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总序译文

合集下载

文献通考总序文言文翻译

文献通考总序文言文翻译

《文献通考》者,博考经史,广搜群籍,旁及百家,综括宇宙,上自羲农,下逮近世,凡一代之制度,一代之文章,一代之事迹,一代之风俗,莫不备载。

盖欲观一代之盛衰,必考一代之文献;欲知一代之得失,必察一代之风俗。

是以《通考》之作,实为治史之要务。

序曰:天地设位,日月运行,万物咸生,文治武功,继轨相承。

自羲农以来,历数千载,史册繁芜,文献充栋。

学者欲求其源流,究其得失,非通考不可。

然文献之富,非一人所能尽览,故有志之士,莫不欲穷搜极讨,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予尝观史,见历代帝王,莫不崇儒重道,修文德以化民。

故史册所载,皆圣贤之言行,经世之治术,足以为后世法。

然古之史家,或详于一代之政,或略于一代之文;或重于一代之文,而轻于一代之政;或详于一代之风俗,而略于一代之制度。

是以后世学者,每苦于史籍之繁杂,难以综览。

予尝病夫,学者欲求一代之文献,往往不得其门而入。

予于是有志于编撰《文献通考》,以综括一代之文献,使学者得以窥一代之全貌。

于是,予搜罗典籍,披阅群书,辨析源流,考订得失,欲使《通考》之作,成为一代之史鉴。

夫史者,所以明道也。

道不明,则政不明;政不明,则民不安。

故史之作,所以载道也。

今《通考》之作,非徒载一代之文献而已,亦欲载一代之道。

故予于《通考》之中,凡一代之制度、风俗、文章、事迹,莫不考究详明,以俾学者得以窥一代之道。

夫《通考》之作,非易事也。

文献浩如烟海,源流纷纭,欲求其全,非得博学之士不可。

予虽才疏学浅,然志在广博,欲竭尽所能,以成一代之《通考》。

庶几后之学者,得此以为阶梯,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今《文献通考》成,凡若干卷,自羲农至于近世,一代之文献,一一代之道,无不备载。

愿学者览之,得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有所启发,有所裨益。

以下为《文献通考总序》的文言文翻译:《文献通考》一书,广泛地考察了经史典籍,广泛搜集各类书籍,旁及诸子百家,综合涵盖了宇宙间的各种知识。

上自羲农时代,下至近世,每一朝代的制度、文章、事迹、风俗,无不详尽记载。

钱钟书_诗心论_的历史美学价值

钱钟书_诗心论_的历史美学价值

就会是很偏心的 , 而不是纯粹的鉴赏判断了 。① 不“ 混杂有丝毫的利害”即去“ 私” , 也可以说是 一个“ 情” 不滥用的美学鉴赏原则 。 不凭一己 之好 恶 , 持一种纯客 观立场 , “ 冷静” 而“ 愉悦”地观 赏对 象 , 在观赏对象引起主体“ 不悦”甚至“ 痛苦” 时 ——— 尤其是对象与主体的伦理道德观 、价值观发生冲突 时 ———也同样控制一己之“ 冲动” , “ 不带任何利害” 地观赏之 , 这就是“ 持”亦即“ 止”了 。在审美时力求 “ 持”“ 止” , 才能练就一双如叔本华所说的审美主体 “ 明亮的世界眼” 。 这也是叔本华所谓鉴赏时须“ 一 时完全撤销自己的人格” ②一语的真正涵义 。 康德 、叔本华关于主体审美时如何把握好一己 之“ 情”之“ 尺度”适可与《文史通义 ·史德》合观 。 章 实斋曾用很大篇幅专谈史家撰“ 文” 、理“ 气” 、用“情” 的关系 。 他指出 : 夫史所载者事也 , 事必藉文而传 , 故良史莫 不工文 , 而不知文又患于为事役也 , 盖事不能无 得失是非 , 一有得失是非 , 则出入 予夺相奋 摩 矣 , 奋摩不已而气积焉 。 事不能无盛衰消息 , 一 有盛衰消息 , 则往复凭吊生流连矣 , 流连不已而 情深焉 。
诗不仅求“ 律”且又须“ 持” 。《诗纬含神雾》谓 : “ 诗者持也 。然则诗有三训 :承也 , 志也 , 持也 。” ④而
130 天津社会科学 2011 年第 3 期
所谓“ 持” , 又有二义 。首先是“ 持”有“ 止”之义 。 钱 钟书指出 , 《 荀子 · 劝学》 篇 曰“ 诗者 , 中声之 所止 也” ;《大略》篇论“ 国风”曰“ 盈其欲而不愆其止”正此 “ 止”也 。钱氏又引《论语 · 八佾》之“ 乐而不淫 , 哀而 不伤” ;《礼记 ·经解》之“ 温柔敦厚” ;《史记 ·屈原列 传》之“ 怨诽 而不 乱” , 指出 , 古 人说诗 之语同 归乎 “ 持”而“ 不愆其止” 。钱钟书进而论证 :

[训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下册》题目和答案汇总

[训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下册》题目和答案汇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下册》题目和答案汇总一、判断题。

1.新唐书在南宋时期首先出现,记载了大量唐朝史事答案:错首先出现在北宋2.古应泰编辑的明(明史记事本末)首先采取群书而为书答案:对3.《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古代保存最早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对4.《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前后两次才修成答案:错三次修成5.历代关于《资治通鉴》的注本最好的是宋朝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对6.《南史》、《北史》均为唐代李延寿所著。

答案:对7.历史上所说的安南国便是如今的缅甸。

答案:错8.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

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保证。

对9.《旧唐书》原名《唐书》,为了与北宋欧阳修等人编修的《新唐书》相区分,故宋人改称为《旧唐书》答案:对10.《明史》在二十五史中卷数最多,而修编时间只有两年半。

