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形象分析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调试版
解题思路
1、绘景:描摹诗歌图景。
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和图景 (画面)描绘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 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 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 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 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析境:概括意境特点。
命题形式:诗(词)中 使用了哪些景象?某句某联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画面、 意境)?诗(词)的某一景 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意象类解题方法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 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 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宋神宗元丰五年,秦观应礼部试,落 第罢归。赋《画堂春》。②捻(niǎn):持取, 捻弄
描景此图诗描绘【了注怎】样钩的点疏围意氛箔境:?把请帘简子要挂分起析析情。感。
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又
咆哮着远去,在北风的呼啸中不断拍打堤岸, 在暴风雨来临之际,诗人不仅没有关门闭户躲 避,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饱览“千山 急雨来”的壮观。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 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 情。
常见意象的情感特征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 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 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 是高洁的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 的感慨。
景物形象
含义: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 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景物 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 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 (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 (农事、战争、狩猎、离别)、色彩描 写。
(俺的定稿 教师版)诗歌形象鉴赏之景物形象
高考诗歌鉴赏·景物形象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读懂诗歌并了解古代诗歌形象的类型 A2、掌握诗歌鉴赏中景物形象题的答题步骤 C教学过程:一、积累·思考 A1、诗歌形象的类型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之形象、景之形象和物之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景物类型:(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
二、归纳答题步骤: B例1:下面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B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①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净绚丽的初春景象。
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请概括答案组织的步骤: C①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②结合诗句具体叙述;③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
例2:请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B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做波涛。
答:①本诗塑造了瀑布胸怀大志、不畏艰险的形象。
②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聚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
③作者通过对瀑布这一形象的塑造,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志向高远、不达目标誓不休的精神。
请概括答案组织的步骤: C①概括物的突出特点②具体叙述③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或志向。
三、领悟·应用 C1、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B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考点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诗人在抒发主观情感时,往往借助这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这些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成了“意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而多个意象构成“意境”。
一、意象(景象)(一)意象的含义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用寄情于物的方式,通过描写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上,使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情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二)常见意象的特点和寓意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的品质。
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葱茏绿竹代表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格或象征隐士君子。
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柳——“柳”者,“留”也。
柳枝依依,缠绵悱恻,古人常借柳抒发送别怀人的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分别时诗人对友人的眷恋。
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词人的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是君子。
如宋代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歌颂了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鉴赏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考卷
题干示例
2019·天津卷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8·天津卷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7·天津卷
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二、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画面描述“两步骤”
1.(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画面?(2分)
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 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2.(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 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答案:(1)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 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 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 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 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 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 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诗歌鉴赏形象 - 景物-讲解
诗歌鉴赏形象篇——景物诗歌的形象: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景物形象(景象、意境):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本处讨论的侧重指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从内容上看,意象指单个事物,意境由多个事物组成景物形象,或叫景象。
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共同点:意。
一、分析概括:意象角度:1、形:单个意象要从形、色、声、味、态等多角度去想象(体物细腻)。
2、神:意象特点:阳刚阴柔、阔大狭小、明丽灰暗、清新阴沉、温暖凄冷。
情感角度:3、情:判断感情基调:喜悲:喜乐与悲壮、开阔与孤寂、超脱与缠绵。
虚实:浪漫与现实、飘逸与沉郁、雄奇与恬淡。
扬抑:张扬与抑郁、洒脱与含蓄、旷达与哀婉。
静躁:淡泊与豪放、宁静与壮丽、清新与活泼。
4、法:联系感情倾向、方式方法:对外对内、重情义重事功、向上向下、偏刚偏柔。
古诗常见六种意境(三大类:阳、阴、平)。
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古典诗词意境的分类鉴赏一、雄壮阳刚类意境这类所展现的意象,或高昂激烈,或奔放骋怀,或深沉坚毅,或悲慨刚劲。
①雄奇阔大的意境: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可谓典型代表。
其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练习1: 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意 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代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
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人的主观情
感。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
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 。意
象是诗人在诗歌中描写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 和物。意象是具体的。
明确意象的作用
(1)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 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的氛围。 (2)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凡诗歌中描写的景物,一 般都具有抒情作用。 (3)塑造背景或环境。通过多个意象组合成意象群,为人物 的活动提供背景或环境,这种作用在山水诗、边塞诗中运用较 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青海长云暗雪山”。 (4)营造意境。意境是作者抽取自然景物中的多个特定景物 以进行描绘而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展现给读者的是一幅 立体感强的画面,目的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的“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修辞,用雪、 竹、梅、松、鹤、荷、金风玉露等,衬托人物品行的高洁、性 格的坚毅、情感的纯洁等。
参考答案: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 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 清冷孤寂的意境。
练习3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系列: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考点阐释】古代诗歌中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贺知章(味柳》中的“柳”》和人文景象(如陶渊明(归困园层》中的“方宅”“草屋”“远人村”“墟里烟”)。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诗人的感情一旦被激活,他们触目所见,均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
在他们所摄取的景物中,很少有纯自然的景物。
因为“国破”,即使“城春”,他们也会看到存在因伤时而进射出泪水,失群的春鸟因恨别而惊修地发出哀喂。
诗入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虽不直接言情,情已充溢其间。
鉴赏诗中这些形象的特点,品味这些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与思想情感就是设题点、赋分点。
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意象货析、意境品味。
1.意象赏析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无品可上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象,是作者思想内容和艺术感体易秘食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象资桥极日士要华是体先动的自然景象。
