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精选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三只熊的早餐》这一章节。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三只熊在准备早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中的数量、大小、比较等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数字110,认识三只熊及其家庭成员。
2. 学习比较大小,解决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早餐食材的数量问题。
3. 学习按顺序排列,理解三只熊准备早餐的步骤。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110,理解数字的大小比较,能够按照顺序排列物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110,理解数字的大小比较,能够按照顺序排列物品。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水果图片、三只熊家庭成员图片、排序卡片。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有三只熊准备早餐的图纸,图纸上有数字卡片、水果图片和排序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三只熊的早餐》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三只熊准备早餐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字、大小和顺序。
2. 数字认识: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10,通过反复出示数字卡片,帮助幼儿记忆数字。
3. 比较大小:以三只熊家庭成员的早餐食材为例,让幼儿比较食材的数量,引导幼儿理解数字的大小比较。
4. 排序练习:出示排序卡片,让幼儿按照顺序排列卡片上的物品,引导幼儿理解排序的概念。
5. 动手操作:发放学具,让幼儿根据图纸上的数字卡片、水果图片和排序卡片,帮助三只熊按照正确的顺序准备早餐。
6. 例题讲解:以三只熊准备早餐的过程为例,讲解数字的大小比较和排序的应用。
7. 随堂练习:让幼儿独立完成图纸上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只熊的早餐》数字110比较大小:< >排序:按照顺序排列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数字,拍照到班级群。
小班教案:三只熊的早餐(17篇)
小班教案:三只熊的早餐(17篇)小班教案:三只熊的早餐(1)一、活动目标:1、利用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觉物体的大小、多少与三只熊的关系。
2、愿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预备1、《三只熊的早餐》的图片12幅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6个“苹果“及画有三只熊的底板一张。
三、活动过程:(一)观看小熊一家,利用比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导入师:(1)小伴计,看看他们是谁?(幼儿回答)(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3)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那妈妈呢?2、师小结(二)逐一展示图片引领幼儿观看图片,帮忙小熊一家安排食物,感知物体的大小、多少多少与三只熊的关系。
1、分餐具并陈述理由(1)师:吃东西前要预备什么呀?(幼儿回答)(2)展示图片引领幼儿观看大小不同的餐具师:这些碗怎么分给小熊一家呢?(幼儿回答)(3)师小结2、分蜂蜜并陈述理由(1)师:三瓶不一样多地蜂蜜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幼儿回答)(2)师小结3、分玉米并陈述理由(1)师:三根玉米都是一样高的,要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幼儿回答)(2)师小结4、操作嬉戏(1)师:第三样早餐是什么?(苹果)数数有几个?怎么分给小熊的一家呢?请小请小伴计们来帮他们分一下,他们是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多,熊宝宝吃得最少,熊妈熊妈妈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领幼儿依据画有三只熊的底板,进行操作活动师,师巡察指导。
(3)评价展现幼儿操作板,并请2—3名幼儿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分法与理由。
(三)延长活动:思索留下的疑问1、找找剩下哪样东西没有分,猜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里的鱼。
2、打开盖子引领幼儿思索如何分鱼。
小班教案:三只熊的早餐(2)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觉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愿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课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
活动反思
《三只小熊的早餐》的数学活动是让孩子在故事情节中认识三只小熊,在对家庭成员的认识中区分大小和比较的大与小,高矮和比较高与矮,由此帮助三只小熊分早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让幼儿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1、导入:小朋友,看看他们是谁?(小熊)是小熊一个人吗?还有谁?
2、哪个是爸爸?为什么你说他是爸爸?
哪个是小熊宝宝?为什么?
那妈妈呢?
