平是基于纳税人的实际纳税能力和纳税条件而言的,税收负担要和纳税人的经济能力和纳税能力相适应,而不能简单地看纳税的数额。
例如,一个贫苦的农民缴纳100元的税和一个亿万富翁缴纳10000元的税比较,前者的数额显然明显少于后者,但是实际的税收负担要比后者重的多。
亚当·斯密(1723—1790年)在其《国富论》中也对税收的公平原则作出以下解释:“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即按照各自国家的保护下享得的收入的比例,缴纳国富,维持政府。
税收学论文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税收学论文-浅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1000字税收作为一种政府强制性收入方式,具有调节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资源配置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从税收的公平和效率两个方面探讨税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税收的公平问题税收的公平是指在税收征收和分配过程中,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应得到合理的分配,具体体现在税收的税基和税率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税基不公平。
一方面,有些非法经营者和企业采用逃税手段规避纳税责任,导致公共财政收入减少,同时对合法纳税者不公平。
另一方面,税收立法和实践中较少关注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导致不同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不均衡。
对于这些问题,建议政府采取以下对策:加强税收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逃税行为;制定和实施更为公平的税收政策,调整税制结构,将税收负担更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纳税人身上。
二、税收的效率问题税收的效率是指满足国家财政收入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对经济的阻碍以及对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
具体表现在税收的选择、实施和监管上。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效率不高。
一方面,政府在税收筹集过程中往往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对市场资源的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税制设计中往往存在税费太高、征纳复杂等问题,影响税收制度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回报。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政府采取以下对策:在制定税收政策时注重对市场资源和企业的影响,避免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加强税收立法和监管,优化税制结构,改善税收征纳环节,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
综上所述,税收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是当前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采取合理的对策措施,促进税收制度更加合理、公平、高效地运行,从而更好地发挥税收的社会作用。
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财税理念的转变和政策的调整
问题的提出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处在一个重要的关口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据预计,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1900美元,到2020年将超过3500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王梦奎,2005)。
当一国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可能会面临两种前途:一种是可以出现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保持较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可能出现一个“矛盾凸现时期”,在这个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居民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激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
应该说,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仍没有摆脱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在这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切实地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很难抓住这个“黄金发展”的时机,而且有可能重蹈拉美国家的覆辙。
二、转变财税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接着提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2004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各种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直至和谐的过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现实中与人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就有贫困问题、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会牵涉现存利益格局的调整,这就需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去建立一个利益均衡机制,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保证基本的公平和公正,使人民普遍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成果和收益。
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
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一、在初次分配中兼顾效率与公平,让各种要素遵循市场原则取得收益,并加强对不合理因素的调节。
