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傈僳族

(完整版)傈僳族
(完整版)傈僳族

傈僳族

一、民族概况

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傈僳族人口数为634912。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傈僳族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人著述,樊绰的《蛮书》称之为“栗粟”,被认为是当时“乌蛮”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关系密切。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公元8世纪时,傈僳族的先民居住在金沙江两岸,曾受“勿邓”、“两林”两个强大部落的统治。

1 2世纪以后,傈僳族先后受元代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代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16世纪中叶,由于战争以及反对木土司的压迫和掠夺,大批傈僳族人在头人木必帕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越过碧罗雪山,进入怒江地区。此后的两个世纪,陆续有大批傈僳族往西和往南,迁入德宏、临沧、耿马等地。有的则沿金沙江南下,进入禄劝、大姚等地。19世纪20年代,清朝在靠近内地傈僳族分布的丽江、永胜、华坪等地,实行“改土归流”。一些世袭的纳西族和白族土司为流官所取代。

1908年,云贵总督府及丽江府派阿墩子(德钦)弹压委员夏瑚巡视怒俅两江,夏瑚委任怒管及俅管袁裕才等分别管理怒江及俅江(独龙江)事务,并下令取缔过去康普、叶枝、察瓦龙等地土司对傈僳族、独龙族的苛派。

1911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领土片马、鱼洞、岗房等地。辛亥革命后,云南军都督府都督蔡锷任命西防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师师长李根源组成3个殖边队进驻怒江地区,从而阻止了英国殖民势力向怒江的窥伺。此后,云南地方政府分别在怒江地区建立了知子罗(碧江)、上帕(福贡)、菖蒲桶(贡山)、泸水等4个行政委员公署,1928年以后分别改为设治局,并在独成江的茂当设立公安分局,管理独龙江事务。

二、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前,傈僳族社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居住在云南省丽江、维西、永胜、云龙、兰坪、保山和四川省等地的傈僳族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社会。居住在大小凉山周围的傈僳族,已分化出一些中小奴隶主,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猎。居住在怒江的傈僳族生产力水平低下,铁具和竹木农果并用,以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为主,狩猎、采集为辅,社会分工不明显,手工业和商业还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实行以物易物的交换方法,在碧江、福贡等县出现一些以物易物的初级市场。怒江傈僳族地区的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农村阶级有了分化,但有存在着原始的公有制和家长奴隶制的残余。土地制度分为个体私有、家族共同伙有、村寨及家族公有3种形式,并普遍存在一种伙有共耕制“哈米贝来合”,这是一种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土地所有制和耕作的原始协作形式。16~20世纪初期,怒江傈僳族还存在过家长奴隶制,奴隶被当作家庭成员或养子看待,日常生活与主人略有差别,社会地位较低,有的奴隶可以赎身为自由民。到1949年为止,怒江地区的家长奴隶制已基本瓦解。

到20世纪50年代为止,傈僳族还保存明显的氏族残余。同一祖先后代所组成的集团莆“初俄”,即氏族。怒江地区傈僳族的氏族名称有虎、熊、猴、蛇、羊、鸡、鸟、鱼、鼠、蜂、荞、竹、菜、麻、柚木、犁、霜、?8种,这些氏族名称同时又是各个氏族图腾崇拜的象征。同一氏族之下,由父亲的2代至4代人所组成的亲族集团称为“体俄”,即家族之意。家族在现实生活中还起一定的作用。由若干不同的氏族和家庭所共同组成的村寨称为“亢”。村寨头人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各家族老人互相推举,称为“搓吾”;由官府委派的头人

则称为“实帕”。头人不得世袭,其职责是:对内领导生产,调解纠纷,主持祭祀,对外承头纳贡,摊派夫役,领导血族复仇,缔结盟约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根据傈僳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分别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方式,先后完成了傈僳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在丽江、永平、永胜、云龙等县的傈僳族地区,地主经济比较发达,采取了和汉族地区相近的土地改革的办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在云南省中旬、宁蒗、潞西、保山,四川省西昌、盐边等和藏、傣、彝等族杂居的傈僳族地区,则采取比较和平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在怒江地区沿边四县和德宏自治州山区的部分傈僳族,则通过互助合作道路发展生产,逐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954年8月,建立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区,包括泸水、碧江、福贡、贡山等县,1957年1月改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并将兰坪县划入建制,实现了傈僳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40多年来,傈僳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凭借自己的双手,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目前,傈僳族地区已建立了发电、汽车修理、农机、稀有金属、制糖、制盐、造纸、印刷、制药、酿酒、榨油、砖瓦、陶瓷、建筑、食品加工等多种企业,并培养出本民族的一批产业工人。交通通讯事业有了较大改善,自治州各县基本都通了公路,邮电网四通八达,大大加强了傈僳族同兄弟民族间的联系。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傈僳族有了自己的大学生、教师、医生、科学技术人才,建立了医院、卫生所和防疫站,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文化艺术

