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植物制片技术

合集下载

植物制片技术教学大纲

植物制片技术教学大纲
2.应用染料时的一般注意事项
3.染色的方法
第三节封片(掌握)
1.封片法
本章重点、难点:
染色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染色与封片
第六章显微摄影与图像分析
第一节切片材料的显微观察和注意事项(掌握)
第二节切片材料的测量方法(掌握)
第三节显微摄影时的注意事项(了解)
第一节图象的输出(掌握)
本章重点、难点:
材料的显微观察、测量
第三节透明(掌握)
1.透明的目的
2.透明剂及其透明法
第四节药品的回收与再用(了解)
1.包埋剂与包埋用具(了解)
2.石蜡渗透
第六节石蜡包埋(掌握)
1.包埋的操作过程
2.包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本章重点、难点:
石蜡包埋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冲洗、脱水、透明与浸蜡、石蜡包埋方法
第四章切片、贴片与烘片
第一节切片(掌握)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节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章节内容
植物制片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手工制片、整体封片
材料的采集与分割取材、固定及试剂的配制
冲洗、脱水、透明与浸蜡
切片、贴片与烘片
染色与封片
显微摄影与图像分析
合计讲课111111
6实验0实践合计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植物制片的基本原理植物制片的基本过程
第一章手工制片、整体封片
第一节手工制片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
第二节整体封片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掌握)
本章重点、难点:
手工制片、整体封片过程
本章教学要求:
掌握手工制片、整体封片方法

实验一有丝分裂制片技术和显微观察

实验一有丝分裂制片技术和显微观察

实验一有丝分裂制片技术和显微观察一、实验目的通过对植物组织的取材、预处理、解离、染色、压片等制片步骤的学习,掌握植物制片技术,奠定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技术;通过对植物根尖细胞的观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

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三、实验材料蚕豆(Vicia faba, 2n=12)干种子洋葱(Allium cepa, 2n=16)鳞茎四、实验仪器及用具多媒体显微演示系统、显微镜、培养箱、分析天平、水浴锅、酒精灯、剪刀(或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铅笔、标签纸、胶水、棕色瓶等。

五、药品和试剂秋水仙碱、8-羟基喹啉、苏木精、水合三氯乙醛、铁矾[铁钾矾KFe(SO4)2•12H2O或铁铵矾NH4Fe(SO4)2·12H2O]、无水酒精、冰醋酸、1N盐酸、50%丙酸六、实验步骤(一)材料准备:1.蚕豆根尖:选取新鲜无病斑的蚕豆干种子,经日晒后,放在烧杯内,室温下清水浸泡一昼夜。

种子吸水膨胀后,放在搪瓷盘上20℃左右保湿培养(双层纱布覆盖),待根长1~2cm 时,于上午9:00~10:30或下午14:00~16:00进剪下根尖备用。

2.洋葱根尖:通过休眠的洋葱鳞茎,经日晒后,置于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上,根部与水接触,20~25℃光照条件下培养2~3天,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00~11:00剪下根尖备用。

(二)预处理为了获得较多中期分裂相的细胞,同时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可对根尖进行预处理,处理方法如下:1.0.05%~0.2%的秋水仙碱水溶液处理2~4小时。

实验一植物切片制作

实验一植物切片制作

3.选片
挑选出薄而完整的切片(薄的切片一般沉在水底), 制作临时水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4.切片的方向
2)径向切面:是通过中心 而切的纵切面
1)横切面:是垂直于茎或 根的长轴而切的切面
3)切向切面:是垂直于半径而 切的纵切面
香樟幼茎横切面
(二)生物绘图法
1.仔细观察; 2.正确构图; 3.用HB铅笔正确勾画轮廓图,然后用2H铅笔正确描
画;
4.线条要均匀平滑;用圆点衬阴表示明暗和颜色的 深浅;点要圆而整齐,大小均匀,根据需要灵活掌 握疏密变化;
5.细胞图和轮廓图; 6.最后将画好的图与实物对照,检查确认无遗漏或
错误后,注明各部分的名称和图题。(用平行线引 出,最好在图右侧排列整齐)
细胞壁
细胞核 液泡
洋葱鳞叶表皮内细胞示意图(10×40)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徒手切片法
徒手切片是植物形态解剖学实验中最简便的 一种切片方法。其优点是工具简单,方法简单易 学,即切即可观察;可看到自然状态下的形态与 颜色。
徒手切片姿势
徒手切片的过程
切片时,如切草本植物的幼茎,先将材料切成长约3cm 小段。用左手三个指头夹住材料,并使其高于其手指之上, 拿正。右手持刀片,平放在左手的食指之上,刀口向内,且 与材料断面平行,然后右手用臂力(不要用腕力),自左前方 向右后方拉刀滑行切片,即切又拉,充分利用刀锋,把材料 切成正而平的薄片。