答案:错《宋史》11.《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史。

对12.《隋书》十志,分段叙述了粱、陈、北齐、北周、隋五朝的典章制度,以隋朝为主。

对1.隋书》十志分段叙《述了梁、陈、北齐、北周,隋五朝的典章制度。

(X)[以北齐为主]2.《太平寰宇记》是记述明代疆域版图的一部重要著作。

(X)[记述的是宋代]3.《经籍志》记载了汉代以来至隋朝六百多年书籍存亡的情况,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

(V)4.南宋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全书分二十四门,每门又分若干子目,其相较于《通典》有很大增补,其他如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等五门,则完全是马端临自创的。

(V)5.《通鉴纪事本末》完全取资于《资治通鉴》,它的优点是“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

(V)6.《通志》宋代官修的纪传体通史。

(X)[私修,即作者是郑樵]7.《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

(V)8.以纪事本末体为编修的《通鉴纪事本末》,作者是袁枢,《杨氏之宠》出自其卷一三。

(X)[三一]9.“最称博赡,于一代礼乐刑政,悉综括其大端,而理密文繁,骤难得其体要,天麟为之区分明白,经纬本末,一一犁然,其诠次极为精审。

山东通志全文及译文

山东通志全文及译文

山东通志全文及译文摘要:一、山东通志简介1.山东通志的编纂背景2.山东通志的主要内容3.山东通志的历史价值二、山东通志全文及译文概述1.全文概述a.地理环境b.历史沿革c.经济发展d.社会文化2.译文概述a.翻译的目的与意义b.翻译的过程与方法c.译文的质量与评价三、山东通志全文及译文的现实意义1.对山东历史研究的贡献2.对文化旅游发展的促进3.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推动正文:【山东通志简介】山东通志,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山东省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志书。

该书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历经明、清、民国等多个历史时期,不断进行修订、补充,至民国时期,共有七个版本。

山东通志是研究山东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

【山东通志全文及译文概述】山东通志全文共分为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四大部分,全面展现了山东省的自然、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色。

1.地理环境部分详细介绍了山东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情况,为人们了解山东的自然环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2.历史沿革部分梳理了山东地区从古至今的历史变迁,包括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等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山东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经济发展部分阐述了山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工业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展示了山东人民勤劳智慧的一面。

4.社会文化部分则从教育、科技、文化、风俗等方面展示了山东地区的社会风貌,为人们了解山东地区的社会文化特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为了更好地传播山东通志的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山东的历史文化,学者们对山东通志进行了翻译。

译文部分采用了忠实、达意、优美的原则,力求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使译文通顺易懂,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山东通志全文及译文的现实意义】山东通志全文及译文的出版,对于山东历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它为研究者提供了全面、详实的资料,有助于深入挖掘山东历史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推动山东历史研究的发展。

通志总序译文

通志总序译文

通志总序译⽂各条河流流经地域不同,但必定汇聚到海洋,然后天下才能免除洪⽔的威胁;各国开辟的道路不同,但必定都通向中原,然后边区才去掉阻隔的苦恼。

由此来看,会通的意义⼤极了!⾃从⽂字发明以来,著书⽴说的⼈虽然很多,只有孔⽼夫⼦因为是天⽣的圣⼈,所以才总括《诗经》、《尚书》、《礼》、《乐》⽽融会在⼀⼈⼿中,然后能够整齐厘定天下的各种记载,贯穿⼆帝三王,⽽连接成⼀个系统,然后能够彻底弄清古今的变化。

因⽽他所创⽴的理论⼤放光辉,⽆论百代以上还是百代以下都不能企及。

孔⽼夫⼦死后,诸⼦百家兴盛起来了,各⾃仿效《论语》⽤空洞的⾔词撰写著作。

⾄于历代的史实,却⽆所记述和编排。

直到汉武帝建元、元封之后,司马谈和司马迁才出来写史了。

司马迁⽗⼦世代掌管典籍,擅长著述创作,所以,能够往上继承领会孔⼦的意图,会通《诗经》、《尚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的⾔论,贯通黄帝、尧、舜,⼀直到秦、汉时代,写成⼀书,分为五种体裁:本纪⽤来记载年代,世家⽤来代代相传,表格⽤来订正历法,书志⽤来排⽐史事,列传⽤来记载⼈物,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改变他的这种写史⽅法,搞学问的⼈不能抛开他的《史记》。