傈僳族人民能歌善舞,凡遇结婚、盖房或收获时节,总要尽情歌舞。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大量富于民族特色和生活感染力的诗歌曲调,内容可分为生产调、盖房调、收获调及逃婚调等。傈僳族的诗歌通常都是七字句式,有严格的对仗。诗歌和曲调形成了固定形式,所有的诗歌都可以吟唱。常见的曲调有“莫瓜”、“由野”、“掰史’’等。曲调有的高吭激昂,有的低沉感伤。演唱时,往往配以琵琶、四弦、口弦等。舞蹈的动作矫健有力,生动活泼,节奏性强。傈僳族民间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有神话传说、洪水泛滥、人类起源、大山大箸的来源等.如《天神捏地球的传说》《洪水滔天.兄妹成家》《天狗吃月亮》等等;反映善良正直和凶残邪恶相斗争的如《绿斑鸠的故事》、《阿普和阿邓的故事》、《姐妹俩》等;在歌颂民族英雄和反帝斗争的故事中,“恒乍绷和木必扒”的传说家喻户晓。

三、风俗习惯

傈僳族的服饰,各地大同小异,大都穿自织的麻布衣服。男子一般着短衫,裤长及膝,有的用青布包头,左腰佩砍刀,右腰挂箭袋。妇女上穿右衽短衣,下着长裙,头上饰以红白色料珠,胸前有彩色料珠串成的项圈。各地因衣服颜色的差异而被称为“白傈僳”、“黑傈僳”或“花傈僳”。“花傈僳”的衣着绚丽多彩,“黑傈僳”的穿着典雅大方,各具特色。傈僳族以玉米、养子为主食,由于狩猎,肉食也极为丰富,无论男女,都善饮酒。傈僳族的住房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木结构,四周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内地的傈僳族大都居住这种房屋。另一种是竹木结构,先在斜坡地上竖立二、三十根木桩,上铺木板,四周围以竹篾篱笆,顶盖茅草或大板,屋中央置一大火塘。这种房子流行于怒江傈僳族地区。

傈僳族尊敬老人。吃饭时,第一碗双手递给年长者,吃鸡把肝夹给老人,鸡头给年纪最大的。如果杀猪,有几个老人就把肝切成几块,过年杀猪把头留着,作为给父母、岳父母拜年的礼物。如果只杀一头,就把头砍成两半。办喜事杀猪宰牛,要把最大的牛头送给岳父母。

婚姻行一夫一妻制。过去,头人及富裕户有一夫多妻的。男子婚后与父母分居,组成小家庭。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但结婚往往由父母包办。妻兄弟妇、姑舅表亲及亚血缘族内婚盛行。人死后行土葬,垒土坟,有氏族墓葬场。

四、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傈僳族群众过去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相信万物有灵,有巫师。20世纪初,一些西

方传教士进入德宏、怒江地区,传入基督教和天主教。

1950年以前,傈僳族人民行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将一年划分为花开月、鸟叫月、烧火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盖房月10个季节月。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腾冲僳僳族群众每年农历二月十七日过'刀杆节”。分两天活动,第一天“下火海”,用栗柴烧成一大堆火炭,表演开始,五个人赤脚围着火炭跳出跳进,然后“打火滚”,即在火炭上翻滚;“洗火脸”,即捧起火炭洗脸;最后把在火炭里烧烫了的铁链子拿在手里传来传去,叫“拉火链”,表演完毕群众一起跳舞。第二天“上刀山”,把32把磨得锋利的长刀,横绑在两根高四丈的粗栗木杆上成梯子形,顶端有红旗、鞭炮,在一片鞭炮锣鼓声中开始表演。

傈僳族阿尺木刮

傈僳族阿尺木刮 傈僳族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 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阿尺木刮”亦与山羊有关,是维西傈僳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木刮最有代表性。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