髓射线
管 柱

表皮
皮层 维管 束

髓射线
表皮
厚角组织 初生韧皮部 初生木质部 髓
髓射线
束中形成层
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束 状结构。
维管束类型:

实验一 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验一 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验一植物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一、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了解常用的植物制片技术;掌握生物绘图的基本方法。

二、材料用品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洋葱鳞叶。

生物显微镜。

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滴瓶、滴管、搪瓷方盘、吸水纸、擦镜纸、镊子、解剖针、刀片、蒸馏水等。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一)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显微镜的类型很多,有的较简单,但其基本部分大至相同。

一般光学显微镜可分为光学系统部分和机械装置部分。

光学部分的使用在于保证成像,而机械部分则是用于装置光学部分的。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镜座:这是显微镜的基础部分,呈马蹄形、方形、圆形等,本实验室所用的显微镜的镜座为方形,它是用来支持整个镜体的。

镜柄(镜臂、执手):镜柄靠倾斜关节(或螺丝,本室所用显微镜无倾斜关节)与镜座上的一短柱(镜柱)相连,弯曲呈弓臂形,但也有靠镜筒变换位置(即无倾斜关节时)的。

取用显微镜时,手就执着这部分。

镜筒:有的将它归入光学部分,镜筒为镜臂上方的圆筒部分,在它顶端的孔中放入接目镜,下端装有转换器与接物镜。

国产显微镜的镜筒通常是160毫米。

调节器(配焦器、调节螺旋):在镜臂上端,镜筒的两侧,盘状而可以旋转的部分,叫做调节器或调节螺旋,将调节器前后旋转,可使镜筒升降,用以调焦距,使物像清晰。

调节器分大、小两种,大的叫粗调节螺旋,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10毫米,由于它的移动范围大,所以,可将物像迅速观察到,但调节焦距粗放,物像欠清晰;小的叫细调节螺旋,每旋转一周,可使镜筒上升或下降0.1毫米,用细调节器可看到完全清晰的物像。

载物台(镜台):载物台位于镜座的上方,为方形或圆形的平台,为安置镜检的玻片标本之用,台中央有一圆孔,以通光线,故称为通光孔。

在通光孔的后方,有一以对压片夹,用来固定玻片标本,好的显微镜,载物台上配有载片移动架,可使玻片标本前后左右移动。

实验一 组织制片技术(一)

实验一  组织制片技术(一)

实验一组织制片技术(一)【实验原理】显微鉴定法就是利用显微镜、显微技术及显微化学方法等对中药进行分析鉴定的方法。

可以确定中药的真伪、纯度、品质以及建立鉴别标准。

目前多数用于品种鉴定,部分用于定量分析。

在鉴定过程中,以采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内含物的特征以及矿物的光学特性等为主要内容。

按照鉴定的方法可分为组织鉴定、粉末鉴定、显微常数测定和显微定量等。

组织鉴定是粉末鉴定的基础,以粉末鉴定应用最为广泛。

显微鉴定是一项专门技术,需要有植物(动物)解剖学、矿物学的晶体光学、植物显微化学等基本知识,并掌握显微制片、显微观察和描述、显微摄影和绘图、显微测量等基本技术。

显微鉴定的主要仪器有各类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通常使用光学显微镜。

【目的要求】1.掌握显微制片方法2.掌握显微测量的方法和放大倍数的使用3.掌握显微特征的观察与描述方法和显微绘图技术4.熟悉掌握显微测定尺的使用方法5.了解显微摄影技术与方法【仪器、试剂、材料】1.仪器生物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显微描绘器,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单面刀片,粉碎机,绘图板,铅笔等。

2.试剂水合氯醛试剂,苏丹Ⅲ试液,稀甘油试剂,盐酸,硝酸,碘化铋钾试剂,氯化锌碘试液,硫酸,α-萘酚浓硫酸试液,碘试液,间苯三酚试液,钌红试液,硝酸汞试液,乙醚,石油醚,90%乙醇,70%乙醇,α-萘酚乙醇溶液,稀盐酸,稀醋酸等。

