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音研究整理
中古阳声韵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演变研究
中古阳声韵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演变研究李巧兰【摘要】The pronunciation of nasal-rhyme is complicated in Hebei dialect. The nasal consonants are weakened or nasalized. The differences of the nasal-rhyme pronunciation in various dialects are due to their different stages and levels of the evol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chronological study. And it has the tendency that the nasal-rhyme will disappear and mixing with the non-nasal-rhyme.% 在河北方言中,中古阳声韵的读音情况比较复杂,鼻韵尾不仅有弱化、鼻化的情况,而且有脱落鼻音尾元音化的情况。
从历时演变过程看各地方言中阳声韵的读音差异,是由于它们处在阳声韵演变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造成的,而且阳声韵有最终走向消亡,从而和阴声韵相混同的变化趋势。
【期刊名称】《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阳声韵;读音;演变【作者】李巧兰【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7中古阳声韵,即以鼻音作韵尾的韵母,它们分属于中古的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九摄。
其中的-m尾韵属咸、深两摄,-n尾韵属山、臻两摄,-ŋ尾韵属宕、江、曾、梗、通五摄。
经过语音的历史演变,这三个鼻音韵尾在大部分方言都产生了消变,消变的结果是在普通话里形成了两类:-n尾韵和-ŋ尾韵,即前鼻音尾韵和后鼻音尾韵。
中古韵书4
齿音
齿头 正齿
精 庄
章 见 影
清 初
昌 溪
从 崇
船 群 疑 于 以
心 生
书 晓
邪
禅 匣
牙音 喉音
半舌
半齿
来
日
3.《切韵》声类与三十六字母的关系 1)照组 2)喻母 3)微母 4)唇音中的非、敷、奉三母问题
一年(731年)、一是天宝十年(751)。
《唐韵序》 各种《切韵》版本进行修订而成。
《广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敕令陈彭年、丘雍根据
《礼部韵略》是《广韵》的简本(1007,景德四年) 《集韵》: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元年开始纂修)
现存唐五代(包括敦煌与唐五代写本和刻本)
5、《广韵》的体例
1)分卷:先按照平上去入四声分卷,只是平
声字太多又分成两卷,故得五卷。 2)分韵:标准是韵腹、韵尾、声调都相同。 上平声28、下平29,上声55,去声60,入声 34。 3)平上去入相配 4)体例:
二、《切韵》声韵类研究
一)声类研究
1、陈澧系联法
基本条例:切语上字语所切之字为双声,则切语上字同用 者、互用者、递用者,声必同类也。同用者如冬,都宗 切;当,都郎切;同用都字也。互用者如当,都郎切; 都,当孤切;都、当二字互用也。递用者如冬,都宗切; 都,当孤切;冬字用都字、都字用当字也。 分析条例:《广韵》同音之字不分两切语,此必陆氏之旧 例也。其切语下字同类者,则其上字必不同类。冬,都 宗切;彤,徒冬切。
4、后人研究《切韵》的主要成果与分歧
1)四十一母:黄侃《黄侃论学杂著》、钱玄同 《文字学音篇》。微母独立。 2)四十七母: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白涤 洲《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见溪群、影晓、来 各分为二类。 3)五十一母:曾运乾《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 (《音韵学讲义》)、陆志韦《证广韵五十一声 类》、周祖谟《陈澧切韵考辨误》(《问学 集》)。精清从心各分为二类。
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相关问题研究
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相关问题研究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存在系统的语音对应关系。
本文通过对汉越语语音系统与《切韵》音系的比较,讨论了中古汉语某些声母、韵母的音类分合与音值构拟问题,对中古汉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分合,崇、船二纽的读音,于、以、匣三母的关系,鱼、虞、模三韵的音值,真、臻二韵的构拟等问题分别进行了考察。
标签:汉越语中古音《切韵》古代越南语的官方文字是汉字,正式书面语中使用由汉字表记的汉源借词。
由于汉字只能用于记录汉源借词,不能记录口语中的固有词,后来在汉字的基础上,以汉字为部件,采用会意、形声(主要是形声)等方法创造出用于记录越语固有词的喃字。
因此,古代越语的书面语系统实际上是汉字(ch? nho 字儒)与喃字(ch? n?m 字喃)并用,固有词用喃字书写,汉源词用汉字书写。
现代越南语所使用的国语罗马字实际上是汉字和喃字的拼音形式。
越南语从汉语中借用词汇可能从秦始皇设南海、桂林、象三郡就已经开始(或许秦以前也有零星借入),由秦至隋以前所借的词一般称为古汉越语借词。
古汉越语借词不成系统,尤其是汉字并未在越南广泛使用,大都是通过口语借入,因此难以寻找系统的对应规律,而且由于没有汉字作为载体,这些零星的借词很快融入口语系统中,语音随之发生变化,以至于很多越南语专家并不承认这些词是汉源借词,而认为是固有词,并且这些词往往还有与之对应的喃字。
因此有关古汉越语在越语界尚有争论,究竟哪些词可以认定是古汉越语借词,至今还没有统一的看法,甚至有些越南语言学家根本不承认古汉越语的存在,所以我们在使用古汉越语材料时一定要慎重,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确证。
一般认为,9世纪至10世纪时(中晚唐时期),越南语开始大量地借用汉语词,并系统地借用汉字,形成了一整套汉字越音体系。
从此,不论哪个时代,越南语从汉语中借词时一律采用这套固定的汉字越音系统,而不采用直接借音的方式,即使是从现代汉语借词也是如此(如:s? h?i ch? ngh?a社会主义;ch?nh phong 整风;nh?p ng?入伍;doanh nghi?p营业)。
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
作者: 储泰松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古汉语研究
页码: 45-52页
主题词: 梵汉对音;中古音;语言研究;唐五代;鸠摩罗什;《史语所集刊》;西北方音;介音;上古汉语;云南汉语方言
摘要: 梵汉对音与中古音研究储泰松一、梵汉对音研究小史运用传统的方法、材料研究汉语音韵学,到清儒那儿已臻极致。
要想有所发展,就必须拓宽研究视野、方法,挖掘新的材料。
正因为这种时代要求,1923年北大《国学季刊》发刊词提出“用梵文原本来对照汉文译音的文字,很可...。
古今语音异同
一般认为“三十六字母”反映了唐宋时代 的汉语声母系统,是一个上推古音、下联今音 的一个汉语声母系统。
《归三十字母例》
《守温韵学残卷》
《守温三十字母》
《三十六字母》
唐·守温三十字母
宋·三十六字母
(错处)喉音:心邪
(增加)舌音:娘
舌上音:日 牙 音:来
唇音:非敷奉微 齿 音:床
王力《三十六字母表》拟音
(切上字“得”“多”互用,同类。) 都,当孤切;当,都郎切。
(切上字“当”“都”互用,同类。) “东”韵:涷,德红切;又都贡切。 “送”韵:涷,多贡切(又音东)。 通过“又音”进行系联——“多”“都”同类
对《广韵》反切上字的归类:
陈澧 40类
黄侃、钱玄同 41类
高本汉、白涤州 47类
曾运乾、陆志伟、唐作藩、
反
切
韵
目
同
音
字
数
即相 邻韵
可以
通押
总结: 1、先以四声为纲,分5卷(上平、下平、上、
去、入)。 2、再把同韵字类聚为206韵(韵目,正文中用
“一”“二”等标识)。 3、每韵下声母、韵母全同的字归为同音字组,
叫小韵/纽(正文用“○”标识)。
4、小韵下先释义、后注音(反切法、直音法、 个别用“纽四声法”),再表明同音字数。
声母
母
声类
等第
见组[k]
见
(1)古 一 二 四
(2)居
三
声母系统(35个)
“声母”系统(35个):
帮滂並明
帮组、非组
端透定泥来
知彻澄(娘)日
精清从心邪晓
庄初崇生(俟) 照二
章昌船书禅
照三
见溪群疑
音韵学名词解释整理
⾳韵学名词解释整理⾳韵学名词整理第⼀章:绪论1、⾳韵学:分析研究汉字字⾳及其历史演变的⼀门学科。
它是专门研究汉语的语⾳系统的,属于历史语⾳学范畴。
⾳韵之学细分为今⾳学、古⾳学、等韵学,后来⼜增加北⾳学,即近代语⾳学。
2、⼩学:中国古代研究语⾔⽂字的学问。
这个名称起源很早,最初“⼩学”即最基础的学问,与今含义没有多⼤差别;到了汉代开始把研究⽂字的学问叫“⼩学”,⽂字研究包括字⾳、字形、字义;⽽⾄晚到唐宋时,“⼩学”⼜细分为三个门类:⽂字之学、训诂之学、⾳韵之学;再经过元明清,我国的⽂字、⾳韵、训诂之学⼜有很⼤发展,清⼈编《⼩学考》,把“⼩学”分为四类,⽂字、声韵、训诂、⾳义。
3、古⾳学:与“今⾳学”相对,研究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以《诗经》⽤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系统的⾳韵学部门。
4、今⾳学:⼜称“⼴韵学”,以《切韵》系韵书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系统的⾳韵学部门。
5、等韵学: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最初分析韵书中反切,即韵书语⾳(声、韵、调)系统。
唐宋⾦元时期只称“切韵之学”或“切韵法”,明初以后,才叫“等韵”(《七⾳略》、《韵镜》)。
到清代,⾳韵学家⼜利⽤等韵去研究古韵,所以等韵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学/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学6、北⾳学:以元代《中原⾳韵》系统的韵书和分析近代语⾳的等韵图为对象,建⽴⼀门“近代语⾳学”(“北⾳学”)。
第⼆章:⾳韵学的基础知识1、反切:“反切”是⼀种注⾳⽅法,它是⽤两个汉字注出另⼀个汉字的读⾳,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结构的分析。
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
反切上字(如“当”)也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如“孤”)也简称为切下字,“都”则称为被切字。
约在东汉的后期九创造了反切这种注⾳⽅法。
“反切”早期不⽤“切”字,只叫“某某反”或“某某翻”,⾃唐代宗⼤历以后,因为唐朝统治者害怕⽼百姓起来造反,忌讳这个“反”字,才将“反”字改为“切”字。
古代汉语音韵
2020/12/8
30
2020/12/8
31
四、中古音的声韵调
根据前人对《广韵》及《韵镜》的研究,确定汉语中古音的声母有37个,中古的韵母有 139个 。中古的声调就是《广韵》《韵镜》明确展示的平上去入四个调类。
1、声母
2020/12/8
32
2020/12/8
33
2、韵母
2020/12/8
34
古全濁聲母歸陽平: 日(並)、達(定)、集(從)、宅(澄)、食(船)、十(禪)、極(群)、俠(匣) 古次濁聲母歸去聲: 木(明)、物(微)、納(泥)、辣(來) 古清聲母歸四聲: ①八(幫)、拍(滂)、發(非) ②博(幫)、福(非)、得(端) ③百(幫)、匹(滂)、法(非) ④必(幫)、迫(滂)、腹(非)
① 甲组:氓(明阳)—亡(明阳) ② 乙组:桃(定宵)—兆(定宵)
2020/12/8
2
② 甲组:并(帮劲去)—並(並迥上) 乙组:宕(定宕去)—荡(定荡上) 丙组:频(并)—膑(并) 丁组:庚(见阳)—岗(见阳)
③冬,齐人来归卫俘(滂幽)。《左传》
② 冬,齐人来归卫宝(帮幽)。 《公羊传》
④ 时乎时(之),不再来(之)! 《淮阴侯列传》 ② 水至清则无鱼(鱼),人至察则无徒(鱼)。 东方朔《答客难》
2020/12/8
10
(二)五音和七音
所谓五音,是指唇、舌、齿、牙、喉五音。 唇音:双唇音和唇齿音; 舌音:舌尖中音和舌面前塞音; 齿音:舌尖前音和舌面前塞擦音; 牙音:相当于舌根音; 喉音:包括零声母、舌根擦音和半元音。 五音最早见于南朝 顾野王的《玉篇》。
2020/12/8
11
七音,指唇、舌、齿、牙、喉、半舌、半齿七音。 半舌音今称作边音,从五音的舌音中分化而出; 半齿音今称作舌面鼻擦音,从五音的齿音中分化而出。 七音的区分最早见于南宋张麟之重刊的《韵镜》和郑樵的《通志·七音略》。
潘悟云-中古音
4
音位
a
等与 一 三 i 二
三i
介音
ɰ
元音 ɑ
a
æ
韵尾
-∅
歌
麻二 麻三
-ŋ
唐
阳 庚二 庚三
-m
谈 严(凡) 衔
-n
寒
删
-i
泰废夬
-u
豪
肴
二ɰ
e 三 Ai
Bɻi
ɛ
ᴇ
佳
支
耕
清
咸
盐
山
仙
皆
祭
宵
i 四 三 Ai
Bɻi
e
i
脂
青
添
侵
先 真(臻)
齐
萧
音位
等与介
音
元音
韵尾 -∅ -ŋ -m -n -i -u
的构成部分。
根据反切上字的系联可以得到《切韵》的 36 个声母:
帮p
端t
知ȶ
章 tɕ
帮 滂 pʰ 组並 b
端 透 tʰ 组定 d
知 彻 ȶʰ 组澄 ȡ
章 昌 tɕʰ 组 禅 dʑ
明m
泥n
娘ɲ