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 尚不能完。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 裤”。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已不多见,现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 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目前, 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木前,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还会跳,面临着传承危机。 表现形式 “阿尺目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每队 1 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参舞者分为男女两队,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目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 “阿尺目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 年5 月20 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情况 阿尺木刮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走出山乡,跳到县城、州府之后,受到观众广泛称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有关周总理的资料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1917年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五四运动中,在天津组织觉悟社,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1924年回国。1927年8月1日领导了南昌起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担任政府总理,兼任过外交部长,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是中共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书记处书记,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46年11月从南京返回延安。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时转战在陕北,同年8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理中央军委总参谋长。 1948年9月,参加领导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同年11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担负处理党和国家日常事务的同时,和毛泽东一起制定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几个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都是他亲自主持制订和组织实施的。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顺利地得到恢复和发展。还提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大意义。在国际事务中,参与制定并亲自执行了重大的外交决策,提出了外交工作中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了党的革命外交路线。1954年,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1961年,出席苏共二十二大,对赫鲁晓夫集团分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为,进行了坚决斗争。在“文革”中,顾全大局,任劳任怨,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的党内外干部,费尽心血,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阴谋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党提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宏伟规划。1972年患病以后,一直坚持工作。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周恩来是新中国重要的缔造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贡献了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故居为周恩来祖父与二伯父从浙江祖籍迁居淮安后,共同买下的东西两个宅院。两院中间有一块很狭长的空地,有隔墙和腰门相连。原来有房屋31间,其中东院共三进12间,西院三进19间。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在西院北屋靠西的第三间诞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西院北屋靠东两间是周恩来读书之处,在这里受到最初的启蒙教育。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淮安去东北求学。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偶。 2.三月街——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 3.火把节——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维西傈僳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SWOT分析

维西傈僳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SWOT分析-旅游管理 维西傈僳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SWOT分析 王博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有丰富的地理、自然以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是傈僳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地区。然而由于其生态的脆弱性,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促使旅游业与民族文化创意产业耦合与创新成为发展其旅游产业的重要途径。傈僳族不可复制的民族文化内涵,为维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越来越深入。文创产业是目前国内外发展势头最为强劲的产业,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际形象的重要力量。维西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因子有着难以替代、不可复制的差异化优势,它所具有的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力的特征,将为旅游业注入持续发展的生机和动力。 一、维西县的资源优势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下辖县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具备开发大型梯级电站的优良条件。早自东汉以来,这里就是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也是滇西北“茶马互市”的汇集点。县境有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是继大熊猫之后的又一国宝。维西县内各民族文化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傈僳族服饰典雅大方、建筑别具一格、注重风水。此外,傈僳族的天文、历法、占卜、神话传说、民间歌谣等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县内流传着“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之称的大词戏,而民间歌舞《阿尺目刮》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平民洼忍波经过苦心钻研和不断探索,

创造出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傈僳族音节文字,成为傈僳族音节文字发展史上的丰碑。县内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教派共存,同时各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多种宗教和不同教派友好相处,形成了宗教现象的奇观。云南省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交汇的战略支点发挥着面向西南开放重要门户作用。傈僳族又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融合,极大丰富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文景观的内涵,为维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维西县的发展劣势 1978-2005年,维西县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转折,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虽然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该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中农业占有较大比重,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的比例很低。同时,县内大多区域处于工业化初期,有些甚至处于工业化萌芽阶段,基本上仍为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力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传统产业比重高,传统的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粗放式发展,使得少数民族地区与东、中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也可以通过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提高其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将促使各种要素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向高生产率的部门转移,从而提高生产力及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三、维西面临的发展机会 改革开放以来,维西在对县情的把握上经历了认识转变和深化的过程。1998年维西根据国家政策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水电、矿产、生物和旅游四大支柱产业,使全县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服

怒江傈僳族风俗与文化调研报告材料

怒江傈僳族风俗与文化调查报告 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主要从事农业。傈僳族历史悠久。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三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农民创造的音节文字,还有一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 【历史由来】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语言文字】 傈僳族操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作字母的文字,还有一种自己创造的没有字母的音节符号,均因结构不完善,未通行。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能歌善舞,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主要节日有澡塘会、尝新节、阔时节、傈僳年等。信奉原始宗教。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怒江、德宏地区,传入基督教。 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历史上,为反抗阶级剥削、民族压迫和英、日等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曾揭竿而起,进行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缀满爱的头饰——“俄勒”】 傈僳族主要聚居于滇西、滇西北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两岸的河谷山坡地带。过去因所穿麻布衣服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傈僳、黑傈僳和花傈僳。聚居在福贡、贡山一带的白、黑傈僳族,年轻姑娘喜欢用缀有小白贝的红线系辫,已婚妇女则多喜欢头戴珠帽“俄勒”。“俄勒”是用珊瑚、料珠、海贝、小铜珠编织而成的。 关于“俄勒”,傈僳族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远古时代,有一年天气大旱,河水干涸,庄稼枯焦,饥饿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有一对傈僳族男女青年受米斯神的指点,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了家。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慕