3.药材样品:牛膝、薄荷4.药材粉末:大黄、肉桂、山药【实验内容】一、显微鉴定1.组织鉴定组织鉴定是通过观察中药的组织构造特征来达到鉴定目的,主要用于个体较小的完整药材鉴别。

通常用以鉴别药材性状特征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构造不同的类似品、混淆品、代用品、伪品,或用于多来源药材的对比鉴别,也可用于确定某种化学成分的存在部位,以考查质量。

一般地说,组织鉴定对不同科属来源的药材鉴别比较容易,对于相同科属来源的药材鉴别比较困难。

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

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

植物制片的染色及显微化学鉴定方法一、目的与要求1、学习植物制片的一般染色方法。

2、学会并掌握常用显微化学鉴定法,即细胞壁化学组成及细胞内主要后含物性质的鉴定方法。

二、材料和用品1、自备材料:植物叶片、芹菜叶柄、土豆块茎、花生种子等等,解剖器、剃刀或双面刀片。

2、其它材料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纱布、吸水纸、蒸馏水、染色缸;0.1%番红、0.1% 固绿或1%苯胺蓝等染液、中性树胶、二甲苯、酒精、碘—氯化锌、盐酸—间苯三酚、苏丹Ⅲ、碘—碘化钾、10%氯化铁、盐酸等。

三、实验内容1、植物制片的染色方法2、常用显微化学鉴定法四、实验方法1、植物制片的染色方法用徒手切片法切得的薄片,如果仅仅是为了临时观察,制成临时装片即可,这种临时制片不能长久保存,只能作临时观察之用,又由于没经过染色,结构显示的也不够清晰。

为了求得更清晰地显示其细微结构及化学成分,并能够较长时间的保存,可以进一步染色及其它处理以至封片,从而可制成半永久或永久制片。

常用的染色方法是番红—苯胺蓝(或固绿)二重染色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二:方法一:(1)将植物切片材料放入30%酒精中,5分钟后移入水中。

(2)用0.1%番红水溶液染色12—24小时。

(3)倒去番红液,用清水冲洗数次后,再放回50%酒精中浸泡5分钟。

(4)将材料从50%酒精中转入70%酒精中脱色,直至硬木质化的细胞壁呈现红色,其它部分呈粉红色或近于无色时为止。

(5) 1%苯胺蓝(用70%酒精配制)对染2—5分钟。

若用0.1%固绿对染,则仅需半分钟左右即可。

注意:此步染色,要不时地在显微镜下检视,切忌染色过深,当木质化细胞壁呈红色,其它部分为淡蓝或淡绿色时,即可停止。

(6)用95%酒精冲去多余染液,再经无水酒精脱水5分钟。

(7)放入等量无水酒精与二甲苯溶液中及纯二甲苯中透明各3分钟。

(8)将切片材料移入载玻片上,在二甲苯未干时立即加一滴中性树胶封片,尔后将玻片平放,自然凉干或置于摄氏35度温箱中烘干。

植物制片技术

植物制片技术
时。重复一次。可进行包埋。
五、浸透和包埋
包埋:以特定的器皿将材料及石蜡 制成适宜切片的形态。 石蜡性质与切片的成败密切相关。
五、浸透和包埋
包埋剂特点: 石蜡有熔点为52、54、56、58度四种 不同的石蜡。 石蜡熔点不同,性质不同。低熔点的 石蜡质地均一,而56-58度的石蜡质地 较为疏松,有小的空隙,易使蜡带不 成带。
第二章 植物制片技术原理步骤
第一节 选材
第二节 杀死、固定与保存
第三节 清洗与脱水 第四节 透明与过渡
第五节 渗蜡与包埋
第六节 切片
第七节 粘片与展片
第八节 染色
第九节 封片
五、浸透和包埋
渗透:经过脱水、透明之后,将 包埋介质逐步浸入材料,使之渗入细 胞各部,并与细胞壁紧密结合,这个 过程为渗透。
2、甲醛:分子式为HCOH,是气体。作 为固定剂时,为溶于水的溶液(38%) 来使用。有良好的硬化作用,也有收缩 固定过度,渗透慢的缺点。
二、杀死、固定、保存
• 常用固定剂
3具、有冰强醋烈酸刺:激分性子气式味为的C无H3色C液OO体H。,是 特点是渗透力强,可防腐,保存蛋白 质和染色体,但溶解脂肪,有膨胀作 用。
三、清洗与脱水
常用的脱水剂 4)丙酮:分子式CO(CH3)2,为无
色透明液体。 脱水快于酒精,仍须经过透明。
三、清洗与脱水
常用的脱水剂 5)甘油:分子式C3H5(OH)3,无色
透明粘稠液体。 避免原生质的收缩,适用于细小 柔软材料。
第二章 植物制片技术原理步骤
第一节 选材
第二节 杀死、固定与保存
二、杀死、固定、保存
✤固定象 碱性固定象:碱性固定剂可保存 核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呈透明质 状态,液泡也可保存下来。细胞 分裂间期的染色质、核仁、纺缍 丝被溶解。