书ɕ
见k
来l
庄 tʂ
船ʑ
见 溪 kʰ
精ʦ
庄 初 tʂʰ
日ȵ
组群 ɡ 疑ŋ
精 清 ʦʰ 组从 ʣ
组 崇 dʐ 生ʂ
一等 -∅ -
二 等, -ɰ-
三等 B - ɻi-
三等 -i-
四等 -∅ -
《切韵》时代一等与四等有相同的声韵配合关系,实为一类,都不带介音。因为四等韵 都带主元音-e-,但是到了中古的后期,前面增生出一个前滑音-i-,后来演变为-i-介音,与三 等韵相混,如“先”sen>sien>sien。
越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相关问题研究
351 ) 12 1 主
口 c 玎
2 1 . 6 0 2 0
韵 语言 研究 闼 应用
考 , 不 能 作 为确 证 。
一
面 鼻 音 n , 但 却 不 对 娘 母 , 而 是 对 日母 。 至 于 章 组 ,音 值 h
讨 了典 型理 论 的 一 部 分 , 并没 有 覆 盖 其 全貌 ,其 文 章 的 不 足 之 处 还 有待 老 师 同学 的 帮助 ,有待 今 后 进一 步 的研 究 。
20 3, (1 0 1) .
[] 8 刘正光 ,刘润清.+ 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发生机制 []外 国语 , NN J.
Pr , 1 9 . eS S 9 5
合 词 的语 义 及 其 习 得 ,尤 其 是 对 英 语 词 汇 教 学和 对 外 汉 语 [] 6 李艳平,朱玉山. 英语语法教 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观 [ . J 外语教学, 】
2 l , ( ). O1 1 词汇 教学不无帮助 。英汉复合词语义研究对我们今后的英汉 [] 7 刘正光. 关于N N +概念合成名词的认知研究 [】 外语与外语教学, J. 复 合 词 的词 汇 掌 握 与应 用 有 着 重 要 的 指 导作 用 ,本 文 仅 仅探
关 键 词 :汉 越 语 中古 音 切 韵
古 代 越 南 语 的 官 方 文 字 是 汉 字 ,正 式 书 面 语 中 使 用 由 秦 至 隋 以前 所 借 的 词 一 般 称 为 古 汉 越 语 借 词 。 古 汉 越 语 借
汉 字 表 记 的 汉 源 借 词 。 由于 汉 字 只 能用 于 记 录 汉 源 借 词 , 词 不 成 系 统 , 尤 其 是 汉 字 并 未 在 越 南 广 泛 使 用 , 大 都 是 通
中古音系
中古音系中古音系上文提到,《广韵》与《韵镜》(包括《七音略》)在中古音的研究中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
通过《广韵》与《韵镜》的分析比较,相互参证,中古音的声母、韵母、声调、音值及声韵的配合情况就可以确定了。
第一节中古音的声母和韵母一、中古音的声母《广韵》的声母有三十七个,《韵镜》的声母有三十八个,二者的差别只在于,《广韵》的喉音中有影、晓、匣、以(喻四)四母,《韵镜》的喉音中则有影、晓、匣、云(喻三)、以五母,所以《韵镜》比《广韵》多出一母。
就《韵镜》的情况来看,“云”母已从“匣”母中分化出来,但尚未同“以”母合流,这种现象说明《韵镜》所确定的声母要晚于《切韵》(《广韵》的声母即代表《切韵》的声母),但不会晚于守温制作三十字母的晚唐时期,因为在守温的三十字母中云、以已合流为喻。
本书将中古声母确定为三十七个,亦即《广韵》的三十七母,理由是让“云”归“匣”更能反映出隋唐时期汉语声母的面貌。
下面是三十七声母表及其拟音(拟音均为国际音标)。
中古声母音值表中古声母发音及拟音方法发音发音部位新名部位旧名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全浊双唇唇重唇帮p (非)滂pá(敷)並b (奉)明m (微)舌尖中舌舌头端t透tá定d 泥n舌面前舌上知|彻|á澄¥娘¤舌尖前齿齿头精ts 清tsá从dz心s 邪z 舌叶正齿庄tS 初tSá崇dZ生S 俟Z舌面前章tt 昌ttá船dü书t禅ü舌根牙见k溪ká群g 疑N零声母喉影o舌根音晓x匣? (云)半元音以j舌尖中半舌来l舌面鼻擦音半齿日¤ü表中的三十七声母和唐末宋初的三十六字母相比,唇音中少了四个,正齿音中多了五个,喉音中的喻母有分有合,数目没有增减。
二、中古音的韵母通过第三、四两章我们得知,《广韵》的韵类共有292类(王力《汉语史稿》的分类或王力《汉语音韵学》中的290类再加上戈开三和昔合三)。
中古音研究整理
韵书《唐韵》1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4期2封传兵、刘晓南孙愐《唐韵》传本及佚文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1期3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期4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之比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5期5徐朝东孙愐及《唐韵》相关资料考察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3期6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订误举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期7丁治民《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语言研究2010年2期8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段注本之比较云梦学刊2014年3期9封传兵《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励耘学刊2013年2期10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训异义同”用例的比较研究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11封传兵《唐韵》研究考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1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徐朝东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中国语文2004年2期14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15 谢艳红再论顾炎武的离析唐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16徐朝东与蒋藏本《唐韵》相关的敦煌韵书残卷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17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校大徐例释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2期18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构词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期19 P.2659为《唐韵》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1期20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21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2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23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重文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24徐朝东蒋藏本《唐韵》撰作年代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6期25徐朝东唐写本《唐韵》所引《说文》考辞书研究2011年4期26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27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28古德夫《唐韵》对《切韵》语音的改易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2期29饶星孙愐《唐韵序》中的一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3期《切韵》1)不同版本研究1陈平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考温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2陈平笺注本《切韵》引《说文》体例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1期3丁治民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敦煌研究2011年1期4丁山《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月刊1937年13期5邓文彬《早期韵书的产生于陆法言<切韵>在音韵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6董作宾《跋唐写本<切韵>残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季刊1930年4期7古德夫《宋跋本王韵与<切韵>》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1期8方国瑜《敦煌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2期9高本汉、王静如中古音《切韵》系统及其演变国立中央研究院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2年4期10高畑彦次郎、李无未、董冰华高烟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当代语言学2010年4期11李无未、董冰华高畑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12吴风航《笺注本<切韵>——《s2071》声母异常音切再探》剑南文学2012年2期13吴风航《笺注本<切韵>反切考》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14魏建功《<切韵>韵目次第考源——敦煌唐写本“旧三十字母例”的史料价值》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4期15龙宇纯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8年16王显也谈《增字本<切韵>残卷第三种》古汉语研究1993年1期17肖文郁、董丽娜《切韵》传世版本之探究语文学刊2008年18期18郑民论《切韵》敦煌写本及传世本之正字观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3期19《唐抄本韵书及印本切韵之断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6年5期2)性质研究20蔡宝瑞论《切韵》的性质语文应用与研究1996年4期21邓少君从方言词论《切韵》的性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3期22董志翘《切韵》音系性质诸家说之我见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期23黄典诚《切韵》性质的探讨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3期24高永奇《试论陆法言的语言观及《切韵》音系之性质》殷都学刊2000年3期25关伟华《切韵》音系性质之我见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1期26方庆蓉从颜之推看《切韵》音系的性质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3期27李新龙对《切韵》音系性质诸说之评价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4期28刘洋洋《切韵》音系性质观点阐述青年文学家2014年20期29刘欢《切韵》音系性质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3年23期30谭海生一切多音: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的一个设想学术研究2007年5期31谢玉屏浅谈《切韵》的音系性质华人时刊2013年6期32潘文国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再论高本汉体系及《切韵》性质诸问题古汉语研究2002年4期219杨剑桥《切韵》音系性质的深刻论证:读33葛毅卿先生的《隋唐音研究》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34张金发再论《切韵》所反映的读书音及其音系性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期35张淑娟《切韵》音系性质浅谈高校社科信息2001年4期36