一是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完善工资宏观调控指导体系,充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的调节作用。
逐步在各类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并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劳动定额体制,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控。
通过市场准入引入新的竞争因素,创造平等竞争环境。
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垄断行业特别收益金制度。
加强对垄断行业单位内部收入分配的制度约束,建立根据经营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确定经营者与职工收入的合理比例,限制各种不合理的高收入和职务消费。
加强对垄断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管理,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制度,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涨价行为。
三是完善资源产品定价机制。
建立健全土地、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交易行为,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所有者权益和经营者的合理收入。
二、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以提高居民收入为重点,加快完善财税体制。
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逐步扭转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政府支出偏重生产性投资的趋势,避免财政收入增长挤压居民收入增长空间,解决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问题。
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尽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合理调整税率级距和水平,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加大对高收入调节力度。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调节,适时开征统一的物业税。
另外,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公益性、慈善性基金发展,发挥“第三次分配”对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公共服务领域的机会公平问题。
兼顾效率与公平主要包括: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公平。
提高全民族受教育水平,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
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税收应用
• 2、其他标准 • 公平而低成本的筹集税收
55
• 3、公平原则 • (1)横向公平 • 境况相同的人税收待遇相同 • (2)纵向公平 • 境况不同的人税收待遇不同
56
• (3)境况相同 • 支付能力相同或受益相同,由此建立
的税收负担原则即支付能力原则和受 益原则
57
(4)衡量支付能力的客观标准
12
• (4)边际超额负担 • 边际超额负担等于每增加一元税收收入增加
的超额负担
• 商品 X的边际超额负担: • △X/( X1- △X)
• 商品 Y的边际超额负担:
• △y/( y1- △y)
13
• (5)拉姆斯法则的含义 • 总体超额负担最小的条件是每一种商品的最
后一美元税收收入的边际超额负担相同,即:
19
• 7、对以家庭为课税单位的效率分析 • 假定丈夫的工作时数和妻子的工作时数基
本上不相关,丈夫的劳动供给弹性低于妻 子,根据逆弹性命题,为了提高效率,税 法的修订目标是丈夫的边际税率高于妻子 的边际税率。
20
• 二、最适使用费 • 1、概念与说明 • 使用费是指使用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的人支付的价格 • 在最适税收问题上,政府通过制定税率
revenue t Income
37
Figure 14.4
38
• (4)实证结果 • 政策目标:税收一定的情况下,确定社
会福利最大化的 α and t。
39
• A、如果劳动和休闲的适中替代率为 60%,政府税收是个人收入20%,则t 大约为19%,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40
• 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 供给弹性越大, t的最适值越低,即t 值越高,收入再分配的代价越大。
试分析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浅谈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原则摘要:“公平”和“效率”是税收两大基本原则.然而.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并不是根本对立、互相矛盾的.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可以做到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强调“公平”但绝不能忽视“效率”;在坚持“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税收的调控功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等各组成部分统筹协调发展。
关键词:税收;公平;效率。
前言税.国家的基石;税收.乃国之血脉。
税收作为政府进行调控宏观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个人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如何保证税收调控作用发挥关键在于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这两个重大课题。
不仅因为公平和效率是征税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而且因为公平与效率之间经常发生矛盾.使征税人经常处于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两难境地。
然而.税收的公平与效率并不是根本对立、互相矛盾的.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
正确认识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就会调动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充满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税收以公平为本的内涵古人云.“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