《诗》、《书》、《礼》、《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以后,只有这部著作。

所以说“周公去世五百年以后有孔⼦,孔⼦去世五百年以后继承他们事业的⼈就在这⾥吧!”因此他⾃我标榜的地⽅已经不浅。

然⽽⼤规模著述的⼈,⼀定要长期学识渊博、品⾏端正,⽽且全部看到天下的书籍,然后才没有遗憾。

正当司马迁的时候,私藏书籍的律令刚刚解除,搜求书籍的途径尚未畅通,横贯三千年的历史典籍,却局限在七⼋种参考书籍中,所值得司马迁遗憾的,是⼴博不够。

⼤凡写作史书的⼈,即使采纳前⼈的书籍,也⼀定⾃成⼀家⾔论。

左⽒是战国楚国⼈,他所看到的太多了,但他的《春秋左⽒传》全都是楚⼈的⾔辞。

公⽺⾼,是战国齐⼈,他所听到的太多了,但他的《春秋公⽺传》都是齐⼈的⾔论。

4《通志·总序》

4《通志·总序》

【按】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被
秦二世封为博士。 刘邦在定陶为皇帝,下令废除秦仪法,代以 简易的规范。叔孙通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 采用古礼并参照秦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 共订朝仪。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 仪行礼,次序井然。叔孙通因功拜奉常。 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十二年,刘邦欲废 太子刘盈,通以不合礼仪劝阻。刘盈即位后, 用他制定了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 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按语】 作者认为:
《史记》是《六经》之后最重要的著作,司
马迁则是孔子之后大著述家。
三、剧论班固兼扫其余纪传体断代史
班固者,浮华(华而不实)之士也,全无学术
(学问,学识),专事剽窃(抄袭窃取)。
【按语】不甚恰当。
肃宗
(后汉章帝刘炟dá )问以制礼作乐之事, 固对以在京诸儒必能知之。倘(倘若)臣邻(臣 邻,即臣下,《书经· 益稷》:‚臣哉邻哉。‛ 辅弼曰邻。臣邻辅翼,故曰股肱)皆如此,则 顾问(供帝王咨询的侍从之臣)何取焉!及 诸儒皆有所陈,固惟窃叔孙通(秦汉博士)十 二篇之仪,以塞白(敷衍塞责)而已。倘臣邻 皆如此,则奏议何取焉!
【按语】开宗明义。各种学问包括史学,必

【按语】接着借孔子、司马迁以来的著述进行评论,以阐发通史为上的 观念。
自书契(写、刻,本指典籍,此指文献)以来,
立言者(著述立说之人)虽多,惟仲尼以天纵 (赐给)之圣(天生的圣人,见《论语·子罕》第九),故总 《诗》、《书》、《礼》、《乐》而会于一 人之手,然后能同(相同,使动用法)天下之 文;贯二帝(唐尧、虞舜)三王(指三代开国君 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而通(会 通)为一家,然后能极(穷究,彻底弄清)古今 之变。

4《通志·总序》

4《通志·总序》

往往(处处,全部)出固胸中者,《古今人表》
耳,他人无此谬也。后世众手修书,道旁筑 室(“筑室道旁,三年不成‛,讥讽众手修书 意见不一);掠人之文,窃钟掩耳(讥讽班固 蹈袭),此固始作佣者(制造陪葬用的偶像。 喻恶事的开始。《孟子· 梁惠王上》:仲尼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 也。‛ )
4、《通志》的编纂思想 就书论书,《通志》未免令人失望: 它虽卷帙浩繁,除‚二十略‛外,在编纂形 式上无所创新。 《通志》反映的历史内容,空间广阔,时间 长远,因此为刘知几所批评的纪传体通史 ‚每论家国一政,而胡越相悬;叙君臣一时, 而参商是隔‛的缺点,也就显得越发突出。 加以急欲呈请皇帝批准传布,仓促写定,在 史料上没下功夫考核发掘,遂使它的价值远 低于郑樵自己的估计。
【按】叔孙通,薛县人(今山东省滕州市),被
秦二世封为博士。 刘邦在定陶为皇帝,下令废除秦仪法,代以 简易的规范。叔孙通自荐为汉王制定朝仪, 采用古礼并参照秦仪法而制礼,召儒生与其 共订朝仪。 汉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王大臣都依朝 仪行礼,次序井然。叔孙通因功拜奉常。 高祖九年,为太子太傅。十二年,刘邦欲废 太子刘盈,通以不合礼仪劝阻。刘盈即位后, 用他制定了宗庙仪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 迁尊其为汉家儒宗。
《通志· 总序》
一、【解题】《通志》:
《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受到后 人特别的重视。 1、作者及卷数 《通志》,宋郑樵撰。共二百卷。 2、体例及起讫年代 典章制度和纪传体通史。 全书由‚本纪‛十八卷,‚世家‛三卷,‚列传‛ 一○八卷,‚载记‛八卷,‚四夷传‛七卷,‚世 谱‛、‚年谱‛(‚表‛)四卷,‚二十略‛五 十二卷组成。 所叙时间断限,各部分稍有参差,大抵本纪从三皇 到隋,列传从周到隋,二十略从远古到唐。

文献通考总序原文翻译

文献通考总序原文翻译

文献通考总序原文翻译The total preface of "Wenxian Tongkao" translation:"enxian Tongkao" is a monumental work written by Chinese scholar Gu Yanwu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It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and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In the preface of "Wenxian Tongkao" Gu Yanwu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history and the necessity of writing a comprehensive record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He believes that by studying the past, one can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ent and make better decisions for the future. Gu Yanwu also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ccuracy and objectivity in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criticizes the tendency of some scholars to manipulate historical records for personal or political gain.Furthermore, Gu Yanwu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literature as a means of understanding culture and society. He argues that literature reflects the beliefs, values, and aspirations of a society, and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uman nature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Gu Yanwu also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scholars to approach literature withan open and critical mind, and to consider multiple perspectives when analyzing literary works.Overall, the preface of "Wenxian Tongka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history and literature, and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conducting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research in these fields. Gu Yanwu"s insights and ideas continue to be influential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studies, and his work serves a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读通志总序的感想

读通志总序的感想

读通志总序的感想
《读通志总序》是中国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所写的文章,主要是对王守仁的学术理念和思想方法进行了阐述。

该文旨在呼吁学者们要深入研究经典著作,追求真理和智慧,以及关注人民的生活和社会问题。

从我的观点来看,《读通志总序》彰显了王守仁崇尚实践经验和注重社会实践的思想观点。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这种观点对今天的学者和普通人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即要注重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践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将知识与行动相结合。

同时,王守仁还强调了关注社会问题和为人民谋福祉的重要性。

他认为,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关注人民的疾苦和社会的不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治理,为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我认为《读通志总序》是一篇充满深意和启示的文章。

它对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提出了要求,同时强调了实践经验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行动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通志》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通志》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通志》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通志》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纪传体通史。