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性质的再探讨2009年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37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古汉语研究2004年2期38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39张琨、张贤豹《切韵》的综合性质书目季刊1983年1期40周凤玲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1期41潘柏年《切韵》性质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2赵胜启《切韵》性质纵横论文学教育(下)2008年8期43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再探讨古汉语研究2010年1期44中古音讨论组关于《切韵》性质和音系基础的讨论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45胡和平也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2期46李海英《切韵》性质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14年3期47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上)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2期48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下)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3期49王显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与何九盈、黄淬伯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12期50张玉来、徐明轩论《切韵》语音性质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3期51张民权试论《切韵》一书的性质——读《切韵·序》和《颜氏家训·音辞》南昌大学学报1993年4期52黄淬伯《切韵》音系的本质特征南京大学学报1965年3期53赵光智试论《切韵》音系的语音基础昌潍师专学报1997年4期54《切韵》的综合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9年2期55张宁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56张宇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57胡万粉从《切韵》音系的性质看内部拟测法的局限性安徽文学2011年11期58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中国语文1962年1-12期59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与王显、邵荣芬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2期3)音系(声韵调)研究60陈静毅《切韵》S2071反切注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61陈会兵试论《切韵》系韵书的语音规范作用学术论坛2006年1期62陈志清《切韵》声母韵母及其音值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63陈瑶从徽语看中古开合分韵的一等韵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3期64储泰松、杨军唐代前期佛典经疏引《切韵》考语言研究2011年4期65代小军《切韵序》“俱论是切”考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期66丁山《<切韵>非吴音说》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67冯蒸《切韵》咸、蟹二摄一二等重韵中覃哈韵系构拟的一处商榷——论前、央、后/a/不能同居于一个音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68冯蒸《切韵》祭泰夬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6期69冯玉映从《切韵》入手寻找汉越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东南亚纵横2003年7期70谷建陈澧《切韵考》“用字偶疏”条例之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71郭成韬《切韵》和《切韵》系统的韵书语文战线1980年10期72郜晓芹《从李白近体诗用韵看<切韵>系韵书的发展》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4期73黄笑山《<切韵>元音分韵的假设和音位化构拟》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74黄笑山《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1期75黄笑山《切韵》三等韵的分类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4期76黄笑山《切韵》三等韵ABC——三等韵分类及其声、介、韵分布和区别特征拟测中文学术前沿2012年2期77黄笑山《切韵》于母独立试析古汉语研究1997年3期78黄笑山《切韵》韵目小注“同”与“别”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79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80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厦门大学1990年博士论文81黄笑山《切韵》27声母的分布:用黄伯虔师“轻重不平衡”理论处理《切韵》的作业汉语史学报2007年0期83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根据华侨大学学报2012年2期84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依据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2011年85黄淬伯《切韵》“内部证据”论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59年2期86黄典诚《切韵》的综合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87黄典诚《切韵》的作者——陆法言辞书研究1981年4期88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上)华侨大学学报1986年0期89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下)华侨大学学报1987年1期90黄淬伯论切韵音系并批评高本汉的论点南京大学学报1957年2期91黄净伯讨论《切韵》的韵部与声纽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61期92李秋霞、马丽晶《切韵》的合口介音现代语文2013年11期93李秋霞《切韵》唇音字的开合问题名作赏析2013年36期94贺养州《切韵》中的唇音分化现象古汉语研究1991年3期95姜亮夫《切韵》系统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1期96蒋至群、孙月香《切韵》语音规范性质简析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8期97金周生《切韵》以前反切上字用字之探讨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98康素娟《切韵》的音韵系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99李于平陆法言的《切韵》中国语文1957年2期100李晓春《切韵》系韵书的演变过程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3期101李靖《切韵》音系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情况东京文学2009年2期102李荣《切韵》与方言——为第十六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而作方言1983年3期103李荣《切韵音系》语言学专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04李荣论李涪对《切韵》的批评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85年1-6期105李新魁论《切韵》音系中床禅的分合中山大学学报1979年1期106李毅夫《切韵》韵部特多的原因齐鲁学刊1984年1期107李国华读《切韵》残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年4期108李永新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109李思敬《切韵》音系上去二声全浊声母字和部分去声次浊声母字在河北宁河方言中的声调表现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5期110刘恒志、牛守祯《切韵》研究述评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2期111刘华江《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考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5期112刘冬冰试述《切韵》系韵书的相承和演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4期113刘孝杰汉语音韵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法:以高本汉《切韵》音系的构拟为例语文学刊2012年3期114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与现代闽南方言比较福建论坛2005年s1期115陆招英《切韵》系韵书中歌戈韵与梵汉、汉藏对音比较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2期116陆招英《切韵》系韵书寒桓二韵分合性质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3期117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分合性质研究——歌戈韵在韵书中的反切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118陆招英《歌戈等十三个韵分合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119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代长安语之声母燕京大学1940年28期120鲁启华对《切韵》音系四声八调说的再讨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88年1期121罗伟豪从《颜氏家训·音辞篇》论《切韵》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z1期122罗伟豪关于《切韵》“又音”的类隔学术研究1983年4期123罗伟豪略论过去音韵学上一些审音的问题——有关《切韵》的“重纽”问题及其他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3期124罗长培《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1931125罗长培《切韵》探赜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126龙庄伟《切韵》研究史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27林炯阳试论曾运乾《切韵》五十一纽说中华学苑1986年128马德强《重韵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29马德强《试论重纽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6期130马德强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131马德强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来源考论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4期132马德强《高本汉对等韵的认识和运用之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133马德强《试论重韵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