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古音研究

合集下载

试论古文字资料在古音研究中的重要性

试论古文字资料在古音研究中的重要性
有 一 形一 声 . 所 谓 二形 一 声 、 形 二声 的 凡 一
字, 如其 不 是错 误 , 就都 是 锺 益字 或 复体 形
声 字 。” ⑦
省声 。 房所 说 。 甲骨 文 以鼎 字 为 寅 , 京 ” 郭沫 若 《卜辞 通纂 考释 》 “ 乃 假 鼎 为 寅 , 益 :古 后
度 和深 度 都非 清人 所 能及 。但 仍 存 在诸 多 字 资 料来 看 ,说 文 》 不 少 谐 声 声 符 的 判 《 对 不 足 , 要表 现 在 : 音研 究 学界 对 古文 字 定是 有 问题 的。洪 波将 《 文》 误之 谐 声 主 古 说 错 研 究 成果 的利 用 明显 滞后 。 例如 ,说 文 》 《 谐 分 析归 纳 为 三个方 面 : 1 把某 些 非谐 声 字 () 声 字 一直 被视 为研 究 古音 的重要 材 料 。虽 误 析 为谐声 字 ,2 把某 些 谐声 字 误 析为 非 () 然 文 字学 不少 研究 成 果都 证 明《 文 》 说 中的 谐 声 字 , 3 对 某 些 谐 声 字 的 声 符 认 定 不 () 谐 声 字 是 相 当 复 杂 的 , 目前 学 界 对 《 但 说 当。 对 以上 三个 方 面的 考察 时 。 要特 别 在 还
Hale Waihona Puke 流演 化都 缺 乏 系统 的探 讨 ,而 把相 当多 的
字 , 以提示 音 读 。因此 , 于古 音研 究 来 注 意力 放在 对特 殊谐 声 的解 释 上 。 可 对
说 , 文 字资 料地 位 极为 重要 。 古
借 文字 推 究古 音 ,清 人 已多 所利 用 和
笔者 认 为 ,前修 时 贤之 所 以在 利 用 古
受 之意 , 是会 意字 。金文 、 鼓 , 石 乃至 郭忠 恕

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相关问题研究

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相关问题研究

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相关问题研究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存在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

本文通过对汉越语语音系统与《切韵》音系的比较,讨论了中古汉语某些声母、韵母的音类分合与音值构拟问题,对中古汉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分合,崇、船二纽的读音,于、以、匣三母的关系,鱼、虞、模三韵的音值,真、臻二韵的构拟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考察。

标签:汉越语中古音《切韵》古代越南语的官方文字是汉字,正式书面语中使用由汉字表记的汉源借词。

由于汉字只能用于记录汉源借词,不能记录口语中的固有词,后来在汉字的基础上,以汉字为部件,采用会意、形声(主要是形声)等方法创造出用于记录越语固有词的喃字。

因此,古代越语的书面语系统实际上是汉字(ch? nho 字儒)与喃字(ch? n?m 字喃)并用,固有词用喃字书写,汉源词用汉字书写。

现代越南语所使用的国语罗马字实际上是汉字和喃字的拼音形式。

越南语从汉语中借用词汇可能从秦始皇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就已经开始(或许秦以前也有零星借入),由秦至隋以前所借的词一般称为古汉越语借词。

古汉越语借词不成系统,尤其是汉字并未在越南广泛使用,大都是通过口语借入,因此难以寻找系统的对应规律,而且由于没有汉字作为载体,这些零星的借词很快融入口语系统中,语音随之发生变化,以至于很多越南语专家并不承认这些词是汉源借词,而认为是固有词,并且这些词往往还有与之对应的喃字。

因此有关古汉越语在越语界尚有争论,究竟哪些词可以认定是古汉越语借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看法,甚至有些越南语言学家根本不承认古汉越语的存在,所以我们在使用古汉越语材料时一定要慎重,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确证。

一般认为,9世纪至10世纪时(中晚唐时期),越南语开始大量地借用汉语词,并系统地借用汉字,形成了一整套汉字越音体系。

从此,不论哪个时代,越南语从汉语中借词时一律采用这套固定的汉字越音系统,而不采用直接借音的方式,即使是从现代汉语借词也是如此(如:s? h?i ch? ngh?a社会主义;ch?nh phong 整风;nh?p ng?入伍;doanh nghi?p营业)。

中古声调分析论文

中古声调分析论文

中古声调分析论文一、中古语音的声调概述汉代以前,人们还不知道有四声,直到齐梁间骈体文盛行,受佛教转读佛经声调的影响,逐渐觉察到自己的语言中也有声调存在,开始以“宫、商、角、徵、羽”五音对字音进行归纳,随后定出“平、上、去、入”,通称为四声。

《切韵》、《广韵》、《韵镜》及《七音略》等都是按照“四声”分韵的。

四声的名称起于南北朝齐梁时代(五世纪末六世纪初),据《南史•陆厥傅》说:齐永明年间,“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玡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

约等为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

”永明时期的这段叙述是平、上、去、入“四声”名称见于记载的较早的材料。

此外,《梁书•沈约传》云:“约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悟,而独得胸襟,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

武帝雅不好焉,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

’”《周颙传》记云:“颙始著《四声切韵》行于时。

”“四声”只是归纳了中古时期语音的调类,至于各个声调具体的调值如何,古人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只能从古人的形象的描绘中感受到大致的概括:“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急而促。

”我们由此可推测,中古时期四声中的平声是平调,入声是短促调。

因为平声没有升降,较长,而其他三声或有升降或短促,所以“平声”与“上、去、入”三声形成了平与仄两大类型。

中古时期的“四声”,发展到现代汉语方言里,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则只有三个(宁夏银川话只有平、上、去三个声调),多则有十一个(广西南宁心圩平话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甲、阴去乙、阳去、阴入甲、阴入乙、阳入甲、阳入乙等十一个声调)。

但是,不管声调多少,或是如何变化,都与古代“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古代“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由于受古声母清(全清、次清)浊(全浊、次浊)的影响而发生了分化。

有的分,有的合。

二、由中古语音声调到近代音声调的演变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明确列出,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与现代北京话的四声完全一致,只是具体的归字有所不同。

当前中古音研究

当前中古音研究

[讨论]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缘起:近日对中古音颇感兴趣,先后读了《切韵》、《广韵》、《一切经音义》等书,不明之处多矣!今日无意中得见此文,得以大致了解中古音研究之概况。

转之,冀能对同道者有所助益。

此文修订本原载于《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又见于韩国中国学会刊物《中国学报》第四十一辑,2000年8月出版。

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20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客观地回顾和总结近100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确定下一个世纪的研究起点和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所谓中古音,指汉语语音史上魏晋至唐五代时期的语音。

这一时期的语音材料非常丰富,按照其内容和性质的不同,中古音的研究大致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壹《切韵》系韵书的研究所谓《切韵》系韵书,指《切韵》及其唐五代宋各种增订本,现存的完整增订本有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广韵》。

《广韵》虽成书于宋,但其音系是《切韵》音系。

《集韵》音系已跟《切韵》有了一些距离,因此不在讨论之列。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重心所在,范围宽,论题广,大致可分为音系的外围研究和音系的研究两部分。

一音系的外围研究《切韵》音系的外围研究,包括韵书的搜集和整理、韵书的源流和异同、异读字、韵书跟现代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等内容。

(一)韵书的搜集和整理20世纪初,陆法言《切韵》的唐写本和增订本在敦煌和吐鲁番的发现,是20世纪音韵学的幸事和盛事。

我国学者作了很多辑录和整理的工作,王国维、魏建功、周祖谟等用力最勤,创获最多。

1921年,王氏最先把斯坦因劫去的三种《切韵》残卷(即切一、切二、切三)抄印,公诸于世。

1936年,由刘复、魏建功、罗常培合编的《十韵汇编》出版,辑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十种《切韵》系韵书。