傈僳族的节日:傈僳族火把节文化

傈僳族的节日:傈僳族火把节文化 在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傈僳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在火把节这一天当地人民聚在一起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等活动来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想更了解傈僳族的火把节吗?那就关注本期的傈僳族文化吧。 火把节是德宏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傈僳族过火把节别有一番情趣,节日这天,寨子里热热闹闹,人们喜笑颜开穿上节日盛装,全家团圆,杀猪宰羊,谈天说地,论古道今,美美地喝着水酒,唱歌跳舞,人人讲团结、家家户户互相祝福。 这天,待到倦鸟归林、夕阳衔山时,人们点起火把从屋里到屋外,从院内到院外熏烧灾虫。火把左右摆动,上下舞动。老年人边舞动火把边念叨:“烧死跳蚤、烧死老鼠、烧死魔鬼、烧死一切害人虫!……”然后,老人又拿着火把去照果树,念道:“开花吧!结果吧!让人们收获吧!”众人同呼:“开花吧!结果吧!花果满山,粮食满仓!”入夜,火塘通明,人们欢欢乐乐跳起芦笙舞、三弦舞。亲亲热热手拉手举行跳戛、唱民间叙事长诗《火把节调》。这个调子也称“半年生产调”,其内容是总结半年生产经验的。这时春播夏收的作物,如荞子、洋芋等等已成熟收进了家。人们唱丰收鼓干劲,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傈僳族火把节的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云南维西地区有三多:石头多,树多,野兽多。还有三少:人少,地少,粮食少。在这里住的人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另外也种一些火烧地,在乱草棵子里点起一把火,烧出一片空地,不耕也不锄,用梭镖拨弄拨弄就下种。种玉米,也种麻,就是不会开水田,种水稻。后来他们怎么又开水田、种水稻了呢?这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天大早,太阳象一团大火,把山上石头都烤红了,天热得连野兽都躲在岩洞里不出来,打猎也打不着;种下的玉米刚长到齐腰那么高,就全枯死了。人民饿得前胸贴后胸,家家户户都牵着饿得精瘦的小猪到森林里去找野菜;因为小猪知道野菜当中哪种有毒哪种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中国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一、传统节日 ◇1.泼水节 傣族的新年称为“泼水节”,时间为傣历六月(清明节前后)举行,一般为3-4天。节日清晨,人们穿着盛装,采摘鲜花到佛寺供奉,听佛经,中午挑来清水为佛像洗尘,礼毕拥出大街小巷,用象征吉祥的清水互相泼撒嬉戏,以示祝福。其间举行划龙舟比赛、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放升高,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青年男女则进行丢包活动,谈情说爱,选择配 偶。(傣族) 2.三月街 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初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 或竞赛。(白族) ◇3.火把节 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共同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其中以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最为隆重,最具代表性。到了火把节之夜,村村寨寨都要竖起一个高丈余的大火把,各家的小火把放在大火把周围,以示团结齐心。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围着火把唱歌跳舞。高潮时,人们还要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住房和田边地头巡游,边走边唱,并发出阵阵宏亮的歌声的吼声;火把相连,形成条条火龙,蔚为壮观。火把节期间的白天,人们将参加摔跤、赛马、斗牛、爬杆等活动和比赛。

(彝族)(纳西)

(基诺族) (拉祜族) 4.踩花山 苗族盛大的传统佳节,一般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涌入固定坝坡上,由村寨有威望的人将五彩花杆插好,进行跳舞、跳狮子、斗牛等活动,活动的优胜者将爬到花杆顶上取下奖品(一个猪头和两瓶好酒),此时场中锣鼓喧天,人

傈僳族服饰

论云南傈僳族服饰艺术 摘要 丰富多彩的傈僳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傈僳族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和艺术,服饰作为傈僳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一种符号,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而且体现了一定的等级特点,它完整体现了傈僳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传统观念,蕴涵着傈傈族人民在文化结构深层的心理积淀。它不仅体现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以及审美主体内心炽热情感的外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视出我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高度艺术化地概括反映了民族服饰文化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出我国民族服饰语言从审美意象到具体化艺术符号情和意的整合构筑与传达。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神奇美丽的滇西北,以其独特豪放和宽广的胸怀孕育了滇西北丰富的民族文化,其间傈僳族服饰文化以其独有的民族风格在云南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挖掘研究傈僳族服饰文化,对继承与革新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服饰的种类、对色彩的应用、形式美的应用、审美观等四个方面揭示其服饰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傈僳族;服饰艺术;审美观;形式美;色彩;