通志·总序

通志·总序

《 通 志 》 分 为 200 卷 , 计 “ 本 纪 ” 18 卷 , “世家”3卷,“列传”108卷,“载记”8 卷,“四夷传”7卷,“世谱”、“年谱”4 卷,“二十略”52卷。所叙时间断限,各部 分稍有参差,大抵“本纪”从三皇到隋, “列传”从周到隋,“二十略”从远古到唐。 《通志》的体例,除“纪”、“传”和以前 纪传体史书相同外,“谱”即“表”,“略” 即“志”;“世家”仿《史记》,“载记” 仿《晋书》。
所以说“周公逝世五百年后有孔子出生,
孔子逝世五百年后将有冠绝古今的史学巨 著产生!”这样看来,司马迁自我评价的 内容已经很高了(自待,自我评价)。

段落大意:总结司马迁 “会通”史学的特点及其巨大 影响,同时指出司马迁具有很 高的自我期待。
然而,鸿篇巨制必须要在内容广博和 语言典雅方面下功夫,要读尽所有的书籍, 才不会有遗憾和悔恨。

王充《论衡》卷13《别通篇(第三十 八)》:“或曰:“通人之官,兰台令史, 职校书定字,比夫太史、太柷,职在文书, 无典民之用,不可施设。是以兰台之史, 班固、贾逵、杨终、傅毅之徒,名香文美, 委积不绁,大用於世。”这则材料表明班 固、贾逵、杨终、傅毅因担任兰台官职而 获得重用,并参与修史。“兰台令史”也 因此在后世成为史官的代名词。
贾逵主讲的《左氏春秋》、《谷梁春
秋》、《古文尚书》、《毛诗》被官方 认可,“遂行于世”。后“和帝即位, 永元三年,以逵为左中郎将。八年,复 为侍中,领骑都尉。内备帷幄,兼领秘 书近署,甚见信用。”

班固、贾逵、傅毅都参与修史。据 《后汉书》卷14《北海靖王兴传》: “临邑侯(刘)复好学,能文章。永平 中,每有讲学事,辄令复典掌焉。
则系首创,为“汉、唐诸儒所不得而 闻”。但就十五略来讲,也不完全是创 作,因为叙述前代史实和典章制度必有 所本,自不能不以前人著述为依据。二 十略中较为可取者如下:“氏族略”区 分姓氏的32类由来;“艺文略”区分图 书为12类,著录了所知之书;“校雠略” 论整理和著录图书的方法,指出不仅著 录有者,更应著录无者,以便明其流变;

从《通志·总序》看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

从《通志·总序》看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

从《通志总序》看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康桂英【摘要】郑樵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一生勤于著述,涉猎诸多领域,《通志》是其代表作,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郑樵的学术思想。

其中,《通志·总序》是一篇比较有名的学术思想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通志》的"总序"着眼,可探讨郑樵的史书编纂思想,论其得失优劣,成一己之见。

%Zheng Qiao was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historian.He dedicated his life in many areas,and TongZhi was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It reflected the academic thought of ZhengQiao.Among them,the General Preface of TongZhi was a more famous academic thinking.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study,according to the total preface of TongZhi,the history compilation ideas of Zheng Qiao may be discussed,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analyzed to form his own ideas.【期刊名称】《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郑樵;《通志·总序》;史书编纂思想【作者】康桂英【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09郑樵(1104—1162),字渔仲,福建莆田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世称“夹漈先生”。

史载郑樵一生不应科举,谢绝人事,刻苦力学30年,“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1],“于经、史、礼、乐、天文、地理、虫鱼、草木以及音韵等学无不究通,皆有论著”[2],而且成就不俗,但这些著作大都亡佚,现保存下来的著作主要有《夹漈遗稿》三卷,《尔雅注》三卷,《诗妄辩》以及《通志》二百卷。