1955年,姜亮夫三十年代在巴黎、伦敦、柏林等地图书馆摹录的韵书总集《瀛涯敦煌韵辑》出版。

1968年,龙宇纯写成第一部全本《王韵》的校本《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参证多种韵书,细校详订。

中古音系

中古音系

古代汉语通论(二十四)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一、中古音的研究比起上古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来,中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有更丰富的材料,因此有更坚实的基础。

这首先是因为中古时期出现了系统记录汉语语音系统的韵书、韵图和反切注释,如《经典释文》、《切韵》和《韵镜》等文献资料。

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基本掌握汉语中古音声、韵、调的完整而详细的分类。

这比起仅仅以《诗经》押韵字来对上古韵做不详尽的分类、以谐声字系统对上古声母做试探性的归纳来说,我们对中古音的确是更有把握。

其次,中国辽阔的国土上分布着许多现代汉语方言,这些方言是古代汉语母语在各地分化发展的子语言,因此和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可以运用历史比较法,利用这些方言的读音来重建中古音。

再次,中古时期汉民族和其他民族有广泛的交流,汉语在境内兄弟民族和域外民族(例如日本、越南、朝鲜)的语言中留下了大量的借词,这些语言中的中古汉语借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古汉语的读音。

又次,中古时期佛教盛行,佛经翻译文献中的人名、地名等音译的专有名词和梵文等拼音文字的对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古汉语的音值。

上述四个方面材料是语言学家构拟汉语中古音音值的重要依据。

有了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音类,又有了考查中古汉语音值的材料依据,我们就可以构拟1中古汉语的语音系统了。

汉语古音系统的构拟始于二十世纪初,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Karlgren)在他的《中国音韵学研究》(1926年)中,首次构拟了中古汉语语音系统2。

中古音构拟的基本方法是:根据中古时期韵书中汉语音类与现代汉语各方言同类音音值的对应关系,以语音历史演变的规律性、可解释性和系统性进行分析,从而构拟出汉语中古音系统和音值。

对于构拟的结果,还可根据当时其他语言的汉语借词和域外对音材料来证明和修正。

二、中古韵母系统中古韵书的代表是《切韵》。

《切韵》成书于公元601年,作者是隋代的陆法言。

《切韵》音系代表了六、七世纪时汉语的语音系统。

《切韵》失传已久,3《切韵》音系完整的保存在《广韵》里面。

音韵学之中古声调到近现代声调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仙子

音韵学之中古声调到近现代声调的变化-汉语言文学仙子

音韵学: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1。

上古音:以《诗经》《说文解字》为代表的先秦两汉的语音系统(1)声母:31—32个(喻四(以母)归并还是独立)(2)韵部:30—31部(歌部配月元:歌部独立,分出祭部配月元)(3)声调:上古也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但和中古并不等同2.中古音:隋唐宋时代的汉语语音系统(代表韵书韵图:《广韵》、《韵镜》)(1)声母:37个(《广韵》37;《韵镜》38——喻三(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此从《广韵》)(2)韵母:《广韵》206韵,292个韵类,不计声调则为92类(平上去入合一),142个韵母中古声调:隋唐宋时代的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四声:平、上、去、入(切韵、广韵、韵镜、七音略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分韵;隋唐诗人用韵实际也是说明情况如此)3.近代音:元明清时代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语音系统。

(代表韵书:元周德清《中原音韵》、明兰茂《韵略易通》)(1)声母:20个明兰茂“早梅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2)韵母:19韵(每个韵分别用两个代表字表示),46个韵母(3)近代声调:元明清时代以北方中原话为基础的汉语共同语声调系统。

4个近代音的声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已明确列出,即阴平、阳平(周氏于平声中分阴、阳二类)、上声、去声,它与今天北京话的四声完全一致,只是具体的归字有所不同而已.关于中古的入声字,周氏将它们分别附在平(阴平、阳平)、上、去三声之后,而未独立为之立类。

这种情况表明中古的入声到元代官话里已经消失,学术界多数人都持这种看法。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入声到元代时仍然存在,陆志韦、杨耐思、李新魁等人即持这种看法.周德清曾在《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中说道:“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者,以广其押韵,为作词而设耳。

然呼吸言语之间,还有入声之别.”这句话是“入声存在说"的主要依据。

中古音(平上去入)到近现代音(阴阳上去)的声调变化:一、平分阴阳(“清阴浊阳"):调分阴阳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这个变化在元代时已经形成。

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相关问题研究

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相关问题研究
( 9) 宁波大学外语 学院
351 ) 12 1 主
口 c 玎
2 1 . 6 0 2 0
韵 语言 研究 闼 应用
考 , 不 能 作 为确 证 。

面 鼻 音 n , 但 却 不 对 娘 母 , 而 是 对 日母 。 至 于 章 组 ,音 值 h
讨 了典 型理 论 的 一 部 分 , 并没 有 覆 盖 其 全貌 ,其 文 章 的 不 足 之 处 还 有待 老 师 同学 的 帮助 ,有待 今 后 进一 步 的研 究 。
20 3, (1 0 1) .
[] 8 刘正光 ,刘润清.+ 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发生机制 []外 国语 , NN J.
Pr , 1 9 . eS S 9 5
合 词 的语 义 及 其 习 得 ,尤 其 是 对 英 语 词 汇 教 学和 对 外 汉 语 [] 6 李艳平,朱玉山. 英语语法教 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观 [ . J 外语教学, 】
2 l , ( ). O1 1 词汇 教学不无帮助 。英汉复合词语义研究对我们今后的英汉 [] 7 刘正光. 关于N N +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研究 [】 外语与外语教学, J. 复 合 词 的词 汇 掌 握 与应 用 有 着 重 要 的 指 导作 用 ,本 文 仅 仅探
关 键 词 :汉 越 语 中古 音 切 韵
古 代 越 南 语 的 官 方 文 字 是 汉 字 ,正 式 书 面 语 中 使 用 由 秦 至 隋 以前 所 借 的 词 一 般 称 为 古 汉 越 语 借 词 。 古 汉 越 语 借
汉 字 表 记 的 汉 源 借 词 。 由于 汉 字 只 能用 于 记 录 汉 源 借 词 , 词 不 成 系 统 , 尤 其 是 汉 字 并 未 在 越 南 广 泛 使 用 , 大 都 是 通

中古音系

中古音系

中古音系中古音系上文提到,《广韵》与《韵镜》(包括《七音略》)在中古音的研究中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

通过《广韵》与《韵镜》的分析比较,相互参证,中古音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值及声韵的配合情况就可以确定了。

第一节中古音的声母和韵母一、中古音的声母《广韵》的声母有三十七个,《韵镜》的声母有三十八个,二者的差别只在于,《广韵》的喉音中有影、晓、匣、以(喻四)四母,《韵镜》的喉音中则有影、晓、匣、云(喻三)、以五母,所以《韵镜》比《广韵》多出一母。

就《韵镜》的情况来看,“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但尚未同“以”母合流,这种现象说明《韵镜》所确定的声母要晚于《切韵》(《广韵》的声母即代表《切韵》的声母),但不会晚于守温制作三十字母的晚唐时期,因为在守温的三十字母中云、以已合流为喻。

本书将中古声母确定为三十七个,亦即《广韵》的三十七母,理由是让“云”归“匣”更能反映出隋唐时期汉语声母的面貌。

下面是三十七声母表及其拟音(拟音均为国际音标)。

中古声母音值表中古声母发音及拟音方法发音发音部位新名部位旧名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全浊双唇唇重唇帮p (非)滂pá(敷)並b (奉)明m (微)舌尖中舌舌头端t透tá定d 泥n舌面前舌上知|彻|á澄¥娘¤舌尖前齿齿头精ts 清tsá从dz心s 邪z 舌叶正齿庄tS 初tSá崇dZ生S 俟Z舌面前章tt 昌ttá船dü书t禅ü舌根牙见k溪ká群g 疑N零声母喉影o舌根音晓x匣? (云)半元音以j舌尖中半舌来l舌面鼻擦音半齿日¤ü表中的三十七声母和唐末宋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唇音中少了四个,正齿音中多了五个,喉音中的喻母有分有合,数目没有增减。