”公平.是当今法治社会的价值追求。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纳税人所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且在纳税人之间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是税收制度的重要原则.能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作出合理的评判。
在最早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三原则中.公平原则为其核心。
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人亚当•斯密在税收四原则中.公平原则列为首位。
税收作为政府进行调控宏观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以及个人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税收公平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市场公平和社会公平.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公平将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公民的“社会平等感”.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一般认为.税收公平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
简述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税收的征收和使用必须遵循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以保证税收制度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一、公平原则公平是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税收制度的核心价值观。
税收的公平原则包括纵向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方面。
1.纵向公平纵向公平是指税收应该根据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水平和财富状况来确定税率和征收标准,即“能力原则”。
这种原则认为,收入高的人或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而收入低的人或企业则应该承担较少的税收负担。
这样可以保证税收的公平性,避免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财富差距过大。
2.横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税收应该对不同的人或企业采取相同的税率和征收标准,即“平等原则”。
这种原则认为,同样的收入和财富应该承担同样的税收负担,避免因个人或企业的不同而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
二、效率原则效率是税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
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效率两个方面。
1.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税收应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最优的利用。
这种原则认为,税收应该通过税率和征收标准的调整,引导个人和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做出最优的选择,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2.行政效率行政效率是指税收应该具有行政效率,即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简单、便捷、透明、公正,避免出现过多的行政成本和税收漏洞。
这种原则认为,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对个人和企业的干扰和影响,从而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和管理效率。
三、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关系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在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中,必须兼顾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避免出现公平和效率的矛盾。
例如,如果税收过于重视纵向公平,采取过高的税率和征收标准,可能会导致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下降,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和行政效率。
反之,如果税收过于重视效率原则,忽视纵向公平,可能会导致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影响税收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税法的公平与效率(1)
税法的公平与效率导言税法作为一种社会管理工具,旨在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并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在税法设计中,公平性和效率是两个关键的原则。
本文将探讨税法的公平性和效率,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公平性税法的公平性是指税法在征税过程中对纳税人的公平对待。
公平性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衡量,包括平等原则、纳税能力原则和利益平衡原则。
1.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税法公平性的基础,要求相同情况下的纳税人应该被纳税法平等对待。
这意味着纳税人应该按照相同的标准和方式缴纳税款。
例如,如果两个纳税人具有相同的收入和财产状况,那么他们应该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款。
2. 纳税能力原则纳税能力原则要求纳税人应按照其纳税能力承担税务责任。
纳税能力可以根据纳税人的经济状况来衡量,如收入、财产、消费等。
根据纳税能力原则,税法应该采取不同税率和税收措施以便更公平地分摊税收负担。
3. 利益平衡原则利益平衡原则指纳税人在征税过程中应该获得对应的公共利益回报。
即纳税人缴纳税款后,政府应该提供公共服务和福利来回馈纳税人。
例如,税收用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发展。
效率税法的效率是指税收征管机制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资源实现最大的税收收入。
在效率方面,我们主要关注税收征收的经济效果、行政效果和社会效果。