立的性质》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4期134马德强《重韵研究概说》语言研究集刊2010年0期135马德强《中古元韵问题论述》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4期136马德强《切韵》音系四等韵的介音研究平议汉语史学报2011年00期137马国良、罗季光《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原因中国语文1962年12期138木拉特中国古代韵书的起源及《切韵》的传承简述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6期139麦耘关于“益”、“石”分合的涵义和《切韵》的重纽——与张光宇先生商榷语言研究2003年1期140麦耘《从中古后期-近代语音和官客赣湘方言看知照组》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1期141麦耘论重纽及《切韵》的介音系统语言研究1992年2期142麦耘《切韵》二十八声母说语言研究1994年2期143麦耘《切韵》知、庄、章组及相关诸声母的拟音语言研究1991年2期144麦耘《切韵》“祭泰夬废”四韵不带辅音韵尾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4期145聂鸿音《切韵》重纽三四等字的朝鲜读音民族语文1984年3期147欧阳国泰《切韵》“俟”母质疑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4期148潘悟云《反切行为与反切原则》中国语文2001年2期159朴庆松韩语的元音和谐律与《切韵》音系四个“等”的转化规律语言研究1999年1期160蒲立本、刘爱菊《切韵》和《韵镜》: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汉语史研究集刊2002年0期161沈建民论《切韵》韵目用字的“同纽原则”语言科学2005年1期162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5期163邵百鸣《切韵》音系辩误职大学报2001年1期164邵荣芬《切韵》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4页165宋亚云、张蓉《切韵》系韵书重纽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1年2期166宋兆祥、郭敏朝鲜借音的韵母系统——与《切韵》及唐五代西北方音相比较现代语文2007年11期167仝小琳试析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韵类相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5 期168仝小林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大韵相混现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7期169仝小琳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70仝小琳《切韵》系韵书中的清浊音相混现象分析商丘师范学院2013年2期171仝小琳《切韵》系韵书韵目流变研究语言研究2013年4期172谭海生试析延续百年的汉语“切韵音拟测”的不合理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173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兼论<切韵>的元音音位系统》南京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174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 兼论<切韵>的原音音位系统》太原:三晋出版社2012175王启涛永明文学与《切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176王健庵论“内外转”的真义与《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4期177汪寿明《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考语言科学2003年1期178汪波论《切韵·残卷三》诂训材料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1期179万献初《切韵》——金陵洛下读书音咸宁师专学报1986年2期180万波赣语建宁方言支脂之三分现象:兼论《切韵》支脂之三韵音值的构拟方言2010年1期181吴萍《从东晋李轨音切看切韵音系里的重纽现象》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3期182伍巍《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语文研究2000年4期183魏建功《<切韵>韵目四声不一贯的解释——附论韵书音类相从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2期184辛彩凤《切韵》S2071韵图贵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185谢纪锋《汉书》颜氏音切韵母系统的特点——兼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语言研究1992年2期186徐朝东《切韵》系韵书中四种异常音切之考察语言研究2006年1期187徐时仪《华严经音义引切韵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188徐通锵、叶蜚声《历史比较法和<切韵>音系的研究》语文研究1980年1期189薛凤生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重韵”等现象语言研究1996年1期190熊桂芬试论从《切韵》到《广韵》辞书职能的演变武汉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191余迺永《切韵》系书切音与切字谐声相违的声母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5期192余迺永再论《切韵》音——释内外转新说语言研究1993年2期193余明象《切韵》庚三归清说南开学报1987年3期194于建松《现见<切韵>诗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2011年4期195盂广道庾信用韵分析:兼论《切韵》等有关问题吴中学刊1993年4期196尉迟治平欲赏知音非广文路——《切韵》性质的新认识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197袁忠欢《切韵》系韵书韵图考正和小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198远藤光晓、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199尹凯从古代文人的“正音”意识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3期200杨春俏、阙建华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考辨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1期201杨剑桥《切韵》重纽A、B两类的归字问题东方语言学2011年2期202杨晓斌《切韵》的编纂与隋初大一统的文化建设古典文化研究2012年0203姚永铭《慧琳音义》与《切韵》研究语言研究2000年1期204闫玉山《切韵》音系声母娘泥归一证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1期205闫玉山等韵“门法”中的“类隔”切语(兼论《切韵》音系中舌音的分合)复印报刊资料1984年7期206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207张忠堂《切韵》韵类考辨异同分析——对“止”摄分合的个案研究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期208张建民《中古重纽韵系中舌齿音的归属研究述评》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3期209张琨《切韵》侯韵明母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国语文1995年5期210张琨《切韵》止摄遇摄在现代粤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0年211张琨《论中古音与<切韵>之关系》音韵学研究通论1983年4期212张琨《<切韵>的前a和后a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年1期213《切韵》â的来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年1期214张贤豹《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1985年2期215张新朋吐鲁番出土四则《切韵》残片考汉语史学报2014年00期216张汝州《切韵》声纽之商榷学风1933年4期217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218周丹丹《切韵考》切语偶疏和借用条例之辨析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219周法高《切韵》鱼虞之音读及其流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所集刊1984年220郑伟《切韵》侯尤韵在太湖片吴语中的演变2008年第五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221郑伟《切韵》寒韵字的演变特征与现代吴语中国语文2011年4期222郑伟《切韵》重纽字在汉台关系词中的反映民族语文2013年4期223赵彤《轻唇化音变两个“例外”的解释》语言科学2015年1期《广韵》[1]王进安. 从《广韵》《集韵》的影响看汉语多音字的审音[J]. 古汉语研究,2008,04:61-70.[2]刘明志. 《广韵》庄组声母在北方方言中的演变[D].山东大学,2012.[3]史俊. 《广韵》异读探讨[D].苏州大学,2005.[4]张渭毅. 论《广韵》异读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广韵》异读字研究之一(增订本)[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9-60.[5]刘红花. 《广韵》方言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6]赵宏涛. 《广韵》、《集韵》反切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7]胡建升. 从唐宋科举诗赋用韵看《广韵》“文欣”同用的起始时间[J]. 语言研究,2010,02:38-42.[8]赵丽媛. 《广韵》《大广益会玉篇》语音之比较[D].吉林大学,2012.[9]张隽. 《广韵》训诂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黄萍. 《汉语大字典》引用《廣韻》切语抽样调查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2.[11]冯庆莉. 《广韵》和《集韵》方言词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12]李开. 《广韵》重纽在古音构拟中的解释[J]. 语言研究,2012,04:76-84.[13]巫桂英. 《广韵》又音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14]赵娜. 《说文》《广韵》声音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9.[15]鲁国尧,吴葆勤. 《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再申释[J]. 古汉语研究,2013,04:2-6+95.[16]刘红花. 《广韵》所记“方言”词[J]. 古汉语研究,2003,02:19-24.[17]孙绪武. 《广韵》又音的演变及其规范[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01:61-66.[18]王婧. 《广韵》异读研究[D].兰州大学,2006.[19]石薇薇. 《广韵》动词新词新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20]雷励. 《广韵》、《集韵》反切上字的开合分布[J]. 语言科学,2012,04:425-431.[21]熊桂芬. 黄侃的《广韵》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6:758-763.[22]赵庸. 《广韵》不入正切音系之又音释疑[J]. 语言科学,2014,03:308-316.[23]国术平. 《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24]熊桂芬. 从引书看《广韵》的文献学价值[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01:35-40.