3、小结:在我们家里,一般情况都是爸爸长得最高,宝宝长得最矮,妈妈长得不高也不矮。
二、创设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过分碗这一事件,区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导语: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准备好了三只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在这个感知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观察、操作、讲述、游戏中求知,并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新的体验,获得新的经验。
小百科:熊(英文名称:Bears):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分布在北半球。在南半球,除了南美洲北部外,其他地方没有它的踪迹。熊科是个大家族,可分为4属:懒熊属、眼镜熊属、马来熊属、熊属,8种。
小班优秀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
小班优秀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2、3,能正确点数并说出数量。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表达。
教学内容:1.数字1、2、3的认识。
2.故事《三只熊的早餐》。
教学准备:1.故事课件《三只熊的早餐》。
2.数字卡片1、2、3。
3.小熊玩偶。
4.食物图片:面包、牛奶、鸡蛋。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2.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环境,发现数字1、2、3。
二、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故事《三只熊的早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字。
2.讨论故事中的数字1、2、3,让幼儿初步感知数字的意义。
三、认识数字1、2、3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2、3,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字的名称。
2.教师用手势表示数字1、2、3,让幼儿模仿并说出数字。
3.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卡片进行排序,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四、动手操作1.教师出示小熊玩偶,引导幼儿用数字1、2、3表示小熊的数量。
2.教师分发食物图片,让幼儿将图片按照数字1、2、3进行分类。
3.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小熊的早餐”拼图,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五、游戏环节1.游戏一:“找出三只熊的家”。
教师出示三只熊的图片,让幼儿找出数字1、2、3对应的小熊。
2.游戏二:“数字接力”。
教师将数字卡片1、2、3分别放在地上,幼儿按照顺序跑过去,捡起数字卡片并回到原点。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玩数学游戏,提高数学能力。
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数学游戏。
2.环境创设:在教室环境中布置数字1、2、3的挂图,引导幼儿随时关注数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数字1、2、3,达到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一、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情境,感知和认识数字1、2、3。
2.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点数和匹配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二、活动准备1.教具:三只熊的图片、早餐图片、数字卡片、小碗、小勺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森林场景,营造出故事氛围。
三、活动过程1.导入教师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幼儿介绍故事《三只熊的早餐》。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字1、2、3。
2.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关注三只熊的早餐数量。
在故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幼儿说出数字1、2、3。
3.活动一:点数与匹配教师展示三只熊的图片,请幼儿分别点数每只熊的早餐数量。
教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幼儿将数字卡片与对应的早餐图片进行匹配。
4.活动二:排序与比较教师展示三只熊的早餐图片,引导幼儿比较大小。
教师分发小碗和小勺,让幼儿尝试将早餐图片按大小顺序摆放。
5.活动三:角色扮演教师邀请幼儿扮演三只熊,进行故事情景再现。
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1、2、3描述自己的早餐数量。
6.活动四: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找出三只熊的早餐”游戏。
游戏规则:教师将早餐图片随机摆放在教室里,幼儿需要找出三只熊的早餐并送到对应的小碗旁。
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四、活动延伸1.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尝试用数字1、2、3进行点数和匹配。
2.主题活动:开展“三只熊的森林探险”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数字1、2、3的认识。
五、活动反思1.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反思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正确识别数字1、2、3。