1. 经济效果税法的经济效果主要关注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以表现在资源配置效率、生产效率和消费效率上。
税法设计应鼓励经济活动的增长和创新,同时限制资源的浪费和不经济的行为。
2. 行政效果税法的行政效果是指税务机关对税法的执行和管理效果。
税法的行政效果可以通过减少税收征收的成本、简化税务程序和提高征税的合规性来体现。
税务机关应该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技术手段,以确保税法的顺利执行。
3. 社会效果税法的社会效果是指税收在社会层面上的效果和影响。
税收的社会效果可以体现在财富再分配、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实现上。
税收收入可以用于改善社会的福利、减轻贫困、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公平与效益的结合。
税收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
税收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税收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通过征税来收集资金,为国家和人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福利。
同时,税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过程中,税收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政府采取科学的税收政策,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税收与效率税收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的稳定程度。
为了提高税收的效率,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 简化税制:通过简化税制,可以降低纳税人的税负,提高征税的效率。
政府可以针对不同行业的纳税人,制定统一的税率,或者采取不同的征税方式,来简化税制,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
2. 提高税收科技化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提高税收科技化水平,来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
例如,政府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纳税人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比对,从而提高税收的征收效率。
3. 加强税务管理:政府可以加强税务管理,提高税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政府可以加强对纳税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加强对税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来提高税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税收与公平税收的公平性也是政府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税收征收过程中,政府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1. 制定公平的税率:政府可以制定公平的税率,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
在制定税率时,政府需要考虑到不同纳税人的收入和利润水平,来制定合理的税率,从而确保税收的公平性。
2.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可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社会公平。
例如,政府可以对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地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这些家庭和地区的发展,从而实现税收的公平性。
3. 加强税收监管:政府可以加强税收监管,来确保税收的公平性。
政府可以加强对税收征收的管理和监督,来确保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从而增加税收的公平性。
三、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的策略在兼顾税收效率与公平的过程中,政府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达到预期的效果:1. 实施税收激励政策:政府可以实施税收激励政策,来鼓励纳税人参与税收征收。
税收征收的效率与公平性问题
税收征收的效率与公平性问题一、税收效率问题1.1 税收效率的定义税收效率是指税收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税收征收的效率越高,越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1.2 税收效率的影响因素(1)税负水平:较高的税负会限制企业的投入和消费者的消费,从而降低经济活动的水平。
(2)税种结构:不同税种的征收对市场的影响不同,如消费税和进口关税可以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引导市场内部资源的重新分布。
(3)税务管理水平:在税法规范的前提下,税务机关的管理层次越高,越能有效地减少非法漏税,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
1.3 税收效率的提高方案(1)税制改革:通过减少税收负担、优化税种结构等方式,优化税收政策,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
(2)提高征管效率:通过完善税收征管程序和系统化管理,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
二、税收公平性问题2.1 税收公平的定义税收公平是指税收政策的负担分担是否公平合理。
在税收的征收过程中,每个人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不能过分地偏向于某一方面,应该保持一定的平衡。
2.2 影响税收公平的因素(1)社会阶层: 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往往受到的税收负担差别较大,在公平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2)地理位置:地域差异会给不同地区的人们分配税收负担产生显著的影响,如城市化程度、地区人口密集程度等。
(3)税收政策设计:在实际政策设计中,税收政策所谓公平性的体现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负担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某些人身上,对公平性产生冲击。
2.3 如何提高税收公平性(1)税基扩大:通过增加纳税人的数量、税基的扩大以及宣传纳税义务,使税负得到平衡。
(2)税收政策制定:政府应制订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税收政策,将负担分散给每个人,实现公平合理。