By Yunnan Lisu national minority clothing art Abstract: the richly colorful Lisu national minority clothing, has the glorious history and the brigh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one unique culture which and art the Lisu national minority creates, the clothing takes the Lisu national minority culture one kind of carrier, one kind of mark, not only has manifested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and has manifested certain rank characteristic, it has manifested aspect the completely and so on esthetics which, religion, politics, philosophy Lisu national minority people a lot of years form traditional ideas, contains the Lisu nationality Lisu nationality race people to accumulate in the cultural structure in-depth psychology. As the saying goes, a side water and soil raises a side person, north mysterious beautiful Dianxi, it has bred north Dianxi by unique bold and the broad mind the rich national culture, during the Lisu national minority clothing culture the national style which is in sole possession of by it hold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Yunnan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unearths earnestly studies the Lisu national minority clothing culture, to inherits with the innovation national culture, impels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economical prosperous, the promotion national unity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without doubt.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clothing culture source and course, the type, the manifestation as well as Lisu national minority's black worship view and so on five aspects promulgates its clothing culture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key words: Lisu; apparel arts; aesthetics; formal beauty; color;

关于“傈僳族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楚雄师院物电系2010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傈僳族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值此假期,借社会实践调查机会,我回到家乡—腾冲对“傈僳族风俗习惯”进行调研。腾冲位于滇西边陲,这里有许多少数名族,傈僳族是其中少数名族之一,以下便是我这个假期对“傈僳族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人口57.4856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以下便是我从各个方面调查“傈僳族风俗习惯”的具体报告: 1、语言、文化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对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可分为生产调、逃婚调、打猎调、盖房调、打官司调等10多种,多以叙事诗的形式即兴演唱。传统舞

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作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人民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 2、传统节日 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6月)、收获节(10月)、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刀竿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3、衣、食、住、行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美丽大方,上穿右衽短衣,下着衣裙,头上戴用红色料珠和贝壳穿成的饰物,颈上佩戴由彩色料珠穿成的项圈;男子一般无领对襟短衫,裤长至膝,外出时,一般佩砍刀,挂箭袋。 傈僳族人主食为玉米、荞麦。无论男女均善饮酒。 住房有木结构和竹木结构两种。 “过溜索”,一直是怒江两岸傈僳族人民传统的交通工具。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 宗教信仰 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4、禁忌 产妇分娩时,外人不能闯入室内,尤其忌讳持刀箭者闯入;屋内

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

傈僳族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探析 侯兴华 (保山学院政史系,保山 678000) 摘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从傈僳族族称来源与含义作进一步地探讨和研究,并对“粟栗”与“栗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期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关键词:傈僳族,族称,来源,含义 Based on the studies from former scholars, the article is going to do a further study and exploration on Lisu ethnic minotiry’s name,and give the author’s view on “Suli” and“Lisu”,hoping to reach the goal of finding more good studies on the topic. Key words: Lisu ethnic minority;minority’name;origin;meanings 民族族称犹如一个人的名字,是一个民族的名片,对一个民族来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含义。同时,探究一个民族的族称不仅有助于了解该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而且是尊重该民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之所需,具有现实意义。“傈僳”是全世界一百多万傈僳族同胞共同的称呼,有一定的含义,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史料中有关傈僳族的记载较少,更没有关于其族称考释的直接记录,因此,探讨傈僳族族称来源及其含义的难度较大。近现代以来,诸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出发,对傈僳族族称的来源及其含义进行推测和解释。笔者就所掌握的国内外有关资料,在对这些推测和解释一一阐述的基础上,拟就傈僳族族称的来源及其含义作初步探析,并对“粟栗”与“栗粟”之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相信这会帮助读者对傈僳族族称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一、文献中的傈僳族族称 与许多民族族称分为自称和他称两种不同,对傈僳族的称呼,从古至今,国内国外,不论自称还是他称,都是比较统一的“傈僳”(lìsù)。①但由于方言、个体差异和社会的发展,加之汉语的同音异体字较多和不同的作者采用不同的汉字标注等原因所致,一直以来,“傈僳”二字的音译,在汉语典籍中有近十多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即栗粟、栗此 夕、力些、力苏、犭栗犭粟、力梭、黎苏、狸苏、卢等。 关于傈僳族族称的直接史籍记载,最早见于唐樊绰《蛮书》,写作“栗粟”。唐樊绰《蛮书》卷四《名类》载:“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之种族。”②同样的书写形式还见于清代余庆远的《维西见闻纪》“夷人”条:“栗粟,近城四山,康普、弓笼、奔子栏皆有之。”③ 其次又见于明陈文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四载北胜州风俗:有名栗此 夕者,亦罗罗之别种也。居山林,无室屋,不事产业,常带药箭弓弩,猎取禽兽。其妇人则掘取草木之根以给日食。岁输官者,惟皮张耳。④ 又见明刘文征天启《滇志》卷三十《羁縻志?种人》载:力些,惟云龙洲有之。男囚首跣足,衣麻布直撒衣,被以毡衫,以毳为带束其腰。妇女裹白麻布衣。善用弩,发无虚矢。基金项目:本文为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跨界民族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编号为:09BMZ03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侯兴华(1975-),男,保山学院讲师,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东南亚民族与民族问题。 ①云南省楚雄禄劝、武定的傈僳族自称“傈坡”。 ②樊绰撰,向达、木芹注:《云南志补注》,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卷4,第65页。 ③余庆远撰,李汝春校注:《维西见闻纪》,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印,1994年,第51、52 页。 ④《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81册,第88页。