培养幼儿的点数能力,理解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对应关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背景介绍《三只熊的早餐》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堂数学课,该课程围绕着餐桌、食物、数量等方面展开,旨在通过故事情节的引导,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目标通过《三只熊的早餐》的故事情节教学,让幼儿:•认识和比较不同数量的食物•学会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方法表示和解决数学问题•探索数学关系,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 教学流程活动准备在课前,准备好足够的「饼干」(如纸板或易碎物品)和「果汁盒」(如小纸盒),为真实情境教学打基础。
引入老师请学生们坐在地上,跟他们讲述一则小故事:有三只熊,小熊、中熊和大熊,他们每天都要吃早餐。
今天早上,三只熊准备了一些东西,小熊吃了 1 个饼干,中熊吃了 2 个饼干,大熊吃了 3 个饼干。
小熊喝了 1 盒果汁,中熊喝了 2 盒,大熊喝了3 盒。
现在,我们来想一想,一共有多少个饼干、多少盒果汁?通过引入故事情结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小朋友们集体猜测答案,接着老师引导大家进入下一个环节。
操作环节老师先拿出背包里的 3 个盒子,分别写上熊的名字:小熊、中熊、大熊。
接着,老师将数量相等的饼干和果汁放到盒子里,分别标上数量,然后把盒子倒翻过来,饼干和果汁洒在桌上,再把盒子倒扣在桌上,看盒子里是否还会有食品残留。
要求孩子试着亲身体验和发现,学习如何利用直观的图形表示和展示数学问题。
后续操作基于直观的图形展示方法,幼儿将实现以下操作:•比较小熊、中熊、大熊三只熊吃饼干和果汁的数量差异;•利用相等的数量多组进行加法操作,体验「每个人都一样」;•通过倒翻盒子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等操作,体验数学运算的实际应用。
反思该教案的教学方法基于故事情节,通过图形的视觉化效果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灵活利用情境教学,真实教育教学,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为培养学生日后的逻辑思维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用教材《幼儿园数学启蒙》第四章第三节“形状与空间”,具体内容为《三只熊的早餐》。
本节课主要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辨别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情境,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辨别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难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卡片;学具:幼儿用书《三只熊的早餐》、色卡、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讲述故事《三只熊的早餐》,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出现的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讲解它们的特点,让幼儿认知这些形状。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卡片,让幼儿辨别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幼儿用书《三只熊的早餐》,让幼儿完成书中关于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练习题。
5. 小组合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色卡和贴纸,让幼儿合作完成形状分类任务。
6. 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找出家里的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并和家长一起拍照留念。
2. 答案:幼儿需提供三张照片,分别展示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需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家长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提高家长对幼儿数学教育的关注度。
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
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执教者:周玲佳活动目标1、学习区分物体的大小,发现物体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1、 PPT2、供30名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张画有小熊一家的底板,人手一个小盒子里面装有三个苹果、三条鱼,三个饼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图片“小熊的一家”观察其特征,引发幼儿兴趣。
在一片大森林里,有两间房子,你们看!你发现了什么在这个大房子里住着小熊的一家,(出示小熊的一家)你们知道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宝宝哪个是妈妈为什么?小结:爸爸长的高大,宝宝长的矮小,妈妈长的不高也不矮。
二、通过小熊的一家,了解熊爱吃的食物。
师:“三只熊要吃早餐了,猜猜看,三只熊喜欢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只熊今天的早餐都吃了些是什么出示相应的食物图片。
三、为熊的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体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1、比较相同物体,区分大小。
师:“早餐要开始了,吃早餐前当然要先用到餐具,哪一个碗是给熊爸爸的哪一个是给熊宝宝的哪一个是熊妈妈的出示图片,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爸爸比较高大,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盘子,宝宝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宝宝用最小的盘子,妈妈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盘子。