二、中古音的韵母通过第三、四两章我们得知,《广韵》的韵类共有292类(王力《汉语史稿》的分类或王力《汉语音韵学》中的290类再加上戈开三和昔合三)。

中古音研究整理

中古音研究整理

韵书《唐韵》1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4期2封传兵、刘晓南孙愐《唐韵》传本及佚文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1期3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期4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之比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5期5徐朝东孙愐及《唐韵》相关资料考察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3期6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订误举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期7丁治民《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语言研究2010年2期8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段注本之比较云梦学刊2014年3期9封传兵《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励耘学刊2013年2期10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训异义同”用例的比较研究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11封传兵《唐韵》研究考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1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徐朝东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中国语文2004年2期14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15 谢艳红再论顾炎武的离析唐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16徐朝东与蒋藏本《唐韵》相关的敦煌韵书残卷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17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校大徐例释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2期18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构词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期19 P.2659为《唐韵》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1期20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21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2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23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重文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24徐朝东蒋藏本《唐韵》撰作年代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6期25徐朝东唐写本《唐韵》所引《说文》考辞书研究2011年4期26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27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28古德夫《唐韵》对《切韵》语音的改易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2期29饶星孙愐《唐韵序》中的一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3期《切韵》1)不同版本研究1陈平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考温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2陈平笺注本《切韵》引《说文》体例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1期3丁治民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敦煌研究2011年1期4丁山《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月刊1937年13期5邓文彬《早期韵书的产生于陆法言<切韵>在音韵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6董作宾《跋唐写本<切韵>残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季刊1930年4期7古德夫《宋跋本王韵与<切韵>》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1期8方国瑜《敦煌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2期9高本汉、王静如中古音《切韵》系统及其演变国立中央研究院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2年4期10高畑彦次郎、李无未、董冰华高烟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当代语言学2010年4期11李无未、董冰华高畑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12吴风航《笺注本<切韵>——《s2071》声母异常音切再探》剑南文学2012年2期13吴风航《笺注本<切韵>反切考》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14魏建功《<切韵>韵目次第考源——敦煌唐写本“旧三十字母例”的史料价值》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4期15龙宇纯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8年16王显也谈《增字本<切韵>残卷第三种》古汉语研究1993年1期17肖文郁、董丽娜《切韵》传世版本之探究语文学刊2008年18期18郑民论《切韵》敦煌写本及传世本之正字观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3期19《唐抄本韵书及印本切韵之断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6年5期2)性质研究20蔡宝瑞论《切韵》的性质语文应用与研究1996年4期21邓少君从方言词论《切韵》的性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3期22董志翘《切韵》音系性质诸家说之我见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期23黄典诚《切韵》性质的探讨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3期24高永奇《试论陆法言的语言观及《切韵》音系之性质》殷都学刊2000年3期25关伟华《切韵》音系性质之我见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1期26方庆蓉从颜之推看《切韵》音系的性质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3期27李新龙对《切韵》音系性质诸说之评价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4期28刘洋洋《切韵》音系性质观点阐述青年文学家2014年20期29刘欢《切韵》音系性质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3年23期30谭海生一切多音: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的一个设想学术研究2007年5期31谢玉屏浅谈《切韵》的音系性质华人时刊2013年6期32潘文国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再论高本汉体系及《切韵》性质诸问题古汉语研究2002年4期219杨剑桥《切韵》音系性质的深刻论证:读33葛毅卿先生的《隋唐音研究》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34张金发再论《切韵》所反映的读书音及其音系性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期35张淑娟《切韵》音系性质浅谈高校社科信息2001年4期36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性质的再探讨2009年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37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古汉语研究2004年2期38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39张琨、张贤豹《切韵》的综合性质书目季刊1983年1期40周凤玲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1期41潘柏年《切韵》性质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2赵胜启《切韵》性质纵横论文学教育(下)2008年8期43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再探讨古汉语研究2010年1期44中古音讨论组关于《切韵》性质和音系基础的讨论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45胡和平也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2期46李海英《切韵》性质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14年3期47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上)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2期48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下)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3期49王显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与何九盈、黄淬伯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12期50张玉来、徐明轩论《切韵》语音性质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3期51张民权试论《切韵》一书的性质——读《切韵·序》和《颜氏家训·音辞》南昌大学学报1993年4期52黄淬伯《切韵》音系的本质特征南京大学学报1965年3期53赵光智试论《切韵》音系的语音基础昌潍师专学报1997年4期54《切韵》的综合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9年2期55张宁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56张宇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57胡万粉从《切韵》音系的性质看内部拟测法的局限性安徽文学2011年11期58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中国语文1962年1-12期59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与王显、邵荣芬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2期3)音系(声韵调)研究60陈静毅《切韵》S2071反切注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61陈会兵试论《切韵》系韵书的语音规范作用学术论坛2006年1期62陈志清《切韵》声母韵母及其音值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63陈瑶从徽语看中古开合分韵的一等韵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3期64储泰松、杨军唐代前期佛典经疏引《切韵》考语言研究2011年4期65代小军《切韵序》“俱论是切”考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期66丁山《<切韵>非吴音说》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67冯蒸《切韵》咸、蟹二摄一二等重韵中覃哈韵系构拟的一处商榷——论前、央、后/a/不能同居于一个音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68冯蒸《切韵》祭泰夬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6期69冯玉映从《切韵》入手寻找汉越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东南亚纵横2003年7期70谷建陈澧《切韵考》“用字偶疏”条例之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71郭成韬《切韵》和《切韵》系统的韵书语文战线1980年10期72郜晓芹《从李白近体诗用韵看<切韵>系韵书的发展》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4期73黄笑山《<切韵>元音分韵的假设和音位化构拟》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74黄笑山《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1期75黄笑山《切韵》三等韵的分类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4期76黄笑山《切韵》三等韵ABC——三等韵分类及其声、介、韵分布和区别特征拟测中文学术前沿2012年2期77黄笑山《切韵》于母独立试析古汉语研究1997年3期78黄笑山《切韵》韵目小注“同”与“别”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79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80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厦门大学1990年博士论文81黄笑山《切韵》27声母的分布:用黄伯虔师“轻重不平衡”理论处理《切韵》的作业汉语史学报2007年0期83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根据华侨大学学报2012年2期84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依据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2011年85黄淬伯《切韵》“内部证据”论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59年2期86黄典诚《切韵》的综合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87黄典诚《切韵》的作者——陆法言辞书研究1981年4期88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上)华侨大学学报1986年0期89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下)华侨大学学报1987年1期90黄淬伯论切韵音系并批评高本汉的论点南京大学学报1957年2期91黄净伯讨论《切韵》的韵部与声纽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61期92李秋霞、马丽晶《切韵》的合口介音现代语文2013年11期93李秋霞《切韵》唇音字的开合问题名作赏析2013年36期94贺养州《切韵》中的唇音分化现象古汉语研究1991年3期95姜亮夫《切韵》系统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1期96蒋至群、孙月香《切韵》语音规范性质简析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8期97金周生《切韵》以前反切上字用字之探讨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98康素娟《切韵》的音韵系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99李于平陆法言的《切韵》中国语文1957年2期100李晓春《切韵》系韵书的演变过程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3期101李靖《切韵》音系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情况东京文学2009年2期102李荣《切韵》与方言——为第十六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而作方言1983年3期103李荣《切韵音系》语言学专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04李荣论李涪对《切韵》的批评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85年1-6期105李新魁论《切韵》音系中床禅的分合中山大学学报1979年1期106李毅夫《切韵》韵部特多的原因齐鲁学刊1984年1期107李国华读《切韵》残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年4期108李永新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109李思敬《切韵》音系上去二声全浊声母字和部分去声次浊声母字在河北宁河方言中的声调表现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5期110刘恒志、牛守祯《切韵》研究述评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2期111刘华江《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考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5期112刘冬冰试述《切韵》系韵书的相承和演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4期113刘孝杰汉语音韵