通志总序后半部分翻译

通志总序后半部分翻译

百姓的根本,就在于姓和氏;根据帝王的制度,各有各的区分。

男子称为氏,是用来地位高低的;女子称为姓,是用来区别婚姻的,不能够混乱随意。

秦国吞并六国,姓和氏被合二为一。

从汉朝到唐朝,每一代都有关于姓氏的书,但是都不能明确姓和氏。

原本有一家的说法,姓氏兴起于《左传》,帝王的产生才有了姓,给诸侯分封才有氏。

有用字,用谥、用官、用邑来命名谥,邑也就是土地封地。

《左传》所记载,只有字,谥、官、邑这五种。

现在按照臣子我的推测,有三十二种,《左传》中所没有的记载,因此作《氏族略》。

锲约文书的根本,在于文字。

一个结构叫做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结构组合叫做字。

文有部首和偏旁,主要的的是部首,其次是偏旁。

凡为子书者,都不了解部首和偏旁。

象形,指事,这是文;会意,谐声,转注,这是字。

假借,是文和字。

原本只有一家的说法,也是在《左传》中兴起。

但是止戈为武,不知道他的谐声;反正为乏,又不了解形象。

《左传》已经不区别他的根源,后人又怎么能分辨呢?因此导致文字学这一家,都成为粗疏的学说。

经义的主旨不清楚,牵强附会像群峰一样兴起,全都由此而产生。

我因此使天下的文字全都归于六书。

军队的纪律明确,士兵才能够听命,因此作《六书略》。

汉语的发音,自成体系。

纵向有四声构成颈线,横向有七音构成纬线。

仓颉创夷字,深入了这一点。

江左四声,反而没了这个宗旨。

凡是韵书,都是有四声而没有七音。

字书用眼睛来学,韵书用耳朵来学。

眼睛学以母为主,耳朵学以子为主。

偏旁主形,部首主声,两种都失去了这个主旨。

现在想要阐明七音这个根本,推广天下的情,这样之后才能宣扬孔子的教化,以及人情这样的风俗,使远方的夷人这些俘虏都能够知晓礼义,因此作《七音略》。

通志总序原文及翻译

通志总序原文及翻译
当我们记录一个人的事迹时,我们不仅要研究他的生平、言行、才华、境遇和事业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他的作用、所代表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所反映的时代风尚的特征。这三个方面都是不可偏离的,否则无法表现正史。传记所要表现的不仅是人物的表现,而且涉及到历史的反映,因此,如果以传记为史,就必须具备时代意义。否则,即使有精心设计的文本,传记形式也只是纸上的花朵。
吾国文献,自《诗》、《书》以来,凡经史子集,莫不载有人物之传记;而以志业明德,而论述其事,又以卓异,凡人所竞,是以史籍中传记最多,而亦为之最具体而详尽。然自晋唐以来,风尚日异,文学不同,故传记之体,亦有所改变。唐人薛懋曾言:“传记者,必当志其大节,着其言行,可为志节之表;或记其微言细行,可为琐事之集。”此言尤为要义,以志节为本,则微言细行,亦可为传记;以事迹为本,则大节所在,必不可少。故曰:立传以记大节,以载微言细行,传记之体,固有所异;但以正史为纲,以经传为轨,则其准确无误,可称完整,可以为后世之镜,可以为研究史实之鉴。且传记所志,不拘于一家之言,不偏于一时之人,历代之传记,所载人物,或文章,或政事,或兵戎,或境遇,或事业,或修身,或交游,或学问,或言行,或诗赋,或言论,或机要,或忠孝,或勇毅,或仁爱,或任侠,或奇行,或异志,或奇遇,或幸遇,或劫数,或神异,或圣贤,或浮俗,或谄谀,或翻案,或异端,或奇论,或竟争,或兼经,或以验古今之事,或以垂后世之闻,或以警世之深思,或以鸣冤之义,或以表忠之节,或以昭威之名,或以劝善之言,或以谴恶之意,或以辨是非之端,或以称伟人之短,或以揭小人之恶,或以评历世之事,或以纠公道之非,或以抒幽愤之情,或以示大义之心,诸如此类,无所不载,无所不谈。由此可知,传记所志,不仅为历史之宝,而且为人类之财富。
自《诗》、《书》以来,我国的文献几乎都记录了人物的传记,因为它们表现了人的事业和品德,阐述了他们的事迹,而且这些人物都是众人所仰慕的。因此,传记在史书中的数量最多,也最具体、详尽。然而,从晋唐以来,风格和文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传记的形式也有所改变。唐代的学者薛懋曾经说过:“传记必须把握大节,记录言行,以体现节操;有时也可以记录细节,以作为琐事的集合。”这句话说得很重要,因为如果以节操为基础,细节也可以成为传记的内容;如果以事迹为基础,那么大节不可或缺。因此,我们说传记是要追求大节,记录细节,传记的形式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如果以正史为纲、以经传为轨,那么它就是准确无误的,可以称之为完整的,可以作为后世的镜子,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鉴证。此外,传记所要表现的不仅限于一家之言,也不仅限于一个时期的人,历代的传记所记录的人物,或文章、或政事、或兵戎、或境遇、或事业、或修身、或交游、或学问、或言行、或诗赋、或言论、或机要、或忠孝、或勇毅、或仁爱、或任侠、或奇行、或异志、或奇遇、或幸遇、或劫数、或神异、或圣贤、或浮俗、或谄谀、或翻案、或异端、或奇论、或竟争、或兼经、或以验古今之事、或以垂后世之闻、或以警世之深思、或以鸣冤之义、或以表忠之节、或以昭威之名、或以劝善之言、或以谴恶之意、或以辨是非之端、或以称伟人之短、或以揭小人之恶、或以评历世之事、或以纠公道之非、或以抒幽愤之情、或以示大义之心。这样的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谈。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传记所要表现的不仅是历史的宝藏,而且是人类的财富。

【宋】郑樵《通志·总序》

【宋】郑樵《通志·总序》

【宋】郑樵《通志·总序》通志总序【宋】郑樵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洲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

是以其道光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不能及。

仲尼既没,百家诸子兴焉,各效《论语》以空言著书(《论语》门徒集仲尼语),至于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

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为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故谓周公五百岁有孔子,孔子五百岁在斯!是其所以自待者不浅。

然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而尽见天下之书,然后无遗恨。

当迁之时,挟书之律初除,得书之路未广,亘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于七、八种书,所可为迁恨者,博不足也。

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

左氏,楚人也,所见多矣,而其书尽楚人之辞;公羊,齐人也,所见闻多矣,而其书皆齐人之语。

今迁书全用旧文,间以俚语,良由采摭未备,笔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坠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齐其传,非所谓作也”。

刘知已亦讥其多聚旧记,时插杂言。

所可为迁恨者,雅不足也。

大抵开基之人不免草创,全属继志之士为之弥缝。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其实一也。

《乘》、《梼杌》无善后之人,故其书不行。

《春秋》得仲尼推挽于前,左氏推之于后,故其书与日月并传。

不然,则一卷书目,安能行于世!自《春秋》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

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氏之门户自此衰矣。

班固者,浮华之土也,全无学术,专事剽窃。

续通志翻译文言文

续通志翻译文言文

夫《续通志》者,乃我国史学巨著,为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著。

此书继《通史》之后,续述自汉至唐的历史,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是一部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著作。