2、比较相同食物,区分大小。
师:“分好餐具就可以开始分早餐了,看看是什么(蜂蜜)三只瓶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你觉得哪个是给爸爸的为什么哪个给妈妈哪个给宝宝?四、幼儿操作师:“早餐还没有分完,现在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一起来分一分吧!老师给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熊的一家,还有一个小盒子,小盒子里面有三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鱼和饼干,请你将这些食物按大小分给三只熊,并用胶水黏贴在小熊的旁边。
”五、教师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他是怎么分的。
2、师:小朋友们都把早餐分对了,熊的一家都很开心的坐在餐桌上吃起了早餐,还让我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的目标都已达成,活动气氛也较好,在操作过程中,我们班一共有24个小朋友在操作,我统计了一下,有19个小朋友是按种类顺序分的,5个小朋友是没有按种类顺序分的,在试课时,我本来的设计是让幼儿自主的操作,但当时老师们的意见是让幼儿按种类分,在这次活动后又觉得让幼儿按种类分有点限制了幼儿探索性和自主性,这个需要在下一次这样的活动中去验证和反思的。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幼儿园教案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课程,以《三只熊的早餐》为主题,主要涉及到的教材章节有:认识数字15,学习比较大小,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故事情境的引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能够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的含义;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的含义,学会比较大小,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数字15的认知,比较大小和简单加减法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数字贴纸、小熊玩偶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套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三只熊的早餐》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出现的数字和大小比较的情境。
2. 数字认知:通过PPT展示数字15,让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大声读出数字,并理解数字的含义。
3. 比较大小:以故事中的三只小熊的早餐为例,让孩子们观察并比较三只小熊的早餐食物的大小,引导他们用“大”、“小”来描述。
4. 加减法运算:根据故事情境,让孩子们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如:“小熊A有2个苹果,小熊B有3个苹果,请问小熊A和小熊B一共有几个苹果?”5. 动手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数字卡片的操作,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6. 随堂练习:老师提出一些关于数字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问题,孩子们可以举手回答,老师及时给予反馈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数字152. 比较大小:大、小3. 加减法运算:2+3=5,32=1七、作业设计1. 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三只熊的早餐》的故事,并展示所学到的数字和大小比较的知识。
2. 完成数字卡片的大小比较练习,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完成,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情境的引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餐》教案教学目标1.使用简单的数学概念解决问题。
2.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听故事《三只熊的早餐》的录音或演示视频。
2.3 个小玩具熊(大小和颜色不同),3 把小勺,3 个碗,3 个盘子,一些小玩具食物(如小熊蛋糕、小鸡蛋等),1 个定量的量杯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可以询问孩子今天早餐吃了什么,以及他们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2. 导入教师播放录音或演示视频《三只熊的早餐》。
3. 讨论1.孩子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孩子们可以讨论三只熊的早餐,包括它们吃了什么、用什么工具和容器。
3.孩子们可以讨论自己的早餐,包括他们吃了什么、用什么工具和容器。
4. 游戏1.教师将三只熊以及相关的工具和容器摆放在桌子上。
2.教师向孩子展示一种小玩具食物,并要求他们用合适的工具和容器来安排三只熊的早餐。
3.孩子们可以尝试将小玩具食物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并用不同的工具。
他们应该想一想,哪只熊会吃多,哪只熊会吃少。
孩子通过观察和思考来理解容器和工具的不同,以及它们可以用来测量、盛放和分配多少食物。
4.教师可以要求孩子用量杯测量食物的分配量,并询问孩子假设在故事中哪只熊会用到它。
这将帮助孩子理解量杯作为一种标准测量工具的用处。
5. 结束1.教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所有三只熊的早餐,并询问孩子们是否认为每只熊都有足够的早餐。
2.教师可以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并总结教学内容。
课后练习1.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活动,如制作自己的早餐、使用不同容器和工具进行食物测量等。