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法:以高本汉《切韵》音系的构拟为例语文学刊2012年3期114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与现代闽南方言比较福建论坛2005年s1期115陆招英《切韵》系韵书中歌戈韵与梵汉、汉藏对音比较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2期116陆招英《切韵》系韵书寒桓二韵分合性质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3期117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分合性质研究——歌戈韵在韵书中的反切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118陆招英《歌戈等十三个韵分合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119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代长安语之声母燕京大学1940年28期120鲁启华对《切韵》音系四声八调说的再讨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88年1期121罗伟豪从《颜氏家训·音辞篇》论《切韵》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z1期122罗伟豪关于《切韵》“又音”的类隔学术研究1983年4期123罗伟豪略论过去音韵学上一些审音的问题——有关《切韵》的“重纽”问题及其他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3期124罗长培《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1931125罗长培《切韵》探赜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126龙庄伟《切韵》研究史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27林炯阳试论曾运乾《切韵》五十一纽说中华学苑1986年128马德强《重韵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29马德强《试论重纽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6期130马德强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131马德强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来源考论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4期132马德强《高本汉对等韵的认识和运用之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133马德强《试论重韵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立的性质》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4期134马德强《重韵研究概说》语言研究集刊2010年0期135马德强《中古元韵问题论述》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4期136马德强《切韵》音系四等韵的介音研究平议汉语史学报2011年00期137马国良、罗季光《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原因中国语文1962年12期138木拉特中国古代韵书的起源及《切韵》的传承简述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6期139麦耘关于“益”、“石”分合的涵义和《切韵》的重纽——与张光宇先生商榷语言研究2003年1期140麦耘《从中古后期-近代语音和官客赣湘方言看知照组》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1期141麦耘论重纽及《切韵》的介音系统语言研究1992年2期142麦耘《切韵》二十八声母说语言研究1994年2期143麦耘《切韵》知、庄、章组及相关诸声母的拟音语言研究1991年2期144麦耘《切韵》“祭泰夬废”四韵不带辅音韵尾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4期145聂鸿音《切韵》重纽三四等字的朝鲜读音民族语文1984年3期147欧阳国泰《切韵》“俟”母质疑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4期148潘悟云《反切行为与反切原则》中国语文2001年2期159朴庆松韩语的元音和谐律与《切韵》音系四个“等”的转化规律语言研究1999年1期160蒲立本、刘爱菊《切韵》和《韵镜》: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汉语史研究集刊2002年0期161沈建民论《切韵》韵目用字的“同纽原则”语言科学2005年1期162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5期163邵百鸣《切韵》音系辩误职大学报2001年1期164邵荣芬《切韵》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4页165宋亚云、张蓉《切韵》系韵书重纽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1年2期166宋兆祥、郭敏朝鲜借音的韵母系统——与《切韵》及唐五代西北方音相比较现代语文2007年11期167仝小琳试析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韵类相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5 期168仝小林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大韵相混现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7期169仝小琳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70仝小琳《切韵》系韵书中的清浊音相混现象分析商丘师范学院2013年2期171仝小琳《切韵》系韵书韵目流变研究语言研究2013年4期172谭海生试析延续百年的汉语“切韵音拟测”的不合理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173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兼论<切韵>的元音音位系统》南京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174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 兼论<切韵>的原音音位系统》太原:三晋出版社2012175王启涛永明文学与《切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176王健庵论“内外转”的真义与《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4期177汪寿明《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考语言科学2003年1期178汪波论《切韵·残卷三》诂训材料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1期179万献初《切韵》——金陵洛下读书音咸宁师专学报1986年2期180万波赣语建宁方言支脂之三分现象:兼论《切韵》支脂之三韵音值的构拟方言2010年1期181吴萍《从东晋李轨音切看切韵音系里的重纽现象》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3期182伍巍《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语文研究2000年4期183魏建功《<切韵>韵目四声不一贯的解释——附论韵书音类相从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2期184辛彩凤《切韵》S2071韵图贵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185谢纪锋《汉书》颜氏音切韵母系统的特点——兼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语言研究1992年2期186徐朝东《切韵》系韵书中四种异常音切之考察语言研究2006年1期187徐时仪《华严经音义引切韵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188徐通锵、叶蜚声《历史比较法和<切韵>音系的研究》语文研究1980年1期189薛凤生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重韵”等现象语言研究1996年1期190熊桂芬试论从《切韵》到《广韵》辞书职能的演变武汉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191余迺永《切韵》系书切音与切字谐声相违的声母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5期192余迺永再论《切韵》音——释内外转新说语言研究1993年2期193余明象《切韵》庚三归清说南开学报1987年3期194于建松《现见<切韵>诗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2011年4期195盂广道庾信用韵分析:兼论《切韵》等有关问题吴中学刊1993年4期196尉迟治平欲赏知音非广文路——《切韵》性质的新认识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197袁忠欢《切韵》系韵书韵图考正和小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198远藤光晓、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199尹凯从古代文人的“正音”意识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3期200杨春俏、阙建华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考辨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1期201杨剑桥《切韵》重纽A、B两类的归字问题东方语言学2011年2期202杨晓斌《切韵》的编纂与隋初大一统的文化建设古典文化研究2012年0203姚永铭《慧琳音义》与《切韵》研究语言研究2000年1期204闫玉山《切韵》音系声母娘泥归一证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1期205闫玉山等韵“门法”中的“类隔”切语(兼论《切韵》音系中舌音的分合)复印报刊资料1984年7期206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207张忠堂《切韵》韵类考辨异同分析——对“止”摄分合的个案研究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期208张建民《中古重纽韵系中舌齿音的归属研究述评》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3期209张琨《切韵》侯韵明母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国语文1995年5期210张琨《切韵》止摄遇摄在现代粤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0年211张琨《论中古音与<切韵>之关系》音韵学研究通论1983年4期212张琨《<切韵>的前a和后a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年1期213《切韵》â的来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年1期214张贤豹《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1985年2期215张新朋吐鲁番出土四则《切韵》残片考汉语史学报2014年00期216张汝州《切韵》声纽之商榷学风1933年4期217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218周丹丹《切韵考》切语偶疏和借用条例之辨析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219周法高《切韵》鱼虞之音读及其流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所集刊1984年220郑伟《切韵》侯尤韵在太湖片吴语中的演变2008年第五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221郑伟《切韵》寒韵字的演变特征与现代吴语中国语文2011年4期222郑伟《切韵》重纽字在汉台关系词中的反映民族语文2013年4期223赵彤《轻唇化音变两个“例外”的解释》语言科学2015年1期《广韵》[1]王进安. 从《广韵》《集韵》的影响看汉语多音字的审音[J]. 古汉语研究,2008,04:61-70.[2]刘明志. 《广韵》庄组声母在北方方言中的演变[D].山东大学,2012.[3]史俊. 《广韵》异读探讨[D].苏州大学,2005.[4]张渭毅. 论《广韵》异读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广韵》异读字研究之一(增订本)[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9-60.[5]刘红花. 《广韵》方言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6]赵宏涛. 《广韵》、《集韵》反切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7]胡建升. 从唐宋科举诗赋用韵看《广韵》“文欣”同用的起始时间[J]. 语言研究,2010,02:38-42.[8]赵丽媛. 《广韵》《大广益会玉篇》语音之比较[D].吉林大学,2012.[9]张隽. 《广韵》训诂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黄萍. 《汉语大字典》引用《廣韻》切语抽样调查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2.[11]冯庆莉. 《广韵》和《集韵》方言词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12]李开. 《广韵》重纽在古音构拟中的解释[J]. 语言研究,2012,04:76-84.[13]巫桂英. 《广韵》又音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14]赵娜. 《说文》《广韵》声音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9.[15]鲁国尧,吴葆勤. 《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再申释[J]. 古汉语研究,2013,04:2-6+95.[16]刘红花. 《广韵》所记“方言”词[J]. 古汉语研究,2003,02:19-24.[17]孙绪武. 《广韵》又音的演变及其规范[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01:61-66.[18]王婧. 《广韵》异读研究[D].兰州大学,2006.[19]石薇薇. 《广韵》动词新词新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20]雷励. 《广韵》、《集韵》反切上字的开合分布[J]. 语言科学,2012,04:425-431.[21]熊桂芬. 黄侃的《广韵》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6:758-763.[22]赵庸. 《广韵》不入正切音系之又音释疑[J]. 语言科学,2014,03:308-316.[23]国术平. 《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24]熊桂芬. 从引书看《广韵》的文献学价值[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01:35-40.[25]郭晓敏. 《广韵》古文疏证[D].陕西师范大学,2009.[26]杨嫦. 《洪武正韻》與《廣韻》音系的比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27]蔡梦麒,夏能权. 《王三》《广韵》小韵切语异同比较[J]. 古汉语研究,2009,01:8-16.[28]李无未,秦曰龙. 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1:115-122+160.[29]夏能权. 《王三》《广韵》反切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30]张晓凤. 《广韵》异体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31]赵群. 《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32]纪雅茹. 《宋本广韵》俗字丛考[D].青岛大学,2010.[33]凌云. 《鸡林类事》和《广韵》入声字韵尾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4.[34]药丽霞. 《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6.[35]杨小卫,尉迟治平. 《广韵》姓氏辩证例——《广韵》校勘拾零之二[J]. 语言研究,2009,04:70-74.[36]杨宝忠. 《广韵》疑难字考[J]. 古汉语研究,2005,04:32-36.[37]胡安顺,赵宏涛. 《广韵》、《集韵》小韵异同考[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02:39-44.[38]刘琨. 陈澧《切韵考》所删《广韵》小韵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39]雷励. 《集韵》《广韵》体例之比较[J]. 励耘学刊(语言卷),2011,02:221-233.[40]潘新玲. 《篆隶万象名义》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41]王芳芳. 論《新刊韻略》與《廣韻》之關係[D].吉林大学,2014.[42]熊桂芬. 《广韵》“本音”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6,03:27-31.[43]徐陶. 从《集韵》与《广韵》小韵的比较看《集韵》音系的特点[D].苏州大学,2009.[44]黎珏辰. 《广韵》通、江两摄阳声韵同源词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45]宋辉. 《广韵》“去入”异读研究[D].温州大学,2008.[46]乔秋颖,史晶璐. 《广韵声系》和沈兼士的“右文”观[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51-55.[47]丁治民. 《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J]. 语言研究,2010,02:33-37.[48]蔡梦麒. 从《广韵》看《汉语大字典》的注音缺失[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古代初中古音的演变与历史考察