(3)税收征收程序的完善:应当加强税务管理,确保纳税人的利益充分保护,避免执行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总结:税收效率与公平性是税收政策设计的两大问题。
提高税收征收的效率,必须探索合适的税收政策,并加强税收征管管理;提高税收公平性,则需要税收政策制定方面和税收征收利益平衡方面同时加以重视,而且每一项措施的实施均须综合考虑。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浅谈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1)
我国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税收法规的重要宗旨。
当前,我国的税收体系逐步向社会公平、便捷靠拢,在法律法规形成的思想导向下,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得税收改革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首先,公平原则是运用税法改善社会公平,这一原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税收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它赋予了税收分配过程的社会意义,强调的是公平的财产分配,以及减少财富不均的问题。
公平原则又可分为公平性和政治正义两个方面,前者强调税收合理性降低贫富差距,弥补社会不公;后者要求税收法律实施时遵循正义道德,确保平等尊严。
其次,效率原则是要求税收法规改善经济效率,以维护社会发展、促进市场运转。
经济效率是指企业、市场以及政府机构在面对有限资源时最大化实现其利益的能力。
在税收方面,效率原则的目的是降低政府的税收负担,最大限度地改善企业、市场经济的竞争程度和效率,有助于制定符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税收制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进一步来看,我国从近年来改革开放后,以“半个世纪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的口号引起的改革与发展,也让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越来越受到重视。
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使各种市场行为变得特别激烈,税收的优化、效率的提升也受到重视,使得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两者有了更加紧密的结合。
总之,税收的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融为一体,已经被深刻地融入到税收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我国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战略方向以及提高公平性和效率的重要宗旨。
它既鼓励劳动和创新,又保证平等尊严,注重经济效率,表现出了我国完善税收法制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政策调控能力。
兼顾公平与效率 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
兼顾公平与效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一、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历程1980年9月10日,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80版个人所得税法),我国居民也正式进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时代。
80版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雏型。
因为它对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免税项目、所得额计算以及税收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依据和责任范围做出了界定。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对80年版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简称93版个人所得税法)。
93版个人所得税法的颁布实际上宣布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建设正式宣告完成。
而这部法律自身也是我国“94税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税收制度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93版的个人所得税法在80版个人所得税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共11项。
而在应纳税额的计算上面,93版的个人所得税针对工资、薪金制定了九级超额累进税率,针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制定了5级超额累进税率,同时进一步完善其它应税所得的计算方法。
这与80版个人所得税法有明显的进步,体现了个人所得税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两大功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
之后的1999年8月、2005年10月、2007年6月、2007年12月,全国人大相继对93版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微调。
1999年8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对93版个人所得税作出如下修改:一是删去93版个人所得税中的第四条第二项中的“储蓄存款利息”;二是增加一条,作为新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第十二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开征时间和征收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假如政府不对休闲征税,只对 商品征税,就会产生超额负担
• (3)在政府不能对休闲征税的情况 下,最适商品课税的目标是对X 和Y 商品征税的超额负担最小
8
• 4、拉姆斯法则(Ramsey Rule) • (1)分析目标 • 在商品课税下,总超额负担最小,即从
每种商品筹措到的最后一美元民认为,政府开征Y的新税,但不
降低X 的税率,则会扩大政府的支出规模, 私人用品和公共用品的配置无法达到最优 状态,产生新的效率损失。
50
• 5、公民对策 • 以法律限制新开税种以防政府“只升不降”
的支出扩大行为
51
• 6、选择结果
• (1)理论分析
• 低效率的商品税和合理的政府支出规模有 可能比最优商品税和过大的政府支出规模 更有效
需求按比例减少就可以达到社会效率最 优的目标 。
30
• 4、现实选择
• 大多数企业选择简单而又符合受益原则 的平均成本定价;
• 学界认为拉姆斯法则是一种可行的替代 方式。
31
三、最适所得税
• 1、最适所得税的目标 • 在政府实施以收入为税基的所得税制下,