2.教师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问题,要求他们用他们学到的数学概念进行解答,例如,如果一只小熊吃了两个小蛋糕,那么另外两只需要吃多少才会与它吃的一样多?如果一只小熊用了一把大勺子,一只小熊使用了两把小勺子,那么哪只小熊吃的更多?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我们希望帮助孩子们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如容器和工具的用途,测量和分配食物等。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1.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篇1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物质:1.幼儿人手一张操作纸、蜡笔2.课件经验:能点数1-3,并有初步的对应能力。
活动重难点:重点: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难点:能按要求分发苹果。
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1、出示小熊一家: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看看老师今天请来了什么动物?它们家有几只熊,猜猜分别是谁,从哪里分辨出来的。
二、分配食物1.师:小熊一家要吃早餐啦,饭前我们要分餐具,看看哪个碗是给爸爸的,并请幼儿陈述理由。
(出示三只不同颜色、大小的碗)小结:爸爸长得高长的大所以用大碗,宝宝长得最小所以用最小的碗,妈妈长得中中的,所以用中碗。
2.师:碗准备好了,要吃早饭了,猜猜它们会吃些什么东西?3.师:看今天小熊的早饭到底吃些什么(出示蜂蜜、玉米、鱼、苹果)4.出示蜂蜜图片:他们最先吃什么呢?看看这三瓶蜂蜜怎么分呢?你觉得哪个是给爸爸吃的,哪个是给宝宝吃的,哪个是妈妈的?为什么呢?小结:爸爸长的大,所以吃的多,所以吃最大一瓶的蜂蜜;宝宝长的小,所以吃的少,所以吃最小一瓶的蜂蜜。
妈妈长得中中的,所以吃中中的蜂蜜。
5.出示玉米图片:接下来吃什么了呢?有几根玉米,那又要怎么分呢?引导幼儿讲述玉米的粗细,并请幼儿做出粗细的动作。
小结:长得大的吃的多,长得小的吃的少。
6、出示苹果图片:接下来要吃什么呢?看看一共有几只苹果,你是怎么数的?(1)原来我们只要找到一个点,顺着数就能知道有多少个苹果了。
(2)那我们怎么给熊宝宝家分苹果呢?幼儿自由发挥想象。
7、幼儿操作分苹果并陈述理由。
三、延伸活动1.出示三个箱子:最后剩下什么没有吃啦?2.延伸:鱼呀在箱子里,我们回去给他们分一分好不好?2.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篇2一、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知并发现物体的高矮、大小、粗细与三只熊的关系。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幼儿园教案(1)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较与排序》,以故事《三只熊的早餐》为背景,详细内容包括:学习比较大小、了解数量多少、掌握简单排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学会比较大小的概念。
2.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数量多少。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排序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比较大小的概念、数量多少的比较。
教学重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完成简单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三只熊的早餐》、三只大小不同的熊玩偶、三碗不同数量的早餐。
学具:学生用书、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三只熊的早餐》,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三只熊的大小和早餐的数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三只大小不同的熊玩偶,引导幼儿学会比较大小的概念。
(2)展示三碗不同数量的早餐,引导幼儿观察并比较数量多少。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学生用书,让幼儿完成书中比较大小的练习。
(2)让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棒,完成数量排序的实践操作。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三只熊的早餐》2. 教学内容:(1)比较大小的概念(2)数量多少的比较(3)简单排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故事和知识。
(2)完成学生用书中的比较大小的练习。
2. 答案:(1)故事:《三只熊的早餐》(2)练习:根据书中提示,完成比较大小的判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数量多少的比较方面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观察、比较大小和数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组织类似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方式3. 例题讲解的深入程度4.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学中,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关乎教学目标的实现。
幼儿园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案(5篇)幼儿园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案(5篇)幼儿园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案1活动目标:1.在故事情节中感受并发现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为三只熊摆放早餐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只小盒子、6个苹果,画有三只熊的底板、PPT活动过程:一、观察图片、找出熊爱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这是谁的家?它们家有几只熊,猜猜分别是谁?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了,找找哪些东西是熊喜欢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与数量1.分配餐具并陈述理由2.分玉米和蜂蜜罐并陈述理由3.操作游戏:分苹果并陈述理由三、延伸活动:思考留下的疑问1.找找剩下哪样东西没有分,猜猜熊爸爸会找哪个盒子里的'鱼。