德昌傈僳族Microsoft Word 文档

德昌傈僳族是古老的狞猎民族,属于“花傈僳”族支系。据史料记载,德昌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川滇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由于躲避土司械斗,一部分傈僳族于清嘉庆年间迁入四川德昌等地定居下来。 “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衣服”是对德昌傈僳族女人的赞誉。以前所有家庭成员的衣服穿戴,都由妇女们用心编织、缝制。傈僳族服饰,也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辛酸的裙布 德昌傈僳服饰精美绝伦,堪称少数民族工艺品中一绝。特别是女性服饰,全身都体现了一个“花”字。鲜艳花领袖口花排边上衣下,是白色或青色的“火草麻布”裙。傈僳族妇女聪明伶俐,古时布料精贵一般人买不起,便自种火麻、捻麻、纺麻。且上山找寻一种叫“火草”的植物,同麻线捻在一起。麻线的硬搭“火草”的软;麻线的麻色加“火草”的白色,成了美观、耐用、暧和的裙子…… 德昌傈僳族女性的裙下摆,都绣有水波纹。 传说在迁徙逃难途中,过江时船遇到了巨大漩涡船受阻不能前也不能退后。船上的男女老幼惊作一团。这时,有位年长的老奶奶心头一急,撕下自己裙子前面的一片裙布,丢入漩涡里。船上的人化险为夷……为了记住这个动人的故事和逃难的惊险,德昌傈僳族的裙子从此都绣上了水波花纹。且裙子前下摆的水波纹,有巴掌宽的地方是不相连的。花纹好比是路,裙门布表示大江,寓意通往老家的路被江水阻隔了。连续不断的水波纹,表示大迁徙的路弯弯曲曲,十分艰辛…… 美丽红腰带 漂亮的衣裳配上水波纹花裙子,傈僳女人也忘不了腰扎一条用羊毛编织成、带宽5至6寸的红腰带。至今傈僳族人传说,天管师的女儿看上了勤劳、憨厚的傈僳“打山匠”(猎人),

便私自下凡来同傈僳小伙结为夫妻生儿育女……他们忠贞的爱情感动了天管师,他送一条腰带化为彩虹给女儿。聪明的天管师女儿剪下一段彩虹,围在自己腰上,便成了而今傈僳族女人红色间黑条纹的腰带。细看还有点像彩虹的味道呢。 传说是美丽的,傈僳女人们着实也够机敏。通过繁杂的工序把腰带织成后,她们用野生“大血藤”、“倒钩刺”果煮成血红色染在腰带上,衬以黑纹路。经久都不会脱色。 据说腰带加裙带,比较暧和,相当于一件毛线衣。鲜红的腰带也显现出了傈僳女人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个性。裙带、腰带一起用,也可以起到“双保险”作用。无论劳作时怎么用力,裙子都不会脱落。任何一名“发福”的女人,若穿上傈僳族裙子扎上红腰带,“胖”字就大打折扣了。因此,“蜂腰”美女在德昌的傈乡随处可见……

傈僳族民风民俗

傈僳族民风民俗 傈僳族民风民俗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对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可分为生产调、逃婚调、打猎调、盖房调、打官司调等10多种,多以叙事诗的形式即兴演唱。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作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人民使用自然历,借助花开、鸟叫等,把一年分

成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和盖房月等10个季节月。 傈僳族妇女的服饰美丽大方,上穿右衽短衣,下着衣裙,头上戴用红色料珠和贝壳穿成的饰物,颈上佩戴由彩色料珠穿成的项圈;男子一般无领对襟短衫,裤长至膝,外出时,一般佩砍刀,挂箭袋。但是现在大多的传统的失传了,后人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傈僳族人主食为玉米、荞麦。无论男女均善饮酒。 僳僳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多源于生产和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融娱乐与健身于一体。较为流行的有顶杠、荡秋千、爬刀杆、摔跤、砍竹杆、溜索竞渡、拿石头等。而我们家乡最常见的就是荡秋千。 荡秋千是僳僳族最普及、参与者最多的体育与娱乐活动。僳僳族的秋千又分“荡秋”、“车秋”和“磨秋”三种。“荡秋”是以绳子或藤条为荡索,将其悬挂于高大树木的横枝或特设的秋千架上即可。荡法有单人、双人两种。竞赛方法是以咬下规定的树叶或荡得最高者为优胜。“车秋”因形似纺车而得名。“车”用两个长方形木框十字交叉而成。交叉处横穿一轴,可横架木桩上转动。与轴平行的四条框架上各绑一吊凳。比赛方法:4人一组,分别坐于4个吊凳上,随“车”绕轴旋转,转到地面一侧时用力蹬地,使“车”不停地转动,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转圈多者为胜。“磨秋”由立柱和一根横木组成。立柱高1.5