古代初中古音的演变与历史考察

古代初中古音的演变与历史考察中古汉语是从古汉语演变而来的语言,而古汉语又是源于上古汉语。

在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初中古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初中古音时期的发音系统,为汉字的读音及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音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探讨古代初中古音的演变与历史考察。

一、初中古音的概述初中古音是指唐代晚期至五代前期的音系,发生在600年至960年之间,与前一时期的古音相比,初中古音的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

这一时期的音系被称为“平口呼吸,不平鼻音”的音系,即五声相对明确,声调与声母分离。

初中古音的发音主要有以下特点:1.声母清音和浊音的对立比较明显,但声音较为轻柔。

2.韵母的字音分化比较明显,其中,尾韵的撮口韵和突口韵发音区别较大。

3.调音的发音变化较为明显,晚唐以后的中古汉语中普遍出现了四声。

声调上升和声调下降的音节发音明显不同,声调相关的字音区别明显。

以上特点为初中古音的声音特点,也成为研究中古汉语轨迹的重要线索。

二、初中古音的历史考察初中古音的演变,是历史上由各种因素叠加而成的历史演化过程,下面我们来具体探讨。

1.政治变革与语音演变初中古音的演变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

隋唐时期,隋炀帝和唐玄宗两个皇帝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倡导文化繁荣的时代,这些影响得以持续下去。

这一时期汉语的音韵书《切韵》和《韵略》成书,对汉语音韵的发音和变化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编纂整理,形成了汉语音韵学的主要体系。

2.文化交流与汉语演变唐代与丝绸之路沿线的各民族交流频繁,汉语的发展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

如胡人以自己的母语为中介,将汉语转写成形意字、俚语、方言等,最终形成了新的词汇、习语和语音。

这些影响表现在新音出现新韵,新韵出现经韵,各韵下分为细大,从而造就了五音六曲的旧唐音。

3.地理环境与汉语演变古代汉语演变不仅受到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环境、气候、自然条件等因素也会影响语音演变。

中古音文档

中古音文档

中古音1. 简介中古音(Middle Chinese,简称MC)是指汉字方音之一种,指的是中国古代汉族的一种发音方式。

中古音使用方块字符表示音节,并使用韵母和声调来标记音节的音高和声调。

中古音是古代汉语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汉语的声韵变化、发音特点以及与近代汉语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古音的特点、标记方式以及研究价值进行介绍和探讨。

2. 中古音的特点中古音形成于唐宋时期,大致可追溯到6至12世纪。

中古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声调中古音的声调是使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的,共有四个声调,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声调不标记数字,上声标记1,去声标记2,入声标记3。

这种声调标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古代汉语的声调变化。

2.2 韵母中古音的韵母有多种类型,具体可以分为前韵母和后韵母。

前韵母包括单元音(a、e、i、o、u)、双元音(ia、ie、io、iu)、鼻化韵母(in、ing)、三声元音(ian、iang、iao、iong)、元音加介音(uai、ui、-ueng)等。

后韵母包括鼻化韵母(un、uen)、清韵母(i、u)等。

2.3 辅音中古音的辅音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发音方式,常见的辅音包括塞音(p、t、k)、擦音(s、sh)、鼻音(m、n、ng)、舌中音(r、l)等。

辅音的发音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研究中古文献和方言音进行推测和分析。

3. 中古音的标记方式中古音使用方块字符来表示音节,方块字符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常见的标记字符有ᵦ、ᵧ、ᵨ、ᵩ、ᵪ、ᶯ、ᶮ等。

这种标记方式虽然与现代汉字不同,但在研究中古音时非常方便,并且可以更好地反映出音节的发音特点和声调变化。

4. 中古音的研究价值中古音的研究对于了解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语音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古代汉字音韵,还原古汉语的原始音韵体系,以及研究方言的历史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中古音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包括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方言音的调查和比较、声韵学的研究等。

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

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

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汉语中古音是指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主要反映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中。

拟音是源自西方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各亲属语言或方言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来重建原始母语。

本文以高本汉、董同龢、李荣、王力、李方桂、周法高、邵荣芬、郑张尚芳八位学者的中古拟音系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不同,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声母方面,各家对多数声母的构拟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娘母、云母是否独立,俟母是否存在,[j]化声母是否存在,全浊声母是否送气,知组、庄组、晓组、影组、船母、禅母、日母的具体音值。

韵母方面,除了重纽、唇音字的开合等目前仍无定论的问题,八位学者对开口介音,合口介音,一、二、三、四等韵的主元音,一、二等重韵的主元音,遇、止、流、臻、深、曾各摄的主元音等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声调方面,各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高本汉主张四声八调说,李荣主张四声三调说,周法高认为平声、仄声有读音长短的区别,邵荣芬认为中古四声各具一调。