2.打开盖子引发思考活动:整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活动中教学方法多样,运用了比较法、游戏法等。
活动中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知物体的数量、大小与三只熊的关系。
幼儿思维活跃,大胆发言,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设计问题使每个幼儿都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活动,气氛活跃,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幼儿园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教案2设计意图户外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对中大班哥哥姐姐的游戏充满期待,总是问老师“老师,我们能不能玩那个大滑梯啊?”这时旁边就会有小朋友说:“我们现在还小,那个滑梯太高了,我们不能玩。
”在孩子的无意间对话中,孩子们时不时的说到一些大小、高矮等量词。
在此基础上开展此次活动更有助于挖掘孩子们对物体大小、高矮、粗细、长短等量词的认知,因此便展开了《三只熊的早餐》活动。
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和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和粗细。
2.能够尝试根据三只熊的大小为三只熊摆放物品。
3.对数学活动感兴趣并愿意动手操作活动材料。
重点难点重点:感知物体和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和粗细。
难点:幼儿能够根据三只熊的大小摆放早餐及物品。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幼儿人手一个活动底板、操作材料(大小不一的背包、水瓶、绳子图卡),活动ppt经验准备:在平时的活动当中已经对大小、长短等量词有一定的了解。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教案(附教学
反思)的报告,600字
三只熊的早餐小班教案
一、课堂目标
1.了解三只熊的故事;
2.学习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基本操作;
3.熟练应用乘法表;
4.理解比分概念;
5.通过故事学习丰富词汇;
6.训练综合能力。
二、课前准备
1.主要材料:三只熊的早餐的故事书、火柴、一份《乘法表》(内容通过教师预习,分别教授3只熊的比分情况);
2.设备准备:录音机、多媒体投影等
三、教学过程
1.热身:教师播放与故事主题相关的音乐,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
2.故事讲述:教师阅读《三只熊的早餐》的故事,同时投影画面,巩固学生的理解;
3.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组以3只熊的比分作为练习对象,在小组内部练习乘法表的相关计算,并将结果呈现给全班;
4.拓展活动:老师即兴开展一个拓展活动,学生们用火柴模拟三只熊比分的情况,来增进故事有关内容的理解;
5.包装早餐:老师布置给学生们一个任务,每个小组用火柴包装三只熊的早餐,并分析每个熊的早餐的比分情况;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复习灵活运用“加减乘除”基本操作和熟练应用乘法表,以及比分概念,并结合故事学习新的词汇。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布置的活动节奏跟上,学生们能够集中精力,认真完成活动,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利用乘法表灵活运算和比分概念的能力,特别是通过包装早餐的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积极性,但在学生的参与度上还有待改善,下次需要有更多的互动和练习活动,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数学知识。
2024年三只熊的早餐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
2024年三只熊的早餐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教案名称:《三只熊的早餐》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熊的一家三口,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学习比较物体的大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故事《三只熊的早餐》2.数学活动:比较物体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三只大小不同的熊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教师讲述故事《三只熊的早餐》,让幼儿了解熊的一家三口。
二、故事讲解1.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三只熊在早餐时发生的事情。
2.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熊吃不到早餐?大熊为什么能吃到?引导幼儿思考。
三、数学活动1.教师出示三只大小不同的碗,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大小。
2.教师将三只碗按大小顺序排列,让幼儿确认排列顺序是否正确。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将三只熊玩具按大小顺序排列,巩固幼儿对大小的认识。
4.教师出示三份早餐,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每份早餐的组成。
5.教师引导幼儿将早餐与相应的熊玩具配对,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动手操作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份早餐。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讲解注意事项。
3.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早餐制作。