云南传统风俗作文

云南传统风俗作文 本文是关于传统的话题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云南有哪些传统风俗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云南传统风俗作文,仅供参考! 云南传统风俗作文【1】云南多数民族实行血缘外婚制,有的禁忌甚严,如哈尼族严禁姑表姨表通婚,彝族姨表不婚,壮族姑表不婚,苗族、藏族同宗及姨表不婚,白族、纳西族同宗同姓不婚,基诺族和德昂族同姓不婚。但亦有例外,如傈僳族的亚血缘族内婚,同一家族内的男女,除亲生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外,其余姑、叔、伯等兄弟姐妹或再从兄弟姐妹以及年龄相当的叔侄都可结婚。独龙族曾普遍实行“非等辈婚”,即在固定婚姻集团内的嫁娶,可不考虑年龄大小和辈份长幼,亲姐妹可分嫁另一家父子。普米、景颇、纳西、白、傈僳等民族,实行姑表、姨表优先婚,舅家儿子可优先娶姑妈家女儿,这种特权,与“舅舅为大”的民族古习有关。佤、苗、景颇、怒、纳西、傈僳、白、彝等民族有“转房婚”制,多数是兄长死后弟娶嫂为妻。独龙族转房则不分辈数。 儿女婚事,有的民族由父母包办,有的则实行自由婚。纳西、白、彝、普米、怒、独龙、景颇、哈尼等民族,婚前男女社交自由,但择姻嫁娶则由父母一手包办;而傣、佤、拉祜、基诺、布朗等民族,男女社交、择姻均较自由,父母多不干涉。摩梭少女和基诺少年,待举行隆重“成年礼”后,取得恋爱资格,即可自由社交。 订婚多同汉制,一般情媒人送酒、糖等订亲礼。聘礼轻重不一。

也有的实行较特殊仪式,如普米族订婚,先由男家送去酒肉和一颗猪心,女家将猪心一剖为二,一半带还男家,并将自家的猪心切成两半,留一半,送男家一半。双方将对方的一半和自家的一半合在一起,表示“永结同心”。其后男方还要送女家一头黄牛,表示女家嫁出“两只脚”,得到“四只脚”,不算吃亏。纳西族订亲后还有请媳妇(小过门)仪式,办宴席,送首饰、衣物与女方。春节,订婚男女相互到对家拜年,但未婚夫妻不能谈话往来,否则被耻笑为厚脸皮,不庄重,真是对面相逢如隔山。婚礼,多在秋收后至春耕前进行。纳西族有婚仪不见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帐篷,下铺青松毛,扎迎亲牌坊。迎亲队伍到女村,女家闭门,隔门唱盘问喜歌,答唱对头方开门迎人,迎亲者即撒“开门钱”。次日早,新娘边哭边由兄弟背至大门前上轿。男家宴客当晚,歌舞至深夜。第三天回门,女方宴客,当日返回。墨江哈尼族婚礼,夫妻同吃一条猪的右前腿,老人唱祝福歌,次日,夫妻行砍柴烧火仪式,新郎砍3根柴,由新娘点燃。 还有的行种瓜礼。第三天,新娘煮3根芭蕉心让大家吃,表示“一心相爱”。傣族接亲,沿途要鸣枪驱邪,进门行“拴线”礼:由老人、来宾把彩色丝线拴在新人手腕上,象征吉祥同心。其后敲错锣、象脚鼓跳舞,赞哈(歌手)在酒宴上演唱喜歌,宾客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向新人祝福。普米族还有锁媒人趣礼:媒人送礼至男家,3天后新娘上路,媒人和一位主方歌手被锁进屋里,两人对唱,若媒人赢,守门姑娘即刻开锁,若媒人输,则须喝全寨每家的一口酒,有的喝得烂醉,免不了被人抬着送回去。中甸县藏族婚礼,要给新人泼水,直泼到全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傈僳族怒族