[25]郭晓敏. 《广韵》古文疏证[D].陕西师范大学,2009.[26]杨嫦. 《洪武正韻》與《廣韻》音系的比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27]蔡梦麒,夏能权. 《王三》《广韵》小韵切语异同比较[J]. 古汉语研究,2009,01:8-16.[28]李无未,秦曰龙. 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1:115-122+160.[29]夏能权. 《王三》《广韵》反切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30]张晓凤. 《广韵》异体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31]赵群. 《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32]纪雅茹. 《宋本广韵》俗字丛考[D].青岛大学,2010.[33]凌云. 《鸡林类事》和《广韵》入声字韵尾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4.[34]药丽霞. 《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6.[35]杨小卫,尉迟治平. 《广韵》姓氏辩证例——《广韵》校勘拾零之二[J]. 语言研究,2009,04:70-74.[36]杨宝忠. 《广韵》疑难字考[J]. 古汉语研究,2005,04:32-36.[37]胡安顺,赵宏涛. 《广韵》、《集韵》小韵异同考[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02:39-44.[38]刘琨. 陈澧《切韵考》所删《广韵》小韵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39]雷励. 《集韵》《广韵》体例之比较[J]. 励耘学刊(语言卷),2011,02:221-233.[40]潘新玲. 《篆隶万象名义》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41]王芳芳. 論《新刊韻略》與《廣韻》之關係[D].吉林大学,2014.[42]熊桂芬. 《广韵》“本音”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6,03:27-31.[43]徐陶. 从《集韵》与《广韵》小韵的比较看《集韵》音系的特点[D].苏州大学,2009.[44]黎珏辰. 《广韵》通、江两摄阳声韵同源词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45]宋辉. 《广韵》“去入”异读研究[D].温州大学,2008.[46]乔秋颖,史晶璐. 《广韵声系》和沈兼士的“右文”观[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51-55.[47]丁治民. 《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J]. 语言研究,2010,02:33-37.[48]蔡梦麒. 从《广韵》看《汉语大字典》的注音缺失[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中古音文档
中古音1. 简介中古音(Middle Chinese,简称MC)是指汉字方音之一种,指的是中国古代汉族的一种发音方式。
中古音使用方块字符表示音节,并使用韵母和声调来标记音节的音高和声调。
中古音是古代汉语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汉语的声韵变化、发音特点以及与近代汉语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古音的特点、标记方式以及研究价值进行介绍和探讨。
2. 中古音的特点中古音形成于唐宋时期,大致可追溯到6至12世纪。
中古音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声调中古音的声调是使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的,共有四个声调,分别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平声声调不标记数字,上声标记1,去声标记2,入声标记3。
这种声调标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古代汉语的声调变化。
2.2 韵母中古音的韵母有多种类型,具体可以分为前韵母和后韵母。
前韵母包括单元音(a、e、i、o、u)、双元音(ia、ie、io、iu)、鼻化韵母(in、ing)、三声元音(ian、iang、iao、iong)、元音加介音(uai、ui、-ueng)等。
后韵母包括鼻化韵母(un、uen)、清韵母(i、u)等。
2.3 辅音中古音的辅音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发音方式,常见的辅音包括塞音(p、t、k)、擦音(s、sh)、鼻音(m、n、ng)、舌中音(r、l)等。
辅音的发音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通过研究中古文献和方言音进行推测和分析。
3. 中古音的标记方式中古音使用方块字符来表示音节,方块字符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常见的标记字符有ᵦ、ᵧ、ᵨ、ᵩ、ᵪ、ᶯ、ᶮ等。
这种标记方式虽然与现代汉字不同,但在研究中古音时非常方便,并且可以更好地反映出音节的发音特点和声调变化。
4. 中古音的研究价值中古音的研究对于了解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语音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古代汉字音韵,还原古汉语的原始音韵体系,以及研究方言的历史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中古音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包括对古代文献的研究、方言音的调查和比较、声韵学的研究等。
《汉语音韵学》笔记整理
《汉语音韵学》笔记整理一、音韵学1,什么是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语音学和音韵学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从生理、物理属性两方面对语音进行研究。
主要有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
还有所谓的实验语音学。
普通语音学。
音韵学是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和该语言语音系统中语音功能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音位学,包括研究某种语言历史上的语音变化等。
音韵总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联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
它们在观点、方法上也有不同。
音韵学侧重音类的划分,侧重语音系统的归纳整理;语音学则侧重于发音原理的分析。
3,音韵学的功用二、汉语语音的分期: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情况,主要凭借书面文字材料。
根据文字材料性质,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上古期:公元四世纪以前(晋代以前)对应语音上古音研究上古音的称之为古音学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中古音今音学近古期: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近代音北音学现代期:公元十七世纪到现代现代音现代音的研究一般包括在现代汉语里古代还有一种研究和分析汉语语音的专门学问——等韵学。
这样,汉语音韵学分为四个部门: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
严格来说,这只包括一半内容,只把几个代表时期横的面进行了剖析,属于共时的研究,都不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
对于语音发展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汉语语音史这个部门。
三、汉字标音方法:1,反切以前的标音方法:早期,直接口授法后来,形声字的偏旁曾经被当作识字的拐棍用过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譬况法(包括读若法)、直音法。
2,反切3,音位学标音法1913年开“读音统一会”时,经过多方商榷研究,得到两个系统:(1)1918年11月23日,公布“注音字母”四十文,取笔画最简单的汉字组成,是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
(2)1928年9月26日,公布“国语罗马字”,用西方语言字母为汉字注音。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56年2月拟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1958年2月由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为正式方案推行。
音韵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韵学部分知识点梳理三、⾳韵部分1、⾳韵学:也叫声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门传统学问。
2、今⾳学:⾳韵学的分⽀之⼀。
以《切韵》系韵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系统。
3、古⾳学:⾳韵学的分⽀之⼀。
与“今⾳学”相对,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如《诗经》、《离骚》、《⽼⼦》等⽤韵为主要根据,并结合形声字的谐声偏旁,研究上古时期的语⾳系统。
4、等韵学:⾳韵学的分⽀之⼀。
以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分析、描写语⾳中的声、韵、调系统,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普通语⾳学。
5、古代常见的⼏种注⾳⽅法:(1)譬况法:采取打⽐⽅的⽅法给汉字注⾳的⽅法,⽐如《淮南⼦》⾼诱注“旄读如绸缪之缪,急⽓⾔乃得之。
”(2)读若(读如)法:即“读得象××⾳”,也是⼀种打⽐⽅的注⾳⽅法,如《说⽂》“宋,读若送”。
(3)直⾳法:即⽤同⾳字注⾳。
如“根,⾳跟”(4)反切法:⽤两字来合注被切字的⾳,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反切下字与被切字的声调是⼀致的),合成被注字的⾳。
称为“某某切”(唐以前称为“某某反”)例如“⽑”可⽤“莫袍切”来注⾳。
6、⼏种主要的⾳韵学著作及⾳韵学家:(1)《切韵》:隋代陆法⾔编著,是中古时期⼀部重要的韵书,它按韵排列,共分193韵,但原书已佚,它的⾳系保留在北宋陈彭年等编的《⼴韵》⾥。
对后代的⾳韵学研究影响深远。
(2)《⼴韵》:全称《⼤宋重修⼴韵》,北宋陈彭年、邱雍等根据《切韵》及唐代对《切韵》的增订进⾏修订、补充,是我国第⼀部官修韵书;其语⾳系统与《切韵》基本⼀致,属《切韵》系韵书,分206韵,收26194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韵书,是研究中古⾳的主要依据。
(3)《韵镜》:唐宋间编订的反映声、韵、调配合情况的等韵著作。
与《⼴韵》互为补充,是考察中古⾳的另⼀种重要材料。
(4)《中原⾳韵》:元代周德清著,是根据当时关汉卿、马致远等元曲家作品的⽤韵情况编纂⽽成,反映了⼗四世纪我国北⽅的语⾳系统,是研究近代⾳及其演变的重要依据。
古代汉语语音知识
古代汉语语音
古代汉语语音知识
一、汉语语音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上古音〔先秦两汉〕: 以《诗经》音为代表.
〔二〕中古音〔三国到唐宋〕: 以《切韵》音系为代表〔北宋《广 韵》〕.
〔一〕近古音〔元明清〕: 以《中原音韵》语音系统为代表.
〔一〕现代音〔现当代〕: 以现代音系为代表.
二、上古音
〔一〕上古韵部 1、韵和韵母:古代的韵只指主
〔二〕中古声母 有36个,即"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是
古人总结的汉语的36个声母.是宋朝人在唐末和 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
〔三〕中古声调 有4个,即"平、上、去、入"."四声"为南北
朝人发现. 从中古到近代,汉语声调主要发生了以下三
个变化:1、平分阴阳;2、入派三声;3、浊上 变去.
要元音和韵尾,不管韵头. 2、上古韵部是怎样归纳出来的 〔1〕系联韵语;〔2〕声符归
类;〔3部.今天通行的是王力先生归纳的30部.
〔二〕上古声母 1、如何考求上古声母 根据:〔1〕形声系统;〔2〕
异文;〔3〕注音材料;〔3〕声训. 2、上古声母的两个重要结论 〔1〕古无轻唇音:是清代人
钱大昕对上古声母研究的一种观点. 他认为上古音声母中没有轻唇音"非、 敷、奉、微",而只有重唇音"帮、滂、 并、明".中古才产生的轻唇音在上古
三、中古音
〔一〕中古韵母
按《广韵》的记载,中古韵母分为 206韵.