其中邵荣芬代表了多数学者的意见。

通过多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高本汉利用现代方言和域外译音为中古拟音奠定了基本框架,但由于文献材料使用不当,其中古音系统存在不少缺陷。

李方桂以高氏的系统为基础构拟上古音,同时又根据自己的上古音研究对高氏的系统进行补充修正,他的中古音系统最接近高本汉。

王力的系统是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吸收赵元任、陆志韦、罗常培等学者的意见形成的,他和高氏一样不承认重纽,具有一定保守性。

董同龢保留高氏全浊声母的送气符号,而在重纽和重韵的区分上有自己的创见,他的拟音既有保守性又有创新性。

李荣利用梵汉对音材料和声韵配合规律修正了高氏许多不合理的拟音,例如他对庄组声母的构拟等。

邵荣芬通过对比《切韵》与同时代其他注音材料的语音特点,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例如船、禅两母的音值应互换等。

周法高拟音系统的特点是尽可能用最少的音位来解释最多的语音现象,他还根据内、外转各摄的上古读音来解释重韵和重纽问题,具有独特性。

汉语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汉语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

汉语古音是怎样研究出来的※学习要点现有的古音知识是利用大量的文献材料和非文献材料,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出来的。

古代有专门的音韵著作,最重要的是韵书和等韵图,它们包含完备的音系框架;此外还有其他间接的古音材料,如诗文押韵、谐声字、假借字、现代方音等。

认识韵书的性质、体例、功用。

熟悉反切注音方法的原理和系联反切上下字的方法。

认识等韵图的性质、体例、功能。

了解一些专门概念,以韵母成分为条件分析出的单位:韵、韵部、韵系、摄、开合、四等;字母分类的概念:五音、清浊;了解三十六字母。

从文献材料考证古音的途径有诗文押韵字的归纳方法、谐声字的演绎方法。

也要初步懂得拟测古音音值的方法。

古代著名韵书《切韵》(P381):最重要的古代韵书。

隋代陆法言编著,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P405),共193韵。

唐代朝廷将其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官韵”。

它的音系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概括了中古汉语的主要特征,是研究历代语音的首要参照系统。

《广韵》(P382):宋代对《切韵》的修订之作,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切韵》系列韵书的集成之作,汉语音韵学最重要的工具书,共206韵(P383)。

要熟悉《广韵》的体例。

“平水韵”(P411):唐宋近体诗的押韵遵守着官方规定的一个体系,即在《切韵》《广韵》基础上允许某些韵“同用”。

这个押韵体系演变成金代的“平水韵”106韵,一直到清代都在发挥着“官韵”的作用。

注:1、《切韵》、《广韵》、“平水韵”一脉相承,都发挥着“官韵”的作用。

2、P413附录《“平水韵”平声30韵常用字及唐诗举例》,有些诗在每个韵脚后都括号加注韵部,那是《广韵》的韵部。

自然韵(P420):古体诗的押韵不受官韵约束,一般是押自然韵,所以古体诗的押韵分部比近体诗要少,且明显地受时代变迁影响。

宋词也是押自然韵,大致反映宋代通语。

《中原音韵》(P451):是记录近代北音的代表性著作,它在语音史上的地位跟《切韵》相等。

《中原音韵》分19个韵部,比《切韵》音系大大简化。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文化也在不断演变。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媒介,而语言中的语音则被古人把握住了关键,在古音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审音,作为古音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古音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环节。

审音方法一般指的是一种语音古音学研究中的一种手段,其特征是以视觉的方式来研究古语言的发音。

审音的目的在于从古文的文字形式中推断出某个古音。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包括:首先,仔细研究古文,结合其文法结构、语义等,审视文字的组成和形式;其次,根据文言的结构特征,结合文献中的古音记录,推测文中可能出现的古音。

审音方法在古音学研究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古文本字面语义原意,从而更好地表达古代人的语言习惯。

此外,审音方法有助于解决有关古文的研究,以及有关古音的识别和文法的研究等问题。

审音方法的应用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要按照文法和语义原则进行审音,即以文字结构和语义为依据,推测出文中可能出现的古音,这就要求审音者了解文法和语义原则;二是要慎重审音,不可过多按照个人意见选择文中古音,这样才能准确审辨古音。

审音方法可以说是古音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甚至可以作为一种临时研究方法,对古音的推断也非常重要。

审音的结果可以作为其他古音研究的依据,也可作为进行有关古文献研究和识别古音方面的参考,是古音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审音方法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古音学研究手段,从古文文本字面及其形式上以及语义上,推测出某个古音的有效性,对古音学的研究也有重要的作用。

审音可以为古音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可以为将古文献转换为现代语言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审音方法是古音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在古音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审音的目的在于从古文文本字面上以及其形式上以及语义上,推测出某个古音。

审音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古代人的语言习惯,也可以为将古文献转换为现代语言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古音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古音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古代文字的发音、分析语言变化,进而了解古代汉语的历史发展。

古音学在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指的是探究古代汉语的音位、读音和语音学特征的科学研究。

审音,又称音律学,是古音研究的核心内容。

审音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古文的发音体系和音系规则的推断、分析和实证研究。

研究古语言的发音体系,就是要根据语音学原理来研究古文中可能出现的语音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古代汉语的音素体系。

比如,在《汉魏甲骨文字书》中,有许多音节和音律规律,其中“均换音”、“同音两底”、“变换组词”等属于常见的发音规律。

研究古代汉语的发音规律,需要从古文的发音特征中发现、提炼出典型的特征,比如发音时音调、发音重音、改正读音等。

充分掌握古文发音规律,可以有效地发现古文“异读”或“异音”,比如《分牌林神女送子》中的“物以类聚”。

审音时,还要全面了解古文的语调变化规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以及句话衔接的特征。

除了审音,古音研究还要涉及到古文的构词方法,古文词汇的历史形态变化,以及古语言和现代汉语的关联和对比等内容。

古文的发音规律有助于发现古文的结构和翻译,而古文的构词方法有助于研究古代汉语的词汇演译及外来词汇的来源。

此外,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普遍有共性,如继承词和古代词汇的现代意义等,从中可以发现古汉语的历史演变规律,以及汉语的历史发展。

审音方法是进行古音研究的基础,对于审解古文具有重要作用。

审音时要结合古文中的发音特征,应用语音学原理,从古文发音中发现和推断古文音系规律。

另外,还要注意古文及其发音规律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关联,以及中古汉语之间的词汇变化规律等,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古汉语的发音规律,以更深层次地研究古汉语的历史发展。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

古音研究中的审音方法中国古音学研究历来以语音(音素)为主要研究内容,它是从古文本中发掘出古语音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研究它既是研究声码、声母、韵母的起源及其历史演变的基础,也是研究古文本及其文学的主要手段之一。

所以,审音方法在古音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审音方法是古音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是由语言学家熊维和古汉语学家雷鸣提出的,他们指出审音方法可以从古文献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用语音表示的信息,这种信息的有效性远远高于其他古代文本。

审音方法的核心是根据文献中出现的音素,来分析古文献中出现的音素对应的语义和发音的性质。

以前的审音方法基本上处理的是音素,也就是说,它做的是从文献中抽取出音素的工作,然后通过这些音素来分析它们所对应的句子及其部分语义,使句子表达更加有效。

近几十年来,审音方法又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其研究对象从单一的音素扩展到特殊的语言和方言,如古汉语的音素、古汉语的音、古汉语的方言,以及非汉语的音素等等。

由于除古汉语音素以外,文献中还有许多语言特有的音素,因此审音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和方言准确地识别音素,这便需要更强的识别能力和更一致的音素记录。

另外,审音方法还可以用来进行音素转录,即从文献中抽取出语音信息,然后以图形方式描绘该语音信息,与民间音乐的音符一样,这样就可以用来实现古音研究的多样性和表现力,以便让读者正确理解文本,并可以联系到语音系统,从而推断古文献本身的语言系统。