4.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2.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是如何帮助熊的一家解决早餐问题的?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2.评价幼儿在比较物体大小方面的掌握程度。
3.关注幼儿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三只熊的早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在比较物体大小方面,幼儿能够准确说出大小顺序,但在动手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在制作早餐时,需要教师的个别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
小班教案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三单元“比较与排序”,具体内容为“三只熊的早餐”。
该章节详细介绍了通过三只熊的早餐——粥、蜂蜜、面包的数量和大小比较,引导幼儿学习比较与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数量和大小关系,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量和大小关系,进行正确的比较和排序。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情景,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三只熊的早餐图片、数量和大小不同的玩具。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介绍三只熊的早餐,引导幼儿关注粥、蜂蜜、面包的数量和大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讲解比较和排序的方法,让幼儿理解数量和大小关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让幼儿用学具进行数量和大小比较、排序。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各组展示成果,分享比较和排序的方法。
5. 游戏环节(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找不同”游戏,巩固比较和排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小班数学——三只熊的早餐2. 内容:展示故事图片,标注数量和大小关系,列出比较和排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进行数量和大小比较,将结果画在纸上,并排序。
2. 答案:无固定答案,以幼儿观察和理解为标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比较和排序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比较和排序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可提供相关书籍、游戏等资源,帮助幼儿提高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的内容展示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故事内容的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
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教案生活中的数学——三只熊的早餐
教学年级:幼儿园小班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识别数字13,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顺序。
2. 通过故事情境,训练幼儿的数感和逻辑思维。
3.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字13的识别和理解数字间的大小关系。
难点:训练幼儿用手指指出数字13,并能够用语言描述数字的
顺序。
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标有13的数字)
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的手偶
早餐图片
手指贴纸
画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熊家庭的手偶,讲述三只熊的早餐故事,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 数字认识:利用数字卡片,让幼儿用手指指出并重复数字13。
3. 排序练习:展示早餐图片,引导幼儿用手指按照顺序指出图片,并说出数字。
4. 例题讲解:展示三只熊早餐的图画,引导幼儿说出数字13的
顺序。
5. 随堂练习:发放手指贴纸,让幼儿按数字顺序贴在画纸上。
6. 小组互动: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排序比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数字13
排序练习
早餐图片
作业设计:
请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数字,并用手指按顺序指出,拍照记录并分享到班级群。
课后反思与拓展:
教师需对课程进行反思,了解幼儿的学习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数学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
的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识别并读出三种不同的食物:麦片、牛奶和蜂蜜。
2.能理解故事情节:熊妈妈为孩子们做不同的早餐,三只小熊分别去尝试各自不同的早餐。
3.能进行简单的推论本领:小班的同学们可以尝试依据文中描述的熊妈妈的做法而进行推测与理解。
4.能够在阅读故事时发觉人与动物之间有相同的需要,例如需要进食。
二、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非常钟):老师放置三样食物(麦片、牛奶和蜂蜜)在桌子上,并要求同学闻闻、看看、摸摸并描述它们的味道、颜色和手感,为同学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认知做铺垫。