《广韵》,是北宋陈彭年等人编修 的《大宋重修广韵》的简称,是我国历 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 要的一部韵书.原是为增广《切韵》而 作.根据"同用"的原则,一些邻近的韵
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
八家汉语中古拟音比较研究汉语中古音是指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主要反映在《切韵》系韵书和早期韵图中。
拟音是源自西方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即根据各亲属语言或方言间的语音对应关系来重建原始母语。
本文以高本汉、董同龢、李荣、王力、李方桂、周法高、邵荣芬、郑张尚芳八位学者的中古拟音系统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不同,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声母方面,各家对多数声母的构拟基本相同,其差异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娘母、云母是否独立,俟母是否存在,[j]化声母是否存在,全浊声母是否送气,知组、庄组、晓组、影组、船母、禅母、日母的具体音值。
韵母方面,除了重纽、唇音字的开合等目前仍无定论的问题,八位学者对开口介音,合口介音,一、二、三、四等韵的主元音,一、二等重韵的主元音,遇、止、流、臻、深、曾各摄的主元音等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声调方面,各家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
高本汉主张四声八调说,李荣主张四声三调说,周法高认为平声、仄声有读音长短的区别,邵荣芬认为中古四声各具一调。
其中邵荣芬代表了多数学者的意见。
通过多个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高本汉利用现代方言和域外译音为中古拟音奠定了基本框架,但由于文献材料使用不当,其中古音系统存在不少缺陷。
李方桂以高氏的系统为基础构拟上古音,同时又根据自己的上古音研究对高氏的系统进行补充修正,他的中古音系统最接近高本汉。
王力的系统是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吸收赵元任、陆志韦、罗常培等学者的意见形成的,他和高氏一样不承认重纽,具有一定保守性。
董同龢保留高氏全浊声母的送气符号,而在重纽和重韵的区分上有自己的创见,他的拟音既有保守性又有创新性。
李荣利用梵汉对音材料和声韵配合规律修正了高氏许多不合理的拟音,例如他对庄组声母的构拟等。
邵荣芬通过对比《切韵》与同时代其他注音材料的语音特点,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例如船、禅两母的音值应互换等。
周法高拟音系统的特点是尽可能用最少的音位来解释最多的语音现象,他还根据内、外转各摄的上古读音来解释重韵和重纽问题,具有独特性。
中古音系—今音学
《 切 韵 》 音 系 的 声 类 和 声 纽
根据上述三项条例,陈澧总结出 《切韵》系韵书有40声类。应该说 陈澧所总结出来的反切系联法是比 较科学的,但可惜的是陈澧本人在 归纳《切韵》反切系统的时候并没 有完全按照上面确定的原则进行系 联。 后人在对陈澧所确定的方法给予了 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对他的分类结 果作出批判。
[ ]
切 韵 系 韵 书
《新刊韵略》金代王文郁作(1227 年) 106韵。因为王文郁曾作过平水 地方官。所以这部韵书被后人叫做 ‘平水韵’。 《壬子新刊礼部韵略》 南宋理宗 淳祐十二年(1252)刘渊曾编写刊行 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因为 是在平水刻的,所以也称为平水韵。
[ ]
切 韵 系 韵 书
《 切 韵 》 音 系 的 声 类 和 声 纽
近人白涤洲《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 一文采用统计法得出《广韵》中有 47声类。高本汉、黄粹伯的结论与 此相同。 黄侃、钱玄同考察的结果是41声类。 曾运乾、陆志韦、周祖谟考察的结 果是51声类。 从分合的趋势看,定为51声类是比 较合适的。
《 切 韵 》 音 系 的 声 类 和 声 纽
根据声类的对立和互补关系,学者们将《切 韵》系的声纽系统归纳为三十七字母:这三 十七个字母分别是: 唇音: 帮[p]滂[p]并[b]明[m] 舌音: 端[t]透[t ] 定[d]泥[n]来[l] 知[]彻[ ]澄[] 娘[] 齿头音: 精[ts]清[ts]从[dz]心[s]邪[z] 正齿音: 庄[ʧ]初[ʧ]崇[d]生[ʃ]俟[] 章[t]昌[t]船[d]书[]禅[] 日[n] 牙音: 见[]溪[]群[]疑[] 喉音: 晓[]匣[]影[]喻[]
潘悟云-中古音
结构主义出现以后,语言学家们开始根据声韵配合关系,把韵母分为一等韵、二等韵、
一等 -∅ -
二 等, -ɰ-
三等 B - ɻi-
三等 -i-
四等 -∅ -
《切韵》时代一等与四等有相同的声韵配合关系,实为一类,都不带介音。因为四等韵 都带主元音-e-,但是到了中古的后期,前面增生出一个前滑音-i-,后来演变为-i-介音,与三 等韵相混,如“先”sen>sien>sien。
介音-ɻ-出现于二等韵,如“家”kɻa。 三等韵中支、脂、宵、祭、仙、盐、真、侵的钝音,会出现两套相同的声母,如並母脂 韵去声有“鼻”,又有“備”。这种现象叫重纽,前者叫重纽四等,或叫三等 A 类;后者叫重 纽三等,或叫三等 B 类。重纽两类都放在同一个韵下面,一定带有相同的主元音与韵尾, 所以其差别只能是介音。三等 A 类与其他三等字一样带介音-i-,三等 B 类带有介音-ɻi-。 三等介音在上古晚期才产生,所以会有各种变体,舌位随后接元音的性质而有所不同。 在主元音 ᴇ 前为 i,在主元音 i、ɨ前与主元音合而为一。在央后元音前,舌位靠央后。到中 古的中晚期,这些不同的变体都合成同一个介音 i,所以我们用音位/i/来统一表示。 《切韵》的一个韵目就是一个韵,所以同一个韵目下面的字一定带有相同的主元音与韵 尾,这是《切韵》构拟的重要原则,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也提出这条分韵原则:“只 有主要元音(当然,韵尾也在内)可以决定韵部的分合。”但是他在构拟中却常常违反这条 原则,如《切韵》的痕、魂是两个不同的韵,他却拟有相同的主元音与韵尾:ən 与 uən。 根据反切系联所得到的《切韵》的韵母,以及上述《切韵》的分韵原则,我们可以把《切
古音常识
以韵文考拟古音例-1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髻彼两髦,实为我仪。
《邶风柏舟》
以韵文考拟古音例-3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邶风燕燕》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小雅何草不黄》 京师之野,于时处处。 《大雅公刘》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我征徂西,至于久野 。
韵 、韵部
韵: 本义是指和谐的声音。 传统音韵学中的韵是 指为了声韵和谐诗词 入韵字的韵腹和韵尾 要相押,而不管有无 韵头和韵头如何。因 此韵的外延要比韵母 大。 韵部:韵书中的同韵字 归纳在一起,叫韵部。 从这个意义上说,韵就 是韵部。
韵 目、韵类
韵目: 韵部的代表字叫韵目。 在语音的不同发展时 期,韵的组合和实际 读法有所不同。音韵 学家沿用了《广韵》 的韵目名称。如一东 二冬三钟四江等。 韵类:一个韵部的字,除了 韵腹和韵尾相同外,还有韵 头的差别。如果在一个韵部 里再按韵头分类,就成了韵 类。同一韵类中的字,韵头、 韵腹、韵尾、声调均相同。 类似于现代汉语里的韵母。 一个韵部里往往包含几个韵 类。
《楚辞云中君》
以韵文楚词考拟古音例-5
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比寿, 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旦余济乎江湘。
《楚辞.涉江》
初既与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
二十世纪汉语中古音研究
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缘起:近日对中古音颇感兴趣,先后读了《切韵》、《广韵》、《一切经音义》等书,不明之处多矣!今日无意中得见此文,得以大致了解中古音研究之概况。
转之,冀能对同道者有所助益。
此文修订本原载于《南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又见于韩国中国学会刊物《中国学报》第四十一辑,2000年8月出版。
二十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北京大学中文系张渭毅20世纪的汉语中古音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客观地回顾和总结近100年来的研究成果,对于确定下一个世纪的研究起点和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所谓中古音,指汉语语音史上魏晋至唐五代时期的语音。
这一时期的语音材料非常丰富,按照其内容和性质的不同,中古音的研究大致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壹《切韵》系韵书的研究所谓《切韵》系韵书,指《切韵》及其唐五代宋各种增订本,现存的完整增订本有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和《广韵》。
《广韵》虽成书于宋,但其音系是《切韵》音系。
《集韵》音系已跟《切韵》有了一些距离,因此不在讨论之列。
《切韵》系韵书是中古音研究的重心所在,范围宽,论题广,大致可分为音系的外围研究和音系的研究两部分。
一音系的外围研究《切韵》音系的外围研究,包括韵书的搜集和整理、韵书的源流和异同、异读字、韵书跟现代方言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等内容。
(一)韵书的搜集和整理20世纪初,陆法言《切韵》的唐写本和增订本在敦煌和吐鲁番的发现,是20世纪音韵学的幸事和盛事。
我国学者作了很多辑录和整理的工作,王国维、魏建功、周祖谟等用力最勤,创获最多。
1921年,王氏最先把斯坦因劫去的三种《切韵》残卷(即切一、切二、切三)抄印,公诸于世。
1936年,由刘复、魏建功、罗常培合编的《十韵汇编》出版,辑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十种《切韵》系韵书。
1955年,姜亮夫三十年代在巴黎、伦敦、柏林等地图书馆摹录的韵书总集《瀛涯敦煌韵辑》出版。
1968年,龙宇纯写成第一部全本《王韵》的校本《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参证多种韵书,细校详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韵书《唐韵》1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4期2封传兵、刘晓南孙愐《唐韵》传本及佚文考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年1期3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1期4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之比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s5期5徐朝东孙愐及《唐韵》相关资料考察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3期6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订误举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6期7丁治民《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语言研究2010年2期8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与二徐本、段注本之比较云梦学刊2014年3期9封传兵《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励耘学刊2013年2期10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训异义同”用例的比较研究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11封传兵《唐韵》研究考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期1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3徐朝东蒋藏本《唐韵》异常音切考察中国语文2004年2期14药丽霞《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15 谢艳红再论顾炎武的离析唐韵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期16徐朝东与蒋藏本《唐韵》相关的敦煌韵书残卷考释敦煌研究2003年2期17封传兵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校大徐例释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2期18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构词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1期19 