审音方法尤其适合于古典文献,因为古典文献中有许多涉及语音的内容,比如诗歌、乐谱、歌谣、文学等,而审音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的理解古典文献的风格,能够从中对古典文献本身的语言系统有更深刻的了解,也有助于人们理解古代文学的智慧。

从以上可以看出,审音方法的发展为古音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它既可以帮助古音研究者从文献中抽取出古语音系统的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以增加古典文献的阅读体验,所以在古音研究中,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

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

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

作者: 储泰松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古汉语研究
页码: 45-52页
主题词: 梵汉对音;中古音;语言研究;唐五代;鸠摩罗什;《史语所集刊》;西北方音;介音;上古汉语;云南汉语方言
摘要: 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储泰松一、梵汉对音研究小史运用传统的方法、材料研究汉语音韵学,到清儒那儿已臻极致。

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拓宽研究视野、方法,挖掘新的材料。

正因为这种时代要求,1923年北大《国学季刊》发刊词提出“用梵文原本来对照汉文译音的文字,很可...。

中古音系研究框架——以介音为核心,重纽为切入点

中古音系研究框架——以介音为核心,重纽为切入点

中古音系研究框架——以介音为核心,重纽为切入点
麦耘
【期刊名称】《辞书研究》
【年(卷),期】2022()2
【摘要】文章指出中古音系研究当以中古介音的研究为核心,并以《切韵》“重纽”问题为切入点,理解韵图“等”的含义和形成史。

文章构拟了中古后期韵图的四类
介音:一等-Ø-,二等-ɣ-,三等-i-,四等-j-(二、四等带摩擦色彩),中古前期《切韵》的
四类介音:甲类-Ø-,乙类-rɣ-,丙类-ri-,丁类-j-(乙、丙类带卷舌色彩,乙、丁类带摩擦色彩);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从中古前期到后期介音系统的传承和演变,以及这两个时期介音与声母的结合、《切韵》庄章组与韵图照组的关系等问题。

【总页数】18页(P1-17)
【作者】麦耘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1
【相关文献】
1.等韵学研究成果对甘谷礼县话中几个声母拟音的影响(再与王建弢同志商榷)——古音见母、来母或同纽系列文章之四
2.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
重韵”等现象3.中古重纽韵系中舌齿音的归属研究述评4.论重纽及《切韵》的介
音系统5.r介音央化说献疑——读李方桂《上古音研究》札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古音系—今音学

中古音系—今音学

《 切 韵 》 音 系 的 声 类 和 声 纽



近人白涤洲《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 一文采用统计法得出《广韵》中有 47声类。高本汉、黄粹伯的结论与 此相同。 黄侃、钱玄同考察的结果是41声类。 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考察的结 果是51声类。 从分合的趋势看,定为51声类是比 较合适的。
《 切 韵 》 音 系 的 声 类 和 声 纽





如‘知’母的反切上字只有一类,其反切 上字分别为: 陟、竹、知、张、中、猪、征、追、卓、 珍、迍 这一类就是一个声母。 再如‘照’纽的反切上字为两类: 1、 章类:之、职、章、诸、旨、脂、征、 正、占、支、煮 2 、庄类:侧、庄、阻、邹、簪、仄、争 以上两声类在同样的语境下出现时有辨义 作用。所以应该是两个声纽。
[ ]

反 切 系 联 法

《切韵》系韵书并没有直接告诉我 们中古时代有多少个声纽、多少个 韵母。我们要研究‘切韵音系’, 只能从韵书提供给我们的反切材料 入手来归纳。而如何从零散的反切 材料中归纳出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呢? 明代的陈澧在这方面给我们找 到了方法。 陈澧在其《切韵考》中总结了他归 纳反切材料的方法——反切系联法。 反切系联法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基 本条例,分析条例和补充条例。具 体方法如下:
[ ]

《唐韵》,唐孙愐据《切韵》改编而成,
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之 后, 流行于唐代。计一百九十五韵。目

[ 切 韵 系 韵 书 ]
前也只有残卷。 《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宋陈 彭年、邱雍等奉诏重修《切韵》和《唐韵》 而成,成书于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 年),《广韵》共分二百零六韵,全书 26194字。按照平上去入的顺序排列。平 声57,上声55,去声60,入声34,平上去 入的相配,非常有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缘起:近日对中古音颇感兴趣,先后读了《切韵》、《广韵》、《一切经音义》等书,不明之处多矣!今日无意中得见此文,得以大致了解中古音研究之概况。

转之,冀能对同道者有所助益。

此文修订本原载于《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又见于韩国中国学会刊物《中国学报》第四十一辑,2000年8月出版。

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20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客观地回顾和总结近100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确定下一个世纪的研究起点和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所谓中古音,指汉语语音史上魏晋至唐五代时期的语音。

这一时期的语音材料非常丰富,按照其内容和性质的不同,中古音的研究大致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壹《切韵》系韵书的研究所谓《切韵》系韵书,指《切韵》及其唐五代宋各种增订本,现存的完整增订本有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广韵》。

《广韵》虽成书于宋,但其音系是《切韵》音系。

《集韵》音系已跟《切韵》有了一些距离,因此不在讨论之列。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重心所在,范围宽,论题广,大致可分为音系的外围研究和音系的研究两部分。

一音系的外围研究《切韵》音系的外围研究,包括韵书的搜集和整理、韵书的源流和异同、异读字、韵书跟现代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等内容。

(一)韵书的搜集和整理20世纪初,陆法言《切韵》的唐写本和增订本在敦煌和吐鲁番的发现,是20世纪音韵学的幸事和盛事。

我国学者作了很多辑录和整理的工作,王国维、魏建功、周祖谟等用力最勤,创获最多。

1921年,王氏最先把斯坦因劫去的三种《切韵》残卷(即切一、切二、切三)抄印,公诸于世。

1936年,由刘复、魏建功、罗常培合编的《十韵汇编》出版,辑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十种《切韵》系韵书。

1955年,姜亮夫三十年代在巴黎、伦敦、柏林等地图书馆摹录的韵书总集《瀛涯敦煌韵辑》出版。

1968年,龙宇纯写成第一部全本《王韵》的校本《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参证多种韵书,细校详订。

1974年,针对姜亮夫摹录本的错误,潘重规作《瀛涯敦煌韵辑新编》《瀛涯敦煌韵辑别录》,有较大参考价值。

1983年,周祖谟出版了《唐五代韵书集存》,汇集了30种唐五代韵书写本、刻本,详加考释,分别异同,辨章源流,无疑代表了《切韵》整理的最高水平。

1988年,叶键得完成博士论文《十韵汇编研究》,辨析体例,校正错误。

清代以来,音韵学家一向重视《广韵》的研究,但一直没有一个好的校本。

1938年,周祖谟以张士俊泽存堂刻本为底本,全面校勘《广韵》,写成《广韵校勘记》,1951年又出版了《广韵校本》。

此后,又发现了全本《王韵》和《钜宋广韵》,为周著所未见,但周著仍然是迄今最有价值的《广韵》校本。

葛信益利用《切韵》残卷及其增订本,比勘《广韵》的各种版本,校正《广韵》的误字和夺字,著有《〈广韵〉讹夺举正》(1984年)、《读〈广韵〉札记》(1988年)等。

传世的《广韵》版本,有详本、略本之别,历代流布的情况很复杂,朴现圭、朴贞玉《广韵版本考》(1986年)详细考察了《广韵》版本的源流。

余廼永撰《泽存堂本<广韵>之版本问题》(1999年),讨论了泽存堂本《广韵》跟相关版本的关系,指出泽存堂本《广韵》之底本实为宁宗本,跟楝亭本有同类的祖本,纠正了前人的错误看法。