植物常规染色体制片-取材

植物常规染色体制片-取材

实验一植物常规染色体制片I
-取材和预处理
(综合性实验)
遵义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韦若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植物根尖染色体制片过程中预处理的方法;
2、掌握植物根尖染色体制片过程中取材的方法;
3、熟悉预处理药剂的配制。

二、实验原理
②促1、预处理原理植物根茎尖分生组织进染色中分裂细胞能达到3个效果。

体缩①③短妨降
三实验器具及试剂
三实验器具及试剂
2、实验试剂及配制
2实验试剂及配制
(1)0.002mol/L 8-羟基喹啉(分子量0002l/L8
145.17)
8-羟基喹啉0.29g,少许乙醇溶解,鲜蒸馏水定溶1000ml。

四、实验材料
1、蚕豆、绿豆、洋葱和大蒜的根尖
蚕豆:2n = 12
绿豆:2n = 22
洋葱、大蒜:2n = 16
洋葱大蒜216
25℃,浸种4-5h;发芽16-24h;
25℃浸种45h;发芽1624h;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
2
8mm
3
2mm
1
色较深
六、实验作业
实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植物制片技术
临时水封玻片
一、实验材料
生物材料。

洋葱鳞茎、番茄。

实验用具。

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小块软布、刀片、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实验药品。

蒸馏水、稀释碘酒。

二、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和步骤
(1)擦载玻片。

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信载玻片的边缘,右手用软布将载玻片上下两面包住,然后反复擦拭,擦好后放在干净处备用。

(2)擦盖玻片。

先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盖玻片的一角,再将右手拇指和食指用软布把盖玻片包住,然后从上下两面隔着软布慢慢地进行擦试。

(3)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直接滴加稀释碘液用以染色)。

(4)a. 洋葱表皮细胞观察
取一块洋葱磷叶,在其内面(凹面,无色)用刀片浅划出长2mm的正方形,用镊子从正方形的一角撕下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把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b. 果肉离散细胞观察
用解剖针挑取少许已红熟的番茄果肉(以临近果皮的为好),把它们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将果肉细胞拨匀,分散得越开越好。

(5)右手持镊子,轻轻夹住盖玻片一角,使盖玻片的边缘与液滴的边缘接触,然后慢慢倾斜下落,最后平放于载玻片上,避免气泡的产生。

(6)盖玻片下水太多,可用吸水纸从一侧吸去,水少也可从一侧加入。

2、染色
(1)把一滴染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2)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整个标本;
(3)使盖玻片下的标本均匀着色。

徒手切片
一、实验材料
生物材料。

芹菜幼茎;水花生幼茎和叶片;2cm×1cm×0.5cm的土豆(或胡萝卜块)。

实验用具。

显微镜;双面刀片;载、盖玻片;镊子;培养皿。

实验药品。

蒸馏水;0.1%番红水溶液;1%甘油水溶液。

二、实验步骤
1. 取材。

选择发育正常,有代表性的幼茎或叶片,用刀片从植株上割下,立即进行切片或保存在水中以防萎蔫。

2. 切片。

取茎长约1-2cm(如果是叶片等较为柔软的材料用胡萝卜或土豆等作为支持物,叶片大小为1×1cm),以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材料(要求材料突出在指尖上面约
2-3mm),用右手握住刀片,刀口向内,以均匀的动作做横切面切片(切片时刀口和材料表面都要经常湿水,使之滑润),多切,掌握技巧,切片放入培养皿清水中充分展开。

3. 用镊子从培养皿中挑选薄而透明、平整的切片1-2片放在载玻片中,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4. 临时观察和短期保存。

为了使材料更清晰进行染色。

挑选好的切片放在载玻片中,滴一滴0.1%的番红水溶液,加盖玻片进行观察;如需短期保存,可在染色后在切片上滴一滴30%的甘油,再盖上盖玻片(加甘油的目的是增强切片的透明度和避免切片失水变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