2.阅读故事+讨论(二非常钟):老师叙述故事《三只熊的早餐》,读完每一个片段后,进一步询问相关的问题,例如“哪个小熊的早餐看上去最可口?”“哪个小熊的早餐尝起来最好?”等等,以此激励同学们进一步察看,提高他们的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3.三只熊的活动化角色扮演(二非常钟):将同学分为多组,在指定的时间内依照故事情节重复扮演角色,调配给每组一个角色:熊妈妈和三只熊,让同学可以在扮演角色中更好地了解角色表达,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决策,并在活动作业中更好地体验故事,并让他们更接近角色。
4.四只熊的早餐制作(二非常钟):在活动作业阶段,同学们将被要求在汤锅里加热牛奶、蜂蜜和麦片,并将它们翻炒,跟随故事情节一起调制“三只熊早餐”。
5.反思(非常钟):将其中的感受或认得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引导教学。
三、教案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发觉幼儿园中的小伙伴们发挥了很好的搭配和合作精神,对比故事情节和角色扮演,在活动化的早餐制作过程中让同学体验到“三只熊”的教学学问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透过这次课程,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保障打破了同学的教学瓶颈,解决了同学在很多细节方面的怀疑,同时也针对不同的同学,开展多种活动,让他们可以在各种情境中体验故事,提高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教育故事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是不可遗漏的。
针对这次课程中显现问题,这需要我们不断自我反思,同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幼儿园的教学和活动化更相搭配,让幼儿园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取得更科学、更有趣味且更加合适的教育学问。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量1、2、3的大小关系,用手指进行表示,并能依据实物进行较为精准的数量判定。
2.能够正确地组织各种数量物品,懂得比大小的概念。
3.利用简单的物品完成数量的加减运算,培育感知数量、计算数量的本领。
二、教学前的准备教具:三张不同图案的大餐盘,三只不同颜色的小熊,白豆腐干、白蘑菇、红萝卜片、生菜叶、黄瓜片和花椰菜等食材。
三、教学流程1.导入:听故事,“三只熊的早餐”(请家长录音)2.复述故事:请宝宝们复述故事内容。
3.实物操作:老师将三张不同图案的大餐盘摆在桌上,分别放上不同的食材,并叫宝宝们做出相关动作,比如:请拿一片白豆腐放在第一张盘子上……请把第二盘子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在第三个盘子上……请把第一个盘子里的东西,倒进第三个盘子中。
4.游戏:老师呈现5个蓝色方块,5个黄色方块和5个红色方块,让宝宝们自由地选择并构成本身喜爱的一组,然后把本身组的方块放到桌子上,并询问其他宝宝:请问谁的方块多,谁的方块少?5.数数运算:老师请宝宝们把手举起来,然后请他们呈现出5个手指,再请他们伸出1个手指,最后数一遍一共有6个手指。
6.游戏:老师请宝宝们做出来手指示范,然后问:请问有几根手指头?谁能总数最大,谁能总数最小?7.实物操作:老师拿出不同颜色的小熊,教宝宝们说出熊的颜色,并将3只小熊放到桌子上,让宝宝们一起数小熊的数量。
8.分组比较:老师询问宝宝们:谁的小熊多?谁的小熊少?请宝宝们自由地分组比较,看看谁的小熊数量最多,谁的小熊数量最少。
9.实物操作:老师请宝宝们一只一只地数出6只小熊,并将6只小熊分成2组,问:每组多少只小熊?请宝宝们一起复述一遍答案,然后老师将第一组的3只小熊放到桌子上,询问宝宝们:请问第一组里的小熊数量有多少只?请宝宝们一起回答:3只!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宝宝们表现积极,对数量和大小关系有了初步认得,但仍需要多次练习和操作。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教案(附教学反思)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三只熊的早餐教案(附教学反思)的报告,600字三只熊的早餐教案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三只熊的早餐。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怎样才能吃到健康幸福的早餐,教育学生以正确的饮食养生观念,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
一、课前准备1. 准备“三只熊的早餐”的图画:大熊熊喜欢吃苹果,中熊熊喜欢吃乳酪,小熊熊喜欢吃面包。
2. 准备相应的实物:苹果、乳酪、面包。
二、教学步骤1. 热身:放“三只熊的早餐”的图画,引导学生用身体动作表达三只熊的早餐。
2. 分析:让学生观看图画,并询问:每只熊吃了什么?苹果、乳酪、面包,核实学生所记忆的内容是否正确;3. 教学:准备一桌餐桌,分别摆上苹果、乳酪、面包,介绍每种食物的来源、口味、营养价值,帮助学生对食物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4. 操作:让学生尝试着将苹果、乳酪、面包放在三只熊的餐桌上,模仿图画的样子;5. 练习:教师把图画放在黑板前,让学生识别出三只熊卖了什么,并将实物放在指定位置上;6. 扩展:引导学生说出三只熊都吃过什么食物,以及这些食物的对人身体的益处。
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本次教学我们采用图画演示介绍、实物及模拟操作等活动教学模式实施本节课,学生们表现活跃,对三只熊的早餐有深刻的认识,扩展引发学生联想学习,收获很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并将学生提出的可能性给予合理性论证,提醒他们注意掌握知识点,拓展学习视野。
另外,在实施本课时,我特别注意以快乐的气氛完成课时,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友好环境,让学生友爱相处、勇于分享,尊重他人,通过交流感悟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收获更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进一步厘清了三只熊的早餐的教学重点,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全面的过程,要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需要老师能够内敛的把握课堂气氛,以优美的声音、友善的语言、亲切的态度、明确的教学内容、及时的反馈,不断地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真正做到教一个、学一个,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