《续通志》原文为文言文,语言典雅,辞藻华丽,内涵丰富。

为使后人更好地了解此书,特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以飨读者。

一、引言《续通志》卷一《天文志》: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之所本曰气。

气之清者为天,浊者为地。

天地定位,山川流峙,日月星辰,错落其间。

此天地之大象也。

古之圣贤,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以察时变,以正人心。

故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夫天文者,所以观天象,察时变,以知吉凶也。

翻译:天地的大德是生,生命的基础是气。

气之清者为天,气之浊者为地。

天地定位,山川起伏,日月星辰,错落其中。

这就是天地的大象。

古代的圣贤,仰望天文,俯视地理,以观察时变,以端正人心。

所以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文者,是用来观察天象,察看时变,以知晓吉凶的。

二、政治志《续通志》卷二《政治志》:自古帝王,皆以民心为本,以德化民。

故曰:“得民心者得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以仁德治国,广纳贤才,使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政治之道,非一日之功,需历代帝王共同努力,方能长治久安。

翻译:自古以来,帝王都将民心视为根本,以德化民。

所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

”唐太宗李世民,以仁德治国,广泛吸纳贤才,使国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政治之道,非一日之功,需要历代帝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三、经济志《续通志》卷三《经济志》:经济之道,以农为本,以商为辅。

唐太宗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减免赋税,使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

同时,积极发展商业,拓宽贸易渠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翻译:经济之道,以农业为基础,以商业为辅助。

唐太宗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减免赋税,使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

同时,积极发展商业,拓宽贸易渠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四、文化志《续通志》卷四《文化志》:文化之兴,在于教育。

钦定续通志文言文翻译

钦定续通志文言文翻译

《钦定续通志》者,清乾隆三十二年,嵇璜、刘墉等奉敕撰,纪昀等校订,成书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

是书乃《续通志》之续编,与《钦定续通典》、《钦定续文献通考》合称为“续三通”。

其序云:“自古圣贤,或述经,或作传,或论史,或作志,各以其所长,各以其所好,或合诸家,或别为一家。

然皆各执一端,不能兼综其全。

孔子则不然,综《诗》、《书》、《礼》、《乐》之精,会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孔子之后,诸子百家兴起,各以其说自为,而史实之记载,无所记述,无所编排。

至汉武帝建元、元封之后,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始著《史记》,通贯古今,分为五体:本纪以纪年代,世家以继世,表以正历,志以载事,列传以记人。

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改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

”《钦定续通志》共分四卷,卷一为纪,卷二为志,卷三为表,卷四为列传。

纪载自乾隆元年(1736年)至乾隆五十年(1785年)之事。

志分十类:天文、地理、官制、选举、职官、食货、礼乐、兵刑、艺文、灾异。

表则纪年、世系、选举、职官、地理、艺文、灾异等。

列传则记载各朝名人、节士、孝子、忠臣、烈女等。

《钦定续通志》在编纂过程中,广泛收集了各种文献资料,包括《实录》、《会典》、《上谕八旗》、《盛京通志》、《上谕旗务议覆》、《谕行旗务奏议》、《六科史书》等官书文件以及御赐祭文碑文敕书奏议官方名宦册等。

此外,还采用了有关部院八旗都统直省将军八旗驻防以及府州县卫所等有关八旗事宜的调查来文来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钦定续通志》的编纂,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它不仅记载了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还记载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人文景观等,为我们了解清朝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总之,《钦定续通志》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典籍,对于研究清朝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其在编纂过程中所采用的广泛收集文献资料、严谨的编纂态度和科学的编纂方法,也为后世编纂史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续通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续通志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余尝游于四方,览胜迹,访名贤,览其所著述,考其所行迹,考其道德文章,以其功业显于世,故为之作传。

然岁月如梭,世易时移,昔之通志,已湮没无闻。

余痛心疾首,遂决意续之,以志其事。

译文:我曾经游历四方,观赏名胜古迹,拜访名流贤达,阅读他们的著作,考察他们的行迹,研究他们的道德文章,因为他们的事业显赫于世,所以我为他们撰写传记。

然而岁月如梭,世事变迁,昔日的通志,已经湮没无闻。

我痛心疾首,于是下定决心续写这部通志,以记录这些事迹。

注释:余尝游于四方:余,我;尝,曾经;游于四方,指游历天下。

览胜迹:览,观赏;胜迹,名胜古迹。

访名贤:访,拜访;名贤,指有名声的贤达之人。

其所著述:其,他们的;所著述,指他们的著作。

考其所行迹:考,考察;所行迹,指他们的行迹。

考其道德文章:考,研究;道德,指品德;文章,指文章著作。

以其功业显于世:以,因为;其,他们的;功业,指事业;显于世,指显赫于世。

故为之作传:故,因此;为之,为他们;作传,撰写传记。

然岁月如梭:然,然而;岁月如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世易时移:世易,世事变迁;时移,时代变迁。

昔之通志:昔,昔日;之,的;通志,指通览世事的志书。

已湮没无闻:已,已经;湮没,埋没;无闻,无人知晓。

余痛心疾首:余,我;痛心疾首,形容非常痛心。

遂决意续之:遂,于是;决意,下定决心;续之,续写这部通志。

以志其事:以,为了;志,记录;其事,这些事迹。

这段文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游历四方,拜访名贤,研究他们的著作和行迹,并因他们的功业显赫而撰写传记。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昔日的通志已经湮没无闻,作者深感痛心,于是决定续写这部通志,以记录这些事迹。

全文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条河流流经地域不同,但必定汇聚到海洋,然后天下才能免除洪水的威胁;各国开辟的道路不同,但必定都通向中原,然后边区才去掉阻隔的苦恼。

由此来看,会通的意义大极了!自从文字发明以来,著书立说的人虽然很多,只有孔老夫子因为是天生的圣人,所以才总括《诗经》、《尚书》、《礼》、《乐》而融会在一人手中,然后能够整齐厘定天下的各种记载,贯穿二帝三王,而连接成一个系统,然后能够彻底弄清古今的变化。