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纳西族卷 --------------------------------706 7O6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傈僳族卷 述文献把傈僳族先民纳入“罗罗之别种”,说明他们是从彝语支先民集团中分化出来的。 16世纪中叶,据明代嘉庆年问杨慎编纂《南诏野史》下卷“南诏各种蛮夷”记载,当 时部分傈僳族先民仍处于“衣麻披毡,岩居穴处,利刀毒矢,刻不离身,登山捷若猿揉, 以土和蜜充饥,得野兽即生食”’的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 居住在丽江、维西的傈僳族,受到纳西族土司的统治,向封建领主缴纳沉重的赋税,承担备种劳役、封建领主们的压榨,加上长年的战乱,促使在17——19世纪的ZOO多年间,大批僳僳族不断地向西边澜沧江和怒江一带迁徙逃亡,有的越过高黎贡山进入缅甸、泰国等地。现今居住在缅甸的傈僳族约达5万余人,泰国的傈僳族也有3万多人。 18世纪以来,对傈僳族生产、生活状况的记载日渐增多、四川《盐源县志》记载当地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与14——15世纪的一些记载差不多,仍然处于“居深山中,怠于种树,逐兽捕鱼。男女皆猜捷,物多生吠,有茹毛饮血之风”’的状态。康熙年间《元谋县志》记载,当地傈僳族已从事种植业,还甭“板瓦为屋.耘养、稗为食”。清《云龙州志》对当地傈僳族也有类似的记载:“事耕耘,饶黍、养、稗”等。 乾隆年间《维西见闻纪》的作者余庆远,曾亲履其地,详细描述了当时傈僳族的诸多情状,“获禽兽或烹或炙”,但仅是“烹俟水一沸即食”,还记述了有关僳僳族嗜酒狂饮、刻木记事和迷信神判的习俗,“川获则多酿为酒,昼夜沉酣,数日尽之”,“借贷刻木为契,负约则延巫祝,置膏于釜,烈火熬沸对誓,置手膏内,不沃烂者为受诬”,此等情况沿至SO年代初期。 清代以来,傈僳族内部的分化和差异日趋显著,据清檀革《滇海虞衡志》和清阮元《云南通志稿》等载,当时的傈僳族已“有生熟二种”,大凡住在崇山峻岭,与外界很少接触的“黑傈僳”即为“生傈僳”或“山傈僳”,与外界接触较多,趋于汉化的“白傈僳”和“花傈僳”即为“熟傈僳”或“家傈僳”。 从宏观角度看,SO年代前以高黎贡山和窘罗雪山为中心的傈僳族聚居区,每逢秋夏季节,由干怒江和澜沧江水流上涨湍急,阻隔了东酉交通;冬春季节水势虽趋平缓,却由于大雪封山,封锁了东西的交往,遂成为汉文化向西渗透的自然障碍,使得当地傈僳族的文化成份,相对较为封闭和单纯,与内地傈僳族深受周围外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 边疆和内地傈僳族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准并不一致,边疆怒江地区的傈僳族,迄至本世纪SO年代以前,尚处在村落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地处丽江、保山、大理、楚雄、昆明及四川盐源、盐边、西昌和会理一带的傈僳族,已进入封建领主和地主制经济。 本世纪SO年代初,怒江州傈僳族的农业生产,是其主要的经济活动。生产工具极为简陋,耕作粗放,原始的刀耕火种轮耕制还占据主要地位,采集和狩猎仍作为农闲和季节性的一种补充手段。虽已普遍使用铁质农具,但量少质劣,木锄、木棍和竹棍等仍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农具。每年农作物播种以后,不蒋不锄,也不施肥,任其生长,粮食产量很低,一般为籽种的IO——15倍,年人均口粮约ZOO市斤。手工业和商业尚未从农业中 分离出来,社会分工很不明显。产品主耍为满足自身家庭需要,少量的用来以物易物的 中央民族犬学图书馆 --------------------------------707前言707 交换。社会内部已有贫富和阶级分化,反映在土地私人占有的不平衡性上。拥有较多耕地的族内头人和富裕户,利用“瓦刷”(互助)的原始协作方式,占有贫困户的劳动力,土地买卖、典当、租佃以及雇工、放债等剥削方式,均有程度不同的表现。社会内部普遍存在蓄养家奴的风气,有比较发达的家内奴隶制,旧时对周围民族经常进行掠人为奴和抢劫牲畜的活动,为50年代以前傈僳族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 处于地主经济的傈僳族,由于受到先进民族封建经济的影响,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很集中,土地已经私有,土地买卖、放债、雇工、高利贷等剥削关系,已很普遍,民族内部的阶级分化也较明显,同周围先进民族差异不大。 怒江地区傈僳族社会内部,迄至50年代初还保留着传统的村社组织。即每个村落公社,都包括有两个以上的氏族,每个氏族皆有自己的氏族长;在氏族会议匕,民主选出村社的“头人”,称“实扒”或“搓吾”,他们多是有威望的老人,如果一旦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1、汉族 2、蒙古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3、回族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4、藏族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 苗族姑娘喜戴银饰. 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7、彝族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花包头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另外身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8、壮族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裤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