P.2659为《唐韵》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1期20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5期21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写字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期22徐朝东蒋藏本《唐韵》研究南京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23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重文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1期24徐朝东蒋藏本《唐韵》撰作年代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6期25徐朝东唐写本《唐韵》所引《说文》考辞书研究2011年4期26蔡梦麒徐铉反切与《唐韵》反切的差异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27李帅蒋斧本《唐韵》残卷异体字研究河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28古德夫《唐韵》对《切韵》语音的改易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2期29饶星孙愐《唐韵序》中的一个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3期《切韵》1)不同版本研究1陈平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考温州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2陈平笺注本《切韵》引《说文》体例研究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1期3丁治民敦煌残卷《笺注本切韵》所引《说文》反切考敦煌研究2011年1期4丁山《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月刊1937年13期5邓文彬《早期韵书的产生于陆法言<切韵>在音韵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6董作宾《跋唐写本<切韵>残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季刊1930年4期7古德夫《宋跋本王韵与<切韵>》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1期8方国瑜《敦煌唐写本<切韵>残卷跋》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2期9高本汉、王静如中古音《切韵》系统及其演变国立中央研究院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2年4期10高畑彦次郎、李无未、董冰华高烟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当代语言学2010年4期11李无未、董冰华高畑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和补充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2期12吴风航《笺注本<切韵>——《s2071》声母异常音切再探》剑南文学2012年2期13吴风航《笺注本<切韵>反切考》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14魏建功《<切韵>韵目次第考源——敦煌唐写本“旧三十字母例”的史料价值》北京大学学报1957年4期15龙宇纯唐写全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校笺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8年16王显也谈《增字本<切韵>残卷第三种》古汉语研究1993年1期17肖文郁、董丽娜《切韵》传世版本之探究语文学刊2008年18期18郑民论《切韵》敦煌写本及传世本之正字观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3期19《唐抄本韵书及印本切韵之断片》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1936年5期2)性质研究20蔡宝瑞论《切韵》的性质语文应用与研究1996年4期21邓少君从方言词论《切韵》的性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3期22董志翘《切韵》音系性质诸家说之我见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期23黄典诚《切韵》性质的探讨厦门大学学报1982年3期24高永奇《试论陆法言的语言观及《切韵》音系之性质》殷都学刊2000年3期25关伟华《切韵》音系性质之我见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5年1期26方庆蓉从颜之推看《切韵》音系的性质鸡西大学学报2014年3期27李新龙对《切韵》音系性质诸说之评价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4期28刘洋洋《切韵》音系性质观点阐述青年文学家2014年20期29刘欢《切韵》音系性质研究综述青春岁月2013年23期30谭海生一切多音:关于《切韵》音系性质的一个设想学术研究2007年5期31谢玉屏浅谈《切韵》的音系性质华人时刊2013年6期32潘文国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再论高本汉体系及《切韵》性质诸问题古汉语研究2002年4期219杨剑桥《切韵》音系性质的深刻论证:读33葛毅卿先生的《隋唐音研究》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34张金发再论《切韵》所反映的读书音及其音系性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4期35张淑娟《切韵》音系性质浅谈高校社科信息2001年4期36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性质的再探讨2009年第四届汉语史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37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古汉语研究2004年2期38杨剑桥《切韵》的性质和古音研究:答潘文国先生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39张琨、张贤豹《切韵》的综合性质书目季刊1983年1期40周凤玲论《切韵》音系的性质集宁师专学报2002年1期41潘柏年《切韵》性质研究台湾师范大学硕士论文42赵胜启《切韵》性质纵横论文学教育(下)2008年8期43曾晓渝、刘春陶《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再探讨古汉语研究2010年1期44中古音讨论组关于《切韵》性质和音系基础的讨论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期45胡和平也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2期46李海英《切韵》性质研究综述鲁东大学学报2014年3期47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上)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2期48王昌东《再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质》(下)赤峰学院学报2005年3期49王显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与何九盈、黄淬伯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12期50张玉来、徐明轩论《切韵》语音性质的几个问题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3期51张民权试论《切韵》一书的性质——读《切韵·序》和《颜氏家训·音辞》南昌大学学报1993年4期52黄淬伯《切韵》音系的本质特征南京大学学报1965年3期53赵光智试论《切韵》音系的语音基础昌潍师专学报1997年4期54《切韵》的综合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79年2期55张宁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56张宇从《切三》又音看《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57胡万粉从《切韵》音系的性质看内部拟测法的局限性安徽文学2011年11期58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中国语文1962年1-12期59黄淬伯关于“切韵”音系基础的问题-与王显、邵荣芬两位同志讨论中国语文1962年2期3)音系(声韵调)研究60陈静毅《切韵》S2071反切注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61陈会兵试论《切韵》系韵书的语音规范作用学术论坛2006年1期62陈志清《切韵》声母韵母及其音值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63陈瑶从徽语看中古开合分韵的一等韵贵州大学学报2007年3期64储泰松、杨军唐代前期佛典经疏引《切韵》考语言研究2011年4期65代小军《切韵序》“俱论是切”考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期66丁山《<切韵>非吴音说》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67冯蒸《切韵》咸、蟹二摄一二等重韵中覃哈韵系构拟的一处商榷——论前、央、后/a/不能同居于一个音系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68冯蒸《切韵》祭泰夬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6期69冯玉映从《切韵》入手寻找汉越语声调与中古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东南亚纵横2003年7期70谷建陈澧《切韵考》“用字偶疏”条例之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3期71郭成韬《切韵》和《切韵》系统的韵书语文战线1980年10期72郜晓芹《从李白近体诗用韵看<切韵>系韵书的发展》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4期73黄笑山《<切韵>元音分韵的假设和音位化构拟》古汉语研究2002年3期74黄笑山《中古二等韵介音和<切韵>元音数量》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1期75黄笑山《切韵》三等韵的分类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4期76黄笑山《切韵》三等韵ABC——三等韵分类及其声、介、韵分布和区别特征拟测中文学术前沿2012年2期77黄笑山《切韵》于母独立试析古汉语研究1997年3期78黄笑山《切韵》韵目小注“同”与“别”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79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北京:文津出版社199580黄笑山《切韵》和中唐五代音位系统厦门大学1990年博士论文81黄笑山《切韵》27声母的分布:用黄伯虔师“轻重不平衡”理论处理《切韵》的作业汉语史学报2007年0期83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根据华侨大学学报2012年2期84黄薇《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依据汉语方言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6届年会2011年85黄淬伯《切韵》“内部证据”论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1959年2期86黄典诚《切韵》的综合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87黄典诚《切韵》的作者——陆法言辞书研究1981年4期88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上)华侨大学学报1986年0期89黄典诚《切韵》图表化(下)华侨大学学报1987年1期90黄淬伯论切韵音系并批评高本汉的论点南京大学学报1957年2期91黄净伯讨论《切韵》的韵部与声纽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61期92李秋霞、马丽晶《切韵》的合口介音现代语文2013年11期93李秋霞《切韵》唇音字的开合问题名作赏析2013年36期94贺养州《切韵》中的唇音分化现象古汉语研究1991年3期95姜亮夫《切韵》系统浙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1期96蒋至群、孙月香《切韵》语音规范性质简析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8期97金周生《切韵》以前反切上字用字之探讨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098康素娟《切韵》的音韵系统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99李于平陆法言的《切韵》中国语文1957年2期100李晓春《切韵》系韵书的演变过程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年3期101李靖《切韵》音系中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情况东京文学2009年2期102李荣《切韵》与方言——为第十六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而作方言1983年3期103李荣《切韵音系》语言学专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04李荣论李涪对《切韵》的批评及其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85年1-6期105李新魁论《切韵》音系中床禅的分合中山大学学报1979年1期106李毅夫《切韵》韵部特多的原因齐鲁学刊1984年1期107李国华读《切韵》残卷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年4期108李永新从会同方言看中古流摄和效摄的关系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3期109李思敬《切韵》音系上去二声全浊声母字和部分去声次浊声母字在河北宁河方言中的声调表现中国语言学报1995年5期110刘恒志、牛守祯《切韵》研究述评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2期111刘华江《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考宁夏大学学报2010年5期112刘冬冰试述《切韵》系韵书的相承和演进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4期113刘孝杰汉语音韵研究中的历史比较法:以高本汉《切韵》音系的构拟为例语文学刊2012年3期114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与现代闽南方言比较福建论坛2005年s1期115陆招英《切韵》系韵书中歌戈韵与梵汉、汉藏对音比较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2期116陆招英《切韵》系韵书寒桓二韵分合性质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3期117陆招英《切韵》系韵书歌戈韵分合性质研究——歌戈韵在韵书中的反切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4期118陆招英《歌戈等十三个韵分合比较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119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代长安语之声母燕京大学1940年28期120鲁启华对《切韵》音系四声八调说的再讨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1988年1期121罗伟豪从《颜氏家训·音辞篇》论《切韵》中山大学学报1963年z1期122罗伟豪关于《切韵》“又音”的类隔学术研究1983年4期123罗伟豪略论过去音韵学上一些审音的问题——有关《切韵》的“重纽”问题及其他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3期124罗长培《切韵》鱼虞之音值及其所据方音考1931125罗长培《切韵》探赜国立第一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1928年25-27期126龙庄伟《切韵》研究史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127林炯阳试论曾运乾《切韵》五十一纽说中华学苑1986年128马德强《重韵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29马德强《试论重纽问题提出的学术史背景》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6期130马德强不宜轻易否认《切韵》音系的真实性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期131马德强当前通行的等韵体系中开合口的来源考论