因而他所创立的理论大放光辉,无论百代以上还是百代以下都不能企及。

孔老夫子死后,诸子百家兴盛起来了,各自仿效《论语》用空洞的言词撰写著作。

至于历代的史实,却无所记述和编排。

直到汉武帝建元、元封之后,司马谈和司马迁才出来写史了。

司马迁父子世代掌管典籍,擅长著述创作,所以,能够往上继承领会孔子的意图,会通《诗经》、《尚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的言论,贯通黄帝、尧、舜,一直到秦、汉时代,写成一书,分为五种体裁:本纪用来记载年代,世家用来代代相传,表格用来订正历法,书志用来排比史事,列传用来记载人物,使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改变他的这种写史方法,搞学问的人不能抛开他的《史记》。

《诗》、《书》、《礼》、《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以后,只有这部著作。

所以说“周公去世五百年以后有孔子,孔子去世五百年以后继承他们事业的人就在这里吧!”因此他自我标榜的地方已经不浅。

然而大规模著述的人,一定要长期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而且全部看到天下的书籍,然后才没有遗憾。

正当司马迁的时候,私藏书籍的律令刚刚解除,搜求书籍的途径尚未畅通,横贯三千年的历史典籍,却局限在七八种参考书籍中,所值得司马迁遗憾的,是广博不够。

大凡写作史书的人,即使采纳前人的书籍,也一定自成一家言论。

左氏是战国楚国人,他所看到的太多了,但他的《春秋左氏传》全都是楚人的言辞。

公羊高,是战国齐人,他所听到的太多了,但他的《春秋公羊传》都是齐人的言论。

现在司马迁的《史记》全部采用的是旧有史文,中间有时也有方言,实在是由于选录摘取未能详细,下笔删削匆忙的缘故,所以司马迁说:“我不敢毁弃先人(司马谈)所说的话,于是记述往事,整理那时的家世,世人的传记,而不是所谓的进行创作。

”唐代刘知几也讥笑司马迁大量堆聚旧有的记载,有时也插入诸子百家不纯正的言论。

所值得司马迁遗憾的,是典雅不够。

大致上开创基业的人难免要粗糙简略,全都靠继承这种志向的有志之士来为它弥补愈合。

晋国的《乘》、楚国的《梼杌》、鲁国的《春秋》,它们记载的内容都是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

《乘》和《梼杌》没有使他们结局完美的人,所以这两部书不能流传于世。

《春秋》前头得到孔子的挽救,后头得到左氏的推崇,所以这部书与太阳、月亮一样经久不衰。

否则的话,《春秋》只是一卷事情的题目,怎么能够在社会上流传!自从《春秋》以后,只有《史记》拥有写作的规模;倒霉的是班固并不是这样的人,于是丧失了会合变通的宗旨,司马氏创立的通史途径从此就衰落不振了。

班固这个人,是讲究表面华丽、不务实际的人,全然没有作学术的本领,专门从事抄袭窃取。

后汉章帝向他询问制作礼仪、音乐的事情,班固用在洛阳的各位儒生一定都能知道它们作为回答。

倘若臣民都像这样,那么询问又有什么用呢?等到众位儒生各有陈述,班固只是剽窃叔孙通的十二篇《汉仪》,来拼凑文字搪塞罢了。

假如臣民都像这样,那么奏议又有什么可取的呢?汉章帝知道班固学识粗浅鄙陋,所以对窦宪说:“你喜欢班固而忽略崔骃,这好比姓叶的人喜欢假龙一样。

”班固在当时已有评价;像这样的人才,打算用什么来著述呢?《史记》全书,功劳在于十表,它好比衣裳有帽子,树有根本水有源头;班固不懂以表格形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把古今人物强行确立等级。

而且说汉朝继承尧的运数,自然应该上继唐尧,并不是司马迁写作《史记》把汉朝放置在秦朝、项羽以后,这纯粹是没有根据的谈论。

由于班固截取汉朝写为《汉书》,这样就导致周、秦不能相互沿袭,古今之间成为间隔。

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凡是六朝以前的史事,都是抄袭司马迁《史记》的,他自己不感到惭愧;从汉昭帝到汉平帝,总共六朝,都是取资于贾逵、刘歆的著作,又不认为是耻辱。

况且又有曹大家来结束全书,那么班固自己所书写的几乎太少了!经常出自班固胸中的内容,是《古今人表》罢了,其他人是没有这种谬误的。

后代编修史书出自众人之手,杂采各家之说;剽窃别人的文字,盗取别人的钟却掩上自己的耳朵,都是班固首开的先例。

班固所干的事情就是这样,后来作史的人趋附迎合班固断代史体没有空闲时间,怎么能测量出他的深浅!司马迁与班固相比,好比龙和猪一样,为什么各种史书都抛弃司马迁的通史体裁而采用班固的断代史体裁,刘知几之类的人尊崇班固而贬抑司马迁!况且善于学习司马迁的人,没有人赶得上班彪。

班彪续写司马迁的《史记》,从汉武帝一直写到东汉,想叫后人接续自己的著作,如同自己续写司马迁的著作;既没有多余的史文,又没有中断头绪,世世代代相互接承,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他继承司马迁的志向太好了,但他的书不能得以看到;所能够看到的,只有元帝、成帝二位帝王本纪的赞罢了。

都在本纪以外,另外记载他所听到的,可以说是深入太史公司马迁学问的精微深奥之处了。

凡是左氏《左传》中有“君子曰”的地方,都是对《春秋》经有新的见解;《史记》中有“太史公曰”的地方,都是史实以外的事情,不是对事情进行褒贬;偶尔也有涉及到褒扬贬低的地方,都是褚少孙等人掺杂到里边去的罢了。