意象赏析题目主要考查抓住关键词句,识别诗歌意象,根据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句子概括诗歌意象特点;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选取意象的用意;分析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方面的作用与效果。
2.意境品味意境是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诗歌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意境品味题目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解读、对画面的描绘理解以及对情感的把握。
【方法探究】一、景物形象鉴赏要求1.“诗中赏画”。
古代写景诗大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
赏析画面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象的组合方式;画面色彩;动态;静态。
2.“画中品诗”。
由景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一般而言,诗歌描绘的形象画面是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的色调,其内在形象即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是阴暗、凄冷和低沉的色调,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二、意象赏析角度设问方式及答题思路设问示例: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
形象鉴赏
· 景
景象即景物形象,常指借景抒情诗中的 的景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象。景象常常 寄托诗人的情感或者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 法。 •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 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 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 “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 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 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 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 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
诗歌常见的意境术语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幽深、 壮阔、 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清新、 朦胧、恬淡 明丽——恢弘、清远、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瑰丽、闲适 清冷——冷森、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凄怆、寂寥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 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 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 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
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 啸。 • 【韵译】: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 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 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七:“大漠孤烟直,长 雄浑壮阔 河落日圆”表现出 _______的意境
•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幽清明净 流”构成了_________的意 境。
基本题型是: 1、指认意象; 2、概括景象(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 4、欣赏画面美。 鉴赏形象综合题,基本思路是: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 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 答题步骤为: • 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的画面/描写了……意象。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既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 描述时,语言力求优美。 • 二、这些景象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三、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体,切忌空 洞。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拓展延伸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一、知识点讲解1、形象形象主要指诗歌所描写的人、景、物。
既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那么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和物。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是客观事物在作品中的反映。
景物类型:〔1〕景象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2、形象的特点形象是诗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或者说形象中蕴含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3、诗歌形象的鉴赏方法一、把握诗中画面,品味意境。
1、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象,就是包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具有“象征意蕴〞的客观物象。
如杨柳、鸿雁、流水、梅花、红豆等。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传统意象〔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相思〕如杨柳、长亭、南浦、酒等〔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如月亮、鸿雁、双鲤、捣衣等〔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的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的气氛〕如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等〔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如菊花、梅花、松柏、竹、冰雪、草木等〔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如红豆、莲花、连理枝、比翼鸟等〔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如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等2、描摹图景,品味意境。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三方面着手:①写景角度----上下、远近、俯仰、视觉、听觉、触觉等;②画面色彩----季节色彩,冷暖色调;②动态静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意境特点常用术语: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苍凉悲壮明丽清新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二、关注景与情的关系。
景物形象
雄浑壮丽
辽阔旷远
萧索荒凉
凄清孤寂
绚丽烂漫
清新宁静
恬淡闲适
苍茫浩渺
静谧美好
2、运用“概描点”法解答分析意境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注释】山居,上林之中隐居。荜门,荆竹所做的门。故衣,指莲花败叶。
清新宁静 萧瑟凄清 雄浑辽阔 绚丽烂漫 清冷孤寂
意境解读
指出下面各句营造的意境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D.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E.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F.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G.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H.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 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高远寥廓 荒僻幽静 清新明丽 明丽宁静 清凉静谧 萧条悲凉 清冷幽静 凄清孤寂
练习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断人 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 不达”) (2)答案要点: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 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练习6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心情?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新)
鉴赏景物形象的注意事项
1、把握和分析景物描写的表现手法(烘 托和渲染、白描和工笔、对比和衬托、比 兴手法、象征手法等)。 2、理解和辨析描写景物的修辞手法(比 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用典、对 偶等)。 3、注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角度(正面和 侧面、实写和虚写、动景与静景、远景与 近景、形色声味等) 。
练习题3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题目(2012湖 南卷) 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参考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 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 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 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 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 。 (步骤二)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 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 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步骤一)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 (步骤三)
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 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 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 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 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 民
凄凉、悲伤、高洁、哀伤、凄清、凄 切、孤独、离愁、纯洁、姿态美好、 清雅高洁、晶莹澄澈、绚丽多姿(多 彩)、凌雪傲霜、冷落萧条、凄凉荒 寒、衰败荒凉、寂静清冷、荒凉冷落、 零落憔悴、幽静闲适、清秀可人、静 谧安详、和平宁静、浪卷云涌、气势 飞动、苍凉黯淡、馨香四溢、蜂飞蝶 舞等。
揭示情感的常用词语
参考答案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两个特点: 一是色白,二是具有动态的特点。诗人在 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山岚在月 光下呈现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 描写山岚之动态,形象生动。(2)诗人不 眠有两个原因:一是喜欢山中夜景,前四 句描写山中月色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 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 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 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 之情。
诗歌鉴赏——景物形象
诗中描写了绿草、芳树、涧水、春山、鸟语等宜人 之景,但诗人着以“自”和“空”,却成了以乐写 哀,以闹写寂,营造出了荒凉、孤寂的意境,烘托 出诗人凄凉的心境,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 啼的愁绪,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柯子· 忆旧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 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 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 酒那人家①?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5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掌握诗歌景物形象鉴赏题 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1、什么是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 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
2、常考题型有哪些?