分析最优的累进程度。
32
• 2、埃奇沃斯模型
65
• (5.7)对富人实行同一的税收优惠并不 改变社会效用的排序,所以符合横向公平 的标准
66
• (5.8)横向公平标准隐含着税前效用排 序具有特殊的伦理上的有效性
67
• (5.9)横向公平标准的实质意义在于排 斥无常的税制变革和不相关的税基
68
• (5.10) 横向公平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就 是这一模糊的概念 指导着税制改革的方向
revenue t Income
37
Figure 14.4
38
• (4)实证结果 • 政策目标:税收一定的情况下,确定社
会福利最大化的 α and t。
39
• A、如果劳动和休闲的适中替代率为 60%,政府税收是个人收入20%,则t 大约为19%,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40
• 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 供给弹性越大, t的最适值越低,即t 值越高,收入再分配的代价越大。
34
• 3、斯特恩模型 • (1)假定 • 个人的劳动和休闲是可替代的,即收入是
不固定的
35
• (2)目标 • 所得税制的设计应降低劳动的反激励
效应,减少所得税的超额负担
36
• (3)税收和收入的关系 • 图 14.4 所示,税收和收入呈线性关系,
政府实施线性所得税制,或称统一所得 税,即边际税率不变; • 线性所得税制的边际税率不变,但平均 税率变动,具有累进的特征。
• (5.1)假如所有人的偏好相同,消费相 同商品(包括休闲)的人税负相同,以保 持税前、税后的效用排序不变
60
• (5.2)假如人们的偏好是不同的,按传 统标准衡量所得税符合横向公平,按效用 标准衡量则不符合横向公平
61
• (5.3)衡量个人效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效用标准在实际中并不使用
62
流量指标—收入和支出,但收入和支 出情况同时取决于个人的决策,以收 入和支出衡量支付能力不一定正确
存量标准—财产 工资率标准—工资率衡量收入
58
• (5)衡量支付能力的主观标准
即费尔德斯坦的主观效用标准
如果两个人的税前效用相同,则税后也相 同,税收不改变效用的排序
59
对费尔德斯坦主观效用标准的评析
• 建立拉格朗日函数:
min L
t X ,tY ,
1 2
X
PX
Xt
2 X
1 2
Y
PY YtY2
R PX Xt X
PYYtY
17
• 求得税率和弹性之间的关系:
t XX tYY
• 反弹性命题: • 假如商品消费是不相关的,税率与弹性成
反比
t X Y tY X
18
6、公平的考虑 •考虑到公平问题,拉姆斯法则做出了修正: 对非必需品征收高税率 •偏离拉姆斯法则的两个条件: •第一、对平均主义的偏好程度 •第二、穷人和富人的消费差异
影响价格;在最适使用费问题上,通过 直接规定价格。
21
• 政府提供公共用品的成本以税收补偿; 政府提供私人用品和混合用品的成本可 以使用费补偿。
• 自然垄断行业的生产具有边际成本低、 平均成本持续递减的规模经济的特征, 政府既可以特许私人部门生产进行垄断 管制,也可采取公共生产公共定价的方 式进行管制。
19
• 7、对以家庭为课税单位的效率分析 • 假定丈夫的工作时数和妻子的工作时数基
本上不相关,丈夫的劳动供给弹性低于妻 子,根据逆弹性命题,为了提高效率,税 法的修订目标是丈夫的边际税率高于妻子 的边际税率。
20
• 二、最适使用费 • 1、概念与说明 • 使用费是指使用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的人支付的价格 • 在最适税收问题上,政府通过制定税率
• (2)经验实证
• 实行低效率商品税制国家的支出规模比实 行高效率商品税制国家的支出规模增长得 慢
52
• 7、税收政策的违约现象 • 在现实的政策选择中,存在着税收政策和
政府动机随时间推动而发生变化的不一致 性,以致不能实行完全有效的税收制度
53
五、设计税制的其他标准
• 1、最适税收理论标准 • 超额负担最小,分配结果公平 • 即减少经济干预实现公平分配
• 假设: • X, Y两种商品和休闲的价格分别为 PX, PY, w;
• 时间禀赋为:
T
4
• 预算约束线为:
wT PX X PYY wl
5
• 所有商品和休闲课征同一比例税率
wT 1 tPX X 1 tPYY 1 twl
wT
1 t
PX
X
PY Y
wl
6
• 3、结论
• (1)对所有商品和休闲课征同一比例税 率,就是对时间禀赋价值课征同一比例税, 对时间禀赋价值课征同一比例税即一次总 额税,不会产生超额负担
41
• C、在赋予不同的效用权数下,极大 极小原则要求的边际税率为80%左右。
42
• 4、格鲁伯和塞兹模型 • (1)运用四个边际税率进行分析 • (2)分析结果:高收入的人应比低收入的
人面临低的边际税率(注,由于平均税率 的提高,这样的税制同样具有累进性)
43
• 5、总结 • (1)劳动和休闲关系的假定是决定最适
• (5.4)假如所有人的偏好相同并自由的 选择经济活动,则税负差异可以通过经济 行为的调整达到税后报酬相同,所以现行 税制都符合横向公平
63
• (5.5)如果原税制符合横向公平的标准, 则新税制会破坏横向公平,由此税制的调 整,需给纳税人一个经济行为调整期
64
• (5.6)原税制符合横向公平并不意味着 不需进行税制调整,即从效率和纵向公平 的角度分析税制调整还是必须的
第十四章 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税收
1
本章主要内容
• 最适商品课税 • 最适使用费 • 最适所得税 • 政治与时间不一致问题 • 设计税制的其他标准
2
一、最适商品税
• 1、最适商品课税的目标 • 最适商品课税的目标—在不使用一次总
额税的情况下,以最小超额负担的商品税 筹集财政支出所需要的资金
3
• 2、最适商品课税的分析
• 假设: • (1)在征收必要的税收收入的情况下,
尽可能使个人效用之和最大 • (2)人们的效用仅取决于收入且相等 • (3)可获得收入总额固定
33
• 税收政策含义: • 税种的设置应使税后收入分配尽可能相等,
对高收入者适用高的累进税率,直至收入 完全相等;即向富人征税直至收入相等, 再向富人和穷人平均征税。
22
• 考虑图 14.2. 14.3 自然垄断行业的定价
23
Figure 14.2
24
Figure 14.3
25
• 2、垄断企业的选择 • 垄断定价
26
• 3、政府选择
• (1)边际成本定价 • P=MC,产量 Z*符合效率最优选择,但价
格低于平均成本,企业存在亏损
27
• (2)平均成本定价 • P=AC,产量ZA<Z*的最优产量,存在效
•△X/( X1- △X)= △y/( y1- △y)
14
X Y
X1
Y1
• 政府确定的税率应使各种商品的需求 量按相同的比例下降以达到总体超额 负担最小
15
5、拉姆斯法则新解—反弹性法 则
• 商品X的税收超额负担
EBX
1 2
PX
Xt
2 X
16
• 最适商品课税的目标是对商品 X和 Y征税 的总超额负担最小
46
• 1、假定 • 社会有三种商品:X、Y和休闲,收入是固
定的。
47
• 2、现行税制 • 只对商品X征税
48
• 3、理论分析 • 因为收入是固定的,为减少税收超额负担,
则政府应对X、Y征收相同的税; • 根据等价原理,原税收规模是最佳的,所
以税制的修订应该是降低X 的税率、对Y 征相同的税率,以保持政府的税收规模不 变。
72
• 模型忽略的因素:
– 欺骗的精神成本(Psychological costs of cheating)
– 风险厌恶(Risk aversion) – 工作选择(Work choices) – 审计概率(Probabilities of audit)
73
• (2)逃税的规范分析 • 地下经济的效率和公平问题 • (3)税收赦免 • 赦免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74
• 作业:习题二
75
54
• 2、其他标准 • 公平而低成本的筹集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