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4期132马德强《高本汉对等韵的认识和运用之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5期133马德强《试论重韵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立的性质》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4期134马德强《重韵研究概说》语言研究集刊2010年0期135马德强《中古元韵问题论述》宁夏大学学报2011年4期136马德强《切韵》音系四等韵的介音研究平议汉语史学报2011年00期137马国良、罗季光《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原因中国语文1962年12期138木拉特中国古代韵书的起源及《切韵》的传承简述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6期139麦耘关于“益”、“石”分合的涵义和《切韵》的重纽——与张光宇先生商榷语言研究2003年1期140麦耘《从中古后期-近代语音和官客赣湘方言看知照组》南开语言学刊2010年1期141麦耘论重纽及《切韵》的介音系统语言研究1992年2期142麦耘《切韵》二十八声母说语言研究1994年2期143麦耘《切韵》知、庄、章组及相关诸声母的拟音语言研究1991年2期144麦耘《切韵》“祭泰夬废”四韵不带辅音韵尾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4期145聂鸿音《切韵》重纽三四等字的朝鲜读音民族语文1984年3期147欧阳国泰《切韵》“俟”母质疑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4期148潘悟云《反切行为与反切原则》中国语文2001年2期159朴庆松韩语的元音和谐律与《切韵》音系四个“等”的转化规律语言研究1999年1期160蒲立本、刘爱菊《切韵》和《韵镜》: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主要依据汉语史研究集刊2002年0期161沈建民论《切韵》韵目用字的“同纽原则”语言科学2005年1期162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5期163邵百鸣《切韵》音系辩误职大学报2001年1期164邵荣芬《切韵》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 194页165宋亚云、张蓉《切韵》系韵书重纽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1年2期166宋兆祥、郭敏朝鲜借音的韵母系统——与《切韵》及唐五代西北方音相比较现代语文2007年11期167仝小琳试析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韵类相混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5 期168仝小林唐五代《切韵》系韵书中的大韵相混现象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7期169仝小琳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170仝小琳《切韵》系韵书中的清浊音相混现象分析商丘师范学院2013年2期171仝小琳《切韵》系韵书韵目流变研究语言研究2013年4期172谭海生试析延续百年的汉语“切韵音拟测”的不合理性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173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兼论<切韵>的元音音位系统》南京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174王为民《上古汉语元音音位研究-- 兼论<切韵>的原音音位系统》太原:三晋出版社2012175王启涛永明文学与《切韵》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176王健庵论“内外转”的真义与《切韵》音系的性质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4期177汪寿明《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考语言科学2003年1期178汪波论《切韵·残卷三》诂训材料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安徽大学学报1989年1期179万献初《切韵》——金陵洛下读书音咸宁师专学报1986年2期180万波赣语建宁方言支脂之三分现象:兼论《切韵》支脂之三韵音值的构拟方言2010年1期181吴萍《从东晋李轨音切看切韵音系里的重纽现象》安徽大学学报2012年3期182伍巍《中古全浊声母不送气探讨》语文研究2000年4期183魏建功《<切韵>韵目四声不一贯的解释——附论韵书音类相从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58年2期184辛彩凤《切韵》S2071韵图贵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185谢纪锋《汉书》颜氏音切韵母系统的特点——兼论切韵音系的综合性语言研究1992年2期186徐朝东《切韵》系韵书中四种异常音切之考察语言研究2006年1期187徐时仪《华严经音义引切韵考》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188徐通锵、叶蜚声《历史比较法和<切韵>音系的研究》语文研究1980年1期189薛凤生试论《切韵》音系的元音音位与“重纽、重韵”等现象语言研究1996年1期190熊桂芬试论从《切韵》到《广韵》辞书职能的演变武汉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191余迺永《切韵》系书切音与切字谐声相违的声母问题语言科学2003年5期192余迺永再论《切韵》音——释内外转新说语言研究1993年2期193余明象《切韵》庚三归清说南开学报1987年3期194于建松《现见<切韵>诗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2011年4期195盂广道庾信用韵分析:兼论《切韵》等有关问题吴中学刊1993年4期196尉迟治平欲赏知音非广文路——《切韵》性质的新认识语言研究集刊2007年00期197袁忠欢《切韵》系韵书韵图考正和小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198远藤光晓、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199尹凯从古代文人的“正音”意识再谈《切韵》音系的性质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3期200杨春俏、阙建华许敬宗奏请《切韵》窄韵“合而用之”考辨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1期201杨剑桥《切韵》重纽A、B两类的归字问题东方语言学2011年2期202杨晓斌《切韵》的编纂与隋初大一统的文化建设古典文化研究2012年0203姚永铭《慧琳音义》与《切韵》研究语言研究2000年1期204闫玉山《切韵》音系声母娘泥归一证东北师大学报1983年1期205闫玉山等韵“门法”中的“类隔”切语(兼论《切韵》音系中舌音的分合)复印报刊资料1984年7期206张渭涛、陈小珍关于《切韵》的韵序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207张忠堂《切韵》韵类考辨异同分析——对“止”摄分合的个案研究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3期208张建民《中古重纽韵系中舌齿音的归属研究述评》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年3期209张琨《切韵》侯韵明母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国语文1995年5期210张琨《切韵》止摄遇摄在现代粤语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0年211张琨《论中古音与<切韵>之关系》音韵学研究通论1983年4期212张琨《<切韵>的前a和后a在现代方言中的演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5年1期213《切韵》â的来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31年1期214张贤豹《切韵》纯四等韵的主要元音及相关问题语言研究1985年2期215张新朋吐鲁番出土四则《切韵》残片考汉语史学报2014年00期216张汝州《切韵》声纽之商榷学风1933年4期217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218周丹丹《切韵考》切语偶疏和借用条例之辨析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硕士219周法高《切韵》鱼虞之音读及其流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学研究所集刊1984年220郑伟《切韵》侯尤韵在太湖片吴语中的演变2008年第五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221郑伟《切韵》寒韵字的演变特征与现代吴语中国语文2011年4期222郑伟《切韵》重纽字在汉台关系词中的反映民族语文2013年4期223赵彤《轻唇化音变两个“例外”的解释》语言科学2015年1期《广韵》[1]王进安. 从《广韵》《集韵》的影响看汉语多音字的审音[J]. 古汉语研究,2008,04:61-70.[2]刘明志. 《广韵》庄组声母在北方方言中的演变[D].山东大学,2012.[3]史俊. 《广韵》异读探讨[D].苏州大学,2005.[4]张渭毅. 论《广韵》异读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广韵》异读字研究之一(增订本)[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1:49-60.[5]刘红花. 《广韵》方言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6]赵宏涛. 《广韵》、《集韵》反切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7]胡建升. 从唐宋科举诗赋用韵看《广韵》“文欣”同用的起始时间[J]. 语言研究,2010,02:38-42.[8]赵丽媛. 《广韵》《大广益会玉篇》语音之比较[D].吉林大学,2012.[9]张隽. 《广韵》训诂专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10]黄萍. 《汉语大字典》引用《廣韻》切语抽样调查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2.[11]冯庆莉. 《广韵》和《集韵》方言词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12]李开. 《广韵》重纽在古音构拟中的解释[J]. 语言研究,2012,04:76-84.[13]巫桂英. 《广韵》又音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0.[14]赵娜. 《说文》《广韵》声音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9.[15]鲁国尧,吴葆勤. 《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韵目今读表》再申释[J]. 古汉语研究,2013,04:2-6+95.[16]刘红花. 《广韵》所记“方言”词[J]. 古汉语研究,2003,02:19-24.[17]孙绪武. 《广韵》又音的演变及其规范[J].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01:61-66.[18]王婧. 《广韵》异读研究[D].兰州大学,2006.[19]石薇薇. 《广韵》动词新词新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20]雷励. 《广韵》、《集韵》反切上字的开合分布[J]. 语言科学,2012,04:425-431.[21]熊桂芬. 黄侃的《广韵》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6:758-763.[22]赵庸. 《广韵》不入正切音系之又音释疑[J]. 语言科学,2014,03:308-316.[23]国术平. 《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24]熊桂芬. 从引书看《广韵》的文献学价值[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01:35-40.[25]郭晓敏. 《广韵》古文疏证[D].陕西师范大学,2009.[26]杨嫦. 《洪武正韻》與《廣韻》音系的比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27]蔡梦麒,夏能权. 《王三》《广韵》小韵切语异同比较[J]. 古汉语研究,2009,01:8-16.[28]李无未,秦曰龙. 高本汉“二手材料”构拟《广韵》之检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1:115-122+160.[29]夏能权. 《王三》《广韵》反切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30]张晓凤. 《广韵》异体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31]赵群. 《广韵》入声韵同义又音字入声消失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32]纪雅茹. 《宋本广韵》俗字丛考[D].青岛大学,2010.[33]凌云. 《鸡林类事》和《广韵》入声字韵尾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4.[34]药丽霞. 《唐韵》与《广韵》词义训释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6.[35]杨小卫,尉迟治平. 《广韵》姓氏辩证例——《广韵》校勘拾零之二[J]. 语言研究,2009,04:70-74.[36]杨宝忠. 《广韵》疑难字考[J]. 古汉语研究,2005,04:32-36.[37]胡安顺,赵宏涛. 《广韵》、《集韵》小韵异同考[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02:39-44.[38]刘琨. 陈澧《切韵考》所删《广韵》小韵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39]雷励. 《集韵》《广韵》体例之比较[J]. 励耘学刊(语言卷),2011,02:221-233.[40]潘新玲. 《篆隶万象名义》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41]王芳芳. 論《新刊韻略》與《廣韻》之關係[D].吉林大学,2014.[42]熊桂芬. 《广韵》“本音”研究[J]. 古汉语研究,2006,03:27-31.[43]徐陶. 从《集韵》与《广韵》小韵的比较看《集韵》音系的特点[D].苏州大学,2009.[44]黎珏辰. 《广韵》通、江两摄阳声韵同源词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45]宋辉. 《广韵》“去入”异读研究[D].温州大学,2008.[46]乔秋颖,史晶璐. 《广韵声系》和沈兼士的“右文”观[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51-55.[47]丁治民. 《永乐大典》所引孙愐《唐韵》辑考——兼论《大宋重修广韵》所据孙愐《唐韵》的写本[J]. 语言研究,2010,02:33-37.[48]蔡梦麒. 从《广韵》看《汉语大字典》的注音缺失[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