(2010新课标卷)《雨雪曲》江总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
(2013山东卷)《山寺夜起》江湜 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第三种类型: 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 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 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多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 群,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以景结 情,含蓄隽永) 4.衬托人物气节、性格、或品质。(常见于咏物诗) 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景物形象
景物类型:
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 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 3、色彩描写
(1)远近结合。首句是远景,写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 “边城暮雨雁飞低。”黄昏时分,边城阴雨连绵。雁儿在阴沉 沉的暮雨天中低飞。次句是近景,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 叶,争着向上生长。(2)俯仰结合.首句为仰视所见到,次句为 俯视所见,在广阔的空间位置中展现了边城的阴沉;暮雨、芦 笋,上下映照,鲜明地衬托出美好时节里的悲凉景色,(3)对照 (对比)。远景写得阴沉抑郁,近景的色彩鲜明,情调昂扬,富 有朝气,刚好形成强烈的对照。(答出任两点即可得满分)
高考诗歌景物形象鉴赏
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一、意象(一)意象作用分析意象作用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②创设情境,提供背景;③衬托人物,铺垫蓄势;④表情达意,感发兴寄;⑤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二)意象类1.提问方式: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2.提问变体: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它们有什么特点?诗人通过诗中塑造的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3.解题思路:首先读懂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再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些意象,最后分析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4.意象类鉴赏题的答题步骤①找出相关意象;②概括意象的特征,-般以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为佳;③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类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景象(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包括景、情、境三方面,由景与景、景与人、景与情构成,情景交融。
意境,就是诗(某几句诗)中所有意象的“总和”。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营造的境界;而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悲凉意境。
意象是具体的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一)画面描述题1.画面描述题①第X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XXX的哪些景象?③这首诗X句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画面描述“三步骤”①概括画面特点,一般用一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笑 傲 考 场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赏析第二首诗的结句“乔木峥嵘明月中”。 明月皎洁,乔木峭拔,该句写出了诗人醒来到户 外寻诗所见的景象,意境清幽,又以景结情,写出了 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考什么
1.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 么样的效果?
2.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 情感?
4.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典例分析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 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 许?霜月系枫桥。
当堂达标
1、自主做当堂达标中的诗歌鉴赏题。 2、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笑 傲 考 场
(201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 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古代诗歌鉴赏
景物形象
【把脉高考】
热点预测:
预计2016年高考,对景物形象的分析 及鉴赏,仍是考查的重中之重。
考查内容:
依据诗歌内容,准确概括景物形象 (意象)特点及意象作用,掌握景物描 写的技巧与角度,把握赏析景物形象及 其营造的意境的方法及答题步骤。
学情分析: 1、诗歌内容读不懂 2、题目要求弄不透 3、答题语言说不清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 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 分析。
答案示例
• ①艳丽②清幽 • 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 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焉 红,色彩艳丽。 • 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 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 意境清幽。
分类 讲练
我 们 一 起 努 力!
考查意象类(主要考查意象的作用)
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2、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 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 景。 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 4、与其他意象(或人物)的作用。衬托人物节 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5、结构上的作用。有的意象贯穿始终,则往往 为线索。
总结回顾
温故才能知新,反思才能进步。
请谈谈你的收获。
景物形象
① 审题干,找角度 ② 忠原诗,准概括 ③ 忌空洞,答具体
切入要准,表达要透!
我的理想
一起收获 灿烂的果实!
祝福大家! 谢谢大家!
分类 讲练
同 学 们 ,看 你 们 的! 合 作 探 究
1、结合两个【典型例题】思考:景物 类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模式是 怎样的? 2、请每组推选出发言人,踊跃发言。
分类 讲练
我 们 一 起 努 力!
考查意境类(主要考查意境的特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 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 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 美。(2)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并概括景物所 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 析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 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用智慧和汗水让凯歌高奏
我们的目标:
1、积累常用的概括意境特点的相关术语。 2、通过典型例题,掌握赏析景物形象类诗 歌鉴赏题的解题策略和答题技巧。 3、学以致用,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 人物形象鉴赏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分类 讲练
我 们 一 起 努 力!
小组交流预习案中诗词鉴赏题目。
典例分析
(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 营 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 作用。
答案示例
• 1)思路: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秋日早上乘 舟在雨中赶路的情形。天刚破晓,船又启航, 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 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 树叶。营造了冷清萧条的氛围,后文抒发羁旅 思乡做了铺垫。 • 2)①孤舟连接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 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 全诗的线索。 ②诗人借孤舟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借 孤舟抒发自己的孤单寂寞、思乡怀归之情,以 “孤舟宿何许”作结,表达自己漂泊无依之感。