近年来,深圳大学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合作,研制开发了《广韵》电子检索系统,可以迅速查询反切和声、韵、调、摄、等、呼的音韵地位,为全面整理《广韵》提供了便利。

(二)韵书的源流和异同王国维是20世纪最早讨论《切韵》系韵书源流的学者,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其论文收入《观堂集林》卷八。

如把唐人韵书分为两系,指出《切韵》《唐韵》为一系,《广韵》为一系,部目次序出自李舟《切韵》,“李舟《切韵》之为宋韵之祖,犹陆法言《切韵》之为唐人韵书之祖也”。

丁山、董作宾、方国瑜、陆志韦、唐兰等也发表了考证文章。

魏建功发表了《陆法言〈切韵〉以前的几种韵书》(1932年)、《唐宋两系韵书体制之演变》(1932年)、《〈十韵汇编〉魏序》、《故宫完整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续论之甲》(1951年)、《〈切韵〉韵目次第考源》(1957年)、《〈切韵〉韵目四声不一贯的解释》(1958年)等一系列论文,基本搞清了《广韵》和《切韵》的关系和唐宋韵书的源流。

周祖谟《唐五代韵书集存》(下册考释部分)多发前人所未发。

如项跋本《刊谬补缺切韵》,即通常所说的“王二”,不是王仁昫的原著,而是一部唐中宗以后汇合长孙讷言笺注本和《王韵》以及其他家韵书的本子,体现出很多唐代实际语音特点。

又如发现蒋斧藏《唐韵》残卷并非孙愐原作,而是孙愐原书的一种增修本。

古德夫《中古音新探》(1992年)全面比较了《切韵》、《唐韵》、《王韵》和《广韵》的异同,指出从《切韵》到《广韵》在体例、分韵、反切、释义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三)异读字《广韵》的异读字,能反映字音的演变轨迹和古今方音的差异,说明音系的性质、构词规律和上古音音类关系。

黄侃《广韵校录》(1985年)举出《广韵》“字有又音而不见于本韵及他韵者”的字300多个。

余廼永《互注校正宋本广韵》(1974年初版,1980年修订)以周祖谟校本为底本,注出《广韵》的互见又切,便于检索异读字。

对于此书,葛信益著有评论文章。

余氏1993年又出版了《新校互注宋本广韵》。

从《广韵》的体例出发研究异读字,又发明《广韵》异读字的体例,葛信益用力最勤,著有《张氏泽存堂〈广韵〉异读字形讹举例》(1984年)、《〈广韵〉异读字释例》(1985年)、《〈广韵〉异读字有两体皆声者》(1985年)等,有关论文汇集在其专著《广韵丛考》(1993年)里。

昌厚《隋代诗文用韵与〈广韵〉的又音》(1962年)说明隋代诗文用韵表现的又音绝大多数跟《广韵》一致。

赵振铎《〈广韵〉的又读字》(1984年)讨论了又读字的古今分歧、方音差异、构词规律和特殊读音。

汪寿明《从〈广韵〉的同义异读字谈〈广韵〉音系》(1980年)从异读角度论证《广韵》是综合音系。

其他论文有赵锐《〈广韵〉又读字的研究》(1987年)、金庆淑《〈广韵〉又音字与上古方音之研究》(博士论文,1993年)、黄典诚《〈切韵〉的异读》(1994年)等。

(四)韵书跟现代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运用历史比较法重建起来的《切韵》音系,既要能解释《切韵》本身和《切韵》系的各种韵书、韵图以及同时期域外对音所表现的音类的区别,又要能说明从《切韵》到现代汉语方音的历史演变。

一方面,要以《切韵》为参照,建立方音跟《切韵》的对应关系。

从高本汉以来,汉语方言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把方音跟《广韵》音系作历时的比较,赵元任、罗常培、白涤洲、王力、董同和、袁家骅、张琨、李荣、丁邦新、王福堂、郑张尚芳、张盛裕、张振兴、李如龙、刘勋宁、张光宇、何大安等都有重要论著发表。

另一方面,要利用方言透视《切韵》,为音系的构拟提供证据。

高本汉认为《切韵》音系无法解释闽方言的差异,因此,利用闽方言透视《切韵》所取得的成绩格外引人注目。

如张光宇著有《〈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1984年)、《从闽方言看切韵三四等韵的对立》(1986年)、《梗摄三四等字在汉语南方方言的发展》(1987年)、《从闽方言看切韵一二等韵的分合》(1989年)等。

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针对高本汉的现代汉语方音来自《切韵》母语的观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参加“中国语言学计划”的几位学者提出“普林斯顿假说”,主张先从现代各大方言的历史比较中拟测出原始北方话、原始吴语、原始湘语、原始闽语和原始粤语,然后跟《切韵》比较,进而拟测原始汉语,代表人物有罗杰瑞(Jerry L.Norman)、桥本万太郎、余霭芹、司徒修(Hugh M.Stimson)、杨福绵、梅祖麟、威廉 贝乐得(William L.Ballard)、欧克诺(Kevin.A.O.Connor)等,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在国外影响很大。

关于《广韵》与普通话的对应关系,代表作有丁声树、李荣的《汉语音韵讲义》(1981年)、李荣的《四声答问》(1955年)、《怎样根据北京音辨别古音的声母》(1962年)、《怎样根据北京音辨别古音的韵母》(1963年)、《〈广韵〉的反切和今音》(1964年)、方孝岳的《广韵研究怎样为今天服务》(1959年)、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三章,1987年)等。

为了调查方言,推广古音知识,还编写了古今音对照的工具书,有丁声树、李荣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981年)、林涛的《广韵四用手册》(1993年)和李葆嘉的《<广韵>反切今音手册》(1997年)等。

华中理工大学近年研制出《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的计算机分析系统。

二《切韵》音系的研究《切韵》音系的研究分两步走:考求音类,构拟音值。

陈澧的《切韵考》创造性的采用反切系联法,考证出40个声类、311个韵类。

本世纪在考求音类的方法上,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改进了方法,修正了陈澧的结论。

曾运乾《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1927年)运用审音法,考订出51声类。

白涤洲《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1931年)采用统计法,得47声类、290韵类。

陆志韦《证广韵五十一声类》(1939年)用数理法得出51声类,印证了曾运乾的结论。

全面运用西方历史比较法,系统地、成功的构拟《切韵》的音值,始于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1915-1926年著,1940年汉译本)。

《中国音韵学研究》吸取了商克《古代汉语语音学》(Ancient Chinese Phonetics,1900)、马伯乐《唐代长安方音》(1920年)等西方学者研究《切韵》的成果,是《切韵》音系的奠基作,也是音韵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后来的《切韵》研究都是它的延续、补苴和发展。

1923年,林语堂作《珂罗倔伦考订切韵韵母隋读表》,首先批判高本汉的构拟学说。

从此,围绕这部书所涉及的问题,音韵学界展开了长期而深入的讨论,《切韵》研究的材料丰富了,方法多样了,视野开阔了。

主要涉及7个问题。

(一)[j]化问题高本汉根据《切韵》一二四等反切上字与三等的不同,主张一二四等的声母是纯粹的,三等声母是[j]化的。

陆志韦《三四等及所谓“喻化”》(1939年)指出“三四等之分别断不在乎辅音之真正化为腭音与否”,“喻化”说掩盖了三四等对立的实质,即主元音的不同。

赵元任《中古汉语的语音区别》(1941年)用介音和谐说代替[j]化说,认为反切上下字有的介音有求同的趋势。

李荣《切韵音系》(1956年)指出“[j]化说在方言里头没有根据”。

至此,[j]化说应该取消。

(二)全浊声母不送气的问题陆志韦《汉语的浊声母》(1940年)发现,隋唐以前佛经的译音全都用《切韵》的浊音对译梵文的不送气浊音。

从《切韵》的异读字(陆氏叫一字重读)看,不送气清音跟浊音构成的异读数远多于送气清音跟浊音构成的异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