况且本纪、列传之中,已经记载了善恶好坏,足以用来借鉴,何必在本纪列传的后面另外在进行赞扬或贬低呢?这是儒生参加科举考试所作的试卷,怎么能放在著述中呢?这大概不是司马迁、班彪的本意。

况且既然称为赞,哪能有贬低的词句呢?后代作史的人,有的叫做论,有的叫做序,有的叫做诠,有的叫做评,都效仿班固,臣下我不能不狠狠地批评班固了。

司马谈有他的著作,而司马迁能够完成他父亲的愿望;班彪有他的学业,而班固却不能阅读他父亲的著作。

班固作为班彪的儿子,既不能够保护他自身,又不能够传播他父亲的学业,还不能教育他的儿女,这样做人,说值得天下人效法的方面在哪里呢!范晔、陈寿等人继承他创立的断代史体例,大多都是些轻狂颠薄没有好的品行的人,因此很快招致罪过,整理修改而写作出确凿可信的史书在哪里呢!孔子说:“商朝沿袭夏朝的礼仪制度,废除了哪些、增加了那些,现在可以通过考察而了解;周朝因袭商朝的礼仪制度,废除了哪些、增加了哪些,也是可以知道的。

”这是说相互继承。

自从班固按朝代划分段落来写作史书,不再有相互继承的意思;即使有孔子一样的智慧,也无法知道它增加或废除了什么。

融会贯通的方法,从此就丢失了!说到它们相同的地方,就是已有本纪而再作本纪,一位帝王就有几个本纪;已有列传却再作列传,一人竟有几个列传。

天文,是千古不会改变的天象,可世世代代都写作《天文志》;《洪范五行传》,是刘向一人的著作,可世世代代都排列《五行传》。

像这些史志,哪能举得尽繁杂琐碎的文辞!谈到它们的不同之处,那么前代称王的人不列在后代称王的人中,后面发生的事情不能接续前头发生的事情;郡县沿革各有各的界限范围,却不能清楚变迁的原委;礼乐制度自行变更,于是成为不同风俗地区的政令。

像这些记载,哪能举得完前后互不连贯?曹魏指吴国、蜀国为乱寇,北朝指东晋为僭伪,南朝政权称北朝政权为索头虏,北朝政权称南朝政权为岛中夷。

《南齐书》称梁朝军队为正义军队,用阴谋篡夺了萧齐国家政权能够说是符合道义吗?《隋书》称大唐军队为正义军队,讨伐别人的国君能够说是符合道义吗?房玄龄总监各代史书,所以他的父亲房彦谦享有美好的名声;虞世南参与编修史书,所以他父亲虞荔、叔父虞寄都立有美好的传记。

更厉害的是,让夏桀的狗对着好人唐尧叫唤,叫唤是因为唐尧不是它的主人。

《晋书》中袒护晋而容不下魏,凡是忠于曹魏政权的人,都被称为叛臣,致使王凌、诸葛诞、毋丘俭等人在黄色土壤下满怀冤屈;《南齐书》偏袒齐而容不下宋,凡是忠于刘宋政权的人,都被称为叛逆的党羽,致使袁粲、刘秉、沈攸之等人在九泉之下满怀冤屈。

唉!天上的太阳高高在上面照耀,怎么能够这样呢?像这样的例子,历代都曾有过。

败坏良好的风俗道义,没有比这再大的了!司马迁写通史的方法既已丢失,班固断代为史的弊端一天比一天加深了,从东汉到东晋及南朝各代,没有一个人能感到这样有什么不对。

只有梁武帝对这种情况发出感叹,于是命令吴均写作《通史》,上起自于汉武帝太初年间,下结束于齐朝灭亡,书没有写成可吴均就死了。

隋朝时杨素又上奏叫陆从典续写司马迁的《史记》,准备写到隋朝,可惜书还没写成就被罢免了官职。

难道上天吝惜这些史文而让它们流传吗?还是写作通史的人是不称职的人而上天不保佑他们呢?从唐朝以后,有没有觉得这种情况是不对的了,凡是拿笔写史的人,都把《春秋》作为仿效的标准,专门从事赞扬或贬低工作。

《春秋》以文字简略表现大义,但如果没有史传来解释,那么善恶好坏就难以辨明;史书已经文字详细、事实清楚,善恶好坏已经彰明,不需要再进行称美与讽恶。

阅读汉相萧何、曹参做过的事情,哪能不知道他们忠贞善良;看到王莽、董卓的所作所为,哪能不知道他们凶恶悖逆。

史书,是国家的重要文献典籍,但担当写史职务的人,不懂在典章制度上留意,只是在言语上相互推崇,正好比管家的媳妇,不做早饭和晚饭,专门鼓动唇舌,即使获得胜利,哪能使家庭富裕呢?这是臣下我深深感到耻辱的。

江淹说过:“撰修纪传体史书,没有比志这部分更难的了。

”这实在因为志是国家典章制度的寄托,不熟悉精通典章制度的人,根本就写不了。

它不像本纪和列传,本纪只是按年代包纳排比史事,列传只是把史事归并缀连在人物身上,因而儒学士子都能写。

唯有志难度大,其次没有比表再难搞的了。

所以范晔、陈寿这般人都能修本纪、列传而不敢写表写志。

志的本源来自《尔雅》,司马迁称之为书,班固称之为志,蔡邕称之为意,华峤称之为典,张勃称之为录,何法盛称之为说。

其他各史一律承袭班固,叫做“志”,又都是在泛泛而谈上花笔墨,在具体事实上很简略,不足以充分体现出《尔雅》的求实宗旨。

如今臣下我总括天下的大学问,区分条列它们的宏纲细目,命名为略,共二十略,有关历代的典章制度和学者的全部学问都在这里面了。

其中有五略,是汉唐诸儒所听说过的,其余十五略,就是汉唐